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国武术进行国际化传播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模式

对推进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年
对推进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摘要】:正 本文分析了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推进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武术必须扩大开放,互动发展;武术必须保持自我,占据主动;武术要与时俱
【作者单位】:
【分类号】:G852【正文快照】:
本文分析了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推进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武术必须扩大开放,互动发展;武术必须保持自我,占据主动:武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大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建设,是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坚实基础。对推进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孟进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南馨;[J];中华武术;1994年05期
张耀宗;[J];江苏地方志;1996年02期
李志坤;[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4期
易剑东,谢军;[J];体育文史;1998年04期
;[J];中华武术;1998年12期
赵玉亭,崔乐泉;[J];浙江体育科学;1998年02期
昌沧;[J];中华武术;1999年04期
刘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孙永武,于华;[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陈上越,徐苏霞;[J];体育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进蓬;李现宇;唐兴标;;[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张厚福;张春燕;钟明宝;;[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王林;;[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邱瑞瑯;余兰英;;[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蔡宝忠;;[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丁丽萍;郭志禹;徐烈;;[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洪浩;郭志禹;;[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李国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王林;虞定海;;[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关硕;关博;关铁云;于海;汤铎;;[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新华社记者 王俊璞 张云飞 本报记者 王霞光;[N];人民日报;2004年
本报记者 何小龙;[N];平凉日报;2005年
新华社记者 王俊璞 本报记者 郑红深;[N];人民日报;2002年
陈文波;[N];市场报;2002年
本报特派记者
李伯飞;[N];中国体育报;2000年
王玉宾;[N];山西日报;2003年
彭国平;[N];乐山日报;2007年
王兴海;[N];西部时报;2005年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陈凯;[N];中国体育报;2001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成百千;[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黎德章;[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舒书;[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岳庆利;[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杨本升;[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冯寿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邓杰;[D];河南大学;2004年
经建坤;[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刘会宾;[D];河南大学;2004年
林志刚;[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刘野;[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赵敏;[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新媒体时代新华社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
主管主办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介Introduces
《新闻论坛》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业务综合刊物。1986年创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把握传媒脉搏探寻新闻真谛”为办刊宗旨,面向报纸、广播、电视、网上媒体、新闻教学、新闻研究及广大通讯员,探讨新闻理论,交流新闻实践经验,推荐优秀新闻人物、作品,传递新闻改革和媒体发展信息,介绍最新新闻研究成果和新闻业务知识。目前,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战线采编人员及各界企事业单位宣传干事的良师益友。
总编辑:张庶民
副总编辑:范永
责任编辑:徐峰
版式设计:苏昊
广告发行:田晓春
地  址: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
     内蒙古日报传媒大厦
电  话:5382
     6635549Q  
Q:QQ  群:
邮政编码:010040
传  真:/6961909
欢迎投稿:
?????????????????????????????????????????
新媒体时代新华社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7
更新时间: 10:25:27
&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引领的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普及,带来了影响世界传媒格局的新媒体时代。在这个大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通讯社必须调整业务和商业模式,加强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新华社国际传播力建设业务产品代表
