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软件,叫什么?都是教一些东西的视频,比如折纸,做饭,自己也可以上传的叫什么软件?

教育别人,是以自己为起点的&&俞月霞
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小故事。
  去年年底,我孩子上过一个英语培训班。学校开了一节公开课,老师很卖力,孩子们很活跃。一个大约6岁的小女孩被老师请上台做字母连线游戏,结果没做上来,满脸窘迫地回到了座位。她爸爸坐在她身后,冷冷地说了一句:“怎么那么笨!”那之后的半个小时,小女孩一直没有任何表现,在十来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小孩子中显得格外落寞。
  今年五月份,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政策收紧了。某报记者采访一位家长,他说:“我女儿学了快七年舞蹈了,从原先不喜欢到现在特别喜欢,可是小升初用不上了,我在考虑要不要停了孩子的舞蹈课。”
  还是五月份,也是因为北京市入学政策收紧,孩子必须就近入学,不少家长因为对片区学校不满意而转向国际班、超常班。一个朋友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某校超常班等待面试的时候,一位妈妈指着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这些人将来都是你的敌人!”
  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为了拿加分,还是为了孩子的身心愉悦?我们又给了孩子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我想问大家: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反省过自己吗?
  孩子没学会,咱们得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可以怎么引导她解决问题,而不是批评一下甚至是当众羞辱就完了。孩子的兴趣已经激发出来了,就应该因势利导,而不是如此功利。竞争激烈,是需要竞争意识,但绝不是用敌意面对未来新的朋友。
  从教14年,我面对过众多的家庭,遇到过许多的问题。到现在,我有一个基本判断:家庭塑造人,学校影响人,苦难成就人。所有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实际上应该说“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父母的基因,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他们与父母的相似度是极高的。我见过开家长会时总是爱趴在桌上的妈妈,她女儿平时就爱这样;我见过一说话就显得紧张的父亲,他孩子也是这样;我见过第一次见面就跟我称兄道弟的父亲,而他儿子跟人打交道总像是“自来熟”……所以,我觉得家长教育子女的第一个任务不是思考如何去教育孩子,而是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先哲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无独有偶,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也镌刻着“认识你自己”。我们只有先理性地面对自己,才能更理性地去面对孩子,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了解到孩子可能的优势和不足。因此,让我们自己成长,让自己成为更出色的人,才能做育出更出色的孩子。
  2009年我带高三,班上一个女同学成绩很优异,每次家长会都是爸爸来,我很奇怪(因为参加家长会的绝大多数是妈妈),就问她妈妈怎么不来,结果她告诉我妈妈到国外念博士去了。我大吃一惊,上高三妈妈不照顾孩子?没想到她说:“其实我挺骄傲的,妈妈四十多了还在坚持学习,挺不容易的!况且我这么大了,会照顾自己。”现在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我是反对的。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发展,自己与困难挫折的对抗,都是对孩子很好的教育,绝不能因为有了孩子而牺牲掉自己的人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为你骄傲的。
  认识自己的建议是,用思考保持理性。
  我一个学生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我看着他跟我或者跟妈妈大喊大叫,他开始变得情绪化,觉得自己掌握全宇宙颠扑不破的真理。他说‘事情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你就是虚荣就是虚荣’,‘是你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他把理由以极高的分贝说了一遍又一遍,逻辑被情绪冲散支离破碎。他已经不去想事情的前因和后果,他用自以为是取代数据和现实,我看见他仿佛被自己淹没了。”显然,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状态。显然,理性才是解决多数家庭问题的途径。这个孩子在文章结尾写到:“在我的生活里,父亲大多数时间是不在场的。我是他臆想中的那个女儿,他通过那些少的可怜的了解来评判我。他已不再是那个看似冷漠却与我心意相通的父亲。此刻我满眼都是泪水,我不会再与他争辩什么了。”这不会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吧。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尝试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
