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部电影的名字 讲一个白人跑中长跑,然后改跑马拉松,在里约奥运会马拉松比

男子被车轮压住,当场没了生命体征,小孩大声哭喊。
这批“高标准二人间”住宿费也是普通四人间的两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摘要]北京时间8月14日20点30分,奥运会中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马拉松(女子组)就正式鸣枪起跑。本次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项目一共有来自全球**个国家和地区一共157名选手参加比赛。
  北京时间8月14日20点30分,奥运会中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马拉松(女子组)就正式鸣枪起跑。本次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项目一共有来自全球**个国家和地区一共157名选手参加比赛。
  此次中国代表团一共派出了两名运动员参赛,分别是:华绍青 和 岳超,他们分别是2016年重庆马拉松全国锦标赛(即奥运会选拔赛)的第二名和第四名。
  华绍青
  华绍青:河北邯郸籍运动员。2016年重庆马拉松全国锦标赛(即奥运会选拔赛)亚军得主,并且依靠这一成绩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华绍青1994年出生,2006年开始中长跑训练,师从邯郸市少年业余体校田径教练张玉春,2009年入选河北省队。曾获得过2015秦皇岛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冠军。
  岳超:江苏扬州籍运动员,2016年重庆马拉松全国锦标赛(即奥运会选拔赛)获得第四名,此次入选里约奥运会大名单,也是她首次获得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之前在仁川亚运会上,岳超曾以2小时33分20秒的成绩获得了第五名,在参赛的中国选手中成绩最好。本次比赛其目标是跑进前八。
  除了本国的运动员之外,还有几名运动员值得关注。
  夺冠的最大热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运动员马勒?迪巴巴,其曾经在2015年以2小时27分35秒的成绩首夺女子马拉松冠军。
  除此之外,还吸引众人目光还有一组三胞胎和一对双胞胎同时参加这个项目的奇景。
  奥运史上双胞胎竞逐同个项目并不罕见,但爱沙尼亚的蕾拉、莉娜和莉莉三姐妹(30岁)相信将创下奥运史上三胞胎一同比赛的首例。
  国际奥委会虽然没有关于兄弟姐妹参赛的官方记录,但据国际奥运史学家协会专家介绍,奥运会至今有至少200对双胞胎参赛,而且通常参加同一项目。但他相当肯定从未见过三胞胎一同参加奥运会,更何况是同一个项目的比赛。
  这三姐妹生于1985年,六年前才开始练习马拉松,但仍成功入选这次奥运会的比赛。此前这组三胞胎中的老二和老三都参加了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分别获得了第27名和第38名的,当时大姐因伤缺席比赛。她们当中跑得最快的是大姐蕾拉,其个人最佳成绩为2小时37分钟。
  同样,本次马拉松比赛还有一对双胞胎同时参赛,她们是来自德国的安娜和丽莎。
  今天的比赛开始之后,仅仅进行了五公里,就呈现出明显格局:三位埃塞俄比亚选手、三位肯尼亚选手和两位非洲转籍的巴林选手组成了第一集团军,占据了前八位置。到第十公里的时,来自肯尼亚的图法突然退出比赛,坐在了场外的草坪上。
  到15公里之后,来自白俄罗斯的白人选手马祖罗纳克加入到第一集团。在比赛进行到半程的时候,马祖罗纳克以1小时12分56秒占据了第一位。
  比赛进行到第25公里的时候,第一集团有九名选手,两名美国选手弗拉纳甘和克拉格也追了上来。到30公里的时候,第一集团人数减少到七人,埃塞俄比亚的特塞加耶和马勒?迪巴巴处在相对领先位置。其他的五位选手分别是巴林的切利莫和基尔瓦(肯尼亚归化运动员),肯尼亚的桑姆贡,白俄罗斯的马祖纳克和美国选手弗拉纳甘。最后六公里,马嘞?迪巴巴、基尔瓦和桑姆贡率先加速,从第一集团里脱身而出,三人速度飞快,瞬间就把其他四人甩脱。
  到最后快进入桑巴大道的时候,桑姆贡和基尔瓦体现出更强的后场冲刺能力,很快把迪巴巴甩开较大的距离。40公里时,两人用时2小时17分02秒。最后冲刺阶段,桑姆贡奋力加速,第一个撞线,获得了冠军!用时2小时24分04秒。同时也实现了肯尼亚女子马拉松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代表巴林参赛的的基尔瓦以2小时24分13秒获得亚军,而赛前夺冠最大热门选手2015年北京世锦赛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马勒?迪巴巴以2小时24分30秒获得一枚铜牌。
  此外,中国选手方面,岳超以2小时39分09秒获得第53名,华绍青以2小时45分09秒获得第79名。对比之前两人在国内取得的成绩,都算是未能发挥正常水平。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南海网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管、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经...
