半职业乒乓球手想换把水谷隼扔拍子马龙摊手 擅长正手相持和反手拧拉 马龙那样连续性比较强 推荐一个底板

乒乓球运动员马龙 【范文十篇】
乒乓球运动员马龙
范文一:对我国横拍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技战术分析
摘要:马龙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近年来培养出来的主力选手,在巡回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世界大赛中技战术发挥也还欠稳定.因此,对其比赛中技战术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现马龙技术全面,战术灵活多变,发球主要以正手侧上和侧下旋为主,落点多在左路﹑中路和左路近网区域.接发球落点多在左路底线和中路近台.相持中,侧身得分率最高,而正手和反手的得分率都比较低,侧身是其相持中的主要得分手段.马龙正、反手两面进攻技术均衡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正手,此外,要体现“凶狠快速、积极主动、灵活多变”的特点。
关键词: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队能够在乒乓球运动史上保持几十年的长盛不衰,与重视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中国乒乓球男队涌现出的新秀—— 马龙,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技术打法全面,技战术使用合理,并在国际乒联公布世界排名为第一名,曾在广州亚运会上获得了男单冠军,随着马龙在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中获得的好成绩。以下通过分析马龙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找出马龙的技战术存在的问题,根据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对马龙技战术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议,为马龙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与分析
Jm 戳 琳贝 I u _‘‘
. 平 j 暑 f .‘删
龙马手正术技得率分和用使率
分 别  2占 4 . 3 和% 27 。 % 说 这 马明
龙 在 第3板球
正 ,技手  术 反手比技 发挥 术得好,
使用率 较 高  
从。5表可 以
出看 马,龙
3马龙 手反技术 分 析
在  乓乒 球 比赛中 反手 ,术技 辅是技 术 ,助但 是却运
员动  须必掌握 的主要术之技一。比赛
中反,手往往是对手
制的压 重 点 位置 , 这运时 动的员手技反术显得至关重要
从。表3 可以发 
现,龙的反手较马 弱, 赛中比得分 和率使率用 也对较相 ,与少 张 继科 比赛 时 发抢段的使
率 用得分率都和为0 。可
看出 以,  与在张继 科 比的 中 ,赛马龙 的反 没手 有上手机
会。许与听比赛 
时,其发 抢反段 手使的用
率为60 %,但 得率只有 1  分7 .
%6相 ;持段的使用 率3 3  3
,%得分率20
%均,较低
这。说 马明 龙的反
 技术相对于手正差一些手  。
板进 攻 时 拉、冲
分 为别 正  2手8 . 1
%和1   6 .
反手3,6
_ 7%4 l 和 %。统计2 发现,马 进龙 主 攻 要 依两靠面 弧圈, 基本侧 不身攻抢。 与许
听赛比 时, 龙第3马 
板 的来线路分球 为别手4 正3 .
%6、手反1
l97 % 中路3和6
在第  板3回球 路线 上,马主龙要
斜以 线(4 9 _ 2 %
)为 主, 线直  和中分 路别1占9 l 7
和3 0%  9
。%说这明 与 昕比许赛时 马龙,在 第 3板上 手正术发挥 了技常水平。正 
龙马正 反手 技术
从  2表 、3 可 表以 看出,在
与继张 科 比的赛中
,发 抢段 马 正 龙手 的得 率为分50
%使用 率 为3,3
  3;而反%手 技术的 得  分
都为。0 发接 段球正  手 技
术得 分 率 为71 .
率  用为 26 .5%:反 手
分得率 为  6 3
 6 %,用使 为4 率3. 7
%。相段持 正
3 马龙反技术手分得和率用率 
技手术的得
分率 为 68
%使, 用率为  8
0 9 % ;反手技得术分 为率 3 0 7l ,%  
马龙 3第板术分技 析从表4
可 发现 ,以龙马第3 板攻 以进和拉冲 为 主,使 用率 
为正别3 手   2 4%和 1  75 % 反,2手
O 2 % 5 和 . 4。数据显示% ,   龙主马依要 靠面两弧球进圈攻 与张继。科比赛时 ,马龙第3 板
 来球线的分 路别为手正 4 .32
. 4% 。 
观 使用 为率 21 。% 与许在听 的 比 中 赛,抢发 马段龙 手 的得正 分
率 为 5 7 %使,用 为率 52  9
%;反 技手术 的分 得率为 60
%, 使用
  6 7%。
术 得分 率
,使 %率用为 
8.%;反
技术的手得分 率6为
,%使用率
为42 . 8 %。相 持  段正手技术 的得 分 为7 率 .22
,使 %率为用 86 .
%6;手反 术在技
持段的得分率为相 3 3  3 %使 ,率用为2 0
%。  观察 比 赛现发,在 3第板技 术中 马 龙正 的技手 以术拉攻为
 主,具 有速度快 、点好 的落优 势,比中可赛 抢得主动 权反手;
技   则术 相对 较
弱, 在 控
察视频现 发中,路球来 ,龙喜欢用马反手拉起成形持相。马龙
 的3 板 回球线第路 以 斜线
4 (   8 6% )主 ,直为和线 中路的回  球
4 龙马 张与继 科
赛比 时 3板第 术技运 用
方面手 较欠缺 。 这从 使 
用 上就率能
反映 出 来 。 
马 龙 技术 面 ,全 度速快 ,
左右 、上
旋下 衔 较好 ,正接手 表 5 马龙与 许比赛时第昕3 技术板运用计 统
术技占 优 , 回球 线
感 好 反, 手 的挑打 、
效  好 ,果 身抢侧拉 意 识 强 ,这 为他  接 段 发动 进攻主 供提 条了 件
。分 析 发 现
, 龙 发 球马
范文三:3 俘
钐0  1年62 0 0第月期  1
d0i 03
/6i ̄1 7 -5 x 0 0 60 4 o:
 ̄ .s 96 1, 1.
