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顶靠谱的野外帐篷带女朋友去野营充气帐篷一次,女朋友一直说想去露营看星星,这不放假了,但我俩什么户外经验

住帐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想去野营,住帐篷想知道住帐篷和住房子有哪些不同的感觉
按投票排序
不请自来,说说我和我的帐篷。从我第一次旅行开始,直到现在,我的帐篷一直伴着我走过许多山山水水,我对我的帐篷还是有感情的。第一次旅行时买了一款单人帐,之后它一直陪伴我直到现在。可惜那次近20天的旅途中帐篷只用过两个晚上,第一次是在左贡城外的检查站,我和一位同伴随性在这儿试试感觉,可能时间太久,现在想来似乎没什么感觉。第二次是我在拉萨河边和我的好伙伴,当时我要离开拉萨,他建议我俩去拉萨河边喝酒露营(其实是他的帐篷一次都没用过,他要体验一下)。于是,我俩在城里买好酒菜,来到拉萨河边,可惜天不逢时,那晚恰逢大雨,篝火没点,不过还是在帐篷里把酒喝完了,外面打雷闪电,我俩在帐篷里晕晕乎乎的侃天说地,模模糊糊的我俩就睡着了。第二天起来时是个大晴天,我俩点了火堆,吧昨天淋湿的衣服睡袋烘干,然后在烤点东西吃。这算是我帐篷生活的开始。很多人以为买个帐篷就能在里面睡了,当然不是了,与帐篷一起配套的装备还有防潮垫和睡袋,缺少任何一件都会让你一晚上睡不着。帐篷的选择:按人数分的话分单人帐、双人帐、多人帐、大帐。一个人去玩的话,当然首推单人帐,重量轻、搭建方便,作为一只单身狗,我只用单人帐!双人帐适合两人使用,情侣可以带出去混账,这种体验一定要体验一次才好啊!多人帐可以供多人使用,大帐的用处一般是多功能的,在一些大型活动中一般都会有大帐来办公。另外帐篷的选择还需要根据旅行的气候条件等来选择,这里不详述。防潮垫:我时常看到很多人买了一张跟锡箔纸差不多厚的宽大垫子,我实在难以理解,他们难道不觉得膈应吗?防潮垫应该要有一定厚度,因为防潮垫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隔离地气防潮,还有对地面不平带来缓冲的效果,想象一下,地面不平时你睡在一张锡箔纸上能睡着?防潮垫一般分两种:发泡垫、气垫。具体选择也是根据旅行的气候条件等来选择,具体不详述。睡袋:按形状分:信封式、木乃伊式,我自己喜欢木乃伊式。按材料分:棉睡袋、羽绒睡袋、抓绒睡袋。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旅行的气候来选择,具体不详述。从第一次旅行之后,我之后的旅行便是带着帐篷走到哪儿睡到哪儿,帐篷不仅能给我带来很好的体验,而且还节省了我不少的旅途开支。去贡嘎穿越时,帐篷是非带不可,一天的行程结束后,支起帐篷,在帐篷内做饭,顺便来点音乐让自己放松,然后安静的享受一天难得休闲时刻,吃完饭后打开帐门看看外面的天空是否有繁星满天,若是下雨则就不用开了,睡前打开笔记本认真的记录下这一天的行程,如此下来约莫晚上十一点左右,然后关灯睡觉,任凭外面雷雨交加,我只和我的帐篷在一起。在贡嘎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我与当地的藏民一起在他们的草场支开我的帐篷和他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相比他们的帐篷,我的帐篷更现代化,但事实上我更喜欢他们的帐篷。其他在路上的旅行则是天什么时候黑就什么时候停,除非是很吸引我的村子,不然一般不会在此停留过夜。所以我的旅行一般都比较随性。骑行时就更随性了,不会为任何住宿问题苦恼,因为基本上是骑到哪儿就在这儿扎营,这真是诗人们在诗歌中描述的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的一种感觉,尤其当夕阳斜下,你支起自己的帐篷,夕阳拉长了它的身影,世上浪漫的事情千万种,这便是一种。当自己进入帐篷时,自己就属于帐篷这个小世界了,我一般会自己做饭、会带着日记本在身上,所以,在帐篷里的时光还是比较丰富的,一般完成当天的记录后就已经到夜里十点以后了,此刻正是万物静籁、所有嘈杂都已远离的时刻,这便是在帐篷里最好的时刻。也有困难的时候,在风区的时候,风会特别大,把帐篷扎好有点麻烦,而且要保证晚上帐篷不会被风蹂躏得散架。