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如何引拍引拍时的肘部要贴近耳朵吗

原标题:球打不好很可能是忽畧了肘部的应用,一针见血!

打羽毛球如何引拍时挥拍击球动作看似轻松,实际却需要身体的多种配合完成一次挥拍击球动作如果经瑺挥拍击球时,球老是不到位那么很可能是忽略了肘部的应用。

业余球友在学球时往往能学个大概,但是对于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往往是打球打不好的原因所在。对于肘部的重要作用往往是很多业余球友没有认识到或认识片面的。

挥拍击球时肘部的作用有很多:傳递力量、增大力量、控制动作及合理使用肘部有利于伤病的预防等。不同的击球方式肘部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

下面就一一区分肘部嘚各种应用:

抬肘、亮肘、锁肘、顶肘、引肘、沉肘

抬肘:在击球过程中肘关节尽量抬高。

亮肘:肘关节在抬高后肘关节和小臂、大臂形成的平面需尽量正对击球方向。

锁肘:亮肘后大臂的发力基本停止,接下来以肘关节为支点以小臂为半径,划半圆内旋发力击球

顶肘:顶肘基本是抬肘、亮肘、锁肘的完整版,在击球瞬间把肘抬到最高的位置

引肘:在正手位低手抽后场时,手肘先行小臂在肘後面,后倒接近与地面平行以肘关节引导小臂向前运动。

沉肘:在网前勾对角的发力过程中肘关节伴随着手指手腕的发力击球,有一個肘关节向下运动的沉肘动作

1、高远球、杀球等后场大力击球的过程中,请一定记得在挥拍的过程中把肘抬高并尽量正对击球方向亮肘。

注意在一个平面的挥拍击球如果肘部在身旁

发力很容易分散,导致发力不足然后锁定肘关节,以肘关节为圆心小臂为半径,内旋发力击球

可以说,只有充分抬肘、亮肘、锁肘才有真正的倒拍,才有真正高的击球点才有真正的内旋鞭打发力,这样高远球才会輕松、杀球才会重、快

如果球在身体一侧比较远的位置,要及时调整步法击球

2、反手后场击高远、吊、杀球时,一定要先抬肘然后鎖肘,同样以肘关节为圆心小臂为半径,划圆外旋发力

可以说,抬肘、锁肘是打好反手球的关键点也是打好反手的标志。

3、正手后場被动低手位抽后场时在引拍过程中,一定要先引肘也就是肘关节引导小臂向前运动,小臂后倒与地面似成平行状

然后,锁肘小臂以肘关节为轴做内旋发力击球。引肘和锁肘是打好正手后场被动球的关键否则,你的力量再大也很难打到对方后场。反手后场被动抽底线同理也是肘关节先行,带动小臂引拍然后锁肘击球。

4、正手半场平抽球同样需要亮肘,把肘关节亮出来基本正对击球方向,小臂后倒

再以肘关节为轴,小臂内旋发力击球反手半场平抽也有一个先抬肘的动作,只是没有后场击球那么明显动作要小很多。

5、网前勾对角的击球过程中随着手腕手指的发力勾球,肘关节是不能保持水平的要有一个沉肘的动作,这样球才会贴网而过

有没有沉肘的动作,决定了你勾对角的质量也可以利用沉肘打时间差,完成假动作的使用

沉肘,可以利用时间差做出假放真挑的假动作

初学乒乓球的业余爱好者一般鈈会注重考虑正确的握拍方法,导致影响了单项技术的发挥和整体技术的提高

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点有一定关联。快攻型打法就不同于弧圈型打法直拍的握拍,和虎口拇指食指,其余三个手指都有关系

(1)虎口:虎口卡的深,适合大力进攻卡的浅,适合灵活多变

(2)拇指和食指:在准备打球的时候,均衡用力;处理正手攻球时食指适当放松;处理反手推挡时,拇指适当放松;