  比如,想一想童年时期与成人之后、绩效与过程,哪个更让我印象深刻?哪个更让我觉得有意义?这是价值判断层面的思考。
  比如,我从孩子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哪些优点,哪些缺点,该怎么去引导、培养?这是以孩子为镜子的内省式思考。
  比如,我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目的是什么?我去开家长会,希望了解的信息有哪些?这是行动目标层面的思考。
  再比如,我能关注到孩子的细节变化和情绪变化吗?除了当面对话,我还用过哪些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这是方式方法层面的思考。
  一个家长,从自身宏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到微观的具体实际操作都能有所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教育,才是一位理性的家长。
  发展自己的建议是,用陪伴孩子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在现实中摸爬滚打,人很容易丧失生活热情。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红极一时。小说的最后一句是:“小林又想,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一位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曾经的天之骄子,在琢磨怎么偷点水,在因为一块豆腐跟老婆吵架,在各种纷繁的人事中逐渐消磨、消沉,是很让我觉得悲哀的。从18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个结尾,我就提醒自己,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甚至是激情。我们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结果自己呢?晚上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然后逼迫孩子念书学习,要求孩子不能用手机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不能打电话,您觉得孩子能没有情绪吗?所以,不如转个方向,我们自己也学习。读书看报,用沉静的自己去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曾经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英国一对父母为防止两个女儿变成“沙发土豆”,对她们下达一年的电视禁令。不过,作为补偿,在这一年中,他们带着孩子一块玩了100项户外活动,包括滑雪、漂流、攀岩、爬法国埃菲尔铁塔、户外庆生、岩洞探险、24小时不用电等。现在,孩子基本不想看电视了。家长们,你做的到吗?(新华视点)虽然以我们的条件,几乎不可能去攀岩、探险,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开发属于自己家庭的特色活动呢?比如学习摄影,跟孩子一起去拍古建筑,拍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比如学习折纸、剪纸,和孩子搞个创意剪纸比赛。比如带孩子一起做饭,教他烹饪。比如让他设计自己房间的陈设,给他一面墙,让他涂鸦……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做,既陪伴了孩子,又找回了自己生活的激情,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别人,是以自己为起点的。所以,家庭教育还是应该回到起点,从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开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从教15年老师对家长的几点忠告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mp
    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小故事。  前年年底,我孩子上过一个英语培训班。学校开了一节公开课,老师很卖力,孩子们很活跃。一个大约6岁的小女孩被老师请上台做字母连线游戏,结果没做上来,满脸窘迫地回到了座位。她爸爸坐在她身后,冷冷地说了一句:“怎么那么笨!”那之后的半个小时,小女孩一直没有任何表现,在十来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小孩子中显得格外落寞。  去年五月份,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政策收紧了。某报记者采访一位家长,他说:“我女儿学了快七年舞蹈了,从原先不喜欢到现在特别喜欢,可是小升初用不上了,我在考虑要不要停了孩子的舞蹈课。”  还是去年五月份,也是因为北京市入学政策收紧,孩子必须就近入学,不少家长因为对片区学校不满意而转向国际班、超常班。一个朋友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某校超常班等待面试的时候,一位妈妈指着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这些人将来都是你的敌人!”  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为了拿加分,还是为了孩子的身心愉悦?我们又给了孩子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我想问大家: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反省过自己吗?  