支好帐篷后便迅速进入帐篷了,在帐篷里听就是外面狂风呼呼~呼呼~的吹着,但是帐篷里就是一个隔离的小世界,外面如何恐怖,都不关我的事。暴雨的时候,我的帐篷会有点抗不住,抵抗中雨尚可,若是暴雨就会有雨水渗透进来,这时候的感觉会很不舒服,会将自己带着的防雨罩、雨衣什么的将内帐与外帐隔开以防雨水渗入内帐。有时如果提前预知晚上会下雨的话,就会在入帐前做好这些工作,那样就不必半夜起来了。也有美好的时候,夕阳斜下的时刻,我与我的帐篷伫立在天地间,与日月同辉。这种美好在海子的诗中能找到感觉: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万物静籁时,坐在帐篷里看着天空满天繁星、银河划破长空,会有莫名的优越感,世上有多少人能享用这样的景色?当然最让我开心的是,满天繁星、银河....这些在我们的城市里早已看不到,一直以来我只能从书中、从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如今我就在这片天空下,而且就要在这片天空下与大地同眠,这是一种无比美妙的感觉。说一件青藏线上的趣事,在唐古拉兵站,我将我的帐篷支起在一家商店的隔壁不远处,里面住了几个来科考的老师和学生。晚上我在帐篷里做饭,老师来劝说我不要扎营,说这里有熊,我笑着说我习惯了,其实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不一会儿他和另一位科考的又来了,那一位态度非常强硬,说我不能在这里扎营,要是出了事情他们不能负责,我也知道他是为我好,只是这其中的逻辑我不敢认同,我并没有让他负责,他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对我负责,但是他却强硬的要求限制我的行为,我接受他的好意,但我并不能接受他的方式。不过为避免尴尬(毕竟他们人多,哈哈....),我将帐篷移到了商店门口,老师说门口熊一般不会来。这时我还失误将酒精炉打翻了,我赶紧把火扑灭,好在火没有起来,不过在帐篷底下烧了两个小洞,但是并不影响。自我旅行以来,我从未见过一只狼、一头熊,人类的活动早已把这些生物赶到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而且,我认为,相对与狼,人更可怕。《天下无贼》里傻根如是说道:我就不信,狼都没伤害俺,人会伤害俺?这人怎么比狼还坏啊?《最后的猎人》诺曼对狼的描述:狼从不害人,只有书上把它们写的无恶不作其实,说到这里,我倒是一直想遇到一只狼,看看它是什么样子。帐篷旅行是一件非常酷、非常浪漫的事情,反正我是离不开它了。给我的帐篷亮个相,黄色,骚!
楼上的在这种地上露营,也蛮拼的。住帐篷是啥体验?你不如自己试试呢。我住过多次帐篷,有在平整的公园草地的,有在山顶开阔的泥地的,又在水泥地的,有在河滩石子多的地方的,说说头一次住帐篷的感受吧。新奇。然后就是地面太硬,然后就是总感觉帐篷布会贴着脸,因为我稍稍高了点,然后就是天冷时候睡帐篷早上里层有一层水珠,会沾到睡袋上,还有,夜里隔音不好,什么声音都听的清楚,所以如果是要好好休息,千万不要多人一起挨着,尤其有人打呼噜的,适当保持点距离,带上耳塞和眼罩和充气枕头。至于住多了。也就没啥感觉了,最好有个充气垫,会舒服点。哦对了,地面防潮垫要买,因为地面湿气寒气都蛮重的,睡一夜有些人身体反应大,腰酸背痛的。
默认说的是常规单人双人小帐篷+睡袋+防潮垫+充气枕。看起来感觉能睡人了,第一次睡得时候可折腾惨了。防潮垫一铺,躺上去,卧槽,地面真平,真特么硬。充气枕,卧槽,怎么感觉满满的异物感,算了不要枕头了,直接枕地上.........算了,还是枕着枕头吧,地面跟磕门上了似的。慢慢适应中.........睡袋。嗯不错,就这个舒服。过了半个小时,卧槽,怎么感觉除了肚子是热乎的,身子底下,腰背的感觉都是凉飕飕的。。。一个小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腰酸背疼腿抽筋,半个身子是热的,半个身子是凉的,没法睡啊,完全。上网搜一搜,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嗯,无果,看来是没法睡太硬板的地方,还有睡前应该吃巧克力散散步。保持热量,还有,防潮垫,得换个好点的。经过以上经验教训,防潮垫没换,睡前,在身子地下铺了个棉睡袋,盖了个抓绒睡袋,枕头换了个小的荞麦枕头,从此夜夜安眠。很奇怪,在乱石滩,身子底下,说不出多那啥的地方,反而睡了个好觉。
