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角尺寸标注天正半径标注样式R4的那种样式怎么改!!!!急!!!!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方法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方​法
大小:1.7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CAD会的来,怎么把尺寸标注的R4改正12-R4,初学者,望多指教!_百度知道
CAD会的来,怎么把尺寸标注的R4改正12-R4,初学者,望多指教!
提问者采纳
输入ED命令+回车+选要改的对象+直接在前面加上12-R4.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尺寸标注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实在不行,就在特性—标注文字——直接输入就行
右键-属性-文字-修改,去里面找找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机械制图多个相同直径的圆怎么标注,多个相同半径是不是标注一个就可以了?_百度知道
机械制图多个相同直径的圆怎么标注,多个相同半径是不是标注一个就可以了?
提问者采纳
标注一个就可以了:5个直径是10的圆→5-∮10。举例以下供参考
嗯,也可以这样表示。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多个相同直径呢
多个相同直径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1 拉深加工概述 4.2 拉深变形特点 4.3 拉深工艺计算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4.4 拉深模典型结构4.5 拉深件的工艺性4.6 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尺寸4.7 拉深中的辅助工序4.8 拉深模设计实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
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7.双动压力机上的拉深模 图4-2 有压边圈 的首次拉深模 1-模柄;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下模座; 9-卸料螺钉; 10-凸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动画7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2 有压边圈 的首次拉深模 1-模柄;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下模座; 9-卸料螺钉; 10-凸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3 圆筒形件拉深变形过程 1-凸模;2-压边圈;3-坯料;4-凹模动画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4 拉深件的网格试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4 拉深件的网格试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平面凸缘部分 (2)凹模圆角区 (3)筒壁部分(4)凸模圆角部分(5)圆筒底部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动画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1 拉深加工概述1.拉深的基本概念(又称拉伸、拉延、压延、引伸等)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件 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如图拉深是冷冲压的基本成形工序之一.2.典型的拉深件用拉深方法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盒形零件及其他形状复杂 的薄壁零件。如图 拉深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仪表、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 和日常生活用品中。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拉深工艺分类 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不变薄拉深通过减小毛坯或半成品的直径来增加拉深件高度, 拉深过程中材料厚度的变化很小,可以近似认为拉深件壁厚等于 毛坯厚度。 变薄拉深是以开口空心件为毛坯,通过减小壁厚的方式来增 加拉深件高度,拉深过程中筒壁厚度有显著变薄。 本章只介绍圆筒形拉深件的不变薄拉深的工艺与模具设计。 4. 拉深模具的特点 拉深成形所用的冲模叫做拉深模(如图) 。 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 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2 拉深变形特点4.2.1 4.2.2 4.2.3 拉深变形过程 拉深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 拉深件质量分析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2.1 拉深变形过程 平板圆形坯料拉深成为圆筒形件的变形过程如图。 拉深过程中金属的变形,可通过网格试验加以分析。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网格试验: 在毛坯上画出等距离a的同心圆与等分中心角的辐射线组成的 网格(如图) ,然后将带有网格的毛坯进行拉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在拉深后我们发现如图: (1)工件底部的网格变化很小, (2)侧壁上的网格变化很大, 以前的扇形毛坯网格变成了拉深后的矩形网格, 离底部越 远矩形的高度越大。 以前的等距同心圆,变成了与工件底部平行的不等距的水 平圆周,并且愈是靠近工件口部,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愈大 a1&a2&a3&…&a; 以前夹角相等的半径线在拉深后在侧壁上变成了间距相等 的垂线b1=b2=b3=…=b; (3)测量此时的工件高度,发现筒壁高度大于(D-d)/2,这说明材料 沿高度方向产生了塑性流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自筒壁上取下网格中的一个小单元 体来看,假如忽略厚度变化,则前后小 单元体的面积不变,即A1=A2。 扇形小单元体的变形是切向受压缩, 相邻单元体之间产生压应力σ3; 径向受拉伸,相邻单元体之间产生 了拉应力σ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动画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变形过程可以归纳如下: ① 在拉深过程中,其底部区域几乎不发生变化。 ② 在拉深过程中,由于金属材料内部的相互作用,使金属各单元 体之间产生了内应力: 在径向产生拉伸应力ζ 1,在切向产生压缩应力ζ 3。 在σ1和σ3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区的材料 屈服,产生塑性变形并不断地被拉入凹模 内,成为圆筒形件的筒壁部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2.2 拉深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后得到的工件,厚度和硬度沿底部向口部是不同的(如图) 。 说明在拉深变形中坯料的变形极不均匀,坯料各部分的应力应变 状态是不一样的。 现以带压边圈的直壁圆筒形件的首次拉深为例,说明在拉深过 程中某一瞬时毛坯变形和应力情况(如图) (1).平面凸缘部分 (2).凹模圆角区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 (5).