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阳江北惯练龙船龙船战果那条船拿冠军

您现在的位置: &&
&& 节庆活动
阳江江城龙舟(龙船)的历史渊源
点击:1329次
江城端午节逆水赛龙舟,清朝开始已经盛行。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三天,漠阳江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观众人山人海。江城区现有十二支传统龙舟,属城西镇的有上堡、下堡、四方单白旗、双白旗、七星旗、顿钵白须、顿钵红须;属西濑漠阳街道的有上濑、下濑;属太付街道的有华濠;属渔洲街道的有三角白旗、双带七星旗。
端午龙舟竞渡,是阳江一项历史悠久、颇具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其中以江城的渊源较长,最为热闹,龙舟文化最为丰富。
江城龙舟竞渡起源于何时?据史载:阳江在南北朝时期梁朝天监期间(公元六世纪)已有船往返广州,唐朝时开始在阳江驻水军。每年端午,凭吊屈原的风俗梁、陈、隋朝已盛行。当时阳江城依靠漠阳江,水运往来十分频繁,因此,可以推算那是在江城民间已盛行龙舟竞赛活动了,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端午赛龙舟的活动。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廷活动。到了明、清两代,是阳江龙舟竞渡的鼎盛时期。
而古时阳江龙舟竞渡与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群众艺术活动。正如屈大均当年所形容的:“舟长十余丈,高六七尺,龙须去水二尺,龙额与项坐六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龙舟,上建五丈樯,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人八十余人。”而现在则是舟小人少。至于江城传统龙舟何时定型,据一些龙舟元老回忆,至少也有200多年了。
不知从何时起,江城龙舟竞渡由巡游转为竞速为主,变成了一种体育竞技比赛活动。过去竞渡场在漠阳江大埠头为起点至洲头的1300米江面。1958年江城建成了漠阳桥后,改由石觉头附近江面为起点,漠阳桥为终点。1985年起赛场移至观光桥前至冲口的江面。
据查,江城漠阳江上参加竞渡的龙舟最多时是19艘计有蚬壳地三角白旗、那西北帝庙的竹叶七星旗、华濠大王庙的白须公、下濑四圣宫的大耳牛、上濑的黄红旗、西岸宗祠的单白旗、沙尾宗祠的双白旗、龙涛大王庙的红旗、上堡五王庙的竹叶红旗、下堡五王庙的红旗、顿钵林氏宗祠的龙乸、顿钵张氏宗祠的白须公、顿钵张氏宗祠的红须(龙仔)、海库北帝庙的单带七星旗、大闸社北帝庙的双带七星旗、新居大王庙的黑褂仔、塘基头大王庙的红黑签、观光大王庙的红花卷等。至1949年还有华濠白须公、蚬壳地三角白旗、下濑大耳牛、上濑的红黄旗、西岸的单白旗、沙尾的双白旗、上堡红旗、下堡红旗、顿钵红须、白须、那西七星旗等11艘。“文革”时期,龙舟被视为“四旧”江城全部龙舟均遭毁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城龙舟才逐渐恢复。1984年,渔洲、太傅、漠阳街道的干部、群众集资新造三角白旗、华濠、上、下濑等四艘龙舟,并恢复端午竞渡活动。次年,城西顿钵、那西、麻演的干部、群众集资新造白须、红须、单、双白旗、上、下堡、七星旗等7艘龙舟。并一起参加阳江县人民政府当年主办的端午漠江杯龙舟竞渡。1997年,渔洲街道的群众集资重造双带七星旗,加入当年的竞渡。