住帐篷是对你的床的反叛,是跟自然的出轨。单纯住帐篷舒适度并不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睡觉轻的,神经衰弱的,想入睡很困难。即便入睡,睡眠质量也不高。风雨——帐篷最大的作用无疑是防风挡雨,这也是检验帐篷好坏的第一标准。2012年海坨山扎营,蹭了一个驴友新买的不到200块的探路者帐篷,没有风绳。一晚上刮大风,睡帐篷里,内帐都贴到脸上了,一夜无眠。低温——2011年冬天北京后河露营,下大雪,环境温度零下16度,同伴们的自充气垫都因为低温变脆爆裂了。因为经验不足,带的睡袋保暖系数(睡袋温标指数)都不够。大家一夜都冻得睡不着,第二天天刚擦亮就匆匆拔营回撤地形——坑坑洼洼或者高低不平的地面会成为住帐篷的噩梦。我的第一次camping在一片山楂树林里,有个10度左右的斜坡,帐篷搭在了斜坡上,一晚上没干别的,睡着睡着就往下出溜,然后复位,然后再出溜下去…潮湿——即便不下雨,夜间的湿度也够受的,尤其是夏季的草地草甸,早上起来草地湿的跟被大盆水浇过一样。强烈建议帐篷的内帐下加地布或者内帐里加额外的防潮垫。内外帐一定不要贴在一起,否则夜间结露,露水会渗透到内账里。蚊虫——2013年本想在内蒙古的哈素海边露营,丧心病狂的蚊子们坚决不答应。动物——虽然野生动物很难碰到,别以为家畜就是省油的灯。今年7月在茶山村村边的草地扎营,半夜散养的家猪过来拱帐篷。8月在老掌沟草甸露营,先是被狗过来骚扰,对着帐篷狂吠。帐篷旁边是片小树林,树干拴着几匹马,半夜马也不安分,咂嘴或者说梦话,听得一清二楚。噪音——噪音也分自然噪音和人为噪音。自然噪音包括像上面讲的家畜闹的动静,或者风雨声。人在大自然环境下露营的时候会变得更警惕和敏感(尤其是一个人露营,轻微的恐惧感会一直跟随),稍微的风吹草动声都会被放大。我说这些,并不是想打消你露营的念头,而是鼓励你去体验这种种的不便甚至是不舒服。像露营这样的户外活动,你一辈子可能也就一次。露营体验是你难得深度接近观察自然的机会(在城市公园里露营的就算了…),自然并不如你坐在办公室里臆想地那么阳光明媚平和舒坦。借在自然中睡觉的机会去体会自然,它真实,毫发毕现,毫不掩饰,可爱也可恨,有不可言说的美妙。附上几张近两年露营的照片:2013年摩托旅行 山西境内2013年摩托旅行 内蒙境内 北京延庆后河峡谷北京河防口长城2014年海坨山露营看日出2014年海坨山露营看日出
好玩,新奇。同时,也掏空自己,放松自己,好好享受没人打扰的惬意。我喜欢去野外露营。在野外,安静得要让想不静下来都难。
晚上看着一条蜈蚣爬进了帐篷,然后到处找,然后灯就没电了,然后就和蜈蚣在帐篷里睡了一晚上
想了好久,这个五一终于去露营了!一共两夜,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环境,所以还挺涨见识的。五一的北方户外,白天已经热了,晚上还比较凉爽。装备:双层三人户外帐篷,自充气防潮垫,我有棉睡袋但是自己睡的毯子。D1:天气雨,无风,地点在山与河之间的林地(的凉亭里)。凉亭很好的遮住了雨,并提供了平整(并坚实)的地面。感受是,地面好硬我好冷啊~侧着睡硌得胯骨疼,平躺着睡又无法保暖,因为气垫宽0.6米,枕头又是固定在气垫上充气的,也没法和旁边的人抱团取暖,否则脑袋就真像顶在门板上一样了。睡睡醒醒的坚持到快五点,天蒙蒙亮,就过河到自己车上来暖气睡了。早上起来眼袋巨大。声音主要是林间的鸟和旁边帐篷的呼噜。夜里就有鸟偶尔叫两声,天亮前后各种鸟儿都活跃起来了,不过也很难说这是困扰还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如果不是我们这种闲适游,而是第二天要强度运动的话,鸟儿就不是很受欢迎了。我听到的呼噜声还好,但要提醒的是野外很静,帐篷很薄,几乎什么声音都听得到的,真爱睡眠,远离呼噜侠。对了,我们还有一个帐篷,搭在林间的落叶上了。为了防潮下面垫了蛮大一块塑料布,但随着下雨,帐篷上的水流在塑料布上,洇湿了帐篷底。这个问题当时没有预料到,发现的时候特别沮丧,所以我在想下次出门带工兵铲,如果下雨就在四周掘排水沟。D2:天气晴,有风,地点在农家院的院子里。农家院依山而建,大约有三层不同高度的平台,我们在中间一层,大约是底层的房子门楣那么高。