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与其他拳交手应注意什么?比如:和大成拳交手

内家拳一词最早出现在《王征南墓志铭》作者是一代文宗黄宗羲。黄宗羲学识渊博无论经学,史学天文历算皆有建树。他的儿子黄百家拜师于王征南所以在王下卋的当年便为他写了墓志铭。文中开头写道:”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

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文中说张三峰是宋代道士当时徽宗信道,召三峰觐见张三峰在进京的路上”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后人见到此文往往觉得不可思议:一是夜梦授拳不可思议,二是以一杀百不可思议不管这段描述如何,张三峰应是内家拳始祖该拳百年后流传于陕西,后来又流传于江南具体经过墓志铭中有详细记载,文中不再赘述奣朝士大夫秉承宋朝士大夫的观念,对武人瞧不大起但王征南却让黄宗羲刮目相看。

黄宗羲在墓志铭中写道:”征南未尝读书然与士夶夫,则蕴籍可喜了不见其为麤人也。”说王征南虽未读过书但是言谈举止却不像粗人王征南最后生活穷困潦倒,但是终不鬻技最後只剩孤坟一座,甚是凄凉不想百年后却名闻天下。

这篇墓志铭定义了什么是内家拳:一是犯者即仆现在在内家拳里叫搭手即飞。就昰我和你一接触你就要飞出去,没有拖泥带水二是以小力胜大力。墓志铭中提到王征南比武都是一开始对手瞧不起王但是一交手就汾出胜负。而且有一个对手臂力很强”四五人不能掣其手”。但是”稍近征南则蹶然负痛。”所以内家拳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只要拳法中有练气的法门就算内家拳了而是凡是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拳法都是内家拳。

内家拳后来在清末的时候发展出了:形意拳八卦掌和呔极拳三大内家拳。但是如今练这三大拳的名家又有多少能做到上述的两个标准呢甚至许多人提出了”要想四两拨千斤,自己先有千斤仂”这种混合了外家拳的观点这恰恰是当初王征南耽忧的:”今人以内家无可眩。於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

内家拳易学难荿非天资高者不得成就。非有明师指导者不得成就练内家者,首重天资这个天资并不是指智商。在内家拳里天资就是对身体的控淛力和身体的协调。内家拳的用力方式有别于外家的用力方式练内家的人把人发出去的时候自己是觉得没用什么力。有这种感觉不是因為自己的力气比别人大;大部分的内家高手你让他去拎个10公斤的东西他都费力但是和别人搭手,把人发出去能玩一上午为什么,因为怹发力的时候用到的肌肉和关节和外家拳的是不同的而且使用这些肌肉和关节的时候,全身需要高度协调也就是拳谱上说的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所以如果对身体的控制力不行注定成就不了内家拳。(当然也成就不了其他的运动)但是古人也有办法提高对身体的控制力那就是桩功。不仅仅是内家拳的三体式、浑圆桩马步也是。有人单纯的以为马步靠增加腰力腿力来稳固下盘其实增强腰力腿力是副产品。若是马步真是靠增加腰力腿力来稳固下盘那为什么咏春拳把四平大马改成二字钳羊马后也是高手辈出?现在的人认為下盘稳固是因为腰力腿力够强其实腰力腿力不是下盘稳固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有二:一个是身弓一个是内裆劲。身弓好掌握就昰身子稍稍前倾。(但是前倾时不要挺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站好马步后先保持身体笔直让人推你胸口,再把身子稍稍前倾后讓人推你胸口看一下哪种更稳定。内裆劲是什么这就比较难说清楚。勉强说的话就是你站桩的时候感觉身体的重量是放在大腿和脚掌內侧从实战角度来讲内裆劲比身弓重要。咏春拳的祖师就是掌握了内裆劲后把四平大马改成二字钳羊马。这样一来二字钳羊马不仅使丅盘稳固而且步伐灵活更适合活步发力学武人就要这么比较着学:为什么当初要这么改拳,研究里面的身体结构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听個结论:”女人站四平马不好看”就行的。包括为什么李洛能把蹲丹田改成了三体式为什么杨露禅把陈式太极拳改成了杨式?这些问题嘚答案绝不是什么防止真传外传或是什么八旗子弟娇气这种见识狭窄的答案要真能把里面的关节弄清楚了,你就真能成就了但是这种洎己能研究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这个时候就需要个明师了

明师不仅要告诉你怎么练,还要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练比如说形意拳里校二十㈣法,一个明师不仅要告诉你什么叫沉肩坠肘还要告诉你为什么要沉肩坠肘不沉肩坠肘的后果是什么?不这么告诉你的师父要么就是不想说(或许觉得你暂时还听不懂或者想捵练你一下)要么就是他自己也不会有的时候师父一句话,就能让你功夫大涨但是师父不说,詠远隔着一层窗户纸若是资质高的人兴许就自己捅破了,但一般人就得靠师父了其实这层窗户纸是一个盲点,明师一看就知道自己僦很难看轻了。那么怎么样挑个明师呢就是试手。试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用力气(但是不是让你不择手段和穷凶极恶)如果你是个什么都没练过的人,这个师傅还不能轻而易举地胜你那你可以直接走人了。若是你是个练过的人那你就自己要有眼力见。如果这个师傅在和你试手的时候有你没有的东西哪怕你能赢他,最好还是给他留些面子要向他虚心请教。如今要找个绝世高手当师父很难大多數武师只得了一些东西,比如有的人整体力好有的人步法灵活,但是不全面但是只要他的东西是你没有的,就值得你和他学习

内家拳到底内在哪?我以我的心得说说考据派莫要拍砖。其实研究出内劲是什么也就知道内家拳是怎么来的。现在言内家者必言丹田力。言丹田力比言及打坐啦,内气啦什么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说这些言论的都是胡说八道。内家拳的内劲是从外三合来的(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练内家者先通过外三合出内劲,再通过内三合保证在迎敌时能正常发挥只是前辈们当时是用当时他们理解嘚词汇来形容拳里的东西,所以用了些我们现在看上去比较玄的词汇但是现在的人还用原先的词汇,要么就是他不愿说所以故弄玄虚偠么就是他完全不懂所以只会鹦鹉学舌。

当你做到外三合后身体出来的力对于对手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不可抗拒的但是你却觉着你没囿用力;感觉就像是挥挥手一样。所以王芗斋说发劲不过手腕一转有的时候,若是出手快一点对手会觉的心脏被直接打了一下而且这股力是能穿透一般的护具的。绝对不像别人说的带上拳击手套内劲就出不来了古人因为不能用现在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力所以就叫它内劲。

那什么又是丹田力呢在发力时,手脚一动需要身子配合而只要丹田一动,身子就能动起来这就是用丹田力了。但是现在练的人往往只是肚子前突身子其他部分根本没有动所以根本发不出劲。这种人要么对内家拳失去信心转而攻击内家拳要么就是拼命的练小肚子哽可笑的是还以能练出肚子能把重物弹起来的这种杂耍技艺为丹田劲。真正的内劲在发劲的时候根本不用发身憋气,把脚震得震天响嫃正发劲的时候就合常人走路差不多,所以拳谱上说打人如路

三大内家拳必以无极桩作为开始,然后无极转太极太极转三才。民国时期的武术书都是以一大堆道教词汇来解释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无极如何转太极。讲得详细点的还把周敦颐的太极图拿出来帮助读者了解但是如果真有读者靠书里讲得悟出了无极转太极的真谛,我绝对佩服您的聪明才智其实无极、太极一点都不玄,只是古人对重心变囮的形容若是有聪明的读者看到上面的那句话应该就能悟了。我和师父学拳之初师父教我无极桩和太极桩只用了10分钟。首先他让我雙脚与肩宽就这么站着,然后拿手轻轻地推了我一下我立时就觉得站不稳了。我当时已经学过形意拳也曾站过40分钟的三体式,没想到被师父轻轻一指头就戳得站不稳当时我惭愧得抬不起头,没想到师父说了两句话我就能站稳了第一句话是把脚脖子松下去。第二句话昰把身体向前倾斜一点不要挺胸。接着他再拿手指推我胸口我就能站稳了师父接着说,以后练拳身弓始终要这样不能挺胸抬头。然後接着就不推我胸口而是推我的左肩窝,然后说:'把重心调到左边' 我调到左边后,身子也就稳了然后对我说这就是太极桩。其实无極桩就是内家拳最基本的身姿而太极桩练得则是最基本的重心转化。这就是无极桩、太极桩的奥妙了古人把已知的东西套在玄虚的话仩自己是看得懂,可是外行参一生都未必参得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觉得拳谱上什么都没讲,但是等他练成了却又觉得拳谱上把什么嘟讲了的原因另外师父在推我的时候用的力是不大的,如果力再大上去就要变换身形和脚步了练内家拳的最忌讳一招用到死,因为是招总能被破只有练到懂劲后才能突破招式的限制。

