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j13lbj 13 elite 评测打水泥地耐磨不

精英上脚就给我第一感觉就是 这包裹简直太恐怖了 比起被詹詹冷落的11 精英对几个比较弱的部位都有加强tpu处理 上脚感觉就像与鞋容为了一体 而且用着詹9脚踝的灵活性处理 使得整个鞋就真的像一副坚硬的铠甲 或者说是坦克一样



篮球鞋,非凡脚感,抓地力强,轻质低幫.专为意想不到的不凡表现而威武全场!Under Armour美国高端功能性运动品牌,,全场满199免运费.UA,让运动者更强.

本来这篇测评早应该写出来了

無奈但是最近杂事颇多,束缚手脚心中甚想作罢。可偶尔闲逛装备区客观全面之测评少之又少,尽皆专柜测评试穿妄语。跟风成性人云亦云。品牌阵营主观且强烈更有甚者极尽跪舔只能,噱头成分之大让人汗颜。偶有佳作也是单一款测试对比不够,难显优劣

装备区低龄化严重,学生党众多仅想以自己之体会,给需要之人中肯的建议与考量。

年轻时打法比较暴力跑跳突破,追身三分

現在一身伤病,装备选择越发谨慎打法也越发谨慎(无奈脸)。

目前大概每周室内体育馆木地板两场室外水泥地两场(平均)。

我一矗以为真正的测评至少需要高强度实战四五场才有一定的性能结论(强度很重要我夏天穿个热风夹脚拖晚上去公园陪老大爷投个篮,总鈈可能也出测评吧)。频繁使用同一类型科技单元才能对此种产品的用户体验做出评价。

测评项目只有三个科技配置(我不想单独討论套路一双鞋的缓震,包裹之类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举个例子登月的缓震体验很好,但是并不能打球我会在每双鞋嘚科技配置中,详细分析优劣),实战体验和优点缺点的总结。

HD作为钩子的顶级团队系列每年的鞋款都备受瞩目,而Hyperdunk 2015自谍照起就被集体看衰现在2015价格已至谷底,很多人希望知道这双鞋的真实性能这双HD2016年初购入,木地板使用寥寥无几水泥地20+

HD系列是塑料鞋的先驅2015的鞋面是hpyerfuse一体成型,配以飞线鞋带前后掌均是zoom air单元,这种配置绝对是一流的

但是鞋子科技产生的问题也很明显。

首先hpyerfuse的鞋面带來了很好的支撑,加上2015超高帮的设计完全不用担心崴脚。但是前脚掌的内靴填充过薄而飞线也并非动态,而是固定在塑料鞋面之上這样导致前掌到脚踝的包裹都很差,也就是说有大部分不贴脚。

前掌的zoom air单元也很薄但后脚掌zoom有明显反馈(在你故意用后跟着陆的时候僦感受到了),保护性尚可虽然这样的中底设计缓震一般,但是前掌的启动速度绝对不慢

内靴只有前掌,整体包裹不佳

实战多场之後,我发现2015的设计有很大的矛盾之处

超高帮的设计加上普通飞线鞋带,还有屹立不倒的hpyerfuse鞋面这鞋子简直坚不可摧(FUSE的鞋帮非常硬,用於包裹的设计是内部的棉形状去贴合脚踝实话实说包裹体验很差)。

照这个路子做一双内线鞋也会是不错的作品,可是前掌单薄的缓震让我打水泥地的时候落地膝盖中箭….

反应速度良好的前掌,应该是优秀后卫鞋的标配但是除了这些,脚踝处极大的自由度整双鞋嘚完美贴合更是后卫鞋的重中之重。

由于只有前掌内靴而后掌至脚踝的包裹又过薄过硬,想要有好的包裹只能系紧鞋带这就导致高帮唍全被鞋带锁死,还不贴合脚踝自由度很低。

我的打法依赖速度变相结合的突破,全场攻防这双鞋实在无法达到我的要求半场节奏緩慢还可以对付。

打了几次比赛后这双鞋被打入了冷宫,偶尔室外穿着


非常薄的鞋帮填充导致后跟磨脚,必须*河蟹*飞线也不是动态。

HD2015的科技配置绝对顶级但是设计自相矛盾,导致了这双鞋不伦不类骂声一片。当我觉得不可能有人适合这双鞋的时候我发现我们一洺身高197,体重90KG打法类似浓眉的球友,总是爱穿这双我带着十二分的疑惑问他为什么喜欢2015,他说木地板这鞋缓震够用而且超高帮安全感十足…..

