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三次旅行布道第三次布道用了多少年

金句:徒十六30-31;林前一18
(一) 我们要听从神的呼召,虽然不了解亦要听从。 (二) 我们不可求,也不可接受属世的帮助。 (三) 在患难中喜乐的人就有福了。 (四) 福音使某些人蒙福,也使另一些人心刚硬。 (五) 世人看为聪明者在神眼中也许是愚昧。 (六) 一切的教训都要用圣经来验证。
保罗选了提摩太与他同行
阅读经文:徒十六1-5
保罗向巴拿巴第一次旅行布道到路司得的时候,那里的人起先敬拜他们,后来却用石头打了保罗(徒十四19-20)。这事大大感动了一位青年人,他决心奉献自己,并切望在主的工作上有分,此人便是提摩太。
保罗第二次来到居比路,向弟兄们打听提摩太的事。发觉他们是何等器重他,就问他是否愿意和他们同去。提摩太的母亲是犹太人,但他父亲却不是。为了避免犹太人不必要的指责,于是他受了割礼。〔但要注意,他并非却藉此得救,他乃是被基督的宝血所赎。〕此事只是为了避免那些深以割礼为重之人的非难。就提摩太而言,他为基督的缘故甚么事都肯作。
于是三人起行,探望各地的教会告诉他们一件好消息:悔改得救并不需要守律法。结果教会得建立,而天天有人得救。
蒙召去马其顿
阅读经文:徒十六6-10
他们走遍了吕弗加,加拉太一带地方,他们想到亚细亚省去(现在小亚细亚的一部),圣灵却禁止他们去,也不容许他们到庇推尼去。
后来他们来到北海岸的特罗亚,该地与欧洲的马其顿国隔狭海相对。此时保罗看到异像,有一个马其顿人向他说:『请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此意外的经验,使保罗与一切同行的人都认为是出于神,于是他们便尽量设法去马其顿。注意第十节中,本书的作者路加说:『我们随即想……』(十六10)。这话让我们看出此时他也参加了这旅行布道的工作。
于是这位伟大的使徒被召离开亚细亚到欧洲去传福音。未几各处都设了教会,使欧洲好多世纪能够保持为基督教的重地。
在腓立比,吕底亚信了主
阅读经文:徒十六11-18
由于他们顺服,神使他们途中顺适,很快乐就到了腓立比,就是那一方的首城。那里没有犹太会堂可供保罗讲道,他们在河边找到几个妇女,那原是她们常聚集的地方。其中有一位妇女特别喜欢听福音,于是神开启她的心门,她就信了。她是卖紫色布疋的,名叫吕底亚。她很快便受了洗,并且在自己家中为使徒们准备了住宿的地方。
有一个被鬼所附的年轻女子,由于她能预言吉凶,她的主人因她发了大财。这个女子却认出保罗和西拉是神的仆人,并且跟着他们大声向众人宣告,当然她说的不错,但保罗用不着一个被撒但所支配的人来帮忙。于是他便吩咐鬼从女子身上出来。
保罗,西拉被打下监牢
阅读经文:徒十六19-24
自然这女子的主人非常恼恨保罗和西拉,因他不能再藉这女子很轻易的赚钱了。于是便拉他们去见巿上的首长,并告他们扰乱治安。官长们仅听了面之词,也未问保罗或是或非,就吩咐重重的打了他们。然后把他们下在监内,两脚上了本狗,免得他们逃跑。
官吏那么残酷鞭打无罪之人,而且不给他们答辩的机会,实在非常之不义。因此保罗和西拉满背流血,在一个阴暗极不安适的监里过夜。他们的感觉是怎样呢?