46809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2004年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最后一个项目是马拉松长跑,比赛完全是沿着当年的路线进行的,很有纪念意_百度知道阅读:5924回复:30
解析央视励志纪录片《挑战马拉松的普通人》
发布于: 20:05
前言: & & & &2009年CCTV-10的纪录片,转自“美国波士顿塔福慈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该学校的生理学教授同时也是马拉松运动员的米莉亚姆·奈尔森希望能够帮助普通人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而成立了研究小组。 & & & &小组的13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他们将要一起训练40个星期。他们参加这项训练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是为了与流逝的时间抗争;有些人是为了远离尘世的烦恼才来的;有的人是为了告别过去,迎接未来;有的人是为了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是为了和病魔抗争;有的人则是为了证明,即使携带艾滋病病毒,人们也应该有尊严地活着。从平日里极少参加体育训练、甚至身患疾病的普通人到能够跑完比赛的马拉松选手,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对研究小组来说,能够坚持跑完全部赛程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们坚持到底,在新一届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 & & &附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开始于日,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比赛,也是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和)。每年于(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这项赛事对参赛者有着严格的要求。 & &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是除奥运会和各种冠军赛之外唯一要求参赛选手必须达到一定成绩的马拉松赛。要求在比赛前一年半内参加认证的比赛,达到如下成绩才可报名。按照中国的运动员等级标准,相当于要达到二级标准才能参加。即男子:3小时10分,女子:3小时50分。波士顿马拉松资格标准(2013年到期)年龄男女18–34岁3小时 5分钟3 小时 35分钟35–39岁3小时 10分钟3 小时 40分钟40–44岁3小时 15分钟3 小时 45分钟45–49岁3小时 25分钟3 小时 55分钟50–54岁3小时 30分钟4 小时 0分钟55–59岁3小时 40分钟4 小时 10分钟60–64岁3小时 55分钟4 小时 25分钟65–69岁4小时 10分钟4 小时 40分钟70–74岁4小时 25分钟4 小时 55分钟75–79岁4小时 40分钟5 小时 10分钟80岁以上4小时 55分钟5 小时 25分钟附上视频链接:700 || this.offsetHeight>700){if(this.offsetWidth/700 > this.offsetHeight/700){this.width=700;}else{this.height=700;}}" style="max-width:700max-height: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cn/attachment/Mon_7_2ca61cfb692686a.jpg');" />整个视频中,将我留意到的一些特点东西拿出来探讨:1、受试者对象为平常不爱体育锻炼的普通人群,指导团队主要包括:专业体育教练及教授本人(生理学家,从后面可看出其扮演了类似科研人员的角色)、医学研究员;2、为确保参与者的安全,试验开始前收集了受试者的健康信息(我相信在募集受试者时已开始筛选工作,才确定下来13名最终人员,而实际上在运动心电测评环节有受试者被发现了心脏病的潜在风险);3、在13名受试者通过了首轮安全评估与筛选后,接下来接受的是基础健康及体能状况的测评 @全身双能X线骨密度的扫描(包含头部)——测试人体身体成分组成及骨质含量等指标,采用的技术是金标准; @运动心肺机能试验(含12导心电)——评价受试者的心肺有氧能力、能量代谢特征以及动态心电图等; 注意:这个环节贝西被查出有心脏病风险,节目中提及其需要进一步的心脏功能测评,但未说出具体需要什么测评。在此,个人做出一点探讨性的补充:NBA球员的心脏检查项目更是比美国心脏协会的项目还多,包括常规身体检查、血检、心电图、静止时的超声心动图以及负荷时的超声心动图等,球员还必须提供个人和家庭病史,以确定该球员是否易于患有心脏病4、在训练过程中,梅丽莎出现胫骨疼痛,结果X光片显示是应力性骨折(姚明的脚掌就曾出现此问题),休息至少6周。运动医学的问题也冒出来了。后面的训练中,越来越多的运动伤病出现了,有膝盖、脚趾、臀部等5、试验小组的第一次大考验,是8公里的训练,许多受试者依然存在动作姿势不标准的问题;6、整个视频中,有大量的心脏-骨骼-血管的动画,非常直观形象,很好的教学示范;7、5个月训练后,试验小组进行了第一次15公里的模拟比赛跑;然后这后,视频中介绍到受试者又进行了运动心肺试验等机能评定,不过我想这不一定是第二次,也许是第三次或第四次了。从测试结果看受试者的有氧能力得到提升。