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乡土文化诗资源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体验家乡如东可爱
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它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乡土文化资源是教育的一片沃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东的乡土文化资源尤其积淀厚重,结合《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教学,我们应该挖掘如东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亲切、温馨的乡土环境中享受活泼、生动的乡土文化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品格。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根据《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家乡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了解、认识家乡,扩大学生认知范围,从中感受家乡的可爱。教者通过简单的回忆、介绍、交流、欣赏等方法,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家乡的可爱,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回忆家乡得名和掌故。
(1)【先声夺人】听一听极具乡土俚语气息的如东山歌对唱——《山歌如从东方来》:
女:哎吆来,渔家姑娘唱山歌,海上唱来岸上和。山歌好比黄海浪吆,一首首山歌从东方来。
哎吆嗨,古老的中国有九州,你可晓得扶海洲在啦咳?
哎吆罗,知了多,知了多。悠悠西周三千年,长江拥抱南黄海,神奇绿洲搀扶出,勤劳的人民渔耕忙罗喂。
哎吆嗨,家乡的水美人也美,你可晓得当初为啥叫如东来吆?
哎吆罗,知了多,知了多。八仙过海迷了路,何仙姑月下难渔郎,如来东行巧帮忙,从此绿洲叫如东罗喂。
哎吆嗨,这里的海产较惯(非常)多,你可晓得天下啥子(什么)是第一鲜来吆?
哎吆罗,知了多,知了多。文蛤天下第一鲜,乾隆皇帝鲜歪了嘴,金口一开出了名,“海上迪斯科”天下亮罗喂。
唱山歌罗唱山歌,岸上唱来海上和。山歌如从东方来吆,听得海子牛昂起头,剽悍的跳马夫舞起来,美丽的洋口港就是家乡腾飞的金凤凰喽吆。
  (2)【回眸塑像】来来往往的路上,同学们看到了马塘镇影剧院前白龙马的塑像,知道为什么要塑白龙马的像吗?让学生说说搜集的马塘得名的故事——唐朝大将军薛仁贵跨海征东,大军行至今南通市如东县潮桥镇东四五里的地方。薛仁贵立马东望,狂风呼啸,海浪滔天。如此恶劣天气,大队人马怎么上船渡海,他信马由缰,心事重重。突然,地面陷落,马失前蹄,掉进一个大深塘里(在今天马塘三角岛内)。薛仁贵大吃一惊,见黑暗中有一物光芒灿烂,一看,原来是一颗定海龙珠,旁边还有兵书一本。薛仁贵大喜,天助我也。迅速带兵上船,拿定海龙珠一照,果然,风平浪静。后人把此地叫做马塘,塑白龙马以纪念。
(3)【睹井思酒】看看马塘镇三角岛内青石板街后的那口枣儿红井,播放退休老师李昌炎讲的《枣儿红井》的故事,收集整理出的《沉睡的马塘枣儿红》的掌故。学生知道了马塘的枣儿红文化底蕴内涵,问世的传奇色彩以及昔日的辉煌——意大利参展获奖饮誉日本、东南亚,被评为“江苏名酒”。寻觅消失的原因,献计献策——如何让马塘枣儿红原汁原味重见天日……
这样让他们积累丰富有趣的家乡知识,激发为家乡振兴的动力。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让同学们查阅本地镇志、县志,到档案馆查阅相关资料,采访、上网等等。通过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寻找资料、与人交流的能力,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掌故,在乡土文化的怀抱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二、体验家乡民风民俗之情。
家乡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如端午裹粽子,丰收节敲《马塘锣鼓》,春节前炒炒米,跳马夫、海上迪斯科……这些贴近生活的民俗活动学生甚感兴趣,让学生看《马塘锣鼓》的演出视频,品读笔者创作的《马塘锣鼓》美文:
  八面牛皮大鼓一字儿排开,十副铙钹上下飞闪,八副小锣齐声呐喊。一双双黝黑的胳膊上下舞动着红缨飘飞的鼓槌。振聋发聩地冲击着太空,淹没了尘嚣,洋溢着喜悦,激情地诉说着心中的感激,倾吐着和谐盛世的佳话。人们的心个个就像充足了的气垫,闹腾腾地同鼓面、地面一起跳动。热血在体内汹涌澎湃,鼓点一浪高过一浪,排山倒海地掀开了人们感情的闸门。锣鼓闹红的丰收日子,是庄稼人尽情狂欢的日子......
