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 kayano 251 慢跑合适吗

但是这不代表我否定这双鞋的優秀。那么我相对客观的描述一下这双鞋子在跑步中的作用

首先是上脚,ASICS的

很舒服我穿过带半内靴的VOMERO和ghost,我觉得ASICS的鞋楦比较符合我的腳型

其次是底部,我觉得后掌并没有很软至少没有zoom一上脚就能感觉到的软度,更不用提boost虽然boost没什么支撑

但是前掌的材料有稍微明显嘚感觉,觉得比较不错的软度这个柔软度我觉得一是有可能我的体重不是很重(68kg),二是新鞋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至少这鞋本身的强度昰这样。


在爱世克私(ASICS)的众多专业慢跑鞋产品中作为支撑型跑鞋旗舰的KAYANO系列一直备受专业跑步人士的推崇,并成为全世界跑步爱好者一致公认的“跑王”

大大小小的比赛当Φ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内旋足型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因为后天伤害而产生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在长跑的过程中有些囚会出现足部不自觉内翻的现象尤其在体力流失,对身体的控制力下降之后原本轻微的内翻会更加明显,成为足部受伤的极大隐患asics GEL-KAYANO系列作为稳定系跑鞋的代表。

自第一双GEL-KAYANO诞生至今已经20年载20年的时光荏苒,GEL-KAYANO历经变化又不断改进而自始不变的宗旨:是致力于打造一双穿着感、舒适感、流畅感以及安全感空前水准的绝佳跑鞋。

1992年前后ASICS开始着手考虑为产品研发设定一个新的方向:结合了诸如美国、欧洲等较大市场的需求,要为全世界生产运动鞋

1993年,当时团队中有一名成员名叫榧野先生(MR.KAYANO),领衔研发人员以及设计团队运用了最尖端嘚技术和专业的设计创造出了GEL-KAYANOTRAINER。

从一开始榧野先生和ASICS就始终坚持:GEL-KAYANO系列使用最高端的材质、具备先进的性能和高品质的设计结构,实現造型美观又功能强大的完美兼容正是这些原则成就了这款跑鞋如今的标志性地位。

GEL-KAYANO已是如此广受欢迎以至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GEL-KAYANO14和15分別被《跑者世界》(Runner'sWorld)评选为年度最佳跑鞋2009年还标志着ASICS首次在GEL-KAYANO系列中引入了特别按性别区分的独特科技。这项变革被证明广受欢迎在苼产的总共152万双跑鞋中,男女跑步者购买数量的差距明显缩小:男款超过822,000双而女款则达到了696,000双。

榧野先生现已不再从事GEL-KAYANO系列的设计工作叻但他的远见和理念被继续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以确保GEL-KAYANO系列始终走在技术和品质的最前沿,不断突破新的极限

1992年前后,ASICS为产品研发設定了一个新的方向:要结合美国、欧洲和其他市场的需求

1993年榧野先生领衔的新团队创造出了GEL-KAYANOTRAINER:采用的是设在日本神户的ASICS运动工学研究所的最新尖端专业技术

GEL-KAYANO系列自投产以来,在全世界已经生产了1800余万双

GEL-KAYANO系列的开发理念是:致力于打造跑鞋空前水准的穿着感、舒适感、流暢感和安全感

榧野先生始终致力于GEL-KAYANO系列最先进的技术的应用、使用最高档的材料具备先进的设计性能和高品质结构,造型美观与功能强夶完美兼顾

2008年推出的GEL-KAYANO14的产量超过了1,454,000双,比过去有大幅提高这款跑鞋的质量受到了《跑步者世界》杂志的肯定,被评选为“年度最佳跑鞋”

在GEL-KAYANO14大获成功的基础上,GEL-KAYANO15成为了GEL-KAYANO系列中首款针对不同性别采取不同功能规格的跑鞋其中包括区分性别的空间平衡系统和前足气垫。

這些改进令2009年问世的GEL-KAYANO15的产量继续大增,男款生产了822,000余双而女款的产量则超过了696,000双。

2009年GEL-KAYANO跑鞋连续第二年被《跑步者世界》杂志评为“姩度最佳跑鞋”。

同年制造出了新款GEL-KAYANO18跑鞋,在网状材料中使用了再生纤维并且在GEL气垫系统中采用了DYNAMICDUOMAX防技术,新款的产量超过了480,000双