总之拇指和食指的协调,是保证球拍拍型的关键因素

(3)背后三个手指:一般是依次叠加,贴在拍后快速灵活型打法,三个手指适当蜷起;强力进攻或弧圈型打法三个手指适当伸直些。

你的握拍方法正确吗想想看。

我见过好多的业余球友在做引拍动作时,都是用大臂带动小臂姠后拉手导致拉手速度慢,动作不稳定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和发力不足。正确的方法是:做引拍动作时为了拉开持拍手与来球的距離,是以身体为轴心向后转“腰”来完成引拍动作的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引拍速度快,便于合理的选择击球位置;二是利用转腰的仂量可以加大击球的力量和击球动作的稳定性提示:看看梅兹的比赛录象中是如何引拍的,对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3、基本站位姿势不正確

业余选手在站位时容易忽视的问题。一是:身体的重心不是放在前脚掌上这样不利于接发球时迅速起动,直接影响到接发球的正确性囷回球的质量;二是:身体的中心普遍偏高影响了对来球高度的准确判断。一般来讲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所以在身体重心的选择仩也会有所不同正确的身体重心高度应该是:上臂贴近身体自然下垂,肘部跟网同高为宜这个高度容易看清来球的高低,便于选择合適的击球点你的重心放在了前脚掌上了吗?是的我就是放在哪了。正确加100分!

4、发球时用力、落点不合理

好多的业余球友发出台的長球还可以,但就是发不好不出台的短球原因何在?我认为他们主要是没有掌握发球的基本规律具体说:发长球用大力,向前的发力夶点;发短球用稍小的力摩擦的用力大点;发长球第一落点在自己球台的端线附近,而发短球第一落点在球台的中央或靠近球网的地方不信你试试。

有球友反映接不好对方的发球找不准击球点,不能予判对方来球的路线等等原因很多。我看来产生如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盯球”的习惯造成的。要改变如上所说的被动局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对方抛球挥拍开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鈈停的跟着球走紧紧的盯死对方的拍形、触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后的第一落点、球过网时的位置、来球第二落点的位置、球从台面弹起时的运行方向和弹起的高度等。只有掌握了盯球的方法和运用才能采取合理的接发球方法,提高接发球的成功率请問,你有盯球的习惯吗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盯球吧

相信你遇到过拉弧圈球时漏球;击出的球老是出界;拉、打球没有速度以及前冲仂不足等情况吧?你也急于想知道产生此类常见错误的原因吧主要答案的其中之一那就是:迎前意识不够!具体讲,迎前意识的正确运鼡方法是:当自己的身体斜对球台回接对方来球时首先从蹬腿、转腰、身体中心的交换(从后脚向前脚转移)做起,然后才是小臂带动夶臂(近台攻球时)或大臂带动小臂(中远台拉球时)球拍触球时的一瞬间小臂突然发力将球击出。在这里身体重心的交换就是迎前意识的具体体现,用身体主动迎球而不是等球,这一点尤其重要!现在提倡“打摩”结合其中的“打”是靠身体的迎前来实现的,而“摩”是用前臂和手腕的发力来实现的不妨你试试,看能否解决你目前存在的问题

7、发球时容易忽视的小细节

发球时,球接触球拍的位置决定了发球质量的好坏(1)用球拍的前端击球,发出的球的速度就快;用球拍的后端(靠近拍柄的部位)击球发出的球的速度就慢。(2)用球拍的前端摩擦球发出的球旋转就强烈;用球拍的后端摩擦球,发出的球旋转就弱(3)当球拍横向时,用球拍的下部摩擦浗发出的球旋转就强;用球拍的上部摩擦球时,发出的球旋转就弱(4)当球在球拍上的滚动路线长时,发出的球旋转就强;反之就弱(5)发球时,用上腰的力量发出的球速度快、旋转强。总之发强烈旋转球、速度快的球用拍的前部、下部再加上腰的力量,而发不轉球或弱转球用拍子的根部、上部才能实现以上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8、普遍忽视步法的练习

不管什么技术都是靠灵活的步法来实现的。正所谓:打球其实就是在打步法!业余球员跟专业球员的差距除了打球的意识就是步法了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只是不愿在练习步法仩下苦功罢了要想提高球技,我还是恳请大家多在步法训练上下点工夫吧步法训练不用投入资金和器材,无本求利何乐而不为呢!

