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和线段都可以看作是( )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吗。 一个游泳池长40米,宽25米,多少个这

______和______都可以看作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和射线都可以看作是直线的一部分;故答案为:线段,射线.
为您推荐:
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解答即可.
本题考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
考点点评:
此题应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进行解答.
扫描下载二维码&>&&>&四年级上册数学每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25044字 投稿:吴惧惨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张 慧 玲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本人承担了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
浅谈 新 形 势下 社 区思 想政 治工 作 的难 点及 对 策 李社 区是人们 日常生活的舞 台, 精神发展 的家园 , 是城市管理 的 基础 , 也是党 的工作的基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不 断完 善, 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 人们…
盐城市实验学校2015届中考模拟综合Ⅱ试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3.日上午,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满怀虔诚之情齐聚于陕西省黄陵县的轩辕殿祭祀广场,隆重举行乙未…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一单元《除法》
(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一个数是786,处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
解:(786-18)÷24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4÷3=4……2(同时扩大10倍)
÷30=3……10(同时缩小10倍)
140÷30……20
103=3……1
15÷4=3……3(同时扩大3倍)
÷24=3……16(同时缩小4倍)
45÷12=3……9
÷6=3……4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测试题
一、 辨析真伪
(1)除法计算 中,个位上连1也不够商就不商。,,,,,,,,(
) (2)除数是28时,余数可以是29。,,,,,,,,,,,,,,,,,,,,(
)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
(4)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4写成43,结果得到的商是21,正确的商一定比21大。,,,,,,,,,,,,,,,,,,,,,,,,,,,,,,,,,,,,,,,,,,,,,,,,,,(
) 二、 精挑细选
(1)除数是30时,余数最大会是(
)A、10 B、29 C、1 D、30 (2)601÷47的商最接近(
)A、10 B、15 C、14
(3)一个数除以32,商是11,余数是可能中最大的,则被除数是(
A、383 B、352 C、362 D、353
(4)520除以一个数,商23余14,则除数是(
A、23 B、22 C、21 D、20
三、 智力拼盘
(1) 每上一层楼要走16级台阶,家住五楼的业主下到一楼要走__级台阶。
(2)小春在计算减法时,把减数72写成27,结果得到的差是176,正确的差应该是____。 (3)6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__张20元的人民币。
(4)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可购买该种商品20件的钱,现在可以购买___件。 (5)一个数除以78,商7嫌大,商5嫌小,则商___正好。
(6)学校四个季度共用电972千瓦时,平均每个月用电__千瓦时。 四、 计算 1、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 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比较每组题的试商情况
五、 综合运用
1、 一共有66枚1元硬币,1枚5角硬币,4枚1角硬币
把这些硬币换成20元一张的纸币,最多能换多少张?
2、 山田奶牛厂每天能向市场供应牛奶300箱、高钙奶260箱,一辆卡车一次能运40箱,这辆
卡车要运多少次才能把这些牛奶全部运完?
3、 后山营小学308名学生春游,可以怎样租车?写出你的租车方案。
大客车限坐42人
小客车限坐16人
欢欢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立方米?
5、 花生糖每千克17元,玉米糖每千克11元,高粱糖每千克14元,把这三种糖取同样重量混
合成什锦糖出售,售出多少千克才能获得364元营业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
(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 例1:判断题。
A、钝角都大于90度。……(√)
B、钝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 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E、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F、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G、周角只有一条边。……(×)
(4)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 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
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 °,75°,105°,120°,135°,150°,180°
(5)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例2: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6:30是(锐角) 3:30是(锐角、75°)
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测试
精挑细选(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能量出它的长度,(
)没有端点,(
)有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A、线段
2、我们用的三角尺上有一个(
),两个(
);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
),两个(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E、周角 3、(
) A、平角 B、钝角
4、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刻度“60”,这个角是(
E、90 5、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
)度。 A、15
6、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
)度。 A、360
E、20 7、下面各角中,(
)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 A、5
E、25 8、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
)度时最符合要求。
E、25 二、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长。………………………………………(
)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 3、直尺是测量线段长短的工具,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 4、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5、从1:00走到1:01,分针转动了5度。……………………(
) 6、9: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
) 7、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
8、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结对飞行时通常排成“人”字形的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
过A点画一条射线,再把它延长成一条直线。
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35度的角,再画一个120度的角。
8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2、左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例1:40+60×3
=100×3 (错误!) =40+180
=220 例2:148-48×2 148-48×2
(错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检测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8分) 1、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算式里有括号的,应先算。 2、在○里填上“〉”、“〈”或“=”。
① 35×20÷70 ○ 35+20×70
② 810÷27 ○ 810÷9÷3
③ 450÷9×5 ○ 450÷(9×5)
④ 365-—(65+38)○365—65—38 3、在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①67-25=42
②58-37=21
③83×2=166
90-21=69
200-166=34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4、下面算式的括号,有的去掉后并不改变计算结果,在这样的算式后面的“□”中打“√”
(60+40)+1
(36-20)÷2
□ 28×(10÷5)
80÷(4×5)
□ 70-(50-15) □
(210÷70)×3
5、一本书,李明每天看25页,14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35页,可以看如果7天看完,每天看
页。 6、在横线上写出每道算式所求的问题。
食堂运来40袋大米和30袋面粉,每袋大米和面粉都是25千克。
⑴ 25×40:
⑵ 40+30:
⑶ 25×(40+30):
7、东东在计算120—□×5时,把运算顺序弄错了,结果得到500。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4分)
1、257—(57+73)=257—57+73=200+73=273。,,,,,,,,,,,,,,,,,,,,,,(
) 2、40乘以20加上30的和,积是多少?列式是40×20+30。,,,,,,,,,,,,(
) 3、120÷3×5=120÷(3×5)。
,,,,,,,,,,,,,,,,,,,,,,,,,,,,(
) 4、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先做乘法,再做除法。,,,,,,,,(
)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2分) 1、口算。(12分)
75÷5= 130-90=
70×60= 7×110=
51÷3= 2、计算下面各题。(18分)
14×18+520
780÷26+73
546-9×34
96×(325-295)
(28+62)×23
900÷(90÷2)
3、列式计算。(12分)
(1)84与72的和减去35,差是多少?