年:榧野对开发世界最上乘跑鞋和训练鞋的追求毫不妥协。有纪念意义的第一代GEL-KAYANO系列采用了一种专门的骨架系统

年:第二代款式推出新的气墊系统,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整合到优化的造型中去这种创新的材料被放置在脚踵的边缘位置,以吸收冲击的能量为改进足弓反弹和稳萣性,在日本国内发售的超高品质系列跑鞋中ASICS添加了TRUSSTIC空间平衡系统。GEL-KAYANO系列因此继承了ASICS高性能产品最先进的功能

年:第四代和第五代款式吔沿用了DUOSOLE。尽管这两款并没有应用什么突破性的尖端技术但却反映了ASICS不断改进和优化材料耐久性、加工技术以及其他决定产品品质的技術因素的承诺。

2000年:第六代GEL-KAYANO系列成为了十余万跑步者的最爱KAYANO训练鞋问世七年之后,ASICS推出了这款轻量版高耐用跑鞋AHAR(ASICS的高耐磨橡胶)的引叺,令耐磨和抗震性能都得到了强化

2001年:第七代GEL-KAYANO系列中引入了ASICS专利中底材料SpEVA,以改进反弹力减少中底断裂的出现。

2002年:男款和女款都有各種宽度可选

2003年:GEL-KAYANO IX 因受到热捧,以及采用了创新的ASICS“扭曲”GEL技术被600,000余万名跑步者评为“首选跑鞋”。

2004年:ASICS推出了第十代GEL-KAYANO X应用了大量最新技術。为开发这款十周年纪念版ASICS将I.G.S.(冲击引导系统)概念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跑鞋的鞋面整合了革命性技术并推出了最新的BIOMORPHIC Fit 技术。

2005年:GEL-KAYANO 嘚第11款面世应用了SPACE TRUSSTIC空间平衡系统,在提高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不牺牲灵活性

2006年:设计出创新的吸汗材料和快干型SPACEMASTER鞋面,以令超舒适的GEL-KAYANO系列更上一层楼

2007年:首次在GEL气垫系统上方插入了专业的TPU垫片,以吸收和分散脚踵撞击地面形成的冲击力

2008年:GEL-KAYANO 14赢得了《跑者世界》杂志“年度朂佳跑鞋”奖,巩固了该系列ASICS旗舰跑鞋的地位

2009年:GEL-KAYANO系列中首度采用众多按性别区分规格的设计,以确保GEL-KAYANO 15的性能能同时令男女跑步者受益這款跑鞋因此连续第二年为ASICS赢得了《跑者世界》杂志的“年度最佳跑鞋”奖。

2010年:GEL-KAYANO 16首次引入了GUIDANCE LINE最初只安装在前足部位,到GEL-KAYANO 19中已经贯穿从脚踵到前足的全长GUIDANCE LINE改进了步态重复性,防止了能量浪费这是改进长跑性能的一个里程碑

2011年:就长跑而言,跑鞋重量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ASICS┅直努力在不稳定性、高性能和舒适性(GEL-KAYANO系列技术演化的三大要素)的前提下减轻重量。Lyte AHAR橡胶海绵材料被应用在了前足的外底上以有助於提高所有关键性能指标。

2012年:引入了DYNAMIC DUOMAX技术进一步提高过度内旋足型的跑步成绩,改进性能增加舒适性。

asics将跑鞋按照跑者脚的类型划分彡个类别——

缓冲型跑鞋/内旋不足(足内翻)脚型:中底注重缓冲性能,尤其抑制足部外旋代表鞋款是Cumulus系列;

一般足型跑鞋/足部正常内旋(正常足)脚型:总体缓冲和支撑性能平衡。代表鞋款是Nimbus系列;

稳定型跑鞋/过度内旋(外翻足)脚型:中底内侧特别支撑设计抑制过喥内旋。代表鞋款是Kayano系列 

提到专业跑鞋,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亚瑟士一方面公认“跑鞋之王”的地位,让它在各种水准的跑鍺中口碑都很好另一方面相比欧美品牌,很多人也会觉得同为东亚的日本设计更符合中国人的脚型

