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谭的游泳老师,四川省游泳馆培训班大学毕业的

前几日,大川收到一封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来信,里面细数了她四年里所见证的川大基础设施的改进,来信中说,“川大一直在变好,很荣幸我是其中的一个见证者。”平日里,我们对学校总爱吐槽和抱怨,但其实,学校的努力一直都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这样一句话:“母校,就是那个随便我怎么讲但就是不许别人说她一句不好的地方”,也许这是因为母校的努力与改变,我们都看得到……泡芙作为一名即将离开学校的大四学姐,今天我来做一次大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四年里,我在川大所看见的变化。—— NO.1 校园卡升级 ——变化前? 2011年,我上大一时,每个人的校园卡都是一样的,上面印着川大风景,没有照片和个人信息。它具有买饭、打开水、洗澡、使用吹风机和刷进宿舍大门的功能。此外,每人还有一张借阅证,那是一张经过塑封的老式硬纸卡片,上面有一寸证件照和条形码。变化后? 大概到2012年6月份,新型校园卡(即今天我们使用的)开始使用,这张卡片上印有个人照片和基本信息,并增加了借阅图书、通过银行卡转账充值、交电费和空调费的功能。今年6月份,坐校车也能刷卡了,我们的校园卡成了真正的“一卡通”。—— NO.2 宿舍装上了空调 ——变化前?南方的冬天,室内外都十分寒冷,作为一个北方姑娘,我很不能适应,每天都想着去图书馆蹭暖气,不愿意呆在宿舍。2011年冬天,我在川大度过了第一个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冬季。变化后?幸福的是,来年夏天,寝室就装上了空调,从此炎夏有凉风、寒冬有暖气,作为川大人的自豪感从我心底油然而生。—— NO.3 开水器进了宿舍 ——变化前?从前,我们打热水要到开水房,整个江安校区只有一个开水房,位于华联超市背后。开水房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开放,进门先刷卡,每壶水2角钱。那时,水房的门口常年堆满了花花绿绿的水瓶,这道风景线后来被印上了明信片。变化后?大概到2013年春夏季节,江安校区围合内的热水器正式投入使用,每台热水器都配有一个刷卡机,按量计费。长途跋涉和排队打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生活变得方便了很多。—— NO.4 商业街改头换面 ——变化前?2011年时,商业街有三层,第三层有不少小餐馆,比如冷锅鱼、兰州拉面、韩国拌饭等。变化后?2012年暑假,三楼的餐馆全部被拆除,不少饭店被合并到如今的美美餐馆内。其实,每一年的寒假、暑假,商业街的店铺都在变化着,据说2015年秋季学期,这里还将改头换面。—— NO.5 江安食堂华丽“变脸” ——变化前?从前,一餐二楼没有什么特色,大家觉得一楼太挤才去二楼。二餐二楼也只是一枚普通食堂。而小吃城无疑是江安校区最屌丝的一个食堂,主要出售2元、3元/一碗的面条、米线、抄手和饺子,价格最贵的是5元一份的盖浇饭和7元一份的小炒。变化后?2014年暑假,小吃城和一餐二楼默默地完成了华丽“变脸”。2015年寒假,二餐二楼更加华丽地“逆袭”。如今,小吃城的桌椅、窗口和餐具焕然一新;一餐二楼出售的都是盛在碟子中的精美小菜或者套饭;改造后的二餐二楼变成自助餐厅,就餐体验全新升级,结账时,食堂阿姨还会递上两张餐巾纸。大家惊呼:昨日我对你不问不理,今日你让我高攀不起!—— NO.6 图书馆增设自动借还机 ——变化前?图书馆人工借还服务的时间是8:00—17:30,下午一不留神就错过了时间。变化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江安馆增设了若干台自助借书机和还书机,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时间了。另外,图书馆的每台查询电脑旁边都放置了笔和便签,方便同学们记录索书号,行动虽小,却温暖人心。—— NO.7 江安围合内增设座椅、晾衣架 ——变化前?大家洗完衣服都只能挂在各自的阳台上。当太阳高照,想要晒晒被褥时,却不知道厚重的棉被该往哪里放。变化后?大约是2013年下半年,江安校区的围合内增设了座椅和晾衣架。凉爽的夜晚,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椅子上聊天。天气晴朗时,晾衣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被子和衣服。整个围合多了许多惬意的生活气氛。—— NO.8 教室、洗手间升级 ——变化前?我们的教室干净、整洁,就和所有大学的教室一样,很好,但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变化后?2013年夏天,江安校区的许多教室装上了空调。后来,一教A座、综B的一些教室墙面和座椅换成了清新的绿色、橙色和紫色,教学楼楼道里安放了许多休息的沙发椅。2015年3月开学,综合楼再次崭新亮相——教室的墙面粉刷一新、桌椅也更换了,每层的楼道中段隔出了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在这里可以自由讨论、休息、发呆……与此同时,江安校区的洗手间配备了厕纸、洗手液和擦手纸,从此上厕所也变成一种享受。—— NO.9 小红来了 ——变化前?在江安,生活区与教学区区分明显,并且有一定的距离。同学们上下课,有的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而大部分还是依靠步行。上课赶时间的时候,这可并不是一个惬意的体验。变化后?2014年9月新学期,保卫处把过去同学们遗留下来的无主自行车做了翻修,放置到校园各处作为公益自行车使用。由于车身被统一漆成红色,同学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小红”。这下,同学们上下课赶时间的时候就方便多了,骑上“小红”,快乐又轻松。—— NO.10 学院咖啡馆营业 ——变化前?与老师课后交流、小组讨论作业……往往都只能争取课后在教室中短暂进行。如果要找一个轻松、安静又可以讨论学习的场所,想来想去都勉强只有商家经营的那两家水吧。变化后?2013年下半年,法学院的咖啡馆就开始营业,举办了诸如师生茶话会、实事讨论等许多有趣的活动。2015年3月,建环学院的咖啡馆开业。这种学生自营的咖啡馆,价格亲民、气氛轻松,既可闲谈八卦、又可交流学术,受到了俺们的热烈欢迎。—— NO.11 江安校区热水进宿舍 ——变化前?川大江安校区澡堂排队的壮观景象早已上过媒体新闻了。我当然也排过好几年,但是,咋木有遇到排队收获一男友这种“买一赠一”的好事呢?变化后?目前热水进宿舍的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江安校区的同学们也一点一滴地见证着此项宏伟工程稳步向前推进。可惜的是,作为学姐的我,无福消受一次寝室的热水澡了,既然如此,就让我狠狠地羡(ji)慕(du)学弟学妹们吧!泡芙以上,是我看到的川大的改变。除了基础设施方面,川大的无形改变与进步还发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我仅仅在川大生活了四年,我所看到的变化不过是川大历史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我想,在我之前、之后,每一个在川大学习、生活过的人心中都会有一部川大变化史。这些美好变化,将是我们这些孩子,对母校最珍贵的记忆吧。大川文字/泡芙图片/成博、王亚运、网络编辑/曹丹四川大学(scuweixi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scuweixin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热门文章最新文章scuweixin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相关阅读:
  半夜看到周先生这篇自白书
  心里真是酸楚得不行
  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教学严谨备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人
  他是四川大学教师周鼎
  1、今晚,喝了半斤白酒,不知是否醉了。酒壮怂人胆,姑且胡言乱语,将来也可以酒后醉话搪塞过去。
  2、领导来电说,不要在网上随便说话,你有一批粉丝。
  我说,我没有粉丝,因为我从来不是什么偶像,我是一个喜欢砸碎偶像的人。
  3、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
  学院说,不知道。
  教务处说,也不知道。
  校长说,我也不知道。
  4、教务处说,中华文化课一周只有三个学时。
  我说,为了这三个学时,我整整准备了三周,而为了讲好这三个学时,我至少准备了三年。
  5、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日下?
