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联机联机交易是什么意思思

排球技术_百度百科
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它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排球技术排球技术分类
一种是有球技术,包括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拦网;另一种是无球技术,
包括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及各种掩护动作等。排球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组成,同时与视野活动、躯干活动和意识活动相配合融合为一体。每项排球技术都是由击球前动作、击球动作和击球后动作组成。从广义上讲,除了身体某一部位击球时的动作外,都称为配合动作;但从狭义上讲,只把准备姿势、移动等称作配合动作,而把击球动作前后较连续的动作也称之为有球技术,如扣球技术中的助跑、起跳等。这就是排球的技术。
排球技术排球技术特点
排球技术技术特点
第一,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时间短促;第二,各种技术动作都是球在空中飞行时完成;第三,大多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如拦网,传球,垫球;第四,身体各部位都能触球。
排球技术运动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排球技术规则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的符合规则规定的攻防动作的总称。排球比赛规律一般是按照发球→进攻(简称一攻)→接扣球再进攻( 即防守反攻,简称防反)→接扣球再进攻→直至死球的顺序进行的。接发球进攻一般由垫球、传球和扣球(或吊球) 3项技术衔接而成;而防守反攻一般由拦网、防守(或保护)、传球和反攻扣球 4项技术衔接而成。发球与接发球是排球比赛中争夺的第 1个回合,也是进行比赛的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训练程度的提高,以及规则的改变,现代排球比赛中,网上扣球、拦网已成为各强队争夺的焦点。而扣、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基本技术的提高。
排球技术发球
是一项先发制人的进攻技术。攻击性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与进攻,动摇其士气,为本队拦网和防守造成有利条件。发球一旦失误就失去发球权和得分机会。
在训练中,如果好,也可能带动接发球技术的提高。20世纪50年代中国主要采用各种旋转性发球和大力发球。60年代,中国和日本使用发飘球。这种球飘晃飞行,使上手传球接发球极易失误。中国有些运动员发飘球技术具有独到之处。国际上普遍重视发展多样性和攻击性发球,各强队常用的发球技术主要有:上手、和远距离发飘球,还有和发高吊球等(图1)。
接发球垫球(一传) 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技术,也是夺回发球权的重要。要求准确地、平稳地把球接送给二传队员或扣手(即一传到位),尽量减少失误,以便组成有力的进攻战术。国际上接发球在50年代主要是用双手上手传球。1961年以后,发飘球逐渐盛行,为了提高接发球的稳定性,日本、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强队都相继将一传改为双手下手垫球(图2)。
排球技术传球(二传)
是接应一传或防守后,把球传给扣手进攻的技术。
80年代对传球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球稳准地托起,而且要能迷惑对方,避开拉网,组成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以达到助攻的目的。在现代排球比赛中,二传队员往往起着由防转化到攻的桥梁与核心作用,需要有特殊的技巧。中国一贯重视的特殊训练,特别是从1976年以来,各强队普遍着手培养身材较高、 、
战术意识强、能拦能扣、传球技术熟练的二传手。国家队优秀二传手,擅长隐蔽传球,与同伴配合非常密切,能机智灵活地选择突破口,组成各种快变战术。国家女子排球队队长能根据扣球手的特点传球,跳起传球的掩护性强,而且左手扣球具有较强的攻击力,是一名能传善扣的二传手。此外还有各种调整传球、跳起晃传、向侧传球以及各种传球等,都是使战术更加灵活多变的传球技能(图3)。
排球技术扣球
是战术配合的最后一击,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技术,也是得分与获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它是衡量一个队进攻实力的要素之一。一个队扣球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为提高拦网及防扣球技术提供有利条件。扣球的攻击威力主要表现在高度、速度、力量、变化和突然性上。据测验,一个优秀运动员的一记重扣,球速可达每秒28米左右。有威力的扣球往往是在球路的变化和与轻打软吊相结合中突破拦网的。优秀的扣球手应该既能强攻,又会快攻,还要有自己的特点。强攻扣球是扣球的基础,它一般包括近网高球强攻(平网扣球)和调整强攻(斜网扣球)。快球和快速进攻是现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奥运会排球赛、或,几乎所有的强队都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快球。有些以高打为主的队也吸收了快速的打法。中国排球运动历来是以快著称的。在1950年世界学生第 2次代表大会的体育比赛中(中国第1次参加6人制排球比赛)和1956年第 1次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中,