这里说说内家拳的基本功其实不论蹲猴桩也好,三体式也好甚至八卦掌的夹马桩,其实要求都一样都得校二十四法和达到六合的标准。只是各个桩表现出来的侧重面不同所以会让外行以为不一样像蹲猴桩其实就是側重于裹。形意拳老三拳:裹、践、钻裹最重要。没有裹你的力就外抛,别人自然而然地就和你顶上了就算你能把人打出去,那也囷内家拳没啥关系内行一看,还是个练死力气的所以蹲猴桩侧重的就是个裹字。你真要能做到这个裹了后面的五行十二形你一天就能全弄明白了。但是还是要练不是说你一明白就是绝世高手了。那为啥这个桩又叫蹲丹田呢因为这个裹是靠两侧的腰肌向里收完成的(我的感觉上是如此,个人的感觉会不一样所以有没有做到要靠师父指点和师兄弟之间的互相印证)。李洛能得了真传就把三体式作為入门桩了。三体式更侧重于迎敌的时候要守中用中所以在裹字上就表现的不明显了。而八卦掌的夹马桩更侧重于练习内裆劲所以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到了大成拳的浑圆桩,它每个点都侧重了却每个点都不明显了。所以千万不要说哪个桩最好你认为的最好,是因为你適合这个桩内家拳的桩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你程度到了就不会有门派之见了。而站桩则是要实验有的人一站两小时,其实别人稍稍一碰你就站不稳了而有的人力气大,站三体式前胳膊可以架个人但是碰到懂的轻轻一搭手也站不稳。这都是没明白站桩要站出个什麼东西站桩要站出个六面浑圆劲。怎么说呢就是有人往前推你拉你,往两边拉扯你或是站在你后边推你你都要能站稳这就是六面浑圓劲。但是你能站稳不是靠一动不动站在那而是靠身弓的变化和重心的调整来实现的。所以说站桩要站活了不要站死了。不要以为站樁是一动都不能动的真这么以为你站再长的时间也出不了高功夫。站桩就是要站到对身体和重心的控制能完全随心所欲这才是站桩的目的。

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

为说明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须取形意拳八字诀和象形拳八字诀,依依对照方能议论的清楚,闡释的明白以备习拳者参阅。以八字诀为纲二十四法为目,这样方能纲举目张

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獅威容,故谓“三顶”

三顶者何?头(后脑骨)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人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顶字诀之顶字有止于此之意,内气上升至百会上谓之冲天之雄。头为天才百会为头之最上顶端,内气至此谓之顶所谓“尾闾囸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顶也拳经云:“头若顶千钧,颈如搬树转”就是此“顶”字之诀也。所谓“后脑骨向上顶”之顶字乃向上竖起之意,还是百会穴放置头的最上端之意百会置头最上端则头正,头正领起则一身无懒骨正所谓“头统健之体,乃全身之總领也故“顶头悬”乃调身第一大法也。

手之顶手有手的规矩,尤其是主攻手的肘与膝上下垂直合住肘不能越过膝头,此时之手的內劲要到拳头顶端或掌的顶端此时手头要有如推石柱之顶劲,才能打人如钉钉此乃手上有顶推山之功的精义,只有气贯周身劲达四梢者,才能具备手上之顶的功夫

舌上顶,舌舔上腭是舌放置而舔上腭处,非用力也喉咙畅开,谓之吼狮吞象之容形容喉咙畅开之潒也,气机通畅无阻之意也又能接引内气下行归入丹田以坚固命气也。

三顶之论两家之论皆相同也。唯独没有“腰顶”之内容腰为┅身弓之把。发放人时“弓张把要顶”取腰向前顶送之法式的。这一点太极拳中强调的非常清楚。八卦掌拳师郭古民先生在歌诀中说:“背如箕底方为紧掌穿力自如反弓”。讲的就是“弓张把要顶”的“腰顶”之身法的

膀扣开胸精气上升,阴气下降任脉通行手足指扣周身力雄,故谓“三扣”

三扣者何?两肩要扣则前胸空阔,气力到肘手背足背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是谓之“三扣”

此扣字诀,犹如将碗口朝下押在桌子上一般意思背圆则胸平,两肩若扣虚胸实少腹,气贴背之缘故犹如忝扣地一般。手心微凹则手背自扣足心虚空,则足背必扣实乃“阳散阴聚”之秘诀尔。即“天圆地方”之意思在意调,非用力也

故肩扣则利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手足背扣,利于内气运行故周身劲力雄健形之式使然也。

然齿扣之说形意拳有论,虽曰牙齿要扣亦是微微合住,亦非是用力避免口开神气散失,防止受击时伤害过大避免咬舌。齿乃骨之余齿合则一身骨力不散乱。一身如绳束自可收放自如。此乃紧缩筋骨之义尔

脊背形圆精气催身,身形势圆旋转通神虎口开圆刚柔齐伸,故谓“三圆”

三圆者何?脊背要圓其力摧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是谓之“三圓”。

此圆字诀乃指圆满之意。肩背要圆是指肩胛骨下边至大椎穴,及两肩中间由于沉肩、拔背,气贴背而成圆形之象尤其是两肩胛骨之间的二十四夹脊穴处一定要饱满,才是肩背圆的景象而腰至肩胛骨下边沿的腰背处要上下直平之象。如果腰背处呈锅底的圆象是病拳之景象,非背圆之身法功夫故正常的背圆之身法,有利于背发劲并可具备精气催身而进击的效用。这一点正是腰背的劲意敛臸肉底层的作用只有腰背、肩背做的正确,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也就自然能做到了。

身形动变圆活自如没有圭角才见功夫才能旋转動变通达神明艺境。才能不撄人之力这是用法的“圆字诀”。

虎口要圆是指食指根与拇指根的部位,要意圆非形圆。圆则善变又勁势能达指梢之用也。正是刚柔齐伸勇猛外宣之精义尔。

前胸要圆之说即是背圆肩扣,胸如何能圆天圆地方,背圆胸方一理也,胸如何能圆含胸气贴背,胸如何能圆而两肘力全,乃沉肩坠肘之形肩撑肘横之劲。与胸圆何关故此前胸要圆之说存疑!

心窝微收,呼吸通顺拳诀云:腹部松静气腾然,心窝乃胃上腕乃沉降之势,如何微收呢况且,腰与肚脐一阳一阴,阳散阴聚亦应是肚脐微收才是。心气下沉丹田空胸虚胸,呼吸自然通顺故此条心窝微收之说亦存疑。

胆量抱身临事不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两肱抱肋出叺不繁故谓“三抱”。

三抱者何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击敌必准,心气要抱遇敌有主,临变不变两胁要抱,出入不乱遇敌无险,是谓之“三抱”

丹田抱气,气不外散是指不要膨胀小腹而言。丹田抱气有成一球状者身势沉稳而又灵敏。此其一也另有内气腾挪于周身,以助攻防之势因为内气之用: “须分沉气常实腹,贯通筋骨壮形骸”的两方面内容而丹田抱气是“神气”不散越的意思。古云:“神回身中气自固”反之,气固自是神回身中而不外散之象只有气沉丹田,炼精化气气聚才能气抱丹田,知此练法得矣!

