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祠中左边椅子上祖海是那位高官的情人是谁?

[公告]《富川》文学双月刊面向东楚网友常年征稿|阳新论坛 - 东楚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公告]《富川》文学双月刊面向东楚网友常年征稿
1234567833--1也可以在此帖后面直接跟帖,注明真实姓名和通讯地址[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9:24:31编辑过]
衷心祝贺!文学之春,百花齐放!
=700) window.open('/attachment/373.bmp');" style="max-width:700max-height:70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 >祝贺!
富足天下,川流不息!祝贺!
欢迎来此征稿!
祝贺!!!
《缘分》曾经是新朋旧友的老相识,我想如今的《富川》依然期待大家的共同支持!祝贺并支持!
祝贺并支持!
神农架组诗
文/向天笑神农架组诗文/向天笑神农谷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坐车如同乘船在绿浪般的峡谷里左右盘旋云遮雾蔽像是衣衫紧裹,头巾披挂根本无法看清神农谷的面目难得走近一次就是深入长满苔藓的腹地也未触及世界的皮毛而那青绿的草木沁人心脾,令人飘飘欲仙遍地的磐石,张开沉醉的怀抱就算纵身跳入不见底的谷底我的思念也不怕粉身碎骨迟迟不愿离去,还是悄然离去静坐神农架我一个人在五更醒来静坐在神农架的半山腰上就像坐在巨大的坟岗周边的群峰如一块块墓碑耸立星光,早已在云雾中退隐除了翻山越岭而来的一片蝉叫还有楼下一只公鸡在孤独地打鸣而呼应它的,是一只松鸦的惊叫掉落在我的头顶四处张望,却看不到松鸦的踪影除了满目的树木,还是树木燕子洞几年前,我一个人走进去上万只金丝燕飞出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如今,一群人走进去没有一只金丝燕飞出来洞内只有滴水的声音这亿万年前海洋留下来的精灵透过十二厘米短小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一片无际的汪洋空空如也的燕子洞像一个张口结舌的哑吧亿万年来说不出一句话神农顶沿着山沟行走才知道什么叫峰回路转转了多少转,才转到山顶一条条白雾一样的小溪纯净地悬挂在奇峰的背脊把低矮的天,抱在怀里在神农顶上抬头看不见一只鸟的飞翔低头看不见深不见底的峡谷只看见白雾、石头、山风只看见一边山头阳光明媚一边山头阴雨绵绵中间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像冰凉的溪水一样浸泡着我神农架森林深处多么安静,一枚叶子飘落的声音一滴水从叶片、松针滑落的声音比虎啸、鹿鸣、鸟喃,更惊心动魄我置身原始森林的深处一个人的脚步,是如此无能为力幽暗,没有半点阳光只有轻轻的薄雾,在轻轻游移再进入一次,伸到原始的森林深处感觉诗人已是被人类抛弃的孩子确切地说,像一个野人在不断地行走、寻找来去无踪,很难留下自己的足迹多么安静呀,仿佛隐约听见的脉动遍布全身,我感觉身轻如燕穿过森林,像是羽毛掠过一座荒山满眼都是风景 秋风吹来,秋风吹来把我像落叶一样吹上半山腰远离楼群,远离人群一枝野菊,散发出洁白的芳香落叶的脚步声,多么巨大让我如此惶恐,如此不安一阵秋风吹来,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到来一样其实,没有一个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座荒山满眼都是风景一只蚱蜢,一只蝴蝶,甚至一条蛇一生一世,就这样一晃而过亲爱的,当我走下山来就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还有力气登上高山,采到那野菊吗香溪源的石头在香溪的源头我捡到两块小小的石头两块半瓣心开的石头两块早已磨去棱角的石头依偎一起,在我的手上没有半点光泽像一对暮年人嘴唇紧紧抿拢,,什么也不说其实,这是亿万年前大海留下的两滴泪珠啊,不,是大海留下的两粒舍利子此刻,我抬起头群峰如浪向我涌来两块小小的石头,凝望着我一棵树的悲伤她躺在那里,死了也没有弯曲像躺在一群艳妇的脚下修长的身姿,多少年来依然把持得完好无损宁静的森林里,满目荒凉那么多人笑嘻嘻地走过没有谁停下来,着真看她一眼除了我,牢牢盯着她满腹的沉寂没有阳光,也没下雨却有水滴落在我的脸上蓦然间,我看见她渐渐站起像一段老朽的爱情,复活凄凉的肉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多么不想再走出这片林子冷杉树一棵冰冷的冷杉树能让冰冷的心不再冰冷不知道是什么神力把它劈成两半一半枝繁叶茂从不言弃一半残松败针也不求脱胎换骨就那样生死相依永远拥抱在一起生亦如此,死亦如此-24于神农架林区神农架组诗文/向天笑神农谷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坐车如同乘船在绿浪般的峡谷里左右盘旋云遮雾蔽像是衣衫紧裹,头巾披挂根本无法看清神农谷的面目难得走近一次就是深入长满苔藓的腹地也未触及世界的皮毛而那青绿的草木沁人心脾,令人飘飘欲仙遍地的磐石,张开沉醉的怀抱就算纵身跳入不见底的谷底我的思念也不怕粉身碎骨迟迟不愿离去,还是悄然离去静坐神农架我一个人在五更醒来静坐在神农架的半山腰上就像坐在巨大的坟岗周边的群峰如一块块墓碑耸立星光,早已在云雾中退隐除了翻山越岭而来的一片蝉叫还有楼下一只公鸡在孤独地打鸣而呼应它的,是一只松鸦的惊叫掉落在我的头顶四处张望,却看不到松鸦的踪影除了满目的树木,还是树木燕子洞几年前,我一个人走进去上万只金丝燕飞出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如今,一群人走进去没有一只金丝燕飞出来洞内只有滴水的声音这亿万年前海洋留下来的精灵透过十二厘米短小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一片无际的汪洋空空如也的燕子洞像一个张口结舌的哑吧亿万年来说不出一句话神农顶沿着山沟行走才知道什么叫峰回路转转了多少转,才转到山顶一条条白雾一样的小溪纯净地悬挂在奇峰的背脊把低矮的天,抱在怀里在神农顶上抬头看不见一只鸟的飞翔低头看不见深不见底的峡谷只看见白雾、石头、山风只看见一边山头阳光明媚一边山头阴雨绵绵中间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像冰凉的溪水一样浸泡着我神农架森林深处多么安静,一枚叶子飘落的声音一滴水从叶片、松针滑落的声音比虎啸、鹿鸣、鸟喃,更惊心动魄我置身原始森林的深处一个人的脚步,是如此无能为力幽暗,没有半点阳光只有轻轻的薄雾,在轻轻游移再进入一次,伸到原始的森林深处感觉诗人已是被人类抛弃的孩子确切地说,像一个野人在不断地行走、寻找来去无踪,很难留下自己的足迹多么安静呀,仿佛隐约听见的脉动遍布全身,我感觉身轻如燕穿过森林,像是羽毛掠过一座荒山满眼都是风景 秋风吹来,秋风吹来把我像落叶一样吹上半山腰远离楼群,远离人群一枝野菊,散发出洁白的芳香落叶的脚步声,多么巨大让我如此惶恐,如此不安一阵秋风吹来,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到来一样其实,没有一个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座荒山满眼都是风景一只蚱蜢,一只蝴蝶,甚至一条蛇一生一世,就这样一晃而过亲爱的,当我走下山来就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还有力气登上高山,采到那野菊吗香溪源的石头在香溪的源头我捡到两块小小的石头两块半瓣心开的石头两块早已磨去棱角的石头依偎一起,在我的手上没有半点光泽像一对暮年人嘴唇紧紧抿拢,,什么也不说其实,这是亿万年前大海留下的两滴泪珠啊,不,是大海留下的两粒舍利子此刻,我抬起头群峰如浪向我涌来两块小小的石头,凝望着我一棵树的悲伤她躺在那里,死了也没有弯曲像躺在一群艳妇的脚下修长的身姿,多少年来依然把持得完好无损宁静的森林里,满目荒凉那么多人笑嘻嘻地走过没有谁停下来,着真看她一眼除了我,牢牢盯着她满腹的沉寂没有阳光,也没下雨却有水滴落在我的脸上蓦然间,我看见她渐渐站起像一段老朽的爱情,复活凄凉的肉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多么不想再走出这片林子冷杉树一棵冰冷的冷杉树能让冰冷的心不再冰冷不知道是什么神力把它劈成两半一半枝繁叶茂从不言弃一半残松败针也不求脱胎换骨就那样生死相依永远拥抱在一起生亦如此,死亦如此-24于神农架林区[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57:57编辑过]
哈哈,只是表示支持
1958596021{}619156162一,1953二,1954三,1956四,1959五,1960六,196120052008125
以下是引用汪卫红在 22:47:00的发言:祝贺并支持!