三角白旗———爱漂亮的妹仔船
在漠阳江出海口的新港路蚬壳地,一间单层大排档门口右侧,竖着“三角白旗龙舟指挥部”的牌子,蒙尘的红绸和略显破旧的木牌,似乎在述说这支已有三百年历史的龙舟队的昔日荣光。
立夏后的第二个中午,在这个三角白旗的龙船坛,记者走访了75岁的林宗芳和72岁的林如亿两位老人。
“三角白旗龙舟是条爱漂亮的妹仔船。”林宗芳开头第一句就把我们吸引了。她是土生土长的塘尾社人,负责天后宫的事务。看着我们好奇的眼神,林宗芳笑了笑,缓缓道出了故事原委。
林宗芳说,三角白旗归属石角天后宫,聚合河沿社、石觉社、塘尾社居民,举樱枪三角白旗为标志,是福建妈祖菩萨的船,因此是艘妹仔船。据村中的老人说,龙舟与庙是一体的,有龙舟就有庙,有庙就有龙舟。石角天后宫建好后就立即组装了三角白旗龙舟。而另一种说法是,三角白旗成立于清朝中期,距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三角白旗不仅是妹仔船,还是爱漂亮的妹仔船。”林宗芳说。每年五月初一、初三、初五龙舟竞赛当天,参加比赛的村民们要一大早为“她”梳妆打扮。首先要象征性地“夹毛仔”,接着梳发髻,涂胭脂水粉,最后披上绸带。整个过程通常要一个小时,犹如新娘出嫁般隆重。
虽是妹仔船,然而巾帼不让须眉。解放前,在阳江城里的历次龙舟竞渡比赛中,三角白旗夺冠次数最多。“那时,三角白旗龙舟拿第一名是常事。”林如亿说。他是三角白旗龙舟协会的负责人之一,改革开放至今,做了30年的龙舟鼓手。林如亿解释,以前每年扒龙舟都是挑选渔民作桡手。这些渔民每天划船出海捕鱼,体力好、耐力强,手臂如小茶壶般粗壮,划船对他们来说是件轻松的事。说起三角白旗的辉煌历史,林宗芳也唱起了村里一直流传下来的一句歌谣:第一龙船讲三角,扒浦水面两头飞。
林宗芳说,以前龙舟比赛两两竞争,胜出者再相互比赛。每次比赛,获胜的一方就拿到一个中间贴着红纸“胜”字的圆桌大的簸箕,进行下一场比赛。簸箕最后传到最后的冠军。夺冠者可获得2只金猪、500个龙包(中间有一点红色的包子),一面鲜艳的锦旗,还有奖金作为奖励。
夺冠的三角白旗,仍然是妹仔的脾性。其余男性龙舟队拿到头名后自然是耀武扬威,沿河招摇呐喊。而三角白旗毫不张扬,也不游船示威。每次比赛一结束,三角白旗龙舟就如出嫁时满脸含羞的新娘,安安静静的被桡手们划回驻地。兴奋的村民们,则会在吃晚饭前放一串鞭炮以示庆祝。&&&&&
尽管三角白旗龙舟十分低调,但是常垄断头名,还是引起其它龙舟的妒忌。解放前,其它龙舟队的村民会想尽办法阻止三角白旗龙舟比赛。譬如,他们会把三角白旗划船的桡偷去或藏起来,所以,三角白旗桡手们的桡不能离身,就算吃饭的时候也要把它夹到腋下。如今,这样的做法自然不存在了。&&&&&&
三角白旗不仅积极参加每次的龙舟竞渡,还在比赛中不断提高划船的技术水平。1984年恢复龙舟竞渡的当年,经验丰富的三角白旗教练在训练一开始就对桡手们抓一个“齐”字,听鼓声划桡。经过勤练苦练,终于做到桡法整齐、下力均匀、疏密有致。比赛时,桡手们听令而动,随着“咚咚、咚咚”鼓声,时急时缓,在当年一举夺魁。
随着岁月流逝,三角白旗渐渐地淡出了冠军的位置。究其原因,林如亿说,原来的渔民年纪大了,没气力划了,而现在的渔民都开机动船,体力大不如以前的渔民了。他们计划请“外援”,但又苦于经费不足。“今年的龙舟比赛,如果有需要,我会继续上船当鼓手,希望能再拿到好成绩。”七旬老人林如亿谈及此,又雄心壮志满胸怀。&上濑龙舟“赢通河”&
