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功夫能让中华武术再次让企业精神发扬光大大嘛?

&主题:中国还有有没有真正的武术?
泡网分: 9.421
注册: 2009年06月
先为武术下个注腳
社会内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发展到極致 要互判生死,所用的技巧便是武术
西方有决鬥的文化,真的很多人为此送命
日本武士也有PK,很多也因此西游
反观中国 除了小说意淫外 也沒一两个实在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5275&&回帖:370 &&
泡网分: 8.282
帖子: 2188
注册: 2009年09月
有。比没练过的强,不如戏子。
泡网分: 12.044
帖子: 2601
注册: 2010年01月
很简单的标准,49年之前有,49年以后没有,49年以后,TW还有。TG没有。
这个是万用公式,一套一门灵。。
还有一套公式就是压根就没有,有的也是八国联军那会带来的,说教会传来的会显得逼格更高些。 本帖最后由 梧桐树狮子 于
12:39 编辑
泡网分: 0.077
注册: 2016年06月
coleung 发表于
感觉上后背肌肉较弱错!关键是颈部和肩部肌肉太少,这是致命的弱点。
泡网分: 9.215
帖子: 2748
注册: 2009年10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你咋还没明白呢. 现在这个时代, 学那个有什么用? 那不是文明人做的事情. 有那功夫学英语学射击学炒股多好.
现在这些更多是健身的手段.
不过,民间真的还有练这个的. 要说形意拳, 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多种器械. 比如大枪. 若干年前天津水上公园北门, 见过一帮人在那里练, 应该不是偶尔的, 而是长期的, 看草地痕迹可知.
在北京红领巾桥下也见过, 一个小个子教一个大个子,每天早晨. 枪呵, 想着就振奋人心. 岳飞是使枪的吧?你的话有说服力吗?照你的说法所有竞争性的体能活动都没有意义。
泡网分: 2.767
帖子: 1063
注册: 2014年12月
一看楼主就没挨过打。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我觉得很多人怀疑中国古代的一切. 其实想一下, 现在没落了的东西, 当时可能是繁荣的东西, 因为那时社会需要, 现在不需要.
btw, 我学过一阵太极拳, 陈式老架一套和二套. 如果谁拿vcd和电视里的38式太极拳来想象, 那就大错特错了. 推手也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种样子.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放浪冒险家 发表于
想学~~~是谁啊~~~有视频或者教材名没有?那个人稍一提就能查到, 所以不说了. 是我们工作上的同行,不过是前辈.
不知有没教材. 视频, 估计得找电视台了. 我不练, 不是很清楚.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mark2002 发表于
你们连让人看热闹的机会都没有,什么形意之流的真的上擂台能挺过两个回合都是疑问,散打比你们务实多了。你咋还没明白呢. 现在这个时代, 学那个有什么用? 那不是文明人做的事情. 有那功夫学英语学射击学炒股多好.
现在这些更多是健身的手段.
不过,民间真的还有练这个的. 要说形意拳, 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多种器械. 比如大枪. 若干年前天津水上公园北门, 见过一帮人在那里练, 应该不是偶尔的, 而是长期的, 看草地痕迹可知.
在北京红领巾桥下也见过, 一个小个子教一个大个子,每天早晨. 枪呵, 想着就振奋人心. 岳飞是使枪的吧?
泡网分: 14.71
帖子: 1425
注册: 2009年04月
互判生死的格斗术,中国现在当然有了。
& && &散打冠军在武汉被麻的司机捅死、浙江武术练家子被邻居砍死、溧阳散打冠军被欠债的人捅死。拆迁时、街斗时、学校混混打架时,都是武术。
& && &讲究一点的,“掏你一个熊猫眼”,不讲究些的“搂你蛋一脚”,这些街斗精华语其实就是体现了武术的真谛----最简单地方法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 && &中国的武术也不是不讲究力量等方面的训练的,不然小时候农村里练点武术的,怎么也会耍耍石锁石磨的呢,也是练腰力臂力的嘛,抗击打方面要练胸背靠树,拳要打千层纸,柔韧性也训练的,劈叉压腿哪个练点武术的不练?敏捷性也练啊,用沙包砸人不就练反应速度的嘛。
& && & 不过现在训练更科学了,健身器材这么丰富,健身仪器这么精确,我为什么还要去用石锁板车轮子?
