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自行车为什么是台湾租自行车的

当前位置:
为何台湾汽车如此干净 只因人家空气好?
& & & &猫哥趁着端午小假期去了一趟台湾,初到宝岛每天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馋嘴的猫哥在路上还是非常关注汽车的,虽然台湾有许多车型与大陆有分别,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进口车,但猫哥发现一个共通点,台湾的汽车都很干净,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空气好车身自然干净?& & & &猫哥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中,不论是新车还是旧款汽车,路上大部分的外观保养都非常好。当猫哥提出为何台湾汽车如此干净时,同行的朋友补充到:台湾空气好,车自然干净。这道理绝对是正确的,当一个地方空气污染少,基本没有雾霾的话,车子洗干净放在车库中,一段时间过后也不会有太多尘埃停留在表面,现在大陆到处都是建桥修路,路上都是工地扬尘,车身能够干净吗?& & & &但猫哥脑子又浮现一个问题,因为汽车不只是停在家中,常需要在路面跑动,猫哥从花莲租摩托车的经历得知,其实路上的污染并不少,几十公里下来,脸上都沾到不少黑色的污染物。虽然空气好,但路上还是有不少污染物,那为什么车子还那么干净呢?进口车漆面就注定亮丽?& & & &可能有部分人会说台湾路上跑的车是进口车,漆面质量绝对比大陆的合资车好,因此看起来更亮是很正常,猫哥对此观点并不完全认同,大陆也有不少进口车,雷克萨斯、保时捷等等车型,都是纯进口方式进入国内,但并不见得这类型的豪华车漆面在国内就有多亮,依然是被尘土包裹。干净全靠洗出来& & & &车子被尘土包裹,多漂亮的漆面也不能亮出原有的色彩,根据当地车主的描述,车子的干净是有原因的,一般他们会两至三天洗一次车,因此车子看起来非常干净。& & & &为何如此频密的洗车呢?根据多位台湾车主描述,大部分车主都认为爱车外表显脏,看起来觉得很碍眼,自己开起来也不舒服,因此必须经常拿去清洗。猫哥更多认为这是一个汽车文化的氛围,当路上大部分汽车都非常干净时,自己的爱车也不允许有一点脏东西留在车上,因此大部分车主都会经常对车子的维护保养。广州洗车贵还耗时& & & &如此频密的维护,台湾洗车很便宜吗?猫哥脑中不禁提出这一问题,要知道以广州为例,市区的洗车价格基本在40元以上,如果以每周2次的洗车周期,一月洗车8次,总费用至少要320元以上。对于许多忙碌的车主来说,洗车费并不是最重要,洗车所耗费的时间才是最让人头疼,加上排队和洗车,每次起码都要半小时以上,白天已经劳累工作的车主,晚上还耗费时间在洗车上,谁还有这心思呢?洗车在油站完成& & & &那为何台湾车主有如此心思洗车呢?这决定性的因素是洗车价格,在台湾洗车分为两种。& & & &第一种是在正常的洗车厂人工洗,虽然洗车厂一般在较为偏僻的地方,不过涉及人力成本,价格在100-150台币左右(人民币20-30元),视乎车子大小,体型越大的车价格越贵。& & & &第二种是油站里的投币式自动洗车机,这种洗车机在大部分油站都会配备,由于只清洗外观,不会对内饰进行清洗,因此价格也会更加便宜,大约在10台币左右(人民币2元)。& & & &对于许多车主来说,油站里的投币式自动洗车机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油站里基本都会配备,因此网点非常多,基本不需要排队等待的时间,而且洗车时间也非常短,投币后大概几分钟就能洗干净,因此这对于台湾车主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何台湾汽车如此干净 只因人家空气好?
