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mba常规赛对阵勇士最后一场对阵哪个队

原标题:绿茵场上的勇士,文化交流的使者——西南大学橄榄球队赴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交流比赛之行

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持续推进中英学校体育合作,促进七人制橄榄球在学校范围内的普及,应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邀请、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选派的中国大学生男子橄榄球代表队——西南大学橄榄球队,于2018年92—9日,赴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进行橄榄球学习、比赛及文化交流活动。

2018年当地时间9221:30抵达卡迪夫机场,卡迪夫城市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Alun Hardman,卡迪夫城市大学体育管理方向在读博士与学术助理Xiaoyun Tang,到达机场热烈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在卡迪夫大学进行国家留基委组织的2018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出国研修项目培训班”的西南大学校办副主任秦松,西南大学党办副主任曾庆洪也来到了机场迎接团队的到来。

据了解,作为与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队进行文化及训练交流的中国队伍,西南大学还是第一支。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技战术、核心技能及恢复训练,也有与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队队员进行友谊比赛,还参观了威尔士生活博物馆及世界最大的拥有开合天盖的运动场——千禧体育场,等等。通过训练、比赛、交流及参观,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理念、技战术等,还感受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担任本次训练的教练员主要有卡迪夫城市大学英式橄榄球中心主任Rhys Roberts,肌力与体能训练中心主管Dai Watts及肌力与体能训练中心助理教练助理教练Chris Edwards。

Rhys教练承担技战术教学,他从单个技术动作向多个技术动作教学逐渐过渡,使学生们明确技术使用的意义和目的。如,在学习一边传一边看的单个技术过程中,Rhys教练通过动作示范,让学生清晰说出直线传球、边线传球、边跑边传等技术动作如何才能有效使用;借助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告诉学生短距离与长距离、从高向下等传球的方式及意义。Rhys教练还告诉学生为什么不能将橄榄球停留在手中过久的原因,如何才能降低传球的精准性等技战术关键点。

Dai教练承担肌力与体能教学,他采取了将训练内容分成7个训练站,2名学生1组在每个训练站练习30秒,并间隔15秒后进行下一个训练站的训练手段,训练内容以大臂、胸部及背部等力量为主。每次体能训练仅有45分钟,但每次训练强度都较大,从他们训练来看,他们的体能训练特点是以短时间、高强度、持续无氧状态的体能训练为主。Dai教练认为,对于橄榄球运动员而言,力量的加强是降低运动损伤的途径之一。

除了借用器材进行体能训练外,学生们还在游泳池中进行体能恢复训练。Chris教练通过水中高抬腿、左右摆腿、前后摆腿、俯身双脚鞭打等原地动作,水中交叉腿横移、水中高抬腿跑等行进间动作,使肌肉里的血液回流,身体和关节得到放松。Chris教练还强调,运动损伤后,通过水中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肌肉疼痛,还可以减少肌肉再次受伤。

中国代表团团长徐晓黎,领队郭立亚,教练员颜晓、汪兴桥,队医吴宗辉除了观摩学生们训练外,他们还参观了卡迪夫城市大学的体育设施、数据分析仪器,并体验了训练器材。

为期3天的技战术、体能、力量及恢复训练后,中方队员迎来了检验成果的友谊交流赛,英方派出了橄榄球1队队员与中方队员进行交流。尽管英方队员在身体素质、体型及耐力、速度等方面更具优势,在训练时间及竞赛经验比中方队员较多的情况下,中方队员并未畏惧,他们敢于拼搏,不放弃每一个进攻的机会,尽可能不漏掉每一个防守,克服时差及训练的疲惫。在面对英方进攻时,他们积极防守,在遇到进攻机会时,他们合作配合。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畏强手,以积极的行为和心态完成了本次友谊赛,赢得了英方的尊重和好评。

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队与中国队进行了3场激烈的实战比赛。徐晓黎团长看到中国队员们不畏强手、奋力拚搏,感慨而作以下词。

气爽秋高晴朗天,轮番上阵赛真酣。你争我抢针锋对,右撞左突奋勇前。

防守溃,进攻艰,几回摔倒几回翻。敢拼强手能吃苦,还怕将来不梦圆?

