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太极拳37式教学主要经过了怎样的发展

&&·傅彪《功夫论》&
- 咨询电话
张全亮吴氏太极拳八法要义
全球功夫网&编辑/米兰& 日期:日&
点击:1593413&&
全球功夫网讯 在前两届中华武术名家大讲堂,张全亮先生以&王培生传吴式太极拳37式&为主要教学内容,开辟了名家大讲堂普及推广吴式太极拳的新途径;在本届名家大讲堂,张全亮先生在前两届教学基础上推进一步,进行&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的教学,系统地传授吴式太极拳技击、养生所使用的基本功法,深深切入到了吴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的精髓与灵魂,把吴式太极拳的教学既深化到太极心法的深层次,也把太极基本功法升华到实际运用的高层面。张全亮先生的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由&掤、挤、肘、靠、捋、按、採、挒&八法单操归穴习练,八法相生相克循环习练,到六合六冲体用及推手综合运用,循序渐进地展开与深化,形成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的理论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的教学体系完整系统,精深博大,初步学习,领会其要义,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 按窍运身,归穴单练
按窍运身,归穴单练,是张全亮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训练的第一个步骤和基本方法。
吴式太极拳的细腻柔化特征,很大程度取决于它&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穴位运动法。张全亮先生认为,&按窍运身&是王培生宗师生前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传统理论的创造性诠释和发展。
&按窍运身&就是在拳法体用中以意导气按摩相应的穴位,即先将意念专注于相应穴位,引导内气自然聚合于此。随之让内气沿着经络运行,内动外随,向上则如气蒸腾,向下则如水洇沙;如此,健身则可以通经化瘀,起到针灸、按摩的作用;技击则可以使对方劲力如攀沙山,如陷泥潭,蹬不上劲,抬不起腿,迈不开步,从而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明境界。
然而,人周身有360多个穴位,王培生先生创编的《吴式简化太极拳37式》178个动作,如何才能有效实施&按窍运身&?是一个动作想一个穴位,还是按照运动路线把分布在肢体上的所有穴位都要一个个想到,还是重点选择几个主要穴位呢?张全亮先生采取了吴式太极拳八法的重点穴位按窍运身法,即把握太极八法相对应的关键穴位,进行导引按摩。其&劲别穴位歌诀&如下:
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画眉毛;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採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登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单练按前后四手顺序进行。前四手为进攻手:掤、挤、肘、靠;后四手为化解手;捋、按、採、挒。每一劲别的单练起止都要循规按穴,比如右掌前掤的操练方法:两脚并立,右手经下向前上方抬至拇指尖与右鼻尖相对时,意想右臂肘外侧的屈池穴找一下肘内侧的少海穴,左臂自然外旋手心转向上;随之,右手中指与无名指相贴,眼睛一看右臂弯左手自抬,轻轻抚在右肘内侧;拇指与心口相对;这时沉左肩坠左肘,右脚自动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随即后撤,同时意想命门穴找右胯的环跳穴,松裆翻右手,右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内旋掌心朝前,心窝向前找左手拇指,右掌大指对鼻子尖,这就产生了掤劲;收式的动作是,右手向前向下降落,以手指按柔右膝下方的阳陵泉穴,再用手掌抱住右膝下方,劳宫穴与右阳陵泉穴相贴,左手扶于右臂,意想右阳陵泉穴反贴劳宫穴,左腿向右腿靠拢,两脚并齐,两膝相贴,左手手指按柔左膝下方阳陵泉穴,再用手掌抱住左膝下方,劳宫穴与左阳陵泉穴相贴,双手抱膝,就像要把自身抱起来一样。接着双手分别沿着身体两侧贴身向后移至两胯后侧的环跳穴,用力上托,两腿直立,两手由后而前环绕环跳穴画立圆,两臂自然下垂,中指贴于風市穴,目平视远前方。
这是右掤的习练方法,左掤则相反类推。张全亮先生强调边操练边记诵口诀:&掤属水下钻上浮,子丑合松裆翻手;六面劲忘掉手脚,主进攻上对下找。&收式也要求归穴,达到&揉抱阳陵润经筋,上托环跳缓衰老&的健身效果。
