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老年人走步锻炼的好处身体,是不是走出汗了才有效果

走路锻炼的好处 走路锻炼的注意事项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当前位置:
→ 走路锻炼的好处 走路锻炼的注意事项
走路锻炼的好处 走路锻炼的注意事项
导读: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走路锻炼作为一种简单有益的运动为大家所熟知,走路运动被很多国家作为国家计划,我们一起来看看走路到底有哪些好处,锻炼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由于汽车的普及,日常生活中我们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极容易忽视走路锻炼这个绝佳的运动。走路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增加记忆力、预防心肌梗塞、预防癌症等,研究表明每天走路多的人身体明显比少运动的人健康。但是,我们走路锻炼也应该有正确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走路锻炼的好处增加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在退化,步行能增加记忆力。步行不单是锻炼腿,身体的很多部位机能在步行中能得到提升。每天早上的步行可以增加你的记忆力,减少脑部的退化。减少心肌梗塞对三高人群有帮助。有三高的人群可以尝试多步行,步行对于减肥,高血压,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关键是要坚持,达到一定的时间,步行不是跑,尤其是老年人,跑不动就采用步行的方式,强度低,适合锻炼身体。心肌梗赛主要是气血不通畅,血凝块堵塞血管造成的,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通畅血液循环人的血液不通畅,是因为经络和脉络不通,人就会不适,容易生病,步行可以打通经络,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排堵化塞。增加肌肉力量生活没有规律,不锻炼,就会导致全身肌肉无力,没有弹性,通过步行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强健腿力和足力,筋骨,而且关节也会更灵活。预防癌症英国慈善组织漫步者协会和麦克米伦癌症援助组织共同指出,如能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最高可降50%死亡风险。1、预防乳腺癌法国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另有研究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每周仅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低14%。2、降低患肠癌风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专家分析说,这或许和走路能提高免疫力有关。3、防患胰腺癌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热量。4、抵抗前列腺癌美国加州大学针对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后发现,快走能明显延缓前列腺癌的恶化,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原因在于走路可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走路锻炼的注意事项作为一种运动强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对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较好的效果。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因为快走不仅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效果,且相比其他运动,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姿势:脚步正,曲臂摆“人正常走路时,都会略微有一点‘外八字’。”苟波说,轻度的“内外八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因为习惯“内外八字”走路的人,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走路姿势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及时纠正走路方式。方式:正走、倒走、踮脚走混着来不少老年人喜欢倒着走,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武文强说,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另外,踮脚走也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让小腿肌肉更紧致。但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辅助练习,却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5~10分钟为佳。地点:操场地面松软有弹性,公园空气好公路边是最不适合快走的地点,这不仅因为公路上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松软的土路和塑胶操场是最适合快走的运动场所。此外,公园和自家小区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地方空气质量较好,可以保证在运动时,呼吸系统不受过多的伤害。物品准备:穿双软底鞋,带瓶白开水在快走之前,要做好必须的准备工作:第一,穿一双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并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第二,穿双透气的袜子,一身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有利身体放松;第三,最好带一瓶水,在运动过程中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第四,糖尿病患者最好随身带块糖,防止发生低血糖意外。安全保障:先做热身,量力而行在开始运动时,可以隔天走一次,使身体有个慢慢接受的过程,但在逐步适应后就要坚持每天锻炼了。因为快走的消耗量不大,是一种运动强度不高的锻炼方式,必须每天坚持才能达到健身效果。不过,由于人每天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并不一样,有些时候也不要强求,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对锻炼强度等做出及时调整。状态不好时,可以适当减量,甚至不走;状态较好时,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可多运动一会儿。为避免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伤害,快走前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热身活动,防止因步幅过大而造成拉伤;在选择路线时,一定要绕开施工工地或其他比较崎岖的道路。走路锻炼什么时间最好傍晚四五点最好。不少老年人习惯早上锻炼,但在陆一帆看来,傍晚四五点钟会更好。因为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早晨锻炼是一个诱导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且早晨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很多地点的空气质量并不好。如果选择在晚饭后锻炼,则应在饭后半小时,并将锻炼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两小时,比如晚上10点睡觉,8点就要结束锻炼。因为快走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如果结束运动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过短,容易造成失眠。运动后,应做一些平复情绪的事,如看书、听轻柔音乐等,在情绪稳定后再上床睡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越早学会走路的宝宝越聪明,其实,宝...
宝宝在9到11个月之间会慢慢的学着走路,这一阶段,家长需要帮助宝...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会走路的准确时间,其实,9到10个月的孩子就...
