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区红专南路 美食羽毛球活动群

红专南路社区:打造现代社区大家庭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每一位居民生活得是否幸福、舒心,体现着城市的文明和谐程度。从10多年前的“脏乱差”,发展成今天的“高大上”,西安红专南路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社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红专南路社区视察时,称赞社区主任闫中华和社区干部“你们搞得很不错”“你们服务很周到”。
创新“五位一体”模式大事小事有人管
红专南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由西仪综合服务处、邮电大学等单位及其家属院组成,占地70万平方米,有家属楼31栋,居民4515户,13545人。走进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民事调解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健身馆、乒乓球室尽入眼帘,办公场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漫步在社区中,一股温馨、阳光、健康、向上的和谐之风扑面而来。核心价值观浮雕、和谐之家楹联,“仁义礼智信”标语等一排排文化墙展示着社区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年轻人在健身场地打羽毛球;社区自助图书馆前,不时有居民前来借书阅读;单元里的电梯间,也悬挂着居民的绘画和十字绣作品……社区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友爱的温馨。
“我们把社区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五人小组管理大小事宜。社区有个70多岁的孤寡老人,没有儿女,他的片区支部书记李文娟就负责每天给他做饭、送饭,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闫中华告诉记者,社区为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公平友善,创新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服务中心、物业、管委会“五位一体”新型管理模式,交叉任职,融为一家,有效地解决了各方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居民意见建议有了诉求渠道、合法利益得到维护。
开展志愿服务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我们这个社区,可说的地方多着呢,今天周六,刚好是志愿者给居民义诊的日子,可热闹了。”记者跟随闫中华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的三楼、四楼的十多个房间里,交大一附院的医生们正在给居民义诊,帮助一些残障人士和不少腰腿不适的中老年人理疗、针灸。
这是交大一附院康复科主任邓景元创建的志愿者队伍,数年如一日,每周六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已经坚持了近5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生加入其中,组成一支30余人的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受益居民上万人次。一开始,居民们为了感谢志愿者都会在家做好饭送过来,现在干脆在服务站的餐厅开火,一大早便忙活着准备食材。
今年69岁的陈翠喜大妈和老伴、儿子、孙女一家四口在厨房忙活着,“这些大夫们放弃了自己休息时间给大家伙义诊,我家老爷子经常在这看病,他们真的很无私、很辛苦,很多居民包括我们一家都是发自内心受到感召,自愿为大家服务,邻里间形成了这种互帮互爱的氛围,像大家庭一样温暖。”陈翠喜说。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造“温馨之家”
还有半个月,红专南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就要开业了,这是驻地单位西仪综合服务处投资200多万改建装修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为社区2000多老年人提供住宿、医疗娱乐等。此外,社区还以辖区内常住的离退休人员、家属及住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了低保义工服务队、青年义工服务队、“以老养老”义工服务队、小区楼长单元长服务队伍、医疗理发义工服务队、市场化运作的养护员队伍等6支居家养老服务队。
社区还提出“文化养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大学教学中。成立交响乐团、腰鼓队等10余个文体团队,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节节有展演”的文化活动常态。
红专南路社区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家家户户之中,探索出了新路子。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等中、省、市150多项荣誉;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丁水彬、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闫中华等先进典型。习近平、刘云山、刘奇葆等同志先后来社区视察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红专南路社区:打造现代社区大家庭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每一位居民生活得是否幸福、舒心,体现着城市的文明和谐程度。从10多年前的“脏乱差”,发展成今天的“高大上”,西安红专南路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社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红专南路社区视察时,称赞社区主任闫中华和社区干部“你们搞得很不错”“你们服务很周到”。创新“五位一体”模式大事小事有人管红专南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由西仪综合服务处、邮电大学等单位及其家属院组成,占地70万平方米,有家属楼31栋,居民4515户,13545人。走进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民事调解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健身馆、乒乓球室尽入眼帘,办公场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漫步在社区中,一股温馨、阳光、健康、向上的和谐之风扑面而来。核心价值观浮雕、和谐之家楹联,“仁义礼智信”标语等一排排文化墙展示着社区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年轻人在健身场地打羽毛球;社区自助图书馆前,不时有居民前来借书阅读;单元里的电梯间,也悬挂着居民的绘画和十字绣作品……社区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友爱的温馨。“我们把社区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五人小组管理大小事宜。社区有个70多岁的孤寡老人,没有儿女,他的片区支部书记李文娟就负责每天给他做饭、送饭,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闫中华告诉记者,社区为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公平友善,创新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服务中心、物业、管委会“五位一体”新型管理模式,交叉任职,融为一家,有效地解决了各方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居民意见建议有了诉求渠道、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开展志愿服务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我们这个社区,可说的地方多着呢,今天周六,刚好是志愿者给居民义诊的日子,可热闹了。”记者跟随闫中华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的三楼、四楼的十多个房间里,交大一附院的医生们正在给居民义诊,帮助一些残障人士和不少腰腿不适的中老年人理疗、针灸。