话说江城龙舟
说起江城上濑龙舟,很多人回想起的是那两支神气的黄旗、红旗,一起插在龙头后面,跟随着震天的鼓声、吆喝声,迎风飘扬,当时有人还编出一句顺口溜“红黄搽‘癞’,越搽越快”,意说上濑龙舟在江上窜得飞快,威震一方。
上濑龙舟上插两支颜色不同的旗,中间还有一个典故。“上濑龙舟的前身,是大傅龙舟,属于太傅路的张大傅祠。”原是上濑龙舟协会的秘书长李相伴向我们介绍说。今年61岁的李相伴,从他的祖辈开始就和上濑龙舟结下不解之缘,李相伴的爷爷、爸爸年轻时就扒龙舟,他也一样,16岁那年开始,每年龙舟赛,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李相伴告诉我们,以前太傅路一带多是生意人,文质彬彬,不会扒龙舟,每年扒龙舟都喜欢到离他们不远的上濑找“壮丁”,上濑多是一些搬运工、渔民聚居,这些人划船特别有力气。&&&&&
“日子久了,逐渐演变成每当龙舟赛时,太傅人只是捐钱支持,管理、扒龙舟都由上濑人亲力亲为。”李相伴说,到了清朝中叶,原只是插一支黄旗的太傅龙舟,多添了一支醒目的红旗,红旗代表上濑清境宫,龙舟名号也逐渐由太傅龙舟变成上濑龙舟,但龙舟上一直是插两支旗,纪念这段历史,也昭示太傅、上濑两邻居的友好关系。每次赛龙舟,上濑龙舟“出涌时”先到漠江桥下向着太傅路原百货商场方向朝拜(原太傅路张太傅祠方向),再到第六小学对面的方向朝拜(原上濑清境宫方向),意思就是告诉这两庙的神灵,“我们出发了”。&&&&&&
现在上濑龙舟插的两支黄、红旗是文革前的“文物”,也是当年李相伴冒着被红卫兵抓的危险,偷偷藏起来的。“我对上濑龙舟有种特殊感情,文革时破四旧要把龙舟全部烧掉,自己看着不舍,就把两支旗偷藏了下来,那时也是年少胆大。”李相伴回忆说。事隔三十多年,李相伴也年过半百了,仍对两支旗上的字号记忆忧新,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宋枢密使越国张太傅公龙標”、“刺封清境三位阎宫感应灵王龙標”。&&&&&&
这两支珍贵的“龙旗”收藏在上濑清境宫,同在一起收藏的还有一件珍贵的文物———从明朝传下来的“龙头”。“上濑‘龙头’在阳江是最古老的,也是阳江龙舟‘龙头’的‘模特’,几乎所有传统龙舟的‘龙头’都是照着它的样子雕刻出来的。”上濑龙舟负责人苏家坤说。这个珍贵的“龙头”也是上濑人艰难保存下来的,当年破四旧,阳江龙舟的“龙头”都拖去游街,拉到人民广场烧,上濑人从火堆里救出了自己的“龙头”。&&&&&&
踏进清境宫,香烟袅袅,这个“龙头”安放在左边的案台上,“龙睛”怒张,显得威武,深红色的“龙舌”上衔着一枚金珠,“龙头”顶上中央有一个醒目的“王”字。这个“龙头”见证了上濑龙舟的辉煌,在1984年恢复赛龙舟后,获得1985年第一,在1987年更是“赢通河”。现回想起当年的盛况,苏家坤依旧一脸兴奋,“扒龙舟,三盘两胜,每队先各是“坐东”(划在东河道)、“坐西”(划在西河道)一次,最后一次就抓‘生死签’,谁抓到静水河道,大多都赢。但1987年,上濑龙舟,在赛龙舟四天里,无论是静水,还是逆水都赢,从不用赛第三场。”苏家坤自豪地说。&&&&&
“今年赛龙舟,这枚‘龙头’还要重新上色、出战,安放在一艘53人的传统龙舟上。”苏和坤说。离开清境宫时,记者转身回望,“龙头”深邃的黑眼正默默地注视远方,它好像正在等待出战,再展龙威呢。
下濑龙舟以尾代首