中国队都使用了传统的“快球”。此后,各国也逐渐运用了此种打法。年中日男排互访比赛与中,中国国家队与北京队运动员创造性地运用了 4号位平拉开扣快球。后来日本队又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当前的球。为了突破拦网,中国运动员在大力提高弹跳力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冲飞扣球(分前飞和背飞),即起跳后在腾跃过
程中选择适宜突破口击球(图4、图5)和拉3、拉4扣球(由短平快球发展而成,是将击球点从3号位或4号位队员的右侧错位拉到左侧进行扣球)、、空间差及位置差等新技术。优秀扣球手的冲飞扣球,在许多重大比赛中命中率往往高达70%以上,年两次被选为亚洲最佳男子排球运动员。当前,在国内外强队的比赛中,
男队强攻与快攻约各占一半。女队则强攻多于快攻。中国队素以快攻见长,正逐步提高强攻,使强攻与快攻有机地结合。对优秀扣球手的培养,也是既重视其个人的特长,又要使其掌握强攻与快攻的技术。如国家女子排球队,既是优秀的重扣球手,快攻技术也很熟练。
扣球要领 扣球起跳后,先挺胸抬头展腹,手臂屈肘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利用收腹、转体收胸动作发力,带动前臂上甩击球,挥动要有提肩抬肘动作,前臂成弧形快速向前上方抽甩,在肩上方最高点击球。手触球时,用全掌包住球的后上方,使球上旋,急速离手落入对方场区。正面传球1:准备姿势:看清来球,迅速移动倒球的落点,对正来球,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左脚稍前,右脚脚跟稍提起,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置于胸前,两肘自然下垂,两手成传球手形,眼睛注视来球方向。2:击球点:击球点在前额上方约一球距离处。3:传球手形:当手触球时,手腕稍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手指微屈成半球状。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两拇指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以防漏球4:击球用力:球来时,两手微张迎球,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触球两端。用手指的弹力、手臂和身体协调的力量将球传出。背传当判断来球之后,迅速移动到球下,双手抬起,手触球时,手腕适当后仰,掌心向上,在额上方击球的下部,传球时,用蹬地、展腹、抬臂、向后翻腕及手指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跳传跳传的起跳最好是向上垂直起跳,要掌握好起跳时间,起跳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传球的质量。根据一传球的高低,及时起跳,两手放在脸前,当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靠伸臂动作和手指手腕的弹击力量将球传出。由于在空中无支撑点,用不上蹬地力量,只有靠伸臂力量将球传出,因此,必须在身体下降前传球出手,才能控制传球的力量。一般正面二传这是二传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战术。传球的动作与正面传球基本相同,只是传球前身体不要正对来球,也不要正对传球方向,而要边迎球边转身,将击球点放在靠传球方向一侧,身体随传球动作边传边向传球方向转动。调整二传将一传不到位,离网较远的球传给扣球队员进攻,这种传球叫调整二传。调整二传与正面传球动作相同,传球时,要注意选择传球方向,传球方向与网的夹角越小越有利于扣球,尽量避免垂直向网前传球,同时,传球高度要稍高,不要太拉开,这样有利于扣球队员观察和上步扣球。背向二传背向二传能够利用网的全长,增加进攻点,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然性。传球前要先移动插入球下,背对传球方向,要明确身体所处的位置及离标志杆的距离,传球时,要利用向后上方展体、抬臂、伸肘动作将球传出。传快球传出的球弧线低,节奏快。传快球主要是依靠手指手腕的弹击动作和适当的伸臂动作来控制传球力量。要传好快球,二传队员必须主动与扣球队员配合,要根据一传的弧线、速度和扣球队员的助跑速度、起跳时间、击球点的高度和挥臂速度等情况,来决定传球的速度、高度、距离和出手时间,把球主动送到扣球队员手上。传短平快球传出的球速度快、弧线平,落点距二传手2至3米处。传球时,击球点应保持在脸前或额前,上体前倾,充分利用伸肘和压腕动作,传出快速的平弧线球。传平拉开球传出的球速度快、弧线平,落点距二传手6至7米处。平拉开传球和短平快传球动作基本相同,但要充分利用蹬地、伸臂、压腕伴随动作将球传出。如果来球低,要稍屈膝,降低重心,使击球点保持在脸前。如果来球较高,可采用跳传。传球时,利用伸肘和主动加大屈指、屈腕的力量把传球路线压平。