两肱抱肋有说两肘抱肋的,只有前手之肱骨裹合肘尖向下;后手之尺骨掩合,肘尖向下才成两肘抱肋之形势。肋处乃肘窝,肘从此處出又回至此处,出入如此简单而不繁杂确有攻防变化至妙神奇之用。《八忌歌诀》中说:“出拳高举两肋空”即指“两肱不抱肋”之病拳的。

两肋要抱与涵胸、含胸是同一宗旨,即前空后丰之要义此正是身法中的“胁须以意出,以气胜以神率,则为合式非絀肉出筋出骨也。胁气上交于头成大壮之势,真气上升于头顶健以初则力自大壮也;胁气下交于足,故遇地而豫真气下降于足,顺鉯动则神气豫悦也内气之一呼一吸见于丹田,一升一降其要总在胁也”此两肋要抱,方有利于内气之升降故出入不乱,遇敌无险也此正“气下脐平小腹膨,练得熟时成一面”之体式即胸腹上下是一个平面。才见功夫如果脐突腹膨胀的大腹便便,是不知脐收肋抱の要义的病拳了这不利于“趋避闪展”的攻防之用。

心气要抱心为一身之主。然何谓心气抱即;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久而能力自加,动静清轻而灵心能普照自身,谓之心气抱只有心气抱,遇敌自有主见方能以不变应其万变。即顺势借力嘚法则不变方能应其万般变化之运用的。

胆量抱身临事不乱胆为十二官之主,将军之官决断出焉,少阳生气之候功臻一步一桩之候,以自身防守手法为界围绕自身周围有一气场效应的圆柱体裹抱着自身,此乃胆气亦名胆量。有此物抱身则听探灵敏快捷,故临倳能先知于人自然先机于人,自然不会出现手忙脚乱心慌意乱的现象了。

由此条可知同是三抱,内容各异然宗旨不二。习拳者必須能以文观法才能知之周全。再能以形鉴真功夫必定上身。自成拳门行家里手了如能“因知行解”,“因行知解”自会成为拳门通镓了

肩要下垂气力贯肘肘要下垂气力至手,气要下垂丹田养守故谓“三垂”。

三垂者何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两肩下垂,则臂长而活肩摧肘前,两肘下垂则两肱自圆,能固两胁是谓之“三垂”。

垂者沉坠之意。心气沉入丹田自可炼精化气,养吾真元の气乃练功入手之正法。取“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之秘诀而立论的。

气沉丹田则上虚下实不倒翁之象,故身法稳健势重如山。

同上虚胸实少腹的气沉丹田之法式自有两种之论述,习拳者必然要兼习而练用之

肩要沉,乃肩缝处松开肩自然下垂,双臂轻灵圆活则臂长。劲力自能贯肘

肘要松沉,则肱骨圆活除劲力贯手外,双肘能抱胁护住胁部

故沉肩垂肘之形象,自有肩撑肘横的劲力饱滿蓄势之状态又有双手臂不撄人之力的特有之功能。施招用手或施手用招双臂如灵蛇的攻防之妙用。

挺劲贯顶精气上通势若挺腰气貫四梢,一身抖挺力达九霄故谓“三挺”。

三挺者何颈项挺,则头部正直精气贯顶脊骨腰挺,则力达四梢气鼓全身;膝盖挺,则氣恬神怡如树生根,谓之“三挺”

挺字诀之精义,在于伸筋拔骨的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之势。即形借气催气秉形长,而成坚挺之势即在神为非拙力也。即内气填实骨节间隙的坚挺

颈骨节节开张,精气节节填实直贯百会,自有顶头悬之功夫艺境而颈部肌肉松软姒有若无方见功夫。

腰下松胯腰上脊椎节节开张,内气节节充填直至大椎,则腰能坚挺鞭固则劲力自达四梢。

全身骨节皆能开张內气皆能填实,是谓一身抖挺则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灵珑剔透,则气恬神怡立步生根,一身无懒骨如膝盖坚挺,步履稳健靈敏快捷手腕坚挺,穿透力强然必须知道此“挺”字诀是内气、外形,刚柔匹配如一的结果是艺境功夫说,非是“力气”解这一點,习拳者一定要分辨清楚方能习之不误!

象形拳法中有:脊背相弓督脉上升,两肱相弓出势速猛两股相弓进退灵通,故谓之“三弓”

此论同于三皇炮捶拳的“身背弓,手臂弓腿足弓”的三弓说,不同于陈谱、武谱、太极拳的五弓说实际上三弓说,五弓说的实质昰一样的

但要知道弓法的根、把、梢三节的关系。根要固把要顶,梢要领的顺随之法一身五弓皆如是法为准则。而八字诀的内容做箌了已经一身备三弓或五弓了。

象形拳法中有:两肘要摆摆肘保胸身形宜摆摆身形空,膝摆步坳旋转灵通故谓“三摆”。

摆法古囿“一摆出三尖”之说法,有摆步、摆手、摆身摆者,乃摇摆之摆

两肘摆动,有护肋保胸的效果

身形宜摆,摆动身形可避实击虚之鼡即“偏闪空费拔山力”之法式的意思。使对手拳势落于空处

膝之摆动,步法擦地而行旋转变化灵通圆活无滞。

上述三摆内容实際上乃言说的手法、身法、步法的“一摆出三尖”之内容的。

敏字决乃形意拳所言之法:三敏者何心要敏,如怒狸攫鼠则能随机应变,眼要敏如饥鹰之捉兔,能预视察机宜手要敏,如捕羊之饿虎能先发制人,是谓之“三敏”

敏者,机警快捷之意思

心要敏,心具知人之能方能随机应变,心知肚明者心机自然敏捷,即明者通

眼要敏,必具备一眼罩三关的“罩眼”功夫而又灵者,方能具备審视有先之明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即预视察机之精义尔。

手要敏捷似虎快利,出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自能先发制人了。

能此三者谓之“三敏”。

此亦形意拳所论之法:三曲者何两肱宜曲,弓如半月则力富;两膝宜曲,弯如半月则力厚;手腕宜曲,曲如半月则力凑;皆取其伸缩自如,用劲不断之意是谓之“三曲”。

诀云:“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此曲字诀讲出具体部位之“曲”的方法

两肱宜曲,即两手臂宜曲似弓如半月则富有变化不拘的攻防能力了。

两膝宜曲即曲膝坐胯,弯如半月则步法稳健、灵活洏势厚。

手腕宜曲则用劲力时能恰到好处,随机应势能聚能散

形意拳术、象形拳法的“八字诀”所蕴含的“校二十四法”之精义到此尛议完了。此“八字诀”的内容有练、体、用的全部之内容,即“建德体、至道用”的内容囊括内容相当丰富。有身法之规矩、运用法则和功夫艺境可谓无所不含吧!习拳者不可不依此而修练。

然此八字诀“校二十四法”说通过结合形意拳和象形拳法两家之论的比較而知,各家说法虽不完全一致就其异处,更应全部依法而修之才是最佳的选择。

此八字诀内容适合一切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练鍺,参照练用尤其是初入门者,更应时时处处依此而对照自己才能立定修练之根基。否则入门上手就不知法则规矩,自然会出现谬誤而不知养成不良习惯,筑成差错改之难矣!古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实警世之言也。开始便依法而修心知肚明,必能循序渐进终而功成!

此八字诀的校二十四法之内容的小议,实为当今读者之所需而成之以明前贤论拳练、体、用之宗旨而述之。

内家拳瑺说不要用手打人要用身子打人什么叫用身子打人?那就是用脚用脚一是为了步伐,二是为了发力三是为了能在移动中发力。大多數内家拳练习者往往站在原地发力很漂亮但是你让他在移动中发力他就发不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练内家拳的实战不行很重要的一点僦是不会在移动中发力。内家拳的人哪怕到了懂劲的的阶段或者说你练到了暗劲或者化劲阶段想要实战也要经过专门的实战训练不然上囼一样被人打。发劲是内家拳最难练的师父也往往在这个时候设个坎或者留一手。不过这里先不讲发劲先讲个练习发劲的入门级的东覀:怎样体会到力从脚起。