支持祝贺!积极投稿!
803035030510192030435125
也来祝贺一下!
四位大家的稿件收到!表示十分感谢!
谢谢胡佳禧赐稿!收到!
栗青 五.2000200491011
谢谢栗青!稿件收到!
我来参加一哈!
再见,太阳文/仙岛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3:24:55编辑过]
地址:新下陆一八二地质队李相才收转我在外地,如有可能,请寄此址。邮箱:电话:阳新仙岛湖人
解读《定风波》文/仙岛石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QQ”
强烈支持!!!!!!
仙岛石先生的稿件收到!非常感谢!回到家乡与我们联系!
以下是引用仙岛笑笑生在 22:55:00的发言:强烈支持!!!!!!谢谢先生!握手!
10个未接电话文/汪卫红  07年岁末,腊月中旬的某天,我带着孩子风尘仆仆从南方赶回老家。到家那天,大雪已经下了一天一夜,老家唯一的那趟往返县城的班车,因为大雪封路已经停运。   在县城朋友的家中住了几天,期间不时传来某些路段因冰冻路滑,发生车祸的消息。朋友让我宽心地在她家住着,等天气好转再回家。我感动于她的热情,却已归心似箭。朋友见我如此心急,便帮我打听车站里的情况。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相关部门抢修了部分路段,邻镇的班车已经开通的消息。于是,我带着女儿匆匆赶到车站。   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雪停了,路依然很滑,车厢里却拥挤得像一个密封罐头。汽车如同患了哮喘的病人,“吭哧、吭哧”一摇一晃地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往常只用半个小时便可以到达的路程,那天却走了一个多小时。   在邻镇下车后,我赶紧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已经到邻镇,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家。父亲在电话那头交待我照顾好孩子,路上注意安全,随时保持联系。   站在邻镇的街头,望着人烟稀少的公路,正着急不知如何回家时,一辆四轮摩的“突”的开到面前。司机呵着冷气,大声说:“你们去三溪吗?这些天没有班车的,坐我的车吧,八块钱一个人。保证安全把你们送到!”   旁边同行的人马上和他砍价,毕竟车费是平时的好几倍。但是天色已黑,再磨蹭下去,今天就回不去了。我无心砍价,带着女儿上车,交待他:“你开慢点儿没关系,一定要保证安全!”   因为路太滑,气温又太低,摩的车喷着废气一路停停走走,总算在近两个小时后来到老家的公路边。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天上下起了夹着雪子的雪花,雪子滚落在地面的积雪上,很快便结成了冰,通往村子里的那条土路白茫茫一片。   这时,电话响了,我从外套的口袋里掏出手机,是父亲打来的。父亲的声音有些颤抖:“红儿,你们到哪儿了?路上没事儿吧!”我忙说:“我们没事儿,已经到了!”   “你们在原地别动,我马上叫辆摩的过来!”父亲的声音好象离我比较近,我忙抬头往家的方向望去,只见他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抱着一件厚外套,正在离我们一百多米远的地方朝这边走来。   挂断电话,这才发现,我的手机里还有10个未接来电!每个电话的时间相隔都只有十多分钟,全是父亲打来的。   父亲的身影越来越近,借着雪地的光线,只见他的头上和身上全部落满了雪花,脚步显得很急促。女儿看到外公了,高兴地说:“妈妈,妈妈,快看,外公像不像一个圣诞老人?”   望着父亲蹒跚的身影,我双眼一热,大喊:“爸,我在这儿!”女儿也大声叫道:“外公,外公!”   父亲听到我们的声音,加快脚步朝这边走来。路太滑,父亲走得太急,只见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我紧张地喊道:“爸,小心!您就在原地等我们,不用过来了!”   父亲哪里听得进去,一步一滑地向我们走来。走到跟前,父亲忙用手中的外套包住女儿,抱起她往回走。我一边帮父亲拍去身上的雪花,一边埋怨:“您在家等我们就好了,何必走这么远的路来接呢?您看看,衣服都湿了,路上没摔倒吧?”   父亲摇摇头,心有余悸地对我说:“你不知道,这段时间路上经常翻车。刚才打你的电话,信号是通的,却总是没有人接,我和你妈担心得不得了,哪里还坐得住?”   听了父亲的话,我无语了。默默地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已经结冰的路面上,我的脚步有些踉跄。而父亲,抱着我那已经六岁的女儿,却如履平地、脚步稳健,和女儿有说有笑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窃书记文/汪卫红  爷爷是个爱书如命的人,他的书柜一直是我最神往的地方。书柜就放置在我的卧室里,但我却一直不能打开它。因为除了爷爷,谁也不能动它。   我不知道爷爷在那里放了什么神秘的宝贝,每次爷爷提着一串钥匙,打开书柜门后,不多时便又锁上,严肃的神情,让我几乎不敢多看他一眼。   这愈发引起我的好奇,我总想打开书柜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东西?那里到底有什么宝贝让爷爷如此慎重其事?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爷爷不知从里面拿了些什么,刚把钥匙挂在锁扣上,还没来得及锁,就被他的朋友叫了出去。我赶紧趁机溜到书柜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书柜门,一不小心它们就会发出“吱吱”的响声,我几乎是咬着牙双手将柜门抬开,才不至于让它们发出声音。   打开书柜门,终于看到了这个神秘书柜的庐山真面目。书柜足足有两米多高,一共分为五层,上面三层放着书,第四层放着一些书信和杂志,最底下一层是爷爷的工具柜,里面全部是一些锤子、锯子、镙丝刀之类。我踮着脚尖望着书柜的顶层,一本本厚厚的书映入眼帘:《毛泽东文选》、《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古文观止》、《红楼梦》、《三国演义》……多数是我看不懂的,但也有一些儿童读物,如《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这些书大部份都很厚,封面都已经发黄,散发着一股药味儿。有的连装订线都快散开了,被爷爷用透明胶布粘着。每本书之间靠得很紧,想从中抽出一本有点困难。但那些书对我的诱惑实在太大,尤其一本名叫《小月亮与穿山甲》的书,更是吸引着我的眼球久久不愿离开。   爷爷在门外和他的朋友聊得正火热,大概一时半会不会进来。我忙搬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拿起一把小镙丝刀,小心地将它插入书本之间的空隙中,使出吃奶的劲将这本书抽了出来,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   书终于被我拿在手中了,心中一阵狂喜。