圆筒底部分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主要变形区 过渡区 传力区 过渡区 小变形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平面凸缘部分 主要变形区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凸缘变形区材料径向拉应力ζ 1和 切向压应力ζ 3的分布规律.? 1 ? 1.1? lnRt RRt ? ? 3 ? ?1.1? ?1 ? ln R ?? ? ? ?当拉深进行到某瞬时,凸缘变形区 的外径为Rt时,由上述两式可得到ζ 1 和ζ 3的分布规律曲线如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在变形区的内边缘(即 R ? r0 处): 径向拉应力最大,其值为:? 1 max ? 1.1? ln 而 ? 3 最小,为? Rt ? ? 3 ? 1.1? ?1 ? ln( ) ? r0 ? ?Rt r0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在变形区外边缘处(即 R ? Rt 处): 切向压应力最大,其值为:? 3 而拉应力ζ 1最小为零。max? 1.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凸缘外边向内边σ1由低到高变化,σ3则由 高到低变化,在凸缘中 R ? 0.61Rt点处 有 ?1 ? ? 3 。 用R所作出的圆将凸缘变形区分成两部分: 在R>Rt(即凸缘外围)处,板厚略有增 厚。 在R<Rt(即凸缘内环)处,板厚略有减 薄。。 在凸缘中 R ? 0.61Rt 为厚度变化的分 界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凹模圆角区 过渡区 凸缘与筒壁的过渡区 厚度方向受到凹模圆角的弯 曲作用,产生压应力σ2;材料厚度 变薄,产生压应变ε 2。 当凹模圆角半径过小时,就会 出现弯曲开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3)筒壁部分 传力区 它将凸模的作用力传递给凸缘变形区。 筒壁部分是凸缘部分材料经塑性变形后 形成的。 只承受单向拉应力ζ 1,发生少量的纵向伸长和厚度减薄。。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凸模圆角部分 过渡区 筒壁和圆筒底部的过渡区。 该部分的变薄现象严重得多。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5)圆筒底部分 小变形区 这部分材料在一开始就被拉入凹模内。 受到两向拉应力σ1、σ2,拉应变为ε 1 、 ε 3,和厚度方向的压应变ε 2。由于凸模摩擦力的制约,筒底的应力与应变都不大,材料 变薄很小,可忽略不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2.3 拉深件质量分析 1. 凸缘起皱 2. 筒壁拉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起皱与拉裂是拉深过程中的两大障碍,是拉深时的主要质量 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起皱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压边圈等方法加以 解决,但拉裂的问题就要复杂得多; 实际生产中,拉裂是拉深中的主要破坏形式。。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 凸缘起皱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过程中,凸缘变形区的材料在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 可能会失去稳定性,而在凸缘的整个周围产生波浪形的连续弯曲, 这就是拉深时的起皱现象。如图 ? 起皱的不利影响: ①拱起的皱褶很难通过凸、凹模间隙拉入凹模; ②皱折留在工件的侧壁上; ③起皱后的材料与模具间摩擦加剧,降低模具寿命。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影响起皱的因素: (1)切向压应力的大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时σ3的值决定于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需要转移的剩 余材料越多,则ζ 3越大,就越容易起皱。 (2)凸缘变形区板料本身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变形区的相对厚度 t ?Dt ? d 0 ?或t ?Rt ? r0 ?越大,即凸缘变 形区较小较厚,抗失稳能力强,稳定性好,不易起皱。 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硬化程度越大,抵抗失稳的能力越强。 凸缘起皱最强烈的时刻出现在 Rt ? (0.7 ~ 0.9) R0 时。 ?防止凸缘起皱的措施 生产中通常采用压边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 筒壁拉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筒壁传力区所受的拉应力 ? p 除了变 形区所需要的变形力ζ 1外,还需要克服其 他一些附加阻力: (1)压边力引起的摩擦阻力 (2)材料流过凹、凸模圆角时的摩擦阻力 (3)材料流过凹、凸模圆角表面产生的弯 曲变形的阻力等。 (4)筒壁与凹模的摩擦力等。 ? 不发生拉裂必须满足的强度条件: ? p ? [? b ] ? 当不满足该条件时,拉深件就会在底部圆角与筒壁相切处― ―危险断面产生破裂。如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为了防止筒壁拉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 p ? [? b ]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筒壁传力区的拉应力,如正 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合理确定拉深变形程度、凹模圆角 半径、改善润滑条件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先设计拉深模,待毛坯形状 尺寸确定后再设计落料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各种简单形状的 表面积计算公式 见表4-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m1 ? d1 D m1 ? d1 D m2 ? d 2 d1 m2 ? d 2 d1 .......... ... .......... ... mn ?1 ? d n ?1 d n ? 2 mn ?1 ? d n ?1 d n ? 2 mn ? d n d n ?1 mn ? d n d n ?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动画10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3 拉深工艺计算4.3.1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4.3.2圆筒形零件拉深工艺 如图 1.坯料尺寸的计算 2. 拉深系数的确定 3. 拉深次数的确定 4. 圆筒形件拉深半成品尺寸的计算 圆筒形件拉深次数、半成品尺寸的计算例题-5. 圆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 拉深力与压边力 1.拉深力 2. 压边力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3.1 圆筒形零件拉深工艺 1.坯料尺寸的计算 如图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原则: ①体积不变原则(面积相等原则): 拉深前毛坯表面积等于拉 深后零件的表面积; ②形状相似原则: 拉深毛坯形状一般与拉深件横截面形状相似。 如图 确定切边余量 拉深后工件的口部往往不整齐(如图),因此通常采取加大 工件高度或凸缘宽度的办法,拉深后再切边,因此计算毛坯尺寸 时应增加切边余量 。