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么看待中国投资市场资本大量投资足球

中国资本玩转 海外足球
&本报记者&姚瑶&上海报道中国资本如何玩转海外足球(2)&&&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蔚然成风,并愈演愈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投资动机到底为何?管理难度、回报前景怎样?欧洲足球俱乐部们又是怎么看待中国资本的?继上期“中国资本如何玩转海外足球”专题(6月27日见报)后,本期将继续就此进行深入探讨。导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俨然成了风潮,并愈演愈烈。继万达斥资4500万欧元入股西班牙马德里竞技、苏宁豪掷2.7亿欧元获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70%股份后,英国时间7月25日,复星集团宣布从前任主席史蒂夫·摩根手中收购英国狼队100%股份,市场猜测,复星集团的收购总额约在4000万-4500万英镑,约合4亿元人民币。这是今年迄今,已公开的第五笔中国资本投资欧洲球队的交易,也是今年第二笔中资收购英冠俱乐部的交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英超难买英冠或可“曲线救国”&&&&资料显示,狼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足球俱乐部之一,成立于1877年,是足球联盟(1888年成立)创始成员之一,全英历史综合排名前6。根据俱乐部官方实名统计,狼队至少拥有来自世界各地50万忠实球迷。其财务状况也比较健康,最新年报显示,2014财年营业额达到3500万美元,税前利润为96.4万美元。&&&&“我看好这笔交易,我觉得复星是有计划的,比较明白足球生意要怎么经营。复星之前和世界第一足球经纪人门德斯成立战略合作关系,那么后续完全可以运用其球员经纪能力去运作像狼队这样低级别的英冠球队,投入优秀的球员进去,帮助狼队冲进英超联赛。相信未来收获的不光是球队的影响力,还将提升球员的价值,带来收益。”资深足球解说员唐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前,2016年1月,由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控股的上海复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门德斯创始的葡萄牙Gestifute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境内合资公司,开展球员经纪、赛事运行及肖像权经纪代理等业务。&&&&德勤英国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足球财务报告》显示,如果一支英冠球队在2015/16赛季成功晋级英超联赛,其收入将增加1.7亿英镑,而英超的盈利能力在五大联赛中无人能及。&&&&除了带领英冠球队冲击英超联赛所能带来的巨大潜在回报外,有分析指出,英超对外来资本的开放很早,也导致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力的中国资本,空间少了很多。虽然有华人文化和中信资本入股曼城的先例,但类似机会不会太多。&&&&对此唐晖表示,其实有很多中国资本都希望买到英超的俱乐部,也有很多在接触中。“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但目前英超俱乐部可以说处于高位,性价比不高,而且买了英超俱乐部的后续投入大得惊人。这个时候,如果花比较少的钱买个英冠俱乐部,做些投资,带领球队冲击英超,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唐晖说。&&&&专业可靠的管理团队非常难找&&&&不过,英冠球队晋级英超联赛并非易事。“狼队的运营情况良好,不过需要额外投资。困难在于,英冠球队里面充斥着想要将俱乐部冲超的投资者,竞争激烈,然而本季24支英冠球队中只有3支成功晋级英超,另有3支队伍将降级。对英冠球队的投资远不是注资那么简单,需要配合全方位的策略,尤其是在球探、招募和商业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体育业务全球主管Trevor&Watkins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投资欧洲球队的风险,Trevor&Watkins表示,“一个俱乐部任何管理层的变动都是困难的,我们认为找到可信赖的顾问来管理这个过程是很重要,可惜这样的顾问比较少。有许多无良的团体可能在投资者未能掌握该如何最好地适应俱乐部文化前,就鼓励投资者去投入。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一大风险。”他说。&&&&那么当地人或者俱乐部本身对于涌入的中国资本抱着怎样的态度呢?&&&&“总体来说持怀疑态度,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比较费解。许多俱乐部不单单在意是否能在球场上取得胜利,还关心俱乐部能否长期经营下去。当看起来中间人而非投资者在主导交易时,容易使担心升级。在这个行业里,充斥着许多项目仅仅因为一些相关者而非投资者本身原因导致失败的传闻。另外,外国投资者在一个俱乐部价值、文化和关键元素的认识上容易被误导,但这些恰恰是需要在最开始就要妥善解决的,否则难以形成一个稳健的基础。俱乐部的新拥有者也需要明白欧洲的媒体非常善于调查,不会放过任何细枝末节。”