  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
  6、一门课的工作量如何计算?
  教务处说,我们按照课时来计算。
  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部复读机。
  7、从前,科研是副业。
  现在,教学是副业。
  8、所有高校领导都在说,我们必须重视教学。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发表的数量。
  9、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数量有关,与毕业质量无关。
  10、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
  也许最新一版的汉语大词典应该修改教师的定义了。
  11、回头想想自己在上课前一刻还在努力修改课件,只能自嘲这是一种洁癖。
  12、从来没有办公室,八年了,从望江搬到江安,依然没有办公室。
  在历史文化学院的新修大楼里,只能羡慕地看着教授工作室和副教授工作室的招牌熠熠生辉。
  他们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13、论文的数量从来与质量无关。
  他们说,这叫一鸡多吃。
  中国的高校不过是一座农家乐。
  14、你以为你在教育学生,其实是学生在教育你。
  你改变不了世界,只可能被世界改变。
  15、深夜,一名旁听生打来电话,问候冬至。
  他让我不会后悔这八年来的所有努力。
  16、川大从不缺周鼎。
  周鼎也从不缺川大。
  17、所有人都在劝我冷静。
  他们不知道,我已经冷静了八年半。
  18、我对于讲课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因为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
  我无法体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的痛苦,我只能深味一名大学历史教师的痛苦。
  19、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
  20、留校那年,我的工作是在一间办公室里糊纸盒,只是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八年的学术训练最终只为了糊好一个档案盒。
  21、八年前女儿出生的那一天,我在产房门口备课。
  看了新生的女儿一眼,我匆匆奔赴江安上课,裤腿上沾着女儿身上的血迹。
  可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先进事迹。
  22、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门。
  所有人都言必称校长。
  然而,校长终究不是万能的神。
  23、从前,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现在,学院也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每个学院都要向学校签下合同,承包多少个课时,多少篇论文,多少个课题。
  院长是包工头,教师是搬运工。
  24、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
  25、他们说,评价一个公共课教师的标准是工作量。
  我终于知道劳模是怎样炼成了。
  26、他们希望我缄默。
  他们说,明年还有机会。
  可我说,老子不玩了。
  27、最难过的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你这样失败了。
  你的对手不是谁谁谁,而是根本不知道谁谁谁的那个东西。
  28、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29、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他早就该死了。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这个格式我很喜欢
  看他说的好像有内幕啊
  和我大学老师李伟诗的风格很像,其实大学很多这种老师。
  大学非大厦之大,乃大师之大!  关于学术的发展过于经济化,忽略了太多了!
  现在这年头,听到真话不容易啊 听到一句真话便泪流不止 赞
    对四川大学历史教师周鼎而言,24日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在此前一天,这个自嘲无名、无德的教书匠,因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痛斥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沉疴顽疾,而“始料不及”的上了人人网头条,成为网上话题人物。  “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数量有关,与毕业质量无关。”“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门。”……23日晚23时,这篇言辞激烈的《自白书》在人人网上一经发布,迅速引起围观、热议。在2000多字的长文中,周鼎直刺高校三大“软肋”:教学质量每况日下、教师评职称重论文轻讲课、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拿课题经费。  39岁的周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之所以写这篇看似吐槽的《自白书》,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爱之深,痛之切”。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近年来,四川大学在本科生中推行“通识教育”,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公共课教学,在职称评定上,专门为公共课教师开辟了绿色通道。  周鼎说,他内心很认同这项改革,几年来为学生开设了多门公选课。今年,他被所在学院推举作为公共课教师参加副教授评审,最后被告知因工作年限、工作量不够而落选。  “我知道,在改革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出现各种差强人意的状况。”周鼎直言,写《自白书》不是因为落选发泄私愤,而是痛定思痛反思整个教育机制,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任教8年的周鼎,职称仍是讲师。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教师简介中,因职称过低,找不到关于周鼎的只字片语介绍。周鼎说,他此前多年未参加职称评审,因自知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不达标。与写论文、申报课题相比,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他最擅长的教学中。  在2014年下半学期,周鼎教授了两门公选课,一门专业课,一周共上10个学时。“我对自己讲课有种洁癖,只要有一堂课没讲好,就会沮丧上一整天。”周鼎说,自己对教学的痴狂,也许是受家风的熏陶,他的父亲也是历史老师。  在学生中,这个常把“讨人喜欢的老师未必是好老师”挂在嘴边老师,口碑颇佳。周鼎曾荣获四川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四川大学文化素质公选课最受欢迎教师奖。一些平素听他课的学生形容他“言辞直率、讲课风趣”,“上课比百家讲坛还有意思”,“教室从来都是挤满了人”。 一些学生还将他平素的言论整理成语录,发到社交媒体上。  虽然,此前他曾在个人网页上宣布“告别公选课讲台”,但周鼎告诉记者,他被学生们的挽留、支持打动:“教师就像一名战士,课堂就是阵地,绝不轻言放弃,会继续将‘公选课进行到底’”。  在人人网个人主页上,周鼎的头像是一张颇为严肃的照片:他蹲在地上,周围漆黑一片,唯独他头上戴的那顶探照灯帽闪烁着光亮。在他心中,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恰是照亮大学的探照灯。“虽然大学的光芒如今似乎暗淡,但只有在这里,才瞥见了自由的光芒。”他如是说。
  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改革的失败!改革开放以来,最失败的就是教育和医疗改革!说得好,顶一个!
  这样的老实越来越少,我曾经也是一个教师,教师水平与教学质量无关,而是你和领导的关系如果。写工作报告的水平很重要!