如表4-1和4-2 注意d按中线尺寸确定,当t&1mm时,可忽略厚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 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对于简单形状的拉深件,一般先将拉深件分解为若干简单的 几何体, (如图),分别求出它们的表面积后再相加即为拉深件 的总面积 A ? A ? A ? A ? ........? A?i123n对旋转体拉深件,毛坯为圆形,毛坯面积为 A ??4D2根据面积相等原则: A ?则毛坯直径为:D??4D2 ?4?Aii?A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例4.1 求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毛坯直径(如图)。 解:可将拉深件分成3部分A1、A2、A3 ? ?d12 A3 ? ?d 2 h A1 ? A2 ? r (?d1 ? 4r ) 根据 A ? 得 D?44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将 ? ? 3.14 ,h ? H ? rA1 ? A2 ? A3 ? d12 ? 4d 2 h ? 2?rd1 ? 8r 2 ?4D 2 ? A1 ? A2 ? A3,d1 ? d 2 ? 2r 代入上式,得22 D ? d 2 ? 4d 2 H ? 1.72 rd 2 ? 0.56 r 2注意:H应包括修边余量Sh; t≥1mm时,应按拉深件的中线尺寸计算;常用旋转体拉深件毛坯直径D的计算公式可查表4-4。。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 拉深系数的确定 如图 (1)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是指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 m1 ? d1 D 品)的直径之比。m1 ? d12 D1 d 2 ? d m2 ? d... ..........2 d1 ..........d n ?1 d n ? 2 mn ?1 ?... mn ?1 ? d n ?1 n ?d n ? 2 ? dn d 1 mn ? d n d n ?1总拉深系数是工件的直径与毛坯直径之比 d n d1 d 2 d 3 d n?1 d n ? m1m2m3 …mn?1mn m总 ? ? ? D D d1 d 2 d n?2 d n?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m ?d D1 1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m1 ? d12 D1 d 2 ? d m2 ? d... ..........2 d1 ..........d n ?1 d n ? 2 mn ?1 ?... mn ?1 ? d n ?1 n ?d n ? 2 ? dn d 1 mn ? d n d n ?1拉深系数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 拉深系数是拉深工艺的重要参数; 它是衡量拉深变形程度的指标。拉深系数愈小, 表示拉深前后毛坯的直径变化愈大, 即变形程度越大。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极限拉深系数如图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极限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过小,就会使拉深件起皱、断裂。 使拉深件危险断面濒于拉断时的拉深系数称为极限拉深系数。 ?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 由于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很多,目前仍难采用理论计算 方法准确确定极限拉深系数,实际采用的极限拉深系数是在一定 的拉深条件下用试验方法得出来的。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各种材料的极限拉深系数见表4-5、 表4-6和表4-7。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主要因素 ① 材料的力学性能 ② 板料的相对厚度 ③ 模具结构 ④ 拉深次数 ⑤ 摩擦与润滑条件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拉深系数应 大于 其极限拉深系 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① 材料的力学性能屈强比 ? s / ? b 愈小,伸长率δ 愈大,极限拉深系数愈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② 板料的相对厚度t / D 大,有利于减小极限拉深系数。③ 模具结构采用压边圈并施加合理的压边力可减小极限拉深系数; 采用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与凸、凹模间隙可以减小极限拉深系数。④ 拉深次数材料经过拉深后会产生冷作硬化。 因此,第2次及以后各次拉深系数要比首次大得多,且通常后一次都略 大于前一次的拉深系数。⑤ 摩擦与润滑条件凹模与压边圈的工作表面应十分光滑并采用润滑剂,可以减小极限拉 深系数; 凸模表面不必很光滑,也不需要润滑,有利于减小极限拉深系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 拉深次数的确定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确定拉深次数是为了计算各次半成品的直径和拉深高度,作为 模具设计的依据。 圆筒形拉深件的直径为dn,其毛坯直径为D,则拉深件的总拉深 系数 m总 ? d n 。 D 当 m总 ? m1 时,则该零件只需一次就可拉出,否则就要进行多 次拉深。 需要多次拉深时,其拉深 次数可按以下方法确定: (1)推算法 (2)计算法 (3)查表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推算法根据t/D 值从表4-5或4-6中查出m1、m2、m3……, 从第1次拉深d1 向dn 推算,即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然后d1 ? m1 D d 2 ? m2 d 1? dn ? ? dn ?d 3 ? m3 d 2…………d n ? mn d n?1 ? d n直到dn <或= d 为止。 此时n 即为所需的拉深次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计算法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如果要由一个直径为D的坯料最后拉深成直径为dn的工件, 初步估算时可先取后续各次拉深系数均为mnlg d n ? lg?m1D ? n ? 1? lg mn计算所得的拉深次数n,其小数部分的数值,不得按照四舍 五入法,而应取较大整数值,因表中的拉深系数已经是极限值。。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查表法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还可直接由各种实用的表格中查取。 如表4-8是根据坯料相对厚度t/D与零件的相对高度h/d查取 拉深次数; 表4-9则是根据坯料相对厚度t/D与拉深件的总拉深系数查取 拉深次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 圆筒形件拉深半成品尺寸的计算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各次半成品的直径 如图 确定拉深次数之后,根据实际拉深系数应大于极限拉深系 数及多次拉深时变形程度应逐次减小(即后继拉深系数应逐次增 大)的原则,重新调整各次拉深系数。 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各次拉深系数计算各次拉深后的半成品 直径,直到dn等于工件直径d为止。