1 .. 1 l
优国乒乓秀球运动 员马的技龙战分术 
杨析 磊  (
安大学 育体学
院陕, 延西 安延 70 6)100  
过录像观通,察采乒乓用球战技术三段术技指评标法估对国我优乒乓秀球动运马员龙的得分、使用率 
率相及关 技 术进行分析
讨 论。 结表 明 ,果马 龙在 发段 已经 抢具备 定 的一术技优 势;
抢段 的接优势不 明 显: 手相 反薄对 弱 , 正手 连续进攻 的杀伤 力 有所欠
缺;接 衔转和 换 能力较
键 词 关:乒乓 球;马龙 ; 战 术  中圈技 类分
号G : 486 文
标 识献 码:A 
 章 文 编号 :17 5-X o( 6 oO 0o  4 161
一 3一 o
“ 前球 国 。”  
使的 率用和得 分率加
统计以 与比
较并依  还,不 是稳 很 定 ,三板 的优势还不够
突 ,出次 对 运 员的动 技 、战术运用 情况进
分行 ,析 发球攻的抢量还有待于提高质从。用率   
国的优势 项 目,称 之
 为这样 既可 以从宏 观上 掌 运握 动 员 的总体 实 上,看马上龙能手力强,手球感好,技 上
以可微 从上观 了解 运 动员项技 术  战单术 用使合
。   马龙理的接抢得段分最率为 高.7 ,0
 麟 他其4
率分为 “ ” 场 。马 龙良接  “ 较 高
。” 上统述 表计明,马
龙 的接 抢 的段  一 ,单主 以要摆 、短为主 , 搓应该增加挑 、  
马龙  的相持段
高为6 ,最% 4   为低3 .4 % ,其中仅 有
1比赛 相持
5 场段三 指评 估法标计算 每段
得分率 、使 最 低
为 4. , 3 比赛
得分 率 为 ”“ 3 % 2场 优 ,
国要 在我世 界
坛 续继 保 持 领
先  地的 长与处不 足
 。 位 ,必就 须培养 合 当今 乒适乓 运动 发展  规球 律不, 对技 断术 完战 善创与
。新本 对 文
 的优 秀 运员动 , 不断地在 练训中探索
用率的公式 :
抢段发得 分 率
=发 抢段 的
合计得分  抢 段 使用 的率 各在 比赛场中均 为“
或”  高发
( =抢发段 的
分 得+优势 不 显。主明体要现在发接技球术比 较  失分 ) /( 场得 分总 + 总失 ) xl分0
 全 %O接
发 段得 分
率 = 接发段
合 的 得计分
撇 、 晃等 技 术 的使 率 用在,控制 的 础基上
 /( 接发 段的 得 +

失分) x 1o
发接段 使 用率
( = 段 的得发分 +
)/( 分场全总得 分
+ 失分总 ) x01   0
战技进 术行研
究,今为 进行后 有目   /
(抢 发段的得 分
+失分 ) xl
的、的学科训的提供一练参考依据点 。 
研 究对与研究方法象
 2 研究对1 象 .
乒乓 运 球员动马龙
2 研究方2  .
段 持的合计
分得 得 率为分“
”优 , 有 2比场的得赛率为 
分持 相 段的 得 +失分 分)lO O×%  2 1 文献 2资料 法 统系 查了有关乒 阅 ( ., 乓 球 、/ 运 训动练 学 、体 育
综 合析 。   2分22数理 统计
法:. 计 学的统处理
对  计统的 数
 篇余 文章, 对 有所 的文献 进整行 并 归纳理  失分) (/全 场 总得分
×l)O   %O
场比赛的分得为 率 及“格 ”场  3
龙 持 相 的使 段用率 相
持 使段 用率 =
的 得 分 比赛+
为 及“格 ”
 各场比赛
中除2了场用率使为 “或 “ 高 ”  
高”以较,外其 5 场他较均。低马在龙和朱 世 赫
的 比 赛 ,马龙 以中4 险
胜世赫 ,朱:
要于马 龙由 的反手相对 薄 弱,正 手连续
3结果与分 析 
录 像察观法..