(2)250减225除以25的商,所得的差是多少?
(3)按下面的要求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36分)
1、张叔叔到文具用品商店买了2枝钢笔,每枝钢笔18元。他付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解答)
(1)买4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多少元?(2)900元最多能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3、一张办公桌480元,15把椅子的总价钱比一张办公桌贵135元。一把椅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4、妈妈带50元去超市。买了3瓶料酒,每瓶8元,然后用剩的钱买奶粉,每袋12元,最多可以买多少袋?
5、 江老师买一张光盘用去26元,买5张软盘用去75元。一张软盘比一张光盘便宜多少元?
6、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
⑴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多少元?
⑵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2分,其中第6题4分,共22分) 1、线段(
)个端点,射线(
)个端点,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
3、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时,其中的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三个角都(
4、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再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其中(
)线段最短。
5、在一个正方形中有(
)组对边互相平行。
右图中有4条直线a,b,c,d,其中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8a与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c与直线a互相垂直,那么直线b与直c的关系是(
)。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7分)
1、小方在纸上画了一条平行线。,,,,,,,,,,,,,,,,,,,,,,,,,,,,(
) 2、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互相垂直。,,,,,,,,,,,,,,,,(
) 4、上午九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 5、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垂直且平行。,,,,,,,,,,,,,,,,,,,,(
) 6、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它垂直。,,,,,,,,(
) 7、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的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10分)
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
2、正方形的相邻两边互相
) A、垂直
3、右图中有(
) 组平行线。
4、右图中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则∠1(
D、无法判断
)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
C、正方形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39分)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6分)
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6分)
3、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6分)
A· 4、过A点分别画出a、b(4分)
5点,使A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厘米,你会画吗?(4分)
6、在图中平行线之间,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4分)
7、 用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4分)
8、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3条垂线,并量出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
)。 (5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题。(22分) 1、 如右图,你能测量出A点到直线a、b的距离各是多少吗?在图中画出来。(6分)
见右图,小船在A处,想划过河,怎样划路线最短,你能画出来吗?
3、 兵兵在游泳池里游泳,现在A处,他想尽快游上岸,你能帮他设计一条游上岸的路
线吗?在图中画出来。(5分)
4、小明要从A点出发到河边取水饮马,他怎样走路程最短?把他走的路线画出来。(6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
(1)在马路一侧种树,1°若两头都种树:树的棵树-1=段数
2°若其中一头种,另一头不种:段数=树的棵树
3°若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树+1=段数
(2)若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如:池塘一周、长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树的棵树=段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 》测试
一、填一填
1、马路一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
25个,那么电线杆有(
2、一根木料,锯4次,能锯成(
)段;如果锯成8段,需要锯(
3、秦淮河一侧的河堤上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放一张休闲长椅,放了(
)张长椅。
4、10位小朋友站成一排做操,每相邻两位小朋友相隔2米,做操的队伍长(
5、一条走廊长30米,从走廊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3米放一盆植物,要放(
)盆植物。
二、解决问题
1、气象专家做一项实验,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第十二次测量气温时,距开始测已过多长
2、一根木料长21米,把它锯成3米的小段,每锯断一次用6分钟,共用时多少分钟?
3、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长20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
息2分钟,全部锯完要用多少分钟?
4、有一块三角形地,三条边分别为120米、150米、80米,每10米种一棵树,那么三条边上
共种多少棵树?