而进行双能X线扫描,显示多数人体重未变化,甚至女性的体脂含量也未变化。8、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有轮椅组,国内有哪个马拉松比赛有吗?9、试验小组没有参加需要参赛成绩要求的专业组比赛,而是业余组,也就是最后出发的;10、最终,试验小组中,有1位4小时10分左右,3位4小时40分左右,其他成员5小时出头;全程中,其他成员出现了膝盖等不同部位的突然损伤问题,女性出现了尿路感染; & & & &最终,13人的试验小组,1人因伤退出(多出应力性骨折),其他12人均完成了波士顿马拉松。 & & & &有精密的科研监控与保障,有高水平的训练指导,帮助了一群业余的几乎零体育基础的普通人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马拉松比赛。40周的训练周期,意味着这是科技的胜利,12人均在5小时左右及以内完成,意味着这是意志的胜利,希望小组能完成这个不可思议的课题则是科研信仰的胜利。我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胜利,就是美国跑步的价值观输出的胜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这讨论它的缘由。 & & & &
& & & &反思: & & & &1、类似的试验,是否能在国内高校被成功开展?什么东西会让我们的研究人员畏难? & & & &2、国内2013年有超过30个马拉松,风风火火只是扮演着城市形象宣传片,却暴露出赛事的不够专业组织与参赛人员的过多意外损伤等问题。 & & & &3、国内的跑步爱好者数量还马马虎虎,但是占人口的比重却远不及其他欧美。高校相继在运动会中取消中长跑,也是有待商榷的。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王教授,提出了动商的概念,并指出学校体育是“家长不让跑,学校不敢跑,学生不愿跑、不会跑、不能跑”。这个观点挺切中要害。 & & & &4、论坛中绝大多数会员都有运动人体科学或训练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是否影响到身边的亲人与朋友?让他们因为你的存在而提供了动商。 & & & &
最新喜欢:
亚运会冠军
金币1786枚
发布于: 21:05
“美国跑步的价值观输出的胜利”,让我想到了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亚运会冠军
发布于: 21:07
&& &我完整的看完了视频,很真实,很贴近现实!除了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精密仪器监控外,我觉得心理学中的社会支持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动机因素。从宏观上看,实际上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良好结合实现了这样一个实验的成功!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1:45
:“美国跑步的价值观输出的胜利”,让我想到了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 21:05) Run Forrest Run..... 电影是艺术,却超越了艺术,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那么多人爱跑步。
金币1166枚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2:13
谢谢楼主分享!!!!!!!!!
个人观点供参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2:32
我们的研究人员不是畏惧什么而是向往什么,职称?金钱?或许这就是中国搞科研、搞课题的最终目的吧。整个大的环境,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价值取向和动机都是畸形的,我们怎么能搞出真正有效果的科研呢?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0:45
技术上没什么难度吧?不算科研,最多就科普。要有收视率,电视台才可能愿意出资拍摄。没有那种土壤,就养不出那种花朵。国内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像还是综艺节目。
金币1343枚
闹人的颈椎病,头痛!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6:17
中国大部分人搞科研都是虚的,真正能去认真搞科研的人太少了。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8:36
非常详细,谢谢分享
这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8:56
目前国内很难做到这一点。
心情不错。。。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1:58
额。。。还是挺好的!!!!!!!!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3:22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6:01
我觉得楼主说的非常好,但是要真正的实现以国内的条件来讲可能有困难,但是并不是不可能,也许大家都觉得难所以就不去做了,缺少的是真正的干预探索的人,缺少的是科研的探索精神!