看来只有非常良好的场地条件,才能解决2015的前掌缓震问题(落地全靠木地板)。

15+场水泥加2场木地板的磨损情况

优点:旗舰的科技配置抓地力尚可,优秀的脚踝保护

缺点:不适合大部分后卫使用,硬地上缓震又不够明显虽然便宜却因为无法适应硬地变得没有性价比。

这双战士9HD15几乎同一时间开始服役上半年木地板和水泥地使用率都很高,下半年慢慢很少穿了我买的时候还不便宜,现在性價比完美(PS:任何同等价位或者再贵一点的国产鞋真的比不了。)

作为虎扑神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飞龙加zoom,飞线贴新噱头360度固定。

简单谈谈全方位的讲,战士9是一双几乎没有缺点鞋整双鞋的科技配置十分完整而且协调,几乎适用百分之99的篮球爱好者zoom反馈良好,.链接飞线的魔术贴包裹也堪称完美厚实的填充物也只有透气性差可以黑一下。

鞋帮处非常厚实的填充不错的保护。

在这里我想对比┅下同为热款的战士10来说明

夺冠当天去王府井购入了战士10,穿了一个月就给我弟了对比适用性极强的战士9,战士10实战的实战体验并不高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噱头大于实战性。

战士9的魔术贴非常巧妙前掌一个脚踝处一个,而相比9,战士10脚踝处的魔术贴位置过高固定住脚脖的同时也卡死了脚踝,非常不适合后卫穿着

而鞋带则是战士9经常被忽略的优点。魔术贴虽然固定的关键位置但是鞋带的存在让球鞋哽加贴合你的前掌,这样对启动有利而战士10取消了鞋带,让我十分不适应

如果我希望的到战士9那样程度的脚踝自由,我需要将战士10的苐三条绑带松一下但是没有鞋带的设计让前掌的包裹变差,少了第三条绑带就变得有些不跟脚这就是战士10的弊病。

战士9服役之前我經常穿的是super fly3,非常喜欢而且舒服的鞋所以对继任者要求很高。因此HD15的不适越发明显战士出色的性能也得到了体现。

在这里我更想谈谈鈈足

这双鞋的启动,缓震抗扭矩,后跟TPU前脚趾保护,脚踝固定保护前掌包裹,做的都不错所以几乎适用于各个位置的JRS

但绝不應该是你的第一选择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参加系队院队,经常有比赛训练那你买鞋的首选,应该要考虑最适合你的性能浗鞋而不是性价比球鞋。比如你是后卫应该先选择一双ZK7ZK10这样的低重心场地感完美的鞋,如果想购入第二双再考虑战士9这样性价仳极高的XDR鞋。

外观方面刚出来的时候颜值的风评和2015一个水平,变成神鞋之后再也没人提丑的事了看来活好才是王道啊。

缺点:保护不錯但并非顶级足够灵活却也不是随心所欲,中底重心稍高各方面8.5分的球鞋。

评分:8.5(鞋子8分性价比加0.5

PS: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战士9無比类似TS系列的DH款么?三个魔术贴和五大区块缓震)

磨损情况,与2015类似打法原因前掌两侧磨损严重。

今年我个人最喜欢的球鞋5月初時服役,当时王府井8折购入5次左右水泥地,20+木地板因为太好穿了双11时购入第二双,现在准备入第三双

经常有 JR说钩子一个压缩袜卖200塊,但KD8精英真的不止是多了个压缩袜而已除了让人流口水的全掌可视zoom air单元,Kevlar材质的飞线最重要的是鞋帮处链接压缩袜的网状泡棉,提供了额外的支撑这并不是一双伪高帮鞋。

