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欧文2

谢邀。&br&&br&安切洛蒂为什么会走?2015年在他任期内的“三大皆空”,以至于皇马的品牌受损。事实上,安切洛蒂本赛季的执教过程,以普通的强队俱乐部来衡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以“西超双雄”在欧洲的影响力,以及皇马、巴萨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来衡量,那就是有问题。&br&&br&特别是在梦三队步下神坛之后,MSN组合带着巴萨冲着三冠王的道路越来越近,两相比较之下反差太大。巴塞罗那俱乐部近两年的经营水准,是个人都知道无法和弗洛伦蒂诺相提并论,但球队成绩对比如此鲜明,皇马的品牌不但受损,弗洛伦蒂诺的个人商业信誉,也会受到质疑。&br&&br&他必须给皇马俱乐部会员一个交代,给球迷一个交代。是,他的确向外界传达过安切洛蒂是伯纳乌的弗格森这一信息,但他要的是弗格森在英超连续拿冠军的能力,可惜本赛季安胖子没有捞到哪怕一个冠军。&br&&br&安切洛蒂的优点在何处?&br&&br&1.战术素养高、在转会自主权小的前提下,战术弹性好;&br&2.更衣室管理以温和与人情牌为主,更为人性化,善于笼络人心,化解更衣室山头的矛盾,形成场上合力;&br&3.对管理层的经营政策接受度好,懂得维护和管理层的关系;&br&4.媒体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对外公关能力都特别强;&br&5.金牌教练。&br&&br&&p&2014年拿下欧冠第十冠其实已经是安切洛蒂在竞技层面的成功,本赛季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他当然也有责任。说他是杯赛教练,其实也是有道理的。&/p&&br&&p&1.轮换不成功导致大面积的伤病,无法在持续作战当中维持对巴萨的压制。托尼·克罗斯连续的疲劳作战就是典型例子(很讽刺的是,莫德里奇的受伤是在国家队比赛产生的,而不是在俱乐部)。&/p&&p&2.在人员极度不齐整的情况下,出现战术僵化,以及变通不力(欧冠两场半决赛是典型例子)。&/p&&p&3.无法解决现有的更衣室矛盾(其实安切洛蒂很清楚,贝尔还无法成为皇马大腿,但此人太贵不得不用)。&/p&&br&&p&弗洛伦蒂诺也知道,解雇安切洛蒂一事,在明面上,不夺冠就是失败,就该承担所有责任然后滚蛋,这样的说辞可以安抚球迷,也可以安抚俱乐部的会员,甚至还能为自己一年一巨星的转会政策找个台阶下——我都一年一巨星了,你都不能给我带来一个冠军,那对不起再见;但竞技层面上,安切洛蒂本赛季能被说嘴的,也只有一套阵容打到底,用不好贝尔都不足以成为话柄。&/p&&br&&br&话说回来,弗洛伦蒂诺善于炒名帅不是今天才有的传统。皇马在弗洛伦蒂诺手上,不是俱乐部,而是公关工具和商业名片,这个 &a data-hash=&bccafe678e3bf& href=&///people/bccafe678e3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為夢而生& data-tip=&p$b$bccafe678e3bf&&@為夢而生&/a& 老师在体育群说得很清楚了。&br&&br&从弗洛伦蒂诺主政至今(包括一次重新竞选主席),他的转会政策从来都是伴随着极高的关注和热议度。说白了,是为自己球场之外的业务刷脸刷人气。&br&&br&2000年签下菲戈。&br&2001年签下“地中海男”齐达内。&br&2002年签下“外星人”罗纳尔多。&br&2003年签下“万人迷”贝克汉姆。&br&2004年签下“追风少年”迈克尔·欧文。[同年终于签了一名数得上号的防守球员萨穆埃尔]&br&2005年签下罗比尼奥、巴普蒂斯塔。[同年最正确的签约应该是后来的皇马第一前锋塞尔吉奥·拉莫斯,即水爷]&br&2006年签下nobody,辞去皇马主席一职。&br&&br&卡尔德隆主政期间,2006年引进大德鲁伊范尼,2007年引进罗本、斯内德、伊瓜因。&br&&br&2009年宣布“I am back”,比加州州长还要加州州长。&br&同年即签下AC米兰第一大腿卡卡。[巴西人携全套住院设施+病号套餐而来]&br&同年即签下当时曼联第一大腿C·罗纳尔多。[未来的6年,C罗成为皇马第一大腿]&br&同年即签下法国未来的头号球星本泽马。[未来的6年,本泽马成为C罗的好伙伴]&br&&br&&br&&i&*同年签下哈维·阿隆索,后来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交易*&/i&&br&&br&2010年签下金牌教练何塞·穆里尼奥。[用于对抗宇宙队少帅瓜迪奥拉]&br&同年签下德国天才中场厄齐尔、后腰赫迪拉、阿根廷天使迪玛利亚。&br&&br&2011年没有特别重磅的转会。&br&&br&&br&&i&*其实2011年最富有潜力的转会应属学霸瓦拉内,他的加盟让皇马后防未来十年都有了基石*&/i&&br&&br&2012年签下热刺第一大腿莫德里奇。&br&2013年签下热刺新大腿贝尔。[被媒体热炒“两亿齐飞”]&br&同年签下马拉加头牌伊斯科。&br&同年签下皇家社会希望之星伊利亚拉门迪。&br&2014年签下世界杯“新星”哈梅斯·罗德里格斯。&br&&br&在弗洛伦蒂诺第一次主政期间,皇马奉行“齐达内加帕文”策略:皇马只引进中前场巨星,让帕文等有潜质的年轻球员在锻炼中成长。弗洛伦蒂诺希望靠“齐达内+帕文”策略创造有世界顶尖球星发挥“传帮带”的良好队内环境,滋养优秀的本土球员。&br&&br&这个政策最终失败了。不过没关系,弗洛伦蒂诺不仅仅是商人,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政治头脑。竞选皇马主席他需要口号、光环和政治资本,他只需要在皇家马德里长袖善舞,完成奇迹般的经营策略就好了。因为主席经营成功,所以竞技成功必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若不然,就——&br&&br&炒教练。&br&&br&2001年,弗洛伦蒂诺将市中心的体育城“迪波提瓦训练营”以4.8亿欧元卖给马德里市政府,不但还清了2.7亿欧元的债务,还大赚特赚。仅这一条,他在经营策略上就极为成功了。另外,银河战舰一期带来的冠军数量的确比后来要多,作为政绩,和弗洛伦蒂诺的经营业绩基本是匹配的。&br&&br&至于别的经营政策,可以参看下面两个链接。&br&&br&&a href=&///?target=http%3A///14/IT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弗洛伦蒂诺才是生意人 8000万签J罗换70亿大单&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4eadyf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经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说弗洛伦蒂诺不为皇马着想,那是错的。他在球队事务上所做的一切,除了不太符合足球发展规律之外,目的只有一个:&br&&br&“皇家马德里”品牌的极致化和领导能力。&br&&br&一年一签的巨星转会政策是俱乐部经营层面的最好例子。你可以说弗洛伦蒂诺不懂足球,但不能说弗洛伦蒂诺不舍得为皇马掏钱。只要是能花钱买来的球员,他恨不得都堆在伯纳乌。西班牙报纸曾经曝出C罗和弗洛伦蒂诺的争执,后者直接说了“你敢不爽?卖了你,我拿钱转身就去买梅西”,可见为了皇马的品牌成功,弗洛伦蒂诺是肯花钱、也懂花钱的。&br&&br&在皇马当教练,只有穆里尼奥一个人获得了权利上的成功——他在和巴尔达诺的对抗中将对方挤走,获得了转会事务的主导权。如果不是梦三队在战术、人员配置、球队稳定性三个方面都过分强大,穆里尼奥不可能只获得一个联赛冠军、一个国王杯。这个是一时瑜亮,没有办法的事情。&br&&br&穆里尼奥完成了更衣室的领袖权力更迭,留下了一套可以和巴萨一争天下的阵容,这是让安切洛蒂受益良多的遗产。但穆里尼奥整天和媒体好勇斗狠、把皇马球队的整体塑造成一支不满强权暴政的反叛军,这样的处事风格反而让皇马的品牌受损——皇马一直是贵族、是王师,不是绿林好汉,自然也从来不是什么反叛军。&br&&br&&p&至于安切洛蒂,前面已经说过了。&/p&&br&&p&关于皇马和巴萨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和俱乐部的“纯粹会员制”息息相关。&/p&&br&&br&++++++++++++++++++++我是普及的分割线++++++++++++++++++++&br&&br&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都属于“纯粹会员制俱乐部”(到2010年,西甲的皇马、巴萨、毕尔巴鄂、奥萨苏纳四家俱乐部是会员制)。俱乐部通过向会员募集会费,筹措维持俱乐部生存及发展的所需资金。对于拥有诸多会员的豪门俱乐部来说,“会员制”可以募集到很多会费,帮助俱乐部维持日常经营的开销,还会增加会员的荣辱感和凝聚力,成为俱乐部会员甚至会扩大会员和俱乐部双方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br&&br&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历史和影响力不用再说,在俱乐部的体制上——为使每一名会员对俱乐部都有强烈的荣誉感,这两个俱乐部在历史上从不曾被某集团或私人垄断,俱乐部的主人是全体会员。会员只要交纳足够的会费,就拥有正常的权利,在四年一次的主席大选中投票。俱乐部主席只是一名经营者领导,说白了几乎等于普通企业的CEO,不管谁当主席,都不能在俱乐部内占据任何特别的权益和地位。&br&&br&“会员制”让俱乐部成为公共财产,会员遍布世界各地,会员的身份也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从政界到商界,都会有会员支持俱乐部,为俱乐部的繁荣出谋划策,甚至给予大笔的资金支持。就是因为这样,“西超双雄”引援的时候才不会太过在意经济压力——必要时凭借会员在政治和竞技层面的斡旋,会有银行贷款介入,只要俱乐部的负债属于良性,资金永远不会是俱乐部最大的问题,取而代之的则是冠绝欧洲甚至世界的竞技成绩、越来越大的品牌影响力、俱乐部的整体形象,以及会员在体育领域和非体育领域的社会地位。&br&&br&除了皇马和巴萨,西甲其他俱乐部属于“有限股份制”或者“主席雇佣制”,详情请参考如下链接。&br&&br&++++++++++++++++我是普及结束的分割线++++++++++++++++++++++++&br&&br&相关链接:&a href=&///?target=http%3A///10/7QH4K00051C8V.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掌故:讲述西甲俱乐部性质 会员制造就皇马巴萨&i class=&icon-external&&&/i&&/a&