5、在长108米,宽60米的长方形草地四周种树,每12米种一棵,围绕这块长方形草地最多能
种多少棵树?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交》
5个或6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
思维流程:
正面 侧面 上面
第二层(下面)
解:3+(2+3)=8(个)
答:这个立体图形共有8个小正方体。
3个 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测试题
一、填一填。(46分) 1.
)面看是完全相同的形状,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
)面看到的是
)面看到的
)种摆放的方法;
)种摆放的方法;若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又有(
)种摆放的方法。
9.一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
20分) 1.
三、选一选。(16分)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2.小亮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分别搭成下面几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2)从侧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 (3)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 四、画一画。(18分)
1.从不同方向看下面的物体,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12分)
2.下面两组物体从
)面看到的形状相同,画下来。(6分)
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 填一填。
1.正;侧;上; 2. 侧;正;上; 3. 正;侧;上; 4. 侧;上;正; 5. 上;正;侧; 6.7;6;9; 7. 侧;
8. 4;3;4; 9. 7;
二、连一连。 (答案略) 三、选一选。
1. (1)①⑤⑥;(2)②③④⑤;(3)②③④;(4)①⑥; 2. (1)②③⑤;(2)②③⑤;(3)④;(4)⑥;
四、画一画。 (答案略)
数学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0分) 1、口算下面各题。(12分)
45÷15= 360÷40=
68÷17= 490÷70=
50÷25= 2、比一比,算一算。(18分)
180+90÷30
3×130-90
810÷45×2
(180+90)÷30
3×(130-90)
810÷(45×2)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写。(22分) 1、△○△○△○△○△
(1)如图,每两个△中间有1个○。图中一共有(
)个△,(数比△少(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
)个○。 2、
)个○,○的个
(1)如图,这段木料一共锯了(
)次,被锯成了(
)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
(3)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
)次,若每锯一次需3分钟,用时共(
)分钟。 3、
(1)图中一共有(
)块长方形彩砖,(
)块正方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块数比长方形彩砖多(
(2)像这样贴了30块长方形彩砖,那么正方形瓷砖一共需要(
4、有18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
5、马路一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个,那么电线杆有(
6、一幢楼房,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都有18级台阶,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要爬(
)级台阶。
、时钟4点钟敲4下,6秒敲完,那么8点钟敲8下,(
)秒敲完。 8、数一数,各有多少方块。
)个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7分) 1、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
②只放一端
③两端都不放
2、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4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
②只放一端
③两端都不放 3、一条
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要插10
面彩旗。正确的插法是(
①两端都插
②只插一端
③两端都不插
4、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两边,每隔3
米插一面彩旗。如果每边的两端都要插,一共需要(
)面彩旗。
从正面看是(
),从上面看是(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6分)
从不同方向看下面的物体,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在下面画一画。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题。(35分)
1、有一块三角形地,三条边分别为120米、150米、80米,每10米种一棵树,那么三条边上共种多少棵树?
2、气象专家做一项实验,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第十二次测量气温时,距开始测已过多长时间?
3、马路的一侧有49棵树,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0米。现在在路的一侧每隔40米的距离安装路灯,共需要装路灯多少盏?
4、在一条新马路两边都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从头到尾共种202棵,这条马路长多少米?
5、动脑筋:把20面小红旗插在正方形操场的四条边上,使每条边上的小红旗一样多,你准备怎样设计呢?在图上画一画,后算一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
结合律:(a+b)+c=a+(b+c)
结合律:(a×b) ×
c=a×(b×c) 例1:37+56+63=56+(37+63)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3×4=13×(25×4)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中配对的数字有:25×4,125×8……
例2:简便运算:327-(127+100)=327-127-100……减法的性质
720÷54=720÷(6×9)=720÷9÷6…… 难点剖析
用简便方法计算
(1)76+(87+24)
(2)125×16
思维流程:
不简便 (1)原式
先算76+24,再算+87 简便
不简便 直接相乘 (2)原式
简便 16=8×2 先算125×8,再×2
解:(1)76+(87+24)=(76+24)+87=100+87=187 (2)125×16=125×8×2=0 总结:简便运算一般情况下都要求打破原来的运算顺序,按照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凑整”。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乘法中的两对数“25×4=100”和“125×8=1000”一定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97+7
思维流程:
999+997+ 整个算式多加了4个3
解:原式=1+100+10-3×4=11098
总结:无论用何种方法简便运算,其问题关键是使先算的部分能够凑整,能够算出整十、整百、整千,,,,的结果,最后算出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测试
一、填空。(每空1分,计31分)
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数,并写出运用的运算律。
(29+65)+35=29+(
125×11×8=11×(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和字母。