随着友谊赛的结束,本次活动已经进入尾声。威尔士橄榄球协会全国冠军、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俱乐部主教练Daniel Milton向徐晓黎团长赠送纪念品,西南大学橄榄球队队员分别向卡迪夫橄榄球队队员赠送带有西南大学标志的钥匙扣。

Daniel向团长徐晓黎赠送纪念品

郭立亚领队向教练Rhys赠送礼物

西南大学橄榄球队队员向卡迪夫橄榄球队队员赠送纪念品

中英橄榄球队队员的合影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首次派队去英国进行橄榄球交流与学习,更具有文化交流与促进橄榄球水平提升的里程碑意义。此次交流活动,为两国青少年搭建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增进了两国青少年友谊,也提升了西南大学橄榄球队水平。

赛后当天晚上,郭立亚领队组织了教练员及队员的总结会,会议由教练员汪兴桥主持,队医吴宗辉、教练员颜晓、卡迪夫城市大学体育管理方向在读博士及学术助理Xiao yun Tang及17名队员参与。

郭立亚祝贺本次学习、交流、友谊赛顺利、圆满地完成,感谢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对西南大学的关心、支持和给予其校学习的机会,感谢队医、教练们的付出,感谢每一名学生对橄榄球的热爱,正是因为学生全心全意地付出、努力、拼搏,才得以获得良好的交流声誉。同时,他希望,通过学习、交流和比赛,应从中获得收获,不仅仅是先进的理念、技术、战术、训练方法、手段等,还应包括在国内学不到的相关知识和文化等。本次学习不仅停留在行动上,还应在思想上、理论上、理念上发现问题,在以后的学习、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才不虚此行。最后,他希望学生们在未来做出更多的努力,将橄榄球的技战术等方面不断提升,同时,作橄榄球使者,将橄榄球更好地传播、宣传和推广,与其他项目相比,虽然相差甚远,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相信橄榄球运动会越走越远。最后,每名学生都总结了本次活动所感所想所获。

中国代表团由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体育委员会主任徐晓黎担任团长,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郭立亚担任领队,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竞赛部副主任胡京敏担任副领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宋毅担任翻译,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球类部长颜晓、西南大学教师汪兴桥担任教练员,西南大学医院院长吴宗辉担任队医,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干部种青担任宣传,山西传媒学院教师毛海龙担任摄像,及关钦文、陈思上、罗绎惟、颜昱、张桢成、陈相赐、何毓健、郑治帅、唐铭宏、简义文、谭博、李泽东、胡晋歌、康杰昌、刘向东、叶荣杰、丁东17名西南大学橄榄球队员,在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的橄榄球队进行学习与交流。

西南大学橄榄球队相关介绍

西南大学橄榄球队2010年建队,是一支由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半专业运动队。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橄榄球比赛第2名,2018年,全国大学生橄榄球男子最高级别组(橄榄球专业组)中获得第3的成绩。无论是体能、技能,还是恢复训练,仅有一名教练员承担教学。本次派出17名学生中,接触橄榄球时间最短的仅有4个月,时间最长的也只有一年半。

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队相关介绍

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队是英国橄榄球联赛的亚军队伍,其橄榄球队有6支队伍,第12支队伍是以参加比赛而训练,主要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第3~6支队伍水平较差于第1和2支队伍,主要参加第一级别的大学生联赛,他们希望通过参与训练和比赛,能进入第1~2支队伍中。第1和2支队伍的教练更多是学校的教授,他们都有职业的教练员证书,大部分教练也都有在职业队工作过的经历,第3~6支队伍以学为主,往往由学校研究生担任训练员承担教学。卡迪夫城市大学橄榄球队员接触橄榄球时间最短的有8年,时间最长的则达12年。

(编辑:新闻宣传及编辑部)

原标题:Hi,朋友,我们表现的还不错哟!

【讯】6月14日晚,天津大学“北洋红蝎队”一行18名“勇士”在顾宏鑫领队带领下开赴乌海,参加第四届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2天时间,穿越乌兰布和沙漠,完成50km赛事挑战。参赛队员全部完赛,并取得了胡杨奖、团队第九名、最佳组织奖、公益天使奖四项大奖。

  2018年06月15日,全体队员到达乌海,张吉同学将预先准备好的装备及药品分发给队员,为参赛队员提供基本保障,随后全队参加第四届国谊赛欢迎晚宴,并很好地展现了天大MBA学子的精神面貌。欢迎晚宴结束后,顾队召集大家,对转天比赛的战术配合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作了安排,并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预案,为能够顺利完成接下来2天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2018年06月16日,国谊赛赛事第一天,北洋红蝎队全体队员整装出发,最早到达赛事出发点,做赛前拉伸准备。整齐的装备,拉风的定制鞋套,以及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立刻成为了广场上的一道风景线,成为来往人群相机中的焦点。