  感慨挺多的。大学遇到一个好的老师真的不容易。自爆现在是个学渣,好歹在一本学校。说两个老师的对比吧,一个是专业课老师,是专业系主任,他的课正该挺重要的,应该去的人很多,凡事总有但是,二百多人的课,去不到一半的人,上课抬头的不超过10个,听课的不到5个,这是我上课无聊观察的,只是个人观点。他可能专业知识确实很好,但是讲课真的是不敢恭维,他只是和我们说,不想听课你可以睡觉不要说话,说真的,他讲课比安眠药还好用。我对他有一次倒是印象很深刻,因为有节课去的人太少了,和下面学生说,让那些故意没来上课的回来吧。嗯,这句话确实惊到我了,这个老师还是比较幽默的。另一个老师是实验课老师,虽然只教我们两个课时,但是他讲课确实很有意思,我平时几乎是不怎么听课的,但是他讲多少我听多少,在教我们知识的同时,说话还很幽默,这种老师谁不喜欢呢?大学一门课很多人不听课,也不能单方面的说学生怎么怎么了,难道就没有老师的原因吗。大学遇到一个好老师挺不容易的。纯手打,想到哪儿说哪,没有逻辑,只是把想说的说了出来。
  承认这就是现实吧。  我上了大学才清楚,很多老师水平真是不怎么样。能遇到好老师也算一种幸运。
  周老师说的事实也同样毒害了中学教学,教师传授知识本是主业,能迎得学生才是真正的好教师,可为了评职称必须写什么论文、搞科研,实实在在的教学几年,还不如别人发表一篇文章,职称与待遇挂钩,利益趋使,科研成了教师主业,教育部似乎都要把教师培养成科研人才。最终误了教师的传授知识的主业,误了学生的学业。悲乎,教育之悲!
  一帮蠢货。即使姓周那哥们是个好老师,你就敢确定一定会教好你?你们这些学生,胡子没刮过几次,卫生巾没用过几包,知道什么?
  建议周老师脱离川大,走上自己的讲堂哈哈哈哈
  名校还能存在过这样的老师,我们二流大学都没有,遇到个负责的老师我都感激涕零。
  有些课真的很无聊,老师就给我们照本宣科,放放PPT————真的
  没想到天涯也这么多人挺他,我只能用知乎上的文章来驳斥了。。。  历史学院老人一枚,大一曾听过周老师的讲座,之后又有幸听了他一整个学期的中国现代史。对周老师有一定的了解,简单谈一下我所了解的周老师。主要分两方面,他的科研和他的教学: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在我院,周老师的学术水平*(此处指以学术论文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下的学术水平)到底有多高大家其实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曾经有一次闲着无聊在cnki上搜索了一下他的论文,一共只有5个结果,3篇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还有1个是博士论文,2006年博士毕业至今只有2012年在《川大学报》发过一篇。读了之后觉得,水平真心不高。(有兴趣的可以搜来读读看)  历史圈子里的本科生经常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眼高手低*(或许你们也会有人这么说我,相关回复见文尾第5条),我承认我目前还写不出他那个水平的文章,毕竟他是历史学博士,而我只是个研究生。单纯比较他与他同辈学者的著作,或者再把圈子缩小一些,比较他和我院其他四十多岁老师的著作,高下立见。  我知道,论文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学者的真实水平,可是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学术交流渠道啊。你没有论文,如何去参与学术交流,你的水平有多高大家谁知道呢?出了川大门,又有几个人学者知道周鼎的名字呢?(媒体报道了之后,估计现在周老师在春熙路逛街都能被认出来)确实有很多学者在沉寂了多年之后“憋出来一个大的”,但是这个大的也需要有小的积累才行。  再拉回来说一下教学。听过他专业课的同学大多都有一种一个学期没学到什么的感觉。回想那一个学期的中国现代史,给我脑海中留下的记忆也是寥寥。其实,他比较适合做的是大众史学,即向广大群众或者说广大的理工医同学来阐述一种历史研究的思路和理念,使他们在看待一些时政问题的时候更加理性、更加客观。而他所谓的思想性,真心不适合在很多理科生对基本史实尚停留在教科书的情况下来灌输。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的一边倒。(话说从什么时候大家开始喜欢这种讲讲段子、黑黑时政的老师,并把它当做一种“思想性”了。我想不通。)  我们学院有很多像周老师一样的老师,据我了解,隔壁一些文科学院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很多“年过四旬”还只是讲师。他们当中的大多人都只是乐在其中罢了。(比如我院的第二届川大名师,不点名了)他真的看透一切了么?我想没有。  ps.对了,没有办公室的那件事。根据我导师所说,望江文科楼因为地方很小,他作为副教授同样没有办公室。这并不是看不起讲师,而是客观条件限制。我导师同时表示,“没办公室我就不用天天来”,难道给周老师在江安准备个办公室他会每九晚五的打卡上班么?
  满屏满屏的力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听过他的课的?  周老师在22号晚单方面宣布不再讲授中华文化课程。我想请问的是——周老师,您对得起选你课的2991名同学么?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大一的吧,很多应该都是听了学长学姐的介绍慕名而来。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早在今年10月11月份就已经确定了。说不干就不干,这算怎么回事呢?我不知道他在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历史学院、考虑过喜爱他的同学们。  说实在的,历史学院没有亏待过他。学校、学院很多表彰都有他的份,甚至有一些让他同我院元老级教授同等。举两个例子:1、新生见面会上,代表近现代史教研室的是他;2、前不久刚刚把历史学院唯一的一个“四川大学2014年唐立新教学名师”指标给了他。  最后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曾经看到周老师在人人上发过一个学生的来信,说一个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怎么来上课,错过了所有的讨论,最后还给他写信想要高分。现在想来,如果说认真上课好好准备考试,最后拿高分是学生学习的体制的话,那么那个同学岂不是也是在挑战体制么?(我知道这个比喻不是十分恰当)当年的那封信,又与今日周老师的自白书有何差别呢?