  小伙子打累了,媳妇们抢过鼓槌比小伙子擂得更狂更欢更猛;
  大姑娘敲累了,小孩子要过铜锣敲得更加淘气加生气;
  年逾八旬的老夫妇跟着鼓点扭起了南黄海的打渔舞……
  舞台上的马塘锣鼓充满了艺术魅力。
  十面大鼓敦实地立在舞台中央,领头的一面大鼓高高在前,后面三三如九排列。十个头戴古代士兵缨帽的气昂昂的后生目光炯炯,两边亭亭玉立着八个俏生生的敲锣姑娘。
  十个力沉沉的后生马步站立,鼓槌在双手上下飞舞,错落有致。锣鎚锵锵,面如桃花的少女长发狠劲地甩动,那就是活灵活现的鼓点音符。她们扬眉一笑如春风,一等一的潇洒靓丽。
  好一个催人奋进的马塘锣鼓!敲打出南黄海海子牛质朴的情怀,宣泄出源自内心的呐喊——人在天地间,扬鞭奋进马蹄急。
  就这样,学生感受到了马塘人“一马当先”和如东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发出自己在学习上也互相比赛,争第一。引导学生看一看粽子的制作,学打震天动地的马塘锣鼓……走进家乡的民风民俗,体验家乡真实有趣的生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家乡淳朴可爱的乡情和饶有特色趣味的生活。
  三、品味家乡的舌尖美味
可爱的家乡如日东升,美味无穷,海鲜的故乡。让他们搜集如东美味,展示自己拍摄的图片,上台解说家乡的美味。
(1)【醉红虾】菜花黄,红虾长。南黄海“篓子红虾”最为肥壮,醉着吃,最有风
味。虾芒剪去,冲洗干净,放在大碗里,一斤虾一汤勺盐,烧酒、生姜沫、醋、胡椒粉加在一起叠拌。半个小时后,一盘鲜嫩可口的醉红虾摆在的面前。
(2)呛泥螺。过去,看他是不是如东人,就看他会不会吃呛泥螺。腌制好的咸泥
螺用清水浸泡数小时,换几次水,冲洗。泥螺用烧酒、生姜末、醋、胡椒粉、白糖、味精呛好后,门牙轻咬着泥螺舌,用上下唇的合力,把壳和那块沙土挤出去掉落在桌子上,肉子眨眼间就到了嘴中,这就是如东人。明朝万历年间,扬州知府来掘港巡视,席间,端上了醉泥螺。知府不知吃法,问人又觉得丢面子。第一枚带泥吞下,第二枚则嚼了满嘴泥沙,咽之难下,吐又不雅,于是假装抹胡子,将泥螺吐入袖内。陪客请其吃第三枚时,知府连忙起身作揖道:“本府两枚足够了”。如今醉泥螺、炒泥螺均脱净泥沙,外地宾客不会像当年扬州知府的难堪了。
  (3)【文蛤】说乾隆皇帝御封如东文蛤的“天下第一鲜”的故事;说文蛤吃法花样,醉着吃、文蛤冬瓜汤、炒文蛤、文蛤蒸蛋、铁板文蛤……具体说铁板文蛤的做法。文蛤淘洗干净,用蛤仔刀刀锋劈进文蛤的蛤嘴,稍微一绞,一片鲜嫩的文蛤肉仔出来。洗文蛤肉仔时放在竹篮里一顺的搅拌,否则,杂物去不净。切好大葱、生姜,准备好黄酒。一只铁板盘子上放上一块锡纸,铁板烧得火热,和好配料的文蛤朝铁板盘中一倒,随着“兹里啪啦”声,筷子轻轻搅拌片刻就水到渠成。盘中的文蛤可谓艺术品,你看一片片文蛤卧在铁盘子里,如乳白色的弯月,笼罩在淡淡的青烟中。青色的葱似点点星星黄色的生姜末点缀其中,真有“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情画意。闻一闻,清鲜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4)【“醉海”和醉蟛蜞】 “海”醉着吃,小小的蟛蜞也是醉着吃,难怪就是滴酒不沾的游客吃了如东的五醉后也醉倒酣睡,第二天还在纳闷儿。
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家乡特产,勾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为家乡的海鲜特产每天出一条金牛感到骄傲,深切体会到保护海资源、禁止化工农药污染大海的重要性,认识到如东不缺乏化工农药厂,缺乏的是天然环保的丰富海鲜资源。贴近生活现实,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吸引了学生。在原汁原味的真切体验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展示,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关注家乡建设的时代气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一堂课简单实在,在看、听、说、演中,学生用身心去挖掘、关注、体验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家乡点点滴滴的历史文化,家乡与众不同景、物、人,学生油然产生了爱家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优秀作者……
&&友情链接
@2005-.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通市教育局 &&
承办单位: &&
技术支持 &&无法找到资源说明: HTTP 404。您正在查找的资源(或者它的一个依赖项)可能已被移除,或其名称已更改,或暂时不可用。“农文化”教育应充分挖掘乡土资源
问:传承并弘扬优秀的乡土文化,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远离了乡土文化,对农村、农业生产知之甚少。那么,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帮助孩子们传承乡土文化呢?
答:我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我们可以称为“农文化”。农文化不是所谓的落后文化,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导致农村孩子远离农文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村级校点撤并,使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住校;进入学校后,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与乡村生活相关的并不多;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努力离开农村等。但是学校可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主动探索农文化传承的路径。