奥运会冠军
金币3200枚
这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6:07
精彩,这并不仅仅是跑步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8:51
:我们的研究人员不是畏惧什么而是向往什么,职称?金钱?或许这就是中国搞科研、搞课题的最终目的吧。整个大的环境,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价值取向和动机都是畸形的,我们怎么能搞出真正有 .. ( 22:32) 谢谢指教,怪不得国内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在2011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曾看到这样的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最受瞩目和争议的奥运官方电影:《奥林匹亚》
最受瞩目和争议的柏林奥运官方电影《奥林匹亚》
《奥林匹亚》是1936年柏林奥运官方电影,拍摄于1936年,但是直到1938年才完成。主要原因是素材太多(40多万米胶片),剪辑起来很费功夫(18个月),而且编导莱尼·里芬施塔尔又想将其做成一部精致的影片。根据里芬斯塔尔的提议,本片于日希特勒49岁生日之际在柏林乌发宫影院首映。本片曾经参加1938年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金狮奖。
这是一部以1936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内容的大型纪录片。这部影片分为两集:第1集《民族的节日》(又译《民族的祭典》),第2集《美的节日》(又译《美的祭典》)。片首字幕:献给奥运会的缔造者皮埃尔·顾拜旦。献给世界青年。
第一集《民族的节日》。影片首先把观众带到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展示古希腊神庙里陈列的一系列最早田径运动员的精美塑像。伴随着奥林匹亚竞技运动的诞生,崇尚男性健壮、孔武有力的身躯,欣赏他们优美的运动身姿,曾经成为古希腊的一种时尚。为此,古希腊艺术大师们创作出诸如阿奇利斯、帕里斯、亚历山大大帝等英雄、武士或半神精美绝伦的塑像,把他们视为健美的典范,表达对男性美的赞颂。随后,影片中米龙那尊闻名遐迩的古代“掷铁饼者”塑像,幻化出现代男女运动员投掷铁饼、铅球、标枪、体操等一个个优美健康的裸体运动形象。
在奥林匹亚远古祭坛上,运动员采集圣火,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递,先后穿越7个国家,最终送到德国首都柏林的奥林匹克运动场,圣火将在由5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的第11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熊熊燃烧。盛大的各国运动员入场式后,纳粹元首希特勒宣布第11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影片集中记录了若干项重点赛事的决赛,特别是打破世界或奥运会记录,与德国运动员夺冠摘金的项目。在这次运动会上,美国著名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奇迹般地一人连获100米、200米、跳远、男子4&#米接力四项金牌,成为最为耀眼的体育明星;德国运动员摘取了铅球、链球、标枪等项金奖;此外,男子100米决赛、跳高、跨栏、中长跑、富有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接力赛、马拉松长跑以及夜幕降临后依然在美国与日本运动员之间进行的争夺撑高跳冠军的比赛也都展现在观众面前。
第二集《美的节日》。清晨的奥运村,天还没大亮,大地尚未苏醒,年轻的运动员已然起床来到户外活动身体,开始了晨练。摄影机一直追随着运动员们的各种晨练活动,甚至在他们活动结束后,跟随芬兰运动员走进热气腾腾的桑拿浴室。该集记录余下的重点赛事:体操、游泳、击剑、拳击、五项全能、美国明星运动员格林·莫利斯夺冠的十项全能、在基尔港举行的帆船与皮划艇比赛、德国与印度进行的曲棍球决赛、意大利与奥地利争夺足球金牌的决赛、100公里自行车公路赛、马球决赛。