排球技术拦网
是在网上拦击对方来球。它是防守反击的第一线,又是强有力的得分手段。拦网有单人拦网、2人或3人的 (图6)。50年代,规则不允许手过网,大都采用后仰式拦网,那是单纯防御性拦网,只要求将球拦起来,以便组织反攻。1965年以后,规则改为拦网手可以过网,使拦网成为攻击性技术,因此拦网在整个比赛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中国在采用了“盖帽式”拦网新技术后,也大大提高了拦网的攻击性。70年代随着扣球技术的不断创新,各国拦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队员的身高、臂长、 原地弹跳和连续弹跳的能力有所增长,而且单人拦网能力、手形变化以及对付快攻战术的拦网技术都有很大提高。还出现了重叠(梯次)拦网。拦网时力争拦死,其次才是把球拦起以便反击。
排球技术防守(救球)
是防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攻的基础。一场比赛除了最多有 1/3左右的扣球可能拦住以外,还有 2/3的扣球需要救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防守就没有反攻,因此后排防守已引起各国强队的重视。60年代,日本教练员带领的贝冢女子排球队就是以防守和轰动国际排坛,并以绝对优势夺得1962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冠军和1964年奥运会排球比赛冠军的。中国排球队,尤其是女队,近几年有明显进步。女排队员被评为国际排球邀请赛中最佳女排防守队员。实践证明,只有在接发球进攻稳定的基础上,使防守反攻也具有高水平的队,才可能进入世界排坛先进行列。防守技术以垫球为主,根据不同来球选择不同方法,如遇低球可视情况选用正面、侧面、 跨步、 滚翻等各种低姿势的垫球或鱼跃救球(图7、图8),如遇高而急的球可用上手挡球。只有防起更多的好球,才能更好地组织反攻;而掌握多种多样的防守技术和不断加强意识,特别是顽强的战斗意志,则是防守成功的先决条件。
排球技术保护
是排球比赛中各项技术之间的一项串联衔接性技术,它虽然没有定型的动作,主要靠反应、脚步和实战经验,然而却是排球比赛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良好的保护技术,往往使比赛中断而失分。保护有进攻中的保护(如扣球时本队不扣球队员要转向其进攻区,以保护被拦回的球)和防守中的保护(如拦网者后面的保护)以及防守起球后的保护。同时扣球和拦网队员都应随时做好自我保护的准备(图9)。
排球技术无球技术
是指实际比赛中许多没有接触到球的技术动作。它是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无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大量出现,它在战术组成中,对助攻、策应、掩护、保护等都十分重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动作要求及时、准确和真实。
排球技术准备姿势和脚步移动
这是各项基本技术的前奏。准备姿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脚步移动的及时与准确性;而脚步移动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据统计,在防守中因移动慢而使球落地的约占防守失误总数的50%以上。
企业信用信息排球运动_百度百科
[pái qiú yùn dòng]
《排球运动》为其中一册,内容系统、全面。以运动项目练习促进学生健康为主线,融体育知识、健康知识、营养知识、于一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以和谐发展为追求,实现促进身体健康基础上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发展;以运动项目练习为手段,设计了针对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的练习方案,使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健康更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排球运动基本信息
书名:排球运动
排球运动简介
《》包括《篮球运动》、 《排球运动》、《》、《武术》、《散打》、《跆拳道》、《》、《》、《》、《健身健美》、《游泳》、《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网球运动》、《》、《体育保健与康复》等。
排球运动目录
第一节 健康概述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健康
第三节 与竞技运动
第六节 奥林匹克运动
第七节 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第二章 排球锻炼与身体健康
第一节 排球锻炼与心肺功能
第二节 排球锻炼与弹跳能力
第三节 排球锻炼与移动能力
第四节 排球锻炼与手臂挥击能力
第五节 排球锻炼与力量
第六节 排球锻炼与
第七节 排球锻炼与灵敏性
第八节 排球锻炼中易发损伤的治疗与预防
第九节 身体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章 排球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保持