孩子没学会,咱们得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可以怎么引导她解决问题,而不是批评一下甚至是当众羞辱就完了。孩子的兴趣已经激发出来了,就应该因势利导,而不是如此功利。竞争激烈,是需要竞争意识,但绝不是用敌意面对未来新的朋友。  从教15年,我面对过众多的家庭,遇到过许多的问题。到现在,我有一个基本判断:家庭塑造人,学校影响人,苦难成就人。所有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实际上应该说“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父母的基因,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他们与父母的相似度是极高的。我见过开家长会时总是爱趴在桌上的妈妈,她女儿平时就爱这样;我见过一说话就显得紧张的父亲,他孩子也是这样;我见过第一次见面就跟我称兄道弟的父亲,而他儿子跟人打交道总像是“自来熟”……所以,我觉得家长教育子女的第一个任务不是思考如何去教育孩子,而是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先哲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无独有偶,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也镌刻着“认识你自己”。我们只有先理性地面对自己,才能更理性地去面对孩子,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了解到孩子可能的优势和不足。因此,让我们自己成长,让自己成为更出色的人,才能做育出更出色的孩子。  2009年我带高三,班上一个女同学成绩很优异,每次家长会都是爸爸来,我很奇怪(因为参加家长会的绝大多数是妈妈),就问她妈妈怎么不来,结果她告诉我妈妈到国外念博士去了。我大吃一惊,上高三妈妈不照顾孩子?没想到她说:“其实我挺骄傲的,妈妈四十多了还在坚持学习,挺不容易的!况且我这么大了,会照顾自己。”现在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我是反对的。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发展,自己与困难挫折的对抗,都是对孩子很好的教育,绝不能因为有了孩子而牺牲掉自己的人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为你骄傲的。  认识自己的建议是,用思考保持理性。  我一个学生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我看着他跟我或者跟妈妈大喊大叫,他开始变得情绪化,觉得自己掌握全宇宙颠扑不破的真理。他说‘事情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你就是虚荣就是虚荣’,‘是你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他把理由以极高的分贝说了一遍又一遍,逻辑被情绪冲散支离破碎。他已经不去想事情的前因和后果,他用自以为是取代数据和现实,我看见他仿佛被自己淹没了。”显然,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状态。显然,理性才是解决多数家庭问题的途径。这个孩子在文章结尾写到:“在我的生活里,父亲大多数时间是不在场的。我是他臆想中的那个女儿,他通过那些少的可怜的了解来评判我。他已不再是那个看似冷漠却与我心意相通的父亲。此刻我满眼都是泪水,我不会再与他争辩什么了。”这不会是我们家长希望看到的结局吧。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先尝试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  比如,想一想童年时期与成人之后、绩效与过程,哪个更让我印象深刻?哪个更让我觉得有意义?这是价值判断层面的思考。  比如,我从孩子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哪些优点,哪些缺点,该怎么去引导、培养?这是以孩子为镜子的内省式思考。  比如,我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目的是什么?我去开家长会,希望了解的信息有哪些?这是行动目标层面的思考。  再比如,我能关注到孩子的细节变化和情绪变化吗?除了当面对话,我还用过哪些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这是方式方法层面的思考。  一个家长,从自身宏观的世人生观、界观、价值观,到微观的具体实际操作都能有所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教育,才是一位理性的家长。套用我们年级龚玥文妈妈的话就是要做到:心中有理念,手里有方法。  发展自己的建议是,用陪伴孩子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在现实中摸爬滚打,人很容易丧失生活热情。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在九十年代曾红极一时。小说的最后一句是:“小林又想,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一位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曾经的天之骄子,在琢磨怎么偷点水,在因为一块豆腐跟老婆吵架,在各种纷繁的人事中逐渐消磨而消沉,是很让我觉得悲哀的。从18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个结尾,我就提醒自己,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甚至是激情。