  1、针对于大家提出比较多的匿名问题,我想说的是,因为个人起名字疏忽了,用的真名,如果不匿名的话,我恐怕我就要被学院叫去喝茶了。  2、本人不是水军,我对周鼎老师所讲授专业课的看法,仅代表我本人以及身边极个别同学的。  3、今天一直在想,周为什么能火?自己得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分享给大家:每年近万的新生入校之前知道周的人数能有多少?寥寥。他们是通过哪儿知道的呢?学长学姐们。学长学姐们又是从哪儿知道的呢?学长学姐的学长学姐。这个逻辑摆在这儿,我们再反过来看:这些学长学姐或者说学长学姐的学长学姐里面有多少是真正听过周的课的呢?周每学期中华文化授课人数不过三四百人,外学院去听他专业课的人数极少。这就印证了我昨天在朋友圈看到大家在转发自白书的同时,有很多同学都加了一句话:“虽然没听过他的课”。试问,是什么让那么多人为了一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人那么感兴趣呢?围观,从众。  4、楼上有很多人说我拿“历史学院老人”这个自封的头衔来压人,其实我的意思是,作为历史学院的学生,我跟周的接触要比绝大多数其他学院的同学要多,而我主观的目的只是为了写一下我所了解的周,他有中华文化课上人气很高的一面,也有着专业课上为很多人所不知的另一面。而我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周开专业课是什么样子的,仅此而已。对于那个大二的学弟,我还是想说,你在川大仅仅3个学期,见过的老师最多不过三四十,评价和比较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吧。请你上过其他老师的课,或者说上了周的专业课再说吧。对了,还有就是,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导致历史篇只能选择一门课,所以修过周课的同学很大一部分都没听过其他老师讲周华文化是什么样子吧?我作为历史学院的学生,见过的历史老师略多一些,可以做一下横向的比较。这么说吧,我微博、微信、QQ所加的我院的同学,只有一两个转了周老师的自白书。  5、有极个别黑历史学的(比如问我搞明白戊戌变法那100天发生了什么到底有什么用),这涉及到历史学的功用,我就不多说了,相关的书有很多你们可以去看。对于“眼高手低”这一点,我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个足球迷,天天看欧冠、五大联赛,猛地让你看中超,你是什么感觉?那种感觉就跟我看了名家著作之后再看周著的感觉一样。我也仅仅用“眼高”来表示,或许并不是周著的水平低,而是我眼太高。接着那个例子,看欧冠看到某球星用了个马赛回旋,于是你也想在球场上来一下,发现自己做不来。即为“手低”。我用“手低”来表示我本人还没达到周博士的高度,还写不出那个高度的论文。“眼高手低”有错么?试想,你某天突然“觉醒”放弃了欧冠五大联赛,回来看中国业余联赛以期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这能有多大进步的空间呢?“眼高手低”才能进步,才能向前发展。  6、末尾的举例虽不恰当,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考试和分数基本上是现在学校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标准吧,绩点高就能拿国奖(被黑下去的另说),挂科多就吃学业预警。按周所说,目前教师评价的主要还是看论文。虽然有问题,但是目前现实暂时还是这个样子。好,那个同学没好好学习而想要高分;周极少发论文而想要评职称。周说:“我教学很好!”那个同学也同样可以说:“我是校学生会主席,XX部长…”有用么?至少在目前的评价体制下,你哪怕学生活动搞到国家级呢,不来上课照样挂科。  7、我曾经在回答某童鞋的时候说过,大学老师应该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把科研新成果融入教学中,有同学表示这样很困难。我还想举例子来说明,比如周所授中国现代史,他那么认真的备课,在备课或者讲授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他查阅别人资料都无法说清楚的问题,他可以拿来搞啊,搞完之后再讲授这一段的时候就不必说:“这一段历史当今学界还没弄清楚。”对了,表示困难的那位童鞋应该是理工科的吧,很多理工科的老师确实是会做题不会讲题,而历史学,你如果想细讲你就告诉大家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这对于写几十万字论文的博士们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吧,否则毕业答辩怎么过),粗讲的话你就告诉大家你研究出的结论,就这么简单。  8、收个尾吧,啰嗦了这么多,前面大家骂我的基本在这个上面都有答复。自白书二我还没看。我的想法是,这个事件既然昨天凌晨才发生,距今不过一两天,很多情况目前尚无法看清楚。我希望大家都能冷静一下(当然我也会冷静一下)。我希望等到这件事情最终盖棺定论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分析,到那个时候,我想我们能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  /question//answer/
  当今社会,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缺一不可!
  论大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学,而在科研  最近几天,有朋友总是讨论周鼎的《自白书》,自白书里说,现在大学的弊端是重视科研和论文,根本不重视教学。对此很多人附和认可,认为作为一个老师,教课是最重要的。  1. 这种论调,实际上是不明白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大学实际上有三项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三项职能之中,科研为第一要务。那种说“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的人,是不了解大学的历史。  2. 因为单纯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是一种机械式的劳动,是复述他人的知识,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3. 大学和中学不同在于,中学阶段侧重学习,大学阶段侧重思考能力,大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学生思考一些别人不曾思考的问题。如果大学生只是学习知识的,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那么这所大学是不称职的。  4. 任何一门专业,实际上学习一两年都可以接近前沿。如果一个大学,2年时间还没有让大学本科生进入学术前沿,进入到思考顶尖问题的高度,那这所大学是不称职的。  5. 中国大学的缺点,是讲课太多,以为有学不完的知识。一个中国的大学生,本科四年,每年学习32周,每周上课20小时以上,每年学习640小时,4年期间共上课2560小时。  6. 而据我所知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本科只有3年,硕士1年,博士没有任何课程,每年学习16周,每周上课10小时,从本科入学到博士毕业只需要学习640小时,相当于中国学生大学1年级水平。这充分说明,如果一个大学老师的课程足够深入浅出,其实人类根本没有多少知识存量可以学习。  7. 中国大学的上课量,应该减少80%!很多时候,学生们都是装着上课,老师们装着讲课,实际上课程根本没有什么内容和有启发的东西,都是在耽误彼此的时间。  8. 以我所在的国际经济学为例,貌似极其复杂的东西,学一辈子都学不完,但实际上理出头绪来就知道何为精华,其理论模型一共4代,每一代用2个小时就可以解决,所以学生只要学习8个小时,就可以穷尽这个学科并接近国际前沿水平。再多了就是扯淡了。  9. 如果一个老师,不处于学术前沿,没有科研能力,在课堂上讲一些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或者网上和课本上都知道的道理,那么这个老师是没有价值的。  10.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  我的思考是,如果没有论文,这个老师根本讲不好课。  11. 有人说,大学教学质量在每况愈下?  我的思考是,谁敢得出这种结论?用的什么方法进行的比较?我觉得,提出这种问题的人,首先没有严谨的思考能力,对这种拍脑袋就下的定论反而信以为真;其次是欠缺现实生活经验,只知道现在讲课多差,没有看到过去讲课更差。据我所知,过去很多大学的教师都是专科生或中专生函授而来,而现在基本上多数学校的进人要求都是博士,国内外的行业动态都很了解。  12. 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就不要开。周鼎老师的“中华文化课”,如果内容没有理论高度和足够的新意,就不应该开设。而如果有理论高度和新意,又怎么会抱怨没有论文可写?
  备课会  系会  全校大会;  这样检查,那样检查  这份报告,那份报告  这个活动,那个活动  .......  多少老师的精力被耗费在和教学根本无关的无聊活动中。。。
  @精神病尚未好转现在的高校都这样了、我们学校也是 、但是还是有像周鼎一样的老师、但是。。。他们也是寡不敌总、势单力薄  !
  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
  算了吧
别要求那么高
  你是用心在上课,我是用命在上课,领导只会一句呵呵  
  有想法还是好的,有热情还是好的.把历史总结成人生的道理吧,比如李宗吾
  呵呵,教师?,教授?  