版权所有:北京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  (C) 2016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内逐渐下行的经济大环境,自行车行业也不好做,大家都唉声叹气。不过作为经历过2008年台湾自行车狂潮的人,我认为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
  历史背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爆发后,台湾失业率高涨,大学毕业生薪水从28000元(新台币)下滑到22000元,汽车市场也是大幅萎缩了约三成。不过就是在这样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台湾迎来世界范围里也罕见的自行车销售大爆发。在2008年,台湾一共销售超过一百万辆自行车,而台湾当时的总人口只有2300万人,也就说每20个人就有一个人买一辆。
  在2008年的自行车风潮里,捷安特也从一个普通自行车企业,爆发增长为台湾的标志性品牌,获得和华硕、宏、HTC相提并论的名声。刘金标董事长成为台湾的家喻户晓的社会贤达,在岛内的影响力堪比大陆的李开复潘石屹等人,更被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聘为资政,成为智囊团里为数不多的商人。在2008年,捷安特的年营业额达到40亿新台币,在台湾市场占有率高达40%,稳坐龙头位置。一些人笑称,在台湾自行车里只有两个品牌,一个叫捷安特,另一个叫其他。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引爆了台湾的自行车热潮呢?
  1、让自行车成为新的时尚:Cycling is the new Golf,在台湾,骑行这项运动被重新定位,如高尔夫球一样,是一件很酷的,也能彰显社会地位的事情。
  2、一部电影:《练习曲》这部捷安特赞助的电影激起很多人的环台骑行冲动,也促成了标哥的环台之旅。
  3、刘金标的环台骑行:标哥在2007年完成环台后,也点燃了台湾岛内的骑行风气。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台湾人最想挑战的就是攀登玉山和骑自行车环岛。
  捷安特旅行社经理蔡嘉津表示,捷安特旅行社5年里接待了超200个环岛骑行团,共有过万人完成了环台挑战,最年长的旅客已77岁,而最小的则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环岛旅行团中,有6成的车友选择客制化行程,包括台积电、台大EMBA、玉山金控等著名团体,并有4成的环岛车友来自国外,影响力大且广。
  4、折叠车的兴起
  5、夜骑风气的出现,扩大的骑行的适应情景。
  6、大厂联手打造自行车,提高自行车的品质水平。
  7、各地政府举办无车日活动:2007年举办了第一届台湾无车日活动,可以说是台湾第一场运动嘉年华,健身教练讲课、花车游行、特技单车等表演丰富了活动的形式,现场共有约万人在台北市内骑行,创台湾运动界的先河。后续的台湾无车日活动都能保持很高的参与度,从此台湾的自行车风潮正式成型。
  现在可以从2008年风潮里学到什么?
  1、社会的消费力不会平白消失,关键是如何争取。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自行车业界要做的是去塑造“骑行=健康”的概念,摆脱以前自行车不入流,骑自行车的都是潘康乃嘉ㄊ啤H绻孕谐狄到缒芄挥煲恢址瘴В镄杏胩粽阶晕一系群牛敲醋孕谐狄材艽蠓胂蚋呤杖肴巳旱纳睢
  2、高端自行车的分歧付款优惠方案:以英国为例,英国的CycleScheme与自行车企业携手,推出分期贷款,方便车友买到自己的心头好车。
  3、在通勤车上下大工夫,特别是折叠车:折叠车在网络上是热度排名第二的车型,在国内线下的占有率也高达20%,不过业内对折叠车抱着热情不高的态度。在2008年台湾自行车风潮的兴起,折叠车就是背后的推力之一,市民几乎人手一辆,其中大行和Birdy更是满街跑。
  4、先营造文化,再卖车:以哈雷摩托为例,重新打感情牌,还有历史和荣誉感。
  5、公共自行车与政府的联合:让自行车赛事不再是骑行高手们的专利。
  6、跨行业结盟:美利达曾经与福大众结盟,台湾许多媒体也推出订阅高端书报送自行车活动,而Specialized跟瑜伽服装品牌Lululemon也曾达成合作,这些有助于打入其他受众群体中去。
  责任编辑:hzh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自行车资讯交流服务平台
4130文章数美骑观察 | 捷安特 ADV SL留守台湾 高端自行车为何不在大陆生产?_美骑-爱微帮
&& &&& 美骑观察 | 捷安特 ADV SL留守台…