我们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结果自己呢?晚上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然后逼迫孩子念书学习,要求孩子不能用手机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不能打电话,您觉得孩子能没有情绪吗?所以,不如转个方向,我们自己也学习。读书看报,用沉静的自己去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曾经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英国一对父母为防止两个女儿变成‘沙发土豆’,对她们下达一年的电视禁令。不过,作为补偿,在这一年中,他们带着孩子一块玩了100项户外活动,包括滑雪、漂流、攀岩、爬法国埃菲尔铁塔、户外庆生、岩洞探险、24小时不用电等。现在,孩子基本不想看电视了。”(新华视点)虽然以我们的条件,绝大多数不可能去攀岩、探险,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开发属于自己家庭的特色活动呢?比如学习摄影,跟孩子一起去拍古建筑,拍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比如学习折纸、剪纸,和孩子搞个创意剪纸比赛。比如带孩子一起做饭,教他烹饪。比如让他设计自己房间的陈设,给他一面墙,让他涂鸦……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做,既陪伴了孩子,又找回了自己生活的激情,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别人,是以自己为起点的。所以,家庭教育还是应该回到起点,从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开始。  转自:有鱼的语文课  陈年年 北京四中语文老师,从教15年。  中国教育研究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投稿邮箱:hantop_,要求:符合[中国教育研究]风格,独家首发,有启发性的明确观点,有可读性和可传播性,字数2000字以上,同时附上1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楼主大概是语文没学好,有一些东西方言里知道叫什么,普通话不知道怎么表达,比如下面这个东西:    我们那读luo kuo xiao,但普通话叫什么我还真不知道  知道的筒子解个惑,你们有没有类似不知道怎么用普通话表达的东西?  发东西居然要200字,以前在音乐版发都没有这个规定啊,为什么??  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200字  有了吗
楼主发言:27次 发图:8张
  自沙,坐等
  我们那儿叫 jiang 酥糖、、额,jiang 酥糖好像是带芝麻的那种,这个我忘了叫什么了
  我们这边叫炮筒 =_=
  一种膨化食品 玉米棒
  @浅浅庄子黑格尔 2楼   我们那儿叫 jiang 酥糖、、额,jiang 酥糖好像是带芝麻的那种,这个我忘了叫什么了  -----------------------------  带芝麻的是那种小棒棒吧
  “胖不”  哈哈哈,我们这就是叫这个名字= =|||
  @莎酱 3楼   我们这边叫炮筒 =_=  -----------------------------  哈哈,这个霸气,这玩意做出来的时候也是轰轰轰轰的
  国年的时候,下油锅炸的肉丸子!其实很多都是馒头,还有糯米的~zan肉?  
  @feya666 6楼   “胖不”  哈哈哈,我们这就是叫这个名字= =|||  -----------------------------  额,这个何解?貌似不胖啊
  @浅浅庄子黑格尔
16:24:14  我们那儿叫 jiang 酥糖、、额,jiang 酥糖好像是带芝麻的那种,这个我忘了叫什么了  -----------------------------  你看错了。。。
  我们这里好像也叫玉米棒。。
  米炮桶  
  这个叫米筒…  
  康乐果 音是这样的
  呃,我是坑爹的孩子,方言我都忘记叫什么了。。
  @木蔷星星草 8楼   国年的时候,下油锅炸的肉丸子!其实很多都是馒头,还有糯米的~zan肉?  来自UC浏览器  -----------------------------  这是什么?
  西安叫法:膨香酥  
  @luiskguitar 5楼   带芝麻的是那种小棒棒吧  -----------------------------  对对,比这个小,也比这个甜的
  @古柒柒 19楼   西安叫法:膨香酥  -----------------------------  这个名不错,色香味俱全
  @纯马甲不解释 10楼   你看错了。。。  -----------------------------  恩,这个不是我说的那个,叫什么我忘了。。。果然离开家太久了
16:24:23  我们这边叫炮筒 =_=  -----------------------  哈哈!我们也是,好亲切
  @讨厌我男人抽烟
16:43:37  呃,我是坑爹的孩子,方言我都忘记叫什么了。。   -----------------------------  π
  偶们叫米pao
  脆花糖
  我这里叫“大芦棒”  
  我们这边叫做米棍或者米棒!!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爆米花嘛。米棒棒  
  我们这里叫康乐果
  这个我连用地方话都不知道叫啥,虽然吃过  
  @FREJABEHA爱我吧 29楼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来自UC浏览器  -----------------------------  我正想说这个东西呢,那跟你的叫法一样,普通话也读cuo ji,但读起来好别扭啊,骚鸡就不知道叫什么了    
  @莎酱 3楼   我们这边叫炮筒 =_=  -----------------------------  客家人否??
