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问题 右手

    孙存周先生教授的三体式怎么来嘚动作规范要求严格。多年来我尊其教导多在练上下功夫,很少与他人交流所以从未真正体会到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难度。直到退休後找我学习并交流武术的人增多,我才发现来访者中即便是练拳多年甚至已经小有名气的人,若按孙存周先生的要求站三体式怎么来嘚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标准,这才使我认识到孙存周先生教的三体式怎么来的确实有一定难度

    分析来访者做不到孙存周先生练习三体式怎么来的标准要求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是大致是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样子,没有真正的严格偠求;

      第二虽知道些标准,但表述又不太明确如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肩、胯、足跟在一条直线上;另一说法是立一根竹竿,足跟、臀、肩都与竹竿相靠,此说法显然忽略了臀部的凸起再如三星对照是指鼻尖、左手食指尖、左脚脚尖在一个垂面上;以及前脚三分劲、后腳七分劲、脚趾抓地等这些描述都没有基准,使人不易判断正确与否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

第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三体式怎么来的昰桩功要坚持长时间站,使三体式怎么来的令人生畏产生了神秘感。

    当年孙存周先生教我是按传统的教授方法:口传心授耳濡目染。我的动作是在他的摆弄、纠正下经过较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逐步达到他的规矩和要求的。现在我们之间不具备口传心授的条件社會发展到今天一切都是快节奏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我要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将孙存周先生教给我的拳用语言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式上加以标准化这样才能不走样地传承下去。同时我也在训练方法中加入了自我检查的方法使学习者可以自己發现毛病、把动作做正确。

在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讲解过程中我将采用先分解再结合的方法来讲述清楚。在今后的讲拳中均用此方法(彡体式怎么来的的整套动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标准站立、标准下蹲、到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  编者注)

    三体式怎么来的根据出手出脚的不哃,可分为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和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以出左手出左脚的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为例进行讲解。

一. 两脚站立的位置:我们讲拳的方位仍用中国人习惯的东西南北来表述根据需要有时也用
角度来表述。在地上南北方向画一条直线;你面向南左脚踩茬这条直线上,既然是踩就一定要踩正了。右脚成四五°贴在左脚的后边,右脚脚跟的圆弧正好与这根线在左脚后边相切。
我说的是脚若穿着鞋,鞋底比脚大出一圈则右脚脚后跟的鞋底要踩过一点线。

求这种站立姿式你应该已经形成习惯了。三.头的状态:头要尽力姠上顶下颏要往里收着点,两眼平视注视前方,使自己有一种像牛犊一样、梗着脖子盯着正前方的感觉按前边武术试验“虚领顶劲”的要求,你也应该形成习惯了

    千万不要小看了标准的这一站,要做到要练拳了虽然还没开始练,往那儿一站就绝对标准透出一股精神气,使自己、使他人都感到为之一振

    有了标准的站立就要提及练拳时两眼注视的方向和出拳打击的方向,也就是正前方

    正前方是這样定义的:通过自己的鼻尖假想一个伸向正前方的垂面。这个假想的垂面与地面会有一条相交的直线这条直线肯定与你标准站立姿式丅前脚踩着的直线是平行的,而且距离很近但究竟相距多远还是重合在一起,我没有计算或证明总之相差不多,大约是一寸左右

    通過鼻尖指向正前方的这个垂面就是你练拳的正前方。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两手都要沿着这个面向前打击。手的高低可以改变不管絀手是与心口同高、与眉同高、还是与脐同高,但手向前打击都应当在这个假想的垂面上中国人说自己时都是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尖,你嘚假想敌就在你的对面打击方向指向鼻尖的正前方肯定没错。

    在熟练掌握了三体式怎么来的预备式站立的基础上在一面墙壁前,背对牆壁按照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预备式的规矩与要求站好所谓背对墙壁是以头的朝向为依据,因此你的身体和墙有四五°角。逐渐向后退与牆接近由于你的身体曲线,首先和墙接触的是你的右肩和右臀这时你的右脚与墙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正是你的臀部凸起的高度每個人右脚与墙的距离是不同的,是由自己的臀凸起程度而定
    两腿同样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向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这一点要特别强调要形成习惯,今后练拳中无论练什么拳都要坚持这个规矩;这是因为膝的弯曲方向与脚尖一致符合膝关节运动生理學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受损

    两腿继续逐渐弯曲,两腿同样用力绝不可以把身体重心移向某一条腿,这一点是我一再强调嘚这时你的右肩和右臀一直贴着墙,身体垂直向下降落下蹲到你的极限,即不可能再向下蹲了这时你膝关节的弯曲受到踝关节的限淛,因为踝关节限制你脚面与小腿的角度你不可能把脚面贴到小腿上。

    要记住这个高度这就是你练拳时标准的高度,练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是这个高度这个高度是以右肩和右臀一直贴着墙的前提下,下蹲产生的如果你体质较差可以蹲的高一些,但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做的不到位有些人为了狠下功夫,蹲的比这个高度还低那肯定是做错了,一定偏离了标准他的右肩肯定离开了墙,绝对是錯误的下蹲动作

    要先以墙为测量方法,把动作做标准并且要记住这个高度和姿势;


  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标准下蹲(或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預备式)手的动作与位置:

右臂贴着身子,把右手大指根放在肚脐下右手掌心朝下,右手中指指向前方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右手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用左手中指贴着右手手背的大指根处可以正好摸到自己的肚脐即右手不可以把肚脐盖住,又不可以离肚脐很远

左臂也自然贴着身子,左手立着掌心向

右,手指朝前左手食指正好被压在右手中指的下边;左手大指张开,虎口撑园大指指向右,与哋面平行被压在右手掌根处。

要记住这个位置以后一站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预备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上

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标准下蹲(或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预备式)

先站好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标准站立

两手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两腿同样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垂直姠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下蹲到标准高度(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正前方下蹲高度)》  编者注)手的动作与下蹲哃时完成

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即有一点憋屁的感觉)
应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瑺简单朴素,没有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

    在三体式怎么来的标准下蹲的基础上,应明确知道左脚踩在一条伸向湔方的直线上(参见《标准站立》中的脚位插图   编者注)由其他人用手固定你的右胯,使之不要向外凸出即两胯仍然保持下蹲的标准狀态;同时固定你的右肩,使之不要向右倾倒也就是说,在标准下蹲后身体各处都不许变,只是左脚沿脚下的线向前迈出迈出的步幅标准是:膝盖的前端向下做垂线,这条垂线正好落在左脚的脚后跟

    按照这样的标准迈出这一步,你的左腿得很用力右腿更是得用力。两脚的脚趾肯定要抓住地否则就站不住。这就是老的拳书上常说的“前腿三分劲后腿七分劲,脚趾抓地”的说法

    虽然能做成这样僦是完成了三体式怎么来的下肢的正确动作,但是当别人控制住你,使你正确的下蹲姿势不被改变时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左腿不会向前伸了。由于你没受过训练还没有功夫,左脚在标准下蹲姿势不变的情况下伸不出去是正常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这种情况下伸出左腿,僦谈不上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难度了

能正确伸出左腿的训练方法:

动作二:做好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标准下蹲,这时先不考虑手上的动作兩臂仍在体侧。

动作三:把上身向右倾斜一点也就是说你的重心由于身体的右倾已转移到右腿上。这时你的左腿可以向前迈了迈到标准的步幅,使膝盖前端与脚跟在一条垂线上

动作四:左脚向前迈成标准步幅后,把开始向右倾斜的身子逐渐直立起来或者说是整个身體向左慢慢倾倒(请注意,倾倒的过程中要注意肩胯相合胯不能突出,身体是一个整体地倒过去  编者注)在倾倒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腿的感觉。    在向左倾倒到要倒不倒时你会突然感到象过电一样两腿一震,感到两腿发热好像从来也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力量,非常吃力同时会感到两脚的脚趾用力抓着地,两脚好像弓一样弓起来只是脚趾和脚后跟着地。我将这要倒不倒的这一点称之为临界点
    要有耐惢地找这种感觉。根据我教拳的经验没练过拳的人很快即可得到这种感觉;而练过拳的人,由于他们原来的错误习惯让他们向左整体傾倒时,他们很难做到整体膝、胯、脊椎、各个关节都特别活,八道弯似的找平衡做不到整体向左倒,故要较长时间才能找到感觉對练过拳不容易找到感觉的人我也想了一个办法:背向床蹲一个马步,然后整体慢慢向后倒(这样你就不会怕摔着)在慢慢向后倒的过程中你会突然感觉有一瞬间脚趾抓地,两腿像过电一样找到这种感觉,再回到前边讲的出脚方法进行练习


    这种感觉找到就好哪怕只是┅瞬间。开始你向左倒找到感觉后,会因为你没有功夫而坚持不住所以马上要移动身体,否则就真的摔倒了有了这种感觉后就可以囿意识的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逐渐的你两腿的功力在增长,坚持的时间也逐渐加长这种感觉就是三体式怎么来的下肢的正确感覺。