每逢江城龙舟赛,有一艘船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以云形“龙尾”先行的下濑龙舟。下濑龙舟为何龙尾先行?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下濑龙舟“龙种”(执事)———80岁的叶德老人,听他细说下濑龙舟的故事。
双龙护闸传说
“下濑龙舟龙尾先行,源于‘双龙护闸’的传说。”叶德把原委向我们娓娓道来。下濑所属的西濑是一个冲积岛,形状似月亮,四面环水,南北两头有两条闸形水道,这两门水闸关系着岛的安危,而上濑和下濑这两艘龙舟就是这两门水闸的守护神,守护着西濑的安宁,上濑头朝北,守北面闸口,下濑头朝南,守南边闸口。所以,竞渡时下濑龙舟龙头要永远朝南,“出涌”就是龙尾逆流而上。
下濑龙舟的传统是龙尾上水,对下濑人而言这代表着吉祥,下濑人不敢随意改变这种传统。1984年江城龙舟赛,第一天比赛下濑龙舟输了,下濑划手不甘心,想改变下濑龙舟龙尾上水的扒法,但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百多年来,下濑龙舟一直是龙尾上水。”叶德老人说。
下濑人引以为豪的“一匝船”
说到下濑龙舟在江城恢复龙舟赛后的辉煌,一是1988年团体总分得金奖;二是1997年团体总分获银奖、传统龙舟获金奖。
叶德说,1997年的龙舟赛,下濑龙舟有“一匝船”(一回合)非常令人难忘。当年五月初一,下濑和华濠决赛国标龙舟冠军,两条船实力相当,下濑龙舟因为策略不当,非常可惜地与冠军失之交臂。初五,传统龙舟决赛,下濑桡手“学精了”,前半段比赛,跟在华濠后面划,保存实力,扒了750米后,桡手们猛然发力,开始奋起直追,激烈的比赛场面让人振奋,现场呐喊声、哨子声、掌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最后,下濑领先一米险胜华濠。
尽管1997年龙舟赛下濑总分输给了华濠,但因为传统龙舟这“一匝船”赢得精彩,下濑人自豪地说,“华濠有什么了不起,只是船仔赢我们而已”。
下濑龙舟故事多
下濑老一辈人依稀还记得,解放前,下濑龙舟“龙头”的耳朵不同现在,而是如牛的耳朵那般大,因为这个特点,下濑龙舟又被下濑人称为“大耳牛”,解放后,“大耳牛”的称呼逐渐被人淡忘了。无巧不成书,在下濑龙舟史上,一名叫阿恩的鼓手因为耳朵大,也被人戏称为“大耳恩”。
打锣手“蚊仔四”和执事“老傅晚”的故事也非常深入人心。“蚊仔四”名谭四,是一个走街串巷回收破烂的“杂货佬”。“蚊仔四”酷爱讲“龙船经”,江城“龙船迷”没有不认识他的。“老傅晚”在兄弟中出生最晚,乳名叫阿晚,“老傅晚”为人善经营,任执事期间,社会上各色人等,他都认识,有他在就不怕筹不到参加龙舟赛的经费。以前扒龙舟,下濑龙舟“出涌”前,壮丁们都要祭拜叶保桡手。民国时,叶保潜入水底打鱼,不幸遇难身亡。他死后那年,家人夜里发梦,梦见他回来扒龙舟。下濑人感动于叶保对龙舟的热爱,那年开始,下濑壮丁“出涌”前必备酒水祭拜他一番。现在,下濑龙舟依然保留着“出涌”前先祭拜的传统,不仅拜叶保一人,凡是曾对下濑龙舟作过贡献的先人,下濑龙舟划手都会一一祭拜。
华濠:撤下“头艄”变“飞龙”
“运动员练跑,腿上绑沙包,华濠龙舟练船时也‘绑沙包’,只不过换了另一种方式,壮丁手里拿的桨较比赛的重三四倍。”蔡广雄自豪地说。他告诉记者,正式比赛时,壮丁拿着轻巧的桨,划的频率可快了,船像箭一样,赢其他船七八十米不在话下。
从1986年开始,每逢龙舟赛前一两月,蔡广雄和龙舟就分不开了,从挖龙舟、装船、上漆、找壮丁,再到壮丁赛前训练,每一个步骤,他几乎是“跟到足,有的甚至是亲力亲为”。但对华濠“龙种”的称号,他笑着摆摆手,拍拍身边盛叔等人的肩膀说:“真正华濠‘龙种’是他们!”