  我们叫“豆虫”…  
  @木蔷星星草 8楼   国年的时候,下油锅炸的肉丸子!其实很多都是馒头,还有糯米的~zan肉?  来自UC浏览器  -----------------------------  你你你你,疑似我老乡啊,是zai(发轻声)肉,不是zan肉
  @FREJABEHA爱我吧 29楼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来自UC浏览器  -----------------------------  @luiskguitar
17:00:54  我正想说这个东西呢,那跟你的叫法一样,普通话也读cuo ji,但读起来好别扭啊,骚鸡就不知道叫什么了      -----------------------------  撮箕  还有 筲箕  音都是一样的,调不一样,有的地方平翘舌不分的话也会不一样
  糖酥棍  
  @纯马甲不解释 11楼   我们这里好像也叫玉米棒。。  -----------------------------  玉米棒不是玉米吗,这玩意是用米做出来的额
  @luiskguitar
16:25:24  @浅浅庄子黑格尔 2楼  我们那儿叫 jiang 酥糖、、额,jiang 酥糖好像是带芝麻的那种,这个我忘了叫什么了  -----------------------------  带芝麻的是那种小棒棒吧  -----------------------------  芝麻的是灶糖吧,这是两块钱一大把的玉米棒,,味道就是爆米花的味道,,还真不知道到底怎么叫它
  回复第29楼,@FREJABEHA爱我吧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  簸箕或者搓子,沥水的叫浅子  
  我们那统称爆米花,有好多家乡的东西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说啊,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还有很多菜,也不知道普通话的叫法,比如说这个  
  楼上是革命草,  楼主的是泡泡管。  
  @luiskguitar
17:08:55  还有很多菜,也不知道普通话的叫法,比如说这个    -----------------------------  这个马齿苋~~~~  四川话喊ma shi
第一个也是喊炮筒··
  嘿嘿!我们这叫cuo.ba. zi 和fan. qiang. zi.
16:24:23  我们这边叫炮筒 =_=   -----------------------------  炮筒+1
  @FREJABEHA爱我吧
16:55:47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  我这边也是这样叫的.!
  我一直不知道四川话里抵拢用普通话怎么说  比如买鞋的时候  销售人员说 你脚抵拢 脚后跟能插进一根指头就合适  还有问路时别人说 抵拢右拐
  米花糖
  马克.帮顶
17:27:42  @FREJABEHA爱我吧
16:55:47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  我这边也是这样叫的.!  -----------------------------  我们也是这么叫的,不知道普通话的簸箕是不是撮箕啊。。。我一直以为是
  @FREJABEHA爱我吧
16:55:47  扫地时和扫帚一起用的那个东西 我们叫戳几 不知道普通话是不是 还有做饭时用的一个 骚鸡。。。 用来沥水的 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  -----------------------------  刚刚百度百科了一下,好像普通话里的簸箕,又包括了撮箕,又包括了骚鸡。。
  米炮  
  楼主这个,我老家叫米花棍  
  落口消吧。怎么不好讲。  米花棒也行。不就是爆米花嘛
  楼主是武汉的吗? 蛮贴切的名字啊
  回复第36楼(作者:@在这儿说话要谨慎 于
17:03)   @木蔷星星草 8楼   国年的时候,下油锅炸的肉丸子!其实很多都是馒头,还有糯米的~zan肉?…… ==========  被你发现了~我小时候就站在锅边,等着热的吃!大锅油哈  
  我们这里叫泡不哈哈  
  @玩玩诌年纪 49楼   我一直不知道四川话里抵拢用普通话怎么说  比如买鞋的时候  销售人员说 你脚抵拢 脚后跟能插进一根指头就合适  还有问路时别人说 抵拢右拐  -----------------------------  我们也有类似的说法,普通话没有对应的词额
  @飘洋过海D鱼 58楼   楼主是武汉的吗? 蛮贴切的名字啊
