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世锦赛星际穿越有几个机器人分区?

Linux下的boot等分区,和主分区、扩展分区是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
Linux下的boot等分区,和主分区、扩展分区是什么关系?
boot、var这些分区是单独的一个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吗?还是说这几个可以同时在一个主分区下?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分区,出于系统安全考虑。硬盘分区主要可以划分为,启动菜单配置文件,扩展分区可以看成一个特殊的主分区类型,推荐你去看一下《linux就该这么学》,扩展分区则用来存储文件数据等如果想一些linux教程,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之上建立的,主分区主要是用来安装操作系统、逻辑分区boot分区是存放启动linux系统所必需的文件,包括内核文件、扩展分区,主分区最多有4个,教程介绍的很详细,/boot目录通常被划分为单独的分区
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BIOS系统下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硬盘的分区由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组成:主分区(注意扩展分区也是一个主分区)的最大个数是四个,其个数是由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er)决定的,MBR存放启动管理程序(如GRUB)和分区表记录。扩展分区下又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 所以主分区范围是从1-4,逻辑分区是从...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可以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一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可以若干。 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那剩的部分就浪费了。 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扩展分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临城中学喜获2015年FLL机器人世锦赛河北区选拨赛一等奖,晋级中国区决赛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4月26日,&临城中学&行是知之始&机器人代表队在2015年FLL机器人世锦赛河北区选拔赛喜获一等奖,名列第五,晋级参加中国区总决赛。
FLL(FIRST LEGO League)世界锦标赛是1998年由美国FIRST非盈利性机构和丹麦乐高集团合作主办的针对9-16岁孩子的国际性机器人比赛,目的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2015年FLL机器人世锦赛的主题为&无界课堂&,分&项目研究&和&场地竞赛&两大部分,项目研究部分包括考核问题提出及研究过程、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展示等;场地竞赛部分为场地机器人竞技比赛及技术答辩,主要展示参赛队员的机器人技术。参赛队的总成绩将取决于各队在社交、表达、表演、合作、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此次河北区选拔赛共有31支队伍,300余人参加。&&&&
&临城中学&行是知之始&机器人代表队由高二年级杨子雄、王中山、王宁可、赵宏飞、徐璐、杨峰、张雷萌、张子佳八名队员和尚琳清、张月红、路腾飞三位教练员组成。比赛中,同学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充分展现了临中学子的风采,为临城中学乃至邢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赢得了荣誉。图为临城中学队员参加场地竞赛。(张月红、吕胜强)
高校实用信息
中国教育电视台特约合作网站中国高校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reserved在国内如何推广美国高中机器人项目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如何建立队伍?
我本人在美国高中读书,参与了FIRST的FRC项目,感觉受益颇丰。了解过中国的FRC队伍。不过目前想在家乡的高中推广FRC,大神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在国内组织这样的队伍?我想到的最大问题是国内赞助不普及,FRC一年要几十万RMB这个会很困难。然后学校学生都有高考压迫,时间和兴趣也是问题。
按投票排序