开发校本课程。虽然现行教材与农村生活有一定距离,但是校园生活是可以跟农文化紧密结合的。乡村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校本教材巨著,自然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农文化中热爱家乡、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淳朴真挚等优秀品质都是乡村学校可以不断开发的教育资源。学校一方面可以编写学科拓展教材,如乡土语文读本、乡村历史读本等;一方面可以结合农业生产开发课程,如蔬菜种植、家禽防疫、农村防火与自救等。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山水草木,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怀。将来长大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家乡都是他灵魂的住家。
融合村社教育资源。儿童与家人、邻里的天然亲密关系在教育体系里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构建完整和谐的乡村教育新体系。学校不仅可以开办家长学校等,使学校教育更有效地渗透到家庭中,而且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与到一些校本课程中。同时,社区里的名人,老人、干部、专业户等也都可以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农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到农文化的精神。在科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联通得更加紧密。这样,我们的孩子即使每天住宿在学校,生活也能扎根于乡土,而农文化的传承也就有了基础。
(应答者系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乡土文化:得天独厚的优质课程资源 - 江苏省常熟中学
&&&今天是:日星期二
您的位置:&&&&&&&&
乡土文化:得天独厚的优质课程资源
试论虞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信息来源:彭尚炯&&‖&&发稿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日&&‖&&查看1252次&&‖&&
1999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决定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权力分配的课程政策。如果说课程改革的第一层面是课程支配权力的变化的话,课程改革的第二个与第三个层面则是课程结构的改变与教材的编写。其实,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学校已经开始增设选修课与活动课,这种尝试虽然步子不大,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校课程的空间,也为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形成课程特色,我们把对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开发延伸到了家乡文化――虞山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上。
&& &一、虞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深厚底蕴
对乡土文化,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有个形象的概括:“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乡土文化,就是建立在乡土区域时空中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魂,也是形成当地学校课程的重要素材。因此,乡土课程就是学校利用并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等资源,组织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
常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遗存、众多的历史名人和独特的古城格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十里青山半入城”,虞山既是常熟的地理标志,也是鲜明的文化符号,常熟历史上产生的许多文化艺术流派都以虞山冠名,虞山文化即常熟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以虞山诗派为代表的文学,以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和评弹、山歌为代表的艺术,以赵琦美脉望馆、钱谦益绛云楼、毛晋汲古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藏书,以岁时节俗为代表的社会风俗,以燕园、曾赵园为代表的园林文化和以8名状元、485名进士为代表的科举文化,等等。其中的许多方面,成就卓著,独步当世,影响深远。
建国后常熟境内发掘出的多处崧泽、良渚等文化类型的古遗址证实,早在5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常熟地区生活和生产。3千多年前的商末,古公父(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让国南来,“断发文身”,与民同耕,建立起勾吴国,泰伯无子,由仲雍继位,成为吴君,殁后葬于常熟虞山。自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建城以来,常熟已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唐代以后逐步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江南名城。春秋时代的“南方夫子”言偃“道启东南”,重视弦歌礼乐的教化,使常熟形成了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享有“文化之邦”和“学道名邦”之美誉。明清以来,常熟保持着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强盛态势。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为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的家乡感到自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的虞山文化思想上有大智,科学上有大真,伦理上有大善,艺术上有大美,是祖先恩赐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多得的丰厚文化遗产,理应成为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认真加以挖掘与整理。