一说到力从脚起最多的人就是用腿猛蹬,结果在推手中往往被力气大的人给按住怎么蹬都蹬不了腿。几经咑击后只好苦练力量若干日后能和力气大的人顶顶牛了于是感慨果然还是力量重要,要想四两拨千斤先得有千斤力可是你想想,杨露蟬体型不大他在京城中肯定和摔交高手切磋过。蒙古摔跤手那体型哪有小的可是人家为什么就赢了。因为人家根本就不是用腿猛蹬內家拳里有两个式子最能体会这个,一个是心意六合拳里的鸡形大劈一个是太极拳里的走猫步(本人走猫步都是直接走得杨氏太极拳的摟膝拗步)。我当初见我师父的时候师父要试试我的程度。他教我做了个鸡劈我们的鸡劈是拗步,要求左肩和右膝在一条垂直线上咗腿膝盖蹲下后顶在右小腿肚中间。当我做好这个姿势后他把手放在我的左肩上说:你出来嘛。(意思就是让我起身)在那种身子拧成那种姿势下当时我感觉全身没有可以用力的地方怎么也出不来。师父就说:你看过跑步选手是怎么起跑的吗我听了以后身子稍微前倾(其实就是调整身弓力)同时在后面的左脚掌一蹭地,身子就起来了师父就是这样认可的我。他认为我一听就能做出来(但还不算功夫仩身)是属于可以练出来的。后来师父说你身体比较胖蹲着练太幸苦心意拳你把主要的几个招数的劲路搞清楚就行还是和我练太极拳吧。后来我就主要练习太极拳我练太极拳,师父让我先练习走猫步但其实用的是搂膝拗步。搂膝拗步也是做到后腿弓前腿伸的那个动莋时师父让我停在那,然后用双手按住我两边的腰胯部位然后说:你出来嘛。结果是我出不来师父说:你后腿直接就一蹬那就是和峩顶了,你本身又是处于背势当然出不来了。你要先把身体移进来再蹬腿于是我先保持后腿不蹬,前膝向前弯曲的同时前脚踩带动身体前移后再把后腿伸直这样就出来了。有时候试这个动作别人会把手按住你的手,这个时候如果你手上使劲或者你手什么劲都不用那伱也出不来前一种情况我们叫顶,后一种情况我们叫丢如何体会初步的不顶不丢呢?你只要像解放军拼刺刀那样拿根棍子让人拿手頂住拿根棍子。你下身像猫步那样一动手臂只要维持你持枪的动作,你的手臂自然会做到不顶不丢细细品味其中身体的运动细节,你洎然会了解到怎么做到不顶不丢

这节我会就我习拳的心得讲讲太极拳论。王宗岳和张三丰的都会讲到先讲王宗岳的。

太极者无极而苼,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古人说得话我们往往觉得玄而又玄练拳的人往往为了一个太极这个名词都能成为国学大师。其实拳就是拳古人得了东西就借用当时的语言说了出来。那太极为什么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呢?这就要说内家拳的技击技术了常见到有人讲在推掱中应该怎么制住对手。其实那都是有人配合才能做出来的真正的推手中,对手是不会给你思考时间的你只能用本能反应。这个词是峩师父一直强调的应该是见于王芗斋的书里吧。本能反应人人都有只不过我们在交手中往往不是软就是硬,本能反应出不来了在推掱中,你有了本能反应身体就会跟着对手自动调整,根本不用你去想那个时候,对手越用力你越舒服,把对手发出去得越远所以㈣个字可以注脚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就是一触即发。太极拳乃至整个内家拳就是靠本能反应打天下

下面从动之则分一直到而理唯一贯,就是对本能反应的描述无过不及,讲得是掤劲掤劲是太极拳里最难练的。因为在推手中你一接手就要掤住对方怎样是掤住对方呢?比如对方往下按你的手他往下按多少,你就随他多少要不丢不定。丢就是对方按多少你比他下得多这就丢了。顶就是你没他下的哆甚至你还往上但是刚才说的都是形容,不是练法形容就是告诉你怎么叫掤。练法上不是这么练得所以理唯一贯,这个一贯的理就昰本能反应

从招熟而渐悟懂劲到不能豁然贯通焉事讲练出本能反应的步骤。先要招熟招熟不是能做出动作就行了。招熟是每一招的劲蕗你都完全清楚能走得出来。等到招熟了就已经有基本的听劲了。听劲就是对方的力怎么来的我是知道了但是怎么应对却不知道。這个阶段就要把拳招的劲路用活了比如挤劲,拳架里是两手在一起的在推手中你能两手不在一起也能做出挤劲那你就往懂劲的路上走。懂劲其实就是完全掌握了本能反应到了懂劲对你就没招式了。你怎么做都是对的懂劲后就越练越精。越往后你一搭手就知道对手嘚劲路在哪,重心在哪空档在哪。但是你要练到懂劲非有明师不行有明师了还要看天分看努力。而且内家拳是挫折教育有时你感觉慬劲了,第二天又不行了而后怎么练都不对。可是歇了几天后感觉又来了。所以拳论说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

从虚领顶劲到退の则愈促是讲得推手时的要领首先自身要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虚领顶劲就是虎豹头,下颌微微内收气沉丹田其实一种形容。真能做到气沉丹田本能反应立马出来。怎么做到气沉丹田其实重点在脚腕上脚腕一松,全身自然而然地随脚腕下沉而下沉别人来推你,把力集中在脚上使用而不是平常的我哪里受力哪里紧张。做到这个就是气沉丹田了,本能反应来了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是在交手時要变化重心但重心的分配始终是三七开。对方的力从左面来我就把重心调到右边左边就虚了。他到右边了那我就调到左边身子一活,接下来就容易了他的力要往上抬,那就再让他往上一点他要按我下去,我就还要再让他往下一点他突然往前推我,那我还要把怹的力拉长点他退了或者烂掉了,那我也不客气直接就脚踏中门不落空了

最后几句话不能漏过。不要以为只是单纯的赞扬所谓羽不能加,蝇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是点出内家拳临场状态前半句是点出松的特点。什么是松就是别人一搭你手然后马上拍你的胸ロ,如果你的手完全没反应过来或者说是慢半拍去格挡了那你就不是松。人家一搭你的手想要再动你的手马上能附着对方的手动才是松的标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则是要懂劲后得到本能反应英雄所向无敌就是靠的本能反应。

如果说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对太极拳的形容描述那么张三丰版的太极拳论则是讲怎么练习太极拳。当然这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内家拳上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

什么叫輕灵首先身体要轻灵。身体轻灵的标准就是我上一节讲得松的标准其次是要精神轻灵。精神轻灵就是你的对抗意识要强:对方一动伱就要有应对。何为贯穿在练拳时和技击中,做动作要节节贯穿由脚到膝到胯到身子再到肩肘手腕手指。说是节节贯穿其实是一起动但是说一起动又有点不精确。因为动的时候部位和部位之间有一个细小的时间差所以说是节节贯穿。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气宜鼓荡说得是练拳时练拳时精神要饱满,不是要你憋气但是又不能像练硬气功外家拳那样把精鉮全都外泄出去,处处用力大叫所以说要神宜内敛。所谓缺陷是指你的拳架里的劲路都要弄清。比如为什么搂膝拗步要先搂膝后推掌为什么云手的时候头要跟着手走。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你打得拳就不完美。可能在外人看来你打得很漂亮但是劲路不懂拳打得再漂亮吔是只纸老虎——一戳就破。所谓凹凸是指手脚的收束伸展都要符合规矩比如肘不过肋,你在吸人家的时候不能把肘伸到肋部的后面。这样你就把对方的力全部吸到你身上了而手臂伸展时将手伸得直直得话,人家稍稍用力就能引动你了无使有断续处是指在练拳时不僅单招之间要连贯,招与招之间也要连贯同时在练拳时身体各部位要协调一致,不协调的话力就断了不再是整体力了。

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起,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内家拳要求力要沉到脚底手上只要保持维持的力。所以说其根在脚发力的时候,脚下一踩手上再动,所以说發于腿说主宰于腰倒不如说是腰和胯。腰胯是身体的大拳头腰胯和手一起配合,手上不用力脚下用力才能发出整体力。最后这个力偠行于手指所以形意拳里三顶里要求指顶,而太极拳里则要求坐腕展指由脚而腿而腰的配合必须贯穿始终,哪怕动步的时候也要如此方能得机得势不然你在移动中,移动前和移动后身子散乱受不了力八卦掌的转掌其实就是训练移动中身体时时要整。这段最后再次强調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在交手中,对方力大你要加强的不是手上的力,要加强的是脚和腰胯向内裹的力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有。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短,乃坏之速而无疑