(1)a+(b+c)=(□+b)+c
(2)(28+36)+64=28+(□+64) (3)36×24=24×□
(4)25×19×4=□×□×19 (5)□+235+65=78+(235+□)
(6)182+24+76+18=(182+□)+(□+24) 3.(36+△)+☆=36+(△+☆),如果△是167,要使计算简便,☆可能是(
)。 4.如果A+B=500,那么A+(B+20)=(
);如果A×B=48,那么(A×5)×B=(
)。 5.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如果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那么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成(
)。 6.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把表格填写完整。 (1)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7.菜场运来一批黄瓜,每筐装20千克,要装50筐,现在每筐装25千克,要装(
8.28千克蜂蜜正好装7罐。照这样计算,140千克蜂蜜可以装(
)罐。 9.(1)a+b=600,a增加60,b增加60,现在的和是(
)。 (2)a-
b=600,a增加90
,b减少90,现在的差是(
)。 (3)a×b=600,a除以10,b除以10,现在的积是(
)。 (4)a÷b=600,a除以10,b乘以5,现在的商是(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125×14×8=14×(125×8),这是运用了(
①乘法交换律
②乘法结合律
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与120÷15×4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①120÷(15×4)
②120×4÷15
③120÷4×15
3.学校有四年级三个班,分别有44人、45人、46人,三个班一共有多少人,下面的算式中计算最简便的是(
①44+45+46
②50×3-(6+5+4)
4.小明爸爸上月工资是2352元,比妈妈少148元,求两人一共收入多少元?下面算式,在计算时比较简便的是(
③8 5.下面的式子中,(
)等于367-173-27。
①367-(173-27)
②367-(173+27)
③367+(173-27)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5+8-23=
24-8+10=
35+24-12=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分)
86+75+125
26+48+65+52+74
5×(18×11)
425-228+375-172
四、找规律填数。(6分) 1+2+1=2×2=4
1+2+3+2+1=3×3=9
1+2+3+4+3+2+1=4×4=16
1+2+3+4+5+6+7+6+5+4+3+2+1=(
) 1+2+,,,,+10+9+,,,,+1=(
) 1+2+,,,,+13+12+,,,,+1=(
) 五、解决问题。(4+4+4+5+5+5=27分)
1.一堆黄沙共201吨,上午运走78吨,下午运走22吨。还剩多少吨?
2.一篇文稿,刚好打印7页,每页25行,每行20个字。这篇文稿共多少个字?
3.一个游泳池长50米。小明每次去游泳时都要游4个来回,他每次游了多少米?
4.师徒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68个,徒弟每小时加工32个。师、徒两人同时加工5小时,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5.妈妈买来5本相册,每本都有32页,每页都可以插6张照片。如果全家大约有900张照片,买来的相册够用吗?
6.小客车有30个座位,大客车有40个座位。光明小学有380人,准备租车秋游,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所有人都上车而且车上没有空座的租车方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65、35、加法结合律;125、8、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2. (1)a;(2)36;(3)36;(4)25、4;(5)78、65;(6)18、76; 3. 33或133或233或,,,, 4. 520;240; 5. a+b=b+a;(a+b)×c=a×c+b×c; 6. (1)180、9、315、16;(2)4、6、20; 7. 40; 8. 35
9. (1)720;(2)780;(3)6;(4)12 二、选择题。 1. ③ 2. ②
3. ③ 4. ② 5.②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63;2;40;30; 72;26;49;47;
2.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原式=86+(75+125)=286 (2)原式=105+300-2=403
(3)原式=(26+74)+(48+52)+65=265 (4)原式=39×(5×2)=390 (5)原式=(5×18)×11=990
(6)原式=(425+375)-(228+172)=800-400=400 四、找规律填数。 7×7=49 10×10=100 13×13=169 五、解决问题。
1. 201-(78+22)=201-100=101(吨)
答:还剩101吨。
2. 7×25×20=7×500=3500(个)
答:这篇文稿共多3500个字。 3.50×4×2=400(米)
答:他每次游了400米。 4.(68+32)×5=500(个)
答:共加工了500个零件.
5. 5×32×6=(5×6)×32=30×32=960(张) 960>900
答:买来的相册够用。
6. 租车方案一:小客车2辆、大客车8辆。380=30×2+40×8 租车方案二:小客车6辆、大客车5辆。380=30×6+40×5 租车方案三:小客车10辆、大客车2辆。380=30×10+40×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
),还可以列式为(
),面积都等于(
)平方厘米。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加法结合律,先算(
)。 4.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
上填上合适的数。
118+159+182=(
46×25×4 =
) 5.450比105多(
),比680少(
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
: )响起。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
),它的面积是(
)。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4分)
1. 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2.78+43+22 = (78+22)+43,,,,,,,,,,,,,,,,,,,,,,,,,,,,,,,,,,(
) 3.146-98 = 146-100+2
,,,,,,,,,,,,,,,,,,,,,,,,,,,,,,,,,,,, (
) 4.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4倍,另一个乘数缩小4倍,他们的积不变。
,,,,,,,,,,,,,,,,,,,,,,,,,,,,,,,,,,,,,,,,,,,,,,,,,,,,,,,,,,,,,,,,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8分)
1. 125×7×8 = 7×(125×8) 这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451-(51+49)
B、(451+49)-51
C、451-49+51
3.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C、7元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A、长方形较大
B、正方形较大
C、不能确定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87÷3= 2.竖式计算,并用运算律进行验算。(6分)
289+476=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893+594+107
5×(17×24)
329+(471+86)
4.列式计算。(6分)
1.120加84除以7的商,结果是多少?