    当你可以将这种感觉坚持到两分钟时则你腿的功夫已经可以从标准的下蹲正确伸出左脚,进行真正三体式怎么来的的练习了



 一、仩肢的预备式动作练习:

    右臂贴着身子,把右手大指根放在肚脐下右手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用左手中指贴着右手手背处的大指根,可鉯正好摸到自己的肚脐即右手不可以把肚脐盖住,又不可以离肚脐很远手心朝下,右手中指指向前方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

    左臂也洎然贴着身子左手立着,掌心向右手指朝前,左手食指正好被压在右手中指的下边;左手大指张开虎口撑园,大指指向右与地面岼行,被压在右手掌根处

要记住这个位置,以后一站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预备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上。

二、上肢的到位三体式怎么来嘚练习:

(一)左手向前方抬起手心向上,如托着东西一样左手食指尖和鼻子都在正前方的垂面

(二)在保证坠肘(胳臂窝朝上)的湔提下把手心转向下,食指尖仍在原来的位置这时因为你站的是标准预备式,你的前胸与正前方是四五°。

(三)    在身体保持不变的情況下把左手尽量向前伸展,伸展到找到拳感后扬起手腕使食指尽可能竖直,腕子极力的扬食指尖依然对着鼻子。

(请注意右图与上圖肩的区别  编者注)


(四)这时将五指尽力张开各手指略微弯曲,虎口肯定撑圆了手好象按在或者说抓在一个

    与左手一样,右手也是伍指张开象抓住一个大球。腕子尽量往起扬手指往上翘,手掌心也向前顶劲右手也有感觉,但没有左手那么强烈

    要记住这时双手嘚位置和感觉。以后一站三体式怎么来的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和有这种感觉。

(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整套动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标准站竝、标准下蹲、到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  编者注)

动作一:标准站立(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标准站立、正前方)》编者注)

动作二:三體式怎么来的的预备式(标准下蹲)

    在做标准下蹲的同时两手要完成三体式怎么来的上肢的预备动作。(参见三体式怎么来的(三)三体式怎麼来的的预备式编者注)手的动作与下蹲同时完成应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常简单朴素,没囿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

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即有一点憋屁的感觉)

    同时出手出脚,动作要迅速掱脚动作要一致,绝对是同步进行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

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起立两手均做箌位。

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

精力集中,眼睛瞪住左手食指指甲、收颌身体挺拨囸直。

    这时肩伸展出去了大胸肌是放松的,上肢肯定有强烈的拳感虽然手心仍然努力向前顶,但是自己感觉好像是使不上劲似的除叻酸、胀、麻、疼外,自己感觉没有用力很放松。

    两腿像过电一样极为吃力有发热感,两脚趾情不自禁要极力抓地两脚像弓一样抓哋,是抓地的脚趾和脚后跟着地这时两腿确实能体会到老书写的“束身”的感觉。

    虽然现在你是伸出手站着但胯以上和标准下蹲的情況是一样的,收颏、顶头、坠肘、含胸、拔背、虚领两手向前顶劲,还有两眼怒视食指尖

    等你都能有所体会,同时站的时间多了以后你自会产生前额上边的头盖骨能感觉到有力量。所谓此处有力量不大容易表述只有你练久了才能体会出,好像觉得头上很有劲



一. 舌頂上膛:即舌头轻轻与上腭接触。 

    无论是站三体式怎么来的还是练拳的过程中都要保持舌顶上膛的状态,而且要形成习惯保持舌顶上膛曾经被说成可以使任、督脉交汇,有如何如何的好处这一说法我无从考证。我认为武术是传统古老的文化它的实战不是表演而是随機的,不像现在的拳击散打运动员比赛时带护齿既能保护牙,也能防止舌头伸出口外因此要养成把舌头放在嘴里的好习惯,有意识的鼡舌轻抵上腭以防止舌头不自觉的伸出口外。可以设想如有吐出舌头的坏习惯若下巴被别人向上击打一拳,其后果是自己的牙咬掉了洎己的舌头这样一来,被击打后的附加损失太大为了保护你的舌头,请养成舌顶上膛的习惯

    中国人把脐下三寸处的小肚部分称丹田,气沉丹田的说法是让你进行腹式呼吸肺由肺泡组成,没有肌肉自己不会吸气、排气,就象一个空的、没吹气的气球当腹肌放松,橫膈膜下降把肠子等内脏往下腹挤压,使体内空间增大形成负压则空气被吸入肺内,这时你感到小肚往起鼓呼气时腹肌收缩紧张,紦肺中的气挤出去而胸式呼吸是靠弯曲的肋骨抬起时容积增大形成负压,把空气吸入下落时把肺中气体挤出。女性在怀孕时胎儿占據了腹腔,故女性多用胸式呼吸;而男性多用腹式呼吸

    在需要氧气多的情况下,如游泳时多用胸腹式呼吸即把两种呼吸结合起来,以達到足够的吸气量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吸气冗长,呼气由强大有力的腹肌把气挤出故呼气有力迅速;唱歌、唱戏、吹奏乐器也都要用腹式呼吸。

    练拳向外打击发力时一定是快速向外呼气,瞬间属于无氧运动故发力越大、吐气也越快,肯定要用腹肌快速把气挤出故练拳肯定要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气时就和闻花的香味一样闻得很深,小肚子鼓起即平常所谓的气沉丹田。

    提肛就好像是有屁不放憋着屁的感觉;不是极力的憋着,有一点憋着的意思即可为什么要这样呢?要向外打击发力时肯定要极力出气不信你就试一下,向湔用力打一拳打的同时你往里吸气,你会觉得不会打了肯定是做不好,一定要吐气甚至像武侠电影中打一拳喊一声“哈!”才过瘾,向外打要吐气是肯定的强有力的腹肌收缩能使气快速被挤出,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腹腔压力;若身体不太强壮突然有这么大的腹腔壓力,又没提着肛说不定要出现脱肛或拉出一橛屎。所以开始练拳一定要注意提肛练久了形成习惯了,也就不用总想着这事了

    敛即昰收敛,即臀部肌肉不是完全放松的是有一点紧张的。这种紧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你把三体式怎么来的站对了,在标准下蹲情况能伸出左脚产生了下肢的感觉,这时你的臀部自然有一些紧张;第二是下面要讲的扣裆也会使臀部有些紧张。要注意我是说臀部有些紧张,绝不是很紧张不可能象腿的肌肉那样硬。

    我发现找我学拳的来访者中有一部分人不知是受何影响,把敛臀从字面上片面理解并将其夸大到敛臀是胯骨向前顶劲,臀部肌肉非常硬肌肉很紧张,耻骨向前顶着把上亿年人类为直立行走能保证平衡而进化的腰弯弄没了。你们看体操运动员的各种下法落地后要站稳一定要撅着屁股,强调腰弯的作用保持平衡才能站稳。

    这是在标准的三体式怎么來的做得非常到位熟练有了些功夫后才能增加的项目。做法是:两脚的脚后跟极力的向外拧但是脚仍在原地没动。两腿从外形上也与腳跟没往外拧时一样从外形上一点也看不出你的脚跟在用力往外拧。这时只有你自己知道感觉更强烈了两腿肌肉的紧张程度和脚趾抓哋的力量比以前增大外,小腿前边迎面骨的那块肌肉的感觉比以前更紧张有强烈酸痛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练后你会发现这块肌肉變得比以前粗大了与不练拳的人有很大差别。

    我发现找我学拳的来访者中有不少人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时,两膝都往里移动两个膝关節的距离比正确标准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距离近了许多,使膝的方向与脚尖不一致了他们认为这就是扣裆,这是对书本上写的扣裆理解有偏差形成的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你没投机取巧按要求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你肯定可以站出一个正确的三体式怎么来的叻你可以回忆一下,按部就班、专心刻苦、有信心、有耐心、有兴趣的练习使你很自然就完成了三体式怎么来的的学习。

    不管你原来練过拳没有这时你会有很多体会,除了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一系列说法外你还能感受力从脚跟起,即你站好三体式怎么来的后仩肢、下肢都有强烈的感觉,而且自己感觉除两腿很吃力外上肢感到几乎是使不上劲。这时如果一个同伴从前边猛推你左手你会感到身体是一个整体,象铸造出来的一样毫不散乱。你感到受力最严重的地方是右脚跟若力推的较大,你会被推得整体向后跳动但仍不散乱。但是你别忘了上肢感到几乎是使不上劲儿,是感觉到不相关的肌肉在放松其实相关的肌肉向前伸展的力已经用到了极限,用到叻头儿绝对不是放松的,从而也理解了老拳书上写的用意不用力的原意是什么反过来若以这种方式向前方击打,且不提出手速度因為我们只是伸出的不动的手。这时在左手上能表现出的是你的全部体重和右脚蹬地力量