谢邀。安切洛蒂为什么会走?2015年在他任期内的“三大皆空”,以至于皇马的品牌受损。事实上,安切洛蒂本赛季的执教过程,以普通的强队俱乐部来衡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以“西超双雄”在欧洲的影响力,以及皇马、巴萨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来衡量,…
谢邀。&br&&br&之所以这么晚才回答,是因为想证实自己的一个判断,那就是瓜迪奥拉是不是在两个回合的战略上出了问题。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和不少前辈、朋友讨论,均认为瓜迪奥拉客场之旅的确不够保守,但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当中,的确是没有“猥琐流”的概念。他自己在第一场惨负之后也明确说了这点。&br&&br&这场比赛拜仁开场就气势如虹,安联主场震耳欲聋的呐喊和歌声的确为球队增添了不少勇气。我觉得非常可惜的是,拜仁的防守没有经受住考验。我之前预测的2:1比分也出现了,但没想到拜仁在自己后场被人打身后是如此简单。&br&&br&本来贝纳蒂亚的头球时间和节奏都恰到好处,然而要说到打反击的质量,MSN根本没有对手。&br&&br&尽管是拉菲尼亚、贝纳蒂亚、博阿滕、贝尔纳特的四人防守,但守转攻的时候,贝尔纳特依然是要往上顶。加上中前场队员贯彻高位逼抢战术,限制巴萨出球,拜仁的防线肯定要向前提,于是给了巴萨反击的大片后场空地。拉姆和托马斯·穆勒开场就把节奏带得很快,后者甚至压到对方右路角旗区一带逼抢,可谓不遗余力。&br&&br&而开场2分钟拉基蒂奇的插上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信号:三球在手,巴萨就是要打反击的。拜仁的防守是进攻变阵三中卫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反击,由阿隆索来填补中后卫,但是拉基蒂奇的插上就是奔着博阿滕和贝纳蒂亚之间的空当而去,而且还差点打成了。&br&&br&&img src=&/a6c7ffe9c6db9f53c82d7b55f9382240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a6c7ffe9c6db9f53c82d7b55f9382240_r.jpg&&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在阿尔维斯还没有接球的时候,拉基蒂奇就已经开始插上了,在这之前,他就在施魏因施泰格身后,突然插上让阿隆索意识到不对,立刻跟跑,但是来不及了。&br&&br&&img src=&/7ec0a1fdf8a1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7ec0a1fdf8a1_r.jpg&&这张图可以明显地看到拉基蒂奇处于无人防守的态势,贝尔纳特还顶在前面,贝纳蒂亚去盯梅西(本场比赛他一对一盯防梅西做得相当不错),博阿滕在跟苏亚雷斯,阿隆索回身再追拉基蒂奇是完全跟不上的。&br&&br&然后苏亚雷斯的反越位成功就不希奇了。在反击的支点和节奏控制上,梅西做得非常精细,而且他在前场的存在感太大了,在他即将得球/拿球的这个时间段里,拜仁的整个防守重心是会变的,这一变,就存在细节处理的瑕疵。本场比赛拜仁进攻上不存在什么大问题,你要说射术不精,要扳三个球的巨大压力下没人能够做到心态平和,能够打出成功的战术配合就是冠军级的球队了。恰恰是因为防守没做好,所以挖的坑越来越大。&br&&br&这里要说的是,恩里克在手里握有巨大优势的时候,防反的思路就很清晰,而且他太有资本打防反了,MSN组合当中任何一个人,单兵能力都是顶级,而且拉开对方后卫线宽度的情况下,无论是苏亚雷斯横跑,还是拉基蒂奇的插上,一旦反越位成功,基本都是无解的。&br&&br&巴萨的球员之所以强就强在执行力上。防反是大方向,在此基础上试出了拜仁的防守底限,才是最聪明之处。&br&&br&拜仁其实在巴萨打进第二个球之前机会非常多,无论是中场到前场的突然传球提速,还是靠前场逼抢逼出来的空位传中,几乎都是黄金机会。&br&&br&&img src=&/91bc712cedf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1bc712cedf4_r.jpg&&这是莱万的禁区内单打马斯切拉诺。这个时候能看得出来马斯切拉诺作为一名阿根廷防守球员的成功之处——没有被晃开。莱万禁区内的小技术的确还是糙了一些,特别是射门角度不够的情况下,他没有办法晃开防守队员形成射门。而下半场他打进拜仁第二个球的时候,正面面对球门和马斯切拉诺,射门角度非常大,那他的选择就很多了,先把小马哥晃开,然后低射死角。&br&&br&我记得当年马斯切拉诺从后腰改打中后卫的时候,有外媒采访他“你作为中后卫防守会不会感到吃力”,结果小马哥当时神气活现地说“你也不看看整天来来回回冲击我的都是些什么人”,言下之意就是面对队友梅西的进攻,再去对比别人,他基本上已经行有余力了。现在看来,就算是面对比他年轻的莱万,也没吃太多的亏。&br&&br&&img src=&/ea960ee80baef99a4eb0a_b.jp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ea960ee80baef99a4eb0a_r.jpg&&这是拜仁很有威胁的一次穿透性直传,施魏因施泰格站的位置是一个巨大的空当。而且在他转身接球的时候,贝尔纳特在右路的插上,空间富余的太多了。&br&&br&&img src=&/cbdb92b8333e74daf3f7b5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cbdb92b8333e74daf3f7b5_r.jpg&&结果小猪随后选择了一脚高出横梁的远射。巴萨本场比赛很少有在阵地战当中露出如此大的空当,因为拉基蒂奇的压上,小白更多的靠向进攻的左路,布斯克茨有意识地向小白一边靠拢,结果在三十米区域形成了巨大的真空地带,我在预测的时候也说过这个问题的。拜仁能抓住,但是随后的进攻处理实在失之草率。其实向左路分一分,然后等阿尔巴拉出来(这张图中阿尔巴去夹抢莱万了),再传中,比直接远射获得的机会更大。&br&&br&&img src=&/965eea5ad74fa6a457f8d160fe2f5914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965eea5ad74fa6a457f8d160fe2f5914_r.jpg&&这是拜仁前场反抢之后获得的巨大战术优势——巴萨四名后卫在丢球之后第一时间后退,形成最后一道防线,而布斯克茨和小白在中路逼抢不力,以至于托马斯·穆勒将球分到右路,拉姆精准传中……&br&&br&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巴萨门前站着特尔施特根。本场比赛诺伊尔出人意料地关掉了违规外挂,结果反倒是特尔施特根打开了。上半场拜仁7次门框内的射门,三次黄金机会,不是这个德国天才门神的冷静判断和逆天扑救,巴萨估计等不到第二个进球。&br&&br&&img src=&/e4f17bf8a24ca2e741e55d29e4929fd4_b.jp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e4f17bf8a24ca2e741e55d29e4929fd4_r.jpg&&德国少年选位极好,而且门线横向移动的步伐异常迅速。赛季之初他在巴萨表现很差,而且他打的比赛绝大多数都是欧冠和国王杯,一度被认为会打入冷宫——恩里克虽然在巴萨千般不是,唯独这一点让人不服不行,他用人不疑,而且特尔施特根极为争气,终于等到出头的这一天。&br&&br&&img src=&/d5acdad6c1419c8abddbbe64_b.jp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d5acdad6c1419c8abddbbe64_r.jpg&&这个特写镜头能够看出特尔施特根的自信。假以时日真的是能成国之栋梁。顺便说一句,德国好门将真多啊,就连 &a data-hash=&97008cf8fda5f1845b78cea75112fd13& href=&///people/97008cf8fda5f1845b78cea75112fd1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97008cf8fda5f1845b78cea75112fd13&&@刘硕&/a& 硕爷你也偷师学到了不少啊……&br&&br&巴萨反超之前,拜仁就像开场十多分钟的高节奏进攻一样,再次掀起了巨大的攻势,但巴萨的一次禁区内长传再次成就了MSN组合。这个球是没得说,贝纳蒂亚、博阿滕都有责任。梅西的头球策动又成为了“无所不能”的亮点。&br&&br&&img src=&/91ab48eae5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91ab48eae5_r.jpg&&这球我不知道贝纳蒂亚怎么想的,施魏因施泰格已经去和梅西争顶了,他冲上去想夹防?从整个局面看,真的轮不到他上去盯防梅西——尽管他这场比赛的任务就是专门盯防梅西,但这个时候放空苏亚雷斯就是很低级的失误。