d1 ? m1 D/d 2 ? m2 d 1/d 3 ? m3 d 2 ………… / d n ? mn d n?1 ? d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式中m1/、m2 / 、m3 /是经 过调整后的拉深系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各次拉深后半成品的高度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各次拉深半成品的高度可根据半成品零件的面积与坯料面 积相等的原则求得? D2 ? r h ? 0.25? ? d ? d ? ? 0.43 d ?d ? 0.32r ? ? ? ?当要分别计算各次半成品高度h1、h2、h3…时,上式中的 d、r应分别以各次的d1、r1; d2、r2 ; … dn、rn代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解题步骤: t≥1mm时,尺寸按中线计算 (1) 确定修边余量Sh (2) 计算毛坯直径D (3) 确定拉深次数 ① 判断能否一次拉出 ② 计算拉深次数 (4)半成品尺寸确定 ① 半成品直径的计算 ② 半成品高度计算 (5)画出工序图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解题步骤: t≥1mm时,尺寸按中线计算 (1) 确定修边余量Sh (2) 计算毛坯直径D (3) 确定拉深次数 ① 判断能否一次拉出 ② 计算拉深次数 (4)半成品尺寸确定 ① 半成品直径的计算 ② 半成品高度计算 (5)画出工序图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例4.3 试确定如图4-18所示圆筒形件的坯料直径、拉深次数和各 半成品件的尺寸。材料08钢,材料厚度 t=1mm。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解: t=1mm,尺寸按中线计算:d = 20mm,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h =67.5mm, r =4mm。。 (1)确定修边余量Sh根据 h ? 67.5 ? 3.4 ,查表4-1,取: d 20 ?h ? 6mm (2)计算毛坯直径D 按表4-4的公式D?2 d 2 ? 4d 2 H ? 1.72 rd 2 ? 0.56 r 2 ? 78 mm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3).确定拉深次数 ① 判断能否一次拉出 判断是否用压边圈:P197表4-14 t 对于图示的零件,由毛坯的相对厚度:/ D ? 100 ? 1.28 从表 4-5中查出各次的拉深系数 :m1=0.50, m2=0.75,m3 =0.78, m4=0.80。m总 ?该零件的总拉深系数d D ? 20 ? 0.256 78则 :m总 ?? m1 故该零件需经多次拉深才能够达到所需尺寸。。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②计算拉深次数 ? 计算法 lg d ? lg?m1 D? lg 20 ? lg(0.50 ? 78) n ? 1? ? 1? 不用该法 lg mn lg 0.75 ? 查表法 t / D ? 100 ? 1.28 h / d ? 73.5 / 20 ? 3.7 查表4-8得 n=4 ? 推算法 由表4-5查得m1=0.50, m2=0.75, m3 =0.78, m4=0.80,则各次拉深直径依次推算为d1 ? m1 D ? 0.50 ? 78 ? 39mm? d ? 20 mm? d ? 20 mmd 2 ? m2 d1 ? 0.75? 39 ? 29.3mmd 3 ? m3 d 2 ? 0.78? 29.3 ? 22.8mm? d ? 20 mm ? d ? 20 mmd 4 ? m4 d 3 ? 0.81? 22.8 ? 18.3mm不必再推算下去。表明需用4次才能拉成。。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4)半成品尺寸确定(如图4-19) ①半成品直径的计算 拉深次数确定后,根据计算直径 d n 应等于 d ,对各次拉 深系数进行调整,原则是: a.使实际采用的拉深系数大于推算拉深次数时所用的极限 拉深系数; b.后一次的拉深系数应大于前一次拉深系数; 则拉深系数 m1=0.50, m2=0.75, m3 =0.78, m4=0.80, 应调整为零件实际使用拉深系数: ? ? ? ? m1 ? 0.53, m2 ? 0.76, m3 ? 0.79, m4 ? 0.8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调整好拉深系数后,重新计算各次拉深的圆筒直径即得半成 品直径。 零件的各次半成品直径为 :' 第1次 d1 ? m1 D ? 0.53? 78 ? 41mm ' 第2次 d 2 ? m2 d1 ? 0.76? 41 ? 31mm' 第3次 d 3 ? m3 d 2 ? 0.79? 31 ? 24.5mm ' 第4次 d4 ? m4d3 ? 0.82? 24.5 ? 20mm。。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②半成品高度计算 先取各次半成品底部的内圆角半径分别为r1 ? 5mm, r2 ? 4.5mm, r3 ? 4mm, r4 ? 3.5mm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D2 ? r 由式 h ? 0.25? ? d ? ? 0.43 ?d ? 0.32r ? r按中线值 ? d ? d ? ? ? 782 ? 5.5 h1 ? 0.25? ? ? 41? ? 0.43? ? ?41? 0.32 ? 5.5? ? 29.3m m ? 41 ? 41 ? ? ? 782 ? 5 h2 ? 0.25? ? ? 31? ? 0.43? ? ?31? 0.32 ? 5? ? 43.6m m ? 31 ? 31 ? ? ? 782 ? 4.5 h3 ? 0.25 ? ? ? 24.5 ? ? 0.43? ? ?24.5 ? 0.32 ? 4.5? ? 58m m ? 24.5 ? 24.5 ? ?h4 ? 73.5mm。。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5)画出工序图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5. 圆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以后各次拉深的特点 后续拉深所用的毛坯与首次拉深时不同,不是平板而是圆筒件, 故以后各次拉深与首次拉深有许多不同之处: 如图 ①毛坯的厚度与力学性能的均匀性不同,故极限拉深系数不同; ②变形区的变化规律不同(如图); ③拉深力的变化规律不同: 压力行程曲线(如图); ④破裂发生的时间不同;⑤起皱发生的时间不同(如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以后各次拉深的方法大致有两种方法:正拉深与反拉深 正拉深 反拉深 如图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方向与前一次拉深方向一致,为常用的拉深方法。 拉深方向与前一次相反,工件发生翻转,内外表面互换。 反拉深 动画04反拉深零件举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3.2 拉深力与压边力1.拉深力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 压边力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拉深力 对圆筒形件有压边圈拉深时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F ? K?dt? bK----修正系数,见表4-13, 首次拉深时用K1,以后各次拉深时用K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 压边力 ?压力的作用: 防止拉深过程中凸缘起皱。 ?是否采用压边圈的判断,见表4-14。 ?压边力的大小应适当: 过大,会使拉深件在凸模圆角处过分变薄甚至拉裂; 过小,起不到防止起皱的作用。 ?压边力的计算:FQ ? ApA----实际压边面积 q----单位面积上的压边力,由表4-15查取。 对圆筒形件,首次拉深时的压边力 ? 2FQ1 ? 4如图[ D ? (d1 ? 2 R凹) 2 ] p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以后各次拉深时的压边力 ?FQn ? 4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如图2[d n ?1 ? (d n ? 2 R凹) 2 ] p在实际生产中,压边力的大小要根据既不起皱又不拉裂的原 则,在试模中加以调整。 