唯恐留下什么蛛丝马迹,我又迅速将书柜门关上,搬走椅子,把书藏在书包里,回到桌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做作业。   过了一会儿,爷爷的朋友走了,他走进来,看到书柜门还没锁,问我:“你翻了书柜?”我摇摇头,爷爷马上锁起书柜,又对我说:“不要翻里面的东西!”我点点头。虽然表面很平静,其实已经紧张得连心跳都能听到。   第一次“偷书”成功,我尝到了甜头。之后只要看到爷爷打开书柜,我就会悄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瞅准机会“偷”出我想看的书。每次想起那段“偷”书看的时光,觉得自己就像溜进蟠桃园偷桃子的美猴王,眼前的世界让我眼花撩乱,不知从何“下手”。于他不同的是,我是紧张的,他却坦然。每次偷偷打开书柜后,我都会迅速浏览书中的内容,不敢恋战,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才下定决心藏在怀中,然后蹑手蹑脚地关上书柜门,快速离开。   终于有一次,我的“行动”被叔叔发现了。我打开书柜门,从里面抽出一本书,刚转过身,发现叔叔就站在我身后。我吓得倒抽了一口冷气,大气也不敢出,赶快把书放回书柜里,低着头,手足无措地绞着衣襟。   我想,我当时的脸一定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否则不会有发烫的感觉。以为一向严厉的叔叔肯定会骂我,没想到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问我拿的什么书,然后很平淡地说:“这些书你现在还看不懂,等你长大些再看吧!如果你喜欢看书,我那里订阅有《读者文摘》、《演讲与口才》,功课做完后你可以拿来看看!”   不知我这“偷”书的行为算不算“偷窃”,曾经也羞于启齿。直至读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看到“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我才算为自己这一不光彩的行为找到了解脱的借口。   许是“书非借不能读”的原因,而我却是“书非偷不能读”。爷爷取下书柜的锁,我再也不必偷偷摸摸地从里面拿书看了,却因为学业越来越多的原因,极少再光顾爷爷的书柜。然而,正是爷爷的书柜,激发了我看书的兴趣,逐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也正是爷爷的这些书,开拓了我的视野,让年少的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阳光的味道文/汪卫红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淡蓝色的玻璃照进来,暖暖地照在身上,带着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股熟悉的气息,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我的脸。   记忆中,故乡的冬日多数是阳光灿烂的。早晨,太阳刚在东方露出一丝笑容,母亲就会在院子里撑起晒衣服的竹篙,从家中抱出一大堆被子、毛毯,晒在竹篙上。母亲说,被太阳晒过的被子特别柔软,会有一股阳光的味道。   母亲支起的竹篙像一个八卦阵,晒上被子后就成了我们捉迷藏的乐园。我们钻进被子里,一动也不敢动,唯恐被小伙伴发现。突然,哪个淘气的孩子一不小心弄翻了竹篙,整个八卦阵便会齐刷刷地倒下来。闯了祸的伙伴们吓得赶紧钻出被子,一轰而散。听到响动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倒在地上的被子、竹篙,嗔怒地责备几句,重新支起竹篙,晒好被子后,又折回屋里。不一会儿,躲在屋空里的伙伴们见状又聚拢过来,投入到新一轮的游戏中。   有时候,这些用竹篙搭成来的八卦阵也会成为母亲天然的屏风。她把洗澡盆放在八卦阵的中间,倒入冒着热气的水,唤来我和弟弟、妹妹。四面围起来的被子既遮住了旁人的视线,也挡住了微微吹来的凉风。母亲就在这太阳地底下,轮流为我们姐弟洗澡。泥鳅一样的我们,常常洗得不愿意起来,母亲刚一放手又溜到水里,溅起的水花总会弄湿母亲的衣服和头发。   帮我们洗完澡,母亲又把一家人换下的衣服、床单放在洗澡盆里,倒上热水,开始在阳光下洗衣服。原本还在和伙伴们捉迷藏的我们,又蹭到母亲身边,嚷嚷着要帮母亲洗衣服。母亲常常不理会,也不驱逐,任由我们的小手在盆里泡得通红,把肥皂泡弄得到处都是。   洗完衣服后,太阳早已当空,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午饭做好了。午饭一般只有一个菜,常常是满满一大钵炒酸菜放在大门口的石蹲上,那就是饭桌了。我们端着热气腾腾的米汤饭,坐在被晒得发热的石门坎上,就着酸菜吃得有滋有味儿。酸菜是母亲自己做的,堂屋的酸菜缸里还有很多,酸菜里放了很多干辣椒皮,那是母亲夏天的时候用自家地里的红辣椒晒的。吃着又酸又辣的酸菜,不知是被辣的还是被太阳晒的,不一会儿我们的额头就沁出密密的汗珠,小脸也晒得通红通红,干脆脱下厚厚的棉衣,露出里面母亲用四五种颜色的毛线织的“蛇纹”毛衣。   太阳刚刚西斜,这时,母亲会搬来两条长板凳,拆下两块门板放在上面,然后把晒得软乎乎的被子铺在门板上,开始缝被子。母亲会找来细软的棉线,将棉线的一头搓一个细长的“针鼻”,将它舔湿后穿在专门用来缝被子的针上,戴上顶针,然后开始缝被子了。母亲缝被子时很专注,每扎下去一针,就用顶针将针头顶起,再用针夹把针头夹出来,慢慢地抽出棉线,然后把走过针线的地方抚平,再把针头放在头皮上刮一下继续缝。就这样,母亲缝两针就挪动一步,围着门板走完一圈,一床棉被就被她缝好了。   正如母亲所说,被太阳晒过的被子特别柔软。每次被子洗晒之后,那一天晚上我们会睡得特别香,睡梦中似乎都能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   南方的冬天很温暖,阳光也很灿烂。我喜欢在每个晴朗的周末,将家中的衣服、被子全部搬到楼顶的阳台上翻晒。太阳下山后,抱着被子下楼时,就能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我总喜欢把头深埋在柔软的被子里,贪婪地闻着。