阅读经文:徒十六25-34
保罗和西拉被冤枉苦待了,他们不但不觉得痛苦,也不以为神忘记了他们。反而因自己能为基督受苦,从心里感谢神。因之人听见他们在半夜祷告,唱诗赞美神。这次神使地大震动,监门全开了,囚犯的锁炼也都松了。他们都可以逃跑。
禁卒看见这种情况,他知道因犯逃脱自己要被处死(参看徒十二9)。他拔刀将要自杀的时候,保罗就大声呼叫说,大家都没有逃走。于是禁卒看出一切都是出于神,就战战兢兢的进来求问,如何才能得救。当然保罗和西拉能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但更令他快乐的是全家都得了救,就在那一夜都受了洗。保罗和西拉在这种忧伤中依然如此的忠心,神很快便他们的困苦变作大的喜乐。我们要随时准备承当神要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仰赖神由祂来处理一切是非。
保罗、西拉被释放离开那城
阅读经文:徒十六35-40
第二天早晨,官长觉得他们作的有点过火,赶快吩咐禁卒把他们二人放了。但现在保罗却不肯走。实际上保罗和西拉都是罗马公民,这些地方官未经合法审讯,擅自鞭打,他们有权上诉。保罗本无意这样作,但他也不愿意腓立比人觉得传福音的人是些无公权的人。于是那些官长亲自来把他们释放了。
他们到了吕底亚家中见了众弟兄之后,就离开那城去了。这样福音便传到了欧洲。传道人看到有人得救便欢喜,能为主受苦就更欢喜,但当人们因见他们在苦难中欢乐而得救时,他们尤其欢喜。
在帖撒罗尼迦:幸福和逼迫
阅读经文:徒十七1-9
他们又到了一座城名帖撒罗尼迦,是马其顿的首都。保罗仍和过去一样进了会堂,根据圣经讲解基督要受苦,并要得荣耀,且说道耶稣即基督。结果和从前一样,有些人信了,有些人拒绝。于是犹太人又起来捣乱,并且控告他们不忠于该撒。不错,保罗讲述耶稣是君王,但他并未教导人违背世上执政掌权的。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经验,一定和其他地方的遭遇很相似。事实上,只要凭圣灵的力量来传讲
福音,结果总是有些人蒙福,有些人反对。有些人得了永生的恩赐,有些人弃绝基督,而拒绝由神来的一切。听福音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因为关系你对福音的态度非
常之大,同时传福音也当慎重行之,因为有些人因此就近神,行之不当,则反使人心刚硬。
看了使徒行传记载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经验,再看保罗写给帖城教会的两封信则更有意义。
在庇哩亚:人们考查圣经
阅读经文:徒十七10-15
保罗此行受逼迫被人送走之后,他们便到另一个城。他们在庇哩亚,发现那里的人比别处的人更愿意听福音,路加说那些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他们很甘心领受保罗所传的讯息,但他们却非不加思考的全部接受;相反的,他们考查圣经要看他所讲的是与不是。
世人的教义:教训很多,大家都说自己为是,作基督徒的人必须晓得如何把一切说法凭圣经来验证。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如果他们的教训,被圣经中的真理所否定,我们不但不要接受,同时还要警告别人。保罗可说是一位伟大的导师,但这些庇哩亚人却把他讲的一切用一句话来验证:『主怎样说的?』论到神和救赎等事最可靠的乃是看看圣经说些甚么。
保罗所讲的既完全根据圣经,他自然希望人有这种求真的态度。因此那地有许多人信了。可是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随即又来捣乱,使保罗不得不离开,但西拉和提摩太仍在那里住了些日子,教会也得以建立。
在雅典:人们留心听道
阅读经文:徒十七16-21
雅典乃是旧日学府中心,许多哲学大师在那里。保罗的日子,有许多人对保罗的教训发生兴趣。同时雅典也是个宗教城巿,各处偶像林立,都是雅典人所拜的神。于是保罗不但在会堂中向犹太人传福音,他也出去到街巿上对愿意听他的人讲论。雅典人总是希望找些新学说,他们听了保罗那种讲法,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亚略巴古是当日雅典的最高法院,位于城中的马斯山──译者),请他把这新道理讲给他们听。
他们和庇哩亚人不一样,他们不信圣经,也不接受保罗所传的讯息。只推崇他们的大哲学家──也不过是人,若无从神来的启示,决不能找到神的真理,现今的人能想出许多奇异的事,但他们思想对神启示的光是封闭的,他们就不能了解属神的真理。我们想要进天国,就必须变成小孩子(太十八2-4;十一35)。
想做测验,
提交评论/问题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行程(慕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行程(慕圣)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书中保罗几次布道?在哪些章节里?主要有那些同工?发生在什么地点?_百度知道
书中保罗几次布道?在哪些章节里?主要有那些同工?发生在什么地点?