压边装置应考虑调整压边力的方便。 ?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 ?刚性压边装置 如图 如图 多用于普通的单动压力机上。 用于双动压力机上,拉深高度较大的工 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拉深时压力机的选择 1. 拉深时压力机标称压力的选择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采用单动压力机时,压边力与拉深力是同时产生的(弹性装 置产生),所以总拉深力应包括压边力在内,即F总 ? F ? FQ在选择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时必须注意:当拉深行程较大, 特别是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时,不能简单地将落料力与拉深力 迭加去选择压力机吨位。如图 准确的选择压力机的原则应是:工作行程中的实际变形力 曲线必须在压力机的压力曲线所允许的范围内。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际上,为了选用方便一般可按下述经验公式对压力机 公称压力作概略估算 浅拉深时: F总≤(0.7~0.8) F压 h 即 F压≥(1.25~1.43)F总 ? 0.8d深拉深时: F总≤(0.5~0.6) F压 即 F压≥(1.67~2)F总。。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 拉深功与功率计算 由于拉深过程工作行程较长,消耗功较多,因此对拉深还需 验算压力机的电动机功率。拉深功拉深功率W ? F平均h ?10?3 ? CFmax h ?10?3W ?n P? 60 ? 1000拉深所需压力机的电动机功率为:P 电机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K ?W ? n ? 60 ? 1000? ?1 ? ?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 压力机行程的要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对于拉深件,选择压力机时,不仅要考虑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为了方便取件,还要求压力机行程满足:S ? 2 .5 hh为工件的高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FQ1 ??4[ D 2 ? (d1 ? 2 R凹) 2 ] pFQn ??4[d n ?1 ? (d n ? 2 R凹) 2 ] p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首次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 环形面积是逐渐缩小的; 动画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后续拉深时,环形变形区的面积保持 不变,只是在拉深终了前才逐渐缩小。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首次拉深; 2-以后各次拉深 图 4.2.4 首次拉深与以后各次拉深的拉深力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适用于坯料塑性好, m&0.6,t/D≥2%的拉深图4.6.1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一)1、8、10-螺钉; 2-模柄;3-凸模; 5-凹模;6-刮料环; 7-定位板;9-拉簧; 11-下模座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动画05图4.6.2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二) 1-定位板;2-下模座;3-凸模;4---凹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33 无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 1-锥孔压块;2-拉深凹模;3-凸模定位圈;4-拉深凸模;5-定 位板;6-凹模套圈;7-垫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压边螺钉; 2-拉深凸模; 3-压边圈; 4-定位板; 5-拉深凹模; 图4-34 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压边圈在上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动画06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上模座; 2-推杆; 3-推件板; 4-锥形凹模; 5-限位柱; 6-锥形压边圈; 7-拉深凸模; 8-凸模固定板; 9-下模座图4-35 有锥形压边圈的倒装拉深模(压边圈在下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36弹性压边装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橡皮和弹簧压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只适用于浅拉深。 在普通中、小型单动压力机上还是被广泛使用。 但要正确选择弹簧规格及橡皮的牌号与尺寸,尽量减少其不利方面; 或采用限位柱(如图),防止压边圈将毛坯压得过紧。 ?气垫式压边装置:压边效果比较好, 但结构、制造、使用与维修都比较复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38带限位装置装置的压边圈使压边圈与凹模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动画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由于凸缘区在拉深中略有 增厚,C应略大于板厚t. 拉深过程中,压边力不随 行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图4-39 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刚 性压边装置动作原理 1-曲轴;2-凸轮;3-外滑块; 4-内滑块; 5-凸模; 6-压边圈;7-凹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动画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由于凸缘区在拉深中略有 增厚,C应略大于板厚t;拉深过程中,压边力不随行 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图4-39 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刚 性压边装置动作原理 1-曲轴;2-凸轮;3-外滑块; 4-内滑块; 5-凸模; 6-压边圈;7-凹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40 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1-固定板;2-拉深凸模; 3-刚性压边圈; 4-拉深凹模; 5-下模座;6-螺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动画07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用于变形程度不大的再次拉深件。