收相集关比录赛 7 31 像对马龙 发 抢 段 接 、 抢段和 相  进的杀攻伤力所有欠缺,给朱世反攻赫的      . 场,对马
龙的技战术 使 情用 进况 行统 计 和持段的 技术分析  战机会  
2。42 乒乓球
技术 战 段 指标三评
估 法  . .  分率 最
最低为 5 ,
2 3 %9。 其 
1中可 看以 :到 龙马 发抢段的 得  3 马龙2技 战的术整评体  估 .龙马 是 0后“新生代”的 表,国  代9
用采家国育总体科研局乒乓所组吴球焕群 有
比3 的得 赛 分率为 “ ”
场 优 ,场 2比  赛 家 对队 其 予寄 了 厚 望, 肩负 乒新国生力
段指 标 评估
手选的 比 赛 进   的得分 率行为“ ,
比赛 场得分 的率为“ 良 1”及  旗 。马帜的龙特点速是度,他快速度主  的、战术的分析与评技估将 比,赛采所用的  格
” 比场赛 的得 分率为 “
1 不 。马, 要
现体在 接衔和转 换上
,左右的衔 接 、长   各 种技分 为 术段 ,即3发抢 段(
一第 三  、龙 在 抢段发的 使用 率有
 ”短 的接 、衔上和下旋旋衔的能接都比较

  场较 ,
2板)接发 (段 、二 ,第
四板 与相)持段
为“” 低 。从 得 分
率 看 来 ,马 在龙发 抢  强
上术 ,讲马龙 的技术 已经常全 
非五与板五板后)以;将 动运员比赛
段  经 具备 已定一的技 术 优 势但 技,术 挥 发面 ,正
手 反衡均 ,手 能力 上, 强手球感 
投上稿日期 :2 1 — 4
2  000 —
者简介:杨磊
18 ~ 助,教 。究研 方:向乒乓球教 学研与究 。
216 年第1 N0 月0 o 
1 表龙马 场7 比赛的术技计 统  
好, 项各技 术环 节 衔 接速 快 度技 ,战使 术
括大 范 围
球 动运发 展的优
,继 续保 
用合 理 , 无谓 误失少 , 龙 马手反 进 的攻 和 但是绝 对力
差 一些 量在 凶稳, 关系的
处  理我持国 的 先 优势领。
借, 的 力术技好于
己自发力 上 ,马 龙在
稳定 的础 上基 应增加 凶狠搏
  的杀技术, 其是 反 手 的台 内 球 技术比较 好 。
尤  马龙相
持能 强力 ,龙马 反的拉 技 术在 “   的无 比 赛可中以得 到佐证
马 。龙 在赛比中心  理素质 表
比较好 现,打球 比 冷 较 ,头静  脑灵活 ,场 面 对控的 制能 力好很 , 在赛 中  比 的 比 例。从 龙马 对朱 世 赫 的比赛中 可 看以 出 ,龙马 对打削球 的能力
还 有所欠缺 ,  
【 主国】家体 总育 局《乓 盛长》研 考课题究  1乒
.组 乓 乒 长 盛训的 学探 练索[
北] 京:北  M.
体育京大学出社,版2 . 002
时 代得”到 了更
的 大发 挥 间,与梅 兹空  是 要正手 连 进续 攻的伤杀 力 不够。  
[】 结 2蔡继玲吴,文 . 修乓乒球[ ] 北京北  M:. 9
— 8. 抓 住 乒 乓球 技竞 的 核 内,握 其掌内 在 京
育体大出学版社,19
6够把 能术 技充分地
发 出挥来。
突 出  正。 台内手 技 球术
是 他大最的弱
但 ,特 是 长不 够的 规 律,
树立全 新的 理
念 全 、新的认 识、
】张晓【蓬
国中乒乓球 战术队训 水练平定  全
绕 规 则新从底
量 断诊 法与方 实 效践 【用.
:京北京  体]D
尤北 其是正
手的挑打 能 不 力 强。他正手 中远 
到再 技 上进 行相术应
的改 变,养适培应 当
育 大学,2 0 .
(第2 接上1
球发稳 和凶
方面 互补, 体总得分
没有 率 京  育 体大出学 社版2, 0
动员 接 球 到左 半台发 球和 底短 线 是 著显差异
横 ; 板的手 反 发球接使
率高 于用 【  张红玲 】. 3 当今 乒乓 运球动 战技发展趋  术 最 的多 在 接发。球
动员先 首考 的虑  直 ,板并且 技术 多样化 。
是 住压 方对反
制和 限 制 方 对   ,拍选 手 在
摆 短时 倾向
两 个13 直3 板在 接
板 衔的接 上
其少 正手 接 直抢攻 机的会 。两名 直
特  是在 接别 球发 制控 抢 攻组合 后上 , 动主  “三
上  手的机会 和效果
势 . D[北]体育京学大硕士位论文,2 0 学. 0  
6【]曹海
波 . 4国中乒球 乓队主 男力员 队比赛 战术运
【. D北】京 育大学体 硕学 
士 位 论文 2,0
” 位 置 角 和 路近 中网 位的 置
目的, 是 也31
采 用进 攻性 接
】 晓蓬 .张..
4 5国乒中球 队战乓 术训 练水平 定
有 效控 对制方
为 自己创 造攻
机 会。 用 率上
显 有 著差异 ;在 直 、 横
板 进 攻  和 量 诊断  法及方实践 效
用 .[D 】北体 育京大 学 从两位
板 选手横接发 球落 点来
看,们 他 不控 制 得
分上率 较 ,横比板 进 性攻技
的术 得博
士学位 论文,2
0. 40  
摆短回球 , 要有 在 逗短 中回 摆  对分 率
球 发高 于  小方三
角域区 的 能力 ,迫使 对方无法
赵 霞 6.】对世 界优秀 男子 直 拍攻打快法选  手 技的 术分 析战及发展趋 势的 研 究
.【D】 北 
量上手 :同 时 ,们 他 于增加 边线敢的出 台  32
 . 京 体 育大学
士 学硕位 论 文
03.  球
落 的变 化 :点搓快底
线 两大角; 慢 搓加 3 21 直、 横板 接 发 球 环节
两 大角, 这
对 手 回球出台
凶  稳和的 系关。  
则世对界乒 乓运球
  量避 尽免逗 短, 前 进提入主
相动持 阶段。
22 加 强二 四板 技 术
直  论.. 还板是横 板在
术 的组 合战 上 都,应把接
 发 第 球二 板和接发球
后的 第四 板成当 一个 完  整的组 合来对
动  技术发展趋
【 J.】京北体育大 学  
学 报 , 20( 0
0 5 ) 
31 结论 与
.红 国 乒乓家球 队重女点主 力 队员  8 对
的技 战跟踪 术分析与诊
北京]体育大  J. 学
, 2 0(  )08 4
31 新 规 1 则 施 实以 后
板 直与横 板 在
 考文献参:  
组. 乓乒 长 的盛 练 训探 学 【索 北 】:北  M京.
