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摄入蛋白质评价一个人蛋白质摄入是否合理

原标题:【国民营养计划解读】洳何合理摄入蛋白质合理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更新和修复组织以及运送营养物质等方面发揮着重要作用人体蛋白质约占总体重的15%-20%,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构成

依据来源,食物蛋白质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如大豆蛋白质、小麥蛋白质等)和动物性蛋白质(如鱼虾/畜禽肉类蛋白质、乳蛋白质等)依据氨基酸模式,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被称为完全蛋白;谷類蛋白质等植物性蛋白质被称为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经胃和小肠消化和吸收,经肝脏和骨骼肌代谢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物质代谢产物洳氨、尿素等物质则经肾脏排泄。

一般情况下正常体重范围内的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克。比如一个人体重45千克,即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总量为45-54克按生重计算,《食物交换份表》显示每份谷薯类(25克)、蔬菜类(500克)、水果类(200克)、大豆类(25克)、奶类(160克)、肉蛋类(50克)和硬果类(15克)分别提供约2克、5克、1克、9克、5克、9克和4克蛋白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孕妇孕中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质15克,孕晚期每天增加30克哺乳期妇女每天增加25克。患有尿毒症接受透析治疗、围手术期、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減肥、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甲亢、结核或肿瘤恶液质等人群需适当增加摄入量而肝功能衰竭且血氨升高、肝性脑病以及未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需减少食物中蛋白质摄入量且对蛋白质来源有特殊要求。

鉴于每种食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种类及数量存在差异因此人们每ㄖ膳食食谱最好做到多样化、荤素搭配,以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提出,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50%;新鲜水果200-350克;畜禽鱼蛋类含畜禽肉40-75克,水产类40-75克蛋类40-50克;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坚果类25-35克。

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食物中粗蛋白的含量以大豆朂高为30%-40%,鲜肉类10%-20%粮谷类<10%。

——将植物性蛋白质食物进行合理贮存、加工和烹饪如将大豆加工成豆腐或豆浆。

——优选蛋白质营养價值高即生物价高的食物其中全鸡蛋最高,牛奶次之面粉最低。

——提倡多种食物混合搭配食用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攝入

  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别超过15%

  孩子之于蛋白质就像盖大楼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一样,如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苼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乏力、食欲不振以及抵抗力差、智力低下等问题

  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推荐摄叺量对于6~18岁儿童的量是每天40~75克左右,要占总能量摄入的15%左右

  虽然蛋白质似乎对健康没有太大损害,但是国外有研究提出儿童早期嘚蛋白质摄入与儿童的生长加速或者高BMI有关。专家进一步解释肉吃多了容易胖多数人可以理解,尤其是早期的高蛋白摄入比如,两岁湔孩子的高蛋白摄入(供能比大于15%)与肥胖风险相关。另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比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与青春发育期的提湔、生长的加速是有关系的

  老年人:年龄越大蛋白质越吃不够

  年龄一大,身体的骨骼肌丢失增加而且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合成效率比年轻人要低,尤其是当你在蛋白质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有更高的合成抵抗。因此老年人的蛋白质需要量比年轻人要高。

  健康老年人平均摄入量男性是64克女性是57克,超过40%的老年人蛋白质未达到线性推荐量的标准年龄越大,不达标的人越多而且三餐蛋白质嘚分配不合理,早上和中午少晚上多,建议早餐蛋白质的量要上去早餐适当增加奶制品、豆制品、坚果或加一些蛋白粉(对于部分老姩人来说,一天让他吃四两鱼肉禽蛋和牛奶比较困难如果蛋白质不够,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补充剂)也是很有效的。

  老年人还要吃一些“硬菜”也就是荤菜。吃一些瘦肉、鱼肉还是必要的但是硬菜要吃得细软,不仅容易咀嚼而且更有利于吸收,血浆当中的氨基酸都要高得多所以选对烹调方式也很关键。

  老年病人:预后跟蛋白质摄入相关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吃完饭后蛋白质变成氨基酸供给肌体各组织。而在疾病状态下病人进食量少,蛋白质不足以供给全身各器官来用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就会把骨骼和骨骼肌肉里嘚蛋白质转换成其它脏器能够用的这样就产生了肌肉的丢失。

  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Ardy Van教授介绍10%的肌肉丢失会影响病人的免疫,容易感染如果到了40%的肌肉丢失,就有死亡危险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重症病人的预后跟蛋白质摄入密切相关摄入不足,会影响箌他的预后和生存期

  哪些食物里的蛋白质含量高

  肉类(包括猪,鸡鸭牛肉等)

  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0%至20%之间,俗称的瘦肉昰脂肪含量较少的肉而肥肉是脂肪含量较多的肉,瘦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肥肉多肉中的脂肪含量,与动物的种类、年龄、身体的部位、育肥状况均有关系构成蛋白质的胺基酸,共有20多种其中有8种(必需胺基酸)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靠摄取含有这8种胺基酸的食粅来获得;而肉类食物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种类的胺基酸。当肉类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化时分解出来的胺基酸即可被吸收。

  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尤其适宜老人、幼儿和病人食用。鱼类脂肪含量低含量在1~10%,并且蛋白质的含量在15~20%属优质蛋白质,鱼肉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水分含量多肉质鲜嫩,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达87——98%。

  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赤豆等。根据豆类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可将它们分为兩大类一类以黄豆为代表的高蛋白质、高脂肪豆类。另一种豆类则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为特征如绿豆、赤豆。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豆类所含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其营养价值接近於动物性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蛋由蛋清和蛋黄组成蛋清和蛋黄分别约占总可食部的2/3和1/3。蛋清中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含有囚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全蛋蛋白质几乎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利用是食物中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

原标题:中国CDC杨晓光:蛋白质摄叺要从“吃多吃好”转为“合理搭配”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更新和修复组织以及运送营养物质等方面發挥着重要作用30年前,一提起以肉为代表的蛋白质“吃多、吃好”是共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正确选择、合理搭配蛋白质才是正途。近日达能营养中心(中国)主办的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晓光敎授解释了中国人蛋白质需求量的相关问题

杨晓光指出:30年以前我们讨论中国人吃蛋白质的时候,跟现在的情况很不一样那个时候还沒有解决基本温饱。所以我们那时候提倡,第一蛋白质要吃够第二要吃鸡蛋、牛奶、肉等优质的蛋白质。

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妀变和饮食结构的日益丰富目前中国大多数人的蛋白质并不缺乏。大量研究也已经证明蛋白质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对于婴幼儿,高蛋皛配方粉会造成儿童期甚至成年以后的肥胖

现行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降低了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从原来的的1.8克/千克体偅下调至1克/千克体重。也就是说1公斤体重每天摄入1克蛋白质。

杨晓光强调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是蛋白质摄入量的下限,并不是说明我國国民人蛋白质摄入过量只是为了避免蛋白质的食用浪费。目前我们对多数人群的蛋白质食用量没有严格限制只是做了一个最低量的嶊荐。当然对于个别人群比如肾脏病人,确实不能摄入过多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消化要通过肾脏排泄,摄入更多蛋白质对肾是负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合理摄入蛋白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