中国大陆没经历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轻硬件重软件,所以我谨慎地乐观FIRST Robotic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尤其是最高难度的FRC比赛。FIRST是美国未来工程师云集的地点,是最近风靡美国高中的比赛,是力量型书呆子聚集的地方。我Husky Robotics领队很多都是整个高中四年参加FIRST Robotics的成员。FIRST作为一项类似体育的赛事,在我读美高的时候都是在体育馆里展出的,一米五纯铝架的机器人不断对外射篮球,整个机器人又大又帅气。它的创始人Dean Kamen希望能激励更多工程师明星,改变年轻人一昧想成为NBA球星或好莱坞明星的文化。从1989年开始至今,影响了一代工程师对机器人的品味。它分四个阶段的比赛,从六岁到九岁的乐高比赛,九岁到十四岁的乐高联盟,十二到十八岁的技术挑战,和纯高中生的FIRST机器人大赛,我猜测题主参与的是最后一项。每个阶段的难度提升都很大,成本也是呈几何数量增长。六到九岁还只是搭乐高练展示,九岁到十四岁就开始用乐高EV3做控制器进行高层次的编程了。要知道十四岁是北美地区的参赛上限,北美以外是十六岁。答主我第一次接触乐高EV3是十五岁,是我所在的高中第一次组织的机器人比赛,有整整六年的差距。后来学校机器人队成了建制,能让初中部的同学参与进来,但始终保留在EV3机器人的水平。后来有尝试Arduino的机器人比赛,但没能获得大规模的铺开。可以说我们大陆高中机器人比赛的平均水平和美国小升初时的水平相当。进入初中之后,整机是半米高的机器人,机械上的设计和加工难度大大提高,从塑料换成了铝条和铝块,电子上的难度也有加大,从5伏升到了12伏,电力分配,电机驱动,很多电力电子的问题都出来了,制造成本也到了近千刀。到高中参加FTC之后,机器人高度更是有一米半高,成本窜到数千刀。美国高中生能够通过FIRST Robotics积攒的规模效益,四处向传统厂商要赞助,要物品支持,中国厂商很难做到。没有钱,没有赞助,高中里很难形成一个机器人比赛产业链,光靠个别几个学校大力砸资源是很难撑起一个比赛的。再说,中美工程师文化不同,在中国做硬件,做机械,做制造业的,总给人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感觉。FIRST Robotics不能给人一种炫酷的感觉,在本地没能有足够的吸引力,项目引进就很难。而美国人喜欢大而暴力的机械结构,所以FIRST Robotics能取得成功。下图是我机器人队去年的火星车在西雅图Maker Faire上的展示,类似这样的坦克结构+真人大小的机器人很吃香。然而题主不要气馁,国内也有类似希望工程界出类似NBA球星和好莱坞明星的比赛。他们用国内的电子竞技文化,衍生出一种机器人竞技玩法,去年刚出就收到高校的好评。他们是大疆科技举办的RoboMaster比赛。如果题主有意,也许做他们的高中推广能更贴近中国机器人比赛的发展趋势。FIRST 官方网址:RoboMaster 官方网址:
昨天下午奇哥把这个问题扔给我,问我有没有什么想写的。顿了一会儿之后又补上一句,这其实就是我们办Robomasters的这些人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呀。我读完问题跑去找了几个FRC的视频看,觉得这个比赛其实跟Robocon比较像。确切的说,是更像零几年那时候的Robocon,那个时候的对抗性比现在强很多,观赏性也强很多。不过诚然,零几年的Robocon和现在一样,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比赛,也是一群非常小众的读机械读硬件的工科大学生在参与的比赛。虽然有电视直播、虽然有教育部挂名支持,虽然在我们这些机械美学崇拜者看起来参赛机械各种高大上叼炸天,但还是很小众,不是坑里人很难去欣赏这样的机器美学,这比赛基本上无法变成一个具有普遍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比赛。说原因倒也很简单直接:一是门槛太高:技术上的,资金上的。你做不到随便抓一个人就能马上上手做比赛,每一个robocon队伍的比赛周期里面都包含着老队员对新队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怎么怎么设计机械结构,我们有哪些叼炸天的历史遗留设计方案;画电路板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细节,板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怎么和机械结构适配;我们的历史代码结构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哪一部分管控哪一个IC实现什么样的功能。等等等等。同时,你也不可能把一群很优秀的人聚在一起,说:开搞吧。然后等上半年一年,他们就能做出一台非常优秀的机器来完成任务。凡事都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在找到正确方向之前的试错的成本。再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字:钱。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的钱才能让一个队伍游刃有余的设计、测试、迭代、更新他们的机械结构和硬件装备,以及给他们提供一个不错的测试环境和不差钱的测试道具。