Trevor&Watkins说。&&&&更多投资或意在提高国际影响力&&&&唐晖本人在今年春天转型成了一名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人,他和另一名足球解说员李翔联合一名阿根廷商人,在考察了西班牙第三到第五级联赛的多家俱乐部之后,最终决定收购西班牙第三级别联赛俱乐部胡米拉。“作为一名职业足球解说员,我喜欢足球行业,可以说去运作一个俱乐部的最大动机就是喜欢足球。另外,我们还是比较清楚足球生意是如何盈利的,就计划按照正常的操作方式去运营这个俱乐部,也希望球队能够取得好成绩。”&&&&Trevor&Watkins则认为中资扎堆出海投资欧洲俱乐部,主要的驱动力还是看好能够带来全球影响力。&&&&“我认为尤其是以中资和美资为主,全球正在掀起一波投资足球的风潮。由于足球能够触及全球人群,那么意味着投资可以带来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足球是瞬间提升其影响力的催化剂。将一支领先的欧洲球队纳入投资组合当中,对成功经营体育事业来说是非常合理的策略。另外还可以反哺国内的足球行业,中国投资者通过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可以获得长期经营的一手经验,最终这将成为推动中国足球人才库发展的潜力,把团队带到中国在中国本土取得成功,并取得国际性的成功。”Trevor&Watkins说。&&&&目前,国家政策十分鼓励体育产业。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相比2014年的1.36万亿元增幅达121%。而足球是体育产业中最大的单一项目,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在我看来,这波投资欧洲球队的中国投资者,并没有想好怎么赚钱,单单有着扩大影响力的动机。中国投资者大多还是买了再考虑后面要怎么做,还不成熟,没想好怎么做。从这点上来说,扎堆出海投资俱乐部可能只是个短期现象。”唐晖说。&&&&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刘伟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很大程度上中资投资欧洲俱乐部是响应政策号召。还有就是运用国际俱乐部来做营销和推广,跟在国内投入等值的投资相比,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会大很多。引进外援、学习俱乐部经营经验等都是次要的目的吧。”刘伟说。(编辑&辛灵)&&&&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中国资本玩转 海外足球_网易财经
中国资本玩转 海外足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资本玩转 海外足球)
本报记者 姚瑶 上海报道如何玩转海外足球(2)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蔚然成风,并愈演愈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投资动机到底为何?管理难度、回报前景怎样?欧洲足球俱乐部们又是怎么看待中国资本的?继上期“中国资本如何玩转海外足球”专题(6月27日见报)后,本期将继续就此进行深入探讨。导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俨然成了风潮,并愈演愈烈。继万达斥资4500万欧元入股西班牙马德里竞技、苏宁豪掷2.7亿欧元获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70%股份后,英国时间7月25日,复星集团宣布从前任主席史蒂夫·摩根手中收购英国狼队100%股份,市场猜测,复星集团的收购总额约在4000万-4500万英镑,约合4亿元人民币。这是今年迄今,已公开的第五笔中国资本投资欧洲球队的交易,也是今年第二笔中资收购英冠俱乐部的交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英超难买英冠或可“曲线救国”资料显示,狼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足球俱乐部之一,成立于1877年,是足球联盟(1888年成立)创始成员之一,全英历史综合排名前6。根据俱乐部官方实名统计,狼队至少拥有来自世界各地50万忠实球迷。其财务状况也比较健康,最新年报显示,2014财年营业额达到3500万美元,税前利润为96.4万美元。“我看好这笔交易,我觉得复星是有计划的,比较明白足球生意要怎么经营。复星之前和世界第一足球经纪人门德斯成立战略合作关系,那么后续完全可以运用其球员经纪能力去运作像狼队这样低级别的英冠球队,投入优秀的球员进去,帮助狼队冲进英超联赛。相信未来收获的不光是球队的影响力,还将提升球员的价值,带来收益。”资深足球解说员唐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前,2016年1月,由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控股的上海复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门德斯创始的葡萄牙Gestifute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境内合资公司,开展球员经纪、赛事运行及肖像权经纪代理等业务。