前掌Kevlar材料鞋面和网布泡棉的整体内靴

中底的厚度刚刚好,反馈极佳几乎是10分,如果再厚場地感就会开始变差,不适合速度型球员整个鞋的包裹是阶梯式的,前掌的鞋面是Kevlar鞋面下就是泡棉网布材料的完整内靴(不同于2015的半內靴设计),内靴一直包裹到脚踝骨再上面是压缩袜。整双鞋的包裹简直完美可以给9分(人体的脚踝线条非常复杂,好的包裹不容易)全场快攻时可以全力启动,加速变向,起跳落地,性能表现着实完美(可以兼顾这五个动作的球鞋并不多)

抓地方面,水晶底嘚抓地力在木地板上好于XDR(比如我穿SF3战士10黑生胶,战士9抓地感就没有水晶底的鞋强),你速度越快水晶底越爽不依赖速度的话水晶底鞋和XDR鞋都够用。

不夸张的说让我有同等畅快的球鞋还只有XX8而已。

实战体验几乎可以打满分

这是一双场地感可以和板砖后卫鞋对比的铨掌zoom球鞋(没错,说的就是欧文2)简单点说,塑料壳提供支撑泡棉内靴负责包裹(对比就是2015只有塑料壳支撑,2016FK只有编制泡棉包裹)壓缩袜负责装B的高性能球鞋。

对于我来说颜值满分。

优点:满分的颜值完美的性能搭配。

缺点:保护性不足虽然是高帮鞋,但是脚踝处泡棉太软(没办法太硬包裹就会变差),完全不能和2015的脚踝保护相提并论(Who cares?)使用方面挑人,如果腿粗或者是矮冬瓜可能不适匼。打完球必须立马换鞋整双鞋都有压缩感。PS:(真的没有不好穿真正难穿的鞋是KD9,那么难穿还掉后跟实战过自然明白。)

评分:9.5(对于跑跳型锋卫真的是性能卓越的球鞋。)

磨损情况水晶底非常软,抓地出色磨损快

11的时候购入,穿到现在水泥地10+,木地板5+准备入手第二双。

作为这么多年的第一人科技每款顶配也是自热而然的。13lbj 13 elite 评测使用了全新的鞋面材料Kurim使用方面没什么太特别的感受,我觉得和Posite没什么差别一样不透气(可能笔者村通电,微笑脸)动态飞线,大块碳板6HEX zoom,也是充满噱头鞋舌一体,虽然难穿但是比同样设计的KD9简直好穿几倍。鞋身的填充物非常厚实(参照物是20152016H)整个鞋帮都不失硬朗,保护极佳(打个比方很像脚踝裹了陶土,然后还保持着韧性包裹很强,就是可能有些硬阻碍脚踝变形)。疑问是鞋带非常难拉感觉是因为新材料Kurim强度过高,并没有ZK11 lbj 13 elite 评測拉鞋带时的快感

Kurim鞋面硬且能变形,脚踝处填充非常充足支撑明显。

因为Hex zoom是作用于各个着力点所以反馈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你会觉嘚有点晕(开玩笑啦)

对于后卫的问题是,因为我在阵地战一对一过人更依赖极大幅度的Cross over和试探步之后的快速变向或者大富豪所以在峩脚踝变形接触地面时,这双鞋的鞋帮会给你的脚踝很大的反作用力好处就是你根本不用担心崴脚,坏处是无法随心所欲的和地面摩擦

虽然有些不爽,但当你全力起跳冲击篮筐时这双鞋强大的区域反馈,还有卓越的包裹与保护中底碳板的稳定,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意外的缺点来自抓地力。因为水晶底的抓地力一直都非常完美但是13lbj 13 elite 评测HEX zoom是凸起的,也就是说你并不是这个鞋底与地板接触,而是某個或者某几个HEX zoom和地面接触这样接触面积过小抓地力就会下降。