我2012年做Robocon,我记得很清楚,某一天晚上我们队伍聚在一起看了一个电子科大的探班视频。大宇宙队给看视频的人展示了他们的某一间屋子,里面堆满了各种被迭代掉的机械结构,满满一屋子,满满一屋子的铝通。我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哇~”了一声,然后队长感叹道:电科真是有钱。接着我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再想想今年比赛他们买的工业级图像处理设备,啧啧,电科真有钱。二是缺少抓人眼球的点和面。之前熬夜在youtube上看DARPA Robotics Challenge的时候很多人在评论里面刷 WTF。他们不相信这是2015年的机器人,他们不相信2015年的机器人不但走路还会摔跤而且长得还巨丑无比。这是扑街的参赛机器人:这是大部分人脑子里面的机器人:现实其实很残酷。科技发展的没那么迅速。当今科技下的的机器人别说走路走稳当了,绝大多数很多连腿都没有。能移动的用轮子来走,觉大多数其实连移动的本事都没有,主控上只挂着一只机械臂而已。科技还没那么发达,但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给了人们放大的错觉。所以很多人在DRC下面给科研人员开嘲讽的时候,我心里面又凉又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三是很难有传承:一年一个比赛,赢了的做不到技术积累,输了的没机会报仇雪恨,今年攒下的观众热情留不到明年。有时候我也想过,你说既然Robocon每年都能培养一批受众和爱好者,为什么一年一年下来却还是那么小众而不知名。这些人即便做不到一传十十传百,但也可以带来数量可观的新爱好者加入吧。可后来时间久了我也明白了。虽然我仍然自称是坑里人,但其实已经不关心今年是什么比赛题目,哪个队伍拿了第几名,大宇宙队有没有又碾压全场。因为周围再没有人可以容我讨论和分享这些事了。一个人熬夜看DARPA,一个人开直播看Robocon,就好像一个人推公式写代码没有人可以一起讨论一样,搞出来了开心没人分享,慢慢也就有了放弃的想法了。可你说为什么dota呀,cs呀,还有很多电子竞技的比赛每年都会有那么多人看。虽然我身边很多人很久不玩游戏了,但他们依然可以看比赛看的津津有味,可以黑解说,可以叼选手。那为什么Robocon就不行呢。我想是因为传承吧。更接地气的说,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回来,你能不能跟得上节奏。dota也好,cs也罢,你会玩的就一直会玩,懂规则的就一直懂规则,不论过上多久再回来看比赛你都明白他们在干什么。而Robocon不一样,他每年都换上一个和去年毫不相干的主题。今年好不容易看懂了规则知道在干什么的观众,到了明年反而又要重新再来了。即便是我,同样觉得每年比赛前也要先扫一眼今年的规则也是一件让人非常扫兴的事情。但Robocon的竞技性和题目本身就决定了赛题必须一年一换呀。要是一直用一个题目做下去,迟早会收敛到一个单一的状态,所有队伍都会选相同的策略,比拼就只能限制在谁有钱能做出更精密的机械了。没了多样性的Robocon反而更缺少看头。第四条说的大一点,文化上的就正如 所说:中国大陆没经历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轻硬件重软件。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小时候看《机器人大擂台》里面无数次出现的情景:父亲打开车库都是各种工具材料和车床,带着十岁的儿子和八岁的女儿造了一台机器人参加节目然后把对面的机器人砸的粉碎。也不可能出现 kmxz 在德国交换时候告诉我的:那里每一个小孩最希望得到的圣诞礼物是工具箱和电烙铁,而不是我们这里小孩子想要的游戏机和漫画,更不是我们这里家长想要送的教科书和补习班。所以对于FRC,我的看法和一样:谨慎的乐观,这个比赛当前来看很难铺开。真的要想铺开,个人认为也就只能改变第四点才可以治标治本。翻回去看,如果想要解决第四条,让所有的人都感兴趣,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机器人比赛,我们需要一种一赛,一种门槛要低,不花钱大家看着刺激有趣大家想看懂也不难的比赛。这么一说的话,还真是奇哥跟我讲的,这是他们Robomasters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我去年暑假在Robomasters夏令营,今年这一年多多少少也跟他们一直在有交流。去年开营典礼的时候有段话我记得特别清楚。他们说他们搞这个比赛往里面砸了很多钱,但从来不觉得亏,因为很多东西不能用钱和利润这两个词来衡量。情怀这个词虽然已经被用烂了,但我还是想说:这里面满满的都是情怀。他们说之前有中国好声音,有各种选秀。很多观众在听,在看,甚至去参选。虽然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很疯狂和离谱,但是,为什么不来举办一个工程师的选秀呢,办一个让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都想看、喜欢看、觉得有趣刺激的节目,让工程师来作为一代superstar。让这个社会喜欢上机械,喜欢上硬件,喜欢上程序,喜欢上机器人美学。