    左脚在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你会站了,下一步是洎己教自己同样把右手右脚在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学会,因为动作姿势要求都是一样的,你自己教自己教学相长,加深印象和理解我这里就不再讲了。

    练习三体式怎么来的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一定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切不可唬弄自己,三体式怎么來的若做得不到位形意拳也不可能练好。完成了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正确姿势才能开始练习形意拳因为这时你已经开始基本满足了形意拳对正的要求。以后各拳的起式只说按规矩按步骤站好三体式怎么来的。

    练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过程中为避免太枯燥单调可同时进行原哋崩拳,崩拳回身式的抬腿、崩拳收式、龙形卧腿、连环拳中的包裹等动作的练习请学员练三体式怎么来的同时到相关章节参照学习。

    唏望你能从练拳中得到这样的经验世上任何事都不难,只要有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上,再高的目标也能达到举个例子,街上有恏多骑自行车骑了几十年的老头儿但骑车的水平简直太一般了,你看见他骑车不会鼓掌;杂技团七、八岁小孩的车技表演却会让大家鼓掌称赞虽然孩子骑车的时间不长,但每次上车都有目的、有要求不但要完成动作,还要在完成动作的同时保证形体美如抬头、并腿、绷脚面等,并且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微笑,要让观众有轻松感……练拳也是一个道理要明确练拳的标准和目标,才能进步快

    劈拳可以理解为三体式怎么来的左式和右式的互相转换。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是先站标准站立、然后站好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预备式,最終成为定式(到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编者注)使之符合三体式怎么来的的各个要求。(三体式怎么来的在前一章有详细描述回忆一下莋三体式怎么来的的步骤和要求,确认自己的三体式怎么来的左式、右式都可以做到标准再进行劈拳的练习  编者注)

    练劈拳是在动态的過程完成三体式怎么来的左右式的转换。虽然是动态但要求在迅速完成转换的同时,三体式怎么来的不能有任何走样一定要达到标准,才能完成形意拳要求的“正”

    在左、右三体式怎么来的转化过程中,身体要前进这是一个速度;身体以脊椎骨为轴转动了九零°,这个转动又是一个速度;后手打出去变为前手这是第三个速度;我们练拳的目标就是要在保证“正”的情况下,把这三个速度加起来,成为一个合速度,这个合速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整”

    形意拳的起式都是从三体式怎么来的起式。为了便于讲清楚方位我们今后讲拳都统一鉯面向正南站好三体式怎么来的来起式。

面向南站好三体式怎么来的起式注意站三体式怎么来的起式必须是按规矩、按步骤来完成的:

②、在下蹲同时两手到位,成为标准下蹲(三体式怎么来的的预备式注意检查下蹲的高度  编者注);

三、同时出手出脚,左脚向前迈到標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起立两手均做到位。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與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成为劈拳起式。

二、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转换为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

一、落左手:全身都不动左手茬仍然向前伸展着,有拳感的前提下向下落左臂在下落的过程中姿势始终没变(和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时一样),左手的食指在下落的过程中是沿着正前方垂面只是以肩为轴向下落,一直落到裆前应注意的是,落到裆前左臂贴着身子不能再向下落时左臂、左手依然保歭着原来的状态,手腕依然和站三体式怎么来的一样往上翘着落手过程中眼睛盯住左手食指的指甲,手落到底后眼又向前看

二、双手握拳于小腹:当左手落到最低处,双手开始同时握拳右手握拳时右手贴着身子一边握拳一边向下方滚动。握好拳时右拳滚动到小指贴著身子,正好停在耻骨上端的小肚子上也称丹田。拳与小臂要自然也就是手背要与小臂成为一个直线,腕子不可向外扬着也不能向裏窝着。右拳滚到的位置即是两拳应当在小腹前的位置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时右臂的小臂是桡骨贴着身子,握拳后随着拳的滚动小臂也滾在尺骨贴着身子。左手落到底握拳一边握一边向上提,提到与右拳同高同时也向里裹着转动,也转成拳的小指贴着身子两拳在脐丅丹田处相距一-二公分,这时除落手攥拳外身体其他部分和三体式怎么来的完全一样

应当注意一、二两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开始分开练習都能纯熟无误后,落手和攥拳要连起来做不可以间断。

(2)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转换为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
三、提左拳经过心口至頦下:
左拳沿身体中线裹着劲向上提至胸骨前拳和胳臂都一直自然的贴着身子。
这里要说明一下所谓裹着劲是往里边拧。以拳向胸前捅出为例:也就是左拳是逆时针转动右拳则是顺时针转动,称为往里裹;或者说小手指往里的拧动叫往里裹反之小手指向外拧动时叫往外翻。这是拳术中的习惯用语


注意此时只有左拳提至胸骨前,距下颏还有一拳的距离身体其他部位均保持原状。

我是为了说清楚才汾段来写你一定要明白这不是定式而是过程,是要与下边动作连续做的

左拳继续沿身体中线上提,左拳无名指第二关节几乎要与下颏接触这时左拳并不再贴着身体。左拳食指第二关节在嘴的前边因为左手向里裹劲,这时左肘贴着身子往里移小臂在身体前几乎是垂矗的。

左拳这时并没有停止好像从嘴里吐出去一样,向斜上方钻出去拳的高度和眉同高。所谓钻是尽力裹着劲,左拳的小指几乎往裏拧的要朝上拳是直线的,向斜上方扎出去一定要做到位,即肩一定要伸展出去要注意保持正直,切不可因裹劲把身体带歪了这時下颏要收住,头要努力往上顶也就是双肩要努力下沉,眼睛注视左拳食指第二关节

与钻左拳的同时,左脚向前垫一大步脚尖外展㈣五°,也就是为右脚在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打好基础。要做到拳到脚到要落到一个点上,要很脆嗒!同时完成出手垫步。

这里要说一丅从落手到垫步、攥拳的眼神:手向下落时,眼盯着手左手攥拳上提时眼睛一直往下看着,但不要低头左拳提到嘴前时眼一直盯着咗拳,直到左拳向斜上方捅到位仍是一直盯住

应注意三、四两个动作也要一气呵成,也是开始分开做纯熟无误后再将提左拳至胸和垫步钻拳两个动作连起来,中间不可有停顿

从落手到钻拳,由来访者总结出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二.钻出拳后身体太顺了超过了㈣五°

三.颏不收、头不顶,形成端肩、缩脖也有的后背挺不直,伸脖罗锅。

四.头不正脸向右偏,斜眼看拳也有人重心不在两腿中間几乎成弓步了。

二、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转换为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

    说到往前垫步要多说一些从与来访的武术爱好者的交谈中发现,囿不少人在练拳中走一条直线如练形意拳的劈拳或八卦拳的走圈,他们认为左脚和右脚都像走钢丝一样踩在一条线上练拳时是在走着囷模特女郎似的猫步,这肯定是不对的

    练拳和走路一样,是走两条线左右脚各踩个的线,你把两只脚并起来可以想像每只脚下都踩著一条直线。这两条平行线的宽度大约和脚一样宽更确切的说是应当和鞋一样宽。站三体式怎么来的预备式时就是左脚踩在左线上,祐脚的脚后跟切在左线上后边的四五°的右脚脚心斜踩在右线上。劈拳垫步是在三体式怎么来的的基础上,左脚向前横垫一步即左脚脚尖外展四五°,左脚脚后跟切在右线上。这时左脚脚心斜踩在左线上。

    还要说一下横垫一大步的概念,简单的说是不使身体高度降低的情況下迈出尽可能大的一步。你做标准下蹲时确定了你的练拳时的标准高度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时还是这个高度。向前垫这一步仍然是这個高度把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腿都略有弯曲上体略向前倾。这个步幅以能使你在需要前进时后腿(即右腿)仍能蹬上劲、推动身體前进为准。


    下边该做劈拳换式了要在保证“正”的同时达到整的要求。整是要把前进速度身体的转动速度,还有出手速度三个速喥加在一起。这一点到崩拳时我们再细讲因为你是初学,难度这样高你很难完成故我在教学上改成分两步走,先叫你把身体的扭转速喥和出手速度加起来当这两个速度相加有了体会,能熟练掌握后再把身体前进速度加进去。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更容易的达到孙存周先苼对拳的要求从而保证他传下来的拳不变味。


二、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转换为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

5、跟右腿左腿独立支撑:

    这个动作昰我增加的一个劈拳分步练习动作。增加单腿支撑是在开始练习形意拳的时候对稳定度、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对以后的学习大有好处後边的形意拳中有不少单腿支撑动作,从这时开始打基础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这个动作的增加即有利于完成劈拳的“整”,又为后面打丅了基础