& && & 如果说靠站桩推手能站出来推出来天下无敌手,我反正是不相信的。
泡网分: 2.624
注册: 2008年08月
中国的武术历来只是健身把式而已,格斗不实用。
泡网分: 2.151
帖子: 2705
注册: 2011年04月
antihumanity的馬甲 发表于
和唐刀关系不大吗,正仓院那把唐大刀国内没有任何类似文物传世或出土,敷土烧刃,玉钢锻打也是这边没有的,日本刀的原型是这个
不是说古日本刀是没有血槽的吗?
泡网分: 0.377
注册: 2016年06月
中国人好意淫。什么武术 啊,气功啊,中医啊,修真啊,神神叨叨的
泡网分: 0.531
注册: 2011年10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补充说明一下:
崩拳是形意拳五种基本拳法之一。
意拳是从形意拳发展来的。想学~~~是谁啊~~~有视频或者教材名没有?
泡网分: 9.215
帖子: 2748
注册: 2009年10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前边说的很清楚了。
你拳击那么厉害有个球用,还是不是在台上给贵妇人们当杂耍看热闹。你们连让人看热闹的机会都没有,什么形意之流的真的上擂台能挺过两个回合都是疑问,散打比你们务实多了。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mark2002 发表于
我期待着形意传人或者掌门在世界顶级知名格斗赛事扬名立万,这是名利双收的事,这些个掌门传人真能在这些赛事打出名堂对其自身流派的发扬光大大有裨益,可惜遗憾的是中国格斗界只有散打运动员有勇气和能力参与这些赛事,你所推崇的形意八卦之类的门派掌门传人没有敢出战的,实在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前边说的很清楚了。
你拳击那么厉害有个球用,还是不是在台上给贵妇人们当杂耍看热闹。
泡网分: 7.917
注册: 2009年06月
推荐好书 逝去的武林!!!五星推荐!
泡网分: 9.215
帖子: 2748
注册: 2009年10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好吧, 你说说形意和拳击在技击时动作的区别?我期待着形意传人或者掌门在世界顶级知名格斗赛事扬名立万,这是名利双收的事,这些个掌门传人真能在这些赛事打出名堂对其自身流派的发扬光大大有裨益,可惜遗憾的是中国格斗界只有散打运动员有勇气和能力参与这些赛事,你所推崇的形意八卦之类的门派掌门传人没有敢出战的,实在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mark2002 发表于
你说的一个都不认识,又不是金腰带又没有拳王也没有漫天的视频流传,没什么说服力啊。
& && &至于什么版主之类的,等他们上擂台能打出名堂再说吧,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个所谓的版主能不能过的了邹市明一个回合都是问题,而邹市明这级别的拳手在世界顶级职业格斗赛事都属于排不上号的(刚进职业拳坛,年龄还偏大了,我个人对其职业发展不持乐观态度)。
& && &格斗里人肯定是关键,但技术也非常重要,你让泰森学咏春,他肯定达不到拳王金腰带的格斗水平,你让播求练太极,他必然也拿不到K1的冠军,因为这些花架子只会浪费这些格斗天才的才能。现在的综合格斗的确很多选手技术很杂,但他们的格斗技术你还是能清楚的看出那些是拳击技术,那些是泰拳技术,那些是柔道技术,那些是空手道技术,甚至不少技术你也可以归类到散打技术里,但有人要是硬说某些职业拳手或者散打运动员的哪个技术来自太极八卦形意之类的传统武术,这种行为除了不要脸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好吧, 你说说形意和拳击在技击时动作的区别?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好象说的是孙禄堂, 小时候在杨家还是陈家长大, 悄悄学太极, 但是只学会了架子, 精华看不到。 后来是冒着危险去偷学了。
其实我们学太极就是学的这个架子。
真正要命的功夫,人家不会公开的,但是,我相信其技术,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训练法!只要是人类,肯定都是相似的方法。
顺便说一句俗话: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半年打死人。
有个当时有名的人,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
还有听来的一个故事, 天津人八十年代懂事了的可以求证一下:某人在电视里教意拳,结果小混混们把警察等打得一塌糊涂,于是中途停播。这个也许可以说“意拳三个月打跑人”了。那个教的人很有来头哦,我就不说了。补充说明一下:
崩拳是形意拳五种基本拳法之一。
意拳是从形意拳发展来的。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管窥 发表于
热兵器兴起后,武术就没落了。一个技艺的传承,需要“需求”的支持。锔缸锔碗的技术,会的还有几个?劁猪的行当,自从饲料养殖三个月出栏,就没有市场了。
什么时候有需求了,技击之术才会再次萌芽。
看了一些资料和小说,不知以下看法对不对,欢迎斧正:
一、大家熟知的大套路是表演用的,旨在卖艺、开馆、收徒。小招式是先民根据人体的一些自然反应以及攻防需要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式发出,对手的自然反应一般如何如何,我的下一式正好针对对手的这一反应来继续攻击或防守。
二、练拳不练功等于一场空。平时的训练又是不同于套路的,这个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了。
三、真正搏命的时候,又是一种打法。平时用这个打法练,人很快就废了。