我当时就觉得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被触动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我真的好希望,我以后的孩子会缠着我给他买电烙铁买工具箱,我们一起‘在车库里面亲手装起一台机器人。而不是他只能像我一样每天中午瘫倒在沙发上看电视里面遥不可及的机器人比赛而没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分享自己的兴奋,更不会满眼都是对互联网热钱和所谓成功学的无脑狂热和满嘴夸夸其谈,不愿自己动手写一行代码,推一个公式,焊一块电路板,装一台车。这便是我对我将来孩子最大的期待了吧。(完)我还记得今年暑假在网上看Robomasters决赛的时候旁边小伙伴来搭讪。—— 你在看什么?—— 机器人dota。很有趣的,要不要一起来看?—— 好呀。
利益相关:2011年 世界VEX机器人锦标赛 区域亚军,2015年FTC科技挑战赛 中国赛 裁判事实上,高中比大学更容易开展机器人竞赛。相对于大学生参加比赛时几乎完全自费,高中学校会投入更多的金钱鼓励学生参与类似的活动,像我高中的时候,参加各类比赛自己基本只要负担路费就可以了。如果说要在中国的高中进行推广,那么什么也比不上高考自主招生政策管用,,FTC科技挑战赛在中国主要由卓越联盟推动,2012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FTC比赛,而到了2015年,FTC2015赛季中国区共举办7场分区赛,一场全国总决赛。这7场分区赛分别是北京教委专项赛(-14日)、华北高通专项赛(-2月1日)、华东赛(-8日)、深圳高通专项赛(-8日)、上海高通专项赛(-15日)、西南赛(-15日)和华南赛(-15日)。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近300支的参赛队伍参加了本赛季的比赛。但随着2015年以来自主招生进一步改革,事实上这是自主招生的倒退。比如2014年重庆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上符合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特别在以下学科领域特长突出并取得一定成果、具备良好的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择优给予考试资格:1.理工类:在数理化生学科方面的研究应用/机器人设计制作/电子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生态环保与节能研究/力学研究应用等方面成绩成果突出者。(须提供:正式发表或出版的科研论文或作品或专利,省级以上的获奖作品及证书等,原则上要求署名唯一或第一作者。)而2015年重庆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上,与上条类似的一条是高中阶段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特长和创新潜质(主要包括在对数物化生及信息类等有浓厚兴趣、单科成绩一贯优秀或有突出表现,或在外语、写作、演讲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考生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可经中学(任课教师和校长)或相关领域两名专家实名推荐。理科考生可报考理学类和信息类所含相关专业、辛辛那提联合学院所含专业、工程类的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工程力学、测绘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文科考生可报考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所含专业。而以我担任FTC挑战赛中国赛裁判时的见闻,卓越联盟内部,甚至高校内部,对于机器人比赛的看法都有了分歧。诸如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往年对于机器人竞赛获奖的学生一般只要求面试考核,而今年均和一般的报考学生一样,并没有特殊的优惠或者另定的分数线。而自主招生集中在高考之后的一天,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参加多所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另一方面一部分高考中没发挥好的学生可能将自主招生视为救命稻草,高校会将自主招生视为另一条招收高分生的途径。所以我们回到了开始的那个问题,在国内如何推广美国高中机器人项目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如何建立队伍?目前来看,机器人队在高中更多的是一种类似兴趣小组的组织,如果学生不考虑出国,在目前唯分数的大背景下,一块机器人竞赛的奖牌可能对于他并没有什么卵用,而一年一变的自主招生政策,也使得走“机器人”这个捷径不如各类竞赛稳妥。以我的高中——合肥八中为例,现在机器人项目是作为高一学生的非限定性选修课进行开展,而那些参加比赛负责拿奖的队伍,就几乎全由国际部的学生组成,会有多少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呢?