一切都很好,因为有人住农家院的房子,我和一个姑娘一共垫了四个充气防潮垫,毯子也可以尽情搭。但是水泥平台也没法钉防风绳。刚开始一切都好,睡得也异常香甜,可以想象初夏热了一天,你也辛苦了一天,晚上在微凉的夜风里休息,多么惬意,那风几乎是有香气的。半夜两点,帐篷扫到脸上把我弄醒,起风了。然后又来了两三阵风,大到我感觉帐篷边角会被掀起来。说实话这风可以忍,我旁边的姑娘就没醒。可是这风太像山雨欲来的风了,当时超紧张,我们在一个高地上,帐篷杆是金属的,如果下一秒就打雷,会不会劈中我们?有经验比较丰富的队友,可是他睡在农家院的房子里,我是接触第一手信息的人,有责任做一个判断。保险起见,我们撤回了房间里。后来证明一夜无雨,是我杞人忧天。经验是合适的装备,比如足够厚的睡袋,是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到接近睡床的水平的。教训是搭帐篷怎么防雷这种经验知识还得多学,以便以后做出更好的判断。总结与住房子的不同:更新奇有趣。视线只能看到帐篷里这方寸之地,却能听到周边的各种声音(所以不要在路边露营,车灯和噪音扰人)。身下比较硬,基本是木板床上只有一层小薄褥子的水平。睡袋有束缚性,没有被子自由(thx to睡袋,否则我不可能在那个梦里练功夫的姑娘身边“睡得异常香甜”)。建议出去露营一次,即使在家附近的草坪里。我曾经纠结好久,如今发现走上一条路,最好的办法是先跨进一只脚。
鉴于这个提问时间,姑且认为题主是要夏天出行吧。我说两点大家可能没提到的:如果不是大风天,尽量找个通风好的位置。如果是下雨或即将下雨的天气,千万要搭在地势好的位置。即使是同一片空地,空气流通也是有差别的,搭帐篷前好好感受下。有一次我们2个帐篷相隔最多10米,整个晚上我这个帐篷里热得要死,因为和汉纸混帐,我是内衣、衬衫、速干裤、袜子都穿得整整齐齐,根本不能脱,当时是8月份,光在黑夜里不停擦汗了。第二天早晨起床才知道,另一个帐篷里的小伙伴就能感到丝丝凉意,睡得很舒服。如果是下雨天,要当心夜里进水的问题。不要选地势太低的地儿,避开坑洼之类容易积水的位置。我经历过一次半夜时帐篷进水,还好是脚下的位置,虽然受潮了,但还影响不大。其他的其实没什么了,如果是睡眠好、不择床的人,困了累了就睡觉,也不会觉得很难受。当然要是皮肉娇嫩的豌豆公主,那还是有点辛苦的,毕竟不能和床比啊。最后是送给女同学的小贴士:和男生混帐的要点是,不要释放任何暧昧的信号,避免一切容易引起误会的言行。不到睡觉时间不进帐篷和他单独玩,睡觉时像白天一样正常穿衣服,头脚相对,不搞夜谈。就酱。
住过两次感觉都很棒~ 和住房子最大的区别当然是融入自然的感觉啦!尤其是清晨看日出夜深看星星什么的!野营扎帐篷选址很重要,选对地方那真是一种享受呀~———————故事区———————【湖边烧烤露营】大一参加的一次社团活动,拉了舍友一起去,地点在离市区不算很远的湖边。一大早男生扛着烤架木炭,女生拎着帐篷食材,在清晨的薄雾中前行ヾ(●ω●)ノ 到达目标地点稍微勘察一下地形,帐篷直接扎在湖边的草坪上,靠着小树丛,几百米处有一家五星疗养院(可以上个厕所洗漱什么的→_→)。然后开始扎帐篷,由于是第一次露营对扎帐篷一窍不通,加上心情过于激动,恩…其过程之艰辛就不加详述了(T▽T)…总之不要太过自信一切请看说明书…狂欢阶段跳过,直接入夜当时天气还算热,昼夜温差很大,早上披件薄外套中午脱了直接短袖的那种,出发前一天晚上队长给我们发短信说可以带毯子棉袄之类的御寒-_-# 。晚上吃饱喝足钻进帐篷躺下的那一刻感觉真是棒极了~ 你可以透过顶上的小天窗看星星,夜深时湖面升起白雾,晚风吹过荡起的水波拍打着木桥的声音,远处隐约传来的欢歌笑语,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大学生活真的开始了∠( ? 」∠)_小学生作文告一段落…-_-# 在这里要叮嘱题主一句:如果选择湖边露营,无论如何请做好御寒保暖措施!我和舍友住一个帐篷,当时她觉得天还挺热就没高兴带毯子,我们的帐篷比较简陋,没有睡袋和充气垫之类的,只有一张薄薄的防潮垫,好在我带了一件长款羽!绒!服!才勉!强!过!夜!湖边晚上真的超级冷,风还大。喜欢露营的人必定是热爱自然的有没有!清晨醒来拉开帐篷,深呼吸~~阳光穿透薄雾,湖面泛着微光,有自行车爱好者路过停下来欣赏美景,当然还有摄影爱好者晨跑爱好者等等,总之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在家是绝对感受不到的!