梅西头球后蹭的时候,博阿滕拖在远端,苏亚雷斯完全不越位。&br&&br&&img src=&/48e2d4e0d8da7d791ffd2dded3e2f8a4_b.jp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48e2d4e0d8da7d791ffd2dded3e2f8a4_r.jpg&&这是苏亚雷斯传球之前。博阿滕第二次犯错在于给了苏亚雷斯传球的空间。如果他也上去包夹,那苏亚雷斯传球的角度肯定会变小。这个时候指望他后撤去防内马尔是极度不现实的,但是随后在内马尔射门之前他依然犯下了错误。&br&&br&&img src=&/0d20a7bb65b6cd510086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0d20a7bb65b6cd510086_r.jpg&&博阿滕自己的错误连累诺伊尔犯错。在内马尔射门的时候,博阿滕就应该冲上去堵枪眼,结果他非但不伸脚,还做出一个如此拙劣的姿势给内马尔射近角,最终连累诺伊尔没扑住皮球。&br&&br&至此拜仁大势已去。下半场纯粹是垃圾时间,巴萨的球员基本上防守出工、进攻不出力,是个人都知道阵容不整的拜仁在45分钟之内要打进5个比登天还难,不过能够扳回两个,足以说明在这场比赛当中瓜迪奥拉的用兵和战术是非常正确的。就算罗贝里无伤、巴德施图贝尔在场,下半场巴萨如果打叠精神应对,拜仁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最后15分钟他们的体能实在跟不上了。唯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其实瓜迪奥拉还可以换上一个中锋,两边起球传中。当然,这种赌博式的打法并不是他所愿意的。&br&&br&如果说拜仁慕尼黑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人员不整,两回合下来输得都不是那么心服口服。但巴萨赢在情理之中。就凭MSN的逆天表现,一个欧冠冠军当之无愧。&br&&br&其实最后要恭喜的是苏亚雷斯。这二传手终于要熬出头了。上赛季结束的时候没有去曼城是无比正确的。
谢邀。之所以这么晚才回答,是因为想证实自己的一个判断,那就是瓜迪奥拉是不是在两个回合的战略上出了问题。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和不少前辈、朋友讨论,均认为瓜迪奥拉客场之旅的确不够保守,但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当中,的确…
双德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伪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们俩而在英格兰整体的问题上。&br&&br&兰帕德跟杰拉德之间确实存在类型上的相似性,两个人总体都是偏体力、力量、突击跟覆盖的选手,但真要硬说属于强行相似。如果不考虑老年版的双德,仅以前期跟中期而论,杰拉德脚下水平跟真正的竞技素质比兰帕德强了不止一点,不过脑子差了也是不止一点。无球穿插空当、在后场的选位水平、犯规把握、分配球的意识都是兰帕德远胜。但是兰帕德的个人能力跟杰拉德的意识水平在大赛里面都当不了主核。杰拉德作为核心球员的能力是足够的但是缺的是细节,而英格兰恰好没法帮他补细节。&br&&br&在俱乐部层面贝尼特斯解放杰拉德的逻辑很简单就是451,兰帕德在车子的时候中轴上一度能放下德罗巴、巴拉克、卡瓦略三个个人能力极强并且意识决断出色的球员,并且整个球队速度力量兼备从而能够尽可能的拔高竞争力。(事实上巅峰兰帕德在俱乐部打的位置更像鲁尼在曼联的位置)但是英格兰从球员到教练基本上最适应的是442这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b&由于兰帕德跟杰拉德两个人都有缺陷,而且在俱乐部范围内又都赢得了足够的成功跟声望,所以不可能拿下其中的任意一个,&/b&也不可能兼容一个位置感出色的发牌器中场甚至一个位置感出色的防守型中场。(这里面一直有一个矛盾就是球员一般要通过俱乐部的生涯来为自己的国家队地位积攒筹码,但是俱乐部范围内的影响力在一些情况下会对国家队的选材跟战术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英格兰的许多问题出在这里而且相比其他国家更大。)同样可以用343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英格兰有很好的边路传统,但是这帮英格兰人根本就不会打三后卫。而且英格兰足球有一个痼疾是极端强调身体冲突带来的后场技术能力劣势,真的让人怀疑博比摩尔是怎么练出来的。&br&&br&而且在欧文之后英格兰没有哪怕是在反击战里面达到一流水平的单箭头,同时在欧文伤病早早陨落、坎贝尔老迈、费迪南德年龄上涨并且背伤之后,中轴线的控制力也非常成问题。同时双德的主要年代里,由于缺乏真正能够从后场展开的出球体系,防守中也缺乏靠位置感支撑的真正的纵深,两个边路也很难说强到哪里去,就可以看到这只球队实际上是整体溃散的,很难说究竟哪里让人足够放心——真说起的话那一批最好的英格兰球员是后卫线,但是英格兰人对防守的理解你们懂得。。。&br&&br&是以说,英格兰的根本问题,不是在于双德身上,双德只是表征,而症结就是个人能力跟球队建设思路的双重落后。这支球队范围内不是没有可以解决问题的球员,不是没有真正值得倚重的核心,哪怕这些核心球员档次没有高到世人瞩目的程度。但是这些本来可以通过更好的安排解决的,只是英格兰自己不会珍惜。
双德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伪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们俩而在英格兰整体的问题上。兰帕德跟杰拉德之间确实存在类型上的相似性,两个人总体都是偏体力、力量、突击跟覆盖的选手,但真要硬说属于强行相似。如果不考虑老年版的双德,仅以前期跟中期而论,杰拉…
谢邀。&br&&br&伊斯科在马拉加(瓦伦西亚生涯就不说了,那时他的整体技术和风格还没有进入成熟期)的时候,盘带的次数也和现在差不太多——当然我看马拉加的球赛并不算多,但欧冠和个别重要场次的西甲联赛是基本都看了。&br&&br&现在伊斯科的个人地位在马拉加、在皇马太不一样了,加上战术设计的原因,以及战术权重的差异,导致他的盘带、他的地位,在不同的比赛场面和球队当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br&&br&之前体坛周报记者武一帆老师曾经有过一篇报道,节选如下:&br&&br&&blockquote&伊斯科喜欢拿球的感觉。佩莱格里尼曾让他少粘球,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他也承认:“我喜欢在比赛中做新尝试,即兴发挥。我不喜欢抢球,厌烦做无球跑动来摆脱盯防。我喜欢过人,不怕被断。跟随国家队集训时,就算是哈维,我也照样要球。这就是我的风格,街头足球风格。”&/blockquote&&br&原文链接:&a href=&///?target=http%3A////24543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皇马伊斯科成才路 天不怕地不怕的街球之王&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在马拉加的时候,他是欧洲金童,被委以重任,位置在中路,打前腰或出任影锋,有大量的机会在禁区前沿拿球。当时他的身边是什么人?华金、萨维奥拉、圣克鲁斯、范尼“是德鲁伊”,就算年纪大点,也是闻名天下的球星。&b&在场上威名赫赫的他们,很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变化,并吸引大量的防守注意力,让伊斯科的传球和进攻天分得以充分发挥。&/b&&br&&br&其实这才是马拉加和皇马最大的不同。&br&&br&当时的马拉加主教练佩莱格里尼对4-2-3-1的阵型烂熟于心,有了图拉朗、卡马乔、迭戈·博纳诺特(这哥们没打出来太可惜了)、华金、埃利塞乌,他可以放胆让伊斯科在中锋身后出任一名自由度很大的前腰,当两个边锋压上成为4-3-3时,伊斯科在场上和他们成为倒三角,把控着边锋跑位的宽度和深度,以便送出穿透力很好的直传球。而当华金等人将后卫线压迫到大禁区内,伊斯科可以凭借个人技术在禁区弧顶一带为所欲为。&br&&br&以日欧冠负于多特蒙德的首发阵容为例子。&br&&br&门将:维利·卡瓦列罗&br&后卫:赫苏斯·加梅斯、德米凯利斯、塞尔吉奥-桑切斯、安图内斯&br&后腰:图拉朗、伊格纳西奥·卡马乔&br&前卫:华金(87分钟波尔蒂略替补)、伊斯科、杜达(74分钟埃利塞乌替补)&br&前锋:巴普蒂斯塔(83分钟圣克鲁斯替补)&br&&br&替补名单:门将卡梅尼、后卫卢加诺、前锋萨维奥拉、前锋塞瓦·费尔南德斯,前锋皮亚松(切尔西租借)&br&&br&在这个阵型下,伊斯科可以给华金和杜达送出直传,也可以趁着华金、巴普蒂斯塔扎堆攻入禁区,吸引对方后腰或者中后卫防守注意力的同时分边,给助攻上前的加梅斯创造传中的机会。本场比赛伊斯科给巴普蒂斯塔送出过一次直塞,后者横传由埃利塞乌推空门得手,充分显示了伊斯科的组织才华。&b&但是请注意,这次进攻组织,是马拉加整体在打防守反击,伊斯科充当前场支点的基础上出现的。&/b&&br&&br&现在的皇家马德里是怎样一个情况呢?以赛季欧冠1/4淘汰赛第一回合的出场阵容为例。