动画08图4-41 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动画10图4-43 落料-拉深复合模 1-顶杆;2-压边圈;3-凸凹模; 4-推杆;5-推件块;6-卸料板; 7-落料凹模;8-拉深凸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44 落料、正、反拉深模 1-凸凹模;2-反拉深凸模; 3-拉深凸凹模; 4-卸料板;5-导料板; 6-压边圈;7-落料凹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45 再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 1-压边圈;2-凹模固定板;3-冲孔凹模;4-推件板;5-凸模固定板; 6-垫板;7-冲孔凸模;8-拉深凸模;9-限位螺栓;10-螺母;11-垫柱; 12-拉深切边凹模;13-切边凸模;14-固定块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4 拉深模典型结构拉深模具的分类 按拉深顺序可分为: ①首次拉深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②后续各工序拉深模按使用的压力机类型可分为: ①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按工序的组合可分为: ①单工序拉深模 ②多工位连续拉深模 ③复合工序拉深模按有无压边装置可分为: ①无压边装置拉深模 ②有压边装置拉深模 按拉深方向可分为: ①正向拉深模 ②反向拉深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③正反向拉深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4.1 4.4.2 4.4.3 首次拉深模 再次拉深模 落料拉深复合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时压力机的选择 1. 拉深时压力机标称压力的选择 拉深功与功率计算 2. 压力机行程的要求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4.1 首次拉深模 如图 (1)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有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压边圈装在上模 如图 凸模比较长,适宜于拉深深度不大的工件。 压边圈装在下模 如图 可拉深深度较大一些的拉深件。 双动压力机用首次拉深模 如图 可拉深深度较大一些的拉深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4.2 再次拉深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再次拉深中,毛坯已不是平板,而是已经成形的筒形半成品, 所以应考虑筒形毛坯在模具上的定位。 (1)无压边圈的再次拉深模(如图); (2)有压边圈的再次拉深模(如图)。。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 落料拉深复合模(1)落料-拉深复合模 如图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落料、正、反拉深模如图如图(3)再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适用于大件图4-52不用压边圈的拉深凹模结构适用于小件。用于可一次拉深成的浅拉深件。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毛坯的过渡形状呈曲面, 增大了抗失稳能力,对拉深 变形有利.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适用于需2次以 上的拉深件。图4-54 无压边圈的多次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a.凸 、凹模有圆角, 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工件 (d≤100mm) b.凸、凹模有斜角, 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工 件(d>100mm) 应注意: 前后两工序的形状和 尺寸要协调,使前道工 序的半成品有利于后道 工序的定位与成形。。图4-55带压边圈的多次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图4-56不带限制型腔与带限制型腔的凹模限制型腔的作用: 限制型腔的尺寸:直径略小于前一道凹模直径(0.1~0.2mm) 高度h=(0.4~0.6)d1,各次拉深工序中可相同。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凹模圆角半径过大,会减少 实际压边面积,可能引起起皱 现象: 一方面,拉深后期无法压边, 会引起圆筒形件口部起皱; 另一方面,拉深初期凹模口 附近无法压边,会引起凸缘内 缘部分起皱(内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由于R凸=R压,在后续的工序中毛坯 沿压边圈滑动的阻力也会增大。。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5 拉深件的工艺性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拉深零件采用拉深成形工艺的难 易程度。 良好的工艺性应是坯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产品质量稳定、废品少和操作简单方便等。 1.拉深件形状的要求 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3.拉深件的精度4.拉深件的材料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拉深件形状的要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 拉深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高度尽可能小,以减少拉深 次数; (2)考虑拉深工艺壁厚变化规律,拉深后制件壁厚一般允许在 (0.8~1.3)t范围内。 (3)采用多次拉深 时,一般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深压痕。 (4)对半敞开的非对称拉深件,可成双拉深后再剖成两件. 如图 (5)拉深件的径向尺寸标注,应注明保证 外形尺寸,还是内形尺寸,不能同时标注 内外形尺寸。。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件应尽可能避免急剧转角,圆角半径应尽量大些,以 利于成形和减少拉深次数。 对圆筒形件 底与壁的圆角半径应满足: rb≥t,一般取(3~5)t; 凸缘与壁的圆角半径rd≥2t, 一般取(4~8)t 。 否则,应增加整形工序。整形 圆角半径可取rb≥(0.1~0.3)t, rd≥(0.1~0.3)t。一般情况下,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见表4-16。。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拉深件的精度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T13级以下,如果精度 要求较高,可采取整形来达到要求; 拉深件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见表4-17。。 4.拉深件的材料 ?s 用于拉深的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低的屈强比 、 ?b 大的板厚方向性系数。屈强比越小,一次拉深允许的极限变形程度越大,拉深性能 ? 越好。拉深用钢板,一般 s 不大于0.66。。?b板厚方向性系数 γ &1时,材料宽度方向上的变形比厚度方向 容易,拉深中材料不易变薄和起皱, γ 越大,拉深性能越好。。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板厚方向性系数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板料拉深中宽度方向应变与厚度方向应变之比。? ? ?b / ?t板厚方向性系数的大小,表明在相同受力条件下,板材 在板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上的变形性能的差别。 γ &1,表明板材在平面方向上的变形容易,切向易于收缩, 不易起皱;而在厚度方向上的变形比较困难,不易变薄有利于 拉深成形。。