德勤英国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足球财务报告》显示,如果一支英冠球队在2015/16赛季成功晋级英超联赛,其收入将增加1.7亿英镑,而英超的盈利能力在五大联赛中无人能及。除了带领英冠球队冲击英超联赛所能带来的巨大潜在回报外,有分析指出,英超对外来资本的开放很早,也导致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力的中国资本,空间少了很多。虽然有华人文化和中信资本入股曼城的先例,但类似机会不会太多。对此唐晖表示,其实有很多中国资本都希望买到英超的俱乐部,也有很多在接触中。“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但目前英超俱乐部可以说处于高位,性价比不高,而且买了英超俱乐部的后续投入大得惊人。这个时候,如果花比较少的钱买个英冠俱乐部,做些投资,带领球队冲击英超,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唐晖说。专业可靠的管理团队非常难找不过,英冠球队晋级英超联赛并非易事。“狼队的运营情况良好,不过需要额外投资。困难在于,英冠球队里面充斥着想要将俱乐部冲超的投资者,竞争激烈,然而本季24支英冠球队中只有3支成功晋级英超,另有3支队伍将降级。对英冠球队的投资远不是注资那么简单,需要配合全方位的策略,尤其是在球探、招募和商业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 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体育业务全球主管Trevor Watkins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投资欧洲球队的风险,Trevor Watkins表示,“一个俱乐部任何管理层的变动都是困难的,我们认为找到可信赖的顾问来管理这个过程是很重要,可惜这样的顾问比较少。有许多无良的团体可能在投资者未能掌握该如何最好地适应俱乐部文化前,就鼓励投资者去投入。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一大风险。”他说。那么当地人或者俱乐部本身对于涌入的中国资本抱着怎样的态度呢?“总体来说持怀疑态度,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比较费解。许多俱乐部不单单在意是否能在球场上取得胜利,还关心俱乐部能否长期经营下去。当看起来中间人而非投资者在主导交易时,容易使担心升级。在这个行业里,充斥着许多项目仅仅因为一些相关者而非投资者本身原因导致失败的传闻。另外,外国投资者在一个俱乐部价值、文化和关键元素的认识上容易被误导,但这些恰恰是需要在最开始就要妥善解决的,否则难以形成一个稳健的基础。俱乐部的新拥有者也需要明白欧洲的媒体非常善于调查,不会放过任何细枝末节。”Trevor Watkins说。更多投资或意在提高国际影响力唐晖本人在今年春天转型成了一名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人,他和另一名足球解说员李翔联合一名阿根廷商人,在考察了西班牙第三到第五级联赛的多家俱乐部之后,最终决定收购西班牙第三级别联赛俱乐部胡米拉。“作为一名职业足球解说员,我喜欢足球行业,可以说去运作一个俱乐部的最大动机就是喜欢足球。另外,我们还是比较清楚足球生意是如何盈利的,就计划按照正常的操作方式去运营这个俱乐部,也希望球队能够取得好成绩。”Trevor Watkins则认为中资扎堆出海投资欧洲俱乐部,主要的驱动力还是看好能够带来全球影响力。“我认为尤其是以中资和美资为主,全球正在掀起一波投资足球的风潮。由于足球能够触及全球人群,那么意味着投资可以带来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足球是瞬间提升其影响力的催化剂。将一支领先的欧洲球队纳入投资组合当中,对成功经营体育事业来说是非常合理的策略。另外还可以反哺国内的足球行业,中国投资者通过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可以获得长期经营的一手经验,最终这将成为推动中国足球人才库发展的潜力,把团队带到中国在中国本土取得成功,并取得国际性的成功。”Trevor Watkins说。目前,国家政策十分鼓励体育产业。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相比2014年的1.36万亿元增幅达121%。而足球是体育产业中最大的单一项目,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
“在我看来,这波投资欧洲球队的中国投资者,并没有想好怎么赚钱,单单有着扩大影响力的动机。中国投资者大多还是买了再考虑后面要怎么做,还不成熟,没想好怎么做。从这点上来说,扎堆出海投资俱乐部可能只是个短期现象。”唐晖说。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刘伟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很大程度上中资投资欧洲俱乐部是响应政策号召。还有就是运用国际俱乐部来做营销和推广,跟在国内投入等值的投资相比,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会大很多。引进外援、学习俱乐部经营经验等都是次要的目的吧。”刘伟说。(编辑 辛灵)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资本攻陷外国足球名队 中国足球有救吗
  和讯网消息 根据彭博汇总的数据,2015年初以来,中国企业已经投资了17亿美元的体育资产――其中绝大部分与足球有关。而就在5年前,这个数字还是零。中国足球出不了线,中国资本却在足球领域全面开花。