[杨 丽 .李 4 9 第】8 届乒世赛王 勤励各 技项术
 计 分析统与研 究 【
】尔滨哈 育学体院学报, J.
 0 2(  0 6
接抢 使段 用上 都率 明有显的提 升 ,并且
显著 差异 有接,抢 段在整
中的赛 比 重 【】国家 育总体 局 乓长《考 盛研》 究课题 
02   3 21直
板 在 抢 段接
的 分 率得都   体京大学出育社版2 , 0 ..  .
[0 1】 陶张
.淘 优界秀乒 乓 球运 动
员接   世发
沈阳体育学 院 学报
,2 0  J.06
. 60 ) -0 1 3
规较则 改之 前有 修提所高
。直 和 板板 横 在
[ 】 唐建军2.
乒球运动教乓程【 】北 :北京 M .
范文四:摘 要:马龙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近年来培养出来的主力选手,在巡回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世界大赛中技战术发挥也还欠稳定.因此,对其比赛中技战术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现马龙技术全面,战术灵活多变,发球主要以正手侧上和侧下旋为主,落点多在左路?中路和左路近网区域.接发球落点多在左路底线和中路近台.相持中,侧身得分率最高,而正手和反手的得分率都比较低,侧身是其相持中的主要得分手段.马龙正、反手两面进攻技术均衡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正手,此外,要体现“凶狠快速、积极主动、灵活多变”的特点。   关键词:乒乓球 马龙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04(a)-0218-02   中国乒乓球队能够在乒乓球运动史上保持几十年的长盛不衰,与重视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中国乒乓球男队涌现出的新秀―― 马龙,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技术打法全面,技战术使用合理,并在国际乒联公布世界排名为第一名,曾在广州亚运会上获得了男单冠军,随着马龙在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中获得的好成绩。以下通过分析马龙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找出马龙的技战术存在的问题,根据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对马龙技战术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议,为马龙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1 结果与分析   1.1 马龙对王皓的技战术分析   比赛结果4∶0(7,12,8,7)。   从表1可以看出,马龙在发抢段的得分率为52%,没有达到及格,使用率为26%,刚及格,从录像中观察,马龙在抢攻段还是比较主动的,发球上就直接得了4分,说明了马龙在发球这个环节运用的较为合理、有效,使其发球技术构成了一个直接得分和争取进攻主动的体系,马龙以发近网中路和反手位小三角的高抛左侧旋为主,在发抢过程中,进攻路线多变,角度大,发球直接得分多是以发反手小三角的侧下旋赢的。   马龙在接抢段得分率为55%,达到优秀,占据一定的优势,发球后的控球能力比较好,但是发球的质量不是很高,给对手制造了抢攻的机会。接抢段的使用率为14%,不及格,说明她在整场比赛过程中前三板的意识不强,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前三板的争夺。   马龙相持段得分率为59%,使用率为54%,都达到优秀.从整场比赛来看,马龙与王皓相比正手弧圈与反拉反带的能力比较强,在进行正手相持的时候占据上风,马龙拉球的旋转比较强,落点变化比较多,通常拉出的球都带有一定的侧旋,给王皓的回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整场比赛中,马龙击球的质量和速度都要比王皓要强,在球的处理上更加的细腻,王皓则在比赛中没有发挥其优势,被马龙所牵制。   1.2 马龙对张继科的技战术分析   比赛结果4∶2(8,-9,10,-10,7,5)。   从表2可以看出,马龙的发抢段得分率为70%,达到了优秀,使用率仅达到26%,及格,具有相当的优势。从记录的录像数据可以看出,发球直接得6分,发球后抢攻得8分,说明马龙的发球质量很高,威胁比较大,造成对手接发球直接失误或回球质量不高,发球的多变性和灵活性为自己积极进攻创造了相当好的前提条件。   在接抢段的得分率为58%,达到优秀水平,使用率为17%,不及格。从比赛的视频中可以看出,马龙在接抢段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接发球时两次回球直接失分,说明马龙在接发球的处理上还欠稳定。但是接发球后抢攻积极,对于不能抢攻的球也做了很好的控制,为主动相持创造了条件。   在相持段的得分率为46%,达到良好,使用率为56%,达到优秀。马龙对于在前四板不能掌握主动时,在相持的时候往往会将其稳定的相持能力发挥的很好,化被动为主动,攻势凌厉。而且他正手的得分率远远高于反手。   2 结论   从对马龙的五场比赛的三段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马龙技术全面,战术灵活多变。在发球抢攻段中多以主动进攻为主,而且攻防转换的能力以及相持能力都比较好。 在接发球判断比较清楚的情况下,接抢段是马龙的主要得分手段,马龙反手拧拉和台内挑打也很有特点,出手快、突然性强,往往使得对手反应动作不到位而失分。马龙相持阶段正反两面技术相当,能攻能防。脚下步伐移动较快,连续拉冲能力强,在中台和正手位和对手对拉往往能够占据优势,反手一般都是侧身和反手拉。   参考文献   [1] 杨磊.我国优秀运动员马龙的技战术分析[J].教练员天地,):30-31.   [2] 白帆.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技战术分析[J].运动,):8-11.   [3] 樊蕾.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李晓霞的技战术分析[J].高校讲坛,2010(9):134-166.
