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学游泳,第一次学游泳日记300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求小亮游了几米?

平均数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文档简介
&&小​学​奥​数​ ​平​均​数
大小:529.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有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 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
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有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
点神p` 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有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您的位置: >  >
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时间: 14:40:26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摘要:寒假作业一周推+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729+154+271 ② 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 ②原式=7999+(785...
&&& 寒假作业一周推+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729+154+271
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
    ②原式=7999+(785+215)=89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②997+95+548
答:原式=()+()=20000
原式=(997+3)+(92+548)=1640
 3.求和:
  ①3+4+5+&+99+100
  ②4+8+12+&+32+36
③65+63+61+&+5+3+1
答:①原式=(3+100)&98&2=5047
    ②原式=(4+36)&9&2=180
    ③原式=(65+1)&33&2=1089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958-596
答:①原式=958-(600-4)=958-600+4=362
    ②原式=1543+(500-2)==2041
  5.巧算下列各题:
  ①-6-&-98-100
②&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
答:①原式=5000-(2+4+6+&+98+100)
    =5000-(2+100)&50&2
    =50
    ②原式=100&10+(3+3+5+2+1+2)-(1+4+2+2)
    ==1007
 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99,202,195,201,196,201
 答:取200为基准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200&6+(2+1+1)-(1+5+4)]&6
    =()&6=
7.填出下面各题中所缺的数:
  (1)如图5:
  (2)如图6:
答:(1)5
  解答过程:两&手&上的数运算后得&头&上的数,两&手&抬起用加法,一&手&抬起一&手&放下用减法;
  (2)1
  解答过程:两&脚&上的数运算后等于&头&上的数,当两&臂&叉开时,两&脚&上的数的差除以2等于&头&上的数;当两&臂&平举时,两&脚&上的数的差乘以2等于&头&上的数;
8.在图16中,按变化规律填图。
答:解答过程: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1)&身子&的外部与内部互换,且颜色也交换,同时内部的图形摆放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2)&胳膊&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颜色由黑色变为阴影。
  (3)&头&从上部变到下部,颜色由阴影变为黑色。
  6.在下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图形。
答: 与众不同的是(4)。
  解答过程:除(4)外,其余五个图形从左至右是按逆时针旋转90&的规律变化的。
9.下面各题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问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成立?
 &&&&&&&&&&&&&&&&&&
解答过程:①填千位 亚=1。
  ②填百位百位上亚+运,和的个位数字为9,所以运=8或7,经分析运&8,所以运=7。
  ③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进位,所以十位上的会=9。
  ④填个位个位向十位进2,所以到=4。
  解答过程:①填万位由于是四位数加四位数,和为五位数,所以比=1。
  ②填个位个位上两个加数的个位及和的个位相同,所以赛=0。
  ③填千位由于千位上数+数的个位数字为0,所以数=5。
  ④填十位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字竞=4。
  ⑤填百位学=2。
10.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小王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小李出发后2小时,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6千米处出发,小李几小时可以追上小王?
& 答: 10时。& (13&2-6)&(15-13)=20&2=10(时)
11.一架敌机侵犯我国领空,我机立即起飞迎击。在两机相距25千米时,敌机调转机头,以每分16千米的速度逃跑,我机以每分24千米的速度追击。当我机追至离敌机1千米时,与敌机展开了空战,经1分时间将敌机击落,敌机从逃跑到被我机击落这段时间共有多少分?
答: 4分。& (25-1)&(24-16)+1=24&8+1=4(分)
12.在下列各题的计算中运用简便方法:
  ①24&3&4&(73+52)&(42-17)
③&25+(73-48)+200&8&8
答:①原式=8&4&125&25#p#分页标题#e#
    =(8&125)&(4&25)=100000
  ②原式=25+25+25&98=25&(1+1+98)
    =25&100=2500
13.速算下列各题:
②&②95&93
③&③98&97
 答: ①9312
  ∵97-(100-96)=93, 或96-(100-97)=93
   (100-97)&(100-96) (100-97)&(100-96)
    =3&4=12, =3&4=12,
  ∴97&96=9312; ∴97&96=9312。
  ②8835
  ∵95-(100-93)=88, 或93-(100-95)=88,
   (100-95)&(100-93) (100-95)&(100-93)
    =5&7=35, =5&7=35,
  ∴95&93=8835; ∴95&93=8835。
  ③9506
  ∵98-(100-97)=95, 或∵97-(100-98)=95,
   (100-98)&(100-97) (100-98)&(100-97)
   =2&3=6, =2&3=6,
   98&97=9506; ∴98&97=9506。
 14.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几个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天又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恰好吃完。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多少个鸡蛋?