孤独之美 孤独是一种美。  孤独让我们在喧闹的红尘中寻到安静。  孤独让我们在繁琐的世态中求得简练。  孤独让我们在世俗环境中处之超然。  孤独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境界。它让人的思绪向灵魂的深处飞去,使人在浮华底下看取生存的真实性。  孤独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独立、人格的高尚、情操的高洁。  孤独不是无所作为的自卑,不是厌世绝望的哀怨,不是失意滋生的忧伤,不是孤芳自赏的清高,那些只能叫无聊,与孤独无关。孤独是睿智地、深邃地、从容地、真实地审视人生、反省自我,它与冷漠、空虚、浅薄的无聊没有共通之处。  孤独是注定了的,是免不了的。虽然人是社会的人,可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仅有一次的个体。生命的个体性决定了每个人不管如何与他人融合,都有自己的观念、品性和人格理想追求。  孤独是精神探险,这比在自然界中探险要艰难得多。于是有一些浑浑噩噩的人,很害怕孤独,他们千方百计逃避孤独,拼命挤入人群,在灯红酒绿中,在鲜花掌声中,在虚假的恭维声中,在华威先生式的忙碌中,来消灭自我。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热闹都是假的,没有什么意义。在“掌声响起”之后,在“鲜花”凋谢后,那些害怕孤独的人,最终会陷入空虚无聊中。  古今中外,那些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绝大多数是孤独的。屈原是孤独的,陶渊明是孤独的。陈子昂是孤独的,他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是孤独的,于是他“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东坡更孤独,读他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让人倍感清冷孤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东坡表面上写孤鸿,实则写自身内心的孤独。卢梭是孤独的,他因此写了《一个孤独者的思想散步》。马克思是孤独的,他在给妻子燕妮的信中说:“我亲爱的,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还有贝多芬、梵高、萨特,还有曹雪芹、鲁迅、傅雷……他们都是孤独情感的最强烈的体验者。  为什么这些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呢?因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开掘与营造内心世界,才能有效地体验最深沉的审美情趣,才能实现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信仰。正是在孤独中,自我在认识上作深沉的反省,从而认识自我使命和生命意义。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人》中写道:“他置身于荒凉的宇宙之中,独自站立在那以不可企及的速度向无垠空间的深处疾驰而去的一块土地上,苦苦地琢磨着一个令人痛苦的问题:我为什么存在?”看,孤独就是这样追问着人生的本质问题。  孤独不仅与博大深沉的审美体验攸然相关,与深邃的思想相伴而行;同时,孤独会让人保持清醒,抗拒外界的诱惑。滚滚红尘中,名誉、金钱、地位、香车、豪华的别墅、漂亮的异性,哪一样都诱惑人,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缅其中。孤独是一种理性的幽思,它能使我们在沉寂中抗拒诱惑。爱因斯坦说得好:“千万记住,所有那些性情高尚的人都是最孤独的——而且必须如此!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享受自身环境那种一尘不染的纯洁。”  孤独是高尚的。真正的孤独是“孤”而不“独”的,孤独者悠远、缄默的沉思,连接着生命的一切领域,联系着气象万千的纷繁世界。孤独者的心胸象天空一样宽广,他们的血总是热的!(熊木舟) 误入三教山 李相文是暮春的三月,可是今年的春天是出奇的冷。昨天一场暴雨,今天却是意外放晴了,天气也暖和了许多。一路上,农家田野到处是一块块黄灿灿的油菜花,刺得眼睛生疼,觉得春天是终于来了。从黄石参加杂文学会年会回来。路过白沙时候,有几位文友提议,这么好的晴天,去七峰山赏赏春吧。车子在弯弯的山路爬行。路是新修的水泥路。路的变化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迁。这不,这么高的山,路就像一条长龙,舞进了大山里。车是贴着新凿的山石穿行,另一边是悬崖绝壁。夺人眼目的是那一波一波扑面而来的翠绿。山下的黄土路像一条弯弯的长蛇,啄进半山腰的一户两户山里人家。而山里的毛竹,不时闪过车窗,在风中喁喁低语,像是诉说一个巨大的秘密。车子走了一个多小时,水泥路不见了,又拐进泥黄色的山路。车上的人都在欣赏风景,眼睛都顾不过来,不时又因为山路的险峻发出快乐的尖叫。倒是司机觉得不对头,就在几个修路的人旁边停下来,问七峰寺怎么走。山里人憨憨地笑着往回指,你们走过很多啦。司机有些哭笑不得,准备调头回去。一个面孔黎黑的山里人走过来建议,三教山寺就在前面不远,它可比七峰寺大多了,你们去看看吧。这里香火很灵哩,许多城里人假日都来这里祈福禳灾。三教山?我的脑海闪过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少年骑在父亲的脖子上,低着身子,两手抱着父亲的头。父亲一步一步向山上爬着,一脸坚忍而渴望的表情。这个少年是我,小时候,有一年我病得很重,高烧不退,吃药无效,父亲就背着我上了三教山,喝了这里的“仙泉”和符水,听了一夜一个老和尚的唱经,竟然神奇地好了。小时候我们是从山那边上来的,不想三十多年后,从山的另一边又来到了三教山。远远看得见山腰里寺庙黄墙红瓦的影子。是一条天然的灰白色的石岩砌成的山路。很多是天然长成的石头,一层一层地撒落着,依石而凿,就成了一条下山的路。山体的一边,粉色的桃花这里一丛那儿一丛地开着,有时候也会碰到一棵梨树,开着一树的白花,一树的精神让大家惊叹不已。另一边是悬崖绝壁。一位文友感叹道:人生就是这样,左边是鲜花,右边是悬崖。大家都有同感,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路边的石头上,坐歇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脸上挂着汗珠,亮亮地闪在额头。我们邀请她同我们在一丛桃花里合了影,她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终于来到了寺庙里。三教山,顾名思义,应是儒、道、佛交融的地方。据说,这里的历史比七峰寺还长。大雄宝殿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庙会。许多善男信女跟着和尚唱着经文。我们站在门口,听了半天,一句词也没有听懂,就继续往台阶上走。看到了“仙泉取水”几个字写在一块山石的墙上,旁边装着一个水笼头,几个信男善女在那儿用空矿泉水瓶盛着水。那水是天然山泉,用水管接引下来。我们跑过去,用手捧着喝了几口泉水,果然是沁人肺腑。往里走是一间观音堂。观音堂是这里的一景,一个巨大的中空的钟乳石,像一个大钟罩着,四周不断地滴着泉水,中间中空的地方,坐着一尊观音菩萨。一个年老的道姑告诉我们:这尊观音是天然生成的,那莲花座,那杨柳瓶,还莲座的观音,无不毕肖。可惜在文革期间,观音的两只玉臂被捣毁了。那道姑说着,一脸的痛惜。回来的路上,我们在半山上坐着小憩了一会。听着遥远的暮鼓,嗅着桃花的幽香,看着山下那长蛇一样的小路啄进一两户山里人家,大家都觉得心境悠然。相看两不厌,唯有三教山。在三月的暮春时节,我们跟大自然有了一次开心的约会。