在马术全能运动中不幸摔断锁骨的冯·旺根海姆男爵坚持比赛,最终为德国赢得又一枚金牌。在格伦瑙举办的划船比赛中德国一举获得5枚金牌……随着历时16天的各项赛事结束,第11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迎来闭幕式,圣火台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熄灭,摄影机升起,俯瞰灯火辉煌的运动场……闭幕式并非奥林匹克运动的结束,而是业已奏响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气势恢弘而久远的和弦的一次暂歇。
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奥林匹亚,建有奥林匹亚宙斯神庙,是古希腊宗教祭祀和体育竞技活动中心。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根据记载,第一部记录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片是1928年由德国著名“高山电影”导演阿诺德·方克博士拍摄的《白雪皑皑的运动场》,该片记录了当年在圣·莫利茨举办的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1936年由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奥林匹亚》,可以说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较早问世的一部充满美感的史诗性大型纪录片。
拍摄之前的潜心准备
日至16日,德国首都柏林举办了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自世界51个国家的4594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体育盛会,120万观众(其中15万来自国外)观赏了各项体育赛事。当时,希特勒纳粹政权上台三年,正值如日中天、飞黄腾达之时,他们利用在柏林举办的这一世界顶级体育盛会的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开动宣传机器,以达到展示纳粹德国“辉煌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树立其新的世界形象的政治目的。作为这一强大宣传攻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粹政权将用电影记录这次体育盛会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充分信任的里芬斯塔尔。
为了确保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纳粹政权不惜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一次,里芬斯塔尔不仅集导演、编剧与剪辑等诸项重任于一身,而且统领着一支由43人组成的庞大摄制组。摄制组成员当中,不仅有曾经为著名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卡里迦利博士的小屋》担任摄影的维利·哈迈斯特,一直为“登山电影”导演阿诺德·方克博士担任摄影师的库尔特·诺依伯特、汉斯·高特沙尔克等,也有像古齐·兰齐纳这样一些缺乏足够经验的年轻摄影助手。有幸的是,里芬斯塔尔对年青摄影师常能另眼看待,因为她赏识他们在工作中显示出的实验性与探索性,以及在困难的拍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吃苦精神。此外,在后勤保障方面,纳粹宣传部还为里芬斯塔尔领导的摄制组提供了40辆专用汽车,一幢位于运动场附近拥有120张床铺的办公宿舍楼,一个电影器材库,以及一个可供300人进餐的食堂,专门供摄制组人员使用。
美国电影史学家戴维·鲍德威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指出,纳粹政权为奥运会在柏林及其附近地区建造的大型体育场和其他奥运设施,反映了这个政权为使世界其他国家产生深刻印象所做的努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场所的设计是考虑到了拍摄需要的。但是,里芬斯塔尔及其同事很难控制实际的赛事安排,大多数场面调度都无法搬演。然而,里芬斯塔尔提前获悉每次比赛的时间地点,从而能详尽地计划影片的具体拍摄方案。