    跟右腿,左腿独立支撑的动作要求:右腿蹬地使身体重心前移变成由左腿单腿支撑,右脚迅速向前与左脚靠在一起但不落哋,脚离地约半寸脚尖用力向上勾着。两脚踝贴紧右脚脚尖指向前方,右腿膝盖也朝正前方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是左脚单脚站立泹胯仍保持着原来的姿态,身体与正前方依然保持着严格的四五度只是钻拳时略微前倾的身体这时直立起来了。由于是左腿独立要保歭身体的四五°,又要做到肩胯相合,所以你会觉得右胯要努力的向后用力才能保证身体的四五°。另外左胯要努力往起提着,不要松懈鈈可以像模特那样使胯松下来向外凸出。要努力往上提着劲眼睛盯住左拳食指第二关节,身体直立挺住了,很精神要像个练拳的样孓。

这个动作开始站不稳是正常的以后随着功力的增长会站得很稳的。

跟右腿左腿独立支撑容易出现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单腿站立改變了原来的身体高度,把身体长高了左腿的弯曲度不标准。

3.右胯往后拉的不够保证不了身体的四五°。


6、出右手右脚、转换成右式三體式怎么来的: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真正做标准了不是容易事

要保证出手、出脚、转体的协调一致,才真的能把转身和出手的速度加起来既要保证“正”,又要完成“整”

    全身各处均保持原状(左腿独立支撑时的状态  编者注),只有右拳裹着劲向左臂肘部伸去當右拳小指根接触到左肘前的小臂时,这一接触就像按一个开关给出一个信号,全身一下子同时动起来;出手、转胯、出脚同时完成

為了能讲清楚,下边把各个动作分别来讲述

    右手向前钻,右拳小指碰到左小臂末端后(见下图)继续向左拳伸去这时两个拳同时往外翻,并且张开手

    此时两臂都是自然伸直状态,但别忘了依然是沉肩、坠肘但由于身体的转动,这时胸是正对前方(与正前方的垂面是垂直的  编者注)所以两手正好在身前相遇,正好转成右手小指的外侧压在左手食指的手背上两手这样互相摩擦着在正前方的垂面上通過。

    两手刚接触时右手食指尖大约和眼睛一样高。右掌继续沿着正前方的垂面向斜上方伸出伸到食指尖与眉同高后开始向下落。当身體转成偏左的四五°时,右脚也正好落地,这时右手的虎口也落到与心口同高。右手食指尖从眉高落到虎口与心口同高,完成了自上向下劈的过程,肩要伸展到位。    两手在身前接触后左手沿着身前的立面往下抹(音ma,一声)。为什么要说往下抺呢因为左手是既往下按,也往后拉好像是在用力擦身前的一个斜着的圆木柱子,一直抹到大指根停在肚脐下这时正好也完成了一个右脚在前的标准三体式怎么来嘚。

(注意:上图表示的是“当右拳小指根接触到左肘前的小臂”时那个像开关一样的点开始体验时可以略停一下,找到转身、翻手的時点;进入真正练习时右手是不应在这里真的停顿一下再继续向斜上钻的这个点的概念是存在于意识中的。  编者注)

    由于要完成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转换则身体要由偏右的四五°转成偏左的四五°,整个转换过程身体转动了九零°。这个转动是依靠左脚与地面的摩擦力由支撑的左腿发力形成的;身体的转动,好像脊椎骨里有一根钢轴身体是围绕着这根轴来转动的。

这样在转动的过程中出右手、出右脚、轉动完成右脚落地,身体不会前移左胯也不会松懈下来。只有这样转体才能保证得到一个正确的右脚在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

6.3.出脚、落地的动作:
    与出手转身同时,右脚也沿着自己脚下的线向前迈去你的右脚开始是贴在左脚旁,

离地面约半寸脚尖向上勾着,所以向湔迈右脚肯定是脚后跟先着地然后全脚自然着地。迈出的步幅正好是膝盖前端与后脚跟成垂线所谓自然着地是后脚跟、脚外侧、前脚掌次序着地的过程。这一点你根本不用去想若想脚跟着地后不经脚外侧,使前脚掌直接打下去那是踢踏舞的动作。
    形意拳动作的特点昰速度快、步伐大而有力、落地有声但落地有声是很有讲究的。往前迈的脚是由高到低和飞机降落一样逐渐接近地面,当迈到要求的距离时好像刹车一样搓到地上。如果你在潮湿但不滑的土地上练拳落脚的脚跟后面的土地会被拔开一个缝隙。这就是正确的落脚 

    囿的人追求落地的音响效果,把脚后跟往地上跺若在潮土地上可以跺出一个坑,有时这个坑后边深前边浅,更说明是故意抬起腿后用仂跺的结果这种落地方法会使身体散乱,不可能把身体前进和速度与出手的速度加在一起小时候在老师家显灵宫四号练拳,屋里是大方砖地孙存周老师曾说不用看,在里屋一听就知道你练的对不对当时我很奇怪,怎么练拳还能听出对不对呢现在就明白了,练的不對时脚落地像砸夯一样发出“咚咚”的声音;练对时脚向前像刹车一样踩下去,发出沉闷的“嗡”的声音声音很深沉。

    练拳时应注意洎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再追求提高速度。声音是自然产生的声音大小并不代表练的好坏和功力大小,切不可因刻意縋求声音效果而使动作出偏差关键是将出手、转身、落脚有机的协调起来,要乾净利落,脆要做得自然,不要用拙力除了努力转動身体,右手尽力向前伸展左手向下抹和右手向前劈用同样的力,身体显得很放松一点也不发僵,所以转身、出手、落脚同时完成財特别的脆。如果用拙力身体发僵,肯定粘粘糊糊拖泥带水。

    什么叫不用拙力呢就是该放松时就放松,该紧张时就紧张劈拳真正鼡力肯定是劈了,所以从落手、垫步钻拳直到右拳接近左肘时只是保证动作的准确无误。当右拳接触左肘时好像给出了一个信号这时铨身像过了电一样,真是像爆炸一样同时完成抽左胯放右胯、出右手回左手同时出右脚,做到在这种速度下一步到位、并且完成后的三體式怎么来的还要绝对标准动作完成后要坚持住不可放松,眼也一直盯着右手食指直到做下个动作时再放松落右手。

    当然开始练习时鈈要用力要慢、要协调、统一、动作一致,熟练后逐渐发力然后再将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转换成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这里不再细讲只列出标题。(要求与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转换为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编者注)

1、落右手:现在是从右手、右腳在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向另一侧转化了,落手的动作要求、要领均同前所述只是落的是右手。

    以上从右至左的转换开始也要分解的做按每个动作的要求,要熟练到不用思考的程度再逐步结合使动作连贯流畅起来。但应有较长一段时间先不要去掉单腿支撑部分这样莋能使你更专注的把出手、落脚、转身结合得更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就可将从落手到垫步钻拳一气呵成嘫后接独立支撑,再出手出脚完成转换。

    越练越熟也逐渐加快速度。最开始提速是垫步钻拳和出手出脚出前手和转体的速度大了,姠后抹的速度也随之加大到后来说右手大指根停在脐下,不如说是打在脐下因为速度太大了,只能是打在脐下好在这时肯定是急速吐气,腹肌收缩的很紧肚子很硬,抗击打能力很强这就是老书上说的“石腹”。

    就这样周而复始的练下去连续练多少次由地势或你嘚兴趣而定,若想往回练则做下边要讲的劈拳回身式。


四、劈拳左右三体式怎么来的相互转换过程中的要求

    练三体式怎么来的是在静态丅站出标准三体式怎么来的劈拳是要打出三体式怎么来的,在行进中完成从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到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转换是三体式怎么来的的动态转化。虽然是在瞬间完成但打出来的三体式怎么来的与练习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时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这就保证了“囸”的要求

    练习劈拳的过程中还要体验一个“整”字。完整性是这样表达的:如果站在原地不动只是用手去击打这个信息可以传达给對方;同样站在原地不动,依靠身体扭转产生的速度也可以传达给方;肩伸展出去后手臂与身体实际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时如果只是伸出手去,依靠身体的前进这种打击的信息同样可以传达给对方练劈拳的“整”就是要把这三个速度完美的迭加到一起,以形成最大速喥

    形成打击不是依靠的力,打击是动能的传递(先生曾举例说比如子弹,虽然本身质量很小但因为速度极快可以打入物体;比如空Φ的飞鸟,虽然体重很轻却可以在撞上喷气式飞机时产生严重的损害  编者注)。上过高中的都知道动能的计算公式是一/二mv二。人的体偅是固定的不可能随意增加,但速度的提高会使动能提高加倍因此要达到最大打击效果只能依靠追求速度,以达到动能最大(打击效果最大)

    增加单腿支撑的练习的主要目地就是帮助大家先把出手的速度与身体扭转的速度完整地加到一起,以后练熟了再把身体前进的速度加进去以达到速度最大的“整”的要求。

    正确的劈拳就是要在转换三体式怎么来的标准的状态下把身体前进的速度、扭转的速度、打击的速度迭加起来,是通过速度的相加达到速度最大如果练习劈拳转换后的三体式怎么来的不能达到标准,自己应该明白那是不对嘚正确的做法是从一个标准的三体式怎么来的通过劈拳打出去的另一个三体式怎么来的是标准的。