2.703与295的差除以51,商是多少?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题。(28分)
1.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0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分)
2.一艘轮船,从南京驶往向阳渔港,每小时行驶20千米,10小时到达;回来时,每小时行驶25千米,几小时可以回到南京?(5分)
3.晓勇家养了5头奶牛。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8千克。这些奶牛五月份全月共产奶多少千克?(6分)
4.联华超市是1路和2路公交车的起始站。早晨6时10分1路车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0分钟发一辆车;6时20分2路车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5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候?(你能通过列表找出答案吗?)(6分)
答: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 (2)计算要细心。 知识梳理
列表法难点剖析
用30千克黄豆可以做120做600千克豆腐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思维流程:读题→选择信息列表→寻找对应关系,求出“单一量”→解决问题 解:
120÷30=4(千克) 50×4=200(千克) 600÷4=150(千克)
答:50千克黄豆可以做200千克豆腐,做600千克豆腐需要黄豆150千克。 总结: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求出“单一量”(本题的单一量就是每千克黄豆可以做的豆腐),再以此为标准,求出其他的相关数量。
甲、乙两地相距720米,小明和小青都从甲地步行到乙地,小明每走80米插一面红旗,小青每走60米插一面绿旗。距离甲地多远处会有红旗和绿旗插在同一个地点?
思维流程:列表分析→把小明插红旗处都记下来填入表中第一行 →把小青插绿旗处都记下来填入表中第二行→米数重复处即为同时插上红旗、绿旗处→打上“△”
答:距离甲地240米、480米、720米处都同时插了红旗和绿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测试卷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91÷13= 72÷2=
60÷5= 15×8=
50×30= 59+48=
4×50=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7分)
640÷16÷5
876-192-8
175-(75+36)
436+876+164
560÷5÷56
二、列表整理条件,再列式解答。(20分) 1.超市节日开展促销活动,售货员说:“3袋大米60元。”王阿姨买了5袋,用了多少元?张阿姨用完了80元,买了几袋?(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2.小林、小红、小明三人去买签字笔。小明说:“我买6支,用去18元。”小林买了5支,用去多少元?小红用去21元,买了多少支签字笔?(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3.果园里种了5行苹果树,每行11棵;种了7行梨树,每行6棵。(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苹果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4.某商店里一天共卖出6个足球、8个篮球、5个排球。每个足球56元,每个篮球45元,每个排球40元。(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足球和篮球一共卖了多少元? (2)足球比排球多卖了多少元?
三、解决实际问题。(6×3+5×3=33分)
1.一个车队3天运货12吨,7天可以运货多少吨?运20吨货物,需多少天?
2.一本故事书,4天读40页。照这样的速度,又读了5天,又读了多少页?这本书共200页,需多少天读完?
3.体育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了8个篮球、6个排球、4个足球。每个篮球80元,每个排球35元,每个足球65元。 (1)买篮球和排球共用多少元?
(2)买篮球比买足球多用多少元?
(3)买三种球共用去多少元?
4.一本书计划每天读80页,5天读完。实际每天读100页,实际提前几天读完?
5.商店上午卖出18双皮鞋,下午卖出同样的皮鞋23双。已知下午比上午多收425元,每双皮鞋多少元?
6.某地区乘坐出租车的费用是这样计算的:3千米以内付起步价9元,以后每多行驶1千米付2元。李老师到达终点时共付了19元,假设出租车正好行驶整千米数,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0;8;9;9;30; 3;40;50;100;3; 6;7;36;12;12;
120;;133;200; 2.能简算地要简算。
25×32=(25×4)×8=100×8=800
640÷16÷5=640÷(16×5)=640÷80=8
596+203=596+200+3=796+3=799
876-192-8=876-(192+8)=876-200=676
175-(75+36)=175-75-36=100-36=64
17×15×4=17×(15×4)=17×60=1020
436+876+164=(436+164)+876=600+876=1476
560÷5÷56=560÷56÷5=10÷5=2
35×12=35×2×6=70×6=420
二、列表整理条件,再列式解答。 1.
(2)80÷20=4(袋)
答:王阿姨买了5袋,用了100元。张阿姨用完了80元,买了4袋。
(2)21÷3=7(支)
答:小林买了5支,用去15元?小红用去21元,买了7支签字笔。
(2)5×11-7×6=13(棵)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97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棵。 4.