蔡广雄嘴里的“盛叔”,叫谭开盛,今年76岁,他负责华濠龙舟事务已十多年了。这一天,因为记者来采访,盛叔、汤十、黎真雄等“华濠龙种”重聚首,再谈起华濠龙舟的辉煌战绩:1984年阳江恢复赛龙舟后,1987年、1989年获得冠军;1997获得国际龙舟、团体总分两座金杯,传统龙舟银奖;1998年代表阳江参加香港西贡区龙舟邀请赛,获国内小组第三,决赛第三;1998年广州龙舟国际邀请赛小组第三名;2004年阳江龙舟赛第一名。但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华濠龙舟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勇猛,有人还要用“华濠龙船,钉都几百斤”之类的话语趣称:华濠人有钱,他们龙舟用的钉子都比人家的多、重,致使华濠龙舟走起来“慢吞吞”。“之前华濠龙舟的确不怎么样,但我们华濠人不服气,不断改进、钻研、创新扒龙舟技术。”谭开盛说。
华濠人发现,自家龙舟较其他地方的龙舟扒得慢,其中一主要因素是华濠龙舟船身厚重很多,加大了行走的阻力。于是,在1987年,华濠重新造了一艘新龙舟,船身较之前老船薄了一两公分,还用剩下的木料重新制造了两艘“迷你”龙舟,给壮丁赛前练习。“华濠扒龙舟的壮丁,一般比江城其他龙舟队的人提早一到两个星期训练。”谭开盛说。
除提前训练、壮丁训练拿重桨外,华濠还开创了一先河,第一个将龙舟船两位“头艄”撤下。“之前,阳江龙舟船头上都设两位‘头艄’,拿着比其他壮丁大且重的桨,意为整个船队领军,很威风。”黎真雄说。但华濠人发现,这位很威风的“头艄”却给龙舟带来很大的阻力,“其他壮丁桨扒动的频率约是每分钟八九十次,而他们每分钟只是挥动20到30次,导致整支船队壮丁划动的频率不一致,给龙舟行走加了阻力。”黎真雄说。
当时撤下“头艄”却遭到不少人的阻止,特别是担任“头艄”的两位大哥,认为他们划船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最后,我们还是顶住压力,坚持撤下‘头艄’。”蔡志雄说。当年,撤下了“头艄”的华濠龙舟捧回了一个冠军,其他龙舟队见状,也纷纷效仿。致使后来人们在阳江龙舟上再也找不到那两位威风凛凛的“头艄”了,但却看到一条条在江面上行走得越来越快的“飞龙”。&
华濠龙舟也是一支豪气、仗义的船队。以往,“三角白旗”赢了比赛,其他队不服气,将其团团围起,不准该船的人下船。“华濠”则认为,不服气可以再赛,但不能为难他们,于是一路为“三角白旗”护航,大家安全离开。因此事,当地人也将“华濠”、“三角白旗”两家船称为“姐妹船”。
上堡龙舟,村民的守护神
“找我们叔侄俩了解上堡龙舟历史,你算是找对人了。”在麻布演塘南村的百年地主大屋里,记者见着了上堡龙舟的叔侄“龙种”———莫美成和莫成禧两位老人。
有趣的是,叔叔莫美成80岁,侄子莫成禧82岁,叔叔比侄子还小两岁。叔侄两人的身世也颇为传奇,解放前,莫成禧是贫下中农,而莫美成则是阳江响名大地主莫仔三的儿子,“死牛死着莫仔三”这典故,当时阳江几乎无人不晓。
1985年,莫美成和莫成禧开始搭档做“龙种”(执事),这一做就是13个年头,谈及上堡龙舟的典故,两人如数家珍。“上堡龙舟的前身是五王庙的菩萨,它保佑着上堡一方社丁的平安。”两位老人缓缓向我们道出上堡龙舟的来历,上堡龙舟的成立,实质上体现了上堡人对生活的良好祈祷。
莫美成说,小时候他听村里的老人讲“龙船经”。传说很久以前,以种植蔬菜为生的上堡村民经常要驾船过河进城卖菜、收尿,河里多“水鬼”出没,村民出入河道都悬着颗心。有一次,一个叫秀仔的菜农,驾船进城卖瓜菜,潜在水底的“水鬼”忽然跳上船头,拽翻了他的船。河里常发生事故,上堡人认为是因为河里水怪多,河道“不干净”的缘故。于是,上堡人就造了一条龙舟,辟邪保平安。塘南、塘北、铺面、村头、祠堂则和杨家寨,上堡龙舟作为一种吉祥物归属于这六条村。
