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什么意思蒙

学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教育启示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大象:蒙者,昏而无所见也,故宜「启蒙」。
  周易卦爻辞原文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卦爻辞注解
  《蒙》卦:通顺。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蒙昧的童子求我。利于占问。
  倒数第一阴爻:启发蒙昧,利用受刑的人,脱掉他们的枷锁,用在出外,不利。
  倒数第二阳爻:包容蒙昧,吉。娶妇,吉。子能够成家。
  倒数第四阴爻:困于蒙昧,不利。
  倒数第五阴爻:蒙昧的童子(处于好的地位可教导),吉利。
  最上阳爻:攻击蒙昧,作为侵略是不利的,作为抵抗侵略是有利的。
原来我没有看过《周易》,也不清楚其中深厚的哲学思想,在张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其中的一些哲理,尤其对《蒙卦》感触颇深。根据老师的讲解和上网查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我的理解。
学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教育启示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这句话出自《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蒙卦》。蒙,有两层含义,一就是蒙昧,就是不明;二是启蒙,启发。这就好比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要开发心智,接受启蒙教育,这不是老师有求于蒙童,而是蒙童有求于老师,所以蒙童要主动的求师学道,老师应该设法让学生有主动求教问学的欲望。这里是用占筮作比喻,说受教育者好比占筮一样,应该心怀诚意、专心致志向老师求教。如果反反复复,缺乏向学之志,那样占卜就不灵验,学习也会一无所获。这种思想后来演变成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为学要专心致志,不能一曝十寒。
我从作为教师的角度理解,这其实就是在谈教育的重要性,怎样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自己不专心,心思不在学习上如“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有的是被某种情况所困,可能是自身原因也可能是外在的原因这就是“困蒙”;还有的就是“童蒙”,即愿意学习的学生。在教育这样不同情况的学生时应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学习不专心、顽劣,屡教不改的学生,在感化教育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时,可以适当的采用“击蒙”的方法,也就是现在说的体罚。这是老师对学生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不是任由学生随意发展。但是在使用“击蒙”的方法时,应该慎重,把握时机,不能随意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困蒙”的学生,在不清楚、困惑的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解决。教育的功能就是解惑,所以老师要有责任心、有耐心,要用心帮助学生解开疑惑。通过老师用心的准备,让学生动心,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对于“童蒙”即愿意学习的、虚心求教的学生应该关爱、包容,即“包蒙”。允许学生有性格的差异、有学习能力的差异,只要他愿意学习,作为老师都因该对他们关心、保护,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而且对于这样虚心求学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不断钻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性,让他们主动的来找老师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强迫地去学。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引导、启发的方法,这也是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道理。
总之,教法的施用须恰到好处,当行则行,该止就止,要努力做到无过无不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施用有度,行使到位。再好的教育、教学法施用没有分寸,都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即“利,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求童蒙,易经里的一句话,
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周易》是怎么写成的?从“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说开去
13:10:16 &&
《周易》是怎么写成的?一言以蔽之,“观象系辞”,换言之就是“看图说话”。图在何处?图在象中,八卦之象,象象皆图。今试以卦象解释《蒙》卦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聊以引玉。
  《》是怎么写成的?一言以蔽之,&观象系辞&,换言之就是&看图说话&。图在何处?图在象中,八卦之象,象象皆图。今试以卦象解释《蒙》卦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聊以引玉。
  《蒙》卦是通行本《》第四卦,卦名中的&蒙&字,历来解释为蒙昧无知,并由将卦中的&童蒙&解释为孩童蒙昧无知。其实,&蒙&的本字为&尨&,意思是长毛狗。&尨&与&蒙&字同音,古代二字同音便可通假。如《左传。僖公五年》中,就有&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其中的&尨茸&又作&蒙茸&。在上海博物馆藏的竹简本《周易》中,《蒙》卦里所有的&蒙&字均写作&尨&!
  据此,原句应该改为&非我求童尨,童尨求我&,意思不难明白,但是《周易》的作者为何说起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呢?原来,这句话是根据卦象而来。《尨》卦的卦象中本身就包含了&尨&、&我&、&求&、&童&四个卦象。
  先说说&尨&的卦象。&尨&就是狗,而据《说卦传》:&艮为狗&,《尨》的上卦为艮,正是狗之象,因此&尨&就成了卦名,并且成为贯穿全卦的主要易象。
  艮卦还有&我&的易象。《周易》中艮为&我&之象比比皆是:如《旅》的下卦为艮,故爻辞中有&我心不快&;《小过》的下卦为艮,故爻辞曰&自我西郊&;《中孚》三四五爻组成艮卦,故爻辞曰&我有好爵&;《观》的三四五爻组成艮卦,故爻辞曰&观我生&。《尨》的上卦为艮,所以卦文&匪我求童尨,童尨求我&中也两次出现了&我&字。
  震卦有&求&的易象。《周易》中凡是出现&求&字的卦中皆有震卦之象:如《颐》的下卦为震,故爻辞曰&自求口实&;《坎》卦的二三四爻组成震卦,故爻辞曰&求小得&;《囤》的下卦为震,故爻辞曰&求婚媾&;《随》的下卦为震,故爻辞曰&有求得&。《尨》卦的二三四爻组成震卦,因此卦文中也两次出现了&求&字。
  艮还有&童&的易象,《周易》中凡是出现&童&字的卦中皆有艮卦之象:如《旅》的下卦为艮,故爻辞中有&得童仆&、&丧其童仆&;《观》的三四五爻组成艮卦,故爻辞曰&童观&;《大畜》的上卦为艮,故爻辞曰:&童牛之牿&。《尨》卦的二三四爻为艮卦,因此卦文中也出现了&童&字。
  综上所述,&&匪我求童尨,童尨求我&这句话中,&我&为艮之象,&求&为震之象,&童&为艮之象,组合起来就是&我求童尨&和&童尨求我&两个句子。&童尨&就是小狗,狗是讨好人的,当然是有求于我,岂能我有求于小狗呢,因此《周易》的作者大笔一挥,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就横空出世,惹得后世人纷纷猜测,其实,只需紧扣住&易象&这一关键,《周易》便不再如众多学者高人口中所说的那么神秘。 
相关热词搜索:
  1、本站登载文章,仅从学术角度印证易学之应用及起到传达信息之目的,丝毫没有任何意图与偏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阅读者有需了解更加详尽专业知识请与专业导师联系,以获得相应帮助;
  2、周易文化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和转载信息发布信息构成,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周易文化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周易文化网所有;
  3、假若本网发表的此文章(及图片,音像制品,视频制品等)內容有涉及侵犯原作者的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及版权等问题,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联系信箱:admin(at)(at换成@)。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欢迎广大易学爱好者与我们联系QQ:
QQ交流群:
投稿专用信箱:admin((at换成@)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筮告再三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