  2014年7月,北京合力万盛公司800万欧元收购荷甲海牙俱乐部98%的股份;
  2014年7月,上海品仪股权投资基金收购意丙帕维亚俱乐部全部股份,资金数量不详;
  2015年1月,万达4500万欧元收购西甲马德里竞技20%股份,并进入董事会;
  2015年7月,莱德斯公司约700万欧元收购法乙索肖俱乐部全部股份
  最新的一项收购是2016年8月中资IDG 1亿欧元收购法甲里昂20%的股份。
  据《卫报》8月10日消息,继英超球队西布朗维奇被中国财团收购之后,另一家中国财团也正在酝酿收购英超升班马赫尔城。中国女富豪、人和集团董事长便是赫尔城俱乐部的潜在买家之一。英权威媒体天空体育也透露,双方正在谈判,但还未达成协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曾撰文指出,当世界进入全球经济时代后,所有国家对全球资本都失去了有效主权,甚至完全没有主权。
  如今中国资本频频出手进行境外足球投资,球员还是外国球员,老板却已经换人了。被中资收购的球队是属于中国还是原来的国家有点模糊不清了。
  足球是体育产业中最大的单一项目,全球年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按照中国体育产业2万亿市场空间计算,足球产业的市场空间在8000亿元以上。从足球产业收入结构来看,主要包括门票、转播、商业广告、衍生品和博彩收入。
  中国在足球领域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如今中国资本掀起前所未有的足球投资狂潮。足球与资本的结合,或许可以加强国内外足球的交流,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李士英 HN071)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资本攻陷外国足球名队 中国足球有救吗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中国资本两年拿下11支海外球队:国内供给远远不足
  见习记者 谭方婷
  复星也加入了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热潮。
  7月25日,复星宣布,已完成了对英冠球队狼队足球俱乐部100%股权的收购。复星方面没有披露收购金额,媒体的说法是估值45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93亿元)。
  这是2014年以来,资本扫货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最新一则案例。
  澎湃新闻()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1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9家取得控股权;除了两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这批交易涉及资金约66.7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对文化体育类的需求越来越多,足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国内在这方面的供给是远远不足的。&晨哨网体育产业分析师熊建国如是分析中国资本蜂拥海外足球市场扫货的原因。
  当地时间日,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复星联手英国狼队足球俱乐部在莫里诺球场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全资收购狼队。视觉中国图
  内地资本近两年疯狂扫货海外足球市场
  可查资料显示,在2014年之前,中国内地资本对海外足球市场的投资还聊聊无几。
  2014年7月,注册地位于上海的投资公司PingJ宣布收购意丙俱乐部亚,在现在看来还是小打小闹。
  中国内地资本大举出海扫货,主要还是从2015年开始。
  澎湃新闻记者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年,中国内地资本投资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案例达到5例,其中就包括王健林入股西甲的马德里竞技俱乐部,以及华人文化联手中信资本入股英超俱乐部曼城的母公司等。
  这种势头在2016年得到延续。仅今年前7个月,内地资本就已经拿下5家海外足球俱乐部,其中包括苏宁以2.7亿欧元收购意甲国际米兰近70%股权的重磅交易。此外,垂垂老矣的另一家米兰城豪门AC米兰的潜在买家中,也多有中国资本背景。
  纵观这两年,中国资本对海外足球市场的胃口可以说是越来越大,收购标的从意丙球队上升到传统豪门,投资足迹也未局限在豪门集中地欧洲&&今年6月,深圳雷曼集团还宣布成功收购了澳超劲旅纽卡斯尔喷气机足球俱乐部100%股权。
  &国内联赛和足球俱乐部的水平,目前还达不到球迷们的期望,所以如果纯粹靠自己的发展,显然是太慢了。在这种情况下,从海外收购球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晨哨网体育产业分析师熊建国这么告诉澎湃新闻()。
  体育产业投资热潮的背后
  国内资本发力海外足球市场的另一契机,是政策层面的鼓励。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鼓励发展职业联盟;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