“上堡人都认为这艘龙舟是他们的守护神,能为他们带来吉利。”两位老人向我们述说了一些关于上堡龙舟的传说。1984年恢复龙舟后,期间有一年没有挖龙舟,结果出事了,有几个小孩在河里溺水身亡。而挖了龙舟的年份,就算发生意外,最后也能化险为夷。莫美成老人引他为例印证这个传说。在他几岁大的时候,一回,他和几个小孩到龙船停泊的河埠头玩水,一不小心,孩子们把拴龙舟的缆绳解开了,他去攀绳子,结果跌落河中。正在危急关头,恰好河边龙船坛的守坛人经过看见,把他救起。事后,守坛人回忆,当时他好像被一股力量推着去救莫美成。
除了守护神的传说,上堡龙舟还有一段令上堡人称奇的典故。70年前,一次刮台风,停泊在屋背洲的上堡龙舟被风打断缆绳,一路随巨浪翻滚至对面龙图村的河冲,后来台风转向,龙舟又被浪推回至屋背洲排水的小河冲。上堡龙舟虽经历了这样的“磨难”,但是基本无损坏,上堡人大感神奇。
追溯上堡龙舟的历史,两位老人掐指算了一下,上堡龙舟成立于清朝,距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上堡的第一艘龙舟用红花木制作,当时我父亲还是执事。”莫成美老人回忆道。后来,上堡人又陆续造了几艘龙舟,但经过一百多年的世事变迁,如今这些龙舟都已不复存在了。不过,第一艘老龙船的龙角还在。文革破“四旧”废龙船,第一艘龙舟流传下的生蚂龙角在村民的集体保护下,侥幸逃过一劫。现在,上堡人把它当作“文物”珍藏,每到龙舟赛便插上“龙头”使用。
当记者问及上堡龙舟在龙舟赛上的战况,两位老人的神色显得有点遗憾。除解放前曾问鼎过冠军,解放后的比赛,上堡龙舟一直都与冠军无缘。1985年的江城龙舟赛,上堡龙舟得第三名,这是解放后龙舟赛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总体来说,上堡龙舟在龙舟赛中的成绩多处中等偏上的位置。今年的龙舟赛很快就到了,两位年迈的老人说,希望在上堡人的努力下,上堡龙舟能再现昔日夺冠的辉煌。
下堡:从倒数第一到夺冠
近日,我们进入莫大林的家,一幅“漠水波腾飞跃去,五星旗展夺标回”的书法首先映入眼帘。今年78岁的莫大林告诉记者,这幅书法是1996年来阳江观摩龙舟赛的阳江籍著名书画家黄安仁先生送给下堡龙舟队的。
1988年以前,下堡龙舟队实力弱,在江城的龙舟中一直处于中下水平。在1987年的龙舟比赛中,下堡龙舟队的成绩更是滑到了最低谷,得了倒数第一。当时,不仅是运动员,所有村民们都沉默了,谁都不愿提及龙舟比赛事宜。莫大林说:“那时,我感觉愧对乡亲父老,愧对下堡龙舟。”
“提高竞争力,选拔人才是关键。”莫大林说。他提出挑选桡手三个标准:一要懂游泳。他把龙舟置于河中间,要求壮丁必须游到龙舟处才算合格。二要符合年龄要求。年龄要在35~45周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壮年力气大、耐力强。三要吃得苦。桡手常常要在炎炎的烈日下长时间训练,这就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的龙舟比赛,下堡龙舟队齐心协力,一举夺得了第三名。从此之后,下堡龙舟队开始进入了江城龙舟强队行列。1996年,下堡龙舟队更是在当年龙舟竞渡中力压群雄,一举夺魁,并代表我市参加全国第八届“屈原杯”龙舟赛暨第二届世界龙舟锦标赛选拔赛。