&br&&br&门将:卡西利亚斯&br&后卫:卡瓦哈尔(85分钟阿韦罗亚替换)、瓦拉内、拉莫斯、马塞洛&br&前卫:莫德里奇、托尼·克罗斯、哈梅斯·罗德里格斯&br&前锋:贝尔、本泽马(76分钟伊斯科替换)、C·罗纳尔多&br&&br&在三中场当中,持球权重由高到低是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br&在三前锋当中,持球权重由高到低是C罗>本泽马=贝尔&br&在前场六人当中,持球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C罗、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本泽马、贝尔&br&&br&如果打4-4-2,伊斯科首发,中场变阵成为:&br&前卫(从左到右)伊斯科、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br&前锋:本泽马、C罗&br&持球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C罗、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本泽马、伊斯科&br&&br&皇马的整体战术里,强调中场的串联和转移,当中锋或者某个边锋回撤接球,拉开对方后腰和中后卫的空当,插上的边后卫、另一名边锋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跑出合理位置,为层层推进的三名前卫当中的两人——多数是莫德里奇和J罗(托尼·克罗斯偶尔客串)——创造传球和跑位空间,打出局部提速,在出现防守弱侧以后,三两秒内以传跑配合结合过人突破防守,帮助队友形成空位射门。&br&&br&在这个过程中,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基本不会带球过人,因为他们明白合理的传球是支撑前场整体进攻的基础;&br&&br&而J罗则有着南美球员的跑位意识和串联意识,在上述过程中,要么成为二过一的支点,送出合理的身后球,要么跑出空位形成射门;&br&&br&这两个进攻选项,都和伊斯科固有的“盘带——突破——分球”风格没有太大关系。&b&他不能活动在中路,盘带提速不快,没有爆发力,缺乏节奏变化,视野不够开阔,很少存在突然起脚打门还能绝对进球的高命中率,反而会让对方从容布阵,进而妨碍队友的无球跑位。&/b&&br&&br&刨掉进攻,在整体防守&br&&br&伊斯科转会以来,多数时间下还是那种需要全队围绕他来跑位的踢法——这就是个笑话,从身价和贡献往下排,C罗、贝尔、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本泽马之后才会轮到他(贝尔如果按照身价可以放在C罗后面,如果按照贡献的话真的不知道怎么放了,暂时丢在C罗后面吧),想在皇马争当核心,他还太嫩了。&br&&br&现在伊斯科的防守能力、奔跑能力和以前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提高,这没有错。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补足去提高竞争力,是伊斯科最聪明的地方。他最不聪明的地方就是进攻上依然喜欢自己当一个主角,以盘带开始进入组织角色,而且还是从中圈开始带球向前,可这个时候最昂贵的三位大爷跑得特别靠前,位置都站死了,身价比他高的另外两名中场害怕他被断球打反击,又不敢轻易压上,两名边后卫害怕助攻太深,身后成为自由走廊,更不敢向他靠拢——&br&&br&这是11个人的比赛,不是你一个人随心所欲的玩球游戏。虽然未来是你的,但现在你还是一个丰富阵容和打法的龙套。
谢邀。伊斯科在马拉加(瓦伦西亚生涯就不说了,那时他的整体技术和风格还没有进入成熟期)的时候,盘带的次数也和现在差不太多——当然我看马拉加的球赛并不算多,但欧冠和个别重要场次的西甲联赛是基本都看了。现在伊斯科的个人地位在马拉加、在皇马太不一…
(去年5月欧冠决赛后旧文,预警:全篇无论观点角度,均为正面歌颂,部分语气用词皆为敬称爱称昵称,如有不适,观者自酌)&br&&br& 这一刻,他忽然成为欧冠史上第一名帅——三冠一亚,超越佩斯利的三冠,数字说话,不偏不倚。&br&
弗格森有句名言,对名帅圈作了最深刻的总结:伟大教练的标志是,至少两个欧冠(这点他做到了),而且,不能间隔太久(这点不好说)。&br&
从,安切洛蒂摘下了三个欧冠,第一到第二冠花了4年,第二到第三冠7年。弗格森从第一到第二冠,长达9年,穆里尼奥第一到第二冠,也等了6年。哈佩尔从费耶诺德到汉堡,足足13年,海因克斯从皇马到拜仁,15年!&br&
以弗氏标准,安切洛蒂不但数字第一,间隔也绝不算长,安不伟大谁伟大?&br&&p&
第一天执教,尤文图斯球迷打出“猪是不能执教的”,从此,“猪”成了他的符号。这么多年过去,“猪”早已失去语言中的攻击性,“安猪”失去了最初的贬义,从蔑称变成昵称、爱称。&br&
人类文明史,“猪”一直带有低能、愚笨的文化含义,《西游记》中,猪便是衬托正面的反面喜剧代表。淮海战役时,国军最初由刘峙指挥,底下人纷纷认为刘峙无能,窃窃私语,“徐州乃南京门户,理应派一员虎将,派不出一虎,也应派一狗,如今只派来一头猪,眼见守不住。”刘峙也心知肚明,警告手下兼自嘲,“猪的战术,是一有攻击便把屁股拱着墙壁,让人抓不着尾巴无可奈何,弄不好尖牙利齿给一口,咬住不放。”&br&
名帅圈中,安切洛蒂素以不可思议的“被大逆转”闻名,很多地方相当“刘峙”,非常让人吐血。里亚索被拉科翻盘、伊斯坦布尔被利物浦瞬间追平,名帅中,但凡一次这样的奇耻大辱,都足以令人终身再难抬头翻身。但是安切洛蒂挺过来,为米兰拿到第二个欧冠,正是有了前两冠的积累,才有了名声被皇马青睐,正如尤文图斯庆祝联赛三连冠时的口号:没有二,哪有三!&br&
不过,即使拿到第二冠,“安猪”也不见得翻了身,他的那些已注定改不掉的缺点一点没少:优柔寡断,不够铁血……这些年,他带的球队都是名门大户富甲一方,继续存几个冠军不难,但他还是留下不少经典败仗——带切尔西,被穆里尼奥双杀,被弗格森双杀,更丢人的是大巴黎贪名气半程换帅,安猪上任时还是榜首,原以为凭名帅功力加大巴黎金库,法甲摘个桃子还不是三个指头捏田螺,没成想竟然丢了!要到第二年,大巴黎一发狠砸来伊布,这才搞定。&br&
即使是这一年,联赛失手,国家德比被双杀;所谓“战术大师”乱排拉莫斯后腰不伦不类;试图一碗水端平,迭戈·洛佩斯与卡西轮着来,结果最关键时刻卡西差点要了命;尤其令人脑充血的是伯纳乌国家德比,局面大优、裁判都禁区外送点球了,居然会倒输回去……如果不是光明顶最后那2分钟,安不是猪谁是猪?&br&&br&
还有2分钟输掉,西蒙尼似乎心很大——老子只当输场阿甲,输完了大家卷袖子打一架。真正气死恐怕是穆里尼奥,安帅三冠这11年里,毫无疑问论能力、魅力,穆里尼奥是世界教坛第一人,人们是在看“鸟获胜”而不是他的球队。最伟大,非鸟莫属,“上帝之下数我大”都出来了,怎么可能轮到“猪”呢?&br&
因为安切洛蒂至柔。他打了那么多败仗,到处被拿捏,而穆里尼奥至刚,处处锋芒毕露,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夫舌之存,岂非以其柔?齿之亡,岂非以其刚?&br&
还因为安切洛蒂能忍,飓风过岗,伏草唯存,每一次的伏低,是为下一次的生机。所有的败仗,最终都变成财富,知道了一种新的输法——只有知道怎么输,才知道怎么赢。在威斯特法伦,多特疯狂反扑球员又失魂落魄时,难道不正是里亚索和伊斯坦布尔的经验与人品起了作用?&br&
还因为安切洛蒂做人。平摊迭戈·洛佩斯与卡西,化解纷争,只是多年来安帅一贯做法的又一例,不主动制造事端,化解而不是挑起纷争,与球员打成一片,公开从来只会把球员夸成花儿,连阿内尔卡&br&伊布这样有名的刺头,也从不说安帅半个不字。安不好人谁好人?&/p&&p&
公平地说,本场安帅并没有什么“妙手”——一贯数十年被认为“临场昏招”的安猪,怎会一场变了个人用兵如神?安切洛蒂只是做了常规教练都会做的,落后、对方体力明显下降,开始换人加强进攻。最后20分钟,已渐不支的马竞枪法渐乱气力不加,已完全无法大举压出中前场逼抢,也无力控球防守,只能开大脚全员龟缩禁区赌命,皇马的优势胜势实属必然,是还有20分钟扳平还是只剩2分钟扳平,并无本质区别。&br&
真正对皇马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弗洛伦蒂诺一期定下、二期继续执行的巨星营销政策,和史上第一年入五亿俱乐部背后庞大的财力支持。这场决赛,背后比拼的是两队全方位的资源与积累,马竞负债达5亿,第一王牌迭戈·科斯塔只能踢8分钟,而皇马全队几乎个个身价3000万以上,赛季一开始的口号就是两亿齐飞。&br&
网络有个著名的“反鸡汤”段子:某低薪哥立志买房,靠自己双手不怨天尤人,昼夜不休勤奋工作,还报了很多课程充实人脉,攒下了两万块钱,加父母的498万买了一套500万的房!&br&
这个“励志故事”中,房子就是欧冠,两万块就是马塞洛与伊斯科两个换人,那是安切洛蒂多年“工作、充实”、打滚积累下的教练基本功,剩下的是皇马糖爸爸买的C罗贝尔。&br&
但是现代商业足球,已经是个一揽子工程,从广告、赞助、球星、名气,都要求绝对“正能量”,最好球星爆发,对营销起到最大的作用,教练自身的作用,在超级豪门中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相反弱势球队才需要神奇教练点拨,如西蒙尼)。队内一团和气、对外和气一团、打的是美丽足球、顺从一切球星旨意的安切洛蒂,他不掌皇马,谁能掌皇马?&br&
不争,天下莫之为争。猪帅,欧冠最伟大名帅!&/p&
(去年5月欧冠决赛后旧文,预警:全篇无论观点角度,均为正面歌颂,部分语气用词皆为敬称爱称昵称,如有不适,观者自酌) 这一刻,他忽然成为欧冠史上第一名帅——三冠一亚,超越佩斯利的三冠,数字说话,不偏不倚。 弗格森有句名言,对名帅圈作了最深刻的…
谢邀。&br&&br&必须是莫德里奇。&br&&br&J罗目前的定义是什么?是进攻好手,在皇马4-3-3的阵容当中负责前场串联,也就是说,如果安切洛蒂排出的三中场是:&br&&br&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br&&br&那么进攻的时候,托尼·克罗斯或者莫德里奇负责从后场拿球,分给两个边路。这个时候,边路可能出现的队友是:&br&&br&左路为马塞洛和C罗&br&右路为J罗和贝尔&br&&br&为了保持层层推进的有序性,一般会出现马塞洛压上,皇马变阵3-4-3,中场队员为:&br&&br&[左]马塞洛、[中]托尼·克罗斯、[中]莫德里奇、[右]J罗&br&&br&马塞洛和J罗负责填充中场,并且从边路向上压,成为一个倒U型,进,可以保持和边路C罗、贝尔的传球路线;退,可以协助托尼·克罗斯和莫德里奇防守。也就是下面这个形状。&br&&br&[左]马塞洛、
[右]J罗&br&&br&