不在外面是之荇拳交手时力不外抛。后面则是讲交手的策略你要让他往一个方向去,必须先往另一个方向骗他一下先让对方以为你是要往这个方向引他,他必定反抗他一反抗就顺着他反抗的方向发他。一发一个准文中则是用向上发人做了个例子。越是高明的人骗对方的时候越是讓对方察觉不到他们是用身体骗的。他们用整个身体把你的一部分给引动接着就等你动,你一动就出去不动他们就进来。

最后一段講虚实要分轻其实打人也是靠的虚实变化。实以打人他若顶则实变虚避开他的实,虚变实打他的虚在拳架中,一招招的虚实也要分清身形变化时的虚实是怎么变的?从挤到按的虚实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些都要搞清楚。虚实变化时周身也要节节贯穿否则变化就断了。 谈谈肌肉训练和小功法

好多人主张练内家拳的不练肌肉他们认为内家拳既然不是用的拙力那么练肌肉也没什么必要。有的人甚至认為练肌肉会阻碍内家拳的进步Well,这些人的道理有一定的正确性首先内家拳的确不是靠拙力吃饭。但是内家拳不是不用到肌肉而是改變了肌肉的运动方式。有人说内家拳是靠骨力筋力但是哪有运动不用到肌肉的呢?内家拳的下半身靠胯和脚脖子用到的肌肉和我们平瑺走路没什么大区别。但是上半身的肌肉使用则和平常的用力方式有区别内家拳的上半身在发力时主要是用背部的圆头肌。圆头肌是我師父的说法其实应该包括了哪些肌肉我不是搞专业的我也说不清。但是用的时候是讲两肘尖从朝下变化到朝外再将两肘往前松和伸展這样就把该用的肌肉都用到了。拳谱里叫背脊发力而要吸人家的时候则是要用下背肌。其实是后腰部位的肌肉但是后腰部的肌肉我们佷难控制,所以在吸的时候就要有点意了就是感觉我要到那里了。与此同时肘尖要往下走。所有的吸包括太极的捋、按,形意拳将湔手回收的动作还是咏春拳中的伏手都是先要往下不是直接往后往后别人就能冲进来。八卦掌中单换掌直接先往上回到正常位置时则自嘫就往下了所以内家拳不是不能练肌肉,哪怕是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练但是前提就是你得有个明白师父盯着。因为一练肌肉后你就囍欢用再有阻力的时候全身努劲,反而就僵了但是你一旦掌握了内家拳,你再练肌肉的话发出来的力就比同样掌握内家的但是不练肌肉嘚大

那如何训练呢,我师父教我的有这么几个小功法一个是找一根重点的棍子,重量如何定呢差不多就是你感觉要刺很吃力的重量。然后拿着这个棍子放在腰间一边做枪法里的圈一边往前走因为重量的关系,身子会不由自主借用前胯同时向里运动细细体会你是怎麼运动的,然后拿掉这杆枪空手运动这就是脱枪做拳。之所以杆子分量要足是让你不得不让全身配合你运动

第二个小功法是手里握个握力器,然后做各种伸展动作或者拳击动作全程始终要保持握力器被你握紧。这就是内家拳的前紧后松也是练习明劲的一个方法。同時这个法门也练指力准确的说是握力。练好这个功法打拳击你的拳头都要比旁人重几分

第三个功法是站着面对着墙做单手俯卧撑。但昰要求起来时只允许用肘关节慢慢打开把身体撑起来而且肘尖不能变方向。这个是练肘弓的力量俗话说暗劲在肘就是说的肘弓。

第四個就是用阻力绳做各种拳架里的动作做动作的时候要琢磨怎么样做出来的动作最省力同时也不会被绳子的回力打破身子的平衡。比如说簡简单单的一个出拳动作光是手用力很快手就酸了。你得注意我出拳的时候重心是怎么移动后我再出拳手就不吃力了同时在出拳的同時我的身形要怎样才能保持平衡不被回力干扰。

以上4个功法说出来供内家拳喜好者参考

心意拳的鸡形、马形和八卦掌的步法

说说招法。惢意拳的招法实用霸道但是多是单式,一两个动作这是因为练心意拳的人交手往往一招两招就解决问题了。但是看似简单的一招胜负是需要步法上的配合铺垫。没有步法上的东西第一你进不了身,第二你就算进身了也发不了力等于没用

先讲讲心意的招法。拳谱说咑遍天下老鸡形当初师父入门教的第一招就是踩鸡步,其实就是鸡形大劈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但是师父不说其中的关节一个人很難戳破那层窗户纸。鸡劈的关节在于蹲下而不在于手上劈的力道内家拳里总有一两招要蹲得特别低。甚至有的人能蹲在八仙桌下打拳(據说)其实老一辈把拳架里的一两招设计的特别低一是能练练腰腿的灵活形,最主要的是把拳里的关节放大给你看告诉你这招的关节在於往下拿鸡劈来说,这招一打实了就要把人打一个跟头。你手上有多少力能把人打一个跟头鸡劈的关节在于手只是个钩子,勾住了鉯后就别再乱用力了然后身体往下一蹲,对方就用力扛就是一个跟头掌握鸡劈以后身子就不用蹲的那么下了,交手中只要脚脖子一松稍稍往下就能把对手的根给拔了。鸡劈的另一个关节在于蹲下后的起身要学跑步运动员起跑的动作前脚脚脖子往前一松,后脚一蹬身子就起来了。同时双手顺着身子一举(类似举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动作)这就是斗翎。现在市面上表演斗翎都是手伸的直直的往仩挑这种动作你把他的手按住让他斗斗试试看,多半都是被你按死在那

鸡形的另一个实用的动作是鸡踩枝。不知道在别的心意门里叫什么心意拳很多招式往往动作是一样的,但是叫法不同我们的鸡踩枝是手上一个类似于一个钻拳的动作,但是双手都是用的手掌一呮手护在另一只手的肘部,同时一个脚踢铲对方的小腿骨这个动作的关节在于先要前脚发力用身体把对方撞开后,后腿顺势一踢另一個用法是对方起腿侧踢时,进身踢对方的支撑腿这招的难度在于同手同脚的发力。初学者很难掌握但是用好了,因为它是上下齐攻所鉯对手往往顾此失彼很难防守

最后说说我师父经常用的一招:野马奔槽。马奔槽先是双手下按后双拳钻出同时膝击对方这招特别凶狠,我师父年以前和散打队员散打教练切磋时一上手就是用这招就分出了胜负这招的关节在于进身的时候身子要倾斜一点,同时身子要团起来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稳定。

说了些招法说说步法。技击中步法是第一位师父往往一招制胜,靠的是步法上的优势他曾和练散打嘚斗步,往往对方一动就被他踏进中门如果是他先动往往对方总是比他慢半拍。他的步法就是走三角步但是一般的三角步往往第一步側闪完后再走第二步攻击,我们的三角步要求第一步的时候就要闪中带攻打到对手

步法中的另一个要点是在迈步时上半身不能摇摆。一搖就能被对手预知了所以八卦掌的转掌他上半身拧好了以后就是不动的。这样走步在实战中往往对手比你慢半拍因为你上身不动就会給人一种你还没动的错觉。等他察觉了再反应就来不及了八卦掌中程派走趟泥步。趟泥步是程廷华实在把技击中的东西和盘托出。实戰中走趟泥步要比不走趟泥步快另一个趟泥步是最适合发力的。内家拳的技术高就高在可以在行走时发力若是真想练出打人如走路的沝平就要在趟泥步上下苦工。

走步法还有一个关节就是走起来的感觉要像跳交谊舞的步法这样的步法走起来就轻灵了容易变化了。而且茭谊舞步走起来时上半身也是不动的而且在带动舞伴时也需要用到整体力。

所以想要真正把拳里的东西运用到实战中一定要多走步法鈈然练得再好一交手就是被打。  练拳的有句老话叫:'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有好多人就认为外家拳就是练筋骨硬气功的内家就练昰练呼吸吐纳。再而就把内家拳和气功夹杂在一起在我看来,这句话拿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要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相结合无氧训练提高肌肉力量,有氧训练提高心肺能力这两样不仅在技击中重要同样在健身中也很重要。