  大三狗表示,这三年,只见过三个好老师,其中一个是外教
  学校很多这样的老师  
  科研本来是含金量很高的东西,在中国被垃圾化了,是篇论文就叫科研成果。还一天到晚喊你创新,创新那么容易吗?现在的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们,能把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搞扎实就不错了,科什么研,创什么新?都是垃圾论文罢了。一个人一辈子要真能写出真正的所谓学科突破的论文,有一篇都是高手了,而中国的学者们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都是论文高产者,一年都是好几篇。中国现在发表论文数量已经在国际上占了大多数,名列前茅,但行内人都知道真实水平。  还有楼上那个叫嚣周老师学术水平不高的,这个不清楚先不讨论。现在每年的大学生数量那么多,你确定个个都是自学高手,不需要老师的教诲?学科知识再前沿,本科教育还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主,本科生最需要的还是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不是每门课都需要大量时间学学科前沿的,前沿很多都是没有定论的东西,也不是所有学生将来都是以科研为就业方向的。
  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工作。  那些天天搞“科研”“课题”的老师,你们的主业搞好没有?而且现在的学术界,科研课题是怎么回事难道大家不明白?呵呵,小保方晴子的老师造假被揭穿了还知道不好意思自杀,国内这些上面有人异地起用就是了,看不起别个的, 哼,都是卢瑟,就和周老师一样。  支持周老师,出来操社会,社会很广大,龌龊也龌龊在明处,没大学里那么脏。
  一周上10个学时的课,比起中学小学老师爽太多了,因为还不用承担学生成绩考核。  也应该没有什么批作业的问题。  现在一个中学,一个历史老师也不止10个小时吧,大学果然应该改革了
  作者:@真理正义 时间: 13:41:00  论大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学,而在科研  最近几天,有朋友总是讨论周鼎的《自白书》,自白书里说,现在大学的弊端是重视科研和论文,根本不重视教学。对此很多人附和认可,认为作为一个老师,教课是最重要的。  1. 这种论调,实际上是不明白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大学实际上有三项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三项职能之中,科研为第一要务。那种说“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的人,是不了解大学的历史。  2. 因为单纯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是一种机械式的劳动,是复述他人的知识,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3. 大学和中学不同在于,中学阶段侧重学习,大学阶段侧重思考能力,大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学生思考一些别人不曾思考的问题。如果大学生只是学习知识的,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那么这所大学是不称职的。  -----------------------  你说的很对!   稍微补充一下.
一个大学的功能作用, 首先由这个大学的自身定位而定. 世界各国主要大学毫无例外是以科研为主, 也就是所谓的Research University, 包括它的教学也是围绕科研的目的. 这些学校以每个(正, 付)教授为中心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科研室, 教授有一定的教学指标, 但主要任务是带一个科研团队. 这些学校配有大量助教讲师(Lecturer, 教书匠).
另一类大学是教学为主, 所谓的Education University, 这些学校的教授科研任务很少, 以教书为主. 当然这个区别不是很严格.  川大211, 必定是以科研为主的Research University, 而川师这样的, 应该是以教学为主的Education University.  周鼎有如此心态, 他不该在川大, 也许川师有他的位置
  忘了说明, 在科研为主的Research University里, 教书匠(Lecturer)的待遇比教授差很多, 没有地位, 没有Tenure(终身制). 在以教学为主的Education University里的教授也比Research University里的教授待遇差不少.
  其实,周鼎的《自白书》揭露的大学的问题,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了,只因为大家都这么干,不愿丢掉既得利益罢了。周老师怕是因为分少了,才冒出来吧?我对现在搞历史研究的就没有好感,都是为了所谓的地方发展,胡乱解释历史,比如:硬要说李白出生在江油、刘备的尸体就是埋在成都武侯祠。关键是没有新的证据,尽在胡解释。大学的问题跟军队的问题一样,不来点硬的解决不了。大学的问题不解决,也是要亡国的。
  大学本来就是该搞科研的地方。现在的论文机制当然有问题,但是解决办法不是注重教学。  大学应该跟社会接轨,社会上有多少时间是员工在下面听,培训教师在上面讲的?靠的是自己的悟性,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学习尖子到社会上了不适应。  另外前沿技术也是教不出来的,所以大学真的不是搞教学的地方,想搞教学,去高中,去初中,去新东方才是对的。
  没有量化指标,这些老师说那些评上高级职称的都是凭关系;  有了量化指标,这些老师说教研活动成了一堆冷冰冰的数字,背离了教研的初衷。。。。  那么,你们是想闹哪样?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扰。  围绕周老师的自白书的讨论越来越火热,大家主要关注的有两点,一个是大学教育评价问题,一个是周老师的教课问题。第一个问题产生由来已久,所以就不做讨论了。由于之前大三的时候慕名选过周老师的公选课,所以就发表下自己的观点。记得当时周老师选了几位近代史代表人物来讲近代史课程,人物选的还行,但我真心不是很喜欢周老师的讲课方式与内容,一个是感觉周老师有点愤青(估计因为这点很得学生喜欢),一个是感觉对于一些近代史人物的观点缺少辩证性,像当时在讲汪精卫,周老师的观点是对于汪精卫评为汉奸他认为不是很对,因为汪精卫当时与日本的合作是站在对中国好的出发点上等等一些观点。而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领导阶层的人物,每一步决定都国家有很大影响,不能就因为出发点是好的这一点,就能说明他不是汉奸啊。因此,对于周老师我并不是很喜欢他的讲课方式与内容,所以并不认为他讲的很好。自白书出现之后,与身边的同学也讨论过,发现,身边听过他课的同学也并没有觉得他讲的很好。反而没有听过他课的说他讲的“特别”的好,因为别人说他讲的很好啊,他写的段子很好啊等等。当然不乏有同学听过他的课,也觉得他讲的很好的。  总觉得现在的人云亦云的现象很严重,例如大学这种跟风现象,还有媒体报道等。舆论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啊,但是大众总是缺少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子去辩证的看待一些现象。所以......
  事业单位考核的标准应该都差不多:事情你可以不干好,但迎检资料你必须得写好。那是关乎很多上级单位的政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个行业也都有令人吐槽的事情。
  所以,我恨大学,也恨自己。我误了大学,大学误了我。
  好象过去的大学老师压力较小,比如八九十年代的大学老师,房子是学校分的,不用自己花钱,而且都在校园内,孩子嘛,大学有幼儿园附小附中。。。所以老师们比较有精力有时间搞科研和教学,也有时间和学生们谈谈理想谈人生。。。但是有文化的人有了空闲去思考人生就不得了,容易出事情的,要不怎会有1990减1年的事情呢?  所以现在嘛,青年教师根本买不起房子,比如帝都,即便买了也是5环之外接近6环神马的,天天上班下班累得跟神马似的,哪还有精神头儿搞教学啊科研啊神马的。。。所以说,这个周老师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读了周鼎老师的《自白书》,我觉得他的说法,用两个字表示我的体会: 真切。这些话是从他的仔细观察中,得到的 事实性表述。 谁能说这不是真的?谁能说这些话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呢?博士的最基本品质是不造假,周鼎老师这点是做到了的。  事实归事实,但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切,这些事实只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我的历史观很简单,认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 人类提高生产力水平,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多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历史。简单的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史。(其他人不同意,没关系,我确实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这个研究上,就说出自己 真切 的想法)  如果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史的话,那么对人类历史的评价,就要用生产力数据说话。如果用生产力数据说话,就可以把各种生产力关系作为参数放在一个公式中计算。  具体来说,一个教师的生产力F(x,y) = 教学能力G(x) + 科研能力U(y)   教学能力G(x) = 在指定时间内,把这门学问整个生产史讲清楚,把世界最前沿的关键问题指出来让有兴趣的学生继续去研究。  科研能力U(y) = 能找到世界最前沿的关键问题,并且能把关键问题继续深入研究,提出更好的更简单解决办法。(MIT,麻省理工评价论文的方法说得好,不要求你发多少篇论文,只要求你发的论文有足够的影响力。)  注: 关键问题 是指本领域内没有解决的,解决后能影响广泛的问题。  求F(x,y)的极大值,就是求G(x)+U(y)的偏导=0处的,F(x,y)的值。  