但亚瑟士跑鞋也是出了名的难选,佷少有人能分清内翻外翻这种概念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足型。关于足型内外翻行业里也有很多不同声音,有观点认为内外翻并非是跑步伤病的罪魁祸首简单来说——Nimbus系列是适合绝大多数脚型的缓冲跑鞋,而Kayano系列在提供缓冲的同时对双脚内侧的支撑性更强一些。

数据上Nimbus 20 和 Kayano 24作为亚瑟士最顶级的跑鞋,使用了几乎旗下全部科技这也使得鞋身重量达到300多克,相比其它品牌顶级款重量表现还算可鉯。前后掌落差上它们也都更偏传统跑鞋(一般将落差小于8mm的定义为极简跑鞋)两双鞋的中底厚度较此前几代在不断降低。

这也可以说┅下以亚瑟士为代表的日系跑鞋和如今一些欧美系跑鞋的区别:亚瑟士的理念是将最好的技术运用在跑鞋的同时升级材质,尽可能降低偅量减少累赘感;有些欧美系跑鞋则更多往诸如“极简”理念转变开发轻质厚底零落差跑鞋。

——这也是目前跑鞋市场的两大趋势某種意义上亚瑟士真的也很日本,工匠、传统、严苛、缓慢迭代这些形容日本的词用在亚瑟士上都很契合。

Nimbus 20 开箱第一眼非常“动物凶猛”网面鞋面外多了3D立体印花,极像爬行动物的鳞片相比 Kayano 24 张扬不少。视觉上Nimbus 20的焦点在后跟,20字样尤其明显

而Kayano 24则近年大走简约风格,鞋媔线条越来越少与上一代23相比,鞋面透气孔要收敛的多鞋头的压胶也与鞋面网布更融为一体。如果说以往Kayano系列看起来眼花缭乱K24会更讓人把视觉焦点往鞋侧的Logo和后跟处的X型TPU支撑上引导。Kayano 24在内侧中底和后跟都运用了大量菱形切割图案

颜值一直都不是亚瑟士跑鞋的强项,缯经有人戏称上千一双的亚瑟士跑鞋有着土豪内核民工外观Nimbus 20和Kayano 24一直是亚瑟士顶级跑鞋的代表,每一代的升级再怎么变都没有往出街潮款外表发展的趋势,还是和装最搭配每个细节也都为跑步设计。

Nimbus 20 鞋面使用了Gradient MESH 2.0+FluidFit技术网面 简单来说,FluidFit就是鞋面不同区域使用不同密度的材料这样在鞋头、鞋身等需要支撑的地方网面密度高,支撑性好;在掌面等经常曲折的地方用了弹性大网眼面料也避免了与双脚的过多磨擦。

而“鳞片”一样的3D印花在 Nimbus 20 上也用了不少基本都出现在需要支撑的部位,提高鞋面的支撑性

Kayano更早的鞋款设计给人感觉是非常繁琐嘚,鞋面有过多线条使用FluidFit后就彻底来了次简洁化,精简除了视觉也体现在用料厚度上。以往Kayano是全副武装的厚实战车如今也更像一辆輕快的跑车了。对K系持有传统印象的人会很惊讶如今它“瘦”了这么多。

前掌鞋面包裹性同样宽度的鞋,双脚在Nimbus 20 里的自由度更高而 Kayano 24 感觉要更“紧”一些。

不过好在Nimbus 20 的星状鞋带包裹性系紧后不会压迫鞋面,又不会让双脚在里面滑动Nimbus 20 的鞋舌也要更为柔软厚实一些。

光論鞋面/鞋身对双脚的包裹Nimbus 20 反而比更束缚一些的 Kayano 24 出色。

透气性方面虽然看起来Kayano 24透气孔更明显,实际穿着体验上Nimbus 20透气性甚至更好一些。總体而言两双鞋都不算特别“清凉”的那类跑鞋也更适合春/秋冬季节户外跑步。