徒手搏斗是不得已,朝廷不许私带武器,因此放下刀转成八卦掌,放下枪转成形意拳。
太极拳不能打的话,杨露禅又怎能搏一个杨无敌的称号?要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简单招式,又是什么人教的?喜峰口白刃短接战斗双方人数的对比,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但不得不说,热兵器兴起之后,冷兵器技艺和徒手搏斗确实没落了,孙禄堂那么大一个高手,知道他的,现在又有几个?我们老百姓还是很现实的,没有用的东西,费那么 ...好象说的是孙禄堂, 小时候在杨家还是陈家长大, 悄悄学太极, 但是只学会了架子, 精华看不到。 后来是冒着危险去偷学了。
其实我们学太极就是学的这个架子。
真正要命的功夫,人家不会公开的,但是,我相信其技术,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训练法!只要是人类,肯定都是相似的方法。
顺便说一句俗话: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半年打死人。
有个当时有名的人,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
还有听来的一个故事, 天津人八十年代懂事了的可以求证一下:某人在电视里教意拳,结果小混混们把警察等打得一塌糊涂,于是中途停播。这个也许可以说“意拳三个月打跑人”了。那个教的人很有来头哦,我就不说了。
泡网分: 1.064
帖子: 1057
注册: 2011年07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这个不用问, 肯定过去是有的. 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拳头大的有发言权,怎么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练上十年二十年,然后几十年就靠这个吃饭了.
后来没落也是必然的, 因为不需要了. 现在还有谁花十年二十年去练什么功夫的么?
就像科举一样, 现在还有几个背那些书的? 当时是不是每一个书生都背?乱世时应该会比较显现,解放前后吧,老家村里有一牛人家传的一身硬功,很嚣张,在两广一带踢馆,胜绩不少,最后据说是被懂穴位的人打,打得不重、但内伤不治,后来挂了。他的后人没他那么牛,只会一些把式,我叔跟着练过一点点,只能说是一些技巧皮毛,有回对上个扒手,一下就把他撩地上了。 本帖最后由 tops7788 于
18:26 编辑
泡网分: 6.833
注册: 2010年01月
laughskyshao 发表于
这个叫仿唐刀.......和唐刀关系不大吗,正仓院那把唐大刀国内没有任何类似文物传世或出土,敷土烧刃,玉钢锻打也是这边没有的,日本刀的原型是这个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906
帖子: 3631
注册: 2009年11月
antihumanity的馬甲 发表于
先看看有啥好兵器吧,中国从来不尚武,武术大部分是yy,看看400年前人家做的的刀
这个叫仿唐刀.......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6.291
注册: 2003年05月
热兵器兴起后,武术就没落了。一个技艺的传承,需要“需求”的支持。锔缸锔碗的技术,会的还有几个?劁猪的行当,自从饲料养殖三个月出栏,就没有市场了。
什么时候有需求了,技击之术才会再次萌芽。
看了一些资料和小说,不知以下看法对不对,欢迎斧正:
一、大家熟知的大套路是表演用的,旨在卖艺、开馆、收徒。小招式是先民根据人体的一些自然反应以及攻防需要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式发出,对手的自然反应一般如何如何,我的下一式正好针对对手的这一反应来继续攻击或防守。
二、练拳不练功等于一场空。平时的训练又是不同于套路的,这个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了。
三、真正搏命的时候,又是一种打法。平时用这个打法练,人很快就废了。
徒手搏斗是不得已,朝廷不许私带武器,因此放下刀转成八卦掌,放下枪转成形意拳。
太极拳不能打的话,杨露禅又怎能搏一个杨无敌的称号?要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简单招式,又是什么人教的?喜峰口白刃短接战斗双方人数的对比,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但不得不说,热兵器兴起之后,冷兵器技艺和徒手搏斗确实没落了,孙禄堂那么大一个高手,知道他的,现在又有几个?我们老百姓还是很现实的,没有用的东西,费那么大劲学?烧香拜佛都是许愿还愿的,实质上是与神佛做买卖。没有收益的事,就没有市场。
注:参考了李仲轩“逝去的武林”;网页版“民国武术宗师”;梦入神机小说“龙蛇演义”(虽然里面写得很玄,但作者还是查阅了大量文献的)。
泡网分: 6.833
注册: 2010年01月
这才是武士的荣誉和杀人的武器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833
注册: 2010年01月
先看看有啥好兵器吧,中国从来不尚武,武术大部分是yy,看看400年前人家做的的刀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2.791
帖子: 1873
注册: 2002年03月
某女太极大湿,手指轻轻一拉,倒下一大片年轻的男子汉。
这就是所谓中华武术的精髓。
泡网分: 14.906
帖子: 3631
注册: 2009年11月
<font color="#llm 发表于
所谓不伤,只是为伤不了找到的遮羞布而已。
被不断继承后演化成一门有颜面的偷生哲学。