&&& &&&当前,新华社正在着力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充分融合,致力于把中国声音传播到世界,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作为新华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排头兵,以下的新闻业务是新华社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几个代表作品。&
&&&&&&& 新华网  新华网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综合类信息网站,是全球范围内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多语种网站。新华网每天通过不同语种发稿多达1.5万条。依托新华社强大的新闻采集和播出能力,新华网在重大新闻的首发和转载率方面均超越国内其他网络媒体,目前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桌面端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2亿,移动端日均覆盖人群超过1.3亿。&
&&&&&& 新华08&& && &中国金融信息网,简称新华08。随着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提升,新华社也特别研发了这个提供满足此类用户需求的平台。这是一个提供金融类信息的平台,由新华社自主研发,以全球财经资讯、权威金融数据、专业行情分析等优势,为用户提供覆盖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内容。其产品信息涵盖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包括外汇和货币、证券以及宏观经济等。该平台面世以来,凭借其多个终端的产品业态,受到广大用户肯定。&
&&&&&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 &&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是新华社主办的跨国新闻电视台。该电视网分为中文台和英语台。2010年7月,CNC英语台正式开播。目前CNC已通过多种不同模式落地海外,每天24小时向海外受众播出全球重大新闻事件以及政治、经济等多种类型的新闻节目。2016年1月,CNC在香港实现中文台和英语台双双入户。目前,CNC节目信号已成功覆盖世界上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英美等国的有线电视终端,在苹果手机、安卓手机等客户端都可以收看,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由于海外社交媒体风靡全球,西方的新闻通讯社代表美联社、路透社等都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开通了官方账号,进一步扩张影响力,新华社也紧随其后,于2013年底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上开通了所属官方账号,并于2015年3月统一账号名为New China,加入海外社交媒体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3个平台各有所侧重。Facebook注重与粉丝的日常互动,接收用户反馈;Twitter主要用于发布以文字加图片形式的硬新闻、短消息,外加推广新华社在其他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新闻节目链接;Youtube着重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全程视频直播,以及对优秀专题片的播放。目前,3个平台的关注者数量总和超过800万。
二、新华社国际传播力建设亮点
&&&&&& (一)向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方向发展&
&&&&& &&&目前,新华社已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向全媒体新闻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朝以事业体制为主,带领社属企业、社办纸媒为辅,逐步向市场竞争,多种运营方式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
&&&& &&1.改革创新,打造融合报道平台&&&&& &新华社于2014年底试运行了融合报道平台。此平台打破了各部门各干各的历史格局,实现了各部门一体化的协同作战,进一步融合了传统报道与新媒体报道。由过去的多头指挥转换为一体化指挥,把分散的、单一介质的新闻信息生产升级为聚合式、全媒体加工,多渠道、多终端分发,围绕同一主题,生产加工制作出能够满足纸质媒体、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需要的全媒体新闻信息产品。同时也打通了新闻信息生产的全流程,形成从线索收集、受众需求到新闻采集、编辑加工,从信息发布、用户互动到市场反馈、效果评估的“传播一条龙”。&&
&&&& && 2.加强视频、海外社交媒体等全媒体业态建设&&& &&& 2010年5月,新华社主办的CNC英语台正式向海内外受众播出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节目。目前,英语台已在海外7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0个省区市落地入户。在英国拥有40%的收视家庭;美国收视家庭600万户。同年7月,新华社在CNC基础上建立了新华网络电视。该网站每天24小时滚动视频新闻,实时更新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并不定时发布权威深度的专题报道。&
&&& &&&新华社也加强了在海外社交媒体方面的传播力建设。于2015年3月在YouTube、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统一官方账号New China,每天上传重要的中国及国外的各类新闻,同时对世界关注的、中国参与的重点事件进行直播。于同年9月3日在YouTube平台上全程实况直播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当天便收获了超过23万的浏览量。同年发生的“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在其官网上转载了New China在社交媒体上推出的系列救援图片。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新华社制作的“透视中国”三集英语视频短片,在网络和新媒体上总浏览量超过4500万次,路透社、德国之声等专门播发报道给予正面评价,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 (二)依托海外分社布局,前移阵地&& &
&&&&&&&& 目前,新华社在海外拥有180个分社,辐射全球各个区域,新闻信息触角进一步延伸。只有把阵地前移,听到受众需要什么新闻的呼声,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交流,并利用好受众的主动性,才能有的放矢,生产出受众需要的新闻产品。&
&&&&&& &&1.采编前移&&&&& & &新华社进一步强化海外编辑部前沿指挥部和策划部功能,完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建设。在新闻资源丰富的地区投入更多力量,通过扩大本土化采集队伍,建立以兼职信息员为主体的新闻信息采集点,配备即时移动传输装备,形成区域全覆盖的现代化采集网络,提升新闻信息采集能力。赋予驻外总分社一定的独立能力,实现总分社加工平台本土制作、发布及推广。同时加快了推进驻外分社职能转变,在继续开展国际报道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传播中国声音、加强中国报道上。&&
&&&&&&&&2.营销前移&&&&&& &新华社驻外分社以重点国家、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加大了新闻信息产品推介力度。逐步健全了以驻外总分社为中心的属地营销管理体系。经过总社授权,驻外总分社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市场化手段自主开展营销。构建多元化营销模式,以多媒体融合产品为重点,大力开拓海外主流用户市场,实现了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在每个国家至少有一个主流媒体用户和一个主要社会机构用户。如以“一带一路”为核心,通过筹办“丝绸之路高峰媒体论坛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论坛会”等社交活动,助力主流媒体主流机构落地。&