上海展Liv展台笔者近段时间走访了多家厂商,囊括整车、前叉、三件套、脚踏等自行车的基本产品,其中大部分为台资企业(谁让有台资背景的企业占据了大陆自行车市场半壁江山)。除了体验到自行车制造的严谨和复杂外,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自行车厂商,特别是台资厂商,目前还没大规模将高端的产品放在大陆生产,大陆的产能更多是供给入门产品或者OEM代工。据悉,捷安特昆山工厂所生产的最高端车型,为ADV级别的碳纤维车款,而顶级的ADV SL级别的车型,无论是TCR、PROPEL、DEFY还是XTC,全部都由台湾总部生产;维乐也将2016年的拳头产品Angel系列坐垫留在台湾生产,昆山工厂主要经营入门级产品和OEM代工业务;全球最大脚踏生产商维格将旗下高端品牌XPEDO的锁踏产品全部留在台湾生产,还有其他专攻AM、DH使用的高端平踏也大多在台湾制造;鑫元鸿短期内也不会将自有品牌XERO的生产迁到其位于昆山的工厂;信隆实业虽然将绝大部分的产能都转移到大陆的三个生产基地,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是台湾还是保留着一家手工打造高端零配件的小工厂。从信隆实业1991年在深圳注册公司,或者捷安特在1993年创立昆山工厂算起,台湾自行车企业在大陆投产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海峡两岸产品分布逐渐趋向平衡,但是大陆主攻入门产品(整车或零配件都是),台湾力推高端产品的模式依然难以撼动。从表面的认知来看,很多车友会将其归罪在大陆工厂技术水平的不济,但问题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还有更多的市场、政策、消费者认知上的因素。捷安特工厂一角不完善的产业链中国已经被冠以“世界工厂”之名多年,基础工业的齐备程度放在世界范围也首屈一指。不过在现代自行车生产领域,大陆的起步还是较欧美和台湾慢上一个时代。按照产业转移的常理,往往高附加值的生产线是最能承受高人工、土地成本的,所以台湾厂商在将产能转移到深圳、昆山等地时,高端自行车产品自然会是“留守者”。论自行车产量,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根据《美骑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自行车产量高达8305万辆,在巨大的体量下,各种自行车零配件能在大陆制造。但要研发和生产高端车型时,笔者就听到厂商们强调,许多需要精细加工的零件,如轴承、密封圈等都需要从台湾进口,大陆工厂的相关产品难以达到它们的精度要求。自行车是一个产业集聚程度非常高的工业产品,一辆整车需要由十几个工厂协同生产,对于零配件的运输便捷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即使是小配件,频繁从台湾进口所带来的运输和税费,会直接推高自行车的生产成本,所以对厂商来说,将高端产品线留在台湾,依靠台湾更为完备的高端自行车产业链来缩减运输费和时间成本(大宗工业产品并不会用昂贵的快递运输,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可想而知),这个策略虽然较为保守,但到头来,可能有更为优越的经济性。在没有齐全供应链的支持下,盲目将高端产能往大陆迁移,其实就是将工厂往高成本的坑里推。鑫元鸿自有品牌轮组市场需求的不足中国自行车市场近两年虽然遭遇寒冬,但是在全球自行车市场的地位却逐步提升,越来越受到欧美、台湾品牌的青睐。不过,在高端自行车的需求,中国始终无法超越欧美、日本市场。《美骑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自行车的平均价格为3211元人民币,虽然平均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从消费层面上,对高端自行车的消费能力总体还不够。在走访了厂商后,厂商们都表示,目前高端的整车和零配件的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欧美和日本,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车友的消费能力强,而且自行车文化根深蒂固,对于高端自行车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以地区来看,台湾对高端自行车的接受程度也较大陆高出不少。由于主要的需求并非在大陆,厂商对于高端产品产能转移的急迫性也没有那么高。特别是台湾企业,他们本来在台湾就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台湾作为太平洋边陲岛屿,在海运出口日本和美国等地上具有很大地缘优势,这些条件对厂商来说都很诱人,没有整体转移到大陆的必要性。如上所述,自行车是一个高度集聚的产业,大型的整车品牌或者OEM组车厂旁边,总会有大量的零配件工厂出现,为整车组装提供所需的零配件,所以就形成了台湾大甲,大陆深圳、华东、天津等大型的自行车产业圈,也出现各种整车和零配件品牌紧密合作的联盟,如以捷安特为主导的G-TEAM。由于大陆高端整车需求量不足,所以零配件商们供应的产品也相对入门。自行车是一个前期投入巨大的产业,要造一条高标准的整车、前叉、轮组生产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投资的回报率是重要的考虑前提。维格车料创始人陈忠义先生介绍,维格昆山工厂主要的重机械是注塑、压铸机,而台湾工厂就是一排排的CNC切割机,所以台湾所出产的脚踏要明显高端一些。这种差距,要追根溯源的话,市场需求是关键。反倾销税要说出口欧美的问题,反倾销税就是一个关键。23年来,欧盟对大陆自行车出口的自行车一直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给自行车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困难,大陆擅长外销的自行车品牌,如千里达、格莱仕、威华等,主要的外销目的地都不是欧盟国家。