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真的能防控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吗

预防近视 多做户外活动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缪炜
  做眼保健操有益无害
  前段时间,网友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使眼保健操话题成为关注焦点,这条微博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而转发、评论此条微博的人,有提出质疑的、有表示同意的,那么,作为专业的眼科医生是如何来看待眼保健操的呢?
  眼保健操有一定益处
  “揉天应穴,挤按睛明穴,揉四白穴,轮刮眼眶&&”对于很多人来说,眼保健操是儿时的一笔记忆。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眼保健操从北京开始试行,并逐渐向全国学校推广。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穴位按摩和经络理论来设计的,从推出之日起,就只是一个保健的作用,从来都不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近视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眼科主任肖林说,眼保健操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以达到缓解眼疲劳、延缓单纯性近视发展的作用。耳穴、针灸等中医疗法在防治近视的研究中也有明确疗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李晓清教授说,除了穴位按摩对近视可能产生的作用,课间做眼保健操至少能让孩子利用课间闭目休息,揉揉穴位让眼睛适当地放松,这本身就是缓解眼睛疲劳的一种方法。
  “我们不能把眼保健操一棍子打死,当然也不能指望多做几次眼保健操就能够抗衡每天持续近距离用眼所造成的近视眼患病风险,应该理性对待这个问题。”李晓清说。
  课业负担过重是近视主因
  据资料显示,我国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二,在小学,近视率在40%左右,到了初中,达到60%,而在高二、高三年龄段中,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80%。
  李晓清说,近视的发生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造成的。从基因研究来说,目前发现有14个基因位点变异跟近视相关,其中8个跟高度近视有关。
  “轻度、中度的单纯近视,一般配镜后矫正视力都能在1.0以上。而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在近视后容易发生视网膜的问题,而且眼轴也会不断地增长,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
  此外,李晓清说,从人种研究的角度来说,黄种人发生近视的可能性要高于白种人和黑种人。当然,父母是否近视对孩子也会造成影响,国外某研究曾显示,如果父母均无近视,孩子患近视的几率大约10%,如果一方近视,孩子患近视的几率大约增加到25%,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孩子患病机率则增加至约50%。
  李晓清说,中国的近视率之所以那么高,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城市,高楼林立,住宅空间相对密集,孩子不经常在户外活动,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上课时间长,课间休息时间短,这种学习状态使眼睛睫状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而假性近视时间久了就会演变成真性近视。
  “虽然现在没有实验证明,电子产品和近视的发生到底有多大的相关性,但现在的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无形中增加了过早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这也可能是造成近视眼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让孩子回归到户外活动中
  李晓清表示,由于孩子的学习任务基本上都需要依靠近距离用眼才能完成,在“不得不用眼”的情况下,孩子、家长、学校三方应该想办法对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将“持续用眼”变成“间断用眼”。另外,均衡饮食和做做眼保健操也是有益无害的。
  “指望着多做几次眼保健操预防近视,还不如给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多在绿色的草地上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因为绿色的光是短波长光,红色的是长波长光,短波长光焦距短,对防控近视有利,长波长光焦距长,对近视防控不利。”
  李晓清介绍,有一个研究针对使用电脑时间相同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孩子,发现他们的近视率是不一样的,专家认为,澳大利亚儿童,由于每日接受更多的日光,其近视发病率较低,认为户外阳光对近视眼防控是有好处的。
  另外,除了户外活动,对于孩子来说,要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歪着脑袋看书、写字或者在摇晃的车厢、闪烁的灯光下等环境中看书,也会影响到视力。
  “一旦孩子出现近视迹象,家长应把孩子带到正规医院先进行散瞳验光,因为如果是假性近视,在充分散瞳之后痉挛的睫状肌就会回归到正常状态,假性近视也就消失了。”李晓清说。
(责任编辑:王乐羊)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每天40分钟户外活动&孩子或可远离近视
  在2016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上,关于近视眼的话题引起热议。记者从同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近视眼会议上获悉,中国现有近视眼人群超过4亿人,近视发生率约35%。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近视。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近视发生比例不断上升,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发生率高达80%。
  在本次论坛上,几乎所有的专家都会提到这样一组数据:中国人近视发生率平均为3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学生的近视占比一直在升高。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约30%,初中生近视发生率约50%,而高中发生率上升至70%,大学生则高达80%。