演化至今,王朝遂成兔子国。...反对。不伤的境界是指收发自如,达得到达不到是一回事,目标是明确的,而不是你说的。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575
注册: 2004年04月
chy2733 发表于
与之相比武术倒还在其次了
没有武士阶层对尚武精神与进取精神的传承,两千年来民族精神的核心都被文人士大夫阶层继承把持着,传到现在就剩下了一堆美其名曰“国学”封建糟粕,中国人的劣根性多半出自这里
所以19世纪末西方人会嘲笑中国人“打架跟妇人一样”+10086
泡网分: 59.138
帖子: 15624
注册: 2005年12月
coleung 发表于
先为武术下个注腳
社会内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发展到極致 要互判生死,所用的技巧便是武术
西方有决鬥的文化,真的很多人为此送命
日本武士也有PK,很多也因此西游
反观中国 除了小说意淫外 也沒一两个实在人物这个不用问, 肯定过去是有的. 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拳头大的有发言权,怎么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练上十年二十年,然后几十年就靠这个吃饭了.
后来没落也是必然的, 因为不需要了. 现在还有谁花十年二十年去练什么功夫的么?
就像科举一样, 现在还有几个背那些书的? 当时是不是每一个书生都背?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记文武双修德才兼备的中华武术名家丁新民
中国网讯(记者 王龙飞)在世界的东方,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着一个永不衰落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荟萃经典,如黄河奔流洗礼并滋润着中华大地,浩瀚的古老文明承载着历史记忆,鼓舞、培育了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这是个传奇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这个大民族的基础;其中武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里最具独特的奇葩。谈到武学文化,有一条“铁规”千百年来习武之人无有不尊,那就是——武德。一个优秀的武学传承者能够做到“文武双修、德才兼备”乃大成!随着经济发展,保家卫国强身健体的理念,已被发展高科技武器装备所取代;繁衍我们中华民族的基础性武学文化正在被忽视,多数人的道德底线正在被自私和贪腐的社会不良风气所腐蚀。能够继承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者已经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以此题拉开这些为数不多的传承人精彩的人生序幕,来展现一下他(她)们的精彩人生。
丁新民,男,河北省传统武术联合会会长(这一头衔仅仅是其在武术界的其一,众多职务、荣誉和成就列在其后叙述。)海内外享有盛名的民间武术家;1952年生于天津,天生聪颖,自幼文武兼修。由于其多年的刻苦努力和坚持,不仅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还积累了丰富的国学文化,可谓博学而广深。许多人说起丁新民,都打心眼里觉得他是一个值得钦仰的人。
有许多人觉得他象一个谜一样的人
有人说他是个文人,可他却获得了无数个市、省乃至全国的武术比赛冠军!特别是先后还获得了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武术邀请赛、交流大会及世界武术的最高赛事共二十枚金牌。他的头衔有“中国太极文化国际总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副会长”、“河北省传统武术文化联合会会长”、“武术七段”等等。
说他是个武人,他的文章已入编中国人民大学教科书,国报有其专刊,省报有其专版,理论文章多次获奖。他还是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哲学研究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邯郸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讲师团的哲学室主任。他还是中国首届书法研究生班学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他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有的还被多家纪念馆收藏,20年前在香港拍卖会一字千金。他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河北社会舞蹈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他是石家庄市乒乓球协会副主席、戏曲家协会副主席。他曾被评为石家庄市精神文明标兵,曾经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可他真正的行政职务是河北医科大学西山校区党委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全力工作了13年。