直到2015年,捷安特中国才得到欧盟的反倾销税豁免,另外也只有欧亚马、爱地雅能够得到欧盟的关税豁免。对于剩余的厂商来说,在大陆生产的自行车,要出口就要付出高税负的代价,原本低成本(人力、地租)应该是它们重要的武器,但为了进入欧盟市场,就不得不将价格提高以对冲税费成本,产品竞争力大幅削弱。在另一方面,由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实施,台湾自行车产品进口到大陆的关税大幅降低,甚至有厂商享受到0关税的优惠,所以即使在台湾生产高端自行车,然后再运输到大陆销售,成本也在可控范围之内。这种产销模式下,更让厂商头疼的可能就是市场信息的脱节,也就是难以估计大陆市场对某款车型的需求量,容易造成缺货或者库存积压。缺货时可能会让消费者长时间等待,消磨购买积极性。技师在手工焊接车架熟手技师缺乏从2015年开始,工业4.0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热词,在人力成本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机器人替代人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大潮流。经过长时间走访,笔者认为,自行车行业在工业4.0时代并没有掉队,大量的数控设备降低了生产对人力的依赖,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不过,当提及高端的车架、轮组、前叉等产品时,工匠精神就会被自然而然地想起,技师在生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鑫元鸿的高管称,在台湾工厂,一批老技师都会熟练地使用辐条张力计,也懂得如何校正轮组的偏摆问题,这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在大陆设厂的自行车企业大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有经验的技师快速流失,缺乏一个稳定的技师班底。维格创始人陈忠义先生说,在台湾,工人离职的节点主要有入职1年和3年,1年时考虑的是这份工作是否合适自己,3年时考虑的是工作与婚姻、父母之间的矛盾。如果一个台湾员工熬过了第三年,那么他往后离职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基本会在工厂一直干下去,成为技术骨干。不过,大陆员工的流失毫无规律性,企业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熟手技师,可能转头他就离职了,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技师团队的不稳定,也是影响自行车企业将高端产能落地大陆的重要问题,毕竟一件不合格的产品,对于企业声誉的损伤是再多广告也难以挽回的。霸道的血统论除了出于厂商利益的考虑,消费者的偏好也是高端车在哪里生产的关键,产地并不仅指明了地理信息,在很多车友心中,还是产品质量,甚至逼格的象征。如果一个车架打着“MADE IN CHINA”标记,那么它仿佛就背上一个低质量的原罪,甚至被下意识地冠上“厦门碳”、“东莞碳”、“公模”等词,被视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货色。与之相对的,大家更喜欢看到自己所用的产品上面打的是“MADE IN ITALY”“MADE IN GERMANY”,即使它们可能只是“PAINT IN ITALY”。对很多车友来说,台湾制造也是远远高于大陆制造。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大陆生产的自行车仿佛难以与高端扯上关系,厂商们也会“识相”地把产地放在其他地区。CNC切割是自行车制造中较高端的工艺总结:大陆自行车制造业其实一直在不断升级,很多企业都表示了扩大产能的打算,里面就不乏高端产品的生产线。近年,一些国产品牌和碳纤维代工厂的崛起,生产了许多让人垂涎的豪车,为大陆自行车制造业带来浓厚的“贵”气。这无论从技术积累层面,还是市场培养方面来说,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毕竟自行车产品要往高端走,要造得出来,也要卖得出去,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循环。但是要真正实现跨越发展,让&MADE IN CHINA&变成高端的代名词,厂商还需更加自律,在质控、人才培养上下大功夫,也请消费者们对国产自行车多一份耐心,它总会让国人骄傲的。文章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来,一起聊聊自行车的那些事儿···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日系盛,德系衰……台湾汽车十大发现
作者:469652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这里的人们有蓝天白云,阳光海水,有干净的食物和丰厚的人文滋养,人与人之间相处平和温良,那么汽车对他们来说又算得上多大的事儿呢?