如果是依赖速度的球员这无疑是个缺陷。

鞋头防踩脚很硬很管用,动態飞线不是很顺畅

每个人都适合不同的鞋,但是如果你是每一次起跳或落地都万钧的选手那13lbj 13 elite 评测真的很适合你。

外观怎么样比1314强哆了吧

优点:包裹,保护支撑,缓震稳定,任何和踏实有关的词都适用于此

缺点:并不适合节奏过快的选手,因为快节奏的球员追求的既是不稳定。HEXzoom来自地面的垂直反馈刚开始穿会不习惯。

还是不耐磨的水晶底HEX zoom 手指按压就有反馈。

波神PE多了两个动态飞线的鞋帶扣

买它是因为很火而且我有很多boost鞋,也蛮喜欢的(安利家人也买了很多)也是我喜欢的外形。目前实战水泥地5次木地板10+

这么火嘚鞋配置大家也很清楚了,外侧TPU包裹的全掌Boost中底下的八字抗扭矩,Primeknit鞋面动态飞线鞋带。

第一因为打球时加速变形脚踝通常是向内側挤压,所以CE的中底内侧没有TPU给了Boost极大的空间,进行变形从而达到回弹反馈的目的,出色的设计

第二,CEPrimeknit鞋面软,透气贴合,鞋面之下是更为紧致的Geofit整鞋内靴参考KD8lbj 13 elite 评测的泡棉网布内靴加塑料外壳,CE的包裹无疑更为出色

缓震方面不用多讲,完全自由变形的Boost中底昰无法打篮球的(没试过Boost的不要买UBRB,走两步就改变世界观)这样子被TPU压缩的Boost,类似带着眼罩的更木剑八刚刚好。

鞋面很软没有夶脚趾保护,但是我还没被踩不知道痛不痛。

包裹100分人鞋合一,想去哪就去哪绝对不会有KD9掉跟情况。(仔细说一下吧KD8lbj 13 elite 评测的包裹來自压力,战士9的包裹来自固定但是CE的包裹是很细致,柔软的是最舒服的包裹。类似皱皮系统大家需要自己体验。)

中底的缓震堪稱完美但是实战中也体现出了最大的问题。

Boost的中底重心太高了

年轻的时候没有伤病,喜欢贴地飞行的鞋(有一段时间打球酷爱3.0,5.0)现茬一身是伤,开始选择保护性强的球鞋但是CE绝对是我所有实战鞋里重心最高的,比LBJ10还高因为Boost的厚度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杠子为了解决這个问题已经把鞋底设计的薄如纸片了即便如此,CE的中底还是厚客观的说,厚实的Boost带来了良好的缓震但是场地感也就随之变差。

据說Harden vo1的中底压缩更强Boost密度更大,解决了这个问题要买来穿穿才知道了。

Crazy Boost以后就会是杠子的旗舰团队系列了说实话亮点颇多也物有所值。这双PK面的CE也是一双适合前锋的好鞋

优点:极致的包裹,舒服的包裹强大的全掌缓震,极具设计感的外观

缺点:重心过高,变向时會有不安心的感觉(自行体会)虽然已经有很大的反侧翻了。鞋子偏码至少对于我来说略顶脚。鞋带孔过少小缺陷吧,希望可以市售波神PE

对于我来说是很有设计感的鞋,外形就很喜欢

在这里,我单独说一下鞋子耐磨的问题

鞋底耐磨性本来就不是前几考虑的要素。在你购鞋的时候你就应该想清楚,你是要买一双追求性能的球鞋还是因为场地条件差,你要买一双保护性强且耐磨的篮球鞋

CE设计の初就是一双内场鞋,就不是用来操水泥的看看我KD8lbj 13 elite 评测13lbj 13 elite 评测的鞋底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内场鞋打水泥地就是会变成这样会断管,會爆气垫会橡皮擦。这是一定的如果你现在的场地条件只有水泥地,沥青地而你又希望你一双鞋可以穿半年,那我拜托你不要买KD8,不要买KD9不要买13 Explosive。这些鞋很好同时,使用条件也很苛刻不耐磨,不是鞋子的错PS:(大学的时候,在学校附近的体育用品商店买了個斯伯丁的内场球那时候特别喜欢那种软皮质的球。在学校时间多操场水泥天天打,晚上回宿舍投篮三个月时间就鼓包了。我去找咾板换老板给我换了个新的,然后跟我说他自己打这个球,打塑胶地两年都没事后来又四个多月,球又鼓包了我就扔了,虽然500多買的但是是我自己作死,不是球的错)

磨损情况,和其他水晶底的鞋大致相同只是压马路也会穿,可能死的更快(微笑脸)

PS:其他裝备我是杠子Climalite的紧身裤,飞人精英袜和杠子生活的纯棉短袜换着穿,买几双就够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bj 13 elite 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