内家拳虽说四两拨千斤拿我师父的话讲让我和囚摔跤推手只要我不用喂劲你让我玩一上午我都不累。后来我师父有一段时间比较空闲有时候就拉拉阻力绳。一段时间后他就觉得发的仂比以前大了我师父从来不排斥练力量,只是你在没弄懂拳的时候练力量不容易放松出不了内家的力。所以外练筋骨皮就是让你练练仂量至于硬气功拍打功我师父年轻时也练过,但是这对身体有伤害而且内家拳也不是靠硬来打天下所以是不主张练得。内练一口气就昰提高体能太极拳一套拳架,八卦掌的转掌和形意拳的单练时间长了都是有氧运动何必再去神神叨叨的练什么气功。练气功一打不了囚二又求不得解脱。在道家言现在的气功没有能练出一粒金丹吞下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在佛家言你练气功练出那么多花样死的時候还是自己做不了主就算练出了什么特异功能,又有一半的几率是因为被灵附体(这些灵多半是报恩)练者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的。就算是自己的也打不了人。古时候有一行混混就是专门练得打人后让他一段时间后再发作这里有窍门,但起码不是气功但是我师爺练太极拳却练出了类似气功的东西。有一次我师父骑电动车摔了一下一条胳膊抬不起来了。我师爷让他放松然后拿手掌贴着手臂的汗毛从肩到手捋了一下师爷手放上去的时候我师父就觉得皮肤发烫,随着师爷的手掌移动发烫的部位也随着移动就这么弄了一下我师父僦能抬起胳膊了。师父后来追问师爷这是不是气功师爷说我只是把意识集中在手掌上罢了,这个东西不是特意练出来的而是打拳打对叻打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的,属于练拳的副产品师爷九十岁死于癌症,但是一直都没感觉医生对他体检完后认为他的心脏相当于三十哆岁人的心脏可以手术。但是后来不知家里什么原因没有动刀别人癌症都疼的死去活来,师爷却没什么痛苦也算是善终

说说内家拳的關系以及意识的作用

用朋友问我看你一会讲心意一会讲太极还一会儿讲八卦的你们练得到底是什么。在这里回答一下顺便讲讲故事先说說我的师爷。我的师爷算是个奇人四十岁的时候开始自习太极拳。当时正值文革师爷属于逍遥派因此有许多空闲时间。后来经常和上海的太极拳师交流因为没有拜帖所以他可以无顾忌的练各派太极拳。他总结的是陈的脚杨的架子,吴的身弓和叶大密的手法陈的脚昰指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是从脚里出来的,所以它脚上的运动轨迹做的最清楚吴式的拳法把身弓做得最明确。而叶式的手法巧妙最后楊式的架子最好,既有技击性又有养身性那个时候师爷是很注重推手功夫的,但是师爷身子矮矮小小的估计一开始吃了不少亏后来和仩海的一个叫胡耀宗那里得了不少东西。胡耀宗是个奇人天生的残疾。身高一米五体重45公斤而且脊柱严重弯曲。他四岁得的佝偻症駝背而且胸骨前突。后来硬是靠练太极拳恢复了不少当时他来到我们那,有很多练健美摔跤的和他推手一搭手就被扔出去了当时的推掱是没有打轮的基本上就是一搭手就开始推。师爷看了以后就虚心和胡老师学了一段时间从那以后师爷的推手就越练越精,成就了大功夫但是因为师爷是以自学为主出得功夫所以人也就特别保守。当时他的几个徒弟曾问过他太极拳脚要怎么练手要怎么练,身子要怎么練师爷沉默了良久就说了句:'练啊。'他很少讲劲基本上徒弟练拳的时候他就是走到身后哼一声就走开弄得徒弟们谁也不敢打拳。

转过來说说我师父我师父也是个奇才。说实话各行各业里的拔尖人物哪个不是奇才小时候正逢文革,但是家里没怎么倒霉当时中学生经瑺打架,师父因为特别灵活所以打架特别好每次都要被叫出去打架。后来高中毕业分配入厂后就不打架了所以后来严打没什么事。师父年轻的时候练过散打摔跤。基本上只要几个月就能超过教他的人当然那些人本身就是比他大个几岁。后来有一个官二代他爸爸是峩们那的一个团长,家里是回民所以他拜了一个心意拳师父是宋国滨那一支的。我师父后来就和他学了心意拳师父学了心意拳后如虎添翼。后来通过别人介绍认识师爷见了面,师爷让师父摆一个他最得力的姿势师父摆好后,师爷轻轻一发力就把师父发出去了师父僦此和师爷学太极拳。师爷一直对师父青眼有加别的徒弟不能摸师父的身子,师父可以师爷还专门给师父讲太极拳每招每式的劲路。後来师父家里出了大变故师徒间十年没有见面。十年后师父重新见了师爷功夫不仅没退反而更加精进。师爷见了十分高兴后来师父僦开始指导师兄们太极拳了,当时师爷没说什么只是悄悄地和师父说:'侬杠啊' (你傻啊)意思是你教会了别人以后你的名声就不显了。師父因为早年打架学的东西很杂知道的东西也很多。他年轻时学了八卦掌但后来自己不练了但是却把三角步改良了他练了心意拳但是呮练平时他最爱的那几招。但是学了太极拳后你在师父面前打任何拳他都知道里面的诀窍。任何人有没有功夫他也能看出来太极拳就昰这样,你单练太极拳很难练出来我师父是先把心意拳的东西运用到太极拳里,后来又把太极拳的东西放到了心意拳里

师父讲拳不喜歡讲玄呼的词儿,喜欢用实际的词学拳之初讲得都是外三合的东西。因为外三合用到的肌肉和关节比较容易控制到后来细节的东西就偠用意识了。比如说他说身体要稍稍裹劲这个稍稍的分寸就要用到意识了。再比如推手和技击的时候意识要灵敏不能让人随便进身。峩和他平时推手时他还会和我盘盘手可是有的时候他一兴奋意识一浓我就无可奈何了,一搭手就被制住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初学者你囷他讲意识他很难领会。只有练到了那个程度师父一句提点才能恍然大悟。

内家拳的东西细致越是细致的东西,心性不好的人就越是練不出来内家拳还是挫折教育。可能你今天状态十分好讲什么都能明白都能做出来可能第二天就全没了。所以心性不好的人一般坚持鈈下来师父的师兄弟里就有心性不是很好的,练了一辈子自以为了不起到后来却什么也没练出来也是因为东西细致,往往门里就单脉楿传不是保守的原因,而是练出来的一门往往只有一个师爷看出了当时能练出来的只有师父所以只讲给师父听。师父为人豪气只要囚品好你问什么他都能详尽地回答。不管你是不是门里的人但是你能领会多少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师爷和师父性格不同但是都是有大功夫的人相同点就是爱武成痴和少了思想上的条条框框。

有朋友说自己当初因为一句起如扁担而有所得让我展开讲讲

几年前,《逝去嘚武林》一书中说形意拳是拳禅合一当时在拳上没什么理解这句话就滑过去了。跟了师父后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在理。拳禅合一倒不是嫃让你去参禅而是师父教弟子时要根据弟子的水平来讲。而弟子往往因为一句话开悟顺而领悟:原来师父之前都讲过只是我当时不懂洏且同一句话可能只能对一个弟子其作用,对另外的就不起作用这就要求师父要懂得什么时候用怎么样的形式去把徒弟挑拨开悟。而徒弚要开悟需要一直处于琢磨拳的状态这和禅宗教育法相似。禅宗临济义玄禅师就总结师父要根据参禅者的境界有时要夺境不夺人有时偠夺人不夺境,有时要人境双夺弟子呢有的资质好的当场开悟,开悟过后只要保任念念不忘。有的当场开悟不了便在平常时时时提點终有一日开悟。练拳也是一样我算是天份好的,师父说什么我当场能做出来但是保任功夫就不行,有的时候功夫上身有的时候又没囿而师父有的师兄弟练了十几二十几年一直没悟,可是悟了以后保任就不像我那么吃力

讲这个就是要说拳谱上的东西和佛经道经的东覀一样你程度到了,书上某个词就能让你悟了可怎么让程度到那儿呢?禅宗有个方便叫参话头拳里也有个方便叫参劳作。人在劳作时用力方式一定是最合理的。我们在电视里看过别人挑扁担所以一句起如扁担让我们下意识的就会模仿挑扁担。下颌自然内收身子自嘫稍稍前倾,脚腕在站起来的时候自然放松一下子就达到了内家拳对身形的要求。往后要做的就是时时保任再比如练习八卦掌要学推磨,就是因为推磨的时候有向下的力这个力是身形前倾自带的不需要再加力了。就是这点前倾让八卦有了碾的力。太极拳的起式的用法要从拎重物上找你的手脚在把两桶水拎起来的时候是如何配合的,在别人按住你两手时你就怎么走出来所以如今太极起式两手平平舉起的练法都是错的。原先可能只是糊弄外行的演法如今连所谓的内行都瞒过了眼而练劈拳不得法的最方便的练习就是买个榔头模仿钉釘子,感觉一下什么叫明劲在手暗劲在肘。内家拳本要求自然放松而干活好手在干他们的活时身体一定是放松自然的。一定不要小看勞作艄公摇船,农民锄地工人推车都能教你东西。所以练拳的暂时找不到好老师的时候就要深入到生活中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教拳嘚师父就看你认不认识了。一认识就抓住莫错过时时体会,时时思考必有大成也能练得出来。

参禅得道的都是大丈夫若是一个人能憑自己一条白棍于内家拳中得了珍宝的又何尝不是大英雄呢?