(1)6×56+8×45=696(元) (2)6×56-5×40=136(元)
答:足球和篮球一共卖了696元,足球比排球多卖了136元。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1)12÷3=4(吨)7×4=28(吨)
(2)20÷4=5(天)
答:7天可以运货28吨,运20吨货物,需5天。 2. (1)40÷4=10(页)5×10=50(页)
(2)200÷10=20(天)
答:又读了50页,这本书共200页,需20天读完。 3.(1)8×80+6×35=850(元)
(2)8×80-4×65=380(元)
(3)8×80+6×35+4×65=1110(元)
答:买篮球和排球共用850元,买篮球比买足球多用380元,买三种球共用去1110元。 4. 5-80×5÷100=1(天)
答:实际提前1天读完。 5. 425÷(23-18)=85(元)
答:每双皮鞋85元。
6. (19-9)÷2=5(千米)5+3=8(千米)
答:出租车行驶了8千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 知识梳理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画柱状图时: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或旁边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希望小学举行科技操作比赛成绩如下表。
(1)根据以上数据,完成表1。
(2)根据表1,回答相关问题。 ①哪个分数段人数最多?是多少人?
②80~89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是60~69这个分数段人数的几倍? (2)①80~89分数段人数最多,是12人。
②80~89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是60~69这个分数段人数的6倍。 (3)
例2:两个人做转盘游戏,转盘上有两种颜色,任意转动指针,落在其中同一种颜色区域就算甲赢;相反,落在另一种颜色区域的就算乙赢。请给这个转盘涂上不同的两种颜色,使游戏公平。
使两种颜色所占区域大小相同 解:
(方法不唯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测试卷
1.红星小学9月份进行卫生红旗的评比。(20分)
得10分为优秀,得89分为良好,得8分以下为需改进,整理上面的数据,完成下表。
2.下面是某户居民半年用水情况统计图。(20分)
某户居民半年用水情况统计图
(1)这半量月最高月最低。
(2)这半年中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年的用水(
3.四(3)班同学喜欢看的图书情况如下表。(20分)
四(3)班同学喜欢图书情况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四(3)班同学喜欢图书情况统计图
4.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
分别写上数0 甲、乙两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人各抛相等的次数,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游戏规则。(20分)
正方体六个面分别 正方体四个面写3, 正方体两个面分别
写1~6,抛1~3朝 另两个面写4,抛 写3,另四个面写4,
上甲赢,抛4~6朝 3朝上甲赢,抛4 抛3朝上甲赢,抛4
上乙赢。 朝上乙赢。 朝上乙赢。 (1
)。 (2(3)要想乙赢的可能性大,应选(
5.袋中有2个篮球、2个红球、4个黄球,两人做摸球游戏,应怎样规定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写出两个游戏规则?(20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测试卷参考答案(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中心小学四年级4名同学给贫困地区小朋友捐图书的本数如下图。
林青李明姚娟孙芳
)捐的本数最多。
(2)姚娟比孙芳多捐(
(3)李明捐的本数是林青的(
)倍。 (4)平均每人捐(
2.下面是林平家近几个月电量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单位:千瓦时
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
(1)用电量最高是(
)月。 (2)用电量最低是(
(3)最高用电量是最低用电量的(
(4)五个月平均每月用电量(
)千瓦时。 (5)你能分析七、八月份用电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二、操作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运动健儿在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27届悉尼奥运会、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的金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1)从图中看出,中国运动员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
(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请你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会获得多少金牌?并说明你预测的理由。
2.试验小学组织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去春游。
请给每个年级设计一个合理的租车方式。
三、综合应用(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图为某农场2006年五种农产量的条形统计图。
某农场2005年五种农产量统计图
单位:万吨
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哪种农产品产量最高?哪种最低?
(2)小麦的产量是高粱的几倍?
(3)根据这幅条形统计图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2.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四(3)班同学准备举行庆祝活动,为此班委研究决定购买一些水果。在购买水果前要调查一下,吃某种水果人数各有多少。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四(3)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2)根据上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四(3)班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
②根据图中信息,请为四(3)班同学怎样购买水果提出合理建议。
四、可能性判别(共10分)
小红和小芳两人玩摸球游戏,在盒子里放红色球和黄色球共6个(只有颜色不同,外形完全一样),每人各摸10次,每次摸1个球,摸出后记下颜色再放回去。摸到红色球次数多为小红胜,摸到黄色球次数多为小芳胜。请按下面要求设计如何在盒子中放彩色球。 1.放进的球要使小红胜的可能性比小芳大。
2.放进的球要使小芳胜的可能性比小红大。
3.放进的球要使小红、小芳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数》
(1)读:先分级,然后由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 (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每写完一级画一个分级线。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 写做: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一下条件的数字:
①一个零都不读: , , ,
②只读一个零: , , , , , , , , ,
③读两个零: , , , , , , ,
※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
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
若改写成以“万”字作单位,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为)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例:将下列数改写成以“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46万 573,万
495,≈496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人数》
姓名___家长签字____
一、 智力拼盘
1、十万位的计数单位是(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这个数是(
)位数。 2、7250000读作(
)位数,最高位是(
)位。 3、十亿零三十万零二十九写作(
)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 4、由3个亿,3个十万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5、是由2个(
)组成。 6、72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是(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 9、43600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是(
10、9□475≈10万,在□里可以填(
)。 二、 择优录取
1、三千万零三写作:(
③、中的“3”表示 (
③3个百万 3、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4、由4个“5”和2个“0”组成的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 ①555500
③、最大的九位数比最小的十位数小(
③ 6、读作:(
) ① 七千八百万零五千 ②七千八百万五千
③七千八百零五万
7、由3个千万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③、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9、三十亿零三十,两个“3”中间有(
)个零。 ①7
③6 10、比9千万多1千万的数是(
③8千万 三、 公正裁判
1、7820030读作:七千八百二十万零三十。―――――(
) 2、十位数比十一位数小。―――――――――――-(
)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4、中的“8”表示8个百万。―――――――(
) 5、98000四舍五入到万位是9万。―――――――――(
) 6、七位数的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万。―――――――(
) 四、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80-60×2
355÷71+25
159-37-63
(52+41)×4
720÷(18×5)
36+47+53
五、 思维拓展 1、 50与25的和的12倍是多少?