为了拍好这部影片,里芬斯塔尔细致入微地对每一个镜头进行艺术构思,并在拍摄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此,她带领摄影师观看、研究各种比赛的过程与特点,选取恰当的拍摄角度,以及所需使用的镜头与胶片,并且反复试拍。为了能够找到运动过程的感觉,摄影师还练习手持摄影机跟拍某一个运动员的动作,但并不实际拍摄。晚上是里芬斯塔尔与摄制组碰头、讨论当天拍摄情况、布置第二天工作的时间。对此,里芬斯塔尔曾回忆说:“我们每天都有大约米的胶片送到盖耶洗印厂洗印,晚上10点钟,我要听取我的两个剪辑员助手汇报当天拍摄的胶片的洗印结果,观看素材,做出评估。然后,我会根据情况安排或调整摄影师的工作。我与每位摄影师会晤的时间只有大约5分钟,但讨论常常持续到深夜两点……”。
拍摄之中的精心设计
在第一集里,里芬斯塔尔特意设计了一场“序曲”。在展示一系列古希腊罗马运动员优美竞技雕像之后,转换到采集圣火,以及将圣火由希腊传递到柏林的过程。1936年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创举:第一次将奥林匹克圣火由希腊的奥林匹亚传递到运动会所在地柏林。不过,影片中的取火仪式并不是原始纪录。由于里芬斯塔尔对原来的采集圣火的仪式不够满意,有悖于她的艺术构思,于是她在特尔斐城古代运动场设计并导演了一场符合她心愿的取火仪式。为此,她让美工在一个沙丘的圆顶上仿建了一个多立克式神庙,并且选出一位符合其古典健美要求的年轻男运动员作为第一个火炬手。不仅如此,舞蹈家出身的里芬斯塔尔还兴致勃勃地亲自加入到了取火庆典仪式上众多裸体女舞蹈演员的行列中,展现她的舞姿。只是后来在剪辑时,由于她有意识没有选取自己的正面镜头,因此观众几乎无法辨认出她的身影。
在“序曲”部分,影片通过一系列用光考究、烟雾飘渺的近景镜头,将一尊尊富有运动美感的男性塑像展现在观众面前。与此相反,女性塑像多是轻歌曼舞的柔美形象,甚至连那尊美伦美奂的阿芙罗狄蒂女神像(古希腊神话中爱情与美的女神),也不过是对赞颂力量之外的人体美的一种补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米龙的那尊闻名遐迩的古代“掷铁饼者”塑像幻化成一个活生生的现代掷铁饼运动员的优美健康的裸体形象。为此,里芬斯塔尔请德国著名十项运动员艾尔温·胡伯站在一块大玻璃后面,做出与米龙的古代掷铁饼者塑像相同的姿势,接着在玻璃上用黑色颜料画出掷铁饼者的轮廓,然后通过巧妙的光线照明(日光与人造光的混合光),达到负责该部分镜头的摄影师维利·齐尔克预想的效果。
随后,影片记录了运动会盛大的开幕式与比赛活动。在拍摄比赛的过程中,里芬斯塔尔不得不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各项规定。因此,她所能运用的电影技术手段是受到限制的。在比赛过程中,摄影机当然不能靠近运动员,以免使他们分心。然而,通过创造多种多样的灵活机动的拍摄手法,里芬斯塔尔使摄制组能够进行远距离摄影和采取异常角度拍摄,从而克服了这一局限性。由于运动会只允许6位主摄影师进场工作,因此每位摄影师都有固定的任务范围,如汉斯·艾尔特负责水下摄影与赛跑类项目;瓦尔特·弗兰茨负责拍摄帆船、马拉松比赛(使用手提摄影机拍摄),以及从气球上往下拍摄的镜头;古齐·兰齐纳负责拍摄训练、赛马、体操、游泳、划船等项目;库尔特·诺依伯特则担任高速摄影的任务;汉斯·舍普负责长焦距镜头拍摄。此外,里芬斯塔尔还安排一些人持手提摄影机混在观众席中,偷拍观众观看比赛时的各种反应。
在拍摄过程中,面对大量稍纵即逝的运动场面,里芬斯塔尔与她的摄影师们进行了很多技术革新。比如,他们利用架设在运动场各处的摄影机,以及铺设在场地上的隐藏轨道,动态地记录下各项赛事与活动;为了更好地捕捉镜头,他们制作出可旋转各种角度的摄影机支架转台,建造具有防震功能的摄影车;为了不使机器的声音影响运动员比赛,他们将一种隔音的盒子套在摄影机上;在拍摄游泳比赛时,使用了当时还很鲜见的水下摄影;为拍摄跳水运动员的水下镜头,汉斯·艾尔特制作了一个特殊的防水盒子保护摄影机,而且训练自己能以极快的速度、极为熟练的动作调整距离与光圈,并在泳池壁安装了一个小型提升机,以使它能够做出所需的连续的上下运动;由于当时还没有变焦镜头可供使用,为了能够拍摄游泳运动员的近景镜头,他将摄影机安装在一个特制的小橡皮船的架子上,然后使用一根棍子操纵小船,以避免用摇浆的方式所出现的摇晃;除此之外,他还尝试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拍摄方式,如在拍摄马术比赛时,将小型摄影机安装在马鞍上;将分量极轻的小摄影机套在马拉松运动员身上,这样拍出的镜头虽然是摇晃的,但却有着令人惊异的动感效果;在拍摄运动场全景时,甚至还动用了德国著名的“齐柏林”飞艇……