本人在高中创建机器人社并建立起First 队伍参加比赛首先想说的是 一个好的学校很关键!学校的预算和学生老师质量都是决定性的当我组建机器人社的时候 纯粹是靠着初中关系的老师 自己的经历和一帮朋友硬拉扯起来的 当时考虑过很多项目 也邀请带队老师参观 并与校方协商 如VEX这种更加昂贵的项目并没有能申请下来 但是参观过的同学与老师都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所以可以从宣传开始 如果地方附近有其他队伍场地甚至比赛 争取机会 现场看与看视频照片感觉不一样之后就是看校方了 自己拉赞助很大程度也看学校名气 好在学校比较有名 拉到了NI的赞助 很快有了机器人做探究试验 并在一次First对学校邀请时 因为我的社团校方批准了参赛现在看来我初中的导师 带领大家参观 学校名气 运气等等缺一不可
利益相关:刚毕业的前成都七中机器人队队长,2015年自主招生遭到同济拒绝我认为:依照目前的高考制度,答案基本无解。在高中一直在搞FIRST下属的级别稍低的比赛FTC,获得了还不错的成绩。FTC之所以在中国推行地如此顺利的原因,绝大部分还是归功于所宣传的自主招生政策。因为我们FTC连年冠亚军,在我校,参加FTC比赛的级学生都曾有三人获得同济大学一本+30分的极其优厚的待遇。随着2015年自主招生风向大变,优惠戛然而止,我们有幸成为被坑的第一代,当然是不是最后一代仍旧不知。据我观察,在参加FTC比赛的动机中,七分是对机器人的热情,高考还是要占三分。这还是在我们这个机器人氛围浓厚的学校,可能还有些学校甚至是五五分。我参加FTC比赛两年来共缺课一个月有余,影响晚自习不计其数,还有两个寒假不得不减半,这种时间上的投入几乎可以与学科竞赛匹敌。我上了大学才知道很多地方高二甚至高一开始周末就要加课,这种训练强度绝对会让很多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望而却步。另外,由于我校是公立学校,参加比赛从器材到差旅基本上自掏腰包,而且按照目前的中国文化环境,比赛队伍也很难获得像美国那样的数额巨大的赞助。所以,目前参加机器人比赛最有热情的高中生还是钱多时间多,而且在招生阶段也更加看重STEM培养的出国党。在本校高考学生中推广这个比赛,每年都会遇到不小的阻力。说到自主招生,客观上看2015年的改革极大限制了高校招生规模,主观上讲机器人比赛作为团队项目,比赛场上偶然因素多,又很难从考生个体上量化其实际贡献和水平,所以要想维系靠自主招生拉动比赛的方法难上加难。(当然了,某主办方该忽悠还是要接着忽悠)谈到题主提到的FRC比赛,这是一项比FTC投入还大,队伍人数更多的比赛,而且由于目前在中国还只有极少数出国留学的学生有条件参加,所以中国还无法达到举办比赛的规模,因此他们还要远赴美国参赛,使得比赛成本更大。就算是我这样的对机器人十分热爱的人都难以接受。因为我是赛车迷,现在大学入了FSAE的坑,不过还是很想参加Robomasters这样的比赛,两边毕竟难以兼顾。
跟大疆RoboMasters,萝卜太辣RoboTerra,创客工场Makeblock等合作吧。据说最强大脑导演也在筹备机器人比赛,虽然开始可能更偏向于机器人大战BattleBots之内类的,但还有以后啊~
在国际部等出国党集中的地方普及。就说拿了大奖申请ivy优先。
15年FTC冠军、启迪奖,世锦赛参赛队员、队伍主设计师。高三。最近闲,于是上来简单聊聊。去圣路易斯过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感叹“好想去打frc啊!叫我大学回来打也行啊!”从小学接触机器人,当时是FLL、WRO还有科创大赛的项目。初中断三年学校没有组织,高中重新加入FTC,不过一开始其实是做程序的,加入后不想学labview(英文恐惧症怪我喽),于是开始做设计。高一的时候想着出国赚赚简历,但高二实际已经放弃了出国。当时是我们学校比较【黑暗】的时候,14年首次没有进世锦赛,发现原来并不是我们的中学一定能进世锦赛,没有拿到国赛冠亚军,没有拿到名额。本来我这一届的便开始退退退,连一支队伍的高二队员都凑不齐。我成绩也掉掉掉,确实这玩意儿很耗时间精力。匿名反对楼上沈基的观点,其实算不上匿名……他瞟一眼说不定就知道我是谁。确实如果说第一年参赛我是七分热爱三分功利,第二年我就已经是十分热爱了。那个时候已经放弃出国了,分管主任说有三个名额也是按照成绩分,而我愚蠢的智商永远考不赢上面的三个人的……虽然我这样的人不一定,但我相信,一定有的。这确实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所以真的想推广frc的话,最最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资金问题吧。能开始有大笔赞助了,真正喜欢的人真的也就会开始了。再说,大概就是教育部这里或者大学。如果要让更多人来,不得不说,教育部的支持就很有必要。vex目前是所有高校都承认的竞赛。就是这个原因。大多的人都还是有些功利的。——————挖个坑,等会儿再填———————————————————
