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ysses mac外部文件夹里的文件 无法插图的问题。

Ulysses — 如果只选一款写作软件,可能就是它了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6971字,被14人关注,获得了17个喜欢
Ulysses — 如果只选一款写作软件,可能就是它了
3月12日凌晨一点,Ulysses 团队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心满意足地便睡下了。几小时之后,拥有的经典写作软件就将迎来新生。
自从喜欢上 Markdown 格式,我几乎把市面上口碑优异的软件都试了个遍,Byword、IA Writer、Mou …… 各有各的特色,直到在前年用上 Ulysses III。
与其说 Ulysses 是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更像是一款写作软件。至于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今天就来向大家介绍这款展翅新生的写作软件。
Ulysses 这次更新,不仅将原来的罗马数字「III」直接删除,以版本号 2.0 取代,更是将历时 12 年的软件图标完全换掉。
关于图标 Ulysses 团队表示,Ulysses 这个名字最初来自于 James Joyce 于 1922 年出版的小说。而这部小说的名字又来自于史诗「奥德赛」中描写的古希腊英雄——。所以他们用了一把象征软件首字母「U」的橙色竖琴作为软件图标,透露出精致的史诗感。
为了这次更新,团队决定重新出发寻找「Ulysses」的意义。经过一番斟酌后,最终找到了一种产自澳洲的蝴蝶品种 —— 。于是,新的图标被设计为蝴蝶造型,而用一支钢笔来作为蝴蝶的躯干则清晰地表达出软件的作用。至于新图标究竟好不好看,或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保留了经典的橙色作为图标色调 。
Ulysses for Mac 2.0 直接从 Ulysses III 更新而来,所有 Ulysses III 的用户均可在 Mac App Store 中获得。
Ulysses for iPad,则是一款全新上架的,售价 128 元。
不同于团队之前在 iOS 上推出的 Daedalus Touch,这次新 Ulysses 在双平台上高度统一。iPad 版包含了几乎所有核心功能,内容也能通过 iCloud 无缝同步。
打开 Ulysses,可以看到一个简洁的三栏布局。左侧是「文库」,中间是按「sheet」组织 的「文稿列表」,右侧大面积的部分则是「内容编辑界面」。个人最喜欢 Ulysses 的地方就是展现在眼前的界面元素非常简单明了,没有什么上手难度。所有的 Markdown 语法可以开启提示面板实时参考,大部分复杂的自定义功能都被藏在上方的按键与设置菜单里。可能你写完一百篇博文也不会用到他们;但你若是准备写一部小说或是做一份公文,它也能胜任。
相对于本身极客属性较强的 Markdown 语法,Ulysses 反其道而行有意弱化 Markdown 的表现形式,从而对广义上的文字创作者更友好。作为一款为文字创作者准备的写作软件,按流程它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通过这四部分,你便可以在一款软件中完成从「只言片语的灵感」到「井然有序的作品」这整个过程。
Ulysses 的编辑器以 Markdown 为基础,同时也支持 Markdown XL 等衍生语法,令你能方便地创作出各种包含表格在内的结构化内容。甚至还能通过与 Marked 作者合作开发的「Textbundle」格式,将包括图片在内的富媒体内容严格按照你的意图输出。真可谓「用输入纯文本的体验来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富媒体内容」。
如果你对简单的 Markdown 语法都感到头大,也不必担心。Ulysses 可以调出语法面板供你实时参考;同时还处理了语法在编辑区的表现样式,你看不到密密麻麻的超链接内容或是图片地址,各种标题、列表、文字格式也通过颜色区别,你所要关注的只有文字本身。都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当你第一次打开 Ulysses,编辑区里的功能说明文档本身就是一部关于 Markdown 语法的绝佳教程,推荐阅读。
此外,它还拥有丰富的快捷键、统计、备注、自定义写作模式、实时预览、版本控制等辅助功能。最「无聊」的是它甚至还利用心理学原理,可以让你设置字数目标并漂亮地分享到社交网络来促进自己的创作热情。
这部分算是 Ulysses 最大的特色。左侧「文库」面板采用了苹果生态中经典的「库」概念。不论你的内容实际保存在哪里,都可以有序的显示在「文库」中。目前文库支持显示本地、iCloud 以及从 Dropbox 等第三方位置导入内容。在「文库」中可以通过「多层文件夹」和「智能过滤」来组织不同的内容,为方便理解可以把这两个概念看成是 Finder 中的「文件夹」和「智能文件夹」。