由于拍摄比赛时不能干扰运动员的注意力,有些摄影机就架在离田径赛场一定距离处事先挖好的坑里拍摄。摄影机利用望远镜头从远处拍摄,镜头焦距就成了这部影片风格的一大特色。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形体活动的背景是扁平的,背景中的人脸是较模糊的。当摄影师用长焦镜头摄取细节时,这种效果尤为显著。例如,在格伦·莫瑞斯拍摄的近景中,他身后的人群看来只是黑白相间、依稀可见的模糊景像。这种镜头与那些用低角度拍摄的以天空为背景(从而排除了人群)的运动员镜头形成对照。这种低角度拍摄天空的镜头形成了一种模式,被用于体操和跳水这些比赛项目的结尾。
在拍摄过程中,其他取景技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画格中极低位置上的一排快艇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构图,并且再次突出了天空的主导动机。有些取景突出了前后景层次的纵深并置,如一根树枝和远处的体育场贯串了大自然的主导动机,或法国自行车赛获奖者们注视法国国旗升起。在更为个性化的片段中,某些技巧加强了影片的整体效果,例如当一名自行车赛手疾速冲向终点时,叠印技巧创造了速度的主观效果。
戴维·鲍德威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指出,虽然这部影片的场面调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奥运会官员而不是由导演控制的,但是在某些场景中却存在着操纵的迹象。影片第一部分表现的事件(包括早晨跑步、蒸汽浴、游泳和锻炼)显然是为拍摄安排的。晨跑者经过摄影机时队形完美,运动员俱乐部外的人面带笑容作出姿态。第五部分展示了在看台前做配乐柔软操的大群妇女,这不可能不是为导演的利益作过某种程度的排演。而影片的最后时刻则肯定是搬演出来的:带有一圈探照灯光的看台似乎是个模型,一排排移动的旗帜是为摄影机、而不是为场内观众安排的。
还有一些比赛场面是补拍的,比如撑高跳决赛是在晚间进行的,由于比赛时不允许使用灯光,而当时又没有高感光度的胶片,因此只能在决赛的第二天晚上,让参加决赛的两位日本与三位美国撑高跳选手再次走进运动场,补拍决赛的镜头。
拍摄之后的耐心剪辑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摄制组总共耗费了40余万米胶片。本片的剪辑工作长达18个月之久,里芬斯塔尔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她从40万米的胶片中遴选出了10万米,最后剪辑成长度为6000米的影片。由于可供选择的素材繁多,里芬斯塔尔面临繁重的剪辑任务。这部影片直到1938年(奥运会结束两年之后)才发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后期的工作量太大。但是,大量的素材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完成如此大量胶片的剪辑工作,里芬斯塔尔设立了5间剪辑室同时工作,其中一间为负片剪辑室。剪辑工作由里芬斯塔尔亲自操刀进行,她的助手只是做一些如镜头编号或粘接等技术性工作。他们将每一米胶片都根据比赛的项目、运动员、观众等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号,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所需的胶片。里芬斯塔尔亲自设定影片的结构——开始、精彩段落、高潮、结尾,镜头的衔接,画面的长度,影片的节奏……高超的剪辑技术使这部影片显得不同寻常。
影片中的镜头通常是中速或快速的,偶尔也有一些很长的镜头。例如,里芬斯塔尔连续拍摄了一位体操运动员在吊环上改变或保持一系列姿势的镜头,他那缓慢而有节奏的运动与把他衬托在远处人群背景上的望远镜头结合起来,在一个镜头中造成了紧张感。同样,有些表现越野赛马的镜头,面对骑师努力使桀骜不驯的马跳跃障碍时的有趣场面,或未能跳跃水塘的失败者的狼狈挣扎场面而滞留不动,把快速剪辑节奏留给了最富生气的片段。在表现划船比赛的场面时,船桨掠过水面的镜头和人群为运动员加油鼓劲的镜头快速地交替切换。最壮观的场面是跳水段落逐渐加快的剪辑速度,倾涌而至的形形色色镜头使我们全然忘却了事件的具体时空,我们觉得自己看到的是一连串在空中翱翔的人体。里芬斯塔尔在剪辑时切入了一些倒放镜头,产生了跳水运动员从水中向上飞翔的景象。有一个镜头甚至是颠倒着倒放的,运动员头朝下、背向观众,当他朝着四面八方运动时,人的重力似乎会起反作用,从而加强了鸟儿飞翔的感觉。