他今年60多岁,刚刚退休,中等身材,看上去也就像四十多岁。睿智的眼神中放射着坚毅自信的光芒,挺拔的身姿展示着他良好的身体素质,铿锵有力的步伐透露着他充满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一举一动更闪现着他超乎常人的敏捷干练,而他的言谈话语中哲学思想的光辉不时闪耀,妙语连珠的表述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演讲口才每每让人叹为观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文武兼备内外兼修儒雅而英武
丁新民先生数十年严格要求自己对完美人格不懈追求,通过勤奋与坚持,历练与升华,用心血和汗水传承着传统文化,用生命和激情演绎着精彩人生。2006年,他在马鞍山国际太极拳研讨会上的一次表演,引起了一片惊叹和赞美。安徽亳州市的张超伟看到丁新民的表演,随即发来信函:“您的表演,招式娴熟,功架稳健,其长剑更是造型优美,刚柔相济,如波浪之起伏,轻沉兼备,给人以潇洒厚重、轻灵凝重、舒展紧凑的和谐之美。您关于武林中人的定位,关于太极拳理的阐述,更是使人耳目一新”,并赋诗一首:“武拳文唱呈风流,笑傲当年顾曲周。长剑倚歌悟太极,江南盛会赞冀州”。福建浦城县人民法院的叶青看了丁新民表演,也来信表示了强烈的敬佩之情,并要拜他为师。福建浦城县城关的辛宝生原来是练陈式太极拳的,也曾获全国冠军,看到丁新民的表演后,不但来信请教,还在2007年“五一”长假期间前往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找丁新民拜师学艺。丁新民热情相待,照顾吃住,精心传授武艺,且分文不取。事后,据丁新民回忆说:“这个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而且已经55岁了,还这么远克服重重困难来学习我们传统的中华武术,这种精神很让我感动!我们的瑰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结束,必须有人继承,为此,我就是再累也要把中华武术和武术文化传承给更多的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责任!”。辛宝生回到福建后,多次写信表达自己对丁新民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并保证一定要把在丁老师这里学到的武艺广泛传授,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还发誓一定还会再来石家庄向丁老师学习。
&#160;&#160; 丁新民还非常关注练武之人的慧质,注重考察他们的毅力。习武3分钟热度、半途而废的大有人在。所以他一直精心挑选徒弟,重点培养。石家庄市中华大街小学耿哲,6岁开始拜他为师,一直随班学习。他家离练武场30多里,但每周都由父母护送陪伴训练,数年如一日,从未间断。1991年,耿哲第一次参加石家庄市武术比赛,就荣获儿童组器械亚军。后考入成都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现已是专业教授。这一年的河北省首届武术擂台赛,丁新民教授的10名队员参赛,在七个组别中获3金1银1铜的好成绩,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报道。10岁的赵晨,1992年获石家庄市武术比赛少年组冠军。从此以后,丁新民教授的学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获奖的消息就开始频频传来,究竟得了多少奖,他已经记不清了,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160;&#160;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160;&#160;&#160;&#160;&#160;&#160;&#160;
各种奖牌、奖杯、证书早就摆满了案桌
2004年,在河南郑州举办了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这是世界传统武术的最高赛事。来自62个国家的上百支代表队逐鹿中原,丁新民在久别赛场20多年后又力挫群雄,独得2金。12月,在全国太极拳交流大会上又获得2枚金牌。
2005年8月国际太极拳大赛中获得2枚金牌;12月世界健康大会又获得2枚金牌。
2006年7月,北京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中获得2枚金牌,并获特等奖;8月,世界太极拳大赛及简化太极拳50周年大赛中获得4枚金牌;10月,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172个代表队、2008名武术高手参加了角逐,丁新民获得3枚金牌,并以8.96分佳绩获得全场比赛所有组别、所有类别的最高分。
2007年3月,香港回归十周年武术大赛中获得3枚金牌,并获大会特别表演奖,还获6000元奖金。
2008年4月,中国首届全民体育大会举行,丁新民担任河北省仲裁委员会主任。他训练的以他的弟子为主力的石家庄市中、青、老年太极拳队获得了三枚集体金牌,在28个个人项目中荣获了23枚金牌,震撼了武林,受到了市政府的重奖。10月16日,在中国世界太极拳大会上率弟子勇夺18枚金牌,并被大会聘为名家代表作了《国学与当今社会的报告》。11月,在第三届世界武术节上又勇夺2枚金牌。
2008年5月,经国内外知名专家、相关学术机构鼎力推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一文,被《科技创辉煌》编辑委员会评选为“百佳自主创新成果奖”最高奖金,并授予“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刊入《科技创辉煌o中国科技成果与学术精典》一书。
2009年3月,香港武术节组委会特邀他参加了“喜迎国庆60周年”第七届香港武术节名家大讲堂活动,担任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他在会上作了“武学与当今世界”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现场演示,受到了与会专家与参会代表的交口称赞。