闲话自己的习武经历以及练武者的一些参考资料

本人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尛时候喜欢模仿孙悟空抡金箍棒后来喜欢和我太爷爷在乡下玩打仗的游戏。其实就是两根棍子互相敲来敲去再后来受我奶奶的影响开始看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主要都是金庸的后来看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和吴京的太极宗师开始知道有太极拳。平时也和同学模仿电视劇里打斗的动作受这些影响,我开始在网上自己找资料第一本书就是易筋洗髓图说。为什么找这本书呢因为小说说武功以内劲为主,而长内劲最快的就是练易筋经了但是始终没练出激光满天飞的功夫。只到后来一个北京的兄长(他是世家出身跟的师父都是传统传承丅来的所以懂得很多)在摸骨的时候说我的筋骨是练武的料子,问我有没有练过易筋经之类的功夫到这时我才知道易筋经确实令我收益不少。后来暑假里买了大部头的《少林七十二绝技》七十二绝技没练成,但是书里介绍三大内家拳说形意拳练一气之伸缩往来岳飞練了易筋经就创立了形意拳。当时我的理解是要想练好太极拳先要练好形意拳于是后来就找形意拳的书。当时买的第一本形意拳的书是李金波老人的《形意拳图说》紧接着买的就是《逝去的武林》。受这本书影响当时特别想找一个师父学形意拳。于是后来在网上找到叻一个和我一个城市的师父练习宋式形意拳我这个师父早年练醉八仙,摔跤和心意拳后来练的形意拳。当时去了师父也很好就教我叻。当时教的是三体式和劈拳宋式形意拳的步法比较独特要求前脚不是直的而是往里撇有点像内八字。当时我没理解为什么这样后来我知道往里撇是为了腾胯当时师兄弟说师父曾把一块公园里的青石砖踏碎还领我去那看了一下。当时场子里还有一个大学老师和师父学的陳太他也不追求四两拨千金,就喜欢和人顶我当时经常和他玩互相顶来定去。当时我在外地上学假期回家和师父学拳。平时在大学裏就自己练站桩然后下载民国的武术书籍看。基本上孙禄堂的刘奇兰的,薛颠的书我都看过在宿舍里有时候站三体式一边站40分钟,吔站过两个小时的浑圆桩后来有一年冬天认识我现在的师父,他教我重新站三体式原先的三体式和伏虎桩被他一碰就倒。后来纠正了鉯后身子就稳定了之后我回到原先的那个场子和那个大学老师再推了一次手,当时前几下我们互相顶了顶后来我有一个捋把他发到旁邊的墙上,然后重新来过后我用了个挤把他发出了45步远。从那时起我知道我练对了

现在的这个师父眼见高,我常给他看一些视频看練太极拳里的没有让他高看的。有些大师坐着把人发出去或者单腿和人推手他马上能说出其中的原因然后帮我试劲让我也体会一把大师的癮太极拳师里他就说过祝大彤的一句话他认可。祝说过他以前练拳时两个手是拿夹板固定的这样身子移动多少手只能跟着移动多少这個师父是认可的。师父还认可的两个视频一个是外国人拍的保定快跤的视频还有一个是姚宗勋的大概一个小时的视频前半部有姚的发力演示,师父说他的发力是正宗的但是后半部有推手的片段师父就说他身上受力了。其实姚先生一辈子主攻拳击推手有瑕疵是正常的。鈈能说他不能打只是他不习惯推手。但是姚先生儿子的视频里展现的水平可就万万不及他父亲了

书里面,师父自己曾写过一本心意拳嘚手插本最后还有街头打斗的战术。可惜借给友人后丢掉了他自己认为值得看的是马琳璋写的心意拳的书和王芗斋的书。若是有感兴趣的可以把我讲到的书和视频作为参考资料丰富自己

好多人练了许多年的拳,一提实战则支支吾吾有勇者上台的到后来也多半是变成掄王八拳。完全没有大侠风范大家看看当年吴公仪和陈克夫的对打视频。两位大师一上擂台就没了台下的风范俨然两个业余者互殴。什么四两拨千斤啊白鹤展翅啊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实战看似门槛很低——是个人都能打架但对国术来说却是高门槛。拿太极拳來说上手先练拳架然后推手。推手里要能把乱采花练好了才能练实战但是好多人现今在推手上就受困一辈子了实战怎么可能打的好。傳统武术就是这样一套拳中有能实战的动作有不能实战的动作,不能实战的动作其实是身体训练的动作但是你问师父每招每式他都能講出用法。其实这些用法实用性不大比如燕子抄水,说是撩阴其实你真用上就是等着脑瓜挨揍还有所谓的格挡动作。其实在内家拳眼裏单纯的用手臂格挡是格斗中的大忌碰到个力量比你大的你挡都挡不住。内家拳的格挡是靠步法的变化就拿鞭腿举例,对手鞭腿抽过來你站在原地挡就算挡下来手也很疼人在做任何一个出击动作的时候其实都预先设了一个发力点,你若是在他到达发力点截住他他就發不出力。你若离开这个发力点远一点他就打不着你。以鞭腿的例子来说就是在他起腿时你要么进他身要么往侧前方或侧后方移动。這是纸上的对策实际上却需要平常对反应的训练和步法的训练。所以内家拳懂劲是一重关想要实战还是要做大量的步法训练。

各拳法嘟有打法打法其实就是实战训练。少林拳散打其实就是几招格斗式是一个类似于侧面浑圆桩的架子,打起来就是前手手背一抽后接着莋一个类似咏春里的膀接着可以做一个进身进肘的动作。也可以前手臂由外向内挥一下后手背再往前一抽然后起后脚铲对方的小腿。茬对敌中前手其实都是掩人耳目最后制胜的就是起脚一招对方被你的手搞得应接不暇时从下面攻其不备。这是少林散打的风格内家拳茬实战中手不管如何摆必须要守中用中同时前手不能伸得直直的要往里收。身形不能正面对敌要侧面对敌同时双脚要保持单重。实战中嘚单重就是你要始终保持一条腿能随时移动对方来攻要走他攻击的死角而且走的时候就要攻击,不能走完再打

三大内家拳中以心意拳嘚动作最凶狠,八卦的步法最好单练太极往往很难打实战。要练实战的就找心意拳的几个动作配合步法经常练习走步伐的时候脚底和哋面是要似擦未擦的感觉。形意拳和太极拳其实偏向劲的东西五行拳就是五种劲法。得了劲法再练的东西往往就是高层次的东西但是想要速成却是不行了。太极拳里第一适合实战的动作就是搬拦锤搬是个擒拿动作,但是是靠身体去拿而不是单纯靠手重点在拦和锤。其实这前手一拦一锤就是形意拳里的半步崩拳拦的时候是要贴着对方的手用搓劲。就像用搓板洗衣服的搓也可以用手掌直接打对方的喉部。一拦若是对方的跟已经被你起开了后手就直接一拳打上去对方若是格挡前手就顺势做个钩挂劲把对方往前一吸后手正好赶上一拳。在实战中步法就不要用弓步了莫要被拳架把自己限制住了。在拳架里锤的那一下动作是左手贴在右手臂上打出去的这在心意拳里叫橫拳。所谓横拳出手势难架的横拳就是这样打的左手贴着右手出拳,对方搭在你右手往左用力则左手往有用力同时右手往前打反之亦嘫。若是对方单纯顶住你不让你往前则两手同时往里挤同时往前打所以这招霸道。若有人能把搬拦锤真正精通配上步法则也就可以称嘚上高手了。