第二集里运用了许多剪辑技巧。有些片段利用了构图的相似性,比如把表现五项全能比赛中整整一系列运动员起跑的摇拍镜头串接在一起。但在另一些片段中,构图的不连续性却显得很重要。在一个镜头中,双杠形成的对角线与下一个镜头中另一双杠形成的对角线形成对比,这种以天空为背景的低角度构图把体操和跳水两个片段连接起来。许多表现跳水运动员的镜头方向相对,在表现引人入胜的决赛场面时达到顶点:11名跳水运动员一个一个地跳向空中,实际上每次切换都把跳水运动员的起跳点从画格一边移向另一边。这种构图手法与快速删剪节奏结合起来,为这个段落创造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尾。
完成画面的剪辑之后,里芬斯塔尔又忙于设计音效,她设计了多达16种的不同音效(解说员的声音、观众的声音、音乐等,并用声音、话语、自然音效等),以强化某些表现力较弱的画面效果。经过3个月的混录,里芬斯塔尔制作了长达3万余米的录音带。最后,她亲自监督制作了第一批6个拷贝。
这部影片的声音简洁有力。赫伯特·温德特谱写的瓦格纳风格的浪漫音乐伴随着许多比赛场面,在开始和结尾解说员未向观众传递有关比赛的信息时显得格外重要。音乐暗示了观众作出反映的方式:树林中的开场部分用的是缓慢而庄严的乐曲;第二段锻炼部分用的是节奏轻快的音乐;跳水比赛时用的乐曲气势恢弘,令人振奋。为了变化起见,有些场面没有用音乐,而是着重突出解说员的声音(比如曲棍球比赛),这个声音对影片中间部分的个人化叙事片段尤为重要。在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比赛中,解说员通过暗示我们注视某些运动员而建立起了悬念,他把声音稍稍压低,使人感到他也在期待比赛的最终结果。虽然偶尔有些从比赛现场传来的音效(如人群欢呼声、风声),但在声音方面这部影片主要是靠音乐和解说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影片表达的主题内容
作为一部记录奥运会的影片,其主题内容当然是体育比赛。但是,在纳粹统治下开展的这次奥运会,难免表达来自纳粹后台的意识形态。宏伟的布景、把运动员变为超人形象的取景和剪辑,支持纳粹神话中种族优越性的因素,无不透露出纳粹信息。影片的取景也点明了比赛项目的严密组织,瓦格纳风格的音乐迎合了当时德国官方认可的艺术风格。
这部记录奥运赛场体育竞争的影片,承担着宣传纳粹思想的使命。里芬斯塔尔通过一个个健美的德国运动员形象,通过“新的”德国人形象,刻意展现了希特勒领导下的“新德国”与贫穷、衰败、不安定的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相比有着多么大的变化和不同,这一切均需感谢元首。为此,影片中“好元首”希特勒反复出现(或宣布比赛开始,或观看比赛,或为获胜者颁奖),以强化其救世主的形象。
从小受过舞蹈教育的里芬斯塔尔,对展现健美的人体、力量与和谐始终怀有一种迷恋情结,《奥林匹亚》的拍摄无疑为她实现这一情结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为此她将这部影片定位于“充分展现健美的躯体与精神”,一心要把影片拍成一部“史无前例的文献,一部对运动健美的赞歌”。在影片中,她通过精美的构图,富于动感的造型,考究的用光,充分展现出了运动员健美的体魄与动作,并且将运动员的胜利展现为“超人之举”,她的这些艺术理念与追求,充分体现了当时希特勒纳粹崇尚的“艺术现实主义”。
影片秉承纳粹的亚利安人种至上的反动理论,同样充斥着种族主义色彩,极力宣扬白人运动员,特别是德国运动员战胜有色人种运动员的种种胜迹。如在重量级举重选拔赛上,德国运动员马克斯·施迈灵击败黑人运动员乔伊·路易斯,白人运动员在拳击比赛中击倒黑人运动员,甚至露骨地展示希特勒拒绝与美国黑人运动员,四项金牌获得者杰西·欧文斯握手的场面。
根据里芬斯塔尔的提议,《奥林匹亚》于日希特勒生日这一天在柏林乌发宫影院首映。里芬斯塔尔以这部影片作为庆祝希特勒49岁生日的贺礼献给了他。这部影片曾获当年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奥运会马拉松路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