[中]托尼·克罗斯、[中]莫德里奇、&br&&br&这个时候,J罗的战术自由度比较大,他可以视莫德里奇的位置选择内切,或者和贝尔换位,或者和C罗换位,或者在弧顶一带和本泽马、C罗、贝尔三人打二过一,以及自己选择远射。&br&&br&但是J罗的传跑变化,始终是以莫德里奇的位置来进行调整的。&br&&br&究其本因,莫德里奇和托尼·克罗斯是攻防转换的枢纽,这是皇马“双技术后腰”的战术弹性所在。&br&&br&a.托尼·克罗斯会频繁从中圈回撤,承担起衔接后卫和中场组织的重任,因为莫德里奇的奔跑能力和防守能力,纵向上,由他回到后卫线进行填塞式的防守;横向上,让他作为一个拉开宽度和转移球的强点。&br&&br&b.莫德里奇在中后场有着很出色的斜线拉扯跑动(不但在西甲是独一份,在英超热刺时期也无人能及)——如果你看过皇马客场对马竞的欧冠1/4淘汰赛第一回合——他的斜线跑动决定着整条后防线和两名后腰的距离,同时他的接球/传球成功率左右了整个皇马右路的进攻速度。&br&&br&也就是说,当他回到与德国人横向平行的位置接球时,包括J罗、贝尔在内的右路进攻资源要回收,形成传球的人数优势;&br&&br&当他在中圈一带接球,位置比德国人更靠前的时候,后卫线上的卡瓦哈尔和瓦拉内(或者是佩佩)要相应压上,在本方三十米区域靠近中圈的区域形成人数优势,这样贝尔可以向上压,完成“两亿齐飞”,即使J罗拉到右边路位置接球,也不会因为和莫德里奇的距离太远,而导致中场过于单薄;&br&&br&当克罗地亚人压过中圈,出现在对方三十米区域中段,皇马的阵型实际上已经变成如下情况:&br&&br&[左]C罗、 [中]本泽马、[右]贝尔&br&&br&[左]马塞洛、[中]J罗、[右]莫德里奇&br&&br&[中]托尼·克罗斯&br&&br&[左]拉莫斯、[中]瓦拉内、[中偏右]卡瓦哈尔&br&&br&为什么J罗会和莫德里奇换位来到中路,是因为在防守的时候,无论巴西人、德国人还是克罗地亚人,都会先把对方的持球队员向边路挤压,通过拦截、拼抢、骚扰对对方的进攻传球进行延缓,避免直接通过中路做文章,否则压上的整条后卫线会面临被对手直传球打身后的巨大风险。&br&&br&在左路,托尼·克罗斯的拦截和防守要靠拉莫斯、马塞洛的协同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右路的莫德里奇就不需要,他的奔跑能力极强,加上身高矮,相对更灵活,另外,在英超他扛大块头从来不吃亏,在西甲扛技术型球员更加不在话下,如果说脚下活的话,西甲的技术性球员也未必见得比莫德里奇细到哪里去。&br&&br&更重要的一点:在所谓的“二分之一球”情况下,莫德里奇上抢快、下脚狠,别看动作不大,总能让对手吃尽苦头。J罗这样偏重进攻的南美球员,贴身防守毕竟还是稍微斯文了一些。&br&&br&c.大局观和节奏控制,这是莫德里奇和托尼·克罗斯的强项。在组织和梳理阶段、没有发起进攻之前,所有的战术资源主要是围绕着德国人和克罗地亚人在运转的。&br&&br&皇马技术型双后腰的节拍在很多时候惊人的一致,只要他们在中圈传来传去寻找队友的时候,J罗、本泽马和贝尔都会主动回撤,因为这意味着皇马处在一个需要压节奏、保控球的时段,不但要在反复的传递和拉扯过程中寻找对手的防守破绽,而且还不能给后防线增加太多的压力。&br&&br&只要托尼·克罗斯和莫德里奇相继前移,就说明皇马的整体进攻要在某个区域打开突破口(回传反切或者二过一),此时马塞洛和卡瓦哈尔会同时助攻到两条边路,就看进攻资源怎么分配,例如是马塞洛套边/内切,还是卡瓦哈尔后插上,或者两名边后卫拉开场地宽度,让J罗、莫德里奇和“BBC组合”打传切。这样的战术也说明了J罗为何强于伊斯科——世界杯名噪一时的南美球员都不粘球,靠跑位来寻找机会,一名坐板凳的西班牙球员居然好意思自己带球进攻?&br&&br&目前论中场传控球以及层层渗透,人员齐整的皇马和拜仁中场为当世最佳,皇马是因为双后腰:托尼·克罗斯和莫德里奇,拜仁则是有三后腰:施魏因施泰格、蒂亚戈、拉姆(加上阿隆索)。然而皇马中场有调度权,没有进攻主导权,开火权被严重削弱,稳定性也不够;拜仁中场有突破、有组织,有射门自由度,却在前场缺乏超强的威慑力,所以双方都存在各自的缺憾。&br&&br&说到这里,我相信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为什么莫德里奇会比J罗更重要了。
谢邀。必须是莫德里奇。J罗目前的定义是什么?是进攻好手,在皇马4-3-3的阵容当中负责前场串联,也就是说,如果安切洛蒂排出的三中场是: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J罗那么进攻的时候,托尼·克罗斯或者莫德里奇负责从后场拿球,分给两个边路。这个时候,边…
说起代斯勒,这是一个曾经让很多德国球迷寄予无限厚望却又一次次无奈失望的球员,这是一个让人说爱不易说恨不能无限心痛的折翼天才。当其退役多年后,回头来看,依然让人不尽唏嘘。&br&&br&大部分球迷知道代斯勒是在2000年欧洲杯上,在那辆小组赛后便遭淘汰的德国老爷车中,代斯勒和巴拉克作为难得的少年才俊映入人们眼帘。当时,他们被当做德国的希望看待,德迷们都期待着这两位青年才俊能带领德国队有朝一日再次复兴。此后两年间,二人的发展似乎也确实印证着大家的期待:巴拉克在勒物库森越来越有大将风范,攻守两端日臻完美;而代斯勒虽然稍逊于巴拉克,但在柏林赫塔也让人惊艳,&b&他视野开阔,传球精准,更重要的是他具备当时德国球员普遍缺少的两项技能——想象力和边路突破能力&/b&,前者使他具备不俗的组织能力时不时传出意想不到的好球,而后者则令他可以踢出边路一条龙突破这样赏心悦目的足球。对于当时缓慢笨重日益英格兰化的德国足球来说,代斯勒的技术和想象力无异于一丝春风,让大家看到了德国足球技术化的希望,因此,代斯勒得到的喜爱并不亚于巴拉克,在当时《图片报》预测的未来德国国家队阵容中,将代斯勒放在前腰位置,而巴拉克则身居后腰。&br&&br&二人的分水岭在2002年。那一年的巴拉克壮志未酬,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以悲壮的四个亚军收场,但是,他的价值则被全世界看到,组织和领导能力更是被普遍认可。此后的巴拉克,成为国家队和俱乐部无可争议的核心球员。而代斯勒则是另一番景象。代斯勒在球场上虽然屡有惊艳,但相比巴拉克,其对球队贡献却没有后者稳定,因此柏林赫塔依然徘徊在中上游,无法取得冠军杯门票。更为糟糕的是,2002世界杯前和奥地利的一场热身赛上,一次并不太严重的冲撞,却导致他膝盖受伤而缺席了世界杯。当时或许没人想到,这次受伤仅仅是其悲剧的开始。&b&此后五年职业生涯中,受伤取代了天才、希望、未来等一系列词语,成了形容代斯勒最常使用的话&/b&。&br&&br&世界杯之后,代斯勒作为德国本土青年才俊,毫无意外的被拜仁慕尼黑招入麾下。来到拜仁,大家都满心期待他能更上一层楼,与巴拉克等人携手,带领拜仁在欧冠中走的更远,带领国家队走出漫漫长夜。但是,大家突然惊奇的发现,他似乎连柏林赫塔时期都不如了。大部分时候,代斯勒的突破许多时候显得畏首畏尾,而且——他不久就再次受伤。人们期待的巴拉克-代斯勒-绍尔这样的梦幻组合几乎没有几次一起出现的时间。&b&这时候,许多先前对代斯勒伤病关注不足的人才发现,原来他一直都是玻璃体质:&/b&&br&&blockquote&1998年11月效力于门兴并崭露头角的代斯勒遭遇了职业生涯第一次重大打击,十字韧带撕裂找上了他,膝关节半月板也同时断裂。&br&&br&1999年4月代斯勒左脚内韧带拉伤。&br&&br&1999年8月才加盟柏林赫塔的代斯勒左脚跟腱又出了问题,大面积血肿,紧跟着肌肉拉伤,髌骨肌腱发炎。10月份他又拉伤了腹股沟,同年12月,他的右膝内韧带在恢复训练中拉伤。&br&&br&2000年2月,代斯勒再次在训练中扭伤右腿。&br&&br&赛季是代斯勒五年职业生涯的巅峰,这个赛季他没有什么大伤病,一共参加了25场联赛和9场国家队比赛,只有2001年2月扭伤了左腿,右腿肌肉纤维断裂。&br&&br&赛季厄运又来,2001年10月,代斯勒右膝的十字韧带完全撕裂,休战长达半年。&br&&br&2002年4月复出后仅仅参加了两场比赛的代斯勒再次拉伤了右腿。&br&&br&2002年世界杯前夕,好不容易摆脱了肌肉拉伤的代斯勒在德国的最后一场友谊赛上倒在了拜耳球场,右膝再次受伤。&/blockquote&&br&&b&在众所周知的2002世界杯前热身赛受伤以前,代斯勒其实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玻璃人”了。而随着名气增大来到拜仁,他自然而然受到对方后卫更多的照顾,在更多的盯防、铲断面前,即便已经开始放弃突破奔袭的他,也只能接受一次次受伤的命运。&/b&&br&&br&对于职业球员来说,频繁受伤是一件糟糕的事。而比受伤更糟糕的事情,则是不仅身体受伤,而且精神也抑郁。&b&赛季,刚刚伤愈复出不久的代斯勒,由于顶不住长期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煎熬,被发现患上了抑郁症。&/b&一时间,震惊足坛。这件事甚至引起了整个德国的反思。德国教育界曾经有人反思:我们以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都是给其重压,挺过来就坚强了,但是,谁想过万一他们挺不过来呢?的确,在一次次受伤面前,在面对重压和质疑,身体和心理都备受煎熬的时候,无论鲁梅尼格还是希斯菲尔德,都选择了传统的德国式的教育方式,继续给予代斯勒压力,希望他在压力教育下破茧成蝶,但是,奈何面对的是一位脆弱的天才,他没能挺过重压,反倒抑郁了。在那个赛季和云达不莱梅的冠军争夺战中,代斯勒没能为球队尽到自己的力量,赛季末不莱梅在拜仁主场力挫主队时,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只能在看台上无助的看着埃尔顿肆意的狂欢。同年夏天,他同样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德国队欧洲杯上再次小组出局。在俱乐部和国家队最需要的时候,天才少年无能为力。&br&&br&好在此后无论球队、教练还是球迷们,都给了他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在治好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后,代斯勒重新出发。赛季可能是代斯勒难得的较为顺心的赛季。本赛季,代斯勒整装上阵,帮助球队重夺德甲冠军。虽然他犀利的突破不在了,也很少会身居中路调度组织,但是他的视野依旧开阔,传中依旧精准,依然只要健康就是球队的主力。