  这让足球投资者们兴奋不已。
  &中国公司越来越想走出去。&精品投资银行和股权基金The e Group的合伙人Doborah Mei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海外收购可以帮中国投资者提升其本土市场的发展水平。等到本土市场发展起来了,有了更好的球队,引入了国际元素,他们就可以去开拓国际市场,&现在,他们(指中国企业)看中的是海外的专业技术和优质内容,甚至是渠道方面的一些分布。&
  熊建国还提到,中资对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收购,还可以带来一种品牌效应。因为在全球范围内,除了英超的大部分俱乐部都可以盈利外,其他联赛的俱乐部一般都是比较难盈利的,所以想要纯粹靠俱乐部赚钱,比较困难。但俱乐部的生意是非常抓眼球的,买入俱乐部就等于是为企业打了大量的广告,对于经营俱乐部的所有者来说,很大程度上,这也可能会提升其在其他产业方面的知名度。
  中国资本在海外&买买买&,不失为当前体育产业投资热潮的一个写照。
  狼队俱乐部代表施瑜就透露,在接触狼队之前,复星方面已经看过了15到20个欧洲俱乐部。
  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的体育门票、商品和广告总收入估计为34亿美元,仅仅占到美国的5.3%,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体育产业应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不过,熠帆资本副总裁刘枭在一篇专栏中提醒,中国资本在海外&买买买&,更多应当是故事的起点。中国的体育产业不会因为投资热、买的俱乐部多就自动成长成熟,而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在资本、企业、人才及制度等多个层面上进行升级改造。
  &这既对中国资本在海外的运营提出要求,好东西不能砸在自己手里,需要尊重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更重要的,依然是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的放开。&刘枭在文中写到。
责编:陈进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中国资本玩转海外足球 _ 东方财富网()
中国资本玩转海外足球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蔚然成风,并愈演愈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
  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蔚然成风,并愈演愈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  投资动机到底为何?管理难度、回报前景怎样?欧洲足球俱乐部们又是怎么看待中国资本的?继上期“中国资本如何玩转海外足球”专题(6月27日见报)后,本期将继续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  最近,中资出海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俨然成了风潮,并愈演愈烈。继万达斥资4500万欧元入股西班牙马德里竞技、苏宁豪掷2.7亿欧元获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70%股份后,英国时间7月25日,复星集团宣布从前任主席史蒂夫·摩根手中收购英国狼队100%股份,市场猜测,复星集团的收购总额约在4000万-4500万英镑,约合4亿元人民币。这是今年迄今,已公开的第五笔中国资本投资欧洲球队的交易,也是今年第二笔中资收购英冠俱乐部的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4年以来中国资本至少已对海外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  英超难买英冠或可“曲线救国”  资料显示,狼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足球俱乐部之一,成立于1877年,是足球联盟(1888年成立)创始成员之一,全英历史综合排名前6。根据俱乐部官方实名统计,狼队至少拥有来自世界各地50万忠实球迷。其财务状况也比较健康,最新年报显示,2014财年营业额达到3500万美元,税前利润为96.4万美元。  “我看好这笔交易,我觉得复星是有计划的,比较明白足球生意要怎么经营。复星之前和世界第一足球经纪人门德斯成立战略合作关系,那么后续完全可以运用其球员经纪能力去运作像狼队这样低级别的英冠球队,投入优秀的球员进去,帮助狼队冲进英超联赛。相信未来收获的不光是球队的影响力,还将提升球员的价值,带来收益。”资深足球解说员唐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此前,2016年1月,由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控股的上海传播有限公司与门德斯创始的葡萄牙Gestifute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境内合资公司,开展球员经纪、赛事运行及肖像权经纪代理等业务。  