范文五: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龙在年国际重大比赛的五场关键战役中正手进攻技术在前三板的抢攻、反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龙在保证技战术打法均衡、攻防转换快速的同时,突出了正手进攻的杀伤力和命中率,无论是在发抢段,接发球后的反拉转攻还是相持阶段,马龙的正手技术尤为突出,更多的时候运用自己的正手积极上手压制对方。   关键词:马龙;乒乓球;正手技术分析   1.前言   随着当今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乒乓球比赛的节奏不断加快,对抗性不断增强,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依然是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方向。横板全攻型打法的日趋成熟已居世界乒坛的主导地位。而正手进攻依然是主导当今世界乒坛尤其是男子运动员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1],正手进攻为贯彻积极主动、在均衡全面的基础上突出杀伤力的战术方针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行业内有句话叫:“反手得势,正手得分”,说的就是出色的反手技术可以为己方创造机会,但是真正需要一板致命得分的还是正手[2]!所以正手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前三板的争抢,影响攻防转换[3-4],也能影响到比赛最后的胜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马龙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阅读大量乒乓球技术方面的书籍,查阅了六篇有关于正手技术的文献,开阔看待问题的视野。   2.2.2录像观察法   收集马龙在年国际重大赛事上的5场关键战役比赛录像,统计出结果。   2.2.3分段指标评估法   从研究对象比赛能力的整体出发,采用三段分析法(技术评估标准见表1)对研究对象在胜局和负局以及全场中发接发第一板后的抢拉,反拉和相持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依此来分析和评估研究对象的水平层次和实力差距。   3.结果与分析   3.1马龙发球、接发球后反拉技术的分析   比赛中马龙攻防转换快是他的一大特点,而正手以反拉代替防守,并经常通过正手高质量的反拉来转守为攻打乱对方进攻节奏是他攻防转换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发球轮主动发半出台或底线长球在对方准备不足抢拉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正手全台进行反拉得分或占据主动。在接发球时,马龙经常以拧拉或摆半出台球后迫使对方抢拉质量一般然后有准备的进行正手全台反拉转守为攻,既缓解了对手的发抢时?自身防守造成的威胁,也给自身在接发球时减少了一定的压力。   3.1.1马龙发球、接发球后各项防守衔接技术的分析   通过表1对马龙发、接发球后的各项防守衔接技术手段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出马龙的防守大多数是采用正手反拉这项具有较大杀伤力和搏杀性质的技术且得分率不低,有三场比赛正手反拉的使用率甚至超过了67%,分别是67%、67%和69%,对于5个不同的对手,马龙在防守时的得分手段几乎都是以正手反拉为主,而且正手反拉技术比反手反拉和防守技术的使用率多了一倍之多,这充分说明了马龙对于自己正手反拉技术的信心很强,而且最终的得分率38%、50%、55%、60%、47%也证明了马龙充分利用正手反拉这项技术为自己由守转攻、打乱对方进攻节奏的战术意图提供了保证。而反手反拉和防守虽在个别比赛场次中的得分率稍高,但整体使用率较低且这两项防守技术还无法与正手反拉的质量和在战局中所起的作用相提并论,这两项防守技术仅是作为马龙在防守时的辅助技术来使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马龙在发球、接发球后的防守局面中大多利用正手强行的全台反拉技术来转守为攻、打乱对手进攻节奏,利用快速和落点刁钻的正手反拉迫使对手出现失误或者陷入被动防守,积极地进行攻防转换并赢取相持阶段主动的局面,迫使对方出现失误。   4.2建议   4.2.1虽然近两年马龙在防守环节中依靠正手反拉技术转守为攻、打乱对手节奏的战术颇为奏效,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乒乓球的发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隐患。世界比赛场次增多之后给运动员会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相应的疲劳,作为马龙现在尚处当打之年可能体能方面的隐患还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变长以及年龄的增大,马龙如还保持现在这样搏杀性质较大的防守战术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参考文献   [1] 尤龙,安瑛,高纪明.中州体育,   [2] 蔡振华、张晓蓬、彭笑.[正手技术篇].乒乓世界.   [3] 成俊杰.体育科学研究.   [4] 吴敬平.解析正手拉球技术训练方法.楚天运动频道,2012年,72
范文六: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马龙与张继科在分别对阵马琳、王皓、波尔的比赛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比赛录像,从技术、得失分2个维度对马龙、张继科比赛中接发球技战术特征与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优秀运动员先进技术的走向,从而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马龙;张继科;乒乓球;接发球技战术   1.前言   乒乓球运动发展到目前阶段,发球、接发球技术质量越来越高,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其手段越来越多。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难度最大,接发球技术在比赛中作用日益突出。马龙和张继科是当今乒坛最具实力的优秀运动员,两人的实力均衡,且打法类似,属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分析马龙、张继科在接发球技术上的共性与个性,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接发球技术,对接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张继科分别对阵王皓、马琳、波尔三位优秀运动员比赛中接发球技术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及三段统计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马龙与张继科在比赛中接发球使用技术情况对比分析   3.1.1 马龙与张继科在比赛中接发球使用技术类别分析   本研究将马龙与张继科在比赛中使用的接发球技术分为两种类别:进攻技术和控制技术。进攻技术包括正手挑、反手拧、正手抢拉、反手抢拉和侧身抢拉等技术;控制技术包括摆短、劈长和撇等技术。   由表2可以看出,马龙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主要以控制性技术为主,进攻技术为辅。三场比赛控制性技术使用次数为104次,使用率是62.3%,而进攻性接发球技术为37.7%,但成功率无多大差异,分别为87.5%、84.5%,说明马龙的接发球技术主要是在遏制对方的进攻前提下,寻找战机,抢先上手,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反观张继科的接发球技术主要是以进攻性技术为主,他的进攻技术使用率达到了64.9%,而控制性技术使用率为35.1%,成功率分别为89.7%、85.4%。   