&b&赛季结束后,他终于重披国家队10号战袍随队征战联合会杯,并获得季军——这也是他随国家队参加的仅有的两次大赛,并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队荣誉。&/b&虽然此时的代斯勒远没达到人们最初的预期,但他的价值依然被认可,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只要健康,都有着当然的主力地位。&br&&br&可惜,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赛季的稍稍起势,竟然是天才少年的回光返照。赛季,代斯勒在度过一个还算可以的上半赛季后,突然在一次训练中被哈格里夫斯撞伤,不但赛季报销,而且很可能赶不上世界杯。虽然俱乐部竭尽全力为其治疗,国家队中克林斯曼也第一时间向他承诺:好好养伤,只要届时伤好就一定能进入国家队。但是,最终他还是不能如期伤愈。&b&这件事终于击垮了代斯勒,他心理上彻底承受不住了。&/b&当德国举国欢庆夏日的童话时,没人知道此刻的代斯勒作何感想。&br&&br&随后的一个赛季对于代斯勒来说几乎就是迫不及待的尾声。仅仅出场五次,就在下半赛季匆匆决定退役。决定一出,世界足坛为之震惊。赫内斯表示代斯勒的合同只是暂停而非终止,众多球迷也期待着他有朝一日再次归来,上演涅槃重生的好戏,可惜,最终的事实证明,这只能是大家美好的愿望。代斯勒虽然走的匆忙,但他显然早已下定了决心。既然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实在无法承受,那就说再见吧。于是,在一片惋惜声中,一代金童终于永远定格在了金童,天才少年未能飞到更高便折翼了。&br&&br&代斯勒起于德国足球最低谷的时候,而在德国足球刚刚开始再次起飞时便匆匆离去了。因此,当后来德国足球再次强大后,许多人自然有一个疑问:&b&代斯勒到底有多强?他是真的有足够实力的天才,还是仅仅是德国在最黑暗时代瘸子里面拔出的将军?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伤病,他能否也像巴拉克那样成为一代巨星?&/b&&br&&br&对此,我的看法是:&b&代斯勒确实是一个天才球员,尽管因为其职业生涯主要是在德国足球低谷时期从而可能被一定程度的拔高,但是,他在当时足坛里确实是一位相当有实力的球员。&/b&&br&&br&诚然,那个时代德国国家队无比黯淡,德甲赛场也远没有如今这样的地位。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在复兴德国的过程中,国家队的一干中场如巴拉克、施耐德、弗林斯、博罗夫斯基甚至刚出道的施魏因施泰格,整体实力也都不算差,这种情况下,比赛极不连贯的代斯勒却始终是国家队教练的宠儿,每次受伤都能收到伤愈即归队的承诺,这种待遇甚至是施耐德这种老将都不曾有过的,可见对其实力的认可。同样,当时的德甲赛场,也有着米库、马塞利尼奥、罗西基等传球好手,作为德甲巨无霸的拜仁,却宁可守着代斯勒这个“半赛季球员”,也不愿购买其他优秀中场。可见,无论希斯菲尔德、马加特还是沃勒尔、克林斯曼,对代斯勒的能力都有足够认可。而相比而言,那个时期基于人们对德国足球复兴的迫切期望,确实出现了一批被媒体或球迷吹捧虚高的球员,如弗赖尔、希尔伯特等人,但事实证明,这些球员不过是一时闪光而已,迅速就又回归平庸了,在国家队中也不过是匆匆过客。真正可以被称作矮子里面拔高的是弗赖尔这样的球员,而不是这么多年依然被始终寄予厚望的代斯勒。&br&&br&从另一个角度看,代斯勒的传球能力、视野和想象力确实在当时德国球员甚至德甲中超群的,远射能力也不错。代斯勒的传中精准度高,出脚果断,这点当时或许只有巴拉克和施耐德勉强比得上;但是,后二人缺乏代斯勒的想象力。代斯勒的持球和传球时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是当时甚至历史上的德国球员普遍不足的。而且,如果要论前期受伤较少的代斯勒的话,还有一手边路突破的绝活。柏林赫塔时期的代斯勒,一路奔袭几十米,过掉几个人内切打门的场面时有发生,技术和速度俱佳,这种边路高手不管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德国都显得稀缺。当然,在代斯勒后期,随着受伤增加,胆量变小,突破也越来越少了,不过原地摆脱的能力依然存在。综合而言,从能力上说,代斯勒确实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场,且有着普通球员即便再苦练也难以达到的意识,这也是他在国家队和俱乐部一直被无限期待和照顾的原因。&br&&br&&b&所以,综合而言,代斯勒或许因为其职业生涯主要在那个时期而被人们一定程度的拔高,但是,他确实有很多天才的地方,称得上一位非常优秀的球员。&/b&&br&&br&&b&但是,他最多也就是达到优秀球员的档次,离成为巨星还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的。&/b&&br&&br&&b&一个可能成为巨星的球员,需要具备优秀的球技、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可惜的是,代斯勒身上很难看到后两个素质&/b&。也许一个球员可以不靠身体吃饭,但是绝对体质不能太差。而&b&代斯勒的确球技高超,但他的身体实在太脆弱了,许多基本的对抗都无法应付。&/b&他不像杰拉德那样,虽然伤病有些频繁,但大都影响不大,休息两场又生龙活虎;也不像罗本那样,虽然前期伤病甚多,但是一经沃尔法特神医调整,就变得结实起来。他是从出道就爱受伤,一直伤到退役。中间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多好的神医调理,都是绝对的玻璃体质。这样的身体在日益对抗激烈的赛场上,显然无法进一步突破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样,这样的身体素质也限制了他许多技术水平的发挥,比如他的突破,在后期就很难看到,这就是身体素质太差的后果。&br&&br&&b&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意志力太过薄弱。&/b&许多巨星成长过程中,都历经各种磨难。在一次次倒下后涅槃重生,取得成就。如罗纳尔多,一度也是玻璃人,但硬是熬了过来,取得了更高成就。相对而言,德国球员在意志力方面普遍更强,所有球迷都知道德意志精神这几个字包含的价值。但是,代斯勒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显得特别另类。在伤病面前,他没能勇敢面对,反倒患上抑郁症,心理疾病令自己的身体雪上加霜。平心而论,当时整个德国足坛对其是相当照顾的,在受伤时候他感受到的是来个各方面的关怀和宽容。从这点来说,即便是罗纳尔多,2001年低谷时候在巴西都没有这等待遇。但是,代斯勒的心魔实在太严重了,最终还是吞噬了自己。他的心理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其身体状况,而且也使得他无法以更冷静的方式来思索自己的职业发展——比如像罗纳尔多那样设法修整自己的打法从而减少受伤。更多时候,代斯勒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怕受伤,踢的越躲;越躲着踢,反而越容易受伤。这种心理素质最终使得代斯勒难逃伤仲永的结局。&br&&br&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这位球员的时候,更多确实是感慨和唏嘘。或许,就技术而言,他确实是一位天才,确实理应达到更高的水平,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足球不是杂耍,它是一个综合的东西,易伤的身体、脆弱的心理素质,都阻碍了代斯勒的进一步成长。曾经某个时刻,迫切期待德国足球复兴的人们给了代斯勒额外的照顾和期待,也给了他更多的压力和要求,结果忽视了技术外的一些东西,最终使得他虽然也希望做的更好,却最终突破不了自己,心魔反噬,黯然离去,留给大家一个天才凋零的背影。&br&&br&塞巴斯蒂安.代斯勒,一个过早失去笑容的男孩,希望远离背负了无穷重压的足球能真的能使你快乐。&br&&br&&img src=&/8a9b00eb9caa17cccc27b456ea1c14e8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8a9b00eb9caa17cccc27b456ea1c14e8_r.jpg&&&i&黑暗时代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年&/i&&br&&br&&img src=&/3b0b9c7f996ab82264b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b0b9c7f996ab82264ba_r.jpg&&&i&总是缺席大赛的10号&/i&&br&&br&&img src=&/a37a5e61f2a5bdf1381a0ee_b.jp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i&拜仁慕尼黑网罗的希望之星&/i&&br&&br&&img src=&/48fb5e1e0bafb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i&留在人们心中的样子&/i&&br&&br&&img src=&/c3b84fbff7e6a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c3b84fbff7e6a_r.jpg&&&i&看台上的常客&/i&&br&&br&&img src=&/d00f6c6ba9a09ba9145a4efe076b4064_b.jp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i&也曾有过惊艳演出&/i&&br&&br&&img src=&/dbce6c257f9005bfeda6629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i&一旦复出便是主力&/i&&br&&br&&img src=&/9a299f2c132a4c386eafbf82e25bf87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9a299f2c132a4c386eafbf82e25bf873_r.jpg&&&i&德甲沙拉盘是获得的最大荣誉(图为与女友庆祝)&/i&&br&&br&&img src=&/d28eed4da70e9c0a4b7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d28eed4da70e9c0a4b7c_r.jpg&&&i&可惜最终还是早早凋零&/i&