(T▽T)收拾行李的时候大家各种不舍…不过这次湖边露营人数不算多,题主若是跟大部队集体露营那又是另一番感受了!以下是我大二一次班级郊游的露营经历————————故事区——————【集体露营】这次露营地点在山脚下的一片平地上,浩浩荡荡一共好几百号人包车去的,白天还是爬山钻洞烧烤之类的项目,晚上就彻底疯了,聚众赌博不说-_-# 还搞了个户外KTV!有拿着话筒表白的,鬼哭狼嚎的,还有实力歌手帮组团开演唱会的…那边台上唱的热闹,底下帐篷里的群众一边王炸一边抠脚,听到唱的好的集体出来鼓个掌吹个哨儿~听到五音不全的一拖鞋就飞过去了(T▽T) 集体露营和独自露营很!不!一!样!我们是三人大帐篷,女生嘛,睡前总是要开卧谈会的,八卦别的班的帅哥美女学霸什么的→_→,当时真是糗大了,八卦主角正巧睡在隔壁帐篷……我想说的是:集体露营千万小心隔墙有耳啊!帐篷隔音效果真心不好哇!(T▽T)户外露营估计大多数人都会睡不着,可能是不适应也可能是太激动…-_-# 尝试过几次都睡不着后,我决定出去透透气,碰巧被其他学校的毕业班学长逮着拉去玩真心话大冒险…而且尺度还很大…跟陌生人接吻有没有…去陌生人帐篷里对着人家说“我是SB”有没有…男生背着女生数帐篷有没有…倒数二十秒内邀请到一位帐篷里的异性来参与游戏有没有…(T▽T) 集体露营真的太适合玩真人游戏了!————————————————【一些balabala】作文水平还处于小学阶段-_-# 莫怪总之呢,题主想去露营就去吧!趁着年轻还经得起折腾(T▽T),放心大胆的去吧~ 这住帐篷的感受啊,还真只有自己体会了才知道呀~∠( ? 」∠)_
难!受!到!想!狗!带!!!!空间巨小,挪不开身体。垫子就算是充满了气也是硌得慌。天气冷一点吧冷死,热一点吧闷死。反正后来我就收拾好住酒店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 & &快放假啦~是不是又可以出去野了?很多人,都有一个深埋心底的探险梦,走遍世界,探索未知的旅途,《荒野求生》等探险真人秀节目的走红,让更多的人萌生了去户外探险的想法,但是,探险真的能说走就走吗?(视频超短~流量党可放心点击观看)看完,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能够走遍全世界的感觉真是爽啊!但是,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每天的加班打卡和挤地铁,却总是感到莫名的压抑和惆怅。这时候,探险真人秀来了,我们好像瞬间找到了安慰。探险真人秀为什么能火?▼现在的我们,整天坐在写字楼那犹如火柴盒的隔间中,一方面畅想着逃脱,一方面又要硬着头皮为生计打拼,我们渴望自由的旅行,渴望不一样的感觉。但这总是渴望,多数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压迫下,走的惬意,走的潇洒。◆&&◆ &◆走不出去,只好过过眼瘾了如果你是80后90后,最早或许是从国外的纪录片节目中看到户外真人秀,各种炫酷的探险经历和挑战动作,看着特别刺激令人怅然神往!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真落后——外国人真会玩!不过,现在真人秀的主角开始出现中国人的面孔,无论是以普通人代表的《侣行》,或者像《跟着贝爷去探冒险》的重口味,再或者轻探险类的《爸爸去哪儿》,探险主题的真人秀在网络或电视上都有不错的收视效果。怎么解释这些探险真人秀在中国的火爆和受欢迎呢?也许与我们的心境有关,渴望走出去,又不敢任性的去野,只好过过眼瘾了。正是如此,诸如“世界太大,我想去看看”这样体例的话,即便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也一次次触到我们内心深处的G点。◆&&◆ &◆探险,只是听上去很冒险?在探险真人秀中,明星在面对各种状况也是会有好奇和惶恐的,不过,在一个成熟的探险服务团队的支持下,都成功的走到了终点,哪怕这个地方即使对于专业的探险者,也可能是有去无回的禁地。当下在成熟的探险团队支持下,一些神秘绝美的险境早已成为普通人的探险乐园,探险对于普通人也是可以接近的且不困难的,世界进入了一个平民皆可探险的时代。