传承得天独厚的优秀乡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教育的特色化、优质化和多元化发展。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引导他们更多地了解家乡,记得乡音,不忘乡愁,从而增进文化认同,提高人文素养。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第四,有利于形成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课程资源的途径,建成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共享库。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始了学校课程改革新的探索。2011年,笔者主持的课题“乡土文化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利用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最近已顺利通过中期考核评估,并被列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题培育对象。2012年,笔者领衔的“虞山文化课程基地”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评审,被确认为第二批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课程基地建设专家视导调研中获得较高评价。
课题研究与课程基地建设这两大支柱,有力地保证了我校虞山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 &二、虞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乡土文化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乡土元素,其课程开发应该以家乡地域文化为源,以学生探究体验为要。而要将课程资源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还应遵循多样性、开放性、可行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等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其课程育人的独特作用。
(一)让教师自觉肩负课程改革的重任。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师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双重性质,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就无法向前推进;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状况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建设一支适应虞山文化课程所需的师资队伍,必须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自我,具有课程意识。教师已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二是要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立足专业发展,锐意进取,进入课程开发领域,通过课程参与,成为善于学习、勇于反思、乐于合作的探究者。
开发虞山文化课程资源,必然是多个学科共同的任务,主要涉及语文、历史、政治、艺术、地理、生物等学科,目前,全校共有20多名教师兼任该选修教学工作。
编写校本选修教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为了给师生提供一本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常熟文化整体风貌的读本,我们组建了以朱新华老师为主编的《虞山文化读本》编写组。该读本收录160多篇原始文献,分“风土编”、“人物编”和“流派编”三编,计60万字。“风土编”选收了有关常熟的自然、人文和文化精神方面的材料,“人物编”选收了常熟各领域的代表人物,“流派编”选收了常熟的主要文化艺术流派的资料。参编的15位老师来自不同学科,他们在教材编写专家与地方文史专家的指导下,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精心校注,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经受了锻炼,提高了学养。该书一经正式出版,就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被认为是常熟文史界的盛事。时年108岁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周有光为本书欣然题词:“山水清嘉,风雅深秀。”截至目前,还有近10门相关选修课的教材趋于成熟。
(二)将虞山文化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虞山文化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它既可以成为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中,还可以蕴含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之中。
1.融入学科课程,体现地域性。