《踩碓》王能明如果问米是怎么来的?相信所有人都会说,是稻谷经机械脱去谷壳出来的。没错,米是这样出来的。但在没有碾米机之前,米是怎么来的呢?相信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或者听说过,但一定没见过。那时候的米,是用碓舂出来的。碓,过去,在农村很普遍,一个湾子至少有几副。碓有三部分组成,碓臼、碓头和碓架。碓臼是用石头凿成的。找一块厚厚的青石,在中间凿一个深大概一尺三四寸、口径八九寸左右的洞,就做成了一个碓臼,具体大小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是以石头的大小而定。有了碓臼,就开始做碓头。碓头是用硬质木材做的,它的大小是根据碓臼而定。截一节硬木制成锥形,锥头部分称为碓嘴,它能够放进碓臼之中,而且还要安装一个铁铸的碓嘴,锥形的另一部分可以自由选择,想冲力大点,就加大锥形尾部,想踩碓轻松点,就把锥形尾部缩小点。做好了碓头,再做碓身。碓身的原理就像跷跷板一样,取一根长圆木作为主杆,在三之一处横穿一根短木。这根短木叫碓翅,像一双鸟翅膀一样,张开翅膀扑在两块石板制的凹槽中,能够自由转动。主杆较长的一部分与碓头串联,短的部分就是脚踏。踩碓的人用脚踩在上面用力撬起碓头,然后突然放松踩在脚踏上的脚,碓头就猛地落下来,撞击碓臼里的食物。碓安装在一块宽敞的平地上,碓臼埋进土里,只留出三五寸的沿口,脚踏处掏一个浅浅的低洼,留出空隙来,能让脚踏下垂撬起碓头工作。六十年代之前,就是用这种碓来舂米的。先把谷物倒进碓臼中,二三个年轻人一齐用力,踩下脚踏,扬起碓头,冲击碓臼里的谷物,直到舂出白米来。那时候,就是这样一臼臼地舂出白米来。自村里有了碾米机,就不再用碓舂米了。碓只是用来舂米粉,煅糯米粑。后来,又有了面粉机,碓的作用就只剩下煅糯米粑了。每年春节前,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煅几臼糯米粑。糯米粑与米粑,尽管都是米做的,却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形状、口味,制作方法都有所不同。糯米粑要少好几道工序,但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用碓煅。先把糯米用饭罾蒸熟,趁热拿到碓臼里捣烂,然后做成一大块龟背形长条状,等冷却后,再用刀切成一片片,再或煮食,或烤食,或蒸食,做法很多种。糯米粑是农村一种上等食品,节日喜庆,用来招待客人。碓煅糯米粑是一种惊险的过程,得有个掌碓人。这个人要胆大,心细,手快。二叔婆就是一个掌碓人。每年腊月的二十五、六是村里集中煅糯米粑的时候,也是二叔婆最忙的日子。早上第一家煅糯米粑的人家,把二叔婆请出门,一直忙到晚上才能回家。要煅糯米粑,先洗干净碓,然后在碓臼边上铺一张塑料布,上面放一个草垫,二叔婆坐在草垫上面,两只手时不时地在碓边的瓷碗里醮点食用油,然后用双手护着碓臼内的糯米不能外泄,抢着碓头扬起的片刻,把粘在碓头上的糯米迅速扯下来,重新放入碓臼里煅,还要找空隙翻动碓臼中的糯米,这样反复地操作,直到把糯米煅烂成一团粉团,再拿出来,放在簸箕上,由主家揉成一块块龟背状,凉着便成。踩碓的人大都是男人,也有力壮的女人。需要踩碓了,遇到能踩碓的人就叫一声:来,帮忙踩几脚,煅几臼糯米粑。无论谁得到了邀请都会来帮忙踩碓。也不用请吃饭,更不要付工钱。帮完了一家,另一家又需要踩碓的,一时又没人替换,那么还得继续踩,直踩到有人来了,或有人从这里经过,喊一声:来,换换脚,踩了一上午,腰都踩酸了。这人便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来替下你踩碓,仍然是帮了一家,又帮两家。哪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能不帮呢。踩碓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二叔婆却不能换,她这活没有人替得了,所以二叔婆一直要忙到村子里所有人家的糯米粑都煅好了,才能休息。现在,糯米粑不用碓煅了,改用机械了。但过去那种互帮互助的温馨劳动情景,却总是让人怀念。《相守》慕翔每次遥看着中年女人独自推着补鞋机出现在熟悉的街道巷口,静静在相同的地方摆放机器招徕顾客,我都会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下意识地感觉她其实并不孤单。她的丈夫就是在隔壁的医院里合上双眼的,晚期肝癌提前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丈夫姓王,是个麻木车维修师傅,平日里为那些下岗一族做些麻木车养护。她则摆个鞋摊,为邻近居家过日子的住户修修鞋、配配钥匙。夫妻俩干的都是些又脏又累且报酬不高的活儿。可由于服务态度好又收费低廉,二人的生意倒也不坏。除去日常家用,刚够一个八九岁的儿子读书。相比而言,丈夫的活儿更费体力些。小到一条链条的重接,大到麻木车的重新组装,都须得翻动麻木拆开部件,费时长且耗体能。在旁的妻子一边忙乎着手头上的活儿,一边时不时偏头关注丈夫的举动。遇到要抬竖或平放麻木时,都会主动上前帮忙。并趁机为丈夫擦拭额头和背脊的汗水。或提起茶壶给双手油污的丈夫喂茶。临近放学的时候,女人便先行回家做饭。一阵忙乎之后,即提一个又圆又大的饭桶给丈夫送来温热的饭菜。并趁丈夫吃饭的当儿,再修一会鞋来。待丈夫吃完,才又提了饭桶自己回去吃饭。夫妻俩的摊位就在医院旁的巷道里,与我的办公室仅有一窗之隔。每在那时,我静静看着两人的这些举动,莫名地就会在心底生出一些感动来。厄运却突如其来。原本患有乙肝的王师傅整天与油污打交道,患上了肝癌。他的双眼黄染得厉害脸色黧黑一片,精神和体力也变得大不如前。这期间他一面坚持开工,一面间断来医院做些治疗。可由于发现时已是晚期,他的那些所谓的治疗,也仅仅是象征性的精神安慰而已。那时,县城正轰轰烈烈开展着一场“改善城市形象,禁止麻木运行”的运动。绝大部分的麻木都头尾连接着成批成批被城管部门拉走了。以修理麻木车为生的王师傅,失业了!应该是年初七吧。那是单位收年假的日子,我起得很早。可当我来到医院,就目睹了那生离死别的一幕:王师傅死了,她的妻子紧紧抱着他的头颅,哭得死去活来。而他们的儿子,年幼的儿子,显然还无法真正读懂人世间的悲伤。他在一旁虽也流出一些泪滴,但他眼眸里流露出的,更多的却是恐惧——面对死亡的恐惧。新年伊始人已殁。此后经月,我一直盼望着中年女人的出现。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包括生活、感情、责任在内的一切事情都充满了变数,容易让人丧失起码的信心。等待有时是很漫长的。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中年妇女始终没有出现!我不由感受到了很深的失落。仿佛感受到了生活内部许多潜藏着的脆弱,又仿佛看到生活周围密布着许多诡异的陷阱,只要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坠落下去,直至无垠。第三个月月头,修鞋的女人却终于出现了!只见她头戴白花,神情肃穆如刚经历一场洗礼。虽然消瘦了不少,却依然保持着一种沉静的姿态——轻轻推着那辆破旧的补鞋机,她就那样静默地出现在了熟悉的巷口!修鞋妇女的日子又慢慢恢复了平静。她安详地忙乎着手头的工作,偶尔也会停下来注视着一个地方出神,似乎正和空气交流着什么。而她注视的地方,就是丈夫生前维修麻木后又诀别人世的地方。从她端庄坚毅的眼神看来:她似乎并不寂寞。冷眼旁观着这一切,我总是感慨莫名:婚姻是否就如这一场静默的相守呢,或许平时相敬如宾交流关爱不多,但那种心灵的默契却渗骨沦肌,即便一方已然离世,也一样不离不弃,彼此直至终老。女人茶事一个女人,独处斗室,点一炉香,彻一壶茶,杯握手心,茶留眼底。饮下去,滋了肺,也润了心。苏轼曾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品茶不仅是在品味一种人生,感受一份心情,而更象是在欣赏姿态万千的女人,她们或温婉,或热烈,或清淡,或娴静,或聪慧,或典雅,不同时期的女人所散发出来的,是不同的茗香和不一样的味道。