提问者采纳
徒20。保罗写这封信时正在哥林多(即第三次布道旅程的最后阶段,或是在其他地方听到福音而信主的人;徒18:25,并且表达他是何等地渴望探访他们,在返回耶路撒冷之前,这些人回到罗马就建立了教会(例如百基拉和亚居拉。保罗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向犹太及外邦信徒有系统地介绍基督教的信仰:2)。参16:10)。参15、彼得及保罗)到过罗马,还没有任何一位教会领袖(包括雅各,他在信中鼓励信徒一共三次。罗马教会里的信徒可能是一些曾经在耶路撒冷过五旬节(参徒2:3-5,可以说是罗马信徒所接触到的第一卷新约圣经:3)。保罗写这封信给罗马教会的时候
我不太明白
第一次:约从公元45年起,保罗由巴拿巴和马可陪同,从安提阿出发,访问了塞浦路斯岛,并经居比路到小亚西亚中心的加拉太省(Galatia)的几个主要城市,在那一带建立了教会。期间他们遭到过犹太人的迫害,也碰到了守摩西律法和犹太仪礼同接受福音的关系问题,尤其是非犹太人如何接受福音加入教会的问题。这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得到了解决。 第二次:在耶路撒冷会议后不久,约从公元50年起。保罗由西拉陪同,再度访问了他早先建立的教会。这个时期主要向希腊传福音。当时,圣灵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保罗就穿过小亚细亚的西部地区来到特罗亚(Troas),后来听到了马其顿的呼声(参徒第16章),保罗就乘船到马其顿,那是他第一次踏上欧洲的疆土。于是他们将福音初次传入了欧洲,并且大有果效。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腓立比和帖撒罗尼迦的教会,也在庇哩亚和西方文明的诞生地雅典传道。在哥林多他们不仅建立了教会,住了两年,并且保罗还写了几封书信(帖前后,加)。 保罗和西拉展开第二次布道旅程,探访保罗先前曾在那里传道的城市。这次他们不走海路而是由陆路出发,沿罗马大路前行,经过基利家和基利家隘口──通过陶鲁山的峡谷,然后向西北行到特庇、路司得和以哥念。圣灵叫他们不要去亚西亚,他们便转向北去庇推尼;但圣灵又阻止他们去那里,他们便向西越过每西亚,到达特罗亚城。
第三次:约从公元54年至57年,保罗从哥林多回安提阿一段时间后又进行旅行布道,保罗再次到以弗所,当时那里的教会根基已经稳固。他在那里住了三年,并以此为中心努力巩固各地教会,从而使以弗所成为了当时亚西亚最大的布道中心。保罗离开以弗所后又重访了马其顿和亚该亚各教会,并写了重要的哥林多书和罗马书。此后他打算去西班牙,其间为了加强各地区教会之间的肢体关系,保罗约在公元58年春先到了耶路撒冷。然而,保罗在耶路撒冷却遭到一些犹太人的反对,并被罗马帝国当局逮捕,于是他在该撒利亚被囚两年后又被解往罗马坐监两年。保罗约在公元60年到达罗马,当时有路加等陪伴他(徒28:30)。保罗抵达罗马后,必须等候审判,在那段时间中,他获得了向罗马人传福音的机会。虽然当时有百般困苦,但他仍与教会联系,从罗马书中,可见保罗与住在罗马的信徒领袖已很熟悉。他在那里还写成了一些书信(弗、西、门、腓)。但是,自罗马皇帝尼禄开始迫害基督教(64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有关保罗的消息了。据说,公元64年保罗在尼禄迫害时殉道,也有记录说保罗在两年后被释放,后到西班牙去传福音。
不客气,给个好评吧,谢谢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
保罗为主的三步舍弃
经文:腓3:7-8;徒20:24,21:13;罗9:3
朱但以理 &
来源:旷野呼声&
  经文:腓3:7-8;徒20:24,21:13;罗9:3  保罗,又名扫罗,曾经是犹太教中的积极分子,从祭司长领了文书捉拿基督徒。在去大马色的路上蒙主耶稣光照,悔改侍主。保罗的一生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效法的,像他所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而保罗为主的舍弃,更是令人称道。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看保罗为主的舍弃:  一、为基督看万事为粪土  保罗曾在《腓立比书》中说到,“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保罗这句话具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当时的腓立比教会出现了一帮恪守律法的狂热份子,主张凭割礼得救。然而,这样的理论遭到了保罗的极力反对。为了达到更有力的驳斥,保罗将他自身远远超越那些人的条件一一讲了出来,告诫他们自己并不是靠这些赢得基督。  1、第八天受割礼:这一点他是严格的遵守了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割礼之约——“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是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日,都要受割礼。”