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语言发育迟缓缓的小朋友拍球

我们的教师都是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这群特殊儿童的无限爱心,全心全意为孩子们......
上海辰语教育发育迟缓康复中心
地 址:上海市长宁区平武路38号409、509室
联系电话:021-小时)
邮  箱:
公交线路:
48,138,328,113,923,湖南路站下车。
76路在番禺路延安西路站下车。
专业知识_孤独症知识
在家也可以进行的37个感统游戏训练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适用年龄:3-4岁
帮助给予:
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
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
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次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
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
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
3互动式投球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适当增大距离。
帮助给予:多给予孩子鼓励。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
B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
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
D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
A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
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
C单手(拇指)给予协助;
D撤消所有协助。
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适用年龄:3-4岁
帮助给予:
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
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3.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6扶物能单脚站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
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
B.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
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
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
1.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
4.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
B.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
C.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
1.身体协助;
2.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A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助给予: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
10钻呼啦圈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
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
C.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11转椅游戏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12滚动身体
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A.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
帮助给予:
1.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
2.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
13做5次前滚翻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
B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
1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
2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14巧运乒乓球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
B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
C改用乒乓球尝试;
D按照预设距离训练。
帮助给予:
1.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
2.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
B.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
2.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
B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
1.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
2.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A只拍1次;B拍2-3次;
帮助给予:
1.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
2.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
18双手走路
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
B.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
C.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帮助给予:
1.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
2.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3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
19走平衡木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适用年龄:3-4岁
难度设置:
A.只走一半的距离;
B.走完全程;
C.单手持物走;
D.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
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
3.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20踢滚动的球
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
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1.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
2.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
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22双手拿球走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
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只走2-3步路的距离;
B.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
1.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
2.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
3.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
B.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
1.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
2.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
3.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25坐丁字椅
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
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
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
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27吊床游戏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适用年龄:4-5岁
难度设置:
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
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她手中。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适用年龄:5-6岁
难度设置:
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
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
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29平衡与协调
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训练要求:仰卧/俯卧。
适用年龄:5-6岁
难度设置:
(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
(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
帮助给予:
(1)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
(2)动作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
(3)注意协助(他动─协动─主动)。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
适用年龄:5-6岁
难度设置:
A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
B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
C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
帮助给予:
1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
2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
31打保龄球
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适用年龄:5-6岁
难度设置:
A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
B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
C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
帮助给予:
(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
(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
适用年龄:4-6岁
训练要求: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
难度设置:
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
B.双脚踩纸前进;
C.赤脚踩纸前进;
D.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
帮助给予: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适用年龄:4-6岁
难度设置:
A.双手轮流拍打;
B.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
(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适用年龄:5-6岁
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
难度设置:
A.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
B.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适用年龄:5-6岁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36抱球翻滚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适用年龄:5-6岁
难度设置:
A.滚3-4下;
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画动作能力。
适用年龄:5-6岁
训练要求:让孩子贴墙壁站立,以身体当做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象在糊壁纸。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
难度设置:
A只滚动3-5下;
B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孩子滚动时离墙壁太远。
版权所有:上海辰语教育发育迟缓康复中心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平武路38号509室(仁达商务楼) 24小时咨询热线:021-
沪ICP备号 : 关于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
关于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
在您想要批评指责孩子的时候,您不妨静下心来好好了解一下感觉统合相关知识,要知道,多数时候孩子做出来的一些您认为是他表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其实那并不是孩子的本意,现阶段武昌奥尔夫宝贝生活馆有免费的感觉统合测评活动,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跟老师们联系,家长可借此机会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这样您才能真正地去了解您的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处理一些问题!
备注:针对2岁半——10岁的孩子
馆内热线:027—
一.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前庭平衡失调
  (1)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3)听觉感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2、本体感失调
  (1)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2)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3)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3、触觉失调
  (1)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2)痛觉过分敏能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经验教训。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1、孕期失误
  (1)先兆流产,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2)怀孕初期严重呕吐、偏食、早产造成营养不良孩子先天不足。
  (3)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如好食烟、酒、咖啡、等使脐带毛细血管萎缩,使胎儿获得的营养减少,孩子出生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4)胎位不正、剖腹产不能形成重力感。
  (5)怀孕时用药不慎或情绪常处于过度兴奋或悲伤状态。
  2、抚育不当
  (1)从没有让孩子适时爬过,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
  (2)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
  (3)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心肺功能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甚至语言表达差。
  (4)过度保护不注重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问题。(心理训练的一种表现为游戏)
  3、有误
  (1)情感爱抚不够,物质上宽松,精神上苛刻。
  (2)不尊重的基本权利,集体(园)追求一致,不注重个性培养,排斥好动的。
  (3)过早进行认知(读书、写字等专项技能)。
  (4)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率,要求过高,限制过多。
  (5)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性:
  爱尔丝博士指出: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差、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
  ★儿童天生都是天才,感统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协调出现障碍,许多优秀的方面却表现不出来,影响孩子的一生。有的孩子小时候非常聪明,长大了却很一般,就是这个道理。
  ★感统失调的孩子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上课走神,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成绩一般或很差,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吃力。
  ★感统失调的孩子到了青年期变化明显,有的智商很高,成绩很好,但走上社会却无法适应,很多方面发挥不出来,能力、交际能力出现困难,甚至终生受限、埋没于社会。
  ★感统失调的孩子外在表现都很正常,因此很难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感统失调的孩子10岁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一旦超过13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怎样教会孩子拍皮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怎样教会孩子拍皮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