由此可以看出,马龙是以控制性技术为主,控制对手的进攻,说明积极主动并不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猛打猛冲,更讲究一种恰如其分的控制;而张继科以进攻技术为主,目的是遏制对手上手,在遏制对手进攻的前提下,争取主动上手,说明张继科善于以进攻性技术接发球且接发球抢攻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高水平运动员接发球上手更加积极主动,已摆脱过去较为被动控制的局面。   3.1.2 马龙与张继科在比赛中接发球段具体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由表3可见,马龙接发球技术的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劈长以及摆短,分别是52次、40次,使用率为31.1%、24%。运用技术最少的的是反手拉。马龙的接发球成功率比较高,尤其是控制技术方面摆短、劈长、撇成功率分别为82.7%、86.4%、94.5%,说明马龙的控制性技术已非常娴熟。马龙的进攻性技术中的正手挑、正手拉、侧身拉成功率都很高,这与马龙的技术风格是吻合的。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使用以摆短和反手拧为主,使用率分别为25.2%、43.7%,反手拧技术几乎占到接发球技术的一半。   马龙接发球常常使用劈长迫使对手拉接形成相持,与自己具有优势的正手弧圈球技术抗衡,其次多以正手摆、搓近网短球为主。张继科的接发球技术是以摆短和反手拧为主,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对手上手,迫使对手与自己形成相持。张继科使用反手拧技术接发球大多是侧上旋球,有效的压制了对手的进攻。张继科的其他接发球技术使用率太低,忽略的接发球技术的多样性。   3.2 马龙与张继科在比赛中接发球直接得分或失分情况对比分析   由表4可见,马龙三场比赛接发球直接得分为16分,直接失分为18分,得分率与失分率分别为9.6%、10.8%,相差不大,但是相对于整场比赛的得分来说,得分率相对较少。马龙的接发球直接得分大多来自于台内的摆短球,威胁性挺高,往往使对手猝不及防,但是经统计得出他的得分概率偏低,侵略性不高。张继科接发球直接得分为18分,失分为13分,得分率和失分率为11.9%、8.6%,可以看出张继科的接发球的技术较稳定,失误较少,但是得分率还是相对较少,侵略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马龙的接发球技术是以控制性技术为主,进攻性技术为辅;而张继科却截然相反;4.1.2 马龙接发球技术运用相对丰富,而张继科的技术性对单一,过于依赖反手拧拉;4.1.3 张继科的接发球技术在主动性和侵略性上相对于马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4.2 建议   4.2.1 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要注意接发球控制的练习,有机会上手,没有机会控制住对手;4.2.2 在接发球技术的训练中应加强其多样化的训练,避免技术过于单一;4.2.3 专业程度不高的运动员训练反手拧技术时,需加强手腕、前臂肌肉的力量练习。(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团,李超,陈拙,中国乒乓球主力运动员马琳与马龙接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09):10-14.   [2]翟洪军,李振彪,赵卫滨,张继科右2/3台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效果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02):25-27.   [3]王学生,我国优秀乒乓球男子选手接发球技术对接发球轮次得失分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11,(12):31-35.   [4]文国兴,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皓、张继科反手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2012,(06).
范文七:马琳玩得这么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战术。外行很爱看马琳打球,主要是马琳打球很具搏杀性,观赏性强。其实,内行看马琳打球主要就看他的战术运用。马琳打球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很主动。他从第一板的发球到相持,始终在争取主动,争取占得先机马琳是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法快,算计周密。其前三板技术当今乒坛无人能出其右,发球变化多,迷惑性强,往往能够创造抢攻机会;台内挑打既能挑直线,又能挑斜线,尤其是侧身一板暴挑质量很高;正手快带技术纯熟。马琳标志性的侧身暴冲是其最主要的得分手段。马琳的反手以推挡结合直板横打为特点,在与对手反手周旋时配合一板侧切能够有效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并随时侧身用正手暴冲解决战斗。马琳的乒乓球拍配置——底板:亚萨卡YEO 正手:尼奥天极2 反手:蝴蝶大巴
王励勤: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全面。共14次获得世界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男双冠军,2001年大阪世乒赛上获男单和男双冠军。2005年在上海第48届世乒赛上再次夺得男单冠军和混双冠军;2007年世乒赛王励勤再度卫冕了这两项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队友夺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王励勤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王 励勤是右手横拍球员,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超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他打球的时候第1局经常没有发挥好,第2局开始才发挥到他本来的水平。属于慢热型选手,在场上那种永不放弃,一分一分去拼的精神值得年轻队员去学习。正是由于这种每一分都不放弃的精神才使得王励勤经常能够上演大翻盘的好戏,尤其是2007年第49届的萨格勒布世乒赛,在对阵马琳的决赛中上演了大翻盘,堪称史上最经典的大翻盘。、
刘国梁,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河南新乡人,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6岁开始学打球,1989年入选国青队;1991年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双打冠军。刘国梁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2003年,刘国梁正式退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随后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国梁带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蝉联男子单人、团体冠军。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出色的发球结合革新的直拍横打以及反面发球技术,使直拍型打法获得新生。根据刘国梁这种打法,他所使用的球拍,对击球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他的球拍配备的是瑞典斯帝卡(STIGA)7层最新型“攻击型”CL—CR系列底板,正手STIGACLIPPA正胶套胶。蔡振华戏言刘国梁救活了正胶打法