(编者注:先生在讲拳的时候经常会說到什么叫 “打倒还嫌慢”,是因为速度不够快没有形成最大的打击力。形意拳打到对方时拳头应该像子弹一样射入对方身体只对受力嘚局部产生严重打击。所以他常说练好了形意拳最好别轻易打人试手容易打出内伤。)

 1、落左手、扣左脚:和前边讲的落手一样把左掱落下,双拳停在小腹前动作和要求都与前边讲的一模一样,只是在落手的同时左脚以脚跟为轴向里扣转一三五°,此时身体与原练拳方向顺时针转了九零°(如起式面向正南练劈拳,则这时面向正西)。重心在两腿间,两脚都向里扣四五°。身体的高度仍保持练三体式怎么来的时的高度保持上体的挺拔、直立,不要前俯或后昂收颏、顶头、眼平视。

   2、.提右手向反方向垫步钻右拳:提右手垫步钻右拳和前边讲的完全一样,只不过回身式是往反方向钻出(身体与扣左脚时的方向再顺时针转九零°,如前,扣左脚时面向西,钻拳向北  编鍺注)这样拳就向回打了,这时是回身向北打劈拳

接下来又是做右腿独立支撑,再出左手左脚进行换式就这样周而复始的练到起式處,再做劈拳回身式再往回打若到起始处不想再打了则做收式。

如果想回身正好这时打成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而且前边也没有地势了,也可以用下边的方法来换成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之后再做回身式


六、后带后原地劈拳换式:

如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落右手时同时左腿向后尽可能远的地方后撤一大步后撤的脚落地时双拳也正好攥上停在小腹前正确的位置上。右手提手钻拳时右脚也向后撤横垫一步,把前边留出换成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的位置落手、钻拳和以前讲的完全一样,只是落手小腹前攥拳要与后撤的后脚落地合拍前手钻拳要与前脚后撤的横垫落地合拍。然后则是单腿独立支撑再出手出脚如果地势很小则这样练可称为原地换式劈拳。这种步伐的练习是一種从防御马上转为进攻的一种练习这在今后的练习中是会有理解和体会的。

练到起式处先做劈拳回身式钻完右拳后则是右腿的独立支撐,下边要做劈拳收式了两手的动作和劈拳出手出脚换式时的动作一模一样,但脚的动作不同

收式时,当得到动的信号身体转动的哃时左脚也极力向前迈去:后脚用力蹬、前脚努力迈,这才叫迈出一大步右脚要努力蹬地,除了尽量用力外右腿几乎要蹬直;左脚努仂向前迈也是左腿向前几乎要伸直,使身体快速前进在这一瞬间两条腿几乎是像劈叉一样,由于动作快不用慢镜头很难看出这种状态,但你要知道是这样的

左脚的落地时仍和前边讲的落地方法一样,只是现在不像练拳时是上一步而是要后脚蹬、前脚迈向前迈一大步;脚落地时手也正好到位,然后右脚马上跟进

应注意后脚(也就是右脚)跟进要及时,即迈出的左脚一着地右脚马上跟进,落地的两個声音要特别近而且位置要准确。

要注意收式时右脚跟步后两脚并未放松,是前脚向前蹬劲后脚向后蹬劲,但外形上看不出来


两腳之间的角度关系与站三体式怎么来的预备式时一样,不同的是不像三体式怎么来的预备式时那样紧挨在一起而是从左脚跟后面到右脚哏内侧面正好是你的一拳,也就是说两脚之间正好放下你一拳宽的距离(四个手指并起来的距离)

每次收式都要严格控制住这个距离,偠形成习惯要做到一跟步就一定是这个距离。劈拳收式的跟步为形意拳以后的学习打好了跟步的基础因为形意拳中绝大部分的跟步都昰这个距离。记住!一拳远

劈拳收式身体的其他部分均与站三体式怎么来的时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但你每做完一个动作后都应当想一丅,自己的有没有不合要求的地方拳感如何?刚开始练拳也可以用眼睛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做得到位。但千万别养成每练一下就要看看的坏毛病练拳就要提起精神,全神贯注要有斗志。

前边讲的劈拳练法是为培养你转身、出手、两个速度能加在一起更容易做到动莋的协调。肩胯更能做到相合每一换式都特别重视出手和肩胯的配合。使肩和胯保证在一条垂线上当自己认为独立支撑腿动作完全规范标准后,则可将独立支撑这环节去掉垫步钻拳后直接出手出脚,中间没有停顿成为正常的劈拳练法。(编者注:这时是把身体前进嘚速度加进来了)

劈拳学完了你是按部就班、不把这个动作做到家就绝不去进行下面的动作吗?希望你能够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进行學习希望你能从练拳中得到这样的经验,世上任何事都不难只要有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上再高的目标也能达到。你要真的是這样练过来的劈拳你就会发现从开始学拳虽然只几个月,至多一年的时间从动作的规范、力度、“正”、“整”方面你都做得比较好,那些练过很长时间的人、甚至练过十年、二十年的人可能会反过来向你请教这并没什么神奇,因为你不是那种太聪明的人愿意一步┅个脚印傻乎乎地练,没想过任何投机取巧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而且还总是有前进的目标总对自己有进步的要求。这样通過练拳你得到了初步的武术精神把这种精神溶入你的各项工作和事业中会受益无穷。

1、劈拳起式(正确的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检查肩、胯、头、颏、肘的状态是否正确两手位置及状态,眼神是否正确

2、落左手垫步钻拳(检查身体是否有变化、落手是否正确、眼是否跟着掱、落手后两手的位置、钻拳钻拳过程中小臂的状态是否裹着劲,出拳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与眉同高,垫步的脚是否踩在自己的线上位置对否,步幅对否)

3、出右手上右步完成右式三体式怎么来的的转换(检查单脚支撑环节的身体状态、检查身体转动的时点是否正确、身体转动时肩胯是否一致双手的翻转是否正确,左手是否向回抹右手是否错误地出现了停顿、是否有劈的动作,位置是否对右式彡体式怎么来的是否附合正确标准、出脚转体出手的配合情况)

4、落右手垫步钻拳(要点同二)


    “正“和”整“是学习形意拳的两个关键。崩拳的学习在整个形意拳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常说,要是把劈拳和崩拳学好了形意拳等于学了一半:前面我们学过的劈拳是使我们从中重点体会形意拳的“正”,现在要学的崩拳是重点体会形意拳的“整”你既掌握了“正”,又掌握了“整”再学习形意拳的其他拳就容易多了。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非常努力用功的人,练的时间也很长但就是存在很多毛病和缺点,总结起来都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够科学造成的在劈拳和崩拳的教学中都有我增加的特殊教学法:劈拳中增加了单腿独立支撑,为后面的形意拳训练打下叻基础;崩拳的教学中增加了原地崩拳这都是为了让学员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如何将身体的转动的速度和出手速度协调的加在一起。熟练后有了体会、找到了感觉,再把身体前进速度加进去因为刚一开始学习就把难度极高的前进、扭转、出手三个速度让学员加茬一起练习,由于不是按部就班、没有基础学员会感到非常困难,事倍功半

    增加原地崩拳的目的,第一是为练好崩拳打基础。通过原地崩拳的练习可以训练由两脚用力产生的抽胯放胯使由身体转动产生的速度和出拳速度加起来,实现扭转速度和出拳速度的合速度最夶;第二是为提高出拳率。一般练中国传统武术没有练拳击见效快拳击几个月即可进行实战练习,武术则不行究其原因,武术是一種文化必然有一个渐进过程。武术训练的面宽内涵也深,更主要的是受套路的约束时间、体力消耗都较大,但出拳率低原地崩拳鈳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既发挥了形意拳“整“的特点又提高了出拳率。

    相信这种方法可以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找到感觉产生实战的洎信心。

A、原地崩拳的训练要求

A.一.原地崩拳的预备势: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脚尖均向前方。两腿弯曲如马步腿的弯曲度不要求很大,即鈈用蹲得太低以你感觉舒适且能用上力为准,不要因为没打几下拳两腿就支持不住了而停止练习。上体直立、脊柱挺拔、收颏、顶头、舌顶上膛、提肛两拳在脐下自然靠拢,两拳状态如三体式怎么来的的后手直接握拳两臂很自然的贴着身子不要架架楞楞的。

A.二.原地崩拳出左拳:在原地崩拳预备式的基础上脊椎骨里好像有一根固定的垂直于地面的钢轴。身体的转动是以这个假想的钢轴为轴心左胯姠前放,右胯向后缩使身体转成偏右的四五°。这种转动完全由脚和腿的动作来完成,身体以那根轴为轴心在转,所以屁股肯定不会甩到側面去,保证了身体的中正因为身体本身没有动作,是胯带动身体转动所以肩胯依然在一条垂线上,保证了肩胯相合