  近视人群中约超过10%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包括视网膜脱落、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在内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也许人人都是近视,都需要戴眼镜。近视防控已成为当今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眼健康问题。
  发现:40分钟户外活动作用大
  会上,国内外专家分享了关于近视发病因素、近视综合防控、近视研究进展等各种观点和研究成果。其中,有一个观点得到公认: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
  来自泉州的眼科专家分享了这样一组实验数据:广州在小学低年级试行每天40分钟户外活动,3年后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下降9%;在台湾,同样在学生中试行户外活动,每天4次,每次20分钟,结果显示,一年后当地学生近视发生率就下降了9%。
  对视力正常的幼儿、学龄前儿童来说,每天增加4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尤其重要,把40分钟拆分开多次进行,预防效果会更好。但专家同时也指出,户外活动对近视患者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为什么户外活动对眼睛这么重要?2013年起,就有人利用动物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初步发现,普通光照下,实验老鼠可诱导出800度近视,但亮光照射下,近视仅为400度。“亮光可增加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近视,初步发现增加照度可抑制一半的近视。动物实验成熟后,还将进行人体实验。希望能尽快发现到底怎样的亮度最能起到护眼效果。”
  提醒:远视对儿童来说很珍贵
  近期准备上幼儿园的宝宝们都在入园体检,不少家长发现,自家宝宝居然有远视。对此,专家表示,远视是小宝们很珍贵的财富,家长们不需要担心。
  宝宝刚出生时,都会有250多度左右的远视。在成长的过程中,远视逐渐减少、视力慢慢恢复正常。一般来说,到了8-10岁左右,屈光度达到0度,也就是正常视力。很多孩子到了五六岁屈光度就为0度,反而更容易出现近视。
  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孩子看东西时经常歪脑袋,说明双眼视力有偏差,可能会导致斜弱视;如果看东西时习惯眯着眼睛,很可能是近视了。这就需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请医生进行干预。
  怎样让孩子远离近视?
  1、培养他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体。书本和眼睛应保持一市尺,身体离课桌应保持一个拳头(成人)的距离,手应离笔尖一寸。学校课桌椅应适合学生身材。
  2、看书写字时间不宜过久,持续30-40分钟后要有10分钟的休息。眼睛向远眺,多看绿色植物,做眼保健操。(现在的手持设备还有电脑的使用距离与读书写字差不多,所以也要注意使用时间)
  3、写字读书要有适当的光线,光线最好从左边照射过来。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线下看书、写字,减轻学生负担,保证课间10分钟休息,减轻视力疲劳。
  4、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5、教导学生写字,不要过小过密,更不要写斜、草字。写字时间不要过长。
  6、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7、看电视时要注意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荧光屏的距离不应小于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5倍;看电视时室内应开一盏支光小的电灯,有利于保护视力;在持续看电视30~40小时后要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眼睛向远眺,做眼保健操。
  8、应多吃些含甲种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各种蔬菜及动物的肝脏、蛋黄等。胡萝卜含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多吃动物的肝脏可以治疗夜盲。
  人眼睛的黄斑部之所以是黄颜色,就是因为它充满了叶黄素及其同系列物。叶黄素过滤蓝光和抗氧化的作用,是帮助眼睛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因此,有人也把叶黄素比作“隐形的太阳镜”。
  至今为止,已有不少数量的关于叶黄素酯的研究在科学刊物上发表,包括许多针对人类的临床试验。一系列研究表明,摄人叶黄素酯后,血液中叶黄素的水平升高,证实了叶黄素酯在体内可容易地转化为游离的叶黄素。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了增补叶黄素酯对增加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的效果。这些研究发现,摄人叶黄素酯后,黄斑色素密度有显著的提高。
  采用粉碎技术提取蓝莓中的多种关键营养成分,使难以被吸收的大分子状态粉碎成小分子,使蓝莓的营养能够轻易吸收和消化。以蓝莓果粉、决明子粉、叶黄素酯、维生素C、雨生红球藻、β-胡萝卜素等为主要原料,深层保护视力,缓解眼疲劳
  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锌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量增加。补锌最好服用蛋白锌。少食用含糖高的食物。
  对近视要分档防治,抓早抓小。积极矫治和防止深度发展。如果已发生近视,要到医院去验光,配戴适宜的眼镜。假性近视可采用远雾视法、推拿操或晶体操以及物理疗法、药物等进行矫治。
  想要了解更多营养、中医、美容、护肤、瘦身、健康方面的经验、心得!!!可关注微信公众号:kjrs999
。每天一更,与你同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欢迎访问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眼科年会权威发表:青少年防控近视可多户外活动
经常眺望远方、每周保持运动健身或者选择做做新式的眼保健操,为了远离近视或者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我们常常会这样做。然而,眼科专家们早就发现了另一种极其简单的方法:在户外呆着,哪怕你不运动,只是发发呆。
可是,眼科专家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想知道,为什么在室外呆着可以抑制近视眼?除了增加了看远的几率,舒缓了眼睛压力,是不是还与室外太阳光的光谱性质有关呢?