(创17:12)  2、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保罗为何这样说呢?希伯来人的祖先是亚伯拉罕,而亚伯拉罕是以色列人以及基督徒都尊重的先贤。保罗此话的意思是要告诉那些律法主义者,他是亚伯拉罕的嫡出子孙,是正统的犹太人。  3、是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是当时最热心律法的,保罗曾经又在犹太著名的律法师迦玛列门下受教(徒22:3)。  4、曾是热心律法者:他的热心表现在极力逼迫教会,捉拿基督徒下监。意思是要告诉那些人,在当时对律法热心的表现就是逼迫教会(基督徒),而腓立比教会却是相信耶稣的人。证明他们的热心并不被当时那些真实的律法主义者认可,他们的做法并不达标。  5、在律法的义上无可指责:律法的义指的是照着律法的一切礼仪规条遵行,如割礼、守节期、安息日、各样洁净之礼等。保罗在这些方面是无可指摘的。  假如保罗没有立志跟随主,按照他当时在仕途上的发展以他的身份及造诣,在犹太教中肯定是前途无量的,因为以上所提到的几个条件都是很有利的。但是,保罗并不看重这些,所以他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腓3:7)然后又进一步说:“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保罗将“有益的事”拓宽到“万事”,是要告诉我们,这世界上无论任何人、事、物,即便再好,再伟大,如果成为他与基督之间的阻碍,他都将撇弃它们,包括正统律法,何况是“妄自行割”呢?  其实,人生当中有很多需要我们抉择的事情,特别是因为信仰的缘故需要做出的选择会更多,往往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甚至会被人认为是傻子。然而,基督徒必须在这方面站稳自己的立场。  二、为基督不以性命为念  保罗曾经有三次旅行布道,在第三次布道途中对以弗所的众长老做了一番劝勉。其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却不以性命为念。”(徒20:24)保罗这样说并非信口开河,也非自吹自擂。  首先,圣灵早已指示他将要面对这样的事情。《使徒行传》中说:“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什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徒20:22-23)再者,从教会历史上也让我们知道,保罗后来确实因福音的缘故而牺牲。可见,保罗“不以性命为念”是肺腑之言,并非是诳语。保罗这样的信念,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主耶稣所说的一句话:“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5)由此也让我们得知,保罗正是在如此的激励之下才会有那样的决心。不但是保罗,还有众使徒。像希伯来书中所说:“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来11:36-38)因此,在教会历史上有这样一句话:“殉道士的血是福音的种子。”正是因为这些人为福音付上了生命的代价,我们今天才会有福音可听。  教会历史上曾有一位在使徒约翰门下受教的人,名叫坡旅甲,是示每拿教会的长老。主后155年,示每拿爆发了对基督徒极其残酷的迫害,先是有数十人被抓起来扔进了角斗场喂野兽,后来坡旅甲也被抓了。面对行刑官的判决,他不但面无惧色,并且慷慨激昂的说:“我事奉基督已经许多年了,他从未亏待过我。你用烈火威胁我,烈火不过燃烧一时就会熄灭,但你却不知道那将来的审判之火,那永罚之火。不要迟延,你愿意动用什么就动用什么吧。”于是,他被放在了干柴上。当火熊熊燃烧的时候,烈焰中有声音传了出来:“全能的上帝,我们可称颂的救主耶稣基督的父啊,你藉着基督使我们得蒙恩典认识你。掌管天使、诸般权能和全世界的上帝啊,义人都生活在你的面前。感谢你此时此刻让我配得殉道的冠冕,使我能喝我主耶稣基督的苦杯,……谢谢你的怜悯,赞美你的圣名。惟愿藉着我们永远的大祭司耶稣基督,你的爱子,将一切的荣耀都归给你,从今时直到永远。阿们!”  在教会历史上,这样的见证不胜枚举,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所受的都将蒙基督纪念。  三、为基督的救恩情愿被咒诅与基督分离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这句经文是保罗在《罗马书》8章35节说的。可见,没有任何的事情会使他与基督的爱隔绝。然而在第9章保罗却说了另外一句话:“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1-3)  保罗何以前后有如此的反差呢?显然,在罗马教会中有不少的犹太信徒,而保罗在第7、第8章中谈到了上帝的救恩对于犹太人和外邦人是一样的,并且保罗还反复强调有关以色列人的各种难题,特别是关于律法。如此,便无形中把犹太人许多的优越条件勾销了,使他们认为可夸之处皆化为乌有。