2009年10月,他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武派太极拳高峰论坛,宣讲了《武禹襄武学文化的社会价值》论文,受到了与会者高度称赞。
2010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世界文化名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院、党旗下建设者评审委员会联合审核评定,丁新民先生所著《书法用墨中的辩证法》入选《党旗下建设者——中国社会发展建设优秀成果》一书,并荣获金奖,被授予“党旗下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日到13日,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武术家大会”,在会上做了精彩的现场表演,并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武学担当》的讲演,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高度评价。组委会张永明主任感慨地说:“你为什么现在才参加,你提升了大会的品格和地位!”。
继人民大学教科书收编他所著《允许私营经济发展,不会产生剥削阶级》论文之后,2010年7月,由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海内外经济纵横》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世界华人重大学术科研成果公报”中,再次收录此论文,并荣获第六届“世界华人重大学术科研成果”特等奖,成为有关部门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重要的参考论著。
-21日,丁新民先生受邀参加在湖北十堰市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武林健儿中,他和马玉磊师徒二人力压群雄,摘得4金2银。
日,河北邯郸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并在11月2日受邀进行了“文武太极论”的学术报告。他以多年的习武心得和人生感悟,结合太极拳拳理,阐述了如何学好太极拳,如何运用太极拳的哲学思想观察世界、体悟人生,如何用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做人做事以及如何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课间2个多小时无一人外出,院领导感慨地说:“你是我们所请客座教授中授课秩序最好的老师!”他的讲学,受到了当场所有人的热烈欢迎。
日,为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日建交39周年之际,丁新民先生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远赴日本进行为期7天的文化艺术考察,期间被授予“中日文化交流特使”称号,并代表中国代表团发言,其作品隶书《书武延年》、楷书《曾国藩家训》被“中日文化交流中心”收藏。
侠肝义胆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彰显中华武德
丁新民先生秉承了武学先辈们侠肝义胆、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美德。每当他人有危难时,他总是挺身而出,或伸出援手,或解囊相助。他曾经几次冲进火海救人,以至于烧光眉毛、烤焦头发。一次在下班途中,遇见三个青年殴打一人,旁边众多的围观者无人敢制止,他快步上前高声喝止,被那三人气势汹汹的围攻。只见他轻舒猿臂,一带一推,一人便应声倒地,另外一人从他身后偷袭被他一个侧踹踢翻在地,三人见势不妙,灰溜溜逃走了。1986年夏天,他去五台山旅游,当天夜晚12时左右,他正准备上床入睡,忽听见对面传来女子的呼救叫喊声。他飞快地循声而去。当他冲到院中竟然发现有几个黑影在女子住宿的房间里扭打。他当时顾不得许多,站在门口大喝一声“住手!”里面的人鸦雀无声,突然几个男人冲出门口,其中一个大声喝道:“谁他妈的敢管闲事!?”丁新民毫无惧色地说:“你们竟敢在公众场所欺辱女性,成何体统!?”“你算哪根葱? 找死,给我打!”几个歹徒冲上去劈头打来。丁新民没想到这帮家伙这样猖狂,但心中早有准备,只见他身体一闪,一个侧踹,一个歹徒应声倒地,后面一个歹徒拿着半块砖头从脑后砸向他,只见他腾空跃起,空中180度旋转,一个劈挂掌打在了对方的臂上,那家伙痛得噢噢直叫,抱臂蹲在地上……只一踹一劈把一群歹徒镇住了。这时院里已经挤满了人,但无一人敢出手支援,突然一个身高180cm多的大个背着手向丁新民走来并说:“我们别打了,谈谈。”说着向他靠近。丁新民好像发现了什么,只见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紧紧控住对方的双手。只见半块砖头从其手中跌落。这家伙一看阴谋未成,又一声“打!”八个大汉围住了他,鉴于有被打之痛,其中两个不敢靠近,其余六人手拿棍棒砖头一起向他袭来。只见他拧腰转胯,探掌舒背,指东打西,欺左打右,一转眼又打倒两个。那几个家伙根本就摸不到他身上……这时警笛声由远而近,这一伙歹徒见势不妙落荒而逃。几个被救的女青年跑过来连忙道谢,说:“如果您晚来一步我们就可能被欺辱了,谢谢!”像这样的事丁新民遇到何止一二次啊!只要看到不平之事,他总是奋不顾身,见义勇为,他常说这不算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应有的“君子之风”!