与身体转动的哃时,左拳向正前方的垂面伸展出去拳的高度与心口平。胳臂略有弯曲注意坠肘(即胳臂窝朝上)。小臂基本与地面平行拳背的掌骨与小臂是直线,即腕子不能扬也不能扣。若不养成这个习惯今后出拳打到对方,腕子会受到伤害

我之所以说左拳伸展出去,没说咑出去是因为实际的出拳真的不如说是向前扎出去,手里好像有一把尖刀想要把对方扎透一样向前捅过去。这样做你的肩肯定伸展到位也容易坠肘。虽然自己感觉像用不上力一样但是腋窝的拳感还是很强的。眼睛看着左拳的食指关节随着身体转动到位,左拳也正恏伸到尽头在左臂伸展过程中左拳开始是自然放松的,在向前伸展(或说扎)的过程中逐渐将拳攥紧在打到尽头那一瞬间正好是左拳攥紧。

身体在转动手在向前扎,但你的头要纹丝没动收住下颏,向上顶头眼睛盯住左拳的食指关节,要使出精气神来聚精会神地練。

A.三.原地崩拳出右拳、收左拳:和出左拳的方法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向后抽左胯往前放右胯,使身体转动九零°,即从偏右的四五°转成偏左的四五°在身体转动的同时右拳也是往正前方打去,要求和打左拳时完全一样当身体转正的一瞬间,右拳正好在向回拉的左拳的上边:两拳几乎蹭着右拳向外打,左拳向里拉也就是右拳的小指从左拳的虎口上打出去。随着身体转动的到位右拳也在逐渐攥緊的过程中刚好伸展到尽头,也是在到达尽头的一瞬间将右拳攥紧的

再来说说向回拉的左拳,左拳往回拉时有一个小动作,一般是看鈈出来的所以讲解时也要先夸大了讲:在左拳刚开始往回收时,小臂的下侧由肘用力先向里边抹再往下边压,然后由肘用力使大臂贴著身体往身后去小臂逐渐到肋下,最后使左拳停在脐下左边听起来挺复杂,其实是放大了说的从动作中要基本看不出来。你也可以這样来理解把小臂看成是个锯,锯齿是朝里的小臂向回拉时要锯木头,所以既要走的直又要向下压着劲。

应当注意的是出手打多夶劲,回手也要拉多大劲向前打和向后拉、两手与身体的转动都是同时到位,在到位的瞬间两拳正好同时用力攥紧开始练习要慢一些,最应注意的是身体转动与出手的协调一致身体转动但头是一点也不动的,两眼是很正的看着前手拳绝对不要有斜视。

B、练习原地崩拳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一些练过拳的人由于有原来的练拳习惯,所以按我讲的方法开始学习孙存周先生传下来的拳时有些不适应:原来咑拳自己感觉很有力量练得也很过瘾,可是现在往外打拳是往前扎感觉一点也使不上劲。

    关于你自己练拳时是否感觉有力我举个用鎯头砸核桃的例子来说明:要把坚硬的外皮砸开,又不能砸坏了里边的核桃仁所以你手中的鎯头砸到核桃皮后马上要停住,否则核桃仁僦被砸烂了由于往下一敲马上要停住,所以你手上、臂上感觉非常有力但是我们用锤子砸煤或砸石头,开始时高高举起是为了提高锤孓的势能然后用力向下砸是为了增加锤子的下降速度,最后砸在石头上把石头砸碎了但这时我们并没感觉到自己有劲。打击决不能像砸核桃要像砸石头一样。

    其实让你往前扎而且是在身体保持规范的情况下扎到最远,像要把对方扎透一样这是为了使你能把肩完全伸展出去,拳感很强烈并使你形成这个习惯。只要一打拳肩胯肯定到位使你的手臂和身体成为一体,不会松散也就是说你向前一打,对方感受到的不只是你的拳或掌而是你的整个身体。当你不仅作对了“正”而且也作对了“整”,对方感受到的是你冲撞过来的身體

有的人抽胯放胯时,假设的在脊柱骨里的钢轴固定不住屁股来回的甩。这一定要严加注意不仅是不好看,而且根本达不到整

    还囿的坏习惯是打得太顺,也就是胸对正前方已经超过了四五°,这可能是只顾努力向前打而把肩胯相合忽略了。一定要保证身体与正前方四伍°的关系,这就是老拳书上写的 “看正是斜,看斜是正”。不只是练拳,任何事情都要按规矩做到标准,要不然孔老夫子怎么说:“过犹不及”呢!
C、原地崩拳的高级训练:

第一、原地崩拳力度训练:

当你自己感觉姿势完全到位动作也很协调、舒展时,就该进一步进行加大力度的训练了力度只是一种说法,并不是胳臂上用拙力而是要打得尽量快,提高速度

说到拳速,我想讲一个概念拳速是指从靜止、开始发力出拳到打击完成所用的时间,这一过程用的时间越短则拳速越快有些人把拳速理解为一秒钟能打几拳,你想若想多打幾次肯定是一打即要停,然后再打的过程那岂不成了前边讲过的砸核桃的过程,是种能量的内耗可以设想,若真是一秒钟能打一零拳则相当于震动,已经失去了打击的效果如何提高出拳的速度呢?我们肯定要把转体和出拳的速度加在一起动作是协调的。

提高出拳速度的关键之一是提高身体的转动速度

身体的转动是由抽胯放胯形成的而抽胯放胯是从两腿两脚用力而来。腿和脚之所以能用上力完铨是由于脚用力蹬地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是由于两脚用力于地面、地面给你的反作用力使你身体转动所以真想打得快,首先要两脚两腿特别用力小腿、大腿甚至脚趾都在一同用力,使身体突然转动这时你能体会到力从脚跟起的说法,也能反过来理解开始练拳时要站好彡体式怎么来的的必要性了比如说,往前打右拳是两个大腿、小腿和脚趾像过电一样同时用力,左腿微直膝关节向后移一点推动左胯向后;右腿微曲,膝关节稍向前带动右胯向前。出右拳前两腿是放松的出右拳时两腿极度紧张用力,右拳打完了腿并没有放松下来以保证身体的四五°。也就是说出拳前全身先放松,出拳时全身同时和过电一样由两腿发力,转胯、出拳拳打到位时拳也正好攥紧,这時要坚持住不可放松这也体现出“形断意不断”,直到要打下一拳前才放松下来准备往外打左拳。

提高出拳的速度的另一个关键是配匼转体速度提高向外出手和回手的速度

向前打拳的动作和原来一样仍然是向前扎到位但由于身体转动快了则出拳一定要配合到位。出手赽了回手也同样快,回手的方法也和原来一样只是速度快了,拳不是停在脐下的小腹上而是打在小腹上,甚至发出很大的击打响声但要注意这声音是自然形成的,不要故意制造声音效果应当注意练习时要扎布腰带,或把皮带卡子转到后边去免得皮带卡子把手碰傷。每打一拳两腿两脚就和被电击了似的非常突然的发力或者说好像身体受冷打个寒噤似的,身体一抖搂出拳的动作就完成了出拳完荿后身体又恢复到正常状态。每打一拳都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打完一拳做好准备后再打下一拳。开始频率可以慢一些但每拳的质量一萣要保证。

(编者提示:在原地崩拳的力度训练时要注意不能因速度的提高而忽略了标准要求顶头、沉肩、坠肘、肩胯相合这些最基本嘚要求是否到位?抽胯放胯是否有向外甩头在出拳过程中是否只是震动?)

    当你按部就班完全按要求严格训练经过一定时间感觉到自巳的力度增强了,甚至有时感觉地面的摩擦力不够这是因为每次打拳时,全身是一个整体是全身在用力。身体的转动可能会带动两脚茬地面产生移动因此要挑选摩擦力大的地面进行练习,这时你就该进行打出节奏感的练习了

    什么是节奏感呢?就和音乐一样我们开始练习的出拳速率是平均的,是一拍一拳比如说,刚开始练时是五秒钟打一拳因为打完一拳要自己仔细审查一下,有没有做得不到位戓错误的地方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自己的功力也在增长,出拳的速率也就自然提高但都是平均的,如一秒钟打击一拳开始练习有节律是为了连击拳,也就是原来只是“嗒、嗒、嗒、嗒”一个节奏现在则练习“嗒、嗒、嗒嗒”。其中的“嗒嗒”就是打完一拳后马上出叧一拳把中间的停顿去掉了。若打完偶数拳打连拳“嗒嗒”则是练一面的连拳若打完奇数拳再打连拳则两边的连拳就都有练习机会。吔可以练三连拳“嗒嗒嗒”但心里应当清楚连拳最后一拳打击力度大。

    应当注意连拳要会打但绝不是重点练习项目。重点应放在流畅嘚原地崩拳上每拳都打得非常到位,而且打完一拳后停顿的时间又很短增多你的出拳率。这样打自己感觉很过瘾、很舒服、能打出来洎信心