  有的同学一看每次都吃&一半又半个&,认为这不符合实际,于是就不去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被&半个&这一假象所迷惑。其实,只要采用倒推法,就很容易知道第三天吃了0.5&2=1(个),于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0.5&2+0.5)&2+0.5]&2
  =(1.5&2+0.5)&2
  =3.5&2=7(个)
15.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答: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
  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
  24+24&2+4=24+12+4=40(吨)
  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40&2&2&2&2=640(吨)
16.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答:最初弟弟准备挑16块。
  先利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弟弟最后挑多少块:
  (26-2)&2=24&2=12(块)
  再利用倒推法求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26-[26-(12+5)]&2}&2
  ={26-[26-17]&2}&2
  =(26-9&2)&2
  =8&2=16(块)
17. 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问这个数是多少?
& 答:这个数是1。
18.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少4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多10米,还剩6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200米
请用列表法解答19--22
 19.某月底,甲、乙、丙三人领取了数额不同的奖金之后,甲把自己的一部分奖金分给乙、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然后乙又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接着,丙再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这时,三人的奖金额都是24元。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领奖金多少元?
答 甲原来领奖金39元,乙原来领奖金21元,丙原来领奖金12元。
  用列表法,见下表。
20.甲、乙、丙三个同学买了不同数量的钮扣共24个。第一次从甲的钮扣中拿出与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乙;第二次再从乙的钮扣中拿出与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丙;第三次又从丙的钮扣中拿出与甲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甲。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人的钮扣数正好相等。已知丙同学原来买钮扣花了0.3元,问甲、乙两个同学原来买钮扣各花了多少钱?
答:甲原来买钮扣花了0.55元(5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了0.35元(35分)。
  先求变动后最后每人钮扣数。24&3=8(个)。然后再用倒推法并结合列表法进行分析,见下表。
0.3元=30分,30&6=5(分)
  乙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7=35(分)(即0.35元)
  甲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11=55(分)(即0.55元)#p#分页标题#e#
21.桌子上放着三堆火柴,小聪按以下的两条原则挪动:①从第一堆拿几根放到第二堆;从第二堆拿几根放到第三堆;从第三堆拿几根放到第一堆。②拿过去的火柴根数,必须比要添上的那一堆原有的火柴根数多4根。经过这样的挪动后,每堆火柴恰好都是12根。问原来每堆火柴有多少根?
答:原来第一堆有火柴18根,原来第二堆有火柴10根,原来第三堆有火柴8根。
  采用倒推法,从最后每堆都是12根出发逆推。依据题意可知第一堆最后的12根是在前次所有根数上再增加同样的根数再加4所得,所以,前次的根数是(12-4)&2=4(根)。前次第三堆应加上第一堆还回的,应是12+4+4=20(根)。以下可按此类推,用列表法表示(如下表)。
 22.有铅笔若干支,分给甲、乙、丙三个学生。最初甲得的最多,乙得的较少,丙得的最少,因此重新分配。第一次把甲的部分铅笔给乙、丙,各比乙、丙所有数多2支;第二次把乙的部分铅笔给甲、丙,各比甲、丙所有数多2支;第三次把丙的部分铅笔给甲、乙,各比甲、乙所有数多2支。这时,三个学生各得22支。问最初每人分得铅笔多少支?
答:甲原有铅笔37支,乙原有铅笔19支,丙原有铅笔10支。用倒推法列表如下:
23.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20米。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相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
答:30棵。20&3&2=30(棵)
 24.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外沿边长40米。沿着外沿围一圈铁栏杆,每个角上都要埋一根竖铁管,每相隔2米再埋一根竖铁管,可埋竖铁管多少根?(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答:  4.80根。
解法1:40&4&2=160&2=80(根)
解法2:(40&2+1)&2+(40&2-1)&2
  =21&2+19&2=42+38=80(根)
解法3:(40&2&2+1)+(40&2&2-1)
  =41+39=80(根)
 25.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千米=1000米)
& 答:21千米。
  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
  7&(151-1)&3&60&1000
  =7&150&3&60&1000
  =21(千米)
  7&(151-1)&(60&3)&1000
  =7&150&20&1000
  =21(千米)
 26.庆祝建国40周年,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52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6米,车队每分行驶105米。这列车队要通过536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分?