的差是16的多少倍?
六、 能力迁移 1、 一艘轮船从南京驶往向阳渔港,每小时行驶20千米,10小时到达。回来时每
小时行驶25千米,几小时可以回到南京?
2、 师傅8小时生产480个零件,徒弟每小时生产46个零件,徒弟和师傅每小时
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3、 毛巾厂生产了72000条毛巾,每10条装1包,每12包装1箱。一共可以装多
红日果园上午收了1650千克苹果,下午收了1500千克苹果。每50千克苹果
装一筐,这一天一共装多少筐苹果?
水果店运来18筐苹果,每筐25千克;又运来22筐桔子,每筐20千克。运来
苹果和桔子共多少千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数》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2.每相邻的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计数方法,叫做(
)计数法。 3.里面有(
)个亿、(
)个千万和(
)个百万。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8在(
)位上,十万位上
5.和十万位相邻的数位是(
)位。 6.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八位数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6在(
)位上,万位上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759000≈
3.五千零六十万零九,写作
4.最小的九位数读作
) A.一百万
5.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常用
) A.去尾法
B.四舍五入法
6.在25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25亿。
7.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50万,当这个数最大时,千位数字只能是(
8.由6个千万、3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
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从右边数百万位在第六位。
2.读6006000时一个“零”也不读。
) 3.读作:十亿七千万五百零二。
) 4.位数多的自然数比位数少的自然数大。
) 5.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相差1。
) 6.134999的近似数是14万。
) 7.用2、3、5可以写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
) 8.850690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六万九千。
四、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共10分)
1.某市2005年,就业再就业人数达到八万八千七百人。 写作:(
)人 2.2005年某市个人所得税收入达二十一亿五千一百万元。
3.我国领土面积约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几乎和整个欧洲的面积一样大。
)平方千米
4.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千米,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平方千米。
)千米 写作:(
)平方千米 5.人的血管总长大约是四千万米。 写作:(
五、综合运用(共20分)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3690000=(
3700000=(
2.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3163000≈(
996855≈(
7086231≈(
665604吨≈(
3.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9□567≈10万(填最大数)
□里可以填(
) (2)6□200≈6万(填最大数)
□里可以填(
) (3)4□5000≈41万
□里可以填(
) (4)57□000≈57万
□里可以填(
) (5)59□000≈60万
□里可以填(
) (6)□亿
□里可以填(
) (7)98□亿
□里可以填(
) 5.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506670≈(
)亿 六、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某数除以11余8,除以13余10,除以17余14,那么这个数最小可能是多少?
2.小兰的爸爸口袋里有2元和5元的纸币共13张,合起来共35元,你知道小兰爸爸口袋里的纸币中2元和5元的各几张?
3.林玲从一楼到五楼需用32秒,从六楼下到一楼需用30秒,求林玲上一层楼和下一层楼各需用时多少秒?
4.甲筐内有苹果240个,乙筐内有苹果60个,每次从甲筐内取出9个苹果放到乙筐里,那么取多少次后两筐苹果的个数一样多?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用计算机器计算》
(1)计算器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
(2)计算器上有一种功能键叫 CE
键,又叫“改错键”。
例1:在计算器上按下如下键:
123+456=579 。 (3)用计算器计算时,每一步骤之后,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是什么要清楚,详见书上P102 。
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括号里的数。
) 思维流程: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结果分别是、、、→从中自然可以发现规律→以此推算出后两题的得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测试卷 一、计算。(60分) 1.用计算器计算。(24分)
725×16-9062=
471×(4840÷55)= 75×(5)=
17136÷(773-269)= =
79860÷()= 2.用计算题探索规律。(36分)
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括号里的数。 (1)+857142=
+×4+428571=
+285714=(
) +142857=(
) (2)1×1=
11×11= 111×111= =
) 1111=(
) (3)19+9×9=
118+98×9= ×9= 1×9=
) 7654×9=(
) (4)(9-1)÷1=
(98-2)÷12= (987-3)÷123= (9876-4)÷1234=
(98765-5)÷12345=(
) ()÷123456=(
(5)1×9=
) (6)12×9+2=
123×9+3=
) 二、解决实际问题。(用计算器完成计算)(40分)
1.1升汽油可供一辆汽车行驶25千米,如果这辆汽车平均每天行驶275千米,行驶一个月耗油多少升?(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山坡上有15行杨树,每行38棵;有26行松树,每行41棵。山坡上共有多少棵树?