多图慎入。看到楼上都说起robomasters,作为今年总决赛被朋友硬拉去,而有幸前往观看的观众的确觉得值得点个赞。因为之前国内的比赛一直停留在圈内人瞎热闹,圈外人不知道的阶段,Robomasters跟国内其他级别的赛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观赏性较高。于是,总决赛之后也有持续关注他们的公共平台,了解了一下这个据说是要打造类似NBA的机器人赛事的比赛,不得不说有点被他们圈粉了。作为一个大学生级别的比赛,与国内萝卜坑之类的同级别的比赛相比,robomasters显得难度较低(主要体现在可能学生的场上操作对比赛结果影响较大),但门槛较高(感觉造一台车估计也需要好几W。)作为一个大学生级别的比赛,与国内萝卜坑之类的同级别的比赛相比,robomasters显得难度较低(主要体现在可能学生的场上操作对比赛结果影响较大),但门槛较高(感觉造一台车估计也需要好几W。)但是这个比赛规模却是空前的大,在现场的时候也曾问过一些坐在旁边的参赛选手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比赛,他们跟我说,觉得这个比赛跟以往参加的比赛完全不一样,说了一大堆有什么不一样,但我记不太清了T.T
总的来说就是觉得在这个比赛里头他们是在“享受”,而其他比赛更像是完成一个大型的任务,也可能是因为其他比赛学校参与的更多,压力更大吧。(图片均载自RoboMasters的官方微信)(图片均载自RoboMasters的官方微信)作为一个文科的手残和机械盲,我是注定看不太懂比赛背后机械制造有多难,也不懂为什么造一个这种小车需要大半年的时间,但是假如你们亲身到现场看一看,你一定会被这群小年轻对机器人的热爱与投入所感染,看到他们每场比赛之后欣喜得狂蹦乱跳。以前在学校里看到来自工学部的男生总会在脑海里浮现出几个词,宅,不修边幅,屌丝。。但是在比赛现场看到的他们每个人都头顶自带发光器。因此,也真的希望大疆这个企业能把这个比赛一直办下去,不为别的,至少为了这一群年轻人也好。最后不能歪楼,我觉得以大疆的无人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们办的比赛绝对不会愿意停留在国内,因此假如楼主想要达到目标,建议可以找RoboMasters的主办方联系,看看能否合作。我也很希望看到国内这群年轻的工程师们可以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
国内是有FRC队伍的,大约有30支,本人是深圳科学高中5522的前机械组长(现在属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子)。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觉得在国内最大的挑战不是赞助(国内愿意支持自己孩子的家长还是不少的),不是学校(如果真正想去做的话学校批不批准不是大问题),不是是中国国内的支持力度(其实说白就是缺少又红又专的文件,还有高校对FRC的认可度,当然我不是为了升学所以无所谓),而是国内学生的热情,并不是所有人加入这个Team都会去努力的,有些是觉得好玩所以加入这个Team。还有就是一些乱来的有关部门,今年(比赛险些去不成了,因为教育局说ISIS可能会袭击美国,让各校慎重考虑出国项目,去年去Minneapolis的时候也是那么说的)。就个人经历来看我觉得创建一支FRC队伍是我高中的最大成就,学到了许多东西,当然也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毕竟只有以手击石的人才会明白这条路上有多少艰难多少障碍,自己有多少渴望。现在我们其实已经不止在做FRC了,我们的Team和其他的几只队伍组成了联队准备参加2016Robomasters,不求名次,只求交流,只求宣扬互助的First精神,一种FRC教会我的精神、思维。2015年撩到的一枚小伙伴。2015年驾驶牌和2014年的牌牌2015年驾驶牌和2014年的牌牌
高中想举办这种比赛还是算了吧。大学里可以试一试,但是没有教育部,中央团委的支持,想要在高校举办这个比赛也是很难得的。 还是看大疆的robomaster吧。 我刚在第一届比赛里打完酱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10支持几个主分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