    当你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自然会把连续击打分成虚实即第一拳是佯攻,是迷惑敌人的而且为下一个重拳做好了充分准备。囿虚有实随心所欲。

(编者注:老师在讲这一部分时总会提到假想敌的问题中国武术是个人训练,不像拳击一样打手靶因此每次出拳一定要有面前的假想敌,即知道你要干什么才能把拳打好。

另外老师也曾提出过打沙袋的建议,不单是为了练习打击而是为了锻煉自己手臂和手腕的抗击打能力。他曾笑谈如果没有抗击打训练练好了崩拳的“整”劲儿以后,真一打劲儿倒是打出来了,打到目标仩把自己的拳头和手臂打得骨裂了可怎么办)


    崩拳的这种上步在形意拳中被普遍应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在教学中把它单提出來叫学员练习。即先不考虑手的动作集中精力专门迈大步,这样分着练进步较快。不单是练左脚在前的迈大步同样要练右脚在前的邁大步——也就是从右脚在前的三体式怎么来的练习用左脚向后蹬、右脚向前迈的步,主要是体会蹬和迈以左脚在前为例:

一、左式三體式怎么来的状态:右脚用力向后蹬地,除了尽量用力外右腿几乎要蹬直;左脚努力向前迈一步,也是左腿向前几乎要伸直使身体快速前进。在这一瞬间两条腿几乎是像劈叉一样由于动作快,不用慢镜头很难看出这种状态但你要知道是这样的。左脚迈出后一着地右腳马上跟进落地的两个声音要特别近,而且两脚距离一拳远的位置要准确脚后跟的圆切在左脚踩的线上,右脚外展四五度

    这一步和劈拳收式的那一步是一样的迈法,不同的是迈步的同时要抽左胯放右胯左脚落地时转胯动作已经完成,这时两腿的膝盖几乎是平的右腳跟步后两脚并未放松,是前脚向前蹬劲后脚向后蹬劲,但外形上看不出来至拗步崩拳步法。注意这种上步、跟步完成后两腿并不松懈要前脚向前蹬,后脚向后蹬但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右脚的跟进要非常及时不可拖泥带水,要与左脚落地形成非常连续、清脆的“嗒嗒”两声

二、在拗步崩拳步法下:

开始两脚距离是一拳远,右脚蹬地的劲很大在右脚蹬的同时放左胯抽右胯,身体一拧就完成了仩步左脚在右脚蹬地也同时极力向前快迈,也是左脚迈出后一着右脚马上跟进两脚仍相距一拳远。

    之所以称“极力向前快迈”是既用仂向前迈又不往高处抬腿和走路一样自然地、但快速的往前迈,使身体平移没有起伏之所以说自然迈步是和平常走路一样,是脚抬得佷低脚离地、脚尖向上翘着、向前踩下去,脚跟先着地然后是外脚侧、再前脚掌着地。实际说着复杂听着也很繁琐,但你就大着胆孓自然的向前迈大步迈时前后腿都几乎伸直,身体别跳起来就样迈大步就肯定错不了。

    在以前的拳书上为了形容用力向前迈步说“兩脚如蹚泥”,这是说迈步好像腿在泥中要用力迈才能迈得动强调的是用力,故又简化称“蹚泥步”由于对表述的解读不够明确,有些人将“蹚泥步”理解为在泥里蹚向前迈步时整个脚底板平擦着地向前滑着走。你想人类经过上亿年的进化,和所有动物的直立行走楿比人走得最漂亮,最合理因为人把移动过程加入了滚动,即脚的着地是按后脚跟、脚外侧、前脚掌这个次序滚动过去的如果练拳紦上亿年人类进化完成的走路方法给改变了,这肯定是不对的和以前讲的脚落地一样,是从高到低用脚后跟往前踩和刹车一样停住。若在潮湿土地上练脚落处像是要把土地拔开一个裂缝一样。

    迈步的练习可以使自己感到身体的起动速度和平衡速度都快能感到是一种沖撞,从中体会“全凭脚打人”的真正含义

(编者注:老师反对为了追求声音的跺脚,他认为之所以有声音是由于向前速度快急停形成嘚)

    面向正南按规矩和步骤站好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其实形意拳所有拳的起式都是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故在以后的其他拳起式时只说彡体式怎么来的不再提是左式三体式怎么来的了。

    把三体式怎么来的站好后两手在原位同时握拳,拳眼都朝上眼睛看左拳食指第二關节。拳和小臂要成直线和原地崩拳时要求的一样,拳和小臂不能有角度就像我们常说的立柱顶千斤。

三.2、上左步、出右拳(拗步崩拳):

    左脚在前打右拳的打法拳中称拗步崩拳;拗就是不顺的意思。出拳的方法与要求和原地崩拳是一致的不同之处是有脚的动作,洏且是拗步

    右脚用力向后蹬地,左脚努力向前迈一步右脚马上跟进、外展四五°;右脚的后跟切在左脚踩的线上,两脚距离一拳远。这一步和劈拳收式的那一步是一样的迈法,不同的是迈步的同时要抽左胯放右胯左脚落地时转胯动作已经完成;这时两腿的膝盖几乎是平嘚,右脚跟步后两脚并未放松是前脚向前蹬劲,后脚向后蹬劲但外形上看不出来。

在迈步的同时,右手向前方打去打的方法和原哋崩拳的打法是一样的:也是右拳从左拳上边打出去,方向也是身体的正前方高度也和心口同高。左拳往回拉也和打原地崩拳时一样咗脚落地时身体也正好转成偏左的四五°,右拳也正好打到位,然后跟进的右脚才落地。注意这种上步、跟步完成后两腿并不松懈,要前脚向前蹬,后脚向后蹬,但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右脚的跟进要非常及时,不可拖泥带水,要与左脚落地形成非常连续、清脆的“嗒嗒”两声。

特别应注意的是拳是和的前脚同时到位的。由来访者中我发现有一些人是出拳与跟上来的后脚同时到位这是不对的,这样不可能唍成孙存周先生要求的整

三.3、上左步,出左拳:(顺步崩拳)左脚在前打左拳的打法拳中称顺步崩拳;

    这次上步因开始两脚距离是一拳远,所以右脚蹬地时更容易用上力蹬的劲很大,所以身体的起动速度快左脚也同时极力向前快迈,同时打出左拳收回右拳打顺步崩拳的感觉是右脚蹬的同时放左胯抽右胯,身体一拧就完成了上步出拳

    孙存周先生教的出左拳是将左手张开从右小臂向前捋(lou,一声)出詓,超过右拳后再把左拳攥上打到位右拳拉回仍如前所述。

在左脚向前迈的同时左拳也往前打左拳的打法是,左拳刚往前一伸左手馬上张开。左手张开的方法是四指并拢稍微弯曲大指张开。左手好象握一根粗棍子左手以这样的手型从右小臂的前端和右拳往前捋出詓;捋过右拳左手马上攥拳,仍然是向前扎出去同时右拳往回拉,这和原地崩拳时是一样的左脚落地时左拳向前扎到位,同时也正好攥紧拳右拳也正好拉到位。右脚马上跟进两脚相距一拳远,眼看左拳食指关节

三.4、上左步、出右拳(拗步崩拳):依然是上左脚,哏右脚只是一迈步就要抽左胯放右胯使身体转动,打右拳成拗步崩拳

动作要求都如前边所述,就这样左一拳右一拳地向前方打去

要想回身往回打,则要在打完右崩拳后再回身若正好打完左崩拳就没有地势了,则在原地打右崩拳后再进行回身

四.1.扣左脚,收右拳:把咗脚抬起一点扣转一三五°,左脚扣完落地,两脚成九零°,两脚尖相距一拳远两脚扣成九零°也就为回身后左脚与前进方向正好是外展四五°。在扣左脚的同时把右拳收回与左拳对应着放于脐下方,这时身体转了九零°。身体保持直立挺拔、收颏、顶头、眼睛平视。
四.2.钻出祐拳抬右腿:
右拳和劈拳中向外钻拳时完全一样,裹着劲拳像由嘴中吐出一样钻出去,与眉同高同时身体转向往回打的方向。抬起祐腿抬右腿、钻右拳时,左拳在原地裹着劲儿拧到拳心朝上这时两手和劈拳垫步钻拳时一样。抬右腿时要控制住左腿的弯曲度使身高鈈要改变抬起的右脚脚尖用力勾着,脚后跟尽可能靠近裆膝向外展,尽量使小腿接近水平由于脚尖是用力勾着,所以右脚脚心几乎昰横着而且朝外当年孙存周老师做这个动作非常到位,特别帅脚跟和膝几乎是平的。你们练时要下功夫脚后跟往里收,往高抬尽量能贴着裆,膝向下用力尽可能使小腿是平的脚尖要勾住。现在我做得就不如年青时了照片仅供参考,要按我讲的做因为我现在的動作不是特别到位。


四.3.劈左手蹬右脚至剪子步:

两手的动作和做劈拳一样,尤其和开始练时由独立支撑劈左手时更是相同当出左拳向湔接触到右小臂,等于给出信号一样这时左手劈,同时抬着的右脚也向前方平着蹬出去((足弓水平向上钩着脚尖  编者注))。右脚昰努力快速有力地、抬着向前平蹬要蹬得很脆,膝关节象被弹簧绷直一样右腿蹬的同时左腿也蹬,使身体起动左腿蹬地是要把身体往前拽(zhuai,一声)出去一样。这里的“拽”要读第一声这样说比说“扔”的感觉更迅速,也就是说左腿的蹬使身体撞出去即使右腿不蹬吔和坦克车上的炮一样往前撞,再加上右腿蹬直的速度打击力度可想而知。(右脚的蹬和左脚的蹬不是“嗒、嗒”两下而是同时  编者紸)

再应强调一下,右脚平着向前蹬的含义是:第一腿要蹬平,不要向斜下方蹬;第二右脚要横着蹬出去(足弓水平向上,钩着脚尖  編者注)也就是脚尖往外拧劲,用脚后跟蹬右脚横着踹出去,右脚踹出去不要想着往下落脚能踹多远是多远,落到那儿算那儿;这┅脚很像是足球的犯规动作——蹬踏脚外展大约六零°-七五°,几乎是横着踩下去,(与前进方向的右脚线呈六零°-七五°角  编者注)

右脚落地后左脚马上以前脚掌擦着地快速跟进,左膝顶在右腿的腿窝上右腿自然伸直,就不是把腿挺得特直稍微有一点弯曲,右腿和地面形成四五°的角。左脚是前脚掌着地更具体的说是前脚掌的最前端着地。因为左脚跟极力提起脚面是绷直了的,就好像跳芭蕾舞的脚面左脚跟向外扭。左脚和右脚基本上是平行的但不要求平行的那么准。由于是绷脚面所以左脚只能用撅着的脚趾和脚掌的最湔端着地。两个小腿正好成为一个等腰三角形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和劈拳一样,身体是偏右四五°,这时是右腿在前边。我们将这样的拗步称为两腿剪子步,也可简称为剪子步

   身体一定要挺直,而且要象做三体式怎么来的一样直立起来一定要做到正。当你做对了的时候你最大的感觉是左腿,尤其是立起来的左腿感到非常吃力虽然非常不好受,但仍要多坚持一会儿因为这个动作在形意拳中运用的地方较多,要把它当成一种基本功来训练

   前边我故意没提剪子步两脚的左右位置关系,不知你是否做对了一定要有脚下两条线的概念。祐脚类似劈拳的垫步钻拳一样脚后跟的圆切在左脚的线上。右脚脚心踩在右线上只不过右脚比劈拳垫步时更横一些,在六零°-七五°左右。左脚用撅着的脚趾和脚掌最前端踩在左线上左线和右线的距离只和一只鞋一样宽。

   所以开始练习时左右脚踩的线要比标准的线寬一些,身体的高度可能高一些否则此动作做不下来。随着锻练

    晚上回到宿舍几人又居然还耍起了歪歪扭扭的跆拳道,只有痴狂子一个人坐在床上看书当然,不是教科书

    叶天玄有点看不下去了,拍了拍痴狂子的床道:“我说吃货你也太不入格了吧,明天跟我们一起来跆拳道社好不好”

    “抱歉,我已经去了传统武术社了我暂时对泡妹子没兴趣。”痴狂子笑道

    “靠,别把我们说得那么烂好吧咱可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宋子仁一脸认真的道

    “这样也好,虽然传统武术不好学也不好看,但昰万一咱兄弟哪个被欺负了可以直接找你咱哥三的安全可就交给你了啊,你要好好学咱就如你所说,泡妞去嘿嘿!”宋子仁这主意咑的,一旁的叶天玄都暗暗竖起了拇指

    “行,没问题被打了来找我,帮你们报仇哈哈”痴狂子说得很大方。

    “靠被打了你才来,那不是亏了”叶天玄一脸郁闷。

    吵闹了一会儿也该睡觉了,唯有痴狂子一个人没睡已经习惯了,睡前先在心里把招走一遍或者把一忝的收获回味一遍

    对于室友,痴狂子倒也了解了一些宋子仁,富二代没有纨绔子弟的影子,叶天玄官二代,也没有官老大的脾气只有魏壮,家里不太光景不过叶天玄对他很是照顾,平时也能看出来而他本人也是个老实人,对叶天玄很感激只要是叶天玄要他莋的,估计要他命都干直到后来痴狂子才知道,原来是魏壮的父亲生病没钱眼看着医生要喊着回家准备后事了,是叶天玄求家人出的錢那时候他们就是同学。

    “痴大哥”赵龙飞几人见痴狂子来,也纷纷向他打招呼

    “在的,而且还有一个新成员昨天下午来的,听社长的评价还不低还是个美女哦!”赵龙飞说着,还向痴狂子抛了个眼神

    “咦!老痴来了啊,别在那杵着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咱社嘚新成员,也是练过的呢”尚末然见痴狂子,连忙招呼着过来

    什么情况?哥痴月?痴狂子难道?尚末然顿时觉得脑子有点短路了

    “妹妹,你怎么来这了”痴狂子没有理会尚末然,反正只要是有痴月的地方在痴狂子眼里就只剩下了妹妹。

    “早就猜到你会来这的这人那么少,当然要来陪你啦不然你要是孤独死了咋办啊。”痴月说完还吐了吐舌头只有在痴狂子面前,痴月才会露出调皮的一面

    痴狂子上前摸了摸痴月的头,微笑道:“哥的什么事全都给你猜到了”

    “等等!你们,哎感情是痴小妹给我卖关子呢。”一旁的尚末嘫直接上前打断两人脸上还略作不悦。

    “得得得美女说的话永远都是对的。”尚末然开了个玩笑转而又变得很严肃,看着痴狂子二囚道:“通过跟你们的切磋你们应该没真正站过形意三体式怎么来的吧?”

    痴狂子点点头形意三体式怎么来的自己也不过才开始学两三忝而已,还是看书的

    “纵然你们在其他拳法上已经算是真正的武者了,但既然你们选择了形意拳就要从头开始,平常你们都在上课時间不多,今天中午就先跟你们说一说形意三体式怎么来的”

    “形意拳的桩法有两个,一个是三体式怎么来的另一个是混元桩。三体式怎么来的也叫三才式是形意拳法最重要的桩功。三体者手、身、足也,是指把人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练习三体式怎么来的必须遵循形意拳的“八要”、“九歌”来练习。”说到这尚末然停了一会儿,让两人消化一下

    “靠!站错了。”痴狂听着前面部分基本上都昰自己了解的可是最后一句却懵了。三体式怎么来的要遵循“八要”“九歌”还是必须的!

    “我以为三体式怎么来的就是直接的三体式怎么来的,不知道还必须要遵循“八要”和“九歌”天,这几天白忙活了”

    “噗!就说你笨吧,还不承认”一旁的痴月忍不住笑噵。

    “呃……那个我们继续。”尚末然心中也是一阵汗颜很快又严肃道:““八要”即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无物气行、气荇绝像绝象绝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气归矣。“九歌”是指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对人体的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肛)九个部位姿势的要求

    “听你这么说,似乎形意三体式怎么来的可以终身适用啊”痴狂子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对形意三体式怎么来的你站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坚持练下去获益良多啊!不过练习时要避开三害,即怒气、拙力、腆胸提腹以前的人都要站个┅年的三体式怎么来的才会开始练五行拳,甚至有的站了三年”

    “三年?”二人惊呼毕竟大学才四年,光站桩就要三年确实太长了。

    看着二人的疑虑尚末然笑道:“你们也不用担心,你们都有底子在身都站过桩,只要学好要领再站个一年半年的就基本大成了,期間可以先学十二形的不过现在的十二形跟以前的有出入了,因为不好练就失去了一些东西,后面有天资的人想学就自己琢磨来的并傳了下来,比如龙形鹞形。后面还有十二形的合击术等这些练的差不多了,正好可以学五行拳了”

    “好了,准备准备去外面,我敎你们形意三体式怎么来的我们的时间安排是中午半个小时三体式怎么来的,半个小时我指导你们下午一个小时你们自己练,半个小時跟你们总结错误其他时间你们自己安排,有问题可以给我打电话一会儿都留个电话方便联系。”尚末然一边说一边带着痴狂子痴朤二人往外面场地走去。

    “好了你们注意力集中,首先从立正姿势开始左足前进一步,双腿屈膝站立两足间距等同肩宽,左手伸出右手按于腹前,二目前视”尚末然喊了一声,开始一边讲解一边自己演示,咋一看还真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

    “然后开始注意身体各个部位的姿势第一是头,头要正颈要直,下颏微收……”

    痴狂子和痴月兄妹二人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半个月的军训结束后,每天就是上课习武,平平凡凡却不知一个新的社会离他越来越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体式怎么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