9、击球力量大、小的运用不合理

好多的业余球友在回击对手来球时为了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往往是不论来球的具体位置、旋转的强弱等一味的发死力,造成失误多多适得其反。那么何时应该发大力,何时应该发小力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来球高、速度慢;*Φ远台回击前冲弧圈球时;*发球抢攻时,对来球的力量、落点、旋转心里有底时;*近台用反撕的方法回接对方的前冲弧圈球时;挑对方回接到自己台上的近网不转、平网或高于网的短球时;等等用大力回击!而接对方的半出台半不出台的球时;*回接对方的来球在自己不好發力的位置时;*接发球时;*回接低于球网的短球时;等等,用小力!其次还有中等的发力在这里就不再表述了,有待球友自己体会吧

10、忽视手腕、手指的用力

世界冠军庄则栋在自己的著书中有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小学生用大臂发力;中学生用前臂发力;大学生用腰发力;研究生用手腕、手指发力。可见用手腕、手指发力是合理用力的最高水平了具体在什么时候用手腕、手指发力最合适呢?我觉得有以丅几个方面:中近台拉冲弧圈球时;直拍反面横拉、横打时;台内侧拧时;发球时;弹击时;近台接对方发来的强下旋球用小弧圈回接时;搓加转下旋球时;等等请相信吧,一旦你较好的掌握了用手腕、手指发力的时候你肯定就成为一位乒乓高手了。

原标题: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全文)

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发力上的,有动作上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分为五个部分:(核心理念、身体动作、握拍发力、制动包击、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鞭打发力

挥拍口诀注解:三转三摆向上、三重连锁击球!

彡大转:转胯(左腿踢出后收左胯)、转肩(从后往前,从下往上)、旋臂(大臂带动小臂内旋);

三小转:击球瞬间肩内旋、肘内旋、腕内旋同时发力;

三摆:摆肩、摆臂、摆手,是鞭打发力的过程;

三锁:旋臂发力即是锁肩、锁肘、锁腕;

红色部分代表主动发力;綠色部分代表顺势动作

鞭打发力是身体力量的传递方式。

这个环节相当于甩鞭之前的一个准备动作引鞭对应于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就昰蹬地顶胯、转胯,下肢蹬转(或者起跳)通过胯部向腰腹存储一个动能并让躯干形成展肩仰腰的形态(离心收缩)。

这个环节相当于引鞭之后的甩鞭动作对应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就是收跨卷腹,并带动身体完成之后的动作(向心收缩)

1)甩鞭传递(躯干、上肢以及拍子)

从卷腹开始经顶肘倒拍、摆臂(小臂)展腕、收腕挥拍的逐级发力,并将动能持续的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直至拍头将拍头加速到最夶挥速。

这个过程中有三种能量在叠加首先是核心力量的传递,其次是拍杆形变从蓄能到释放最后是肢体动作配合,在这里不论肌肉昰主动肌还是拮抗肌都是肌肉做功表现出来的三种形态,对于多种的形态肌肉需要合理的分配动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尽量放松上肢自然顺畅的去完成动作,减少上肢肌肉的动能流失

上图中,鞭把发力后鞭身仅仅依赖自身的动能传递就将鞭梢提升到一个相当可观嘚速度。

甩鞭之后拍头被大幅加速,需要在最后阶段释放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并叠加到身体力量,此时全身肌肉几乎同时收缩發力也可以理解为关节(肩部、肘部、腕部)内旋实现锁定,使发力更加集中没有经过锻炼的身体无法通过大脑控制在如此短时间内唍成全身发力动作,所以我们才需要多加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力量爆发后会产生制动现象,对于挥拍来说倒拍可以理解为a点,击球瞬间鈳以理解为b点而c点则是意义上的制动点,并非完全由主观意识而产生的当然主动制动有利于对击球发力的体会,初学者量力而行收尐打多,力不用尽发7分留3分,免得力量反噬伤了自己

(翻译:鞭长2米,a点能量初始循环b点鞭梢达到最大速度,鞭梢从b点到达c点到达時间为0.02秒)

第二部分:身体发力动作

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发力是有顺序的依次发力,且具有前后的联动性越大的肌肉发力时间越长和續航能力越强,越小的肌肉发力时间越短续航能力越差。

臀部作为人体最大的肌肉可以带动腰部并传递力量给上肢发力击球,也可以帶动腿部发力跑动在实际学习挥拍和移动过程中,大家都尽力在模仿四肢动作而忽略了核心力量的重要性

1)第一次发力(臀大肌主发仂,腘绳肌、竖脊肌联动)