哈哈  -----------------------------  武汉周边,哈哈,小时候最喜欢听到别人一路叫炸落口消…炸落口消,就都拿一袋米跑出去了,而且感觉拖拉机头能做这玩意,太神奇了
  @非本性 56楼   落口消吧。怎么不好讲。  米花棒也行。不就是爆米花嘛  -----------------------------  落口消是方言咯,貌似没有一个书面的学名  米花棒这个好,形象,爆米花是玉米爆的
  拨勒锤  
  @庭南柳 45楼   这个马齿苋~~~~  四川话喊ma shi
第一个也是喊炮筒··  -----------------------------  正解,我们方言叫长命菜
  股拐  
  @luiskguitar
16:18:00  楼主大概是语文没学好,有一些东西方言里知道叫什么,普通话不知道怎么表达,比如下面这个东西:    我们那读luo kuo xiao,但普通话叫什么我还真不知道  知道的筒子解个惑,你们有没有类似不知道怎么用普通话表达的东西?......  -----------------------------  萨帕
  继续,再问一个东西  
  回复第45楼,@庭南柳  @luiskguitar
17:08:55   还有很多菜,也不知道普通话的叫法,比如说这个     -----------------------------   这个马齿苋~~~~   四川话喊ma shi han`` 第一个也是喊炮筒··  --------------------------  我们叫麻子菜  
  楼上的那东西我们发音gao ba,很奇怪
  @三轮车的第四个胎 44楼   楼上是革命草,  楼主的是泡泡管。  -----------------------------  革命草,有何出处
  回复第16楼,@愛麗斯  康乐果 音是这样的  --------------------------  哇
  @迷你de幸福生活 69楼   萨帕  -----------------------------  你这个好洋气
  @木蔷星星草
16:27:34  国年的时候,下油锅炸的肉丸子!其实很多都是馒头,还有糯米的~zan肉?  -----------------------------  哇~我们这也叫这个,其实就是跟狮子头差不多的东西~
  纸柞。一种一头有铜钱模子的木棒+一块较沉的木板。祭祀前用木棒抵住一叠烧纸,用木板锤击,将铜钱印在上面,烧了敬神。参见毕业证你照片上的钢印。  
  榆钱。榆树的花,可食。但要防止隐藏的半拉虫子。  
  我来说几个,看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筒子~  土豆:洋山芋  簸箕:奔搂  扫帚:条zo  狮子头:zan肉  玉米:棒头  小板凳:爬爬凳  没有靠背的那种方形凳子:ve在  跟我一样的筒子~你是我老乡~~哈哈~
  油盐(音)。一种野生小浆果,一年生。黄豆粒大,熟透后紫黑色。美味。  
  第一个图叫泡泡筒
  楼主武汉人吧
  @luiskguitar 68楼   继续,再问一个东西    -----------------------------  香雾森
  @我是天才-17 20:07:04   香雾森  -----------------------------  还是高白
  拨勒锤。纺线用工具,木制,型似实心沙漏(两头大,腰细),约15CM大小。中间按一根一头带钩的小铁棍,把线挂在铁钩上,一手把"沙漏"拎起来,一手拨弄它,让它自转,把细线纺成一股。  
16:24:23  我们这边叫炮筒 =_=   -----------------------------  +1 我挺喜欢吃的,好久没吃过了  跟爆米花是一个类型的东西
  把肥肉的油炸出来后剩下的东西,我们这里叫 油渣, 普通话叫什么? 也是这个吗?
  玉米我们那里有一种叫 楼书托(音)
  @我是天才1989 83楼   还是高白  -----------------------------  恩,不对,我查了下百度知道了,继续猜
  炮筒,下面那个难道不是高笋?
  我们这里叫:康乐果  
  @洗荩鉛華 89楼   炮筒,下面那个难道不是高笋?  -----------------------------  正解,另称茭白、水笋、茭白笋、脚白笋,这东西刚长出来一点,用来做汤,特别鲜美
  我想知道galaha用普通话咋说  
  我连方言叫什么也忘记了!!!
  哇还有这种东西!!!我们叫米花  小时候五分一个买几个套在手指上吃,现在不见了
    这个东西
  贴儿。用香烟包装纸叠成三角形,放在地上,另一个小朋友也拿一个"贴儿"往地上扇打,地上的若翻了过来,就归进攻者所有,这游戏就叫"打贴儿"。烟有贵贱,帖儿有翻数,一毛一翻。本人小时候有一个"人参"牌香烟的贴儿。想赢到手?不好意思,30翻!  
  我怎样都无法给一个黄山人解释清楚它是啥……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