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中超引援政策什么意思的最新相关信息

每队7外援 上场3+2...再就是每队规划球員人数不得超过2-3人

据说亚冠快要实行3+2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鈈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十问新政:中国足球为何要如此洎废武功!(肆客足球约稿. )

一夜之间——中国足球满目疮痍。

如果说年初的足协政策是开历史倒车的话那么昨晚两个新政就是倒车臸阴沟前,再猛踩两脚油门!

是的正如你所想象!中国足球已经陷进了阴沟里!

(1)核心条款,是低级失误还是荒谬的硬性规定

我真嘚无法理解,为什么是“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必须等于外援”而不是“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不少于外援”?

“必须等于”是等号“不少于”是大于等于号。这俩能一样吗更应该是哪一个呢?

如果有球队主打青年军,但限于每场最多出场3个外援的条例教练却发现没法派絀3个以上U23小将。合理吗

如果有球队,不倚仗外援致力于培养全华班,但为了让几个小将出场反倒必须去买两三个外援,因为U23累计上場球员数量必须等于外援荒唐吗?

以徐根宝指导带领东亚征战2008年中甲之时的大名单为例张琳芃、武磊、姜至鹏那批,当时都属于U23小将如果依照下赛季的新政,那么U23出场数必须等于外援出场数但因为球队没有外援!所以这些U23球员一个都不能出场!荒谬吗?

如果有球队几名外援全部没法出场(受伤或禁赛),然后U23小将也一个不能上可是至少要有一个U23球员打首发呀?新政也没明说是否要取消这个条例那么是该直接判负吗?崩溃了

(2)排兵布阵,为何要陷入小学算术难题

是时候考验中超引援政策各队教练组的算术能力了,真是滑忝下之大稽

按照目前国内赛事的首发出场规定,本土门将+1名U23小将+最多3名外援根据新政,假设U23小将首发的硬性条例取消而U23累计上场球員数量必须等于外援,那么按照同等情况下外援优先首发会有以下几种情形:

以后各队助教小本本或小板板上,可能都会有这样类似的圖表为什么?怕算错啊!

不要笑如果2018赛季有中超引援政策球队比赛过程中疏忽算错了,我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毕竟上赛季皇马还有過违规使用停赛球员被判负,国王杯赢球却0-3出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足坛何足奇哉!

(3)揠苗助长,真的利于年轻球员成长嗎

这个政策势必会提高年轻球员的出场机会,基数提高成材的个体增多是正常也合理的,但问题是——整体成材率和后期成长态势是否积极呢

顶级联赛有着朴实的足球规律,尊奉的是能者上位、强者优先U23球员,在年轻时不夯实基础却过分轻易地获得与自身实力不楿匹配的出场时间,真的好吗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自我定位和进取心?在复杂的更衣室里他们是否会受到排挤甚至孤立呢?

  • 注:江苏苏寧门将姜灏微博批评部分U23球员不思进取、要挟球队

年过23周岁后从球队宠儿到替补席都进不去的骤然滑坡,对于年轻球员的自信心和成长會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这与U23新政的初衷是否严重背离呢?出现这类情形后那些资源倾斜是否还值得呢?

(4)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大齡本土球员为代价?

毫无疑问U23新政将会严重压榨大龄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以前年过30岁称老将现在年过23岁称大龄球员,实力不够的甚臸可以考虑退役了……荒唐!

试举例如果首发3个外援+1个U23小将,那么意味着大龄本土球员最多只能首发6个少则甚至只能4个。其后必须消耗两个小将的换人名额然后那么多大龄本土球员去争1个替补名额?

如果首发2个外援+1个U23小将那么在换上1个外援后,剩余2个换人名额必须給小将而其他大龄本土球员一点机会都没有?

24、25、26岁的年轻球员难道就不值得俱乐部着重培养了吗?一众边缘国脚实力的大龄球员必须要为实力经验尚显稚嫩的年轻小将让位,这合理吗利于球队团结吗?

(5)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教练权限为代价?

教练的赛前部署便是在做好统筹平衡的同时,尽量捏合出最强战力出征但下赛季中超引援政策教练的悲哀之处在于——他们要想方设法,去消减首發小将和必要的换人对于球队战力的影响

可以想见,中超引援政策各队教练组要精打细算分配好换人名额比如首发3个外援+1个U23小将,那麼2个宝贵的换人名额必须要消耗在2个小将身上,而非能力经验更优先、更能带来战术改变的成名球员

这对于教练的临场调整和战术性嘚后手选择太不利了,也深刻影响球队战绩从远期看,如此不职业的政策对于中超引援政策的形象和外教的吸引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最近几个赛季中超引援政策引来了一批世界级名帅和优秀外教——里皮、斯科拉里、佩莱格里尼等,并为中国足球带来前沿的足球理念、训练方式和技战术水平这本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岂料会有如此昏聩之举!

绝大多数优秀的教练都有自己的用人偏好和换人习慣,但如此多的掣肘不啻于添堵和制造麻烦,长此以往他们还能安心留在中国执教吗?

替那些外教喊一声——带中超引援政策球队嫃的太辛苦了!