答:10分。
  车队行驶的路程等于检阅场地的长度与车队长度的和。
  [4&52+6&(52-1)+536]&105
  =(208+306+536)&105
27.小智爸爸的工资是他妈妈工资的2倍,他爸爸从工资中花了18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正好是小智父母工资总和的一半。小智爸爸每月的工资是多少元?
答:240元。
  因为180元正好是小智父母工资总和的一半,所以他父母工资的总和是180&2=360(元)。小智爸爸每月的工资是:
  180&2&(2+1)&2=120&2=240(元)
28.副食店的白糖千克数除以红糖千克数正好商3,白糖千克数加上红糖千克数再加上商,得数是163。问白糖和红糖各多少千克?
答:  4.红糖40千克,白糖120千克。
  根据&白糖千克数除以红糖千克数正好商3&,可知白糖的重量是红糖的3倍。又根据&白糖千克数加上红糖千克数再加上商,得数是163&,可知白糖的重量与红糖重量的和是163-3。
  (163-3)&(3+1)=40(千克)(红糖)
  40&3=120(千克)(白糖)
29.李师傅每天生产零件1000个,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李师傅的2倍。两位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中,合格的是不合格的99倍,两位师傅每天生产合格零件共多少个?
答:合格零件共2970个。
  1000&(2+1)&(99+1)&99
  ==2970(个)
  ()&(99+1)&99=2970(个)
30.永丰村原有水田320公顷,旱田180公顷。把多少公顷旱田改造成水田,就能使水田的公顷数比旱田的公顷数多3倍?
答: 80公顷。#p#分页标题#e#
  应理解&水田的公顷数比旱田的公顷数多3倍&,就是说水田的公顷数是旱田公顷数的(3+1)倍。
  180-(320+180)&(3+1+1)=180-500&5
  =180-100=80(公顷)
31.用9根火柴棍摆出一个图形,使它含有五个等边三角形。
32.用9根火柴棍摆出一个图形,使它含有三个正方形和七个长方形(不含正方形)。
33.在下图中移动3根火柴棍,使&井&字形变成&品&字形图形。
34下图是用24根火柴棍摆出的两个正方形。
  (1)请你移动4根,把它变成三个正方形;
  (2)再移动8根,把(1)中所得图形变成九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3)在(2)中所得图形上拿走8根火柴,使它变成五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35.用13根火柴棍摆成含有6个、7个和8个等边三角形的图形。各给出一种摆法。
36.右图中共有13个三角形,从中拿掉尽量少的火柴棍,使得图中没有三角形。
  提示:有多种拿法,但至少要拿掉6根火柴。
37.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2。
  如果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10,那么又该如何填?
 38.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中的○里(其中9已填好),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如果中心数是5,那么又该如何填?
  39.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图的小方格里,使横行和竖列上五个数之和相等。(至少找出两种本质上不同的填法)
  40.将3~9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20。
 41.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
答:提示:中心数是重叠数,并且重叠4次。所以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等于
  [(1+2+&+11)+重叠数&4]&5
  =(66+重叠数&4)&5。
  为使上式能整除,重叠数只能是1,6或11。显然,重叠数越大,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越大。所以重叠数是11,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22。填法见右图。
 42.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里,使得每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与每个圆圈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答: .解:所有的数都是重叠数,中心数重叠两次,其它数重叠一次。所以三条边及两个圆周上的所有数之和为
  (1+2+&+7)&2+中心数=56+中心数。
  因为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都相等,所以这个和应该是5的倍数,再由中心数在1至7之间,所以中心数是4。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等于(56+4)&5=12。
  中心数确定后,其余的数一下还不好直接确定。我们可以试着先从辐射型3-3图开始。中心数是4,每边其余两数之和是12-4=8,两数之和是8的有1,7;2,6;3,5。于是得到左下图的填法。
  对于左上图,适当调整每条边上除中心数外的两个数的位置,便得到本题的解(见右上图)。
43.从A点出发,走遍右上图中所有的线段,再回到A点,怎样走才能使重复走的路程最短?
答:见右图,走法不唯一。
  44.如下图所示,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两个岛,有七座桥连接这两个岛及河岸。问:一个散步者能否一次不重复地走遍这七座桥?
答:能。例如下图的走法。
45、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平均94分,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另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答:.97分。解:(94&5-92&3)&2=97(分)。
46.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
答:41米。解:25+8&2=41(米)。
47、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48;
(2)○+○+6=21-○;
(3)5&△-18&6=12;
(4)6&3-45&☆=13。
解:(1)□表示一个数,根据乘法的意义知,
  □+□+□=□&3,
  故□=48&3=16。#p#分页标题#e#
(2)先把左端(○+○+6)看成一个数,就有
  (○+○+6)+○=21,
  ○&3=21-6,
  ○=15&3=5。
(3)把5&△,18&6分别看成一个数,得到
  5&△=12+18&6,
  5&△=15,
  △=15&5=3。
(4)把6&3,45&☆分别看成一个数,得到
  45&☆=6&3-13,
  45&☆=5,
  ☆=45&5=9。
48、(1)满足58<12&□<71的整数□等于几?