学科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适时融入虞山文化元素。比如,笔者在执教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写作《家乡特产――顶山栗》。顶山栗是常熟传统的名特产品。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料摘编,要求他们上网或去图书馆检索查阅。所需资料包括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土物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栗)》、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清代汪灏等的《广群芳谱?果谱(栗)》以及《常熟文物胜迹》《古今百家咏常熟》等。同学们互相协作,利用课余时间多方寻觅,终于了解了顶山栗得名的由来与栽种的历史,还查阅到了宋代王伯广的长诗《顶山栗》、元代张雨的七绝《以顶山栗寄倪云镇》、明初释古潭的五律《顶山栗》。大家被家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人文积淀深深地感染了。他们的习作有的被《扬子晚报》《中学语文教学》等报刊刊载,有的被作为范文传播,赢得广泛赞誉。
其他学科教学亦然。如历史学科中的常熟文化名人评述,化学学科中的地区土壤分析,生物学科中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研究,音乐学科中古琴、评弹与山歌的欣赏、美术学科中虞山派书画鉴赏与临摹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设立选修课程,体现自主性。
根据培养目标、教育条件,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心理,我们整合任课教师与课程专家队伍,对虞山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开设了“虞山文化” 系列选修课程,主要有《钱谦益和柳如是》《常熟文学史概况》《山水人和常熟话》《篆刻》《常熟名胜楹联赏析》《常熟风俗趣谈》《常熟文化名人评述》《文采风流说琴川》等,约占学校选修课程的1/4。这些系列选修课一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程式,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学习、互动探究。比如,《篆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专心刻章,对同学的作品能坦陈得失,互相取长补短;《常熟名胜楹联赏析》课堂上,学生将自己拍摄的常熟名胜与楹联展示出来,讲解楹联的由来、含义以及自己欣赏的心得。
3.充实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探究性。
我们把虞山文化作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鼓励他们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开展比较深入的研讨,并撰写有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一学年下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效显著,与虞山文化有关的优秀课题层出不穷。从“虞山胜迹”到“崇文名邦”,从“民俗乡韵”到“美食之乡”,内容涉及了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如《虞山蕈油面研究》《常熟百年老店:王四酒家探》《常熟园林风光研究》《常熟旅游资源研究》《关于常熟历史名人翁同的研究》《常熟古琴文化研究》《常熟小巷文化》《虞山流派之虞山画派的研究》《常熟婚俗研究》《常熟方言俚语研究》等,从已结集出刊的《“虞山文化”专题研究性学习成果集》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虞山文化的精致风雅、灵秀温婉,更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常熟当代学子的探究素养和人文情怀。
4.穿插其他活动课程,体现体验性。
将家乡文化教学穿插于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的社团活动之中,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常熟市蒋巷村,探访有“海内四大藏书楼之一”美誉的瞿氏铁琴铜剑楼和翁同纪念馆、江南文化馆,开展水乡农耕文化采风活动,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学习常熟民间工艺――绣花边,借助“晴川”文学社开展“虞山文化”专题写作活动,以艺术兴趣组为主体举办反映常熟人文与自然为题材的书画作品比赛。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系列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更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5.开发环境课程,体现人文性。
学校文化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隐性课程,学校浓厚的文化环境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我校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抗战时期的国立二中,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办学历史,这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素材。学校经常邀请杰出校友回校讲学,为校友中涌现出来的17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设立画廊,还与常熟市档案局联合编写出版了校史《国立第二中学》。校内有两条校园文化景观带,一是“快雪堂”碑刻长廊,与艺术馆相连;二是“晴川园”,内有国立二中纪念亭。这些建筑的环境文化含量足,教育意义深。学校现有反映乡邦文化图书资料近千册,在图书馆和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分别辟有“虞山文化”资料专题阅览区。各幢教学楼的楼道也布置了以反映虞山文化为题材的师生书画作品。
(三)不断拓展、丰富校本资源。
虞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仅靠一校之力是无法完成的。我们所以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政府的发力与社会的助力。