& & 上月趁着五一小长假陪家人去台湾旅行了一趟,10余天的时间里,游览了台北、高雄、垦丁、台东、绿岛等地,有坐火车,也有租车自驾,算是横穿了大半个台湾,看到了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野的台湾全貌。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这次也顺便观察了台湾的汽车概貌,忍不住与大家分享。& & 对车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章后面看旅行感悟。& & 我总结的几个现象是:一,日系和欧系各占半壁江山& & 满眼皆是丰田、日产、本田,而且马自达和三菱的比例也比在大陆高很多,只有铃木比较少见,问当地人,说这个品牌现在不行了,和大陆的处境差不多。& & 我们都知道大陆最火的汽车品牌是大众,然后在销量榜前列的还有别克(包括雪佛兰)和现代,但在台湾,第一名绝对是丰田。而台湾的神车也是一款丰田的7座MPV――WISH,外观很像高一点的东风本田杰德,外观挺流畅,内部空间也很实用。WISH不仅是出租车的绝对主力,也是台湾家用车的主力,而且还是中高档的家用车了。& & 我在台湾期间坐了三次WISH,其中包括从高雄到花莲的两个小时车程。我们一家四大一小,我坐第三排,第三排另一半座位用来放行李,完美的空间利用。该车2.0动力,除了怠速的抖动稍微有点大,总体的舒适、隔音都还过得去,加上外观还真挺好看(还有不少改装的),是非常适合家用的选择。如果要在台湾找一款神车,那估计就是WISH了,该车在台湾售价85万台币,合人民币17-18万,跟大众的途安差不多,可为什么丰田不国产引入大陆呢?单论外观,就比那逸致好到哪去了。& & 还有一个现象是,雷克萨斯的混动车型在台湾卖得比传统车型还好,IS300h、RX450h这些在大陆见不到的车款,反而在台湾有。& & 至于日系车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我问当地人他们倒很少说经济省油,质量可靠之类的,而是说日本车进入台湾市场早,而且很多有本地生产,价格实惠,还有是因为欧系车配件相比之下不那么好找,并不是他们不喜欢欧系车。(我分析应该还有渠道、口碑、消费习惯、品牌忠诚度等关系)& & 欧系车里,福特还比较多,能见度超过了大众。这主要是福特进入台湾市场早,差不多有30年了。二,平民车远比好车多,老车比新车多& &&去了台湾这么一对比,我确实体会到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国人对好车和新车的追逐有多么厉害。& & 在台湾,除了台北最繁华的101大厦周围商圈,其他地方除了WISH更多都是威驰、卡罗拉、福克斯那样的紧凑型家用车或AO级小车,而且卡罗拉很多都还是之前不知道哪一代的老款。当然,台北还好一些,新车和好车至少占了一半吧,而在花莲、台东那样的城市,新车就很少了,老车和平民车至少占了八成。& & 这当然和台湾目前的经济微增长有关,也和台湾人的节俭和务实有关。我向当地人问起这些,他们总爱说二手车(这里叫中古车)这么多,干嘛还去买新车?还说之前有一阵子油价上涨,很多人把车卖了骑摩托出行,也有人说一些有钱人也开破破烂烂的车。& & 我们在台北住的一家酒店的老板,开一辆雷克萨斯RX270。在花莲,民宿的男主人开一辆天籁,他们的房子有两三层楼,挨着河边,算是花莲市区里的精品洋房了,价值不菲,怎么也该算是中产吧?& & 当然,并非台湾人不喜欢新车,据我观察,开新车的年轻人还是很多的,其中以欧洲车居多,比如高尔夫、奥迪的A3,福克斯ST、还有宝马的1系、3系,2系4系也能见到,奔驰偶尔能看到新C级和CLA;新车里面,开欧系旅行车也不少,像福特野马、斯巴鲁STI这样的酷车也还是有的。三,轿车多,SUV少& & 这点也和大陆很大区别,我分析是因为台湾本土面积狭小,路况良好,加上人们的务实和节俭,所以SUV在这里的能见度并不高。