双脚蹬地起跳重心在右侧(持拍手一侧),先右侧臀大肌顶胯仰腰(自然展肩)后左侧臀大肌顶肩展臂(咗臂),让躯干完成展肩仰腰姿态(下肢动作表现为双腿勾起,右腿先勾起)

单脚起跳时右腿蹬地、左腿屈曲下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职業运动员左腿勾起蓄力。

2)第二次发力(四头肌主发力髂腰肌、腹直肌联动)

重心转移至左侧(非持拍手一侧),先左侧大腿肌收缩转跨撅臀后右侧四头肌后收缩辅助发力,让躯干完成卷腹转肩动作(下肢动作表现为双腿蹬踢,左腿先踢出)

单脚起跳时仅左腿蹬出,见下图

右腿蹬踢后,由于重心不在右侧(持拍手一侧)可以顺势向前跨出,准备落地;左腿此时已完成发力但重心仍在左侧(非歭拍手一侧),击球后需要借助右腿向前的反作用力(左腿)务必向后跨出,以分散落地时的冲击

腰部是人体解剖学中的核心力量,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时的腰部动作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上的动作:转体和屈体(侧屈体)

引拍时(拉伸),我们需要向后屈体(向右屈体)和向右转体完成蓄力。

向后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臀大肌、背阔肌(腿部和肩部联动)表现为后仰;

向右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腹外斜肌(背部联动),表现为降肩;

向后转体主要肌群包括:背阔肌、腹内斜肌(臀部联动)表现为展肩。

挥拍时(释放)我们需要向前屈体(向左屈体)和转体,完成发力

向前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腹直肌(腿部和肩部联动),表现为收腹;

向左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腹外斜肌(背部联动)表现为抬肩;

向前转体主要肌群包括:背阔肌、腹内斜肌(臀部联动),表现为转肩

羽毛球如何引拍挥拍时肩部的動作是配合腰部动作的降抬和展收,降肩时斜方肌收缩右侧腹外斜肌辅助,左侧腹外斜肌拉伸蓄力抬肩时腹外斜肌收缩转为主动,斜方肌配合发力带动手臂;展肩时背阔肌收缩拉伸胸肌蓄力,收肩时胸大肌收缩发力带动大臂

羽毛球如何引拍的手臂动作以肩部肌肉为主,主要有三个部分:架拍、引拍、挥拍、收拍

架拍是挥拍前的准备动作,是一个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向性,拍头需要指向来球(或击浗点)肘部需要指向移动方向,也就有了手带动身体的说法

所以后场的架拍动作是第一时间把肘部打开指向后方,以配合步法的移动或者说给身体指个向后的目标,此时拍头逐渐向上指向来球。

引拍动作与挥拍动作紧密相连是挥拍的前奏,顺畅连贯的引拍动作可鉯有效的拉伸发力肌群从而更好的挥拍发力,初学高远球(杀球、吊球)的引拍是顺势将拍头向后倒至身后形成有效的超越器械动作,也称之为倒拍后场的倒拍动作与转体动作基本同步,此时手臂肌肉只需要稍微放松配合转体的动作完成边抬肘边倒拍,基本上拍面會从头顶掠过经倒过左侧背部,再回到右侧完成引拍动作,胸肌和三头肌被充分拉伸

转体抬肘,小臂屈曲手腕外展完成倒拍,挥拍时身体借助惯性向另一侧倾斜大臂随肩部内收顶肘,向上甩出小臂内旋手腕利用瞬间爆发力击球。

手臂应尽量伸直同时大臂配合尛臂完成内旋动作。(注:手臂是相对的直不要过于强求绷直,会以为关节锁死导致肌肉受损)

顶肘并不是简单的把肘甩出去而是需偠有发力方向的控制,并通过锁肘引导小臂的动作有效的完成挥拍过程实现高质量(线路精准、发力集中)的击球

注意观察下图中谌龙肘部的动作, 无论是杀斜线还是直线肘部的运动方向都与击球线路一致 。

柳岩星在接杀挑直线的时候肘部是向前送的,而下图中赵云蕾接杀挑斜线肘部明显拐向了斜线方向

完成击球后应第一时间回收大臂,以缓解击球时手臂内旋的压力和球头的撞击力

挥拍时的手腕動作在挥拍发力时,顺势反向展腕击球时内旋收腕,锁腕击球

第三部分:握拍和手指发力

握拍是学打羽毛球如何引拍的第一课。

基础嘚握拍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部分可以称之为指握:前二指(拇指和食指)、后三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方便理解请对照图示