王皓,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2000年初升入一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获得男单亚军。2007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亚军。2008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界杯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王皓是马琳之后中国新一代直拍选手,其直拍横打技术日臻成熟,已
经形成了完整的攻防体系。直拍反手的“拧、拉、撕、弹、冲”五大技术均已炉火纯青,在与任何一位横拍选手比赛时反手都能占有明显的优势;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能力强。概括的说就是正手不弱,反手超强。王皓整体技术全面,特长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皓的技术没有弱点。王皓的正手位短球和正手第一板下旋球抢攻相对较弱,并且王皓在比赛中过分依赖大强大的两面攻实力,往往缺少变化,直线少斜线多,发球单一,都是勾手发个逆旋球,正手位摆短时常摆高,挑打基本全是斜线。总体感觉是打法先进,实力雄厚,但打球灵气不足,每次碰上马琳尤其是在大赛中都被对方给兜死。“直拍横打”技术由刘国梁首先使用并初具规模,王皓则是将这一技术继承并发扬的又一探路者,给中国传统直拍打法带来革新。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运用娴熟,反手拉球攻球犹如横拍选手,正反手技术均衡;他在反手位完全抛弃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与横板选手相比毫不逊色。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有一个拧腕的动作,因此出球有一定的侧旋,使对手极不适应。王皓的打法与横拍选手相比更具杀伤力,更具威胁性。
王皓开创了直板反手没有推挡而仅有横打的先河,并成为此风格的第一位世界冠军。凭借其从小练就的横打“童子功”,较为成功地、全面地解决了直板反手位的问题,不仅能够进攻下旋,而且能够进攻上旋,不仅能够主动进攻,也具备了一定的防守(反带反撕反剃)能力,不仅近台能够上手,中远台在与欧洲选手的对抗中也不落下风。刚出道时有些过于倚重其反手特长,正手拉球的连续性受到一定影响,但近一两年中改善显著。处理台内球时以拧挑为主,以便衔接下一板的两面上手,且其正反手转换速度较快。发球以正手半高抛为主,逆旋转发球运用较多,背面发球作为辅助。
马龙是中国乒乓球队队员,打法先进,球感极佳,借力打力,其中远台攻防技术非常突出,是一位具有欧洲中远台和亚洲近台打法结合的球手。他是2008年后冒起最快的中国球手,是中国近年集中培训的未来领军人物。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龙、王皓、张继科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王楠,乒乓球运动员。7岁开始打球,1989年进入辽宁省队,1993年入选国家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单打冠军,双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单打亚军,团体冠军。王楠获得的世界冠军已达到24个。之后退役,日与商界人才郭斌举办婚礼。2009年进入团中央工作。 日上午,育有一子。 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速度快,打法凶狠
张怡宁,奥运冠军,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5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夺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
功卫冕女单冠军。2011年3月底,张怡宁首次承认退役,自此,中国乒乓球的张怡宁时代正式结束。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相持阶段处理球能力极强。
郭跃,奥运冠军,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6岁开始打球,1996年进入省体校,2000年入选国家队,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具有男性化特征,前三板快且狠。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晓霞携手丁宁、郭跃在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打法: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 技术特点:具有男性化特征,前三板快且狠男性化技术日渐成熟,技术全面动作简练,掌握着最先进最有威胁的秘密武器。整场比赛,郭跃利用发球变化制约住了林菱,抢攻意识,靠聪明的头脑打球。另外,郭跃属于激情型选手,一旦打开,再强的对手都难以和她抗衡。
:“郭跃在技术上需要调整,郭跃的技术特点是前三板比较出色,主要依靠的是速度和变化,但是经过这差不多一年的比赛,郭跃的打法已经逐渐被其他选手适应,输球就再正常不过了,郭跃接下来 必须在自己的技术中加入新东西。”
技术特点:各有特色,不分伯仲
李晓霞,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隶属于山东队,1988年出生,7岁开始打球,自小从辽宁前往山东,是一名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型选手。李晓霞人高马大,技术全面,将欧洲速度、力量弧圈球和中国的快速、多变结合得相当好,具有男性化特征。1998年入选山东体工队,2000年进入国家二队,2001年进入国家一队。2008年世界杯女单冠军,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单打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晓霞携手丁宁、郭跃在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李晓霞是中国女子横板打法的杰出代表,她身材高大,护台面积广。李晓霞的基本技术掌握的非常扎实且非常全面,尤其是正手稳健性和杀伤力在女选手中可算出类拔萃。李晓霞在力量和旋转能力上更为突出,其最主要得分手段就是主动和对方形成相持,以高质量的弧圈球压制对手。
范文八:假如我是乒乓球运动员,我将会在2008年奥运会上大显身手。   我轻松的进入了总决赛,什么郭跃、王楠都是我的手下败将。我将和张怡宁一争高下。     比赛开始了,张怡宁好像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要给她点儿颜色看看。我先发球,我把球往空中一抛,然后打过去,张怡宁轻松的接过了。我不甘示弱,张怡宁站在右边,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乒乓球打向左边,张怡宁犹豫了一会儿,再向左跨出一大步,去接球,球只擦了一下边,然后飞出老远老远。   这下她看她看到了我的真功夫,才把我看的有些份量。这时,轮到她发球,球对准我的肚子射来,我的脚向左退了一步,身子侧向右边,我的手才有地方接球,球以旋风般的速度飞过去,张怡宁眼都直了,愣住了,当她醒过来,球早已落地,我有赢了一分,已经是10比1了,而且我已赢了3局了,太好了,我又赢了一分,以4比0战胜张怡宁,我高兴得跳起来。   在颁奖的时候,世界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把沉甸甸的金牌戴在我的脖子上,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真想大声呼唤:我为国争光了!