十八岁的女子情窦初来,就像蒙顶雪芽。她们如甘露般至真至纯,冰清玉洁。在清澈明亮的的光泽中浅唱低吟,在热烈与炫丽的气氛中,憧憬着生命中的华彩乐段。此时的女子,恰似梅子初红,淡淡的青涩醇味,娇嫩鲜爽。
二十岁的女人楚楚动人,是杯茉莉花茶。如花的女人洋溢在灿烂的生命之中,清香流溢,风姿绰约,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射出成熟的韵味和魅力。她们将自身特有的芬芳,沁入他人的心脾,款款走来,光耀夺目。
三十岁的女人风情万种,就像一杯碧螺春。阅读人生之后洗尽铅华,去粗取精。柔软的叶脉,经过开水的浸泡,舒缓的展开.把没有浸润时的含蓄和矜持,完全呈现出来, 淡雅而别致,美丽又内敛,释放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口感和风格, 三十五岁的女人温馨高雅,是杯铁观音。看着砂绿油润,闻起来芬香馥郁,却又有点欲语还休,欲罢不能。一生的红袖脂香,沧桑云雨,都已是明日黄花,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但她们少了十八年华的浮躁,少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境,多了一份执着、一份忍耐。品来有几分绵长的回味,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四十岁的女人雍容闲雅,就像西湖龙井。她们有别于花红柳绿,有别于风韵犹存,有别于漠漠烟雾。她们于成熟体贴与庄重矜持集一身,清淡的面容携着一丝大红大绿,大风大雨后的从容与淡定,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其余香飘渺,亦怡人情神。 五十岁的女人是杯普洱茶。外形堪忧,却内涵深重。如同饱经风霜的老妇,缓缓向你走来,慢慢地勾起品尝岁月的思绪,一副副雨雪风霜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令人回味无穷,受益非浅。 六十岁的女人珍藏着智慧和岁月的故事的底蕴,恰似绿褐清澈,茶身重实的武夷岩茶。人之暮年,心路历程中留下的凝重和弥足珍贵的美好记忆依然在内心涌动,平静的外表下散发出的香甜,是对曾经的过往,曾经的辉煌无言无字的记录。一切尽在不言中! 女人如茶,茶如人生。如茶的女人在阡陌红尘中步着茶韵袅娜地走入生活。成为那个生命中无论是风雨还是阳光,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都与之携手而歌的人生伴侣。惟有静心品味,才能读出她独特的芬芳和韵味。 《灯光,在遥远处。。。。。。。》 流苏我喜欢在陌生的城市里徜徉,喜欢陌生的街头和夜晚。异乡里那轮已渐圆的月亮却是亲切到生命里去的,应和着回应江水和潮汐。 我君临我环视的一切,我的权利无可厚非! 所有的喧哗退却到真实的生活枯燥的重复和单调的坚持之外,悄悄地褪色返黄卷曲。心灵有了片刻的恬静和活泛。思想新鲜如春天的树叶,舒展而柔软。 这里不是梦里的江南,九曲回廊里漫长而短暂的同行,却穿行了夜色的广泛。身下草叶的清香,飘向远岸的灯火,无法照亮而在指引。天高地远时代历史滚滚洪流,江湖潮水早已汹涌而去,金戈铁马的战场辉煌恍如旧梦,指点山河,人生几何? 只有月下,最渺小的我们,在用语言想象和指引。 我们的悲哀在于已经无法安于寂寞!无法在清爽的人生堤岸上,留下独自的身影,坦然地对世界告白:把尘世留给黑暗和我,我是无所畏惧的! 让我们如脚下的潮水一样自然涌动和退却,千年不变的是善感而真挚的感觉。一刻是一个季节的永远,是聚散的永远。是秋天叶的坠落和鸟的远飞。我们不因为,时光的渺茫遗忘了永恒。即使最淡漠的岁月里,也因为些许的感动而停留,一分、一秒或者一个瞬间。 江水冲击的涛流,此刻,你在原野上颤动的水光,以及风呼啸的粗野和傲慢,都是难以磨灭的过往。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忘却和清淡!所有的失去的来临,在撞击着平和如镜的心灵堤岸。抚平的是远岸的灯光,毅然地在暗夜里,不为所有的理由而明亮。 我们的梦想总是在远方,在那些陌生和渴望交流的世界里,因为陌生和怀想而倍感亲切。 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还是自然带给我们的启发和神奇还有宽广的思维是任何都不能代替。我们无法停止脚步总想去远方,去体会、探索和经历!把一切的感觉停留在瞬间成为永恒。 尽管惆怅的回望去路已云遮雾罩,前路在你心中又是忧叹迷茫。 在陌生的地方,我们还可以不被回忆的拥挤挤压成伤。不必象久住城市的飞鸟,年年迁徙,远飞森林吐故纳新。没有重复的线条和喧闹疲惫我们单调和枯燥的眼睛,阻塞我们的通畅呼吸。我们还可以无法想象我们的距离,在遥远处,视野不被局限的遥远。 此时,风已吹得渐寒,却是等待风里的飞翔,遥远的童年的梦想。远岸的灯光,望过去望到了经年的岁月里,我们山野里童稚的笑声和盼望。在夜幕的另外一头回荡,这一边是我们沧桑的怀想。 流船遥远处行驶过来,迎合着我们的盼望,接近我们和灯火的等待,又在间或的语声中驶向无边黑暗的尽头。 让我们如自然一样过上一刻,别因徘徊和疑惑含糊入眠。在风里,做清醒的夜的精灵,飞舞!迎着生命中的灯光,微笑成永恒!《到河东看民居》洪登亮河东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因门前一条由南向北的朝阳河而得名。同与之相对的河西村,俱是萧姓,追根溯源,据说都是汉朝开国丞相萧何之后。河东门前的河源于江西瑞昌和江西武宁的两条河,是桂花河和朝阳河交汇于龙港后的合流河。七十年前可通船运,因此,也造就了龙川古镇的商业繁荣。朝阳河很清亮,一年四季清清的河水将圆圆的鹅卵石洗得贼亮,偶尔有几条小鱼轻轻游过,顿时为小河增添了不少的生机活力。河东的山是后垴山,半山腰的桔树苍翠欲滴,到了每年深秋十月,那红红的桔子挂满枝头,在秋阳晚霞里被染得金光闪闪。河东的山美水美已是尽人皆知了。其实,河东民居的古典美,却很少为人知晓。我们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闯”进那块特殊的土地。今年初夏,我随县民间文化十大集成采风组深入龙港地区,采用拉“网”式搜索民间文化,想通过大面的采访,进一步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瑰宝。