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6 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尺寸4.6.1 4.6.2 4.6.3 4.6.4 4.6.5 拉深凸模与凹模的结构 拉深凹模与凸模的圆角半径 拉深模的间隙 拉深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拉深凸模的通气孔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6.1 拉深凸模与凹模的结构如图 如图 1. 不用压边圈的拉深凸模和凹模 2. 用压边圈的拉深凸模和凹模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6.2 拉深凹模与凸模的圆角半径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工作影响很大,凹模圆角半径对拉 深工作的影响更甚。D凸1.凹模圆角半径R凹R凹 R凸 D凹2.凸模圆角半径R凸图 4.6.10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R凹D 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凸R凸1.凹模圆角半径 R凹?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的影响 R凹过小,①拉深力的大小 ②拉深件的质量 ③拉深模的寿命; R凸过大,会减少实际压边面积(如图),可能引起起皱现象。D凹?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原则 在不引起起皱的前提下尽量取较大值,以满足模具寿命要求。?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圆筒形件首次拉深时的凹模圆角半径可由下式确定: R凹1 ? C1C2 t 或 R凹1 ? 0.8 ?D ? d1 ? ? t 后续各次拉深时 R凹 应逐步减小,其值可按关系式确定R凹n ? (0.6 ~ 0.8)R凹(n?1) ? 2t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D凸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凸模圆角半径 R凸R凹R凸?凸模圆角半径对拉深的影响 D R凸 对拉深的影响不像 R凹 那样显著。 R凸过小,毛坯在该处受到较大的弯曲变形,使危险断面的 强度降低,引起危险断面局部变薄甚至开裂;另外,由于R凸=R压, 在后续的工序中毛坯沿压边圈滑动的阻力也会增大。如图 R凸 过大,凸模端面与毛坯接触面积减小,易使拉深件底部 变薄,圆角处出现内皱. (如图)。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R凹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D凸R凸D凹?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最后一次拉深时,凸模圆角半径应等于零件圆角半径, R凸n ? r零 ? t 否则应加整形工序。 以后各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应逐次减小,或 R凸( n ?1)d n ?1 ? d n ? 2 ? 2一般首次拉深时的凸模圆角半径为: R凸 ? (0.7 ~ 1.0) R凹 考虑到凸、凹模圆角半径修磨时,改大容易变小难。 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选定的拉深凸、凹模的圆角半径 应比计算值略小一点,在试模调整时再逐渐加大,直到试拉出 合格零件时为止。。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6.3 拉深模的间隙Z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D凸拉深模间隙是指单面间隙。凹1.间隙对拉深过程的影响 D 间隙过大:拉深件口部小的皱纹得不到挤平而残留在表面,同时零 件精度差。 但拉深力降低,模具的寿命提高。 间隙过小:摩擦力增大、使拉深力增加,零件变薄严重,甚至拉 裂; 同时模具磨损加大、寿命低。 得到的零件侧壁平直,质量较好,精度较高。 2.确定间隙的原则是: 既要考虑板料本身的公差,又要考虑板料的增厚现象,间 隙一般都比毛坯厚度略大一些。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拉深间隙的确定 圆筒形件拉深时,间隙可按下列方法确定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① 不用压边圈时,为了校直可能产生的起皱,间隙不宜过大,一 般可取 ② 用压边圈时,其间隙按表4-21选取。 ③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拉深件,为了减小拉深后的回弹,提高零 件的光洁度,常采用小于板厚的间隙,其间隙值取 4.拉深模间隙取向的原则 除最后一次工序外,对其他工序间隙的取向不作规定。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拉深模间隙取向的原则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对于最后一次拉深工序规定如下: ① 当工件外形尺寸要求一定时,以凹模为准,凸模尺寸按凹模 减小以取得间隙。 ② 当工件内形尺寸要求一定时,以凸模为准,凹模尺寸按凸模 放大以取得间隙。。ZD凸ZD凸D凹D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4.6.4 拉深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① 对于最后一道工序的拉深模,其凸模和凹模尺寸及其公差应 按工件尺寸的标注方式来确定。 D Z ?当工件要求外形尺寸时,以凹模 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即凸凹模尺寸 凸模尺寸?? D凹 ? ?D ? 0.75??0凹D凹0 ?? 凸D凸 ? ?D ? 0.75? ? 2Z??当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时,以凸模尺寸 为基准进行计算,即 凸模尺寸 凹模尺寸ZD凸D凹 ? ?d ? 0.4? ? 2Z ?D凸 ? ?d ? 0.4? ??? 凸0??凹 0D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②对于多次拉深时的中间过渡拉深工序,其半成品尺寸与公差没必 要严格限制. 这时,模具的尺寸只要取半成品过渡尺寸即可,基准选用凸模、 凹模没有规定。 若以凹模为基准时: D ? D ? ?凹凹 0D凸 ? ?D ? 2 Z ???凸0凸、凹模具制造公差δ凸、δ 凹,可按表4-22选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6.5 拉深凸模的通气孔1、通气孔作用: 工件在拉深时,在工件与凸模间形成真 空,使得工件很容易被粘附在凸模上,会增 加卸件的困难。为此,凸模应设计有通气孔, 以便拉深后的工件容易卸脱。 2、通气孔直径: 对一般小型拉深件,通气孔直径大小按 表4-23查取。。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7 拉深中的辅助工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坯料或工序件的辅助工序,是为了保证拉深工艺过程的 顺利进行,提高拉深零件的表面质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拉深过程中必要的辅助工序是拉深乃至其它冲压工艺过程不 可缺少的工序。 1.润滑 2.热处理 3.酸洗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润滑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材料与模具的接触面上均有摩擦力存在。如图?润滑的位置: 在凹模平面、压边圈表面、凹模圆角及与这些部位相接触 的毛坯表面,应每隔一定周期均匀抹涂一层润滑油,并保持润 滑部位干净。(或在凹模与坯料间放层塑料薄膜) 而在凸模表面或与凸模接触的毛坯表面切忌涂润滑剂等. 润滑的作用: 不仅降低摩擦系数而使拉深力降低,从而提高材料的 极限变形程度(降低极限拉深系数),而且还能保护模面及 工件表面不受刮伤,从而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2.