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现代夏季奥运会始于的经济基础

奥运荣耀的经济基础 _ 东方财富网
奥运荣耀的经济基础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变成了“国家的人”。他们需要在奥运赛场上展现国家形象,体现国家精神,甚至需要去“激励一代人”,这些难以承受之重,夹杂着那些“挟国家之名”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让原本单纯的竞赛变得复杂且沉重  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曾先后任职麦肯锡及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并获香港大学终身教职  又是四年一度奥运时。鲜花、奖牌、欢笑、眼泪点缀着这个季节。人们的注意力暂时从欧债危机、经济衰退、叙利亚局势和南海问题转向伦敦。奥运盛会,作为一个体量巨大的社会事件,被背景立场迥异的群体(运动员、观众、政府、商业团体、媒体等)以不同的方式消费着。消费主义时代的这一盛景,大概是现代奥运的始作俑者始料未及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运荣耀被赋予了一种特殊地位, 与国际地位、民族自豪感等联系在一起。为数不少的经济学者尝试着用经济变量来解释一个国家的奥运荣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学者Andrew Bernard 和Meghan Busse于2004年在著名的《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发表的文章。Bernard和Busse用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历届奥运会各参与国所获奖牌数与一系列经济变量的关系。他们发现人均收入在诸多变量中最具解释能力。奥运荣耀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显然与人们的直观理解非常吻合。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之后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花费在体育上,实现“更快、更高、更强”。  我们国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金牌点数分别为28和32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挟东道主之利,更是高居第一,获得51枚金牌。在人均收入仍居全球中下游之时,我们在奥运会奖牌数上已经实现飞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奥运大国。再做一个跨省比较,辽宁传统上就是中国的一个奥运大省,为我们国家在奥运会上的成功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辽宁的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并非位居前列。有鉴于此,国内有学者修正Bernard和Busse的模型,加入政府的人均体育开支作为解释变量。结果发现,在我们国家,省际的政府人均体育投资能够解释该省在奥运会上的成功,而省际人均收入毫无解释能力。奥运荣耀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反而与政府对体育的投资更为密切相关。这一实证发现为奥运举国体制提供了支持证据。  于是,我们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取奥运荣耀的方式&&自下而上的以个人和市场为主的方式和自上向下的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下,政府主导竞技体育的发展,集中调度有限资源,把它们配置在少数有可能带来奥运荣耀的项目和运动员上,实现他们在竞争能力上的超越。正因此,在我国政府人均体育投资只有5元的情况下(2005年的官方数据),我们实现了无比辉煌的奥运成就。  这两种方式的优劣比较,显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仅仅是以成败论英雄,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话,举国体制显示出极大的竞争优势。但是金牌数量的超越是否必然反映奥运精神的弘扬呢?举国体制下,少数人集中使用了有限的体育资源,更为庞大的一个群体变成了置身事外的看客,这与“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是否一定协调呢?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变成了“国家的人”。他们需要在奥运赛场上展现国家形象,体现国家精神,甚至需要去“激励一代人”,这些难以承受之重,夹杂着那些“挟国家之名”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让原本单纯的竞赛变得复杂且沉重。  各个场馆的背景音乐用的是英国在1981年拍摄的奥运电影《烈火战车》的主题音乐。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其中一个主人公Eric Liddel出身于一个传教士家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也是最有可能获得1924年巴黎奥运会百米赛跑金牌的选手。可当他发现百米预赛被安排在周日上午进行,与例行礼拜冲突时,他果断选择放弃。为此,他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英国奥运代表团团长,也是后来的英国国王亲自说服他,要他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他的回答是:“每个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赛跑,我赛跑的动力来自我的内心,上帝不希望我背叛自己的内心。”他最终放弃了百米比赛。在后来获得四百米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后,他追寻父母的足迹,到中国的华北地区办学、传教。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是李爱锐。李爱锐后来一直在中国办学,鼓励更多的人去发现他们的内心,寻找赛跑的快乐。他于1945年死于日本在华的集中营。  在各种利益纠缠使得奥运赛场不再单纯之际,在“假球”、“假跑”、“消极比赛”、“有意或无意错判”甚嚣尘上之时,我常常想起李爱锐在海边练跑的场景,想起他跑步时脸上洋溢的干净的微笑,想起他常说的“我喜欢赛跑,我只是想完成一次单纯的比赛”,恍若隔世。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见证了人类的进步、全球的发展和巨大的变革。