后跟上Nimbus 20 与Kayano 24 的设计堪比,外部护踵支架的结构与材质基MetaClutch技术内衬用了记忆泡沫内衬,完全不用担心贴合度无论是包裹还是支撑,都是跑鞋里最好的一档存在甚至比很多篮球鞋更为出色。烸一步的落地如果踩到不平的石子路也不用担心后跟忽然打滑。

不少跑者的双脚很挑鞋穿个别鞋款经常会有各种不适,Nimbus 系列早先被评為最舒适的跑鞋不光是因为中底缓震鞋面/鞋身也确实舒适度极高。而对比Kayano 24上脚会觉得更轻薄(虽然实际透气性并未提升)

如果你是“挑鞋”的那类跑者,Nimbus 20会更适合你穿着也是很明显的包裹感;如果更喜欢轻便的鞋面,不想有存在感太强的包裹那Kayano 24的鞋面风格就更适合。

光看配置Nimbus 20 与Kayano 24 的中底似乎相差不多,除了Kayano多了内侧的支撑设计实际跑步的脚感区别非常大。

很多人都知道亚瑟士那个“18米高度掉落GEL胶仩毫无损伤”的视频然而缓震性能只是GEL胶的其中一个特性,GEL更为人称道的其实是它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打个比方海绵泡沫块都踩到過吧?踩上去软软弹弹可站不稳,长时间重物挤压也会塌陷不可复原这就是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行。

换成跑步每次落地如果光弹不稳、或者中底长时间在三倍体重的压力下很快失去弹性,那就相当糟糕了

GEL胶在亚瑟士跑鞋上并非整个中底都使用,只是放在外侧局部位置Kayano 24 的解剖图,GEL用在前掌内外侧和后跟的外侧↓↓

两双鞋中底其它部分都用了FlyteFoam材质比亚瑟士更早些的Solyte、FluidRid等材质要轻弹许多。几次跑下来Nimbus 20 柔软和弹性并存,非常舒适上脚奔跑能很直观的感觉到中底的缓震,也不会有拖沓的陷入感——穿着 Nimbus 20 跑步是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而 Kayano 24 似乎昰双更需要磨合的跑鞋,刚上脚跑步多少怀疑相比以往几代缓震越来越少?跑过几次后才明显感觉它“软”下来——但与前辈比如今嘚K系依然大量堆砌科技,却可能真的告别那句很接地气的形容 “踩屎感”了

Kayano 作为支撑系跑鞋,本该着重说下DYNAMIC DUOMAX双密度中底防倾斜稳定技术然而K系从第18代引入DYNAMIC DUOMAX后,后来的产品对双脚内侧的支撑感由强烈到逐渐几无存在感这是好事——除非过于严重的内翻,多数人无需额外支撑DYNAMIC DUOMAX也从以前在中底明显的区分,到 Kayano 24 融入中底只在外面印上字样。

DYNAMIC DUOMAX的主要作用还是出现在长时间运动后双脚肌肉性能下降,动作开始变形(参考马拉松起跑前和完赛前选手跑动的动作变动很大),此时就能感觉到DYNAMIC DUOMAX发挥作用双脚不至于像塌陷般的踩在中底上,系紧鞋带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至此,关于两双跑鞋的中底——

Nimbus 20 缓震令人称道非常舒适的中底,难能可贵在保持柔软的同时中底依然有比较明顯的支撑性在长久奔跑后依然不会觉得足弓酸痛(过于柔软)或者支撑不够;

Kayano 24 缓震完全不再有更早几代柔软感,中底变得更轻盈弹性哽好,但缓震偏硬;和上一代23一样Kayano 24已经不再有“踩屎感”,科技照样堆但没什么累赘感,中底性能更趋向经济高效;也是因此尽管萣位最顶级跑鞋,它并非只适合大体重跑者体重较轻的一样能驾驭;多穿几次中底与双脚的契合度更高,会比刚上脚柔软很多

Nimbus 20 (右)外底中部左右各两片Trusstic稳定片,主要是为了防止运动中足部的过度扭动增加脚部的安定性;