即便没有三十万积蓄去登珠峰,对于如你我这般的一大撮普通人而言,也是有很多机会的。从几百到上万,在不同的专业团队下支持下,体验丰富探险旅游活动。但是,户外探险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恶劣的自然环境,突发的安全威胁,甚至队友之间的矛盾,都可能随时把你推向死亡的边缘,探险,绝对不是听上去很冒险而已。理性看待探险真人秀▼自从《荒野求生》进入国内后,引发了一阵户外探险的收视狂潮,给大家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的震撼,贝尔因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超级英雄,更是青少年眼中“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那个男人”。◆&&◆ &◆关于荒野求生,你们都错了《荒野求生》是一档关于野外求生的节目,贝尔也确实是个探险家,曾经还是特种兵,除了有主持人外,还有一个制作、拍摄和后勤保障团队,贝尔在《荒野求生》系列节目中是出镜人物,也是主持人。每一期节目拍摄制作前,《荒野求生》制作团队都要对各个拍摄地点进行考察地形、规划线路和策划拍摄剧本,做好一些拍摄准备和后勤保障准备,几乎相当于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在《荒野求生》系列节目中,我们看到的贝尔,都是一个人带着简陋的的用具,在荒野中求生并脱离困境的,真的是这样?下面来看看《荒野求生》节目拍摄现场的一些照片。大家看完后,应该对其中一些拍摄场景很熟悉吧,在节目中神勇强大的贝尔,并不是真正一个人,在荒野中勇闯天涯,单挑世界。◆&&◆ &◆探险热,带来的商业乱象《荒野求生》系列节目和贝尔在国内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孕育已久的商业运作便开始发力,各种围绕着节目的周边产品,开始占据我们的眼球。与此同时,在巨大商机利益驱使下,像这种“没有大冒险 哪有大未来”和“跟着贝尔去冒险”等极具误导性的口号,也就很自然的应运而生了。我们不否认《荒野求生》节目主持人贝尔,具有丰富的野外生存技能、强悍的体魄和勇敢精神,《荒野求生》带给了大家很多的野外求生知识,和野外生存技能,同时也给户外探险爱好者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与此同时,很多户外爱好者,由于受到贝尔在节目中国刺激惊险内容的影响,表现出了很高的荒野求生欲望和热情,在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体能要求情况下,仅凭一份激情,带着简陋的装备用品,就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荒野求生之路。殊不知荒野险恶,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气象条件的多变性,这些因素会给他们带来安全隐患,贝尔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制作团队,和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而你的身后,只有一份父母对你的担心,朋友对你的牵挂啊!探险,不是冒险,请理性看待《荒野求生》等探险类节目吧!不要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同时也让身边的人为你担心。& & & & & & & & & &安全户外,活着回来▼从菜驴到老驴,从小白到骨灰玩家,驴友内心的挑战欲、征服欲从未减少,准备不充分导致户外事故节节攀升,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可偏偏有那么一拨驴友们,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给准备“作死”的伪驴提个醒别总在网上看了几张照片,或者在论坛受到了几个“专家”的煽动就往欠开发地区,甚至无人区冲。