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繁荣与衰退周期循环的社会背景下,奥林匹克运动会依然不断地向全人类展示了其持久的魅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几乎成了展示人类胜利、光荣和失败等众多情感的世界大舞台。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给人们以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它试图通过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的结合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平、团结和进步。这种思想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确立了高尚的目标,也赋予了它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召开,它将是我国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将向世界人民传达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及北京的发展无疑是个契机。在筹办、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如何认识奥运英雄们的夺冠历程,去感悟奥运英雄背后的故事,都是我们青少年应该思考的问题。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向青少年们全面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奥运故事以及奥运冠军的经典励志传奇。全书从古代奥运起源、现代奥运的复兴、奥运的奇闻轶事、奥运科技故事、奥运经典励志传奇等方面向广大青少年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风貌;同时这些奥运故事也告诉青少年这样一个道理: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下,你的梦想也一定能够实现!
看完本书,你会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看完本书,你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有一个全新的转变;看完本书,你会发现,原来奥运冠军们小时候也和自己一样:跳水冠军会怕水,乒乓冠军罚过站,射击冠军也偷懒……但是这些英雄们能够挺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次洗礼,经受了人生的种种考验,并逐渐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奥运精神的鼓舞下,我们也会成为社会上的栋梁之才。
全书涉及了奥运会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你可以从中了解关于奥运的相关知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前,你可以充分地认识、认知这一切,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冠军们舍我其谁的精神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加油,让我们一起为未来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
  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的古希腊,孕育了欧洲最古老的文明。半岛充满了生机的自然环境,使古希腊人形成了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这对后世的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共和国是一个神话王国,这些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有很多传说,主要有这样3个神话传说。
第1个神话传说:传说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想把王位传给宙斯,为了考验儿子的能力,他决定与宙斯进行摔跤比赛,倘若宙斯胜了,便可继承王位。结果宙斯胜了父亲,父亲也答应了自己的承诺。宙斯接过万神之首的王冠后,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其中也有竞技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代奥运会。
第2个神话传说:宙斯有一个儿子名叫赫拉克勒斯,因其力大无比而获得“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就扫干净了几十年都无人打扫的3000头牛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此前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在宙斯的帮助下杀死了这个不守信用的国王。为了庆祝这一胜利,以报答宙斯,赫拉克勒斯在奥林匹亚举办了运动会,于是便有了古奥运会之说。
第3个神话传说:这个传说流传最广,人们认为古代奥运的起源与青年英雄佩洛普斯娶亲的有关。古希腊共和国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希波达弥亚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并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佩洛普斯。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最终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希波达弥亚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在今天的奥林匹亚,人们仍能看到佩罗普斯的遗迹。
尽管这些神话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古奥运会与神有关。虔诚的希腊人为了让诸神高兴,在种庄稼、捕鱼、打仗等活动中帮助自己,就举办了各种祭神仪式。他们认为,既然诸神喜欢观看竞技比赛,就把各种竞技也作为祭品奉献给诸神。
奥运会是奉献给万神之首宙斯的,因此也成为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第一盛会。没有任何其他的比赛能比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值得歌颂。古希腊诗人品达语)