&&&&&&&3.终端前移&&&&&&&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华社不仅持续推进报刊、电视台、图片库等终端的前移,还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大力推进了新兴媒体的终端前移。如进一步增强“新华08”影响力,积极抢占海外金融信息市场;巩固了纽约、伦敦等8个金融信息采集点建设及与世界各大交易所的合作;与德意志交易所共建德国财经网并深化合作。“新华08”英文版继续向海外市场拓展,推出英、日、韩文版《中国经济信息》电子杂志的手机和iPad客户端。又如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在海外实现更大范围落地。英语台于2016年1月起登录香港nowTV(频道370),不断完善CNC应有的世界性播出平台架构。&
&&&&(三)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
&&&& &&&新华社除了依托驻外分社的辐射能力,也合理借助国家通讯社的地位,开展与国际上其他影响力大的机构和媒体的交流合作,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 &1.发起世界媒体峰会&
&&&&&&&&首届世界媒体峰会由新华社发起,于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目前已举办三届。这一媒体盛会被誉为媒体届的奥运会。目前,峰会主席团拥有15家成员机构,其中包括来自世界极具代表性的新闻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闻名全球的广播电视集团、互联网集团等媒体机构。&
&&&& &&&2013年,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设立了全球新闻奖,并就世界媒体如何进行合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媒体与国家的协作关系等议题进行广泛地交流和探讨,对世界媒体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各国媒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对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建议。&
&&& &&&&2.加强与联合国机构的合作&&& && &截至2012年底,新华社已与包括联合国总部在内的18家联合国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8个联合国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如下表)&
&&&&&&&&通过与联合国所属机构开展以上一系列的合作和公益活动,展示了新华社勇于承担公益使命的负责任大国媒体的形象,有助于新华社在国际社会中提升美誉度和公信力,最终也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 三、当前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一)生产内容同质化
&&&& &&&新华社当前正走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逐渐融合的摸索道路上,拥有如上文所述的若干个终端,其中包含传统媒体当中的报刊、电视,也包括新媒体中的网站、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等。这样一来,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很容易出现内容同质化。内容同质化的后果就是新闻产能的浪费和受众的审美疲劳。长此以往,只会影响到新华社传播力的发展。如何把差异化做出来,对新媒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内容同质化,不同终端的内容生产者应保持高度的个性化,从各自终端的角度出发,寻找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保证各个终端生产出来的内容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同时,提高报道质量和水平,创新报道思路,对避免内容同质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 (二)营销模式不健全&
&& &&&&当前,新华社在向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做到了阵地前移,把营销模式前移到直接面向受众的终端,加强了美国、欧洲地区户外屏媒的设立,也正式推出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的手机客户端等举措,进一步了解受众的需求,但是这还处在摸索阶段。正因为各部门的新媒体建设都处于刚起步、各自为战的状态,造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重复投入,甚至出现了把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原封不动放到新媒体上的现象。因此,新华社在未来应利用好营销总平台,整合营销线路,坚持新闻产品营销统一出口、统一管理、统一协议,规范新闻产品营销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去。&
参考文献:&
[1]陈怡、吴长伟.国际传播能力研究:国家与媒体案例集[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5&[2]唐润华.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M].新华出版社,2015&[3]王苗.从跨文化角度浅谈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4]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媒体发展与现代传播体系构建[M].新华出版社,2013&[5]戴仲辉.全媒体发展对我国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M].渤海大学,2013&[6]王庚年主编.新媒体国际传播研究[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7]唐润华、吴长伟、文建.传播能力再造:新媒体时代的世界性通讯社[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 (作者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主播)
&&&&&&&&&&&&&&&&&&&&&&&&&&&&&&&&&&&&&&&&&&&&&&&&&&&&&&&&&&&&&&&&&&&&&& 编辑:长& 青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 :内蒙古日报《新闻论坛》编辑部
编辑出版:《新闻论坛》杂志社
印刷:内蒙古地矿印刷厂
发行:《新闻论坛》杂志社自办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5-1019/G2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2
广告发行部电话:5549当前跆拳道与我国武术进行国际化对比分析小学论文:&&&&&&&&&(教学反思&&&)初中论文:&&&&&&&&&&&&高中论文:&&&&&&&&&&&&其它:&&&&&&&&&&&&&&论文主题:&&&&&&&&&&
快速导航: > 文秘文档 > 当前跆拳道与我国武术进行国际化对比分析相关推荐:1.2.3.4.5.6.7.8.9.10.