热处理 ①毛坯的软化处理: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提高变形程度。 ②拉深工序间半成品的退火: 在多道拉深时,为了消除拉深变形的加工硬化,恢复冷 加工后材料的塑性,以保证后续拉深工序的顺利实现。 各种材料不需热处理可以完成拉深的次数,见表4-26。 如果降低每次拉深的变形程度(即增大拉深系数),增 加拉深次数,可以使拉裂的矛盾得以缓和,于是可以不需要或 减少中间热处理工序。 ③拉深后零件的热处理: 消除变形后的残余应力,防止零件在存放中的变形和龟裂。 ? 热处理应尽可能立即进行,避免由于长期存放,工件在内应 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或龟裂。。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酸洗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目的: 退火后工件表面必然有氧化皮、残留润滑剂和其他污物,在 继续加工时会增加模具的磨损,因此必需酸洗,否则使拉深不能 正常进行。 酸洗溶液成分见表4-27。 酸洗前应用苏打水去油,酸洗后还需要进行表面洗涤。退火、酸洗是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产生环境污 染的工序,应尽可能避免。 如果能通过增加拉深次数的办法以减少退火工序,一般宁 可增加拉深次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F1、F2、F3是有害的: 使拉深力增加,刮伤模 具和冲件表面,使拉深 系数增大。F4、F5、则有阻碍材 料在危险断面处变薄的 作用,是有益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8 拉深模设计实例零件名称:无凸缘圆筒形件的首次拉深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08钢板; 料厚:lmm ; 零件简图:如图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设计步骤如下: 1.工艺性分析 2.判断拉深次数 3.确定工艺方案 4.模具总体设计 5.模具工艺性计算 6.选择设备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工艺性分析 (1)拉深件形状的要求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件的高度尽可能小;拉深件形状应尽量对称;拉深件的径向 尺寸标注。(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拉深件应尽可能避免急剧转角,圆角半径应尽量大些,拉深件圆 角半径的要求见表4-16。(3)拉深件的精度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T13级以下。见指导书p213(4)拉深件的材料用于拉深的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低的屈强比。此零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可用拉深工序加工。。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判断拉深次数 由于t=1mm,按中径尺寸计算,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d=73.7mm,h=29mm,r=8.5mm.(1)计算修边余量Sh h/d=29/73.7=0.4 (2)计算坯料直径D2 D ? d 2 ? 4d 2 H ? 1.72 rd 2 ? 0.56 r 2?h ? 2mmD ? 73.72 ? 4 ? 73.7 ? 31?1.72? 8.5? 73.7 ? 0.56? 8.52? 116 mm(3)判断拉深次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判断拉深次数 判断是否用压边圈 由表4-14,用压边圈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t 1 ? ? 0.86% D 11673.7 m1 ? 0.53 ~ 0.55 m总 ? ? 0.64 116 m总 ? m1 只需一次拉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3.确定工艺方案 本零件首先需要落料,制成直径D=116mm的圆片; 然后拉深成为无凸缘圆筒形; 最后按h=29.5mm进行修边。 本题只设计由圆片拉深为无凸缘圆筒件。。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4. 工艺性计算 (1)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①拉深模的间隙 Z=1.1t=1.1×1mm=1.1mm ②拉深模的圆角半径 凸模的圆角半径等于工件的内圆角半径,即r凸=8 凹模的圆角半径,选取r凹=8mm。 ? ③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和公差 72.700.7d凸 ? ?d ? 0.4??0 ?? 凸? (72.7 ? 0.4 ? 0.7) 0 0.12 ? 72.980 0.12 (mm) ? ???凹 ? ? ? (72.98 ? 2 ?1.1) 00.12 ? 75.1800.12 (mm)d凹 ? ?d ? 0.4? ? 2Z ?0δ 凸及δ 凹按10级公差取值(指导书P213)。 ④凸模的通气孔直径为φ 6.5mm。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计算压边力、拉深力拉深力 压边力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F ? K?dt? b ? 0.75? ? ? 72.7 ?1? 440 ? 75332 N ) ( ? 2 FQ1 ? [ D ? (d1 ? 2 R凹) 2 ] p 4 ? ? [1162 ? (73.7 ? 2 ? 8) 2 ] ? 2.5 ? 10617 N ) ( 4(3)计算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F总≤(0.7~0.8) F压 即F压 ? 1.3(F ? FQ ) ? 1.3? (1 ? 111733N ) ? 112KN ) (故压力机的公称压力要大于120KN。。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4.模具总体设计 在单动压力机上使用;如图 模具采用倒装结构; 压边圈采用弹性压边,同时起卸料作用; 压边圈上部凹槽定位,凹槽深度要小于1mm,以便压料。 模具的闭合高度计算: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H 模 ? H 上模 ? H 压边圈 ? H凸固定板 ? H 下模座 ? 25? 82 ? 20 ? 20 ? 40 ? 25 ? 187 mm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6.选择设备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除了考虑公称压力、闭合高度等是否匹配外,还要检验 工作行程(如图) S ? 2.5hS ? 2.5h ? 2.5 ? 31.5 ? 78mm选择JA21-35型压力机(指导书P212) F压=350KN&112KN, Hmax=220mm, Hmin=160mm, H模=187mm 滑块行程S=130mm&78mm。。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H 模 ? H 上模 ? H 压边圈 ? H凸固定板 ? H 下模座 ? 25? 82 ? 20 ? 20 ? 40 ? 25 ? 187 mm图4-60 无凸缘圆筒形件首次拉深模 1-打杆;2-挡环;3-模柄; 4、15-螺钉;5-上模板; 6-垫板;7-中垫板;8-凹模; 9-打板; 10、21-销钉; 11-压边圈;12-凸模; 13-凸模固定板;14-下模板; 16、19-托板;17-橡胶板;18-螺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动画05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角半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