宙斯希腊万神之神,是奥林匹亚的主神。希腊人为了表示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拜占庭的菲罗撰写记述世界七大奇迹时这样说:我们以其他六大奇迹为荣,而敬畏宙斯神像。
宙斯神殿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处广阔平地的正中央,为古希腊众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区。在古希腊时期,这里四周环绕翠谷和清冽溪水,景致幽雅,不远处更有一座密林,绿意浓郁,林中小径两旁更是花木扶疏,争奇斗妍,美不胜收,更是当时的宗教中心。
图文:宙斯神像
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杰作。宙斯神像,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菲迪亚斯用象牙制作宙斯神像的躯体,用黄金制成宙斯神像的长袍。神像头戴橄榄叶编织的花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和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光彩夺目的权杖,权杖上停着一只威武的雄鹰。神像宝座的四周围绕着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等诸神。
图文:奥林匹亚宙斯神殿
奥林匹亚宙斯神殿是雅典最古老的神殿,也是当时最大的神殿。宙斯神殿起建于公元前515年,但直到公元2世纪哈德良皇帝时才兴建完成,据说宙斯神殿在没有被毁坏前有104根可科林斯式壮观的圆柱,原来殿内的圆柱用黄金和象牙以宙斯的图案修饰。
  一提起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自然会想到奥运圣地——奥林匹亚。奥林匹亚遗址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山谷里,阿尔菲奥斯河北岸(距河口16千米)伊利亚洲境内,距首都雅典以西约190千米,坐落在克洛诺斯树木繁茂、绿草如茵的山麓,是古希腊的圣地。自从史前时代以来就有人居住。
奥林匹亚竞技场至今还保持着原貌。竞技场西侧设有运动员和裁判员入场口,有石砌的长廊,场内观众看台和贵宾席依克尼斯山麓而建,最多可容纳4万观众。山坡平缓的线条伸向蔚蓝的天际,显示出了其庞大的气势。
每次举行古奥运会时,盛装的古希腊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尽情呐喊,尽情歌舞,以表达他们对众神的崇敬和对和平的祈祷。竞技场内东西两端各有一条石灰岩砌成的起路线,跑道全长为210米,宽为32米。它与附近的演武场、司祭人宿舍、宾馆、会议大厅、圣火坛和其他用房等共同构成了竞技会的庞大建筑群。
自18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国的很多学者,都接连不断地来到这里考察和寻找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遗迹。1766年,英国人钱德勒才首次发现了宙斯神庙的遗址。此后,经过大批考古学家、史学家们对奥林匹亚遗址系统的、大规模的勘查及发掘,直到1881年才取得大量有关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珍贵文物和史料。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后,因有部分余款,国际奥委会决定用这笔款项继续对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曾经辉煌的奥林匹亚圣地终于再现原貌。
如今,当我们再次漫步奥林匹亚城,仍然能想起它当年的灿烂与辉煌。这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竞技场,已经成为弘扬人类崇高体育精神的圣地。
奥林匹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之一,现代各届奥运会的圣火都在奥林匹亚点燃。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回归”之际,国际奥委会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铅球比赛放在奥林匹亚体育场举行,这也是在2500年之后,人们首次在奥林匹亚进行奥林匹克竞技比赛。
图文:萨莫斯岛的毕达哥利翁及赫拉神殿
奥林匹亚遗址内的赫拉神殿是希腊众神殿中最古老的一座,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神殿内原供奉的宙斯之妻赫拉女神像,但已毁坏。1887年,德国考古学家在该遗址发掘出完整的赫尔墨斯雕像。他右臂上扬,左臂抱着婴儿(即酒神),雕刻非常形象逼真。现代奥运会点燃圣火的仪式就在赫拉神殿前的广场上举行。
图文: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国家考古博物馆是希腊最大的古文物博物馆,雅典重要的参观景点之一。始建于年,收藏了希腊全国出土的各个时期价值极高的文物。博物馆有大厅、陈列室等50多个房间,收藏文物近2万件。前厅的中路是迈锡尼文物陈列区,其中的金制面具、器皿和装饰品最为著名。中路的两侧为雕塑陈列区,之后是青铜器陈列区。战后新建的双层建筑后厅为陶器和陶瓶的陈列区,陶器的造型和瓶上的图案显示出希腊艺术优美精细的特点。
  公元前776年,首届古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的平原上举行,此次奥运会是为纪念奥林匹亚神而举行的。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办了293届。按其产生、发展、衰弱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奥运会的开始阶段
公元前776年,位于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他不仅革新宗教仪式,同时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从此开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就是192.27米的场地跑。
第2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奥运会鼎盛时期
在当时,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国富民丰,并兴建了很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从此步入了鼎盛时期。
第3阶段(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古奥运会衰落时期