第二节 排球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三节 排球锻炼与应激
第四节 增进心理健康的排球练习方法
第五节 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第四章 排球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节 排球锻炼与规范意识、创新精神、及价值观念
第二节 排球锻炼与个性形成、协作意识及人际关系
第三节 排球锻炼与现代生活方式及民主意识
第四节 排球锻炼与和谐氛围营造
第五节 排球锻炼与精神
第六节 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第五章 排球运动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第二节 排球规则的演变与排球运动的发展
第六章 排球锻炼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准备姿势和移动
第三节 垫球技术
第四节 传球技术
第六节 扣球技术
第七节 拦网技术
第七章 排球的基本战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进攻战术
第四节 基本战术的练习方法
第八章 排球竞赛组织工作
第一节 排球竞赛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排球竞赛的组织工作
第九章 排球主要竞赛规则与裁判手势图解
第一节 排球主要竞赛规则简介
第二节 执行比赛的主要手势图解
第十章 排球运动的观赏
第一节 排球欣赏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排球欣赏的心理生理机制
第三节 排球运动的评价
第四节 如何观赏排球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1]
企业信用信息中国排球队_百度百科
中国排球队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成立于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中国排球队发展历史
中国排球队包括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那时的排球强国是和其他东欧国家,而当年的国际比赛主要是6人排球,9人排球为主流的中国,便需要重新学习6人排球的规则、战略和比赛方法。 中华全国体育会便积极安排男女子排球运动员到东欧等地,参加排球比赛藉以吸收经验,经过一系列的友谊赛,中国男女子排球运动员开始掌握6人排球的比赛方法。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正式成立,张之槐先生出任主席,更在1954年成为(FIVB)的正式会员。其后,中国排球协会获发邀请参加1956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男子第3届、女子第2届)。[1]
1956年中国女排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先后击败、和联邦德国女排等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但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2]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中国女排强调集体配合和快变战术打法为主,是典型的高快结合,进攻以二、三号位的快攻为主,主攻多在副攻掩护下采取平拉开战术。一传稳定、防守积极是中国女排的优势,曾经创造了年的“五连冠”;[3]
2003年,中国女排时隔17 年再夺世界冠军.2004年获雅典奥运会冠军。曾经培养出郎平、孙晋芳、杨锡兰、郑美珠、张蓉芳、赖亚文、孙玥、诸韵颖、王丽娜、赵蕊蕊、周苏红、冯坤、刘亚男、薛明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中国男排的最好成绩是,1979年12月,中国男排首夺亚洲冠军 ,只参加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男排最终排名第八位。此后的连续五届奥运会,中国男排都未能获得参赛资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权。 2008年1月,中国男排进行了重组,主教练周建安成立了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在近半年的集训比赛中,中国男排逐渐形成了自己快变的特点,而这也是他们对抗欧美等强队的关键。
中国排球队队员名单
中国男排名单
身高 (cm)
体重 (kg)
扣球高度 (cm)
拦网高度(cm)
所在 俱乐部
中国女排名单[4]
11/01/1988
24/01/1989
16/03/1985
26/09/1988
15/05/1989
21/04/1992
27/04/1989
19/10/1986
11/01/1985
C=队长 L=自由人
中国排球队主要战绩
1981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1982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4年女排冠军