也许不是台湾人不喜欢SUV,而是他们觉得没必要买SUV。实际能见到的SUV主要以日系紧凑型为主,尤其是本田CR-V、丰田RAV4,其他如马自达CX-5、福特翼虎(KUGA)、日产奇骏、三菱欧蓝德、现代ix35和纳智捷优6也有一定比例。& & 而中大型SUV和硬派越野车几乎就绝迹了,像大陆的明星车型,汉兰达、昂科威、切诺基、普拉多这样的车型根本根本看不到,只有极少数时候能看见帕杰罗和牧马人。我来做一个直观的初略统计吧,常见的车型如下:按照级别来看:& & AO级:玛驰、飞度、POLO、骐达、威驰、雅力士& & A级:卡罗拉、雷凌、思域、福克斯、高尔夫、马3、轩逸& & B级:凯美瑞、天籁& & 紧凑型SUV:CR-V、RAV4、奇骏、CX-5、翼虎、欧蓝德、优6、RX、ix35按照品牌来看:& & 丰田:雅力士、威驰、卡罗拉、雷凌(新款卡罗拉,沿用美版外观)、普锐斯、凯美瑞& & 本田:飞度、思域、CR-V& & 日产:骊威、骐达、轩逸、天籁、奇骏& & 马自达:马自达3、CX-5& & 三菱:翼神、欧蓝德& & 斯巴鲁:森林人、傲虎(老款)& & 铃木:雨燕& & 雷克萨斯:CT、IS、RX、NX、LS系列& & 福特:嘉年华、福克斯、KUGA(翼虎)& & 奔驰:CLA 新C S级 SUV几乎没有& & 宝马:1系 3系 X6 4系 6系& & 大众:高尔夫、凯路威、途安、开迪、甲壳虫、迈腾、迈腾旅行版& & 纳智捷:优6和大7MPV很少见的有:& & 斯柯达:明锐、Combi昊锐、YETI野帝、Roomster&& & 标致:见过双门的206和一台508SW& & 英菲尼迪:Q50 QX60& & 讴歌:见过两台老车& & 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好像没有& & 沃克斯豪尔:见过一台小车& & 欧宝:偶尔有老车& & 沃尔沃:老富豪,新车见过V40& & 极少见的有:& & 保时捷、JEEP(只有牧马人 好像有自由光)、菲亚特、萨博、宝腾(大陆的青年莲花)& & 豪车见过宾利一次,玛莎拉蒂一次& & 大陆很多而台湾几乎看不到的:除了朗逸、凌派等中国特供车型外,还有速腾、新帕萨特、蒙迪欧、锐志、皇冠、雅阁、歌诗图、奥德赛(看台湾的汽车节目说快上市了)、阿特兹、汉兰达及几乎所有的中大型SUV 。小型SUV几乎没有,别克、 雪佛兰、标致、雪铁龙几乎全系新车缺席,还有奇怪的是大众其他车型都有,就是没见到尚酷。& & 大陆少而台湾相对多的:马3、CX-5、欧蓝德四,售价:越畅销的低端车越贵,中高端车型和大陆售价接近& & 在台湾,普通的家用车,如飞度、卡罗拉这样,同样的车款,车价要比大陆贵不少,而级别越往上,价格反而越接近甚至更便宜。就拿最常见的丰田来看,雅力士起售价超过了11万人民币,卡罗拉1.8L车型约13万起售,但RAV4的2.0L车型起售价17万多,和大陆差不多,而凯美瑞混动车型起步价21万出头,比大陆便宜了不少,丰田86售价也才约23.5万人民币。& & 其他,比如飞度、POLO的起售价都接近60万台币了(这里飞度要比POLO贵),按目前4:9左右汇率来计算,折合人民币12万左右。我浏览了一下台湾的汽车网站,日系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定价比较实惠,马自达的马3 2.0升版本15万起售,不知道是不是昂科赛拉,而CX-5因为是进口,2.0低配车型售价都超过21万了。欧系品牌里,大众高尔夫1.4TSI版本售120万台币,合人民币24万,最意外的是斯柯达,晶锐的起售价超过了POLO和飞度(不过是1.2TSI和1.4TSI版本),昊锐(速派)1.8TSI的定价折合人民币24万多,在大陆都可以买顶配2.0T车型了,这也和其进口身份有关。其他台湾比较常见的品牌,福特和现代的定价还比较实惠。& & 而豪华品牌里,以最常见的ABB加雷克萨斯来看,如果考虑到终端的优惠,比内地的总体售价没有太明显区别。