因时近傍晚,我们抓紧时间,在河西作了短暂的停留,待看了河西萧氏宗祠之后,我们非常震撼。尽管河西萧氏宗祠已经全面整修,其风貌基本仿照原样构建,只是现代工艺与明清时期的建筑工艺相比逊色不少。但我们从中看到了阳新南河(富河以南)古民居建筑的典型性。正当我们惊讶不已之际,当地群众告诉我们:“河东的老房子更多。”于是我们就对河东村作了一次突访。从河西过桥到河东,极为方便,水泥大桥可以通车。我们的小车在排列整齐的现代民居“缝隙”中挤到老屋场,只见一座非常简易的古老建筑门楼前,铺满了青石板,大门两侧放着两块长条石,石面已经磨得发亮。几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正在那里闲坐。从大门入内,只见一进五重的老式建筑次第排列,紧挨着宗祠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很有规律的民居,它们一般是房里套房、小巷连着大巷,错落有致,显然是一个合族聚居、逐渐发展而成的古老村落。与老屋场紧紧相连的另一组民居,其规模不比老屋场小,同样古朴。当我们走进他们的房舍时,很容易看到明、清两个不同时期建筑特征的结构、屋里的木雕、石雕各呈风采。当然,那里同一时期的建筑中,也有华美与简朴之分,足见当时整个村落居民家庭生活不平衡的实况。最让人能够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村落全貌的,莫过于上楼。我们登上一家两层楼房的屋顶,抬眼四顾,偌大一个村落的古老建筑风貌尽收眼底。最有意思的是明、清建筑从天上观看,亦有规律可寻。凡是整栋房屋排水系统从房顶到室内排出的,是明朝建筑无疑;否则多为清代建筑。我曾慕名到过安徽徽州和江西婺源地区参观过那里的古民居,我多次被那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粉墙村落、别致新颖的风火墙所倾倒。其实我们阳新的明清建筑既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子,又有独特的风格。河东民居可见一斑。我们站在老屋场的大门外,细细看那明清建筑,都以滚龙墙、马头墙作装饰,那气宇轩昂的滚龙犹有奔腾之势。屋檐和墙檐之下的白墙板上用黑墨描成卷草、缠枝、人物典故。这不仅是美的装饰,更是文化的传承,也可以说是吴楚文化的相融的具体体现――房屋建筑风格类吴,而绘画则类楚。再看那民居的布局,他们是合族而居,户户相联,巷巷相接,整体求合,个体求分,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显然这体现了姓族的凝聚力量和宗族观念的稳固性。其实,我们到河东看民居,是能够从中欣赏到那种古朴的神韵,感受到那种厚重文化的力量的。阳光的味道文/汪卫红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淡蓝色的玻璃照进来,暖暖地照在身上,带着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股熟悉的气息,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我的脸。   记忆中,故乡的冬日多数是阳光灿烂的。早晨,太阳刚在东方露出一丝笑容,母亲就会在院子里撑起晒衣服的竹篙,从家中抱出一大堆被子、毛毯,晒在竹篙上。母亲说,被太阳晒过的被子特别柔软,会有一股阳光的味道。   母亲支起的竹篙像一个八卦阵,晒上被子后就成了我们捉迷藏的乐园。我们钻进被子里,一动也不敢动,唯恐被小伙伴发现。突然,哪个淘气的孩子一不小心弄翻了竹篙,整个八卦阵便会齐刷刷地倒下来。闯了祸的伙伴们吓得赶紧钻出被子,一轰而散。听到响动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倒在地上的被子、竹篙,嗔怒地责备几句,重新支起竹篙,晒好被子后,又折回屋里。不一会儿,躲在屋空里的伙伴们见状又聚拢过来,投入到新一轮的游戏中。   有时候,这些用竹篙搭成来的八卦阵也会成为母亲天然的屏风。她把洗澡盆放在八卦阵的中间,倒入冒着热气的水,唤来我和弟弟、妹妹。四面围起来的被子既遮住了旁人的视线,也挡住了微微吹来的凉风。母亲就在这太阳地底下,轮流为我们姐弟洗澡。泥鳅一样的我们,常常洗得不愿意起来,母亲刚一放手又溜到水里,溅起的水花总会弄湿母亲的衣服和头发。   帮我们洗完澡,母亲又把一家人换下的衣服、床单放在洗澡盆里,倒上热水,开始在阳光下洗衣服。原本还在和伙伴们捉迷藏的我们,又蹭到母亲身边,嚷嚷着要帮母亲洗衣服。母亲常常不理会,也不驱逐,任由我们的小手在盆里泡得通红,把肥皂泡弄得到处都是。   洗完衣服后,太阳早已当空,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午饭做好了。午饭一般只有一个菜,常常是满满一大钵炒酸菜放在大门口的石蹲上,那就是饭桌了。我们端着热气腾腾的米汤饭,坐在被晒得发热的石门坎上,就着酸菜吃得有滋有味儿。酸菜是母亲自己做的,堂屋的酸菜缸里还有很多,酸菜里放了很多干辣椒皮,那是母亲夏天的时候用自家地里的红辣椒晒的。吃着又酸又辣的酸菜,不知是被辣的还是被太阳晒的,不一会儿我们的额头就沁出密密的汗珠,小脸也晒得通红通红,干脆脱下厚厚的棉衣,露出里面母亲用四五种颜色的毛线织的“蛇纹”毛衣。   太阳刚刚西斜,这时,母亲会搬来两条长板凳,拆下两块门板放在上面,然后把晒得软乎乎的被子铺在门板上,开始缝被子。母亲会找来细软的棉线,将棉线的一头搓一个细长的“针鼻”,将它舔湿后穿在专门用来缝被子的针上,戴上顶针,然后开始缝被子了。母亲缝被子时很专注,每扎下去一针,就用顶针将针头顶起,再用针夹把针头夹出来,慢慢地抽出棉线,然后把走过针线的地方抚平,再把针头放在头皮上刮一下继续缝。就这样,母亲缝两针就挪动一步,围着门板走完一圈,一床棉被就被她缝好了。   正如母亲所说,被太阳晒过的被子特别柔软。每次被子洗晒之后,那一天晚上我们会睡得特别香,睡梦中似乎都能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   南方的冬天很温暖,阳光也很灿烂。我喜欢在每个晴朗的周末,将家中的衣服、被子全部搬到楼顶的阳台上翻晒。太阳下山后,抱着被子下楼时,就能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我总喜欢把头深埋在柔软的被子里,贪婪地闻着。[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3:32:17编辑过]
思乡月文/汪卫红用母亲的叮咛做馅 掺入父亲眺望的剪影 洒上秋日金色的阳光 八月柔和的月色 添一丝稻谷成熟的芳香 采一朵故乡的云揉合 倒入爱的模具里 用亲情慢慢烘焙 特制成一盒月饼 托一缕南下的风 送给远方的你 我已将思念快递 你是否收到 我用 心 包装的 思 乡 月 秋思文/汪卫红南下的寒流 带来故乡的气息 绵绵的秋雨 淋湿了思乡的土壤 已是深秋时节 南方没有纷飞的落叶 远在故乡的你 是否正走在那条 落红不扫的小径上 寻找最美的一片枫叶 寄给我