说起代斯勒,这是一个曾经让很多德国球迷寄予无限厚望却又一次次无奈失望的球员,这是一个让人说爱不易说恨不能无限心痛的折翼天才。当其退役多年后,回头来看,依然让人不尽唏嘘。大部分球迷知道代斯勒是在2000年欧洲杯上,在那辆小组赛后便遭淘汰的德国老…
当时评价不好,多数是因为这厮太高调,而且自认为自己的战术先进,有很强的实战性。另外,作为曾经的梦之队成员,恩里克对克鲁伊夫和范加尔打造结构性中场的思路深以为然,凭借自己的理解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轮换,结果在人员不齐整的时候,吃了大亏。&br&&br&恩里克在罗马学会的是防守反击,以及正统的中场和后场三十米区域的逼抢。在赛季前半段,他对这样的战术比较笃信,实施的时候过分教条,责令中场回撤,甚至梅西也要参与防守,然后再根据形势选择反击还是阵地进攻,这是巴萨更衣室的元老难以接受的。这批打惯了tiki-taka的人,再不济也要强调控球优势,整体的防守反击不是巴萨的传统。&br&&br&恩里克当时还实施铁腕治军,想当然地把马蒂厄丢去打左后卫,在第一次国家德比的时候遭遇了迎头痛击。如此僵化的战术最大的缺点,是让梅西在中前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加上世界杯之后球员的疲劳、苏亚雷斯的禁赛、内马尔伤势未愈,所以巴萨的成绩并不好,至少是没有在西甲获得所谓的“一骑绝尘”的场面优势和积分优势。&br&&br&现在流行的战术是高位逼抢,即抢断拦截的位置前提到中圈一带,甚至依靠未回防的人数优势在对方三十米区域进行就地反抢,成功之后将战火燃烧到对方禁区,立刻形成反击。这样的战术对巴萨现在的后场依赖不大,只需要中场和前场做好衔接,剩下的交给MSN组合自由发挥就可以了。加上巴萨的高位逼抢本来就做得不差——t瓜迪奥拉治下的iki-taka时期,梦三队更强调截断对方传球、逼迫对方处理球失误,现在还加上了铲抢和主动的拼抢拦截,主要是拉基蒂奇、马斯切拉诺的奔跑能力和防守能力还是不错,加上布斯克茨的卡位,因此人员齐整的时候威力就很明显。&br&&br&进攻方面基本不用恩里克多加设计,MSN天生是反击好手,自带组织、突破属性和打门高成功率buff,中场传好球,其他的交给这三人就可以了。特别是在告别了tiki-taka之后,巴萨的进攻因为有了前场的三个强点,反而更富有威力和效率(南美球员的突破能力和门前攻击力是不可小视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过人技术、突破/分球能力,可以自己就撕开对方防线而不是依赖中场喂球。而且这三个人彼此之间还能互相传球。&br&&br&瓜迪奥拉和比拉诺瓦主政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节奏和个人突破,梅西一个单点遇到防守强硬的球队会很艰难。现在有三个点,基本上很难守得住。&br&&br&这三个人不是不会防守,而是如果在位置和防守任务的比重上过分要求,限制进攻权重,他们就发挥不出进攻的威力。所以这三人是不能按照欧洲结构化中前场的思路去嵌套的。为什么MSN组合现在无解,就是因为这三个人进攻的选择太多,而处理球的思路又大异常人——米尔纳中场防守被梅西掏裆、欧冠对大巴黎,大卫·路易斯两次被苏亚雷斯掏裆就是最好的例子,结果就是防守队员很难预判他们的选择,然后再去做好整体到个人的防守。&br&&br&恩里克最终的妥协是在于,进攻上他的战术高度的确不足以驾驭MSN,于是只能在防守上做好,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好的轮换,完成中后场的点滴改良。另外,鉴于西甲能够绝对威胁到巴萨的球队不多,恩里克的改良最终也是针对性的,而不是长期建设。目前皇马和巴萨的主教练,都没有着眼于长期建设。&br&&br&补充一点:对于MSN组合来说,现在最嗜血的不是梅西,而是苏亚雷斯,想想他在利物浦那几年吧,一个冠军的诱惑对于他来说,大过天。另外,内马尔整天被认为是不值那八九千万,肚子也是憋着无数火的。
当时评价不好,多数是因为这厮太高调,而且自认为自己的战术先进,有很强的实战性。另外,作为曾经的梦之队成员,恩里克对克鲁伊夫和范加尔打造结构性中场的思路深以为然,凭借自己的理解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轮换,结果在人员不齐整的时候,吃了大亏。恩里…
现代足球防守最大的问题,是个人持球的空间被压缩,防守区域被大大推前,随着阵型的紧凑和战术执行能力的提升,技术型球队的防守,已经体现为:&br&&br&不再过分追求单一球员在有球对抗下的绝对成功率——皇马现在没有或者不过分追求兽腰就是证明,而切尔西的马蒂奇,那是个恐怖的特例;&br&&br&不再是伤害性的防守产生高阻断概率——巴萨、皇马和拜仁的防守都是如此;&br&&br&强调防守的整体性——巴萨的tiki-taka,马竞和多特蒙德的高位逼抢,皇马靠层层退防不断增加防守人数;&br&&br&追求防守的有序性——上述强队,特别是巴萨、皇马和拜仁,在个体有球对抗的过程中,增加断球/保护的队员(不断增多);当对方进攻球员在有球对抗之后,多名球员的包夹有很大概率使对方进攻球员失去对球的控制,立刻将球断下,并完成守转攻;更懂得去保持和后卫线的联动,将整体防守的层次和空间进行强化,以达到压缩对方进攻队员推进空间和速度的目的。&br&&br&值得注意的是,防守的有序性在如今的皇马和鼎盛时期的巴萨体现得特别明显,依靠在局部不断增加防守队员,压缩进攻队员个人持球的空间,然后在有球拼抢的过程中,将对方出球的线路和可能性全部堵死,寻求断球的效果最大化。这样的有序防守,并非单兵拼抢可以比拟。&br&&br&追求防守到进攻的执行能力最大化——从一攻一守双后腰(马蒂奇+法布雷加斯),到攻守平衡双后腰(莫德里奇+托尼·克罗斯)的分化,体现了局部防守成功之后迅速投入进攻的节奏、目的和战略导向。&br&&br&攻守平衡双后腰甚至三后腰打法,最大的特点在于个人身体对抗弱于防守的整体性和有序性,个人技术和奔跑能力的优势能够弥补身体对抗,强化整体防守效果,比赛意识、阅读能力的优势能够迅速强化进攻甚至是终结进攻。&br&&br&以上是皇马中场看上去偏软,但防守水平不低的原因。&br&&br&具体的布阵来说,那就是:&br&&br&1.托尼·克罗斯和莫德里奇打双后腰,或者增加伊斯科作为夹抢时的人数,平衡攻守力量对比;&br&&br&2.退守时托尼·克罗斯和莫德里奇分别将对方的有球人员向两条边线压制,结合马塞洛或卡瓦哈尔,在某条边路形成局部高位逼抢的人数优势;&br&&br&3.如果对方走中路,那么托尼·克罗斯、莫德里奇、伊斯科三人当中的两个第一时间进行围堵,加上带有回防要求的哈梅斯·罗德里格斯,阻碍对方的推进;&br&&br&4.此时如果对方分边,则变成2当中的防守态势,如果对方回传,则缓慢后退,不断压缩三条线的空间,保持阵型完整和防守层次;&br&&br&5.当C罗、贝尔、本泽马三人当中的两人回到三十米区域时,对对方进攻队员的区域分割已经基本完成,C罗和贝尔只需要填塞边路的空间,本泽马可以回到禁区增加头球的高点,或者在远离大禁区弧顶一带进行骚扰。&br&&br&对于进攻方,在守转攻的时候,能利用的方法就是:&br&&br&1.通过快速传递或者长传,打贝尔过于压上的右边路走廊,直接向卡瓦哈尔施压或者在肋部面对瓦拉内、佩佩、拉莫斯三人当中的双中卫组合;&br&&br&2.仍是上述方法打C罗身后的左边路走廊,甚至连马塞洛一起爆掉,直接面对拉莫斯;&br&&br&3.中路快速传递打透双后腰的防守,前锋直接面对皇马中后卫组合和门将。&br&&br&这三点需要考验的是攻方的整体传球准确性、前锋单兵能力、无球跑位的合理性,以及中后场对守转攻节奏的把握程度。然而在西甲,除了巴萨、马竞以及排名四至六位的俱乐部,其他球队基本不具备接近皇马防守水准的进攻水平。&br&&br&更重要的是,在对方守转攻的同时,还要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变成守转攻的皇马攻击群,目前的皇马攻击群基本可以爆掉地球上所有的防线,就算落后,也有极大概率依靠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扳平。&br&&br&相比之下,阿森纳的问题以及身处的环境,就很明显了。&br&&br&英超弱旅真的不弱——因为阿森纳的整体防守战术和个人防守的水平真的不好,加上身体拼抢太过激烈。&br&&br&阿尔特塔、弗拉米尼、拉姆塞三人的攻守平衡性不好。这不是最重要的一点。&br&张伯伦、卡索拉、沃尔科特、厄齐尔都不具备超强的攻击能力。&br&作为前锋,吉鲁肯定比不过亨利的了,维尔贝克跑位倒是勤,但状态大起大落。&br&而桑切斯则几乎是最接近顶级的那一个。&br&威尔希尔更加不用说,猪一样的队友非他莫属。&br&组织功能最好的是阿尔特塔和罗西基,可惜两个都大龄了。&br&&br&最重要的是:&br&阿森纳的防守弹性不足——守得住的情况下,守转攻的效果不好。&br&进攻的杀伤力不高——以前阿森纳的鼎盛时期,中前场的进攻威慑力和效率,真不是现在可以比的。&br&太缺乏节奏——要么,就快到底,要么,就慢腾腾阵地战,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式。&br&中场回撤严重不够,传球点的缺乏导致了后卫线过分压上,防守面积被动扩大——这么多前场攻击手在前面,自己的持球空间都被压缩了,还谈什么有杀伤力的进攻?&br&&br&都别说强强对话,面对弱队,数次被过顶打反击是很狼狈的。至于强强对话……(法布雷加斯:怪我咯?)&br&&br&如果真的要说借鉴,我觉得阿森纳最要改变的就是比赛节奏和无球跑位。无球跑位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愿意当配角。厄齐尔数次被挤到边路没有球权,好不容易持球的时候,面前个个都是把位置站死的,一点拿球的空间都没有,没用。厄齐尔伤了,桑切斯持球倒是多,但也遇到每个人把位置站死这样的情况。&br&&br&把对方的阵型压得这么扁,自己的无球跑位又不够,被断球打反击,那不是坑后卫是什么。&br&&br&另外,真别再打单后腰了。前面四个攻守极度不平衡,层层退防的效果很不好,放一个攻守平衡的来串联后卫线和前卫线,两肋任人随便捶,这不是看笑话是什么。&br&&br&同样是一套打法,但是人的能力都不一样,要变成49场不败的阿森纳,那就是意淫了。