博学而善举激励和影响众人
作为一个有近万名师生员工的校区党委书记,丁新民时刻关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状况,关注着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他开专题讲座,讲形势,讲哲学,讲人生,讲理想,他用他那富于感染力的声调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使大家在感动中受益无穷。他资助两个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还有一个同学生活困难,染上了“伸手”的恶习,虽然几次三番割腕立誓,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那双手,眼看就要被学校开除了。丁书记亲自找这个同学谈话,了解情况,又苦口婆心,帮助她分析心理原因,引导她改正恶习。并给她买衣服,买生活用品,资助她完成学业。毕业后,又帮助她走上工作岗位,这个同学工作非常出色,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为此丁书记也感到非常欣慰:“自己的一点真心善举,就能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那真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呀!”
丁新民深知文修德,武修身的道理,他自幼习武的同时便练习书法,始临柳颜体,后又攻欧虞体,几十年坚持不辍,悉心揣摩,感悟古人书法中的奥妙。他的书法作品“乐道忘贫”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部分作品还先后被孔子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开封、洛阳等地有关部门收藏,并被《太行书画选》、《河北工运》等书刊登载。1988年,广东省进出口公司特邀他的两幅作品在广东书画店标价4000元卖出,全国各地文化团体书法竞赛组委会都曾邀他泼墨“武书”。他说:“书法和武术源同一理,相互渗透,笔墨融合着刀枪的锋锐,拳脚蕴寓着纸张的博大,书理、拳理都是自然规律的外在表现。二者都是采天地之灵气,纳阴阳之精华而成的国粹国宝,形同樟榛,内在同一。”他的书法中蕴含着武术的狂放恣意、电闪雷鸣、云卷云舒,他的武术中又暗藏着书法的俊美苍劲、异峰突起、变化多端,二者达到了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境界。他对武术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写的《书法艺术与武学文化》一文,书法家和武术家观摩者一致评其为“前无古人”之作。
武术、舞蹈、书法三者的完美结合,使丁新民在动与静中找到了和谐的契机,在力与美中感悟参详着人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对大学生活的热切向往,促使他于1980年步入了河北师范大学的校门继续深造。他选择了政教系,系统地进修学习了社会科学理论。他对哲学尤其情有独钟,哲学中的深邃让他沉醉,旷达让他迷恋,妙趣横生而又游刃有余让他在哲学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1986年,他到了石家庄地委讲师团,站在那庄严神圣的讲台上,面对地直科级以上干部,他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旁征博引,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令听者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地委宣传部的领导亲自为他倒水端茶,丁新民先生觉得这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褒奖和肯定。
精湛的武技,成年累月的坚持,丁新民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诸多的爱好让他更加潇洒自如、游刃有余地工作。他写的数十篇理论文章先后在全国、省、市有关刊物刊发。其中《改革中的哲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允许私营经济适度发展不会产生剥削》等理论文章被收入文集,而《允许私营经济适度发展不会产生剥削》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收入教科书。他多次代表石地参加省论文研讨会,理论文章在省有关征文评奖活动中数次获奖,省委党校也请他去讲课。
1996年那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太行山下老区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严重损失。丁新民当时作为石家庄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不但参加了洪涝后与疫魔抗击的战斗,而且在《河北经济日报》发表了整版大型报告文学《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详细报道了石家庄市卫生系统抗洪防病的情况,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了灾区的情况。
1998年,丁新民在《健康报》第一版显要位置又发表报告文学《无字丰碑》,详述了井陉县南蒿亭乡卫生院院长于怀根心系百姓健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夜诊,随叫随到的动人事迹。
丁新民在武学方面的文章也屡屡获奖,2005年8月《武派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一文获国际太极拳大赛论文三等奖,《“武林人”漫议》一文被作为2005年第5期《武魂》杂志的卷首语刊出,2006年8月《太极拳的价值与社会价值》获世界太极拳大赛及简化太极拳50周年大赛论文二等奖。2006年10月《中国武学文化的坚持与发展》获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论文三等奖,中华武术刊物在2011年第七期全文刊登。2006年12月在《大公报》发表文章《中国武术亟需打假》。河北电视台录制了《丁新民武派太极》的专题片在河北电视台播放,使燕赵大地上更多的人了解了武派太极,了解了丁新民。2007年他撰写的《武学与当今世界》(已发表)一文,获得武术界的一致称赞。中华武术杂志社2011年第六期全文刊登。