至于油价:&&五,豪华车很单调,比大陆差远了& & 在台湾人的豪华车世界里,几乎就是ABB加雷克萨斯,其中宝马和奥迪的能见度虽然高,但旗舰车型不多,豪车主要还是奔驰S级和雷克萨斯LS居多,保时捷911和卡宴,还有玛莎拉蒂只偶尔见过。其他如凯迪拉克、沃尔沃、英菲尼迪等几乎看不到。反正我是没见到过凯迪拉克,沃尔沃看到过V40,然后更多是还叫“富豪”时代的老车,英菲尼迪看见过Q50和QX60,讴歌只看见过很少的老车,捷豹路虎也是。什么?DS?你不说我都忘了。哦,还有mini,在台北还是有一些年轻女孩开的。六,老车天堂,多得认不完& &&这一点也和很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类似,既然老车占的比重很大,数量当然就很多。对喜欢老车的人来说,随时都会有惊喜的发现,我还看到了60年代的甲壳虫和MINI,还有很多很多老车认不出型号。此外,也有很多80-90年代的豪华轿车,我想那是台湾经济最辉煌时代的印记吧!& & 另外,台湾对老车管理很宽松,比如一些老车喷着黑烟,如果在大陆估计早强制报废了。也许是台湾的空气质量太好,这点小污染他们也不在乎,包括市区太多的摩托,其实尾气也挺难闻的,但电动摩托很少很少,也许是台湾年轻人太喜欢机车的驾驭快感吧。七,开车都好有礼貌& & 我在台湾的十一天里,无论是台北这样的大城市,还是花莲、台东这种小城,还有郊区或者风景区,听见汽车鸣喇叭寥寥无几,唯一一次见到晃灯是在狭窄的路口,我乘坐的出租车司机提示对方先过。& & 我在台湾租车三次,开车过程中没见过一次对方开远光灯,也没有一次被粗鲁的变道超车(本身这里人开车就挺温柔)。在红绿灯路口,哪怕我忘了看绿灯亮起,后面的车也不会催促,真的,一次都没有,要是在内地,后面早迫不及待地摁喇叭了。在一个空旷路口,我准备掉头,就靠边停住想等后面的车通过,可那车却一直地停在那里等我,悄无声息地,搞得我都不好意思。& & 还有所有有斑马线的地方,机动车都会提前减速礼让行人,摩托车虽然都骑得很快,但在路口同样会礼让行人,只要行人不闯红灯,走人行道,根本不用担心。但我在上海,却经常被电动车吓着。&八,老车虽然很多,但都一尘不染& & 台湾的老车很多很多,但再破旧不堪的老车,身上也没有什么泥泞和污垢,这可能和台湾的空气质量有关。在城市空气指数排名里,台湾的好几个城市都排名前列,这主要也归功于台湾已经到了不需要大兴土木的开发建设来拉动经济的阶段,具体就表现在台湾老建筑很多,看上去不够现代繁华,但很少有地方能见到明显的扬尘。& & 此外,改装车很多,但那种夸张的爆改不多,以小改怡情为主。往往是改下轮胎轮毂和加点装饰性外观,就连WISH这样的MPV也有不少改装的,而且很多改装车主年纪还比较大。& & 此外改装的风格也不是一位地突出凶猛,也有很多改装得萌萌哒很有爱的,这样的改装往往用在大众T系列和迈特威这样的车型上。九,汽车不用中文名& & 这个确实很奇怪,因为在我看来,台湾是汉语文明保持发扬得最好的地方,可汽车无论品牌还是产品,在这里却几乎都没有中文名字。比如你和他们聊天说丰田本田他们往往听不懂,得说TOYOTA 和HONDA才行,飞度得说FIT,凯美瑞得说CAMRY,连最常见的WISH也没有一个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字。也许这也侧面说明了,汽车在台湾人的生活里面,实在是太普通寻常的一个东西,绝对不像中国人看得那么重。十,广告走心有情怀& & 和大陆的广告太多千篇一律地搬弄尊贵、时尚和科技等字眼不同,台湾的汽车广告显得更加注重情感共鸣。以我看到的几则广告举例:& & RAV4:优美的钢琴声中,一个35-40岁样子的中青年男人,开着它在雨中行驶,还配有骑马的影像,这么看来,RAV4在台湾也属于成功人士,至少是中产阶级的消费者的选择了。& & 沃尔沃V40:主要展现旅途中的麋鹿,突出“别赶路,去感受路”。& & 斯巴鲁森林人、纳智捷优6:年轻家庭的都市加户外双重生活。