「文稿列表」则是具体放置创作内容的容器。这里没有标题、文件名之类的概念,所以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图新建一张张文稿来创作内容。然后在「文稿列表」中对各项内容进行标星、排序、复制、拆分、融合等组织类的操作。
「内容编辑区」则通过「附件」面板里的「标签」、「笔记」以及 Markdown 自身具有的标题层级概念来更精确的管理、组织内容。
至于「究竟应该怎么用?」,我的答案是「可繁可简。关键在于你想怎么用。」比如这里有一篇用 Ulysses 来组织一部小说创作的,令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但在自己实际写博客的流程中,仅仅是专门建一个博客文件夹,然后一篇 post 作为一张 Sheet,也用的挺舒服。
这一部分,有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其一是指在「编辑区」中体现的语法显示样式,另一个是指最终输出成各种格式时所呈现出的样式。两者都可以在选项菜单中进行自定义。
编辑区样式,主要定义了创作时不同语法令字符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形同其他编辑器对编辑界面各种元素的自定义。除了完全手动自定义,还可以在预设的方案中选择或是在官方网站下载用户分享的各种自定义方案。
输出样式,则可以详细定义不同元素输出到不同格式时呈现的状态。这一块功能相当强大,对于 HTML 和 ePub 格式,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 CSS 输出符合自己意图的样式;对于 PDF 和 RTF 格式,Ulysses 参考 CSS 样式自创了一套 ,供用户使用。用户通过编程的方式创建自己的样式,不仅自己可以按需重复使用还能方便的分享给其他用户。正因为此,即便一般用户不理解各种样式的语法细节,也可以直接去挑选自己需要的「模板」。
当完成所有创作、调整工作后,便来到了输出这一步。目前 Ulysses 直接支持以纯文本、HTML、ePub、PDF、RTF 这五种格式输出。可以复制到剪贴板、另存为文件、邮件给某人或是在其他程序中打开供进一步编辑。
不过总体来讲,内容输出这方面 Ulysses 表现的还比较传统。不像 Byword 那样可以直接发布到 Tumblr、Wordpress 等网络服务中,算是一个不足。
回头看 Ulysses 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从复杂到简洁的变化过程。我个人相当喜欢这种变化。不是说功能不断减少,而是将各种高级功能尽可能藏到背后,需要时它一直在那儿;只想写字时简洁的界面令人倍感轻松愉悦。
所以说,如果只打算买一款写作软件,那么 Ulysses 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写这篇文字时特意尝试 Ulysses Mac 与 iPad 版交替使用,初步体验相当顺滑。待多用一阵子再来详细介绍下 Ulysses for iPad。[1]: 尤利西斯凤蝶多为山蓝色。
[2]: 一张文稿可以是一篇博客,也可以是小说中的一个章节,这就是一张有待日后整理、组织的纸。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请问各位:我的word里的插图(指的是剪贴画一类的)为什么打不开呢?请问怎么解决啊?_百度知道
请问各位:我的word里的插图(指的是剪贴画一类的)为什么打不开呢?请问怎么解决啊?
以便启动这项功能.可我试过了,根本就没有这种操作啊??究竟该怎么弄才能运行呢?或着有其他什么办法吗每次打开都会出现这样的话,并更改功能到”从本机运行”或”从光盘/网络运行”,在运行安装程序后选择”添加或删除功能”,目前尚无法使用这项功能:word无法显示剪贴板
;CAGCAT10安装目录下的MEDIA&#92,拷贝CAGCAT10这个文件夹,粘贴到这个文件夹里面:\CAGCAT10,到你安装office的文件夹里找到MEDIA文件夹,重新启动word文档;Program Files\ MEDIA\Microsoft Office&#92
其他类似问题
3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剪贴画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多半是没有安剪贴画的功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周 App 派评:写作大拿 Ulysses、图片印戳 Oiday、习惯养成 Today、维基浏览 Viki
春天到了,你还沉沦在隆冬的慵懒之中吗?快用 Today 设置一个运动目标,别在夏天对着赘肉空流泪。在晨跑时,若恰好邂逅朝阳升起,可以用 Oiday 标记那一刻的蓬勃生机。如果跑得太欢脱不幸迷了路,没有...