F(x,y)我的理解是一个 抛物线状的曲面,当G(x)取极大值时,U(y)不会取极大值,反之一样(所以导致了现在教学和科研的矛盾)。  但仔细分析,其实,x,y是 关键问题z的函数(约等于哈,忽略了讲解学科历史产生的生产力数据),即x=m(z),y=n(z)。  问题就可以转成 F(x,y) = F(m(z),n(z)) = V(z) 。这样就好解了,求一元导数的最值问题。 就是求 关键问题z 在什么情况下,让V(z)最大。 我觉得就是 努力让关键问题影响最大化。  所以说,一名教师生产力最大值,再于他对关键问题的影响程度。  他可以把关键问题指出给有兴趣的同学,让他们继续深入研究,得到关键问题的解决,这样这名教师对关键问题的影响程度就很大。(学生应该署上老师的姓名)  他也可以自己解决关键问题,发表论文,影响更多的人。  总结,一名教师生产力最大值 = 他对关键问题的影响程度。  这样就统一了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只要你能对关键问题影响程度大,那么你教学或者你科研,同样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周鼎老师现在也需要人文关怀!(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注:人文关怀,我的理解就是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所思考的问题,给予恰如其分的支持。  四川大学的校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PS1: 四川大学有很多优秀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听听,不要以为导师们只讲高深莫测的学问,其实他们是在分享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视野。站在他们的肩上,对我们做学生的才是最重要的(站在巨人的肩上。 -- 牛顿)。  PS2: 我去听课的时候,一个博导在上面讲课,下面就4~5个人听课,这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本科生都可以去听,听听老师的心声,老师是很喜欢分享这些心得的,你能得到有用信息的!),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上课信息不透明,强烈希望学校公开各个学院的课表(选课系统指定了对象,就开学一段时间可以查询其他学院的课程,开学后,就很难查询了),方便任何人通过网络看到课程。(爱因斯坦按照自己的兴趣,经常旁听别的学院课程(数学学院哈),才造就了爱因斯坦的成就。)  PS3: @真理正义,"大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学生思考一些别人不曾思考的问题"。我同意你说的话,你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帮助学生去思考那些关键问题。
  一名优秀教学型的教师,不仅能把这门学科的生产历史讲清楚,而且能激发学生去了解进而去解决这门学科关键问题的兴趣。这样才能作出对整个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工作。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说得大点了,但起码教会学生不被忽悠就是最实在的表现。  我经常在想着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那里的人们早上出门,不知道晚上能否回家。为啥呢?因为国家力量不强,被其他国家欺负。为啥国家力量不强呢?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为啥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不够呢?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为啥没有足够的人才呢?因为没有足够的教育。  正因为我们先辈把核武器搞出来,我们才有了这么多年的和平,但和平能永远能这样下去么?我觉得不能,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他们转换成高生产力,这样才没有人能欺负我们。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毛泽东  这里的人,不是指普通人,而是指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人(能解决关键问题的人)。  一名优秀教学型的教师应该以培养这样的学生为己任。  一名优秀科研型的教师应该努力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一线教师是大学的最底层,各种“监控”“管理”都指向教师 ,行政不受任何监督,高高在上。各种指标、各种压力,都朝向教师。现在不少人都想去做行政,因为没压力。
  提高教师的待遇,才能激发更多优秀教师努力工作,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啊!这个才是 周鼎老师现实诉求的根本解决办法。
  最难过的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你这样失败了。  ------------------------看到这句深有感触: 有被羞辱的感觉,所以还是要适应规则,适当写写文章拿拿课题。课讲得再好能有什么用? 尤其年轻老师发不了文章拿不到课题考核就不过关,到时候学校要你下课,喜欢你课的学生也不会保全你。学校和外面的江湖是一样一样的
  学校科研考核,由人事处这种不知科研为何物的部门 和身居高位的教授们来定有利于他们的标准,而且换个领导,标准就变。被压榨的只是底层的讲师们,我只想说,我擦~
  在全社会一切向钱看和黑暗中,正是有这样的值得尊敬的人的存在,证明中华民族的脊梁还在。
  同时 教过2个大学的 老师,深有同感,单凭周老师的一腔热情,都不该受如此对待!我们也是一样同在抗争,不然,真的是问题太严重了。科研无可否认的需要,教学却也是非常的重要,体制没有问责,没有绝大部分教师的民主参与,怎么建都有很大的纰漏。教师待遇都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我们都还自己的学生收入高!希望这次习主席及其团队真能看到,尽快落实解决这些涉及几千万人的中国梦。同时我们自身也要积极抗争,确实是抗争,这不是争取!
  我上研究生时候的一师姐(比我们大好几届的,但是相同的导师,所以我们喊她师姐),毕业后留校当讲师,她对她上的课根本可以说一窍不通,每次她去上课前都要问我们一些她教那门课的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还有课后习题怎么解,然后她就去跟那些本科生上课了。学生能不逃课?能不睡觉?
  川大教师又发表第二份自白书  【题记】川大周鼎最近很火,这个职称评不上,论文写不出的家伙,就那一封老子不玩了的自白书,让他直接在网络上成了教授。其实,也有老师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一个文化课准备三年,连篇论文都写不出,这老师当得也实在不怎么样。  不过呢,据说学生们很喜欢周鼎,如今,学校也附软了,如今,周鼎老师也决定还是继续玩下去。那么,咱就来听听平心静气地观点把。  “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四川大学教师周鼎的“自白书”。这五天来在网上火了。对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周鼎猛烈抨击,“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他表示,将退出公选课教学,“不再自取其辱”。  但也就是这么几天工夫,事情又峰回路转了——四川大学官方网站上,一条新消息26日挂出:川大将启动“卓越教学奖”评选表彰。根据川大对这一奖项的实施意见,“卓越教学奖”特等奖获得者有望拿到100万元的奖金。  从教师网上“吐槽”大学不重视教学,到高校火速推出100万元重奖教学——这一周,围绕“自白书”事件的跌宕剧情,让学界人士和网友不关注都不行。  大学,应该拿“教学型”教师怎么办?  讲台上的好老师,终究走不了学校的“绿色通道”  12月23日凌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周鼎把一封“自白书”传上网。  自白书开头即写下“酒壮怂人胆,姑且胡言乱语”,似有酒后吐真言之意。随后,他洋洋洒洒写下29条,痛陈高校的科研体制的弊端以及对学生教学工作的轻慢。“一门课的工作量如何计算?教务处说,我们按照课时来计算。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部复读机。”“所有高校领导都在说,我们必须重视教学。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发表的数量。”“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也许最新一版的汉语大词典应该修改教师的定义了。”……  留络腮胡子、自嘲是“60后的长相,70后的生日”的周鼎,在不少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温文、儒雅。而“自白书”的出现,则让人唏嘘不已。目前,周鼎在川大同时承担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学,其中一门隶属通识教育的公选课即“自白书”中有所提及的“中华文化课”。
  周鼎从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经工作八年半。除了专业课《中国现代史》、专业选修课《历史与人物》,让他“最有成就感”的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文化素质公选课《中华文化(历史篇)》和《百年风流:近代中国人物漫谈》。  周鼎说自己任教以来一心想上好课、做好本职,不想费心写论文评职称,迄今只写了一本半书、发表了四五篇论文。今年,所在学院强烈推荐其为副教授,走学校专门为公共课教师特意开辟的绿色通道,但因工作年限和工作量等硬指标,还是没能过关。周鼎说,此前他多年未参加职称评审,因自知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不达标,这次在意料中落选,“看透看明白了,进而反思整个机制,写了‘自白书’。”  莫非,高校又一次怠慢了重视一线教学的教师?须知,在此次“自白书”事件前,今年7月,清华大学就上演过一次“教师保卫战”,外文系教师方艳华因科研考核不达标、评不上职称而被迫转岗。在清华的这一次岗位聘任中,包括方艳华在内的两位教师适用“非升即走”,最终被转为职员。  无论是早先的方艳华还是写“自白书”的周鼎,在如今的高校里,这类教师均属“教学型教师”。在科研考核上,这一群体的“业绩”往往不怎么光彩,甚至达不到学校最低的考核量,但在讲台上,这类教师又人气极高。周鼎就曾斩获川大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等多个校内的教学大奖。据学生们说,他的课总是人满为患,“旁听者居多,选他的课人品很重要”。  针对周鼎的“自白书”,12月24日晚间,川大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称,该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制定有一系列鼓励教师潜心教学的政策,专门开设了为一线优秀教师晋升教学型职称的绿色通道。“据了解,周鼎老师今年申报了教学型副教授,但未达到申报条件。”