& & POLO:一对老夫妇,女儿养大了, 送了她一辆新POLO作为礼物,孩子开着车走了,夫妇俩留在原地目送,并拥抱流泪,每次回想起那广告我眼睛都有些发酸。可惜在网上没搜到视频链接,哪位朋友如果能找到欢迎在后台回复告诉我,包括RAV4那广告的背景钢琴曲。写在最后& &&除了汽车,我更想多说说其他。很多人从台湾旅游回来,说没什么意思嘛,又没多少高楼大厦,好车也没我们多,风景也不如大陆。我想他们估计都是跟旅行团的吧,而且肯定也没用心观察。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其实和这些硬件指标真没多大关系。& & 在台湾,我被那里迷人的生态环境,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氛围,还有深厚的人文气息深深打动。那里到处都干干净净,空气中经常都是植物的味道,市区到处是大片的树林和草地;无论是台北、垦丁还是花莲的夜市,在地上也看不到什么餐巾纸;这也让垦丁夜市唯一的一处简体中文提示“欢迎游客在此休息,但也请带走随身垃圾”显得格外打脸。& & 几乎所有人都很友善,民宿的老板和你沟通行程安排,或者随便找路人问路,对方耐心地甚至让你都嫌拢辉谔ū保频昀习寮颐悄米藕芏嘈欣睿岢挚睦卓巳RX270送我们去火车站,而我之前竟以小人之心,误认为他是要拉客的黑车司机(之前我也不知道他是酒店老板);坐捷运时,我岳母走丢了,没多久就被热心市民帮助找回;出火车站时,一位工作人员老大爷热情地和我小孩开玩笑,还提醒我们去给车票盖邮戳,留个纪念;在花莲出海看海豚,一位海洋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全程两个多小时一直专业又认真地给大家免费讲解,要知道那船的马达声音特别大……最重要的是,这里中老年人的眼神里也写着孩子般的纯真……& & 在台北,从高雅到流行,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各种演出展览;在花莲的艺术广场,一位老人弹吉他唱歌,台下还有不少年轻人聆听和鼓掌;所有的景区和公共场合,各种细心的提示都很温馨,而不是生硬的告示和命令;台东火车站的厕所里,贴着珍惜缘分和保护动物的宣传画;哪怕是花莲水泥厂的建筑上,也画着当地的明星动物鲸鱼,我想这家企业的人一定会留心排放的控制。& & 在台北猫空缆车和动物园,所有的设计、图案和宣传提示,都能让你感受出自于有童心之人,是以小朋友的快乐为最大追求,而不是为了迎合领导检查通过验收什么的,就连穿梭巴士上的涂装,看着都是那么有爱。& & 在花莲鲤鱼潭,夜晚的萤火虫如梦似幻,恍惚间似走入了宫崎骏的动画片……& & 所以,既然这里的人们有蓝天白云,阳光海水,有干净的食物和丰厚的人文滋养,人与人之间相处平和温良,那么汽车对他们来说又算得上多大的事儿呢?对照下自己,以前总爱想如果挣多少钱就买台什么什么车,整天对着网上的某某车意淫,实在是太无聊了,生命中其实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文/杨乐怡)――――――――――独立、客观地看待和思考问题,旨在让你变得更懂车!微信公众号:车辙(cartracks)可扫下面的二维码直接订阅:&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一个新媒体和它所倡导的汽车文化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一个新媒体和它所倡导的汽车文化
大家都点赞
作者:434作者:218作者:38329作者:3996作者:148作者:726作者:3355作者:1522作者:515作者:279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
取消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