3.90平方米的树林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360克。156平方米的树林,12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
4.一个牧民放养了210只绵羊,若一只绵羊一年平均产羊毛9千克,这个牧民一年可收羊毛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羊毛麦85元,这个牧民两年可收入多少元?
5.阳光小学给灾区捐款:一年级150元,二年级155元,三年级203元,四年级215元,五年级375元,六年级402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6.下面是学校食堂购买食品的一张发票,请你算出总金额,填在发票中。
7.用计算器探索一下,框中6个数的和与框中列数及中间一列数的和有什么关系。再推算
出若和是579时,这框中的6个数分别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 计算题。
1.用计算器计算 ; 4125;34; 1827;20;
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9999;
(2);; (3)00000; (4)8;8;
(5);; (6)111110;
二、解决实际问题
1. 275÷25×30=330(升)
答:行驶一个月耗油330升。
2. 15×38+26×41=570+(棵)
答:山坡上共有1636棵树。
3.360÷90×156×12=7488(克)
答:12年可吸收有害气体7488克。
4. 210×9=1890(千克) 650(元)
答:这个牧民一年可收羊毛1890千克。
如果每千克羊毛麦85元,这个牧民两年可收入160650元。
5. (150+155+203+215+375+402)÷=250(元)
答:平均每个年级捐款250元。
579÷3=193
(193-7)÷2=93(上面一排中间的数) 其它五个数依次是92,94,99,100,101,
答:这框中的6个数分别是92、93、94、99、100、101。
第11单元达标测试 (满分:100分)
一、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10分)形态型号
5、345×27
50240÷(459-299)
19188÷(421-380)
375×(26×12) 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十万位相邻的是(
)位。 2、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
3、一个数由5个千万、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 4、用“0,2,3,5,6,8”这六个数,组成的最小六位数是最大六位数是。 5、小红在做一个数乘以36时,误将6看成9,将3看成5,结果得1239,正确的结果应
三、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位数少的自然数比位数多的自然数小。
) 2、从右边起,十万位在第五位。
) 3、个位、十位、百倍……亿位都是计数单位。
) 4、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相差1。
) 5、读作二十亿七千万五百零二。
) 四、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八十万零二十写作
) A、800002
C、8000040
2、19□0亿,□里能填
3、用2个1和3个0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五位数。
4、吨,改写成万吨作单位的数是
) A、405万吨
B、40500万吨
C、4050万吨
5、5个百万和5个十万组成的数是
) A、5005000
C、5500000
五、 写出下面各数(共4分)
1、十六万九千
2、一百零七万零三百。
3、一亿八千五十万四千零八十六。
4、二十五亿七千八百六十五万四千二百二十三。 六、 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共6分)
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共6分)
八、 把下列各数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共4分)
九、 综合应用(每题8分,共40分)
1、20只青蛙1小时可以吃500只蚊子。照这样计算,2500只青蛙1小时可以吃多少蚊子?
如果50只蚊子重1克,这些蚊子共重多少克?
3、某服装厂出厂960件衬衫,一共装了12箱,每箱装8包,每包多少件?
4、电影院里有24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90个座位,这个电影
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甲、乙、丙三人分别各取了其中2张,使用了除法。甲说:
商是71,乙说商是72,丙说商是73,他们的计算都没有错,那么剩下的卡片上写着数字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一单元《除法》(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 : 论文综述 郭 迎 宾 ( 南开 大学经 济学院 天 津 3 0 5 ) 0 4 7 摘 要 : 应 过 度 与反 应 不 足是 股 票 市场 中的 两个 异 象 , 有 效 市场 假说 提 出 了严 峻 的挑 战 。 围绕 着…
如何证明地球是圆的?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方法还有很多:1.地平线为弧形;2.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证明地球是球形;3.日食、月食时,观察月球,太阳食面总有一定的弧度。证明地球是圆;4.麦哲仑的环球航行;5.发生月偏食时,地…
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春蕾读书”书面达标测试一、填空(10 分) 1、昔孟母,(择邻处) 。 子不学 ,( 断 机杼 ) 。玉不琢,(不成器) 。 人不学 , (不知义) 。 2、长袜子皮皮去野外玩带了(食物) 。皮皮…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