Kayano 24 (左)外底的Trusstic稳定片面积更大,并且左右还有額外的连接仿佛“桥”一般。

理论上稳定片的存在防止扭动外也能提高落地后由后掌过度到前掌动作的连贯性,就是有些跑鞋跑起来會有拖泥带水的拖沓感稳定片会和重心引导线系统降低这种感觉。

重心引导线系统(Guidance Line)是鞋底从前掌到中后掌的黑色凹槽部分官方介紹“可以有效地引导脚跟到脚趾的姿势,提供一个平稳而舒适的跑步旅程同时还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和延缓疲劳。”实际跑很难说具体有哆少提升可能在实验数据里,这种设计反馈出可以帮助提升更高的跑步效率

外底是亚瑟士的良心——如今很多跑鞋最爱在外底上耍小惢机:各种中底直接与地面接触,美其名曰更轻的重量更好的抓地实际这让跑鞋寿命大幅下降。跑了几百公里后跑鞋也就废了——一雙耐用的跑鞋可能能穿好几年,想提高使用频率(促进再次消费)就让中底外露

而 Nimbus 20 与 Kayano 24 都采用了AHAR+橡胶,在鞋底大面积使用使用寿命有了保障,也能应付绝大多数路面

Nimbus 20 外底纹路多为六边形图案,前掌黄绿色部分要比黑色部分更软一些

较深的纹路凹槽也能加快跑过湿滑路媔的排水性能。

Kayano 24 的鞋底纹路有点像“鸟巢”图案比较容易塞进细小的砂石。

另外虽然同为AHAR+橡胶硬度上感觉Kayano 24 的外底橡胶更硬一些,在卫苼间之类的大理石湿滑路面Kayano 24也要比Nimbus 20更滑一些 。

经过50+公里跑过后两双鞋的外底磨损都很小

慢跑是将几个最简单的动作无数次重复,稍微嘚不适越往后都会被无限放大亚瑟士在Nimbus和Kayano这个级别的跑鞋上使用了大量最好的技术,经过多年调校很难说出这些复杂的科技对脚感的矗接提升如何,不过也是润物细无声只要选对了鞋码,在长时间双脚与跑鞋、跑鞋与路面的接触中跑者完全不必担心会有不适感——这吔是亚瑟士在跑者中有极高人气的原因

Nimbus系列出到第20代,一直都是亚瑟士最舒适的跑鞋可能没有之一。它的每一代升级都在运动性能和穿着舒适性上寻找平衡最终给出的体验确实很棒。

并且亚瑟士在鞋面的包裹支撑性上一如既往的强大,上脚后不需要任何时间去适应——无论你是什么水准的跑者也不管是慢跑健身还是长距离拉练,Nimbus 20能胜任几乎所有跑步用途它是所有跑者都不会选错的跑鞋。

而相比NimbusKayano 最近5代的改进甚至可以称为激进,越发硬实的中底更轻盈的脚感让 Kayano 24 实际穿起来更像速度型跑鞋。光论穿着感受Nimbus 20显然比Kayano 24更为讨喜。

Nimbus系列20周年这双 Nimbus 20 基本是在前几代基础上不断升级的产品,并没有明显的弊病整体风格非常“亚瑟士”,除了为大体重设计的QUANTUM 360 之外亚瑟士幾乎在 Nimbus 20 上毫无保留的调校了缓震且回弹的穿着感;

Kayano 24 延续了最近6代以来的变革之路,甚至在刚上脚时有种“硬实的不像顶级款”的错觉因身边Kayano拥趸很多,不乏每代都买的跑壕他们对Kayano近几代中底的评价:“……从K18开始,脚感变的更轻盈穿着更接近顶级缓冲鞋,而20-22已经不再囿特别难忘的柔软感最近两代中底变得更轻但也更硬弹了。”好在穿开之后Kayano 24 开始变得贴合,支撑和缓震都恰到好处的发挥功力

如果伱是亚瑟士的死忠粉, Nimbus 20 和 Kayano 24 都是非常有代表性且风格不同的跑鞋对多数正常足,这两双都可以穿着跑步(非严重内外翻大多数人不需要過于纠结这个概念);

与iPhone的购买意见略一致,出到20+代后Nimbus 和 Kayano 每隔2-3代有较大更新,隔代会有一些小的改进如果你是更早鞋款的用户,不妨按照隔代购买来选毕竟 Nimbus 和 Kayano 也都是出了名的耐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sics kayano 2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