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按窍运身&的练习方法具体入微,每一法的习练都有对应穴位和行气路线。张全亮先生对于如何&按窍运身&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了整套方法,形成了简便清晰,易于操作的训练体系和方法,即&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穴位行气操练法。熟谙&按窍运身&的穴位行气操练法,是吴式太极拳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行功心法。我在中华武术第十届名家大讲堂跟随张全亮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第一大收获就是对这一功法有了初步了解,从而加深了对吴式太极拳功法特征的新的认识与体悟。
二、八法八卦,劲别对应
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既是八种技击手法,又是用以进攻和化解的八种劲法。它分别与八卦相对应,即掤与坎、挤与震、肘与艮、靠与巽、捋与离、按与兑、採与乾、挒与坤,两两相对,其卦象依次为: & & & & & & &
太极八法与八卦相对应,其歌诀为:
掤为坎中满,挤是震仰盂;肘是艮覆碗,靠劲巽下断;
捋要离中虚,按劲兑上缺;採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八法与八卦对应,产生八种不同的劲别,在外形上表现为八种不同的形体动作,而内在的理念是发挥意象思维功能,用意念操控内气劲力的虚实走向,其原理就是:每一个卦象都由上、中、下三爻组成;人体的上、中、下三盘的劲别也有虚实之分。根据太极八卦每个卦象上中下三爻的阴阳虚实,用意念来操控人体的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刚柔,便可产生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或健身也便产生不同的效果。
根据太极八卦的卦象,用意念来操控人体虚实而生发不同的劲别,这是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理论与实践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张全亮先生为了清晰地呈现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在讲义中精心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八法内涵、外延、歌诀、卦象综合图&,把八法与八卦相对应的卦象、方位、属性、穴位、劲别、功能乃至于操练歌诀一一对应标明。这张吴氏太极八法综合图既表明了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的精微功法,也反映了张全亮先生教学的严谨态度和精密思维。
太极八法与太极八卦对应操练,首先要明了如图所示的对应关系,牢记卦象三爻的形象特征,然后默念歌诀,以意领气,按窍运身。如掤劲的操练,即默念&掤填坎中满&,意想命门穴寻找环跳穴,从命门穴划以道横线至环跳穴,形似坎卦卦象上下虚,中盘实;捋劲的操练则默念&捋要离中虚&,以食指引领左掌或右掌从左眉梢旋至右眉梢,或从右眉梢旋至左眉梢,腰腹松活,带脉旋转自如,上下盘充实而中盘如同转盘一样轻灵圆活,以此产生捋劲使对方掤劲落空,劲力的应用恰如离卦卦象上下实中间虚;挤劲的操练如巽卦的卦象,&挤是震仰盂&,底部的实线象征脚底,当双手交叉形成挤手的时候,意想前脚与夹脊相合,即&脊背找前脚&,挤劲产生,将对方挤出,其劲力暗合巽卦的卦象;&按是兑上缺&,兑卦卦象上爻虚缺,当操练按势的时候,如同兑卦的卦象,胸部膻中穴以上,即上盘松空虚灵,空胸虚腋,中下盘充实,双手如同凭栏楼下瞧,按劲勃然产生。
太极八法与太极八卦劲别对应的操练,不熟知八卦的卦象,操练起来十分抽象。张全亮先生第一堂课就提到人体器官如同泰卦的卦象,并把泰卦 & & &画在黑板上,未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然而,吴式太极八法综合图确给人一目了然的感悟,加上张全亮先生在操练过程中的反复讲解与示范,原本显得抽象玄妙的功法,很快就能为大部分学员所掌握。能够触及到吴式太极拳深层次的玄妙功法,这是我在中华武术第十届名家大讲堂张全亮班众多收获中的重要学习成果。
三、相生相克,循环推手
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是相生相克的攻防技击艺术,其生克关系构成了由起点到终点循环往复的圆形运动,其生克关系歌诀为:
捋劲破掤劲,掤遇捋生挤劲;按劲破挤劲,挤遇按生肘劲;
採劲破肘劲,肘遇採生靠劲;挒劲破靠劲,靠遇挒生掤劲。
太极推手和套路演练是太极拳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套路演练,也叫盘架子,称之为拳之体;推手,也叫打手、挤手、揉手、擖手,称之为拳之用。盘架子与推手,即太极拳的体、用关系。练习太极推手,不仅要谙熟套路演练,更要娴熟于太极拳基本八法,练好掤、挤、肘、靠四种进攻手和捋、按、採、挒四种化解手。捋破掤,按破挤,採破肘,挒破靠,环环相扣,循序练习。本次大讲堂,张全亮先生没有就推手展开训练,但他已经把太极推手的秘诀倾囊相授:
一是公转与自转。推手双方的运动原理,如同太阳与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规律,双方沾连粘随,不丢不弃,形成公转气场,而个体的轻灵圆活,形成自转的力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极大地发挥轻灵圆活的自转功能。这就要把腰胯练成像万向轮那样的旋转自如的自转体,真正实现《十三式行功心解》所说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利&。
二是阴阳相助。太极推手,须明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互助互动,比如前进为阳,但意念要放在后面,以阴助之;后退为阴,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阳助之;左右上下无不如此。张全亮先生谆谆告诫:要把阴阳之理贯穿到太极拳体用的全过程,欲登太极高峰,更要把体悟阴阳的功夫放在重中之重。
三是行云流水。&上如行云随风变,下如流水顺势走。&这是张全亮先生提出的太极推手的又一功法原理。张全亮先生认为太极推手要练就两种劲法,即&上如浮云随风变&的&行云劲&和&下如流水顺势走&的&流水劲&。
行云劲,就是把自己的手指、手腕、肘、肩、颈椎、胸椎、腰椎、胯、膝、踝、脚趾等各处关节都练得非常松灵自然,如随风行云,使对方触之即空,没有着力点,找不到依托。
流水劲,就是以意导气,使自己化身如水,顺势而变,绕曲通幽,无孔不入,不顶不抗,让对手如同身在水中,脚下无根,漂浮不定,任我摆布。
吴式太极拳的推手奥妙无穷,太极八法相生相克、循环往复原理;推手双方公转与自转原理;阴阳并济、互动互助原理;轻柔圆活、行云流水原理;以意引气、按窍运身原理;八法八卦、劲别对应、意念操控原理等等,结构成了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练内容。它是太极推手运动必须遵循的原理原则,也是通向太极拳神明境界的不二法门。这是我在张全亮先生教学过程中所领悟的吴式太极拳的理论智慧。
张全亮先生《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的课程内容博大精微,听过他的课以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理解、消化和操练过程。这正是中华武术名家大讲堂的教学效应。一年一度的名家大讲堂,吸引着成百上千的武术爱好者沉浸在大讲堂的教学氛围中沐浴传统,咀嚼英华。它成就了武术大师们传道授业的崇高伟业,也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武术英才广布大江南北耕耘播种的盛大气场。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武术的现代奇迹。
& 限 10-500 个字符 已输入 0个字符
&&&&&&&&&&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成立于日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展示
1、请选择问题类型
2、请留下联系方式(选填)吴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乌铁成 ——中国武术在线 人物访谈
吴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乌铁成
文/薛殿忠&日
乌铁成,男。生于1966年3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吉林省东丰县中心小学校长。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吉林省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武术项目一级裁判员、东丰县武术协会副主席、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
他少年时就酷爱武术,并痴迷于其中。1982年,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艰苦的习武历程。每天就是站弓步、马步、打沙袋、站桩,日复一日的练习,虽然枯燥无味,可他一路坚持下来。他先后研习过少林连手短打、八步连环拳、少林单刀、长拳、铁臂功、铁砂掌、少林太祖短棍等。19岁拜著名武术、气功大师少林临济派第二代传人李福有老师门下,成为李福有老师的关门弟子,得到李老师的传授,荣得老师的真传。此间还系统研习了大小洪拳、白藕拳、霸王拳、实战棍术、气功养生心法等武学。几年下来,他具备扎实的武术功底,尤其擅长八卦掌、太极拳、少林拳、太极推手、气功等功夫。
1984年他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更是习武不辍,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第二课堂向学生传授初级长拳、初级刀术、棍术等武术基本功和套路,让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运动练习武术的习惯,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武术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特色项目,深受师生们的青睐。