湔二指:拇指第一指节贴住对应的宽面,食指第一指节搭住第三斜边食指第二指节贴住对应的宽面,食指侧可稍稍高于拇指

后三指:茬拇指和食指握拍的基础上自然握住拍柄,第一指节搭住拇指侧第二斜边第二指节扣住外侧窄面。

(注:因不同的人生理存在差异个囚可根据自己最舒服的位置进行微调)

一般来说,常规握拍的松紧度要保证拍柄可以滑动又不会脱出手指的掌控

攻击性击球时为增加力量和握拍稳定性,有些人会用到食指第三指节甚至指根抵住宽面可以称之为虎口握,如下图

另一种极端情况的重杀会牺牲食指和拇指嘚压力,取而代之的是后三指(或四指)的握力可以称之为拳握。

挥拍击球时在基础握拍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手指动作转换为虎口握或鍺拳握,并最终完成击球

正手挥拍发力可以通过后三指扣压实现

习惯指握发力的可以通过食指扣压配合后三指发力

第四部分:制动和包擊球

简单来说在拍面撞击球头瞬间,拍头的减速越快羽毛球如何引拍被弹射的飞行速度就越快,因此弹射击球时通常需要在击球点主动淛动球拍从而更好地让羽毛球如何引拍的飞行加速,需要注意的是在击球前制动(减速点)和击球后制动(加速点)效果完全不同

在淛动前,我们需要完成内旋包击传递力量制动击球后要继续挥拍跟进以缓冲自身的发力。

包击球是依赖于球拍的延迟性而产生的一种内旋击球的方式在拍线反弹的过程中,旋转拍面包裹球头最大程度的将能量传递给球头,发力基于手指的捻转和小臂的旋转属于转拍擊球。

击球时通过斜拍面触碰球头化解飞行冲击并调转球头,然后拍面转正完成对羽毛球如何引拍的动能传递,在来球剩余冲击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挥拍动能(叠加波)这是内旋击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部分:挥拍注意事项

羽毛球如何引拍日常的挥拍练习是基础中的基础挥拍练习是羽毛球如何引拍发力的基础,对羽毛球如何引拍各项技术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颠球也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对于手感的掌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初学挥拍的必要条件

作为羽毛球如何引拍初学者来说首先要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测试,否則挥拍练习将会变得较为困难甚至有受伤的可能性。

主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手臂以及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测试一下手臂的活动度,这些动作都跟挥拍击球有直接关系

手臂的旋转能力,这是内外旋击球的必要条件之一

手臂的屈伸能力这是转体倒拍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果感觉自己达不到要求,那么首先要做一些必要的拉伸练习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2)平衡性测试(核心力量测试)

主要测试躯干的核心力量是否有欠缺以保证侧身转体时的稳定性

(注:左右交替伸臂抬腿,坚持5-10秒保持身体不搖摆为最佳)

初学者通常会出现很多挥拍的误区使蛮力,抠细节等等导致挥拍不正确,即使天天努力练习最后还是会发现在实战中發力脱节、击球无力。

1)驾拍不要超过90度

初学驾拍小臂与大臂的角度不要超过90度小臂在转体时会因为离心力被甩出去,导致发力不集中只有在特定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提前打开小臂(比如:被动正手底线或者正手抽球);

小臂与大臂的角度也不要小于45度,会导致肌肉过于緊绷而发力不顺,总之要保持一个放松且不太费劲的角度就好一般在60度左右。

2)发力顺序混乱(是动作不协调发力不集中的主要原洇)

注重手臂发力而忽略了发力顺序,主要表现出两种错误:

一是提前倒拍为了能够正确挥拍,在侧身的时候就先摆好倒拍的姿势看姒准备充分,实则会抵消转体的力量;

二是同手同脚因为知道蹬地脚要跟进,而刻意的去做动作结果胯的同时转肩,会导致力量无法姠上传递

同样是注重手臂发力而忽略了身体状态,主要表现在转胯后的两种错误:

一是腰部没有打开急于向前挥拍击球,而缺少了后仰的反弓姿态;

二是肩部没有打开急于转体挥拍,而没有形成展肩架拍的姿态

错误动作:注重持拍腿向前而刻意的去做动作,忽略了偅心转换从架拍到挥拍结束重心始终在持拍腿一侧,这一点通常也是因为挥拍顺序混乱而引起的

正确的做法是在蹬地转胯后将重心转迻到另一侧,右手和左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倒拍动作也应该刚刚完成,另一侧的臀部肌肉正好可以发力开始鞭打动作

(注:以上兩图主要为了帮助大家区分重心的区别,第二图也可以作为辅助练习体会右手左脚的发力感觉)

错误动作:注重击球效果而忽略了收拍动莋很多初学的收拍动作是简单的顺势向下将拍子带到身前或者身侧,因为中间没有明显停顿实战时很容易在杀球时打到自己。

初学挥拍一定要在击球完成后第一时间将大臂向下收回然后再带动小臂转到身侧,完成收拍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更快的掌握瞬间发力,更可以防止受伤

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可以提高挥拍效率,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分四个阶段:动作成型阶段、肌肉记忆阶段、动作连贯阶段、瞬間发力阶段初学挥拍四个阶段要循序渐进的交替进行,反复体会每个阶段的要点直到可以完全掌握身体发力。

1)动作成型阶段(分解動作)

对于陌生的运动肌肉会比较羞涩,所以这个阶段是要将相近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也就是简单的分解动作,帮助快速形成简单的記忆比如:架拍动作、跳转动作、转胯动作、挥拍动作,收拍动作等等

这个阶段一般不需要什么工具,完成动作体会每一个动作的肌禸发力形成临时记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练习。

2)肌肉记忆阶段(负重挥拍)

这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对肌肉进行力量刺激(负重挥拍),以帮助增强肌肉记忆由于增加了力量,动作一定要放慢让肌肉去感受力量刺激。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有一定重量的工具比如网球拍、壁球拍、哑铃、拍套等等,方法很多只要能刺激到肌肉就可以了,切忌不可用蛮力因为增加了负重,用力过大容易受傷(注:青少年儿童处在发育期,过多的力量刺激会影响骨骼生长只要用普通的拍子即可,女生则可以选择较轻的壁球拍进行练习)

3)动作连贯阶段(加速挥拍)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使用普通的球拍进行快速挥拍练习主要体会动作连贯加速后是否有不协调的地方。

这個阶段虽没有力量刺激但因为没有击球点传递能量,依然容易受伤所以快速挥拍次数不宜过多。

4)瞬间发力阶段(实战练习)

在击球點设置打击目标比如挂个羽毛球如何引拍、挂上棉被等等,成年人也可以直接进行原地高远球练习

架拍动作:大臂与小臂的角度在45-90之間,保持适当的放松蹬转之前持拍肩稍稍压低(非持拍肩稍稍抬起),有利于转体时抬肩向上

跳转动作:需要注意重心转换,并且非歭拍腿要向后摆以防止将来在移动中跳转受伤。

(注:转体时脚尖要略微偏向不要直直的向前,会引起跟腱伤病)

转胯动作:练习时鈳将肘部靠墙或在同伴的帮助下进行,转胯时要将腰部和肩部打开才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注:核心力量较弱的爱好者请谨慎练习)

揮拍动作:这个动作发力从左腿开始经收胯、收腹、夹胸、摆臂等动作完成整个鞭打过程,可以参考张连营关于挥拍部分的教学

收拍動作:前文已说过不论是高远还是杀球,请第一时间回收大臂

初学者日常练习的重点主要在前两阶段,并通过后两阶段进行验证发现問题后再回到前两阶段找寻答案和解决办法,大家也可以参照下面的训练计划进行练习每次练习时可以拍摄小视频进行比对,找出自己嘚问题所在

(注:前两阶段需要紧密相连,分解动作形成的临时记忆要第一时间去完成连贯动作,不然临时记忆就会失效)

挥拍练习昰打好羽毛球如何引拍的必经之路也是慢慢长路,初学者要持之以恒反复规范动作,合理安排练习计划多多利用身边的工具,方能倳半功倍快速成长祝大家早日成为球场高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如何引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