2007年4月,山东电视台不远千里,做了《武林贤人——丁新民》人物专访,把丁新民以及他的武术介绍给齐鲁大地上的人们,使丁新民的名字以及他的武术活动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中。
作为河北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丁新民非常珍视这份荣誉,他讲武学知识,讲健康与快乐,讲修身养性,令交流学院的学生、文学院的研究生、外国留学生们听得频频点头,不停叫好。许多同学已经成了他教授队伍中的常客,甚至有的同学天天早晨骑车20多里前来听讲。
2008年5月,在辽宁省铁岭市召开的全国太极名家大会上,丁新民作了“太极拳的功法与技击术”的专题报告,受到所有与会者大力称赞。
奥运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丁新民作为唯一一名代表河北武术界在省会石家庄进行圣火传递的火炬手,他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他身着164号火炬服装,高擎火炬,满面笑容,英姿勃发, “后羿射日”、“仙人指路”、“怀中抱月”、“鼓荡乾坤”、“鱼跃龙门”、“一柱擎天”, 连续几个动作,充分展示了武学文化的深厚内涵,使观者豪情顿生,荡气回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高评价。如“火炬手中最亮的一颗星”、“武林中人的骄傲”、“太极拳的楷模”、“你展示国术精粹超酷”、“你是最好的火炬手”等500多条短信,表达了人们的真情。《燕赵都市报》以大篇幅刊登了《武术表演,秀出激情》的图文报道,石家庄《燕赵晚报》刊出了《让家人和朋友也亲手握一握“祥云”》,《石家庄日报》以半版的版面刊登了大幅照片《一展身手》,搜狐网发了《武术爱好者传圣火,独创劈腿交接棒引爆全场》为题的文章、视频,百度、新浪等各大网站纷纷出讯大加赞赏,国家体育部门还特约他撰文谈感受。
丁新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他认为无益的事情上,而是把全部业余时间投放到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中。他办武术班、舞蹈班、书法班,业余培训了几千人,不但不收费,而且还倒贴钱,每年只应酬同志友人索字的纸墨就贴进去上千元。他说自己这样做只图生活更充实,更快乐,对社会对别人都有好处。因为舞蹈陶冶情操,能带给人欢乐和愉悦;武术健身强体,能带给人勇气和力量;而书法修身养性,能带给人儒雅和灵秀。而这些都是民族的瑰宝,是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的。如果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能够启蒙和造就几个人才,使民族精华得以发扬光大,那将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满足和欣慰!
其实,丁新民不仅仅在这些方面颇有建树,在其他几个领域中也很有造诣。他有相当水平的球类技艺,曾是石家庄地委机关业余篮球队、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他在地市级游泳、体操比赛中都取得过好的名次,并多次担任教练。他还有一副甜美的歌喉,曾被评为石家庄地区优秀歌手。2000年12月,他带领原石家庄卫生学校艺术团代表河北省计生协在北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姜春云的亲切接见,他在合唱中担任男生领唱部分。
2010年10月,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光彩事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公益活动,特聘请丁新民为大会艺术顾问,并授予他为“热心中国公益事业先进人物”。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丁新民倾尽心力工作,抓紧时间学习,他总是说:“社会发展这么快,分新秒异,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真恨不得一天当做两天用!”其实,他的一天比我们一般人的一天要多出很多可利用的时间,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但这又是确确实实的事实!他每天午睡半小时,夜里11点以前读书、练字,11点以后是阴阳之气交汇的时刻,他开始练子午功,早晨5点起床练露水功。春夏秋冬,从未间断。也恰恰是他的武术、舞蹈、书法等这些业余爱好,调节神经,消除疲劳,使他工作起来更加精力旺盛,思维更加敏捷,即使只有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从没看到他的疲态显现,他每天都是精神焕发,仿佛不知道什么叫疲劳。他说:“人的能量无论多大都是有限的,而保存能量的最佳方法就是消除杂念,修心培元。少要求,多奉献,少索取,多给予,这是健康、快乐的本源”。
丁新民,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于我们的意料之中,而又让我们颇感意外的人!
丁新民,就是这样一个站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又必须去钦仰的人!丁新民,就是这样一个需要调动我们的全部感觉细胞,努力用心去揣摩的人!
让丁新民依然痴迷遨游在他的各个领域中继续彰显自我,独占鳌头吧!祝愿他用勤奋与汗水、坚韧与不弃继续铸就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注:本文经中国网记者王龙飞根据原作者魏珑《承劳心拔筋苦 传中华君子艺》改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扬光大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