九十年代初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他又向程派八卦掌郝心莲、八卦名家李子鸣先生传人&&辽源市武协副主席盖和林老师虚心求教,学习八卦掌、八卦鞭杆、陈氏太极拳等传统武术套路。经多年勤学苦练,终于学有所成。2010年,他拜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著名武术家张耀忠先生为师,成为张耀忠先生的弟子,潜心研习吴氏太极拳、太极刀、太极剑等功理功法,并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为了推广和普及吴氏太极拳,他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每天的晨练时间,进行义务教学和辅导,经他辅导过的武术爱好者多达数百人。每次以武会友,交手、过招、切磋,人们无不被他德艺双修的高尚人格魅力所感染、并对他精湛的技艺由衷地钦佩和折服,经过接触交往而结成了深厚友谊,成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良师益友。
记得那是201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他与往常一样在南照山大桥下辅导武术爱好者进行太极推手练习。这时从山上下来一群年轻人,也来到晨练场地驻足观看。其中一个小平头年轻男子说道:&师傅,你练的是什么拳呀,这慢腾腾的,管用吗?我是练散打的,已经在河南武校学习三年整,要不咱俩过两招试试?&他说:&我练的是太极拳,它的特点就是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我们可以切磋交流一下,让你体验一下太极拳的奥妙之处。你进招吧!&
这时,年轻人一个右直拳就打了过来,只见他微微一闪身,右手一粘,左手缚住对方的手臂顺势一捋,一个&顺手牵羊&,就把对方摔倒在地;年轻人站起来以后,再一次猛扑过来,只见他不慌不忙,待到对方靠近的一瞬间,上下齐进,手脚并用,一个&小鬼推磨&,又将对方摔个四脚朝天;年轻人第三次变换招式,左拳又直打过来,他一个&右抱七星&,接着进步顺势打挤,对方又一次跌坐在地上,气喘吁吁。他将年轻人扶起来说道:&我们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自卫防身,切记不可招惹是非,好勇斗狠,恃强凌弱,一定要讲究武德,以礼服人。&年轻人非常折服地表示,以后一定会习武修德,好好学习太极拳。
他的弟子很多,李明、关思鹏、高国栋、乌家鹏等,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武术爱好者和武术文化传播者。成为推广普及武术文化和创建&武术之乡&的骨干力量。
经过多年的积淀,乌铁成现已成为吴氏太极拳在东丰传承和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传统武术技击、推手、散打、擒拿、内家拳的拳法等有着较深的造诣,成为东丰县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实力派领军人物。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是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关键、最基础的启蒙地,是承载着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东丰县中心小学校长,为了做好&武术进校园&工作,他亲自制定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利用体育课、体活课、大间操、二课堂时间进行武术教学,先后在校幼儿园和1&6年级分别开展了幼儿趣味武术操和武术段位制套路长拳一段、二段的教学活动。学校还投资一万余元购置了武术教学训练器械,配置了室内武术教学训练室。组建了一支120人的学生业余武术队,800余名学生学习掌握了武术长拳一段、二段、初级刀术、五步拳等武术套路。100余名幼儿园孩子能集体演练全国第九套幼儿武术操《旭日东升》、50余名教师能集体演练24式简化太极拳。
2015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领导到学校视察,对县中心小学武术进校园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9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体育局授予&吉林省校园武术特色学校&。
白驹过隙,岁月留痕。深谙武德的他,三十多年在习武道路上,以豪迈之情,投身于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的事业中,谱写自己无悔的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乌铁成这位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武者,不断地把正能量传递给世人,也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他在辛勤地耕耘着,默默奉献着,在平凡中演绎精彩人生!