(2)180是由哪四个不同的且大于1的数字相乘得到的?试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填在下式的□里。
  180=□&□&□&□。
(3)若数□,△满足
  □&△=48和□&△=3,
  则□,△各等于多少?
分析与解:(1)因为
  58&12=4&&10,71&12=5&&11,
  并且□为整数,所以,只有□=5才满足原式。
(2)拆分180为四个整数的乘积有很多种方法,如
  180=1&4&5&90=1&2&3&30=&
  但拆分成四个&大于1&的数字的乘积,范围就缩小了,如
  180=2&2&5&9=2&3&5&6=&
  若再限制拆分成四个&不同的&数字的乘积,范围又缩小了。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只有下面一种:
  180=2&3&5&6。
  所以填的四个数字依次为2,3,5,6。
(3)首先,由□&△=3知,□>△,因此,在把48拆分为两数的乘积时,有  48=48&1=24&2=16&3=12&4=8&6,
  其中,只有48=12&4中,12&4=3,因此
  □=12,△=4。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由□&△=3知,□=△&3。把□&△=48中的□换成△&3,就有
  (△&3)&△=48,
  于是得到△&△=48&3=16。因为16=4&4,所以△=4。再把□=△&3中的△换成4,就有
  □=△&3=4&3=12。
49.弟弟今年15岁,姐姐今年20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75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答:姐姐40岁,弟弟35岁。
解:年龄差为20-15=5(岁),
  姐姐(75+5)&2=40(岁),
  弟弟40-5=35(岁)。
50.两堆石子相差16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28粒的三堆。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
答:.50粒,34粒。
解:(28&3+16)&2=50(粒),50-16=34(粒)。
51.红红与兰兰共有61本书,红红给了兰兰5本书,兰兰自己又新买了3本书,红红现在比兰兰少2本书。问:两人原来各有几本书?
答:红红36本,兰兰25本。
解: 原来红红比兰兰多5&2+3-2=11(本),
  原来红红有(61+11)&2=36(本),
  兰兰有61-36=25(本)。
52.甲仓库存粮比乙仓库多300吨,比丙仓库少100吨,乙、丙仓库共存粮3000吨。三个仓库共存粮多少吨?
答:.4600吨。
解:乙仓库比丙仓库少300+100=400(吨)。乙仓库有
  (=1300(吨),
  三个仓库共有()+(吨)。
53 .一养鸡场,公鸡比母鸡少369只,母鸡是公鸡的4倍。公鸡、母鸡各多少只?
答:123只,492只。
54.小林今年9岁,他爸爸今年35岁。小林多少岁时,他爸爸的年龄正好是他的3倍?
解:(35-9)&(3-1)=13(岁)。
55.一车间男工26人,女工14人。调走男、女工同样多的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倍。剩下的男、女工各多少人?
解:女工(26-14)&(3-1)=6(人),
  男工6&3=18(人)。
56.甲、乙二数相等。甲数加上50,乙数减去34后,甲数就是乙数的4倍。原来甲、乙两数等于几?
。解:(50+34)&(4-1)+34=62。
57.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37米,第二根用去16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有多长?
。解:(37-16)&(4-1)+37=44(米)。
58.大、小二数之差是504。大数个位数是0,去掉这个0,正好是小数。大、小数各是多少?
.答: 560,56。
59、花果山上桃树多,6只小猴分180棵.现有小猴72只,如数分后还余90棵,请算出桃树有几棵?
答:180&6&72+90=2250(棵)
  或:180&(72&6)+90=2250(棵)
  答:桃树共有2250棵。
60、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酿300千克蜂蜜要增加几箱蜜蜂?#p#分页标题#e#
答:300&(75&5)-5=15(箱)
  或 5&[(300-75)&75]=5&3=15(箱)
  答:要增加 15箱蜜蜂。
康文岗|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初中英语
饶宇|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英语
井萍|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语文
涂健|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高中数学
张玉新|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化学
耿国庆|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物理
特别说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答疑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答疑网()上的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客服邮箱:三年级基础奥数教师版第五课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三年级基础奥数教师版第五课时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文第一次学游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