“在比赛中,要让龙舟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才能取胜。”莫大林说。他要求桡手们在“起水”时采取单脚跪着划船的方式,让下堡龙舟从一开始就领先,鼓舞队员们的士气。到了一个平缓阶段,桡手们可以坐在凳子上划船,保存体力。如果看到其它的龙舟快追赶上来,桡手们又会采用单脚跪着划船的方法,加快龙舟的速度,让两船拉开距离。最后快要冲刺时,桡手们将用尽全力单脚跪着划船,夺取最后的胜利。凭借着这一套训练方式,1999年第三届“坚都杯”龙舟锦标赛,下堡队出奇制胜夺取了国标龙舟和团体总分两项冠军。
“靓仔龙舟”———东砵红须
走进江城东砵村张氏宗祠,记者见到了东砵中堡的“靓仔龙舟”———东砵红须。东砵红须与江城其他龙舟不同的地方,就是龙头的“红胡须”长到嘴角而不是下巴,头顶中央刻有“夺锦王”三字,而不是“王”字,看起来帅气而英武。
“靓仔龙舟”的来历
& &&&“说起东砵红须长到嘴角的红胡须,这里头有个传说。”今年80岁的张和平老人说。张和平是东砵村上堡人,22岁起就与东砵龙舟结下不解之缘,熟知东砵龙舟的典故。他说:“很早之前,东砵张氏祖先造龙舟时,不想仿照别家龙舟龙头挂黑须或白须的模式,认为红色胡须更能使龙头显得年轻好看,有自家特色。”龙舟造好后,他们将其命名为“龙仔”。因为“龙仔”年轻帅气,后来被人称为“靓仔龙舟”。
“靓仔龙舟”垂“红胡须”,解放初参加比赛时冠以“顿砵红须”的名称。后来“顿砵村”改为“东砵村”,“顿砵红须”也就改为“东砵红须”。
“夺锦王”的美誉
“清代,东砵红须龙舟每次参加龙舟赛,几乎都能稳坐冠军位置,声威赫赫,龙舟头顶部‘夺锦王’的美誉即是由此来。”追溯东砵红须龙舟的历史,当了50年“龙种”(执事)的张和平十分感慨。当时东砵红须龙舟船造得好,当桡手的年轻人壮实,划龙舟用桨有力,龙舟一“落水”比赛,船就在江上飞。
解放后举行的龙舟赛,随着江城其他龙舟队实力增强,东砵红须龙舟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年的“夺锦王”要夺锦日益艰难。1959年和1960年东砵红须获得第三名;1984年江城龙舟赛恢复,和上堡、下堡、上濑、下濑及三角白旗决战,东砵红须仅得第四名。此后,东砵红须很少取得好名次。“除龙舟队经济底子差外,东砵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做工,划龙船的桡手实力跟不上也是一大原因。”张和平分析。
得龙扌泵 添丁的传说
在东砵当地,流传着哪家得到龙扌泵就可添丁的传说。所谓龙扌泵,就是造船时,支撑在“龙下巴”部位用以固定“龙头”的圆木棍。张和平说,民国初年,东砵一地主的妻子怀孕,当时恰好在造新龙舟,他想家里添个丁,拿了龙扌泵,果然他妻子诞下一子。1988年东砵红须龙舟翻新,一户姓张人家得龙扌泵,也生了个男孩。2001年装国标龙船,一名教师得了这条船的龙扌泵,他妻子恰好也生儿子。古老的传说屡被印证,不管是不是巧合,东砵人都认为龙扌泵是吉祥物,能为家里带来福气。
热心的老龙种张荫公,民国前是龙舟队里的锣鼓手,非常热衷划龙舟,一有龙舟赛,即敲锣打鼓在村里游走宣传,动员村里的年轻人参加比赛。有时,来不及吃饭,张荫公宁愿饿着肚皮也要坚持去宣传。现在,提起张荫公这个人,东砵人都说,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热心人,才成就了东砵红须龙舟当年“夺锦王”的美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江龙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