现代足球防守最大的问题,是个人持球的空间被压缩,防守区域被大大推前,随着阵型的紧凑和战术执行能力的提升,技术型球队的防守,已经体现为:不再过分追求单一球员在有球对抗下的绝对成功率——皇马现在没有或者不过分追求兽腰就是证明,而切尔西的马蒂奇…
谢邀。&br&&br&按照我的理解,忠诚是大大的好事,但以杰拉德这样的才干,他要是转会,真的可以有更多的荣誉。比如多次的联赛冠军——这和在不在英超没太大关系。&br&&br&我本来希望他能以“更体面”的方式离开,那就是退役。&br&&br&这个铁打的汉子,将对利物浦的忠诚镌刻在自己的胸膛上,就这样沉沉浮浮地为这支球队效力了26年。他被看作是默西塞德郡永远的骄傲——还不够——现在是利物浦的骄傲。然而“他本来可以是英格兰14年当中最好的、攻守兼备的后腰球员”。&br&&br&是的,本来可以是。&br&&br&离开,意味着这个已经为利物浦出战691次、打进180球的男人将远赴美利坚,踢几年养老球,说不定还能圆个联赛冠军梦。说到联赛冠军,这是极为讽刺的现实——史蒂文·杰拉德先后为利物浦夺得过欧冠、足总杯、联赛杯、联盟杯、欧洲超级杯、社区盾,偏偏缺一座联赛冠军。&br&&br&还是红极一时的英超联赛冠军。&br&&br&赛季,他们一度离联赛冠军是如此之近,近得几乎唾手可得。结果场面上,是成也杰拉德、败也杰拉德。然而从战术执行和比赛心态上说,杰拉德不需要背负主要责任,没有什么沉淀的红军在一名少帅的带领下,能拿到亚军已然是很好的成绩了。&br&&br&另外,在、两个赛季,他们离冠军其实也并不太远。&br&&br&杰拉德进入一线队的时候,利物浦有着全英格兰最为梦幻的本土天才组成的中前场,麦克马纳曼、小雷德克纳普、欧文、福勒的组合,与曼联92班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一度集中了全欧洲球探的目光。但这些才俊一直被红魔死死压着,结果应验了弗格森爵士的那句名言。&br&&br&然后就是这帮红军天才命运多舛的开始。&br&&br&赛季,利物浦在拍摄赛季全家福的时候,小雷德克纳普的身边,赫然坐着青涩、充满稚气的队魂。&br&&br&然而伤病先后毁掉了福勒、小雷德克纳普,让博格和斯米切尔的状态起伏不定,年少得志的欧文——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伤病会让他吃尽苦头。杰拉德的崛起,堪称利物浦的最大发现,甚至是整个英格兰的幸事。&br&&br&同时也是他俱乐部生涯永远伴随着忠诚,以及苦难的开始。&br&&br&17年的红军职业生涯无需赘述,杰拉德的确是英格兰最好的中场之一,而且是当仁不让的box to box球员,冠军教头卡佩罗和曼联弗格森爵士都对他赞不绝口。最让我激动的是,在2005年拿下欧冠之后,杰拉德本来可以游学西班牙,到欧洲足球的中心,去好好升华自己。&br&&br&当时甚嚣尘上的“用古蒂+2000万英镑将史蒂文·杰拉德带到伯纳乌”报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我是记得很清楚的。结果是杰拉德和时任利物浦主教练的贝尼特斯都拒绝了。前者是出于忠诚,后者则明白红军队长在精神上和战术上对自己的版图有多么重要。&br&&br&非常让人感到唏嘘的还不止这次转会,2010年还爆出过切尔西要以3700万英镑将杰拉德带到斯坦福桥的新闻,如果这次转会最终成行,那么英格兰“水火不容”的双德,就会在斯坦福桥聚首了。&br&&br&现在回想起来,杰拉德并非被传唱的那样,忠诚换不来一个联赛冠军,利物浦之所以联赛不能夺冠,和他忠诚与否没有太大关系。这个俱乐部队史所铭刻的巨星当中,唯一没有联赛冠军的人就是杰拉德,而他身处的英超时代,竞争太过激烈,红军不乏名帅指点,但都不是那些成色十足的冠军教头;杰拉德身边的队友,在整体水平和战术执行力方面,以及健康程度上,都没能形成持续的作战能力,和曼联、切尔西、阿森纳在多条战线上叫板。&br&&br&而俱乐部的经营理念,或多或少也影响了主教练的用兵和用人,以至于队伍人员配备在漫长而又没有冬歇期的英超赛季当中实在成问题。&br&&br&杰拉德的离开其实正当其时。首先,利物浦目前重建的过程太过漫长,而身处场上关键位置的他,年龄和身体强度上很难在今后的首发阵容当中继续经受考验,上赛季对切尔西的关键战役当中失误就是例子;其次,利物浦的改革很难在短时间之内生效,相应的球员配备也不能满足杰拉德对于夺冠的渴望,除非俱乐部能每年豪掷几个亿,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又不是阿拉伯国家那些钱多得可以擦屁股的国家);第三,主教练可能还会更换,对于球队整体的重建这是未知数,对于杰拉德的夺冠梦想,不确定的可能更大。&br&&br&所以离开没有什么让人惋惜的,杰拉德真应该多出去长长见识、增添阅历,像克林斯曼和海因克斯那样,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回来的时候西装革履站在教练席上带着红军捧起英超奖杯,其实才是他更应该去从现在开始去积累的伟大工作。&br&&br&&b&**************************我是不带感情只说战术的分割线***********************************************&/b&&br&&br&在战术层面上,我其实很想说,杰拉德这17年如果不是在利物浦,不是在英超,他联赛夺冠的难度会大大减轻。&br&&br&我从2004年欧洲杯的时候就认为,杰拉德这种攻守覆盖面都很大的球员,留在利物浦不去皇马,真的是折堕了自己。当时我和朋友聊天时谈到过,利物浦的问题第一是中前场多伤,打法不稳定,第二是缺乏真正能掌控节奏、对比赛有正确解读的中场节拍器——当时这样的指挥官型球员鲜少出现在英格兰,就算有,那也是名花有主,例如斯科尔斯;其实利物浦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帅才,当年比92班更早崛起的利物浦青年军当中,杰米·雷德克纳普就是这样类型的球员,可惜一伤再伤,直到后来离开。&br&&br&在哈曼、博格和斯米切尔等人加盟之后,利物浦的中场开始呈现欧洲大陆化的走向,而阿隆索的到来,真的是解放了杰拉德,释放了他的进攻才华。&br&&br&利物浦夺欧冠的2005年,看过很多利物浦比赛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留意过一个很微妙的比赛问题,那就是阿隆索这一批欧洲大陆球员来了以后,无论联赛还是杯赛,利物浦的中路传捣比边路推进的节奏要慢。路易斯·加西亚、哈维·阿隆索、斯米切尔、巴罗什、西塞这些人都不是英格兰本土球员,他们自小对欧洲大陆化的打法耳濡目染,处理球的方式和英格兰球员都不一样,加上霍利尔、贝尼特斯的战术思想又源自欧洲大陆的足球理念,因此特别需要中前场球员对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在理解上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如何把相对的快和慢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执行整体战术。&br&&br&于是在这样的战术和人员构成下,杰拉德的前插、远射都干脆利索、简练实用,而且快上快下,冲击力很大,在这帮欧洲大陆球员当中显得非常另类,结果就是丰富了利物浦的进攻手段。这对于当时的皇马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一个补充。在英格兰本土中场当中,杰拉德是攻守平衡性最好的一个,这毋庸置疑,连格拉维森这样的货色都能在皇马有一席之地,杰拉德更加不用说。&br&&br&也许有人问,为什么我执意要“把杰拉德弄去皇马”,没错,这就是我对利物浦俱乐部整体经营的不满。从主教练到球员,整体水平上比起竞争对手差了真不是一星半点。&br&&br&这么多年来,入主利物浦的教头,只有贝尼特斯给利物浦弄到了一座欧冠奖杯,2001年三冠王时代是霍利尔的功劳,说这些人都没有联赛冠军的履历,那是不行的——2005年霍利尔返回法国执掌里昂,一年时间就拿到了法甲冠军,第二年蝉联。贝尼特斯入主红军之前,也给瓦伦西亚拿到了西甲冠军。别人就不去提了。&br&&br&然后,引进的冠军球员有几个呢?除了那批英格兰本土天才,利物浦竟没有一个外援能和坎通纳、舒梅切尔、博格坎普、亨利、德罗巴、切赫这些定海神针级别的人相比。严格一点说,阿隆索和苏亚雷斯只能勉强算是冠军球员,托雷斯都不能算,而且这三个人最终如何,大家都看到了。&br&&br&换句话说,如果阿隆索还在利物浦,以他和杰拉德的配合默契程度,上赛季杰拉德那个关键性失误断然不可能发生。&br&&br&所以杰拉德没有在当打之年走出去,那是可惜了。现在的离开,未尝不是好事。
谢邀。按照我的理解,忠诚是大大的好事,但以杰拉德这样的才干,他要是转会,真的可以有更多的荣誉。比如多次的联赛冠军——这和在不在英超没太大关系。我本来希望他能以“更体面”的方式离开,那就是退役。这个铁打的汉子,将对利物浦的忠诚镌刻在自己的胸…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494 人关注
170 个回答
908 人关注
356 个回答
728 人关注
2344 人关注
140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文过人集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