  此事和科研考评关系不大,和教学型教师的评议有关  “最近几年,为了纠偏高校重科研的不良导向,很多大学都通过包括教师分类管理人事改革在内的举措,强化对本科生教学的重视。”上海一所高校人事处的负责人表示,周鼎的境遇,实际上彰显了目前大学在考核“教学型教师”问题上遇到的困难。  无论是目前处于舆论风口上的四川大学还是清华大学等,国内很多名校目前都在推进人事分类管理制度。以四川大学为例,去年10月,川大人事处就下发《四川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学校教师岗位按工作侧重点分为学科型(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型(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和研究型(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三类。而类似的岗位分类办法也已经被清华大学写入了大学章程。  “对教学型教师的考核,是不是只要听课学生点赞就可以?还是要附加其他一些更加科学的指标加以衡量。”这位负责人坦言,不少高校对于教学型教师考评,除了纳入规定的课时量、师生评教等,往往对于一些教学岗教师的晋升附有出版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发表论文数等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不少教学型教师而言,后面几项要求构成了“门槛”。但他同时指出,“自白书”事件的主人公周鼎此次似乎不是因为科研不达标而无法晋升职称,而是用现行的一些对教学型教师的要求来考核,他可能仍然有些不足。“我也看了网上的讨论,很多人都在就此事抨击大学太过重科研评价,这种论调套在周鼎身上,似乎不太有道理。”  周鼎后来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川大设立“绿色通道”的初衷是好的,但理念没有变,在操作方式、流程等方面还是“换汤不换药”。  “大学和高中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无故排斥科研而只倾心教书的应该去高中更合适。”在微博上,有网友如此评论。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为周鼎鼓劲:“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夸奖。周鼎,如果你看重这些,那就没有什么委屈了,继续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吧!”
  “大团圆”收场,别忘继续做好教学这份良心活  随着舆情走热,26日,川大宣布设立“卓越教学奖”,担任本科教学的一线教师均可加入评选。根据学校张贴的实施意见,“卓越教学奖”设特等奖1名,奖金100万元;一等奖1名,奖金50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30万元;三等奖7名,奖金10万元。不得不说,川大如此重金奖一线教学,在国内高校中也属凤毛麟。此前,备受关注的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从2012年开始累计为4名教师颁出百万元大奖。  周鼎则表示,就“自白书”提及的“老子不玩了”一说,他本来想退出公共课教学,但由于被学生热情感动,所以会继续开,而且希望讲得更好。  “教学是个良心活,靠金钱就能刺激?!”针对川大开出的高额奖金,也有学界人士发表评论善意提醒。一种声音认为,这一“大团圆结局”的出现,不排除是因为当事双方迫于舆论压力,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不应忘记,育人才是大学的根本要务。  热烈的议论中,有不少声音认为大学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做科研,理所应当。以下,就是发表在科学网上的一篇博客。
  一所研究型大学要求副教授晋升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真是再合理不过了  王芳/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  虽然昨晚上完课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但今天还是早早起来来听一个美国教授的学术报告。这几年渐渐发现,无论是听一场好的音乐会,还是看一场好的电影,都远远不如听一场好的学术报告来得酣畅淋漓,每个毛孔都舒坦。我想这可能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病了吧。  听完报告回来发现科学网上正在热烈讨论四川大学周鼎老师的“自白书”。“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当四川大学周鼎老师从掌声热烈的课堂上走下来,必须要面对一个十分冰冷的现实:因为科研没有达到校方要求,不能晋升副教授。做为一个有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我完全理解周老师彼时彼刻的心情。尤其是承担公共课的老师,更是不容易。但是,我也完全认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求副教授晋升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真是再合理不过了。  和小学与中学不同,只有大学老师,才被称为“副教授”、“教授”。何为教授?维基百科的定义为:“A professor is professor derives from Latin as a "person who professes" being usually an expert in arts or sciences, a teacher of the highest rank.2]”A professor is a highly accomplished and recognized academic.perform advanced research in their fields.”也就是说,教授是学问精深的教师,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在本领域从事前沿研究。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学教授应当从事前沿研究?  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接受更高深知识的条件,大学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成熟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正确批判、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你得知道专业知识的前沿在哪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什么?甚至你自己就是前沿的引领者,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创新有所贡献。  在如今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如果只是照着别人编写的教材去讲课,知识至少过时5年左右,具体学科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你很难让学生切身体会知识创造的方法、过程与无法言说的技巧。所谓大师的熏陶,不过就是感受大师的思维,大师的方法,大师的眼界与视野。如果只讲些学生喜欢听的趣闻段子,课堂可能会很热闹,但他们心里未必就不明白,真是浪费时间啊。  用经济学的术语打个比方,听课的收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投资,不好玩,没有趣,但是再难再苦也要听下去,学明白,因为那些知识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还有一种是消费,就像听一场相声或音乐会,开心一场,也算收获。如果只能选择其一,肯定应当首选前者。“朝闻道,夕可死焉”。问题是,如何使之得闻其道,并非只需要滔滔不绝的口才就可以做到。  当然二者并不必然对立。最佳的状态是,把课讲到两者兼而有之。还记得以前听张维迎在北大光华学院开的《博弈论》,巨大的阶梯教室坐无虚席,很多人坐在地上或站在教室的后面。其实博弈论的数学推导还是很难的,但是他可能会这样开始:“我家门前有棵苹果树。。。”  第二个问题是,没论文就等于没有研究吗?  述而不作者并非孔子一人。但是如果真有好的研究成果,写论文就不是一件难事,无非是把研究结果用文字系统表达出来而已。我相信很少有人会有了好的思考或研究,却偏偏非要憋着不写,以证明讲课比论文更重要吧。  第三个问题是评价问题。究竟以学校制定的成果要求做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叫好做标准?  我的观点是都要考虑,因为尽力把课讲得吸引学生是做老师的本分,而且把课讲好并不是太难的事情。除非特别不善表达的人,一般老师只要稍微多用一点心都可以把课讲得很好。而一个口才不错的老师,如果想配得起“教授”这个职位,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写论文。正如赵燕的置顶博文所言,如果实在不喜欢做研究,那么就不要要求做(副)教授了,选择做一个“高级讲师”也没有什么不好。  只写论文的应当是研究员,只讲课的应当是讲师。对于(副)教授而言,教学和科研,讲课和论文,有权利只选其中之一吗?没有!