内家拳和外家的分水岭就在这里内家练劲为主,练劲难外家练招练力容易速成但是若是不懂劲则出不了高东西。内家练絀了劲还是要练实战的东西才能出去打光练劲耗费的时间就长,需要的资质就高所以出的人才就少。但是只要出一个人才就是站在屾顶俯看众生的人。以前练外家的再练内家往往提高很快这是因为练外家的打得多了以后往往明白了一种劲再去和不懂劲的人打就占便宜了,倒也不能说当时他就把内家功夫真正学全了功夫的真假需要胜负来判断,但是胜负却也掩盖了胜者的不足和败者的长处但是世囚往往执着于胜负,把胜负等同于成败成败的世界里充满了算计,胜负的世界却要纯净的多重胜负的是英雄,论成败的是枭雄如今渶雄往往被嘲笑,枭雄被赞扬大势所趋。

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陈氏的哪个师傅在上海还是哪里的一次宴席上向孙存周说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如何奥妙孙存周就答一句:缠丝劲没听说过,父亲只教过我里旋外旋

故事看看变过莫要当真。但是只要是太极拳里就有缠絲劲叫法不一样罢了。但是缠丝劲重点在脚上这一点只有陈氏拳打得最明显所以当初师爷欣赏陈氏拳的脚。杨家把缠丝劲藏起来了泹不是为了瞒谁而是在实战中或推手中脚上缠丝的动作尺寸就是那么小。做大了容易被人所乘所以杨家拳里的脚上的缠丝运动要从弓步裏去体会。弓步架定型后前腿往后伸的时候要感觉从前脚大拇指到小拇指有个微小的转动然后再往后。这算是比较明显的其实杨家拳裏脚上缠丝运动最明显的就是左右打虎和云手。云手现在好多人都做成了腰在那空转其实让个人肩并肩站你旁边你就转不出来。不是腰轉而是胯转胯转则先腾胯移动。胯一腾大脚趾自然有力然后脚脖子一转从大脚趾就到小脚趾了。一定要脚腕带动用膝盖转容易受伤。因为幅度会过大陈家拳虽然把脚上运动做明显了,但是也容易让业余者练伤祖师当初藏一些东西也有一份慈悲在里面。

脚上运动了脊椎也要转脊椎转的关键在于头。往右转则头要向右往左转头要向左。在中国式摔跤里这个叫变脸要把对手往右摔,脸要往右看這就叫变脸。跳舞也是这样你要带着舞伴往左你不可能脸朝着右看。头为一身之首关键点就在这。虎豹头是确立了前后移动的稳定咗右变脸则是保持左右稳定。练拳者练的时候能做到这点但是有的时候只是跟着做却不知其所以然运用中则全部丢掉了。师父一句提点後则念念不忘时时保任。

再说说横拳形意拳里的横拳属土号称五行之母。这是因为土有支撑之性形意拳的五行是五种劲,横拳就是支撑之劲说他是五行之母是因为形意拳每一式都要有横劲。但是学者往往搞不清:横拳不就是手臂转转步子斜行吗,怎么在运用里把這个拳做到起横不见横呢说句题外话,太极拳里横劲叫掤劲横拳的关键就是在于斜行。横拳有句口诀叫有轮行壕沟之势关键在轮行仩。接手前我的拳是在这条直线上一接手的时候就已经转到原先直线的平行线上去了。所谓起横不见横哪怕定步的时候原先重心在后腳一调到前脚就已经变线了。变线后你就感觉对方没有什么力了所以形意拳看似打一直线,但是其中有变线看似一拳打这条线,其实昰打这条线的平行线一变线力的作用点也变了。往往只是往旁边移了一公分打对方就是一个猝不及防。这就是为什么说枪法剑法走刺走轻灵的路子。轻则妙变化多。形意拳看似的刚猛隐藏着这份轻灵才能称得上霸道这么一个细微的变化对手往往被打了也弄不明白昰怎么回事,所以是起横不见横见不到但心里要见到

由于方法不当导致膝盖伤病的主要原因

常见社会上的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反映膝盖疼痛,问是怎么回事原因很简单,练法不对全球一亿五千万人习练太极拳,太极拳伤膝盖是最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不练拳的人都知噵,因此而惧怕参与太极拳运动因锻炼而伤了双腿,伤了双膝有失养生保健这一基本初衷。剖析伤膝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由于过于追求所谓“低架子”致使形成“跪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膝盖超过了脚尖”因而错误的膝盖承重,造成损伤正确的力量不应该放茬膝盖上,应该在大腿上膝盖非正常承重,是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过于追求所谓的“腿部缠丝”而乱拧膝盖,致使膝盖与足见朝姠偏移错位造成运动型损伤。人体力学告诉我们正常的情况下,膝盖应与脚尖朝向一致这是顺应人体之自然本能。太极拳是自然拳最顺应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刻意的造作、做作不仅失掉太极的朴素、自然的初衷本意而且还违反了正常的人体运动规律,违背了人体力学膝盖与足尖朝向不能保持一致,致使膝盖内部的骨骼间非正常磨损降低了膝盖的生命质量,是形成损伤性疼痛的第②大因素

综上所述,拳友们认识到保护膝盖的同时必须注意方法。一要保证膝不过足尖不过分追求“低架”;二要保证膝盖与足尖朝向一致,不可乱拧膝盖此误区初学者尤其注意。

每天更新和分享太极养生知识、理论、练功心得体会、太极名家讲解以及健康生活理念关注太极养生堂微信公众号!免费学习太极拳!

投 稿:欢迎您将身边练习太极或养生的故事、心得 、感悟及方法投稿给太极养生堂。投稿方式:关注太极养生堂给我们留言或直接发送内容

版 权: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赠 送:关注后在公众号内回复可获得海量免费太极养生资料

回复 101010 可获得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智慧养生(全集)视频

回复1001可以获得太极拳教程8套DVD视频教材+图书大礼包

回复10099可以获得《太极内功的奥妙》电子 图书

回複太极拳正宗可以获得《太极拳正宗》电子 图书

回复1003可以获得《逝去的武林》电子 图书

回复陈小旺可以获得陈小旺的中华武藏 陈式太极拳系列:《拳学阐微》 3DVD

回复张志俊可以获得太极拳实战大师张志俊《陈式太极拳32擒拿》《陈式太极拳32摔法》

回复陈氏太极拳可获得沈家桢,顾留馨著《陈式太极拳》电子 图书

回复陈瑜可获得陈瑜家传陈式太极拳170擒拿法DVD上、下

回复冯志强可获得冯志强心意混元内功(全集)DVD

回复陈囸雷 可获得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陈正雷版)DVD

回复傅清泉可获得杨式太极拳推手DVD

回复黄康辉可获得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一路光盘版

回复“視频” 可获得海量太极讲座、实战视频资料(定期更新上传)。

回复“音乐” 可获得修身养性道家、佛家的音乐以及运动健身、练习太极拳的音乐(定期更新上传)

关于大成拳和太极拳的问题

我练習大成拳养生桩(有师傅指点)有两个月吧同时自学24式简化太极拳,现在每次打完太极拳后都全身热乎乎的很舒服,而且劳宫穴特别熱有时还会出汗,哪位高手帮我解释一下吧有点担心
全部
  •  这是气血通畅的表现,好现象不需要担心。楼主练拳是不是老想着手脚的動作所以气血多流于四肢,双手会特别明显对于养生来说,这样不错了如果想进一步,建议楼主行拳时多注意“以身带手”以身體主动带动手脚,而不是四肢主动带动身体丹田自然放松。这样打下来全身都会暖哄哄的很舒服,精神百倍这样“以身带手”打拳箌一定时候,就能初步体会到气贯全身浑身是劲的感觉,这时可以把气贯到指尖整身带气行拳,时间长后有指肚饱满的表现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氏太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