如果真是这样,是不是让室内的光更接近户外的自然光,或者找到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的敏感光谱,抑或剔除某一种对眼睛不利的光谱,就可以对近视起到防控作用?这可能是青少年近视眼防控的一种新方法。
4月1日,在第三十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眼视光学第一单元:近视》的专题报告会上,会议主持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副院长杨智宽教授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户外活动防控青少年近视眼与光谱性质有关吗?该研究可能将为近视防控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图:杨智宽教授主持第二十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眼视光学第一单元:近视》专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户外活动能抑制近视?
专家建议让孩子多到户外撒野。
研究表明,每日在户外活动累计3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仅0.8%;户外活动1小时的孩子近视率则为3%;每日户外活动仅半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为24%。户外活动时,孩子的眼睛和身体接触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效地抑制眼球的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户外活动是抑制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的保护因素。所以说,只要你呆在室外,哪怕不运动,都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杨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这个已经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过的结论。
他介绍,有科学家做过此类实验研究。实验中,学生A组比学生B组每天多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三年过后,对比这些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该实验证实了此前流行病学上得出的,户外运动可抑制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结论,而且得到了直观的数据:参加户外活动组的学生比对照组的学生,近视眼累积发病率低了十个百分点。&& 所以,让你的孩子到户外去尽情撒野吧!
图:孩子们尽情地在草地上、阳光下玩耍
户外活动抑制近视与光谱性质有关吗?
探索面纱背后的科学真相
户外活动到底为什么跟近视眼防控有关系?其原理和机制是什么?杨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决定从光谱的性质来着手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户外太阳光由全光谱组成,其可见光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但是,室内的光却只有红、绿、蓝(RGB)三个基色,即使我们能够在电视、电脑、荧光灯中看到五颜六色,这也是由三基色混合而成的。
基于此,杨教授及其研究者在不同阶段的实验中,把细胞、豚鼠分别放置在全光谱和室内RGB光谱中,探究光谱组成与近视保护因素的关系,逐步揭开这个神秘的科学面纱。
&犹抱琵琶半遮面&,科学的谜底总是不容易揭开。研究的初步成果是:户外活动抑制近视发生发展的作用可能与光谱组成有关,但是,是否有直接的联系,有何种关系,还有待下一步的调查研究。而下一步的实验已经在开展,杨教授及其博士生将选取猴子来做进一步的实验。结果如何?值得期待。
了解更多:
杨智宽教授此次专题报告内容在其2011年发表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的&全光谱光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多巴胺功能的影响&和2014年10月发表在世界眼科顶尖杂志IOVS的&The Effect of Spectral Property and Intensity of Light on Natural Refractive Development and Compensation to Negative Lenses in Guinea Pigs&这两篇论文中有详细阐述。
图:杨教授的专题讲话详实精彩,与会的眼科医学代表们纷纷拍照记录。
----责任编辑:网络营销部
转载爱尔眼科集团
  |  |  |  |  |  |  |
咨询电话:
9 办公电话:8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视 户外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