德勤英国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足球财务报告》显示,如果一支英冠球队在2015/16赛季成功晋级英超联赛,其收入将增加1.7亿英镑,而英超的盈利能力在五大联赛中无人能及。  除了带领英冠球队冲击英超联赛所能带来的巨大潜在回报外,有分析指出,英超对外来资本的开放很早,也导致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力的中国资本,空间少了很多。虽然有华人文化和中信资本入股曼城的先例,但类似机会不会太多。  对此唐晖表示,其实有很多中国资本都希望买到英超的俱乐部,也有很多在接触中。“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但目前英超俱乐部可以说处于高位,性价比不高,而且买了英超俱乐部的后续投入大得惊人。这个时候,如果花比较少的钱买个英冠俱乐部,做些投资,带领球队冲击英超,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唐晖说。  专业可靠的管理团队非常难找  不过,英冠球队晋级英超联赛并非易事。“狼队的运营情况良好,不过需要额外投资。困难在于,英冠球队里面充斥着想要将俱乐部冲超的投资者,竞争激烈,然而本季24支英冠球队中只有3支成功晋级英超,另有3支队伍将降级。对英冠球队的投资远不是注资那么简单,需要配合全方位的策略,尤其是在球探、招募和商业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 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体育业务全球主管Trevor Watkins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于投资欧洲球队的风险,Trevor Watkins表示,“一个俱乐部任何管理层的变动都是困难的,我们认为找到可信赖的顾问来管理这个过程是很重要,可惜这样的顾问比较少。有许多无良的团体可能在投资者未能掌握该如何最好地适应俱乐部文化前,就鼓励投资者去投入。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一大风险。”他说。  那么当地人或者俱乐部本身对于涌入的中国资本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总体来说持怀疑态度,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比较费解。许多俱乐部不单单在意是否能在球场上取得胜利,还关心俱乐部能否长期经营下去。当看起来中间人而非投资者在主导交易时,容易使担心升级。在这个行业里,充斥着许多项目仅仅因为一些相关者而非投资者本身原因导致失败的传闻。另外,外国投资者在一个俱乐部价值、文化和关键元素的认识上容易被误导,但这些恰恰是需要在最开始就要妥善解决的,否则难以形成一个稳健的基础。俱乐部的新拥有者也需要明白欧洲的媒体非常善于调查,不会放过任何细枝末节。”Trevor Watkins说。  更多投资或意在提高国际影响力  唐晖本人在今年春天转型成了一名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人,他和另一名足球解说员李翔联合一名阿根廷商人,在考察了西班牙第三到第五级联赛的多家俱乐部之后,最终决定收购西班牙第三级别联赛俱乐部胡米拉。“作为一名职业足球解说员,我喜欢足球行业,可以说去运作一个俱乐部的最大动机就是喜欢足球。另外,我们还是比较清楚足球生意是如何盈利的,就计划按照正常的操作方式去运营这个俱乐部,也希望球队能够取得好成绩。”  Trevor Watkins则认为中资扎堆出海投资欧洲俱乐部,主要的驱动力还是看好能够带来全球影响力。  “我认为尤其是以中资和美资为主,全球正在掀起一波投资足球的风潮。由于足球能够触及全球人群,那么意味着投资可以带来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足球是瞬间提升其影响力的催化剂。将一支领先的欧洲球队纳入投资组合当中,对成功经营体育事业来说是非常合理的策略。另外还可以反哺国内的足球行业,中国投资者通过投资欧洲足球俱乐部,可以获得长期经营的一手经验,最终这将成为推动中国足球人才库发展的潜力,把团队带到中国在中国本土取得成功,并取得国际性的成功。”Trevor Watkins说。  目前,国家政策十分鼓励体育产业。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相比2014年的1.36万亿元增幅达121%。而足球是体育产业中最大的单一项目,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  “在我看来,这波投资欧洲球队的中国投资者,并没有想好怎么赚钱,单单有着扩大影响力的动机。中国投资者大多还是买了再考虑后面要怎么做,还不成熟,没想好怎么做。从这点上来说,扎堆出海投资俱乐部可能只是个短期现象。”唐晖说。  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刘伟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很大程度上中资投资欧洲俱乐部是响应政策号召。还有就是运用国际俱乐部来做营销和推广,跟在国内投入等值的投资相比,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会大很多。引进外援、学习俱乐部经营经验等都是次要的目的吧。”刘伟说。
(责任编辑:DF155)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大量外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