乌铁成校长(左2)陪同国家武管中心领导(右2)到东丰县中心小学调研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张全亮谈吴氏太极拳
查看: 12259|
摘要: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吴式太极拳的主要运动特征、技术要领和健身原理,我们认为这些也都体现着太极拳特有的价值和魅力。
  张全亮:1993年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第17条中规定的“吴式太极拳风格特点” ...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吴式太极拳的主要运动特征、技术要领和健身原理,我们认为这些也都体现着太极拳特有的价值和魅力。
  张全亮:1993年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第17条中规定的“吴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为“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四句话。这四句话简单、全面、贴切。后来我又根据老师的拳术理论和动作规范,结合自己多年在练拳和教学实践中的体悟、研究,对吴式太极拳(北派)的主要运动特征细化为如下口诀:
  端庄平稳,气度开阔
  单腿负重,轨道步型
  虚实分清,六球相佐
  立圆为主,按窍运身
  轻静柔化,伺机而动
  紧凑舒伸,如水洇沙
  行云流水,纯以意行
  诗情画意,三才相通
  所谓端庄平稳,就是要求在练拳时,时时式势做到头端、身正,肩平、腋虚,眉展、胸涵,拨骨、沉肌,提肛、举尾,吸胯、抽腰,不偏不倚,不摇不晃,上下协调、内外如一,中正安舒,稳如山岳,动如流水。要心专、神敛、意松。两手如同捧着一碗硫酸水,平心静气,谨慎小心。练拳如此,做人做事,均应如此。
  所谓气度开阔,就是要求在练拳时,头要与天相融,脚要与地相融,身要与空相融,要三才合一,有气吞山河的气魄。要提起精神,时时式势做到松而不懈,柔而不弱。精神要足活,心胸要宽畅。拳论曰:“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处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群,遇到任何情况,处理任何复杂事物均应如此。
  所谓单腿负重,就是要求在练拳时,身体的重心要完全垂直在一条腿上。用一条腿支撑全部体重,另一条腿能抬而不抬,只起斜撑和拉纤的辅助作用,不分担体重。这是吴式太极拳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各式太极拳都强调练拳时要“中正安舒”,但怎样才能做到式势处处“中正安舒”?吴式太极拳认为必须学会在动、静,开、合的每一瞬间,都能做到单腿负重,独立自主,太极拳阴阳,不偏不倚。
  单腿负重变化灵活,不迟、不滞。前进后退、左右移动、上下起落、屈伸开合,都能做到不努气、不用力,不勉强,圆润轻松,灵活多变。可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纯任自然的运动。单腿负重,要求鼻子尖要和负重腿的膝盖尖、脚大趾尖上下垂直,三尖相照。尾骶骨要和负重腿的脚后跟上下垂直相照。在重心绝对垂直的情况下,移动步法或起腿时还要做好“配重”。即负重侧的肩沉、肘坠。合理遵循人体力学的原理。这样膝关节就不会“切轴”、不会受损。横膈膜、内脏、关节、韧带没有不合理、不舒服的牵拉,其运动始终处在一种松静、自然、圆润、合度、有序、有趣的状态中,常此练习可以产生最佳的健身效果,可以出现巧妙的技击功效。