198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1986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04年女排冠军
2008年女排季军
2011年女排亚军
2011年女排世界杯季军
中国排球队获奖情况
1962年第 5届男子世界排球锦标赛中,李宗佣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1962年第 4届女子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1977年11月第 2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获得“敢斗”、“拦网”和“优秀运动员” 3个奖杯。 1979年9月第4届全国运动会上, 被评为“最佳扣手”。
1979年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中,获“最佳表现奖”。
1979年第 2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中,被评为“最佳运动员”;被评为“最佳发球手”;被评为“最佳拦网手”;、、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1981年世界杯赛亚洲预选赛中,汪嘉伟被评为男子“最佳运动员”;、、周晓兰被评为女子“最佳运动员”。
1981年第 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和“二传”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企业信用信息梅州人才网
梅州人才网
梅州人才在线求职招聘,企业人力资源平台
梅州人才网排球新规则中 “双自由人”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排球新规则中 “双自由人”是什么意思?
所说的“双自由人”指的是一名自由人身着规定服装,而另一位则身着普通队员的比赛服,在比赛中以替补队员的身份上场,行使后排防守的实际职能。这样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两位后排防守队员联手保卫本队的后防线。按照国际排联竞赛规则的要求,每队比赛中只能设一名自由人,在场上不允许两名身着自由人服装的队员同时承担后排防守任务。&自由球员&或&自由人&(LIBERO)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称为自由球员(Libero 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 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球员。  7.自由球员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替换上场。  8.自由球员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9.如球的位置高于网高,自由球员不得于场上任何位置将球处理过网至对方场地。  10.如第二传球为自由球员于前排以高手将球传出,则第三球攻击高度不得超过网高。  11.自由球员不得为球队队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号开始国际排联实行新规则 新规则其中的一个变化就是报名队员由以前的12人增加到14人 以前只能报一个自由人 实行新规则后可以报2个 有一个自由人在场上需要替换另一个自由人上场时不需要通过裁判 只要在一球结束之后在端线和进攻线之间上下场即可 场上最多只可以有一个自由人
其他5条回答
按照国际排联竞赛规则的要求,每队比赛中只能设一名自由人,在场上不允许两名身着自由人服装的队员同时承担后排防守任务。我们所说的“双自由人”指的是一名自由人身着规定服装,而另一位则身着普通队员的比赛服,在比赛中以替补队员的身份上场,行使后排防守的实际职能。这样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两位后排防守队员联手保卫本队的后防线。
中国女排“双自由人”阵容的首次亮相是在5月底的中国国际邀请赛哈尔滨站上,主教练陈忠和原本打算在本次大赛上让熊、李二人各打一站,以各自表现敲定最终人选。首先亮相的熊姿在上海站表现不俗,第二站哈尔滨站本该是李颖的表现时间,但就在飞赴哈尔滨之前,陈忠和有了新的设想。在这一站他少报了一名主攻,让熊姿占用这个名额,成为一名不穿自由人服的“自由人”,和...
新规则的双自由人:每队报名参赛人数可增加为14人,其中2人做为自由人身份但比赛时2个自由人并不可以同时上场.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应该很少会出现自由人受伤或状态极差的情况发生吧
楼上回答不正确双自由人是双方各加一名自由防守队员,这样场上一共就是14名队员了。这个规则08年刚出,具体还没有实施呢。
就是说可以带2个自由人。 但是这2个自由人不能同时上场。如果其中一个自由人发挥不好,就可以换上另外一个自由人。。
没听说过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印机联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