范文九: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简介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日,
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
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王皓,籍贯吉林长春,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90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教练是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是荆雨德;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2000年初升入一队。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技术全面,打法稳中带凶,正手抢拉、抢攻意识强。作
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
王励勤(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全面。共14次获得世界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男双冠军,2001年大阪世乒赛上获男单和男双冠军。2005年在上海第48届世乒赛上再次夺得男单冠军和混双冠军;2007年世乒赛王励勤再度卫冕了这两项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队友夺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马琳,辽宁沈阳人,7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专业队,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启蒙教练杨沈立,现在教练刘国梁、吴敬平。称号为世界杯先生、拼命三郎;世界排名第三;习惯动作旋转球拍,用球拍当扇子扇风。技术特点: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
5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夺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2011年3月底,张怡宁首次承认退役,自此,中国乒乓球的张怡宁时代正式结束。
王楠7岁开始打球,1992年进省队,1995年进国家队,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王楠是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的领军人物,她几乎包揽了所有比赛女子单打的冠军,也是中国第二个“大满冠”的选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蝉联女子双打(与张怡宁)冠军。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夺得女团冠军后,以19个冠军头衔超越邓亚萍,成为中国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乒乓球选手。
范文十: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龙在年国际重大比赛的五场关键战役中正手相持阶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龙在比赛中利用正手进攻不断给对方造成压迫,迫使对方无从招架,就此一路过关斩将,揽获了两年间大小国际比赛中的多次冠军。   关键词:马龙;乒乓球;正手技术分析   1.前言   本文通过对2012年新科世界杯单打和奥运会男团冠军马龙正手技术的分析与研究。马龙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新生代中的绝对主力前些年出道虽早且在国内外一系列比赛中取得过较好成绩但一到了世界大赛上却鲜有佳绩,尤其在世界大赛的决赛或半决赛中经常出现问题,在世界比赛中马龙与中国另一位优秀运动员张继科的比赛往往能胜多负少,除了马龙快速多变的攻防转换之外其正手整体超强的进攻体系是制约张继科的一大利器。下面我就对马龙的正手进攻体系进行探讨和分析[1],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横板运动员正手技战术水平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马龙   2.2研究方法   2.2.1录像观察法   收集马龙在年国际重大赛事上的5场关键战役比赛录像,统计出结果。   2.2.2数理统计法   通过数理统计法算出马龙在5场比赛中正手技术在发、接发第一板后的抢拉,反拉以及相持三个阶段的使用和得分情况以及正手进攻技术制胜分的各项质量分析,使本研究更有说服力。   2.2.3分段指标评估法   得分率和使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正手得分率=正手得分/(正手得分+正手失分)*100%   正手使用率=(正手得分+正手失分)/(全场正手得失分+全场反手得失分)*100%   3.结果与分析   3.1马龙相持段正手技术的分析   对于男子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往往多拍连续中远台对拉的胜负能够对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气势带来提升。而相持球在连续的进攻、防守或对拉时,正手整体实力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1.1马龙相持阶段各项技术分析   表1马龙相持段各项技术统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龙在相持阶段的总体得分率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正手在相持中的优势非常明显,达到67%,将近七成的得分率可以说为他取得最后比赛胜利奠定了强有力的保证。虽然反手在对拉或连续拉中的得分率不高,但是其使用率远远小于正手,五场比赛反手相持段的使用率仅为38%,而强大的正手实力很好的弥补了马龙在相持中反手的略显不足。大家都知道,受腰腿发力等方面的影响,正手拉球无论是在稳定性和力量上都比反手要高,所以男子运动员在相持尤其是中远台的对拉中,基本都是形成正手对拉的局面,而马龙恰恰在正手整体的强攻方面具有超强的实力。   3.3.2马龙相持阶段正手各项技术分析   表7马龙相持段正手各项技术统计   通过表7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马龙在相持阶段正手在主动拉和对拉过程中突出了他速度和落点的变化,因为本身在相持对拉中对方拉过来的球就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而马龙通过积极的跑动和调动对手来获得局面的优势来得分。由此可见,马龙的正手除了拥有超强的主动进攻能力,主动拉得分29、对拉反拉已得到了22分,在相持阶段当双方都在发力时他更注重对速度和落点的把握,在被动时更注重利用技巧取胜,被动拉得11分。这充分说明了马龙正手整体的进攻体系非常完善。实力高出其他选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够在相持阶段利用正手强势进攻得分,值得肯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3马龙在相持阶段正手连续的主动抢拉、对拉能力目前已强于其他优秀的男子运动员,究其原因除了他本身灵巧快速地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相持中正手的进攻体系更加全面,无论是中近台的快拉快带还是中远台的对拉他都能自如快速地进行回击,不仅在质量和命中率方面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落点的控制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这也与他良好的步法跑动以及规范的动作形态有很大的关系。   4.2建议   4.2.2在以往马龙输掉的比赛中我们发现经常会出现在比赛前半段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后半段被对手一旦在局面上扳回一些后,显得后劲不足导致输掉比赛,而这除了有他心态保守的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缺乏硬实力,所谓硬实力就是中远台正反手均衡的对拉、反拉能力。现阶段马龙已经在正手整体的系统中拥有了强于他人的硬实力,但是反手系统,尤其是中远台的对抗中还是使用率较低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像张继科、王皓、波尔这些实力派选手对反手技术体系的信心强,所以首先要从思想上相信自己的反手能力,这样在比赛中的出手才会更加果断,才能使整体的技术更加深厚,对手也将更难击败他!   参考文献   [1]吴敬平.解析正手拉球技术训练方法,楚天运动频道,2012年,72   [2]董胜利,张停停,陈立松.少林与太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龙反手拧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