围炉听雪 王春树下午一直阴沉着的天,到傍晚时分就霹雳啪啦下起了雪子,打在老屋的瓦片上声响一片,不时有那么一两粒从瓦和瓦的缝隙间漏了进来。父亲和母亲见我们都在家,赶忙从堆放柴火的里屋抱了些许的把柴和树根堆放在火炉旁,那是父亲赶在腊月到来前准备好的,为的就是可以在寒冷的冬日里图个暖和。干枯的把柴已经变得十分的轻,拿在手里也没有了往日的那份重量,投一块进炉火中,跃动的火苗经过片刻的静默后,立刻便以更大的、更猛烈的姿势窜了出来,像一个善舞的红精灵一样妖娆、妩媚,并且多情。不经意间,屋顶瓦片上雪子敲击的声响已悄然而止,父亲和母亲都说肯定是雪停了。听到此,我的心突的如孩子样显得如此的失落,口中连连说着那可不一定的同时,手也随之打开紧闭的大门,一股冷风扑面迎了过来,让丝毫没有准备的我不由打了一个寒战,在堂屋灯光的照射下,清晰的看到屋外大雪袅袅,把门口的台阶、近处的树、以及依然兀自独立的小草裹上了一层薄薄白色,远山已经无法看见,在眼前有的除开茫茫还是茫茫的一片。本还想还做些许逗留的我,在母亲再三的叫唤下而返回了温暖的火炉旁。此时的炉火显得更加热烈,整个灶屋间四处弥漫着松脂被燃烧的淡淡味道,还时不时伴随着一两声树缝中石子因高温爆裂的脆响,被尚且年幼的女儿误认为是谁在放鞭炮,嚷嚷着向我们要,直到母亲拿来吃的东西女儿才罢休。父亲借着晚饭未消的酒劲,和我们一起回忆着往事,憧憬着未来。向我和妻叙述着过去家道的艰辛和生活的苦难,特别是在我和弟外出读书时期,家里有的时候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可是紧一紧、捏一捏日子也就过来了。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夫妻二人要一心,一条心了这个家也就撑了起来,什么样子的坎也就过来了……一向不善言辞也从未和我们有过多少交流的父亲,今天与我们说起这些居然如此的滔滔不绝,让我和妻频频点头。母亲在旁不断的给炉火添柴,屋里的暖气充盈着每一尺空间,如温水一样来回的漾动,让我们座椅连续的后移。就在我们的闲聊中,调皮的女儿在妻子的怀抱中恬静的睡了,如一只安静的小猫般。 因为炉火太热,我再一次打开大门,想去感受那份冬日中的寒冷。雪依纷飞,从空中无声的滑落。粉白的雪,已经在屋前的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把以往低低落落的地面变得如此的饱满。虽还是冷气逼人,可在心中,却感受到一份无尽的温暖,我心中不禁暗想:大地会因雪落无声而温暖吗。会的!因为我也会的!以及所有的也都会的!
端午麦香 王春树 当麦子熟了一茬又一茬时,金黄的麦浪就开始十分悦目的锁住了打田畔地头走过的人们。当然,这时最欣喜的莫过于麦地的主人了,因为他们仿佛看到眼前这一切就看到了白花花馒头。 在我的家乡,没有端午吃粽子的习俗,甚至于根本就不知道粽子到底为何物。家家户户喜欢用当年新加工的面粉做馒头。在我打小的记忆中,每每次次端午这天早晨醒来时,母亲已经把面粉放在盆中发酵了,不多,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团。这时,母亲总是会安排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去摘蒸馒头时的叶子,是什么树的叶子早已忘却,总之在我们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有这种树,也许就是为端午而特意准备的。 母亲把我们摘回来的树叶用水洗净,然后背面朝上一格格平铺在蒸笼中。发酵中的面团估计时间也差不多了,母亲用手一按,要不多久,凹下去的部分就马上弹了回来。这个事情是孩提时候的我最乐意做的,往往趁母亲离开的一小会,立刻把小手放到面团中去按那么一下,那质地柔软而又韧性十足,还带着种独有淡淡香气的的面团,就到如今也在自己的脑海中是如此的清晰可现。 母亲从面团上扯下一小团,抹上点事先准备好的面粉,然后飞快的用双手团好。有时,为了照顾嘴谗的我们,母亲也会十分奢侈的在馒头里包上些许的糖,并且还会在糖包子上戴一顶“小帽子”,以做记号,心里那种对美好食物的热切期盼,也在伴随着那一时刻更甚。 当母亲把大锅里的水烧得欢快的歌唱时,蒸笼里的馒头也就被端了进去,整个厨房也就变得暖烘烘,虽然在五、六月份这种暖有点太不适宜,可是我和弟妹们却是十分乐意。往往期待中的时间是如此的缓慢,而又让内心局促不安,即使外去和小伙伴玩些什么,也总是牵挂着家里的食物,哪怕是平日里再好玩的游戏也变得如此的枯燥、无味。 当锅里的水气开始弥漫充盈满整个厨房时,馒头也就快要熟了,可内心的激动也绝不比任何时候差半毫。馒头终于是熟了,母亲也不阻拦,任我们一手抓一个,虽然是烫得我们呲牙咧嘴,可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却胜过了任何时候。大口大口的咬,嘴巴满塞的是沁入肺腑的清香、越嚼越回味的绵甜,以及大地的质地、阳光的味道,还有山野间特有的气息全都裹在了一起。当大人们开始吃饭时,往往我们的小肚皮早已鼓了起来,这时再出去玩耍也就放心了许多。玩累了,又折转回家拿起馒头啃了起来。这时的吃劲,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激动和兴奋,更多的是在玩伴们面前炫耀炫耀自己。 而今,满大街都是卖包子、机器馍的小店,多次去买,吃在嘴里的却是满口城市的水泥、钢筋味道,再也没有了当初的一切,是物质锈蚀了我们的嘴巴,还是嘴巴吞噬了我们的原本美好的生活呢?我也不得而知。
汪卫红和流苏等作者以上的稿件收到!谢谢大家的辛勤劳动!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一桩大好事!!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燕子回来了(外一首)秦 歌冬天来了春天的脚步声我也听到越来越近那是我期望已久的足音燕子走在前面衔着春的万紫千红衔着春的五彩缤纷回来了我心中的燕子呢喃着舞蹈着歌唱着我还收到了一个特别的信息亲爱的出发吧把我装进你的行囊让我们和春天一起快乐旅行秋实的日子也许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圆满的结晶储存手机号码有感秦 歌一串常见的数字经过特别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无穷大的天地在你不经意的储存中也许就储进了你人生的轨迹也许你不再寂寞日夜有温馨的话语顺着这个号码流出滋润你早已干涸的心田爱的种子也禁不住阳光的诱惑发芽了也许你再不漂泊失去方向的航船在这个声音的引导下终于看到了为你早已筑就的港湾有了这组特别的密码也许你就会生机勃发活力无限疲惫时它是你高级的理疗师按摩你劳累的筋骨舒爽你紧张的心肌挫折时它是母亲欲言又止的宽容让你重振旗鼓百折不挠迷惘时它是催人奋进的号角让你坚定信念一往无前想家时它就是给你一个香甜的热吻和一个深情的拥抱一串普通的数字一组生命的密码孕育着许多人生的奇迹[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4:34:45编辑过]
潇雨、山峡妹子、秦歌稿件收到!谢谢支持!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53919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公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