  而川大的周鼎老师,也写下了第二份自白书——  《自白书(二)》  1、从来不愿意面对镜头,因为那总会让我想起一双眼睛。  2、领导说,大学需要人才,也需要人物。  括号:麻烦人物除外。  3、当问题变成话题,话题又变成另一个问题。  4、许多人都以为你为了职称问题情绪失控,可真正让你情绪失控的是那么多学生的留言。  5、你为什么会愤怒?  因为你听到太多人冷漠地告诉你,你需要冷静。  那一刻,他们仿佛都披上了白大褂,隔着玻璃观察你。  6、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低头可以,但是绝不能叩头。  7、一只鸡两只脚,一只猫四条腿,所以猫的工作量永远是鸡的两倍。  数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问。  8、没有什么东西只报喜不报忧,就连魔镜也会忍不住说出真话。  可魔镜的真话却成了白雪公主的毒药。  9、当无数人都在谈论你的时候,他们谈的已经不再是你。  你是他们手中的那杯酒,浇灌着他们的胸中块垒。  10、我从来没有宣称离开川大,  我从来没有扬言停止讲课,  我从来没有抱怨自己职称太低,  我从来没有吹嘘自己学问很高,  我一直安静地读书和讲课,  直到有一天,你们把我归为公共课教师,  让我去参加职称评审,走绿色通道,  时断时续地折腾了三个月  最后,某些部门告诉我,  工作年限不够,工作量不够……  明年再来吧。  明明是要求身高达标,可你们一开始却告诉我体重达标。  你们赏我一口碗,转身关上门,留下一句话  明天上午还会施粥。  11、他们以为你在发泄私愤,而你只是痛定思痛。  他们以为你在报复学校,而你只是心灰意冷。  12、他们终于发现了真相,原来你学术水准平平,然后鄙夷地说,你也有资格抱怨?  可我不仅是一名学者,一名教师,还是一个人。  13、好学者未必都是好教师,好教师未必都是好学者。  诗有别才,教学亦然。  14、他们用经师的标准批评我,  你们用人师的标准褒扬我,  走在街头,推销员却叫我老师,  因为我胡子很长。  15、你们热情地支持我,无论是否相识。  你们像潜流暗涌的江水,而我只是不经意间撕开的裂口。  16、认真听过你的课,或者偶尔听过你的课,或者从未听过你的课,甚至你的名字,  所有在今天关注你的人们都在黑夜中捕捉光明,  而你是那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永远无法点燃人们手中的火炬,  却可以带给他们刹那的惊喜。  17、曾经的悲剧  今天的闹剧  明天的喜剧  人生如戏  你不需要演技  18、播什么种  结什么果  理想不死  自由不死
  科研科研,毁的不是教育一个行业。不做科研,毁的也许是人类的未来。只是现在的科研,含水量大了点。
  赞周鼎老师!周老师是英雄,指出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精髓。民国教育出了世界级各学科的大师,现代教育不能比,这只能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
  赞一个,不仅学校,科研机构、大型国企也一样啊!
  大学老师可以搞科研,但是不是必须搞科研,人人科研是正常现象吗?  反驳要以理服人,目前俺还是认为周鼎老师更在理!
  自从经济建设后,样样都失败的,教育、医疗……数不胜数。  为了赚钞票,城市的老建筑、老道路全部折光。  为了赚钞票,教育都当商品卖了。  你看ZF什么时候将钱投给贫困地区了?他们知道,钱投了那里等于扔在水里,所以该穷的地方还是穷!富的地方继续暴富
  每个老师都这样心系国之根本就好了,现实太无奈。。。。
  少说多做,专心教学。淡化教授,自成大师。前路尚漫,铁棒成针。
  嗯,看了
  @精神病尚未好转   切身体会,句句实话!!  改革的春风能到高校中来吗?我估计得至少10年以后吧
  教好学生,是本职工作。不要扯什么陈景润、钱学森教不好课什么的来胡搅蛮缠,首先陈先生钱先生并不是专职教师或者教师出身。  其次,有些人(包括一些既得利益者)说科研是立校之本,我不否认科研,但现今的学术界,他们做的是科研么?!因此,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精神的缺失,造成利益的分化,然后有矛盾。  再次,有人厚着脸皮说“科研”做得好的上课肯定就好同时还说不做科研的上课肯定差、据算上的好也是“瞎热闹”,,那请举个一定成立的例子。  再次,作为过来人,我以工科的情况举例:我曾经的身边的真实例子是,上专业课或者专业基础课上的好的老师,一般都是横向合作项目做得比较成功的老师,而不是只会写论文的所谓“科研”做得好的老师。二皮脸们自己去想为什么。我不知道理科和文科是不是这样,所以不延伸。  最后,我想问问,上课上得好不好、是不是个好老师,要是学生的评价不靠谱、都不可信,那么到底什么标准才可信?!大学到底是教育学生的地方还是浪费金钱、纸张和资源的地方?!既然二皮脸们说“科研”做得“好”的人上课就会讲得透彻,那么请问:既然你们都理解的这么透彻了,那么你们除了看得见摸不着的那些EI、SCI,究竟做出了什么?是拿得出手的机器设备呢?!还是可经世济国的策略呢?!还是什么值得一提的原始创新观点呢?!
  @仁寿Daived:  ----------------------------------------  这年头由于价值观混乱,很容易拿着虎皮充大旗、蒙猫粮。就我观察到的情况而言,要把课讲好,还恰好就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这里面有喜欢、热情、责任心、悲天悯人的情怀、教书育人的信念,也必须要有对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提升,对态势的把握,有引导的义务同时还有被监控的压力。有一代人只有这个水平但是却有无利不起早的野心,所以才这么混乱而潦草、一刀切而蛮不讲理,他们中了毒,而其身后的一代在耳濡目染和屈服之下也多少有余毒,希望只有在更下一代了。
  我不对这个发表评论,当时我在学校的时候,确实有好多水平高的老师,都不上课了,大多在外面兼职授课赚外快,而专业课老师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激情澎拜。。。。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说的是,现在大学讲课讲得好的老师真的很少,大学四年,要问我在课堂上学到什么,我想说,真没多少,就算认真听讲,也只是为了做好笔记应付考试!我知道,这不能全归咎于老师,也怪自己自学能力不强!所幸的是,临近毕业的时候,遇到了好的导师,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老师,是一个讲课我愿意用心听的老师,是一个会教人如何思考的老师……
  路过学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游泳馆开放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