  所谓轨道步型,就是在练拳时要求两足的前进、后退,左右移动后的定步时,两脚尖均朝前,两足平行,呈轨道式。步幅最小的时候是正步,即两脚间隔宽约一脚,脚尖和脚跟距离长约一脚;步幅最大的时候是隅步,即两脚间隔宽约一脚半,脚尖和脚跟距离长约半脚。这种步法在吴式太极拳界通称“川”字步型。即身体两侧从肩井穴至涌泉穴比做“川”字两边的两竖。整个脊椎和头项,即从头顶的百会穴至大小便之间的会阴穴比做“川”字中间的一竖。每一个动作的预动,或定势时都要求“川”字中间的一竖,即头项脊椎和负重的一竖(负重腿)重叠成为单腿负重。另一竖(腿)成为虚腿。实腿和虚腿的两足尖都朝前,两足是平行的,也是呈轨道式的。其实所谓的“川字步型”,只是在前进或后退的时候,其步法在左右移动过程中,尾骶骨经过两脚中间时,瞬间呈现的一种态势。这种态势如白驹过隙瞬间既无。“川字步型”是瞬间的投影状态。是实现单腿负重的过程。也可以说“川”字是不定型的。用“川”字来比喻吴式太极拳的步型,不如用“轨道”步型更为确切。单腿负重的轨道步型,进退转换灵活,可以使上体重心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另一条腿上,保持身体的“中正安舒”。技击发力时再遵循太极拳“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体用理论,所发出的力最沉稳、最松整、最深长、最有力。就会出现最佳的技击效果。
  所谓虚实分清,前面已经说过,吴式太极拳是虚实分得最为清楚的太极拳。它不但要求两腿在每个动作中单腿负重,虚实分清。还特别强调每个动作都要注意分清上下肢的虚实。也就是拳论所说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即当左腿负重时,左手为虚手,右手为实手,右腿为虚腿;当右腿负重时,右手为虚手,左手为实手,左腿为虚腿。实者静,为阴,为服从;虚者动,为阳,为主导。只有上下左右虚实分清,重心才能稳健,举动才能轻灵,发力才能园整。
  所谓六球相佐,就是练拳时四肢的虚实变化,要以身体之六球(两眼球、两肾球、两睾丸球)操纵。即动肩、动胯时,要把意念放在睾丸上;动肘、动膝时,要把意念放在腰子上;动手、动足时要把意念放在眼球上。这是已故太极拳大老师在数十年的武术实践中验证、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独到的理论。在实践中一试便知:两睾丸管两肩、两胯。即当两个睾丸向内收缩时,两肩、两胯是无力的。当两个睾丸向外膨胀时,两肩、两胯是有力的;两腰子(内肾)管两肘、两膝。即当两个腰子向内收缩时,两肘、两膝是无力的,当两个腰子向外膨胀时,两肘、两膝是有力的;两眼球管两手、两足。即当两个眼球向内收缩时,两手、两足是无力的,当两个眼球向外膨胀时,两手、两足是有力的。用“六球”操纵肢体,是以内使外,不显山不露水,具有隐蔽性。发力由内到外,完整不懈。六球相佐是交叉相助的,即动左边时着意右边的三球,动右边时着意左边的三球。
  所谓立圆为主,是说吴式太极拳的关节运动强调尽量走立圆。因为立圆运动可以减轻四肢在旋挑移动时,对中心轴的牵拉力,重心稳定;立圆使用的是杠杆原理,可以以小力胜大力;立圆运动所占空间小,变化灵活;立圆在前进后退的运动当中是直线滚动或往复旋动,阻力小、速度快、力量大。立圆运动轻灵有趣不易疲劳。
  所谓按窍运身,就是在运动时要想穴位,用穴位领着身体走。这是王培生老师的发明,是北派具有老师风格特点的吴式太极拳独有的特点。练拳时观想穴位,不但细腻柔和而且具有明显的防病治病效果。技击时着意想穴位,可以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按窍运身”的提法把上述这一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简单化了。并提高了太极拳运动对治病健身作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Copyright @ CNTJQ.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温县体育局(黄河路4号) 邮政编码:454850 服务热线: 6128088 手机:
QQ:9450042
版权所有: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研究院
温县武术协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氏太极拳37式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