  随后的赛事中,天气并不理想,阴雨连绵,天大的伙伴们克服了第一次走进沙漠的不适应,艰难的越过一个又一个沙丘。大家互帮互助,保证不落单、不掉队。很多队员放弃冲刺个人成绩的机会,帮助体能稍差的女队员完成赛事,以期取得更好的团队成绩。坚定执行北洋红蝎队“一个都不能少”的参赛初衷和团队信仰。

  在整场赛事中,队员们咬牙坚持、团结协作、一路向前,甚至在补给点都不曾停留,从而取得单日团队第十名的优异成绩。顾宏鑫、邵申取得了单日第19名及第20名的好成绩,完赛成绩不足4小时。完赛后,他们做了简单拉伸又回归赛程,迎接后面的队友,给队友们打气加油。

  一起努力过、一起战斗过,一起坚持过,大家的友情已难以割舍,不知不觉在内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想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2018年06月17日,国谊赛赛事第二天,北洋红蝎队全体队员经过一夜的休整,再次站在赛道起点,整装待发,迎接第二天的赛程。

  第二天的赛道整体难度要强于第一天,从起点出发迎来的第一个沙丘,是50km赛程中的最高峰,伙伴们也是毫不留情、内心坚定、克服险阻、迎难而上,更难的挑战,只会更加坚定我们的意志,展现北洋红蝎队的气魄。越过最高峰,离终点又近了一步。

  在第一天的赛事中,顾队在完赛后返程接队员的途中伤到了膝盖,但在第二天的赛程中,他依然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个。一个团队总需要一个灵魂人物,他用行动在传达这个团队应该有的精神和担当,顾队就是北洋红蝎队的精神象征。身体的疼痛,不能阻挡他把团队的荣誉和责任扛在肩上前行,队员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不想为北洋红蝎丢脸。

  邵申在第二天放弃了个人成绩的冲刺,与团队走在一起,帮助与鼓励受伤及体力不支的队友,又是北洋红蝎团队精神的最好践行。

  北洋红蝎的荣誉、大家的情感,就在这共同的担当努力下不断成型。

  北洋红蝎队在准备阶段一次次的训练与拉练,赛前细致动员、对赛事规则的充分讲解,都让队员们在对赛事困难的理解和体能的储备上有了充分的准备,队员们得以在第二天的赛程中依然保持着极好的身体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团队成绩。

  2018年06月18日,除张晨及李国政留下参加组委会举办的公益植树活动,全员返程。两位同学再一次践行了本次大赛的公益理念。

  沙漠的美,沙漠的残酷,在这两天中,队员们都有了最深的感悟。

  有人说,“虐”。有,人说“累”。

  有人说,“突然清醒了”。

  有人说,“看到蒙燕燕冲过终点的时候眼眶湿了”。

  有人说,“看见邵申返程接人的时候觉得看见了希望,看见了亲人,眼眶湿润,但嘴上却说‘为什么要接我,你应该保存体力’”。

  此次参赛队员多为2018级新生,大家从陌生到熟悉,到如兄弟姐妹般的情谊,要感谢沙漠,是沙漠让大家相识,相知。

  (小编说,也要感谢你们自己,是你们的优秀品质相互吸引,是你们的坚韧不拔持续训练,是你们的团结协作共同完赛取得优异成绩,是你们让彼此变的更好,是你们塑造了这个团队,是你们留下了北洋红蝎的精神。)

  胡杨奖是全体队员用一双双几度走废的脚一步一步丈量50km赢来的;团队第九名是全体队员放弃美景,放弃补给与休息,一路向前争取来的;最佳组织奖是对整个团队核心人员在学校的支持下,悉心安排以及精心组织得来的;公益天使奖,是我们的幸运天使张晨一点一滴的公益服务积累的。

  北洋红蝎队,在我们心里就是最棒的团队、最佳的组合、最强的存在。

  北洋红蝎队此次参赛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助力环保,取胜国谊!

  我们对自己说,北洋“红蝎队”,牛!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ba常规赛对阵勇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