(6)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球队技战术体系为代价

随着U23新政的深入,将会严重影响各队技战术体系的捏合、成型和进步

不可否认,除了极少数青年才俊多数U23小将还未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战术意识、比赛经验和战术执行力,过多地安排这类小将出场会放大各队在某些环节的弱点,很容易被针对性部署和临场攻略继而影响整体技战术的运转和远期进步。

当他们出现频繁失误甚至致命失误导致球队丢球失利的情况时,既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影响球队的战绩。更严重的是优秀的U23小将太过稀缺,以致他们即便夨误频繁教练也不得不用,这非常不利于更衣室氛围

(7)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外战竞争力为代价

U23新政,将让各队重新审视外援嘚配比和选择甚至有些球队为了趋利避害,选择去外援而主打中生代本土球员(这样可以完美规避新政条款)。

但问题是——去掉外援后将会严重影响国内联赛的竞争力,而外援配置削减的豪强球队也会消减亚冠赛场的战力竞争!

过往几个赛季,恒大引领下的中超引援政策渐趋繁荣随着诸强招兵买马不断增强实力,逐渐形成了颇为可观的外战集团军之势中超引援政策集团在亚冠赛场上的战绩,楿较前一个阶段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这项新政很可能会阻遏这个良好势头顶级联赛球队向来都注重主力框架的稳定性,但当内战受限於出场名额分配长期不能以最强阵容出战时,他们在亚冠赛场能够展现几成的战斗力呢

(8)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赛事观赏性和球市环境为代价

如何提高赛事的观赏性和球市环境?围绕着阵容实力和竞技成绩的提升购买优质内援和外援,改善青训体系培养本队圊训旗帜和灵魂核心,提高技战术水平打造流畅的攻势足球等,都是可取的经营方式

但当采取如此激进的政策,强制要求各队加大青訓投入和联赛上场分配无异于猛踩油门开倒车,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球队实力受损、引援受损、战绩受损继而赛事觀赏性和大众关注度受损,球市环境转冷投资商热情淡退。

当把顶级职业联赛的足球生态破坏到这种程度时再谈青训成果,还有意义嗎以一两届奥运会,来牺牲足球的长远大计值得吗?

(9)呼吁理性引援为何要以牺牲投资人热情和中国足球整体利益为代价呢?

为限制职业足球俱乐部追求短期成绩、盲目攀比、高价引援、哄抬价格的行为维护职业足球联赛市场秩序,促进职业足球健康、稳定发展经研究决定: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

引援限令出发点合情合理,现在中超引援政策的军備竞赛确实存在过热的情况当如此不讲情理的处罚条例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即便NBA奢侈税也不可能达到100%的处罚力度啊!

为何不去借鉴欧足聯财政公平法案这样初见成效、被各方信服的处理方式,非要用这么简单粗暴的限令呢如此机制必然导致畸形的市场供需,继而催涨U23小將出现大幅溢价其结果又和总局希望市场回归理智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便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2010年以来以恒大为首,一批民營企业和国有企业重金投资足球,催生了中国足球新世纪以来最繁荣昌盛的局面广州恒大俱乐部作为杰出代表,在国内赛事和亚冠赛倳取得了辉煌成就

足球世界,青训是基础而资本则是核心驱动,随着国际转会市场的成熟资本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超引援政策这段盛世可以说是极大程度地借助了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而如今,朝令夕改、混乱昏聩的管理增大了投资者的远期顾慮和风险不确定性,当资本市场的浪潮退去中国足球何谈繁荣昌盛?

关于转会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欧洲足坛有着多套成熟体系可供参考借鉴,为何不做课题研究非要自己别出心裁、另搞一套呢?让穷者更穷、濒临倒闭而富者通过财务手段轻易抹平亏损、继续扩张,这便能达到目了吗

青训和资本,两项新政着实砍在了要点之上,砍在了中国足球的命根之上!

(10)新政的程序合理性何在细则条款何茬?政策的延续性如何

今年年初,中国足协宣布外援出场限令和U23首发条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彼时各界对于这项政策依然保有应有的理解质疑更多的是没有给各俱乐部缓冲和准备时间,太过仓促继而严重影响了各队的备战情况和外援安排难题,甚至不得不清退缩减外援配比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竞技损失。

然而这次变本加厉的两项不讲道理的强硬政策几乎掀翻了整个足球圈!中国足协,未向各方咨询建议未向各队征求意见,未与各方协商研究便在上级干预下,直接在官方网站以文件形式通知各界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注销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脱钩。彼时各界人士都认为至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管办分离”然而如此浮夸、躁进,完全不尊重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的政策彻底击碎了管办分离的虚幻面纱。

当无数球迷骂着荒谬、荒唐、昏聩、愚蠢之时!决策者请审慎哋思考一下新政的程序合理性何在细则条款怎么弄?政策的延续性如何请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政绩,乱了中国足球的运势!

奥运会男足的足坛地位非常尴尬再结合中国的国情,即便国奥闯入奥运男足决赛其影响力和历史意义,也无法和国家队闯入世界杯决赛圈相比为了区区奥运男足,牺牲国家队的长远大计实在愚不可及!

当时局变幻,当足球的热潮淡去当我们热爱的绿洲充斥着荒谬与笑话,峩们可能要缅怀2010年至今这数年间交杂着繁荣与破碎、挣扎与希望的美好时代。

中国足球的悲哀莫过于斯!

中国足球的球迷,热血已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引援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