  [摘要]利用文献资料法与对比分析法,对跆拳道与我国武术进行了国际化传播模式的分析,挖掘我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弊端,为传播中出现的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有关的可行性建议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跆拳道;竞技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对比   跆拳道与武术都是东方最具魅力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跆拳道与我国武术都有渊远的历史,但是跆拳道却只用四五十年的时间迅速的风靡全球,并在200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中国武术只能在门外观望,始终未踏进奥林匹克的圣殿。跆拳道极为成功的国际化传播化模式,为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效仿的模式,以及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研究现状   现今我国武术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时期,特别是成为奥运会正式的竞技类项目成为武术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可是关注中国武术和跆拳关于国际化发展的探讨类文章极为少见。在中国体育期刊中2000年之后刊发的文章只有3篇,其内容还是在注重礼节、本身体系以及国际组织方面的研究。韩国大多文献中科院发现却从实用性出发,与我国的传播内容大不相同。   二、跆拳道与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对比   (一)与我国武术国际化初级阶段的对比:跆拳道向外传播的开始是在朝鲜战争时,韩国驻扎的美军及联合国士兵把自身练习的跆拳道带回本土,是第一代的跆拳道教练。六十年代初期又随跆拳道教官进入越南,跆拳道就此向世界传播开来。1958年到1972年可以说是以士兵为主的传播阶段。跆拳道国际化进程从开就与政治联系到一起,政府扩大跆拳道的宣传并大力普及,并且将跆拳道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使用,现在跆拳道仍被称之为“外交跆拳道”。我国武术向外传播自古以来就有,曾有华人带到其他地方,也有他国访者带回本国的。最具代表性的是1936年柏林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已有我国的武术团进行表演,但当时跆拳道还没有崭露头角。   (二)竞赛阶段化的比较:跆拳道在1961年9月正式使用跆手道的名称,设立了大韩跆手道协会,同年12月被体育理事会所承认,从1965年起成立大韩跆拳道协会直至今日。我国在1952国家体委成立后将武术设为推广项目,1957年将其设置成国家竞技项目,每年都会进行全国武术竞赛及表演,1959年其成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三)国际化阶段的对比:韩国于1966年成了ITF以后,跆拳道开始出现在国际社会上,1973年便举办了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且成立了WTF,1980年获得奥委会的承认,1988年汉城奥运会跆拳道以表演项目出现,2000年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方针,向奥运目标前进,国际武术联合会于1990年在北京成立,2000年我国武术加入国际武联,成为奥委会的一员,向我国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竞技项目迈进了一步。   三、推广模式的比较   (一)跆拳道的政策:跆拳道的普及是在军队里进行的,然后通过军队示范团的形式向外传播。60年代将四十多种门派进行整合,1962年加入到大韩体育会和全国体育大会,奠定了其竞赛化的基础,韩国政府利用跆拳道向国际社会展示韩国的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的凝聚力。特别是前IOC副主席金云龙先生是外交出身,自1972年开始担任跆拳道协会会长之后,通过国家对于跆拳道的扶持政策将跆拳道推向了国际的大舞台。   (二)我国武术的政策:国家体委于1952年将武术作为推广项目,还成立了民族形式的体研会,其责任是对民间体育形式不断的开发、整理以及推广。1982年制定了将武术推向国际的方针、政策,我国武术才进入到国际化的推广中。两国国际化传播的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武术淡化了礼仪的要求并且技术种类较多,而跆拳道技术相对单一,对礼仪规范的要求明确。竞技武术的评判标准不能够高度统一,给评判加大难度,跆拳道的评定标准比较统一,利于实行。由于武术的流派问题,传播内容上相对纷杂,跆拳道比较容易让人们接受。   四、组织的对比   (一)成立目的   1、韩国跆拳道最高机构的职责是指导跆拳道的发展,加速跆拳道的普及,提升国民体质,面向全世界推广跆拳道的精神以及正确的技术,为民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由武术的发展过程决定其是涵盖多种学科,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对其要进行深度开发,向世界推广,须加大武术理论探讨以及科学的研究。   (二)事业内容   1、韩国跆拳道:国技院利用跆拳道实行示范教育、教员培养跆拳道教练,实行晋级段位考核制度,对1-4品以及1段-10段的考核进行审查,举办各类比赛,对世界跆拳道联盟和大韩跆拳道协会予以支援;2、我国武术院的职责:对武术的历史进行研究,理论进行探讨,技术深入分析等,注重武术干部的培养及训练,为我国武术国际化提供服务。   五、段位制的对比   跆拳道的段位制制度相对完整,我国武术的段位制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韩国跆拳道分为七段,武术分为九段。两者的考核内容也有不同,跆拳道考核的是:套路、实战、击破以及笔试,武术则是对套路或者散手及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我国的武术考核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没有加大实际应用的占比。跆拳道的段位制对学员进行技术水平的评定,是一个完整的段位制体系。4段以上可以持有段位证,能够进行教练的考核,并且在公务员考核时跆拳道是作为参考内容的,段位制度给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在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   结语   跆拳道与武术都是古老国度技术性的代表,有完整的内容体系以及哲学思想,在国际化发展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虽然我国国际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早,但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阻碍了其发展,正是跆拳道发展的全盛时期。跆拳道的段位制制度相对完善,武术段位制还处于一个实行阶段,跆拳道国际化的进程中有很多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借鉴之处。我国的武术工作者或是学者需对现行的武术段位制做改进,对段位制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利于我国武术国际化,能够解决我国当前武术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司雨,曹青军,李停停.竞技武术与跆拳道国际化传播模式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05).   [2]周鑫.论跆拳道的传播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事[J].青春岁月,2012(02).   [3]王韶玉,宋彩珍.跆拳道的国际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启事[J].第一建身俱乐部,2010(04).   [4]高兆东.跆拳道对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的启迪[J].西北民族大学,2011(04).   [5]文明华,祝伟明,师小蕴等.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试点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2011(04).