这是交大一附院康复科主任邓景元创建的志愿者队伍,数年如一日,每周六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已经坚持了近5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生加入其中,组成一支30余人的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受益居民上万人次。一开始,居民们为了感谢志愿者都会在家做好饭送过来,现在干脆在服务站的餐厅开火,一大早便忙活着准备食材。今年69岁的陈翠喜大妈和老伴、儿子、孙女一家四口在厨房忙活着,“这些大夫们放弃了自己休息时间给大家伙义诊,我家老爷子经常在这看病,他们真的很无私、很辛苦,很多居民包括我们一家都是发自内心受到感召,自愿为大家服务,邻里间形成了这种互帮互爱的氛围,像大家庭一样温暖。”陈翠喜说。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造“温馨之家”还有半个月,红专南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就要开业了,这是驻地单位西仪综合服务处投资200多万改建装修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为社区2000多老年人提供住宿、医疗娱乐等。此外,社区还以辖区内常住的离退休人员、家属及住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了低保义工服务队、青年义工服务队、“以老养老”义工服务队、小区楼长单元长服务队伍、医疗理发义工服务队、市场化运作的养护员队伍等6支居家养老服务队。社区还提出“文化养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大学教学中。成立交响乐团、腰鼓队等10余个文体团队,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节节有展演”的文化活动常态。红专南路社区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家家户户之中,探索出了新路子。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等中、省、市150多项荣誉;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丁水彬、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闫中华等先进典型。习近平、刘云山、刘奇葆等同志先后来社区视察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文/图记者袁玥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红专南路社区:打造现代社区大家庭_凤凰资讯
红专南路社区:打造现代社区大家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红专南路社区:打造现代社区大家庭<p class="detailPi红专南路社区民族乐团正在排练社区,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每一位居民生活得是否幸福、舒心,体现着城市的文明和谐程度。从10多年前的“脏乱差”,发展成今天的“高大上”,红专南路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社区。国家主席在红专南路社区视察时,称赞社区主任闫中华和社区干部“你们搞得很不错”“你们服务很周到”。创新“五位一体”模式大事小事有人管红专南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由西仪综合服务处、邮电大学等单位及其家属院组成,占地70万平方米,有家属楼31栋,居民4515户,13545人。走进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民事调解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健身馆、乒乓球室尽入眼帘,办公场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漫步在社区中,一股温馨、阳光、健康、向上的和谐之风扑面而来。核心价值观浮雕、和谐之家楹联,“仁义礼智信”标语等一排排文化墙展示着社区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年轻人在健身场地打羽毛球;社区自助图书馆前,不时有居民前来借书阅读;单元里的电梯间,也悬挂着居民的绘画和十字绣作品……社区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友爱的温馨。“我们把社区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五人小组管理大小事宜。社区有个70多岁的孤寡老人,没有儿女,他的片区支部书记李文娟就负责每天给他做饭、送饭,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闫中华告诉记者,社区为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公平友善,创新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服务中心、物业、管委会“五位一体”新型管理模式,交叉任职,融为一家,有效地解决了各方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居民意见建议有了诉求渠道、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开展志愿服务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我们这个社区,可说的地方多着呢,今天周六,刚好是志愿者给居民义诊的日子,可热闹了。”记者跟随闫中华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的三楼、四楼的十多个房间里,交大一附院的医生们正在给居民义诊,帮助一些残障人士和不少腰腿不适的中老年人理疗、针灸。这是交大一附院康复科主任邓景元创建的志愿者队伍,数年如一日,每周六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已经坚持了近5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生加入其中,组成一支30余人的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受益居民上万人次。一开始,居民们为了感谢志愿者都会在家做好饭送过来,现在干脆在服务站的餐厅开火,一大早便忙活着准备食材。今年69岁的陈翠喜大妈和老伴、儿子、孙女一家四口在厨房忙活着,“这些大夫们放弃了自己休息时间给大家伙义诊,我家老爷子经常在这看病,他们真的很无私、很辛苦,很多居民包括我们一家都是发自内心受到感召,自愿为大家服务,邻里间形成了这种互帮互爱的氛围,像大家庭一样温暖。”陈翠喜说。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造“温馨之家”还有半个月,红专南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就要开业了,这是驻地单位西仪综合服务处投资200多万改建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为社区2000多老年人提供住宿、医疗娱乐等。此外,社区还以辖区内常住的离退休人员、家属及住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了低保义工服务队、青年义工服务队、“以老养老”义工服务队、小区楼长单元长服务队伍、医疗理发义工服务队、市场化运作的养护员队伍等6支居家养老服务队。社区还提出“文化养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大学教学中。成立交响乐团、腰鼓队等10余个文体团队,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节节有展演”的文化活动常态。红专南路社区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家家户户之中,探索出了新路子。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等中、省、市150多项荣誉;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丁水彬、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闫中华等先进典型。习近平、、葆等同志先后来社区视察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 文/图记者袁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61177
播放数:484530
播放数:21803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专南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