春天到了,你还沉沦在隆冬的慵懒之中吗?快用 Today 设置一个运动目标,别在夏天对着赘肉空流泪。在晨跑时,若恰好邂逅朝阳升起,可以用 Oiday 标记那一刻的蓬勃生机。如果跑得太欢脱不幸迷了路,没有谁会比 Viki 更清楚这是哪里。最后,记得用 Ulysses 将这些都记在你的 iPhone 里。
Ulysses for iOS:终于等到的全平台支持
Ulysses 一直是我 Mac 端写作主力,曾经它最大的劣势就是对移动端的「零支持」,在一年前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对 iPad 的支持依旧不足以满足我的需求,毕竟 iPhone 才是「形影不离」的那位。现在,我们终于等到了通用版的上架,其他那些写作应用真的可以靠边了。
Ulysses 本身的优点各位可以从往期文章中自己搜寻,单说 Ulysses for iOS 就已然超越了许多同类型应用。首先是极高的同步效率,虽然依靠着不太靠谱的 iCloud,却鲜有同步失败的情况,对 Handoff 的响应也非常及时。
其次是全新设计的工具栏就极大地提升了移动端输入效率。在中文语境下,要切换中英文输入添加 Markdown 语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这一工具栏的设置使得语句只需一点即可添加。段落标记仅对光标所在段落有效,其余则会根据光标所在位置或是所选文字添加标记。如果说上一期的 WeicoNote缺少 Markdown 而不足以成为主力,那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Ulysses 呢?
Oiday:为图片留下那一刻的印记
明信片上吸引人的不只有精美的图画,右上角的邮戳同样让人痴迷。一个简单的印记,却容纳了那时那地那景,目及它往事随即浮现。以往要获得它们总免不了漫长的等待,而现在只需打开 Oiday,就能为你所有照片添加一个充满记忆的印戳。
Oiday 会获取你的位置、高度、时间信息以及周围噪音值,自动在图片上盖上不同样式的印戳。在编辑界面横滑,还可以为照片添加不同的画面效果,让印戳更好地与照片融合在一起。不过目前 Oiday 印戳样式不过五六种,而且地点也仅用文字标识,不如精心设计的邮戳来得精致。如果能多提供几款印戳,并将地点信息图像化,相信更能获得用户青睐。
Today:每天都是一场「任务游戏」
现下许多游戏都少不了「任务系统」,比如近期火爆的 Clash Royale,完成相应成就你就可以获得经验和钻石奖励。实际上我们过的每一天都是一场「任务游戏」,有的任务完成了可以获得工作上的满足,有的能激励你的味蕾,有的则能让你的身体更为强健。如果你觉得这有些虚无缥缈,不妨让 Today 帮你将一切具象化。
以「每天走一万步」为例,只需点击「+」,输入任务名,选择任务频率、提醒时间以及任务封面,即可开始此项任务。到现在为止,你或许觉得它与一般的 To-do 应用似乎毫无区别,可当你上滑页面看到底部的「Add New Card」就能发现 Today 的不同之处。它可以在任务中添加不同的功能性卡片,比如「健康」中的步数记录,可以让你更好地跟踪自己的行走量。如果你设置的任务是「每周读完一本书」,那计数器卡片则能满足你的需求。此外,你还能向任务中添加图片和日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当任务一个又一个地左滑完成,你或许会发现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
目前 Today 仅支持同时进行一项任务,如果需要多任务、多卡片以及指纹保护支持,则需要花费 30 元内购解锁。
Viki:让维基百科告诉你这是哪里
走在这座熟悉的城市中,你知道脚下的这条路有着怎样的历史,知道边上那座建筑经历了什么故事吗?觉得熟悉的一切忽然陌生了?不用担心,Viki 会告诉你它的前世今生,带你重新了解这座城市。
Viki 的基础是大家熟知的「维基百科」,但它并没有突出百科词条或是搜索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地图,你所在的位置就在地图之中。你附近的那些标记连接着底部一排多彩色块,每一个色块都是一个词条,它们便会告诉你这一条路一幢楼的故事。当然,这只是 Viki 的一部分,撇开「Nearby」这一部分,它仍然是一款称职的第三方维基浏览器,精美程度丝毫不逊于刚刚更新 5.0 版的官方应用。不过你依旧需要自架「登云梯」才能正常阅读。
「扑街」AppFlexBright:有种应用叫做手慢无
女王节那天,一款调节屏幕色温的应用上架,激起了千层浪。FlexBright 可以通过定位获取时间,在日升和日落时调整屏幕色温。此外,它还可以监测你使用手机的时间。当它判断你盯着手机屏幕时间过长,便会提醒你降低屏幕亮度,减轻视疲劳。当大家还在疑惑 Apple 是否放宽了审核政策,它却在 2 天后依旧被「无情」地下架了。有种应用叫做「手慢无」,Vidyo是,它亦是。
「一周 App 派评」是少数派的特色栏目。App Store 每周都会上架大量新 App,有哪些值得一试?我们从五花八门的新 App 里挑选 3 ~ 5 款真正值得你关注或尝试的,作出介绍点评,供你参考。
你可以 点此阅读往期「一周派评」,也欢迎你通过邮件向我们提供素材。
猜你感兴趣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lysses mac 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