前一篇:后一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研究
【摘要】: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为当代人类社会中尤其突显的现象和客观发展趋势。西方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潮流大量涌入中国,挑战着我国传统文化,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此同时,外来的竞技运动项目占领了原本属于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武术的边缘化,出现了生存危机。为了维护文化安全和维系武术的生存发展,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之路势在必行。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实践中,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传播者素质的参差不齐、武术技术流派的纷繁多杂、国内媒介的弱势和重技术轻文化的传播偏向,使得中国武术国际化进程缓慢。为了实现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的目的,就应该克服其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使之名至实归。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了文献研读法、个案分析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于武术国际化传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以期为武术国际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服务武术国际化传播实践。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六章组成。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选题的缘由,交代了文章的研究意义、武术国际化传播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研究对象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第一章中,阐述了全球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中国武术的内涵,并重点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所遇到的机遇以及挑战。在第二章中,根据《中国武术史》中划分武术历史时期的方法,并结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特点,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历史划分为:古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近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和现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并对各个时期内武术国际化的传播特点进行简要的概述。在第三章中,阐述了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并认为武术的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国际化水平还很低,传播的效果有待提高。在第四章中,分析了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文化差异、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武术内容的纷繁多杂、国内媒介的弱势和重技术轻文化的传播偏向等。在第五章中,提出了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对策,即在强化文化意识的同时,尊重他者的文化,既要整合武术,又要整合国内媒介资源,还要实现官方传播者与民间传播者的共同合作,更要注重传播人才的培养。在结语部分,对于本文的论点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G852【目录】:
摘要3-4Abstract4-8引言8-19 一、选题背景8-9 二、研究意义9-10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10-14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和不足14-16 五、相关概念界定16-19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19-27 第一节 全球化的内涵及特点19-21 第二节 中国武术的内涵21-23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23-27第二章 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历程27-33 第一节 自在传播:古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27-29 第二节 主动推广:近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29-30 第三节 多元传播:现代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30-33第三章 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现状33-36 第一节 表面欣欣向荣:武术国际化传播数字上有所增量33-34 第二节 实际差强人意: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上鲜见好转34-36第四章 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障碍36-42 第一节 传播内容技多文少,传播效果事倍功半36-37 第二节 国内媒介势单力薄,武术传播借力乏术37-38 第三节 武术派别纷繁多杂,甄别开发举步维艰38-39 第四节 传者素质良莠不齐,受传地域顾此失彼39-40 第五节 语境差别不可小觑,文化误读在所难免40-42第五章 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对策42-48 第一节 尊重他者文化,减少潜在误读42-43 第二节 强化文化意识,增进武术内涵43 第三节 高举创新大旗,积极革新武术43-45 第四节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传播水平45-46 第五节 整合国内媒介,加大传播力度46 第六节 官方政策支持,弘扬国粹传统46-48结语48-50参考文献50-54附录54-55后记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葆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姜玉泽;[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蔡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04期
刘沁;;[J];人民论坛;2010年36期
虞定海;张茂林;;[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刘树军,王苑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马敏跃,邹国建,胡望洋,赵钟晖;[J];体育科学;2004年08期
栗胜夫;栗晓文;;[J];体育科学;2011年03期
赵岷;李翠霞;;[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1期