每个女孩子都有一双高跟鞋,高跟鞋能给女孩带来美丽和自信,但是...步行是最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被誉为“心脏健康之路”。时下,我国大江南北掀起了健步走的风潮,而且许多人每天都以超过一万步而引以为豪。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做法并不科学。  近年,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步行运动不仅是数量,质量也很重要,二者保持平衡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否则对健康并无益处,最佳的应该是“中等程度”的运动,即达到隐约出汗并能保持说话的程度,相当于1 分钟走100~120 步。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并非运动的时间越长就越健康,步数1 天1 万步以上中等程度的活动超过30 分钟以上者,与1 日8 千步20 分钟者相比,健康状况不会有任何改变。研究人员认为,超出必要的运动往往与慢性疲劳相连,只有适度的负荷才是健康的秘诀所在。    日行8000 步,其中含20 分钟快走,可提高抑郁症、老年痴呆症、高血压、糖尿病等8 种疾病的预防效果,对于中老年人来讲,是最为合适的。具体日常活动的步数(量)和中等活动的时间(质)与健康的关系如下:  预防代谢综合征,每天10000 步;预防体力不济、高血压、糖尿病、脂质异常,每天8000 步;预防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症、肌肉减少症,每天 步;预防抑郁症,每天4000 步。强身健体(qsjt868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qsjt8688您提供健康的养生、健身、健康保养知识!热门文章最新文章qsjt8688您提供健康的养生、健身、健康保养知识!&&&&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走路锻炼身体基本不出汗,而慢跑锻炼方法会出很多
走路锻炼身体基本不出汗,而慢跑锻炼方法会出很多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走路锻炼身体基本不出汗,而慢跑锻炼方法会出很多汗,这两种锻炼方式对脂肪肝、高血脂症的人哪一种比较适合和有辅助治疗效果?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28400称赞:46
&&&&&&指导意见:&&&&&&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汗腺发育不完全,这种症状应该是500万分之一,500万人才有一个这样的,因为汗腺发育不完全,所以不怎么出汗,一旦热了,身体自然要释放水分,而又没有正确的渠道去释放,所以会疼.二,有人是天生不爱出汗,一热就像针扎是因为敏感性皮肤,对盐分,和温度等过于敏感
疾病百科| 脂肪肝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肝肿大、疲劳、消瘦、恶心呕吐、食欲异常、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参考价格:8.8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29.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
参考价格:¥29
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妇女绝经前后,...
参考价格:¥17.3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最养生的走路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08:50&&来源:
原标题:最养生的走路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也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运动专家建议,如果单纯的走路让你感到乏味枯燥,不妨变着花样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指出,在走路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好3项准备工作:1.正确穿着。穿一双软底跑鞋,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穿一身舒适的运动装,有利身体活动。2.热身充分。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3.带瓶水,运动时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
  快走防很多病
  多项权威研究发现,坚持每天快走,能有效对抗糖尿病、减少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等。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还发现,每天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几率降低30%。美国《临床肿瘤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已患上乳腺癌的女性如果经常快走锻炼,生存率要比不爱走路的乳腺癌患者高45%。对更年期女性来说,快走的保健作用更明显,过了更年期,女性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几率会逐渐增加。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钟到1小时,其中风几率可以减少40%。   
  苟波指出,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60分钟。刚开始锻炼的人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和时长,先每隔一天走一次,从半小时开始,逐步适应后就要坚持每天锻炼。一般人快走时,感觉有点气喘,身体出汗,就说明运动量达标了。有的人走路喜欢背着手,这样走的锻炼价值几乎为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收腹提臀,曲臂摆动。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快走时最好随身带块糖,防止发生低血糖意外。
  倒着走治腰疼
  倒走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田径运动员受伤后,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身体恢复练习。后来就有运动专家指出,倒走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法。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武文强指出,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对久坐的人来说,通过倒走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和腰背酸痛之苦。
  但苟波提醒,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时,由于看不到后方路况,很可能会出现跌倒、磕碰等危险。另外,老年人腿脚不灵便,倒走不可能走太快,所以运动强度很小,对于心肺功能的锻炼作用很小,从健身效果来说很不经济。因此,老人尽量不要倒走。建议喜欢倒走的人,尽量选择平整的路面,周围人比较少的环境,可以采用正走和倒走结合的方式,每天走半个小时,使身体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锻炼。
  走一字步缓便秘
  中国科学院教授杨力指出,运动本身就是改善便秘的天然处方,走一字步针对性更强。走一字步的要领是左右脚要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走一字步的运动量不用太大,把其当成每天健走运动的一个环节,走500米就够了。另外,走路时需要注意,摆髋扭胯的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以免扭伤脚踝。
  边拍边走呼吸畅
  走路时,两手半握,虎口张开成弧形。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手轻轻拍打左胸(以乳头为原点,水平和垂直各划一条直线的上1/4区域),左手则向右侧后腰处拍打。然后迈右腿,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后腰,一边前进,一边拍。据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介绍,这种走路方式可以锻炼肺部,有助于呼吸通畅。行走时,要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向前看。
  甩手大步走不驼背
  老人常因背部肌肉薄弱、松弛,造成脊柱变形、驼背。走路时,不妨甩开手大步走,可让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张,同时,还能锻炼背部和腹部肌肉,减轻腰部负担。行走时要注意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迈步大小以两臂伸直的距离为宜,同时前后甩臂,一般以每分钟80~90步为宜。
  走走跑跑燃脂肪
  苟波指出,先做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再换一种时间稍长的低强度运动,从而给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叫做间隔式训练。与持续的有氧运动相比,间隔式训练法的运动强度更高,并且能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感。同时,高强度的运动也使得脂肪燃烧速度加快。运动时,可以先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这样交替运动20分钟。也可以快跑60秒,然后快走3分钟,这样交替进行30分钟,长期坚持就能看到效果。这种方式强度比较大,运动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松全身,以缓解肌肉的紧张感。
  正步走气质佳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始终以身体健朗、富有朝气的形象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王有一套独特的养生法。几十年来,女王一直坚持周末走步,她走步的方式很特别,采用的是“正步法”。正步走不用像军人一样姿势很标准,只要全脚掌着地,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持续到身体有出汗的感觉,就达到锻炼目的了。
  踮脚走能护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教授李跃华指出,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肾气逐渐衰退,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骨骼、牙齿、耳朵关系密切,因此,老人肾气衰退主要表现为双腿乏力、牙齿松动、听力减退等。有这些症状的老人,不妨尝试踮脚走路。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但踮起脚尖走路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长期坚持,每次不可过量;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责编:王亚微、权娟)
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
“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医。”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昆明举行的“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说。
晨起第一次便便竟预示癌症
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条状的黄棕色的软便,有臭味,但不至于臭不可闻。如果大便很黏腻,有排不尽的感觉,异味大,说明体内湿热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走步锻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