在这种情形下,犹太基督徒也就很容易误解保罗只看重外邦人而忽略犹太人。因此保罗在此表明自己并非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基督的救赎。并且,为此他愿为同胞付出任何的代价,包括与基督分离。  由此让我们看到保罗对同胞、对基督的一种极其深切的爱,他挂念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有着耶稣基督一样的心肠,“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3:9),因为他深深的晓得,基督已经为他和所有同胞钉在十字架上了,他希望主耶稣的救恩得到同胞们的认可。因此,他为他的同胞伤痛,更为主的救恩能否被同胞们接受而伤痛。保罗是一位基督忠心的仆人,是一位能够体贴主心的好仆人。  无独有偶,摩西也有着这样的心肠。当他在何烈山上领受诫命的时候,山下百姓却造了一只金牛犊成为膜拜对象。摩西知道百姓所犯的是大罪,于是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参出32:15-33)  他们宁可自己失去生命,也不愿让他们的同胞丧生。我们也有着十几亿同胞,我们是否想到过他们的灵魂,是否想到过主耶稣的心在为他们流血。我们应当明白主的心意,体贴主的心。  保罗为主的舍弃是无畏的、是彻底的。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保罗的一生正是照着这样的教导走过来的,一步步的为主舍弃,又一步步的得着基督,直到生命的尽头。
来源未注明"基督网"的文章均仅代表编辑本人观点,不代表基督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如果有任何侵
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注明"基督网"的为本站写作整理,其版权归基督网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不得转载,除非营利性刊物外,但须
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
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14:30保罗的布道路程和时间
保罗的布道路程
保罗被提三层天&,三层天是神乐园。乐园在主基督里,聆听天堂隐秘言。前十四年在大数,精读旧约整五年。揭去帕子见真光,圣灵充满胆包天(林后12:1-4)。
1、耶稣钉十字架和五旬节圣灵降临是在公元30年(太2:1-23路3:23太27:32-56徒1:1-12,2:1-13)。
2、保罗蒙恩(看见大光)是在公元35年(徒9:1-19)。
3、保罗蒙恩在阿拉伯传道3年(徒9:20-25),就是公元38年。
4、公元38年保罗回耶路撒冷会见众圣徒(徒9:26-30)。
5、公元38年回家乡基利家大数精研读圣经五年。
6、公元43年巴拿巴到大数请他出来到安提阿(徒11:25-26)。
7、公元43-44年在安提阿一年常带着捐项到耶路撒冷(徒11:25-30)。
8、公元45-49年与巴拿巴在亚细亚布道4年(徒12:24-14:28)。
9、公元50-53年保罗同西拉第二次布道在欧洲(徒15:1-18:23)。
10、公元53年末-57年深秋第三次布道在以弗所(徒19:1-41)。
11、公元57年在以弗所写的《林前》和《林后》。公元43-57年共十四年,保罗明白了圣经的精意,就是“在基督里的人,听见隐秘的言语”(林后12:1-4),就是圣经的奥秘,也就是“隐藏的吗哪”(启2:7,17)——公元70年圣殿焚烧,犹太教灭亡(彼后3:10-13)。
12、公元58年五旬节前,保罗回到耶路撒冷被捕(徒21:1-23:22)。
13、在凯撒利亚被关押两年,在公元60年冬初又被押往罗马。
14、公元60年冬到61年春,在马耳他岛过的冬天(徒23:23-28:10)。
15、公元61年春到63年夏初又在罗马监狱“足足两年”(徒28:11-31)。
16、公元63年夏初到67年是《新约圣经》成书的非常时期(来13:22-23但9:27)。
A、保罗与彼得(两个见证人)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启11:1-6)。
B、公元67年五月保罗、彼得为主殉道。“三天半”就是三年半(结4:6)。
两个见证人被杀(启11:7-13)。
17、公元67年至70年11月9日是三年半的大灾难(太24:15-27路21:20-24)。
A、蒙神保守的圣徒逃到神预备的地方(聪明的童女)(太25:1-13启12:14)。
B、大灾难中死的人,有为主殉道的;又有犹太人和有“六百六十六”印记的人(赛66:17启13:1-18)。
18、公元70年12月9日是耶路撒冷最黑暗的“一个月”(亚11:8-11)。
19、又过了45天就是“1335日”,主耶稣降临来成全了所有的应许(但12:11-1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罗的三次旅行布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