秦子来;王林;;[J];体育学刊;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锋;;[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陈海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俞小和;;[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陈自清;;[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余月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宋玢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袁金龙;黄曼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郑碧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赵迪;王德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程德安;;[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学森;[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龙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仇贤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雪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志辉;[D];南开大学;2010年
钟希明;[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董素青;[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王君玲;[D];武汉大学;2009年
徐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黄永宜;[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尤永;[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冬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郑俊杰;[D];河北大学;2007年
赵广香;[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陈欣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石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朱广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钊;[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曼;[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芮必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王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白晋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刘建新;陈雪阳;;[J];财经论丛;2007年05期
尹韵公;[J];传媒观察;2005年03期
王颖哲;;[J];东南传播;2006年10期
张西明;[J];读书;2002年03期
申宏磊;;[J];对外大传播;2006年12期
明安香;;[J];对外大传播;2007年09期
胡怡;金雯雯;;[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林;[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金宇;[D];苏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丑亮;[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6期
吴明;[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朱瑞友;赵秋菊;;[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6期
王冬乔;;[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庄长宽;赵连俊;黄光志;;[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04期
原颜东;;[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6期
朱永飞;杨代国;;[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5期
康浩;;[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朱宝忠;;[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陆小黑;;[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翟少红;李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茹凯;;[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侯胜川;;[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吴珂;;[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王岗;;[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申国卿;;[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王三;马燕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李俊峰;;[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李守培;郭玉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王岗;邱丕相;;[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肖菲;[N];北京科技报;2013年
宗边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本报驻比什凯克记者
孙长栋;[N];文汇报;2010年
周娅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王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刘潇潇;[N];工人日报;2007年
宋莉;[N];科技日报;2008年
宋斌;[N];光明日报;2009年
张小俊;[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罗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秉珍;[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陆小黑;[D];苏州大学;2015年
李蕾;[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政;[D];苏州大学;2015年
张国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陆小黑;[D];苏州大学;2008年
郑锴;[D];苏州大学;2014年
陈晨;[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许晓琴;[D];苏州大学;2007年
叶献丹;[D];苏州大学;2007年
郑斗汉;[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马宁(Emmanuel Dablemont);[D];中南大学;2012年
沈贞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斯韦尔5w模式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