为加强专业引领,充分挖掘其课程资源价值,确保课程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我们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协调,积极地做好外联引智工作。在聘任常熟地方文史专家担任虞山文化校本课程顾问的基础上,我们与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档案局、常熟市方志办、常熟市书画院、常熟图书馆、常熟博物馆等14家单位签约成为“虞山文化课程基地”资源共享协作单位,依靠团队力量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零距离对接,有效推动了我们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和多样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校安工程”改造以及虞山文化课程的特点,常熟市政府投资1400多万元,在学校图书馆原址新建“虞山文化课程中心”。目前即将竣工,今年秋季投入使用。中心建筑面积近2800平方米,设“一厅五馆”,以“作坊式+展览馆”的形式展示虞山文化流派的特点与成果。中心将创设虞山文化专题阅览室、当代常熟艺术成果展览室,安装触摸显视系统,模拟体验系统,人机互动,集参观、展览与教学功能为一体。学校举行“常熟籍当代艺术家书画作品捐赠仪式”,100多位艺术家积极响应,他们的作品将入馆布展,全面展示当代常熟艺术的发展成就,与陈列的众多传统文化成果相映生辉。
三、虞山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要秉持科学态度与敬畏之心。
经过千年积淀的虞山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有文化精华,也有封建糟粕。我们要将这笔文化遗产再度开发,成为适合当代中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要做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就必须下一番爬罗剔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功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虞山文化读本》160多篇文章,是从各种古代典籍文献中通过反复比较遴选出来的,除了反映虞山文化流派各章外,还有湖山灵秀、弘义尚和、崇文重教、棱棱风骨、万古清风、泽被后世、千秋节概、实学济世等章节,内容厚实,主题鲜明,超越时代局限,富有鲜明的教育意义。
同时,对确定为教学所需的文化素材,也应以审慎的态度,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比如,涉及对文化名人的评价,要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即使是文化资料中的一个标点一个字音也不能马虎疏忽,要一丝不苟地甄别校勘,力争将差错率降到最低。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
(二)乡土文化课程开发要有课程体系意识。
课程开发是个系统工程,而由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会受到更多条件性与资源性因素的制约,因此更要精心规划,有序推进,善于反思,逐步完善。
我们正在探索以直观体验、动态生成的模式呈现虞山文化的课程实践,设想建立“虞山流派研学中心”“虞山风土研学中心”“虞山文化场域研学中心”,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涵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其中“虞山流派研学中心”下设“虞山琴派”“虞山书派”“虞山画派”“虞山诗派”“虞山印派”“虞山派藏书”6个探究活动室。虞山流派是构成常熟文化乃至江南文化中最为雅致,最具艺术独创性的部分,其艺术与文化价值历久弥新,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虞山风土研学中心”下设“生态地理”“传统习俗”“饮食服饰”“民间文艺”“园林建筑”5个探究活动室。这些特色化研学活动协同共存,组成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态链,有助于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的提升。“虞山文化场域研学中心”下设“状元风采”“家族文化”“古城书院”“文化名人”4个探究活动室。这些学习活动立足于文化层面,对常熟历史文化的表现形态作横断面上的考量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当然,虞山文化课程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实践中还要注意三个层面的问题:课程的功能层面,要关注其针对性与普适性,把握好课程本体与学生发展、辐射效应之间的关系;课程的体系层面,要形成规范合理的课程目标与评价标准,从学校与学生的教育实际出发,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效作出科学评估;课程的形态层面,要突破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体现多样性、融合性、综合性和针对性特色,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体验。
(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年第2期)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
网址:& 苏ICP备& 联系电话:4
网站管理: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8.0以上&&
总浏览量:&今日浏览总量:&昨日浏览总量:&本月浏览总量:&上月浏览总量:&统计天数:&日览总量:
By:Nzcms v3.09.01.MSSQL版本T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土文化的标志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