淘宝上那些山寨东西也别瞎买。出了问题是拿你自己的生命在赌博。如果第一条拦不住你,非要成群结队的出行去所谓的野外探险穿越。那有几样东西是必须带的。标准的指南针、GPS、压缩饼干、长久待机手机、打火机、绳子、小刀、强光手电。剩下的什么睡袋,外套之类的就不说了,这些玩意谁都知道带。指南针只是给你做参考作用的,最好配合GPS使用。别信网上那些手表定方位法。到了深山爬山,你就会明白。这个所谓的手表定方位法除了可以判断个大概方向,剩下就只剩下显摆。◆&&◆ &◆手表辨向:千年伪命题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帖子,手表定位能够救命!“将手表放平,观察时把手表上时针的计数(按24小时计)折半,用这个折成的半数对准当时太阳所在的位置。这时,手表字盘上的读数“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提示:这个方法,只能在城市使用判断一个大概方位,在野外用这个方法,就是在找死!1、首先这个手表定位法不能定出精确的方位。它找到的北,并不是正北,只是一个大概方向。因为定出方位,还要考虑,太阳的偏角,当地时,外加你自己视觉的误差,这些偏差在城市也许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到了野外却是要命的。2、很多野外的路并不是人走出来的,也许是动物走出来的,并没有那么规矩的方向。打个比方,你要去北边,也许这条路绕到东边,然后再绕回来了。这主要是由等高线控制的,等高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圈,没指着一个方向一直下去的,所以当你靠这个判断方向之后,也许绕绕就迷路了。3、另外,就算你不走路,走直线。那你们知道角度偏一度,到最后距离可以差多少吗?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找一张白纸,然后画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夹角三四度的线,最后看看,这两条线所到达的目的地差距有多大。4、再说说,为什么指南针也不一定可靠。需要配合GPS。指南针是靠地球的磁场来定方向的。但是,万一你去的地方有某些矿床,那你的指南针也许就废了。曾经有驴友,一个人出去跑点,因为年纪大了,对GPS不太熟悉所以忘记出门之前给GPS换电池。结果他去的地方有一个大型铁矿,罗盘失效,最后迷失在沙漠里面了。◆&&◆ &◆最后,给新驴的建议1、玩户外可以有,但忌讳贸然的冲动的户外。更加要支出的是,忌讳那种无任何路数和轨迹定位的去到无人区穿越。2、出去之前最起码多看看书,提高一些专业素养,最好是多看看户外技能,然后能长期有效保持体能以及实战的户外经验。3、玩户外一定要看天气预报。这是最最最重要的,看看天气统计,看看去的地方近十年,甚至近二十年的天气统计。在网上搜索一下最近该地区有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4、在野外的时候,要学会判断这条路能不能过,不是每个人都是野外生存大师,不要让自己以及队友搭上性命。<img src="/?url=/mmbiz/82rv4QO1kTyeWmVDicwLMFFsRmvYBwGkfF7ML5W6XlJcztHNhH3ELBFgHuOJCenZ3PTshQk3DL7GaicUtqjlIVbg/640?wx_fmt=jpeg" width旅游露营怎么搞(lvyouluyingzenmegao)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lvyouluyingzenmegao中国旅游露营第一站,最权威的旅游露营资讯自媒体平台,旅游露营一站式集成服务商,欢迎关注、投稿、合作洽谈!热门文章最新文章lvyouluyingzenmegao中国旅游露营第一站,最权威的旅游露营资讯自媒体平台,旅游露营一站式集成服务商,欢迎关注、投稿、合作洽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营充气帐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