在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期间,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希腊国力开始衰退,马其顿趁机吞并了希腊。虽然后期亚历山大大帝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时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此时的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
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并于第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
公元522年和公元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彻底衰落了,繁荣的奥林匹亚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4年举行一次,此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现代奥运会始终遵循奥林匹亚德的原则,即:因战争无法按期举办奥运会,每逢闰年仍旧算是一届。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一个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最初的竞赛项目并不是很多,前21届比赛时间仅为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了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图文:古代奥运会体育场遗址
文字穿插:
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古代希腊有很多城邦国家,这些国家连年发生战争。为了能得到身体强壮的士兵,赢得战争的胜利,希腊诸邦国家都建有专供人们进行锻炼的练身场,练身场一度成为古希腊城邦的标志之一。
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伊利斯城邦,有一个名叫奥林匹亚的地方,这里溪流潺潺,林木葱茏,看上去与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古希腊时期,奥林匹亚的大名,就像今天圣地耶路撒冷一样,无人不知。奥林匹亚有这般赫赫名声,完全是因为这里举办过古奥运会。
《神圣休战条约》相关规定
《神圣休战条约》的其他相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奥林匹亚圣区。即使是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停战,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停战时间开始规定1个月,后延至3个月。停战期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古希腊奥运会最初源起于伊利斯人与斯巴达人签订的《神圣休战条约》和对天神宙斯的祭拜。据说,当时的斯巴达人与占据奥林匹亚的伊利斯人进行了长年的征战,使两个城邦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后来在希腊其他城邦的调解下,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同意尊奉共同信仰的天神宙斯的意愿,并于公元前884年签订了《神圣休战协定》条约中规定: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凡是携带武器进入奥林匹亚的人,也被认为是背叛了神的人,应当受到惩罚;有力量而不惩罚这种背叛神的行为的人,也被认为是对神的背叛。
在当时,《神圣休战条约》起到了熄灭战火的保障作用,奠定了把奥运会作为团结、和平、友谊象征的基础。同时,《神圣休战条约》也保证了古奥运会顺利举行,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这对维护促进各城邦之间的团结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发展。
古希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克里特岛(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克里特人受古代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其中包括斗牛、舞蹈、拳击、摔跤等。随着各城邦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城邦之间的竞争,带来了古希腊体育的繁荣,战车赛、站立式摔跤、拳击、标枪、铁饼、跳跃、射箭、格斗等多种项目已成为古希腊人最常见的体育运动。在这些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先后成为繁荣时期希腊体育的代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许多地方性或全希腊的运动会,其中影响较大就是奥林匹克竞技会。
图文:古希腊钱币
古希腊钱币表现了雅典奥林匹克竞技体育运动精神,钱币上骑马的运动员,肌肉发达,手握橄榄枝代表和平。骏马形象威武雄壮,地上摆放的是奖杯。
  古代奥运会的奖品可谓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早在荷马时代,比赛的获胜者能得到银缸、黄金、金质三足鼎、双耳杯、牛马、山羊等。
在l至6届古代奥运会上,获奖者得到的奖品仅仅是一只山羊。大约从第7届古代奥运会上开始,奖给获胜者的奖品是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获奖者头上附有一条毛织的束发带,用来系缚花冠。
关于橄榄树还有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相传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座不知名的山城。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最后主神宙斯提议:谁能给人类一件最有用的东西,这座城就用谁的名字命名。
于是,海神赐给人类一匹白马,他说:马能耕地、拉车,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的财富。雅典娜则用手中的长矛往地上一插,只见地上长出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橄榄树。她说:这棵树的全身都对人类有用,果实既能食用又能酿酒、榨油;树身能制作药材,还可提炼燃料,用来照明。这棵树必将给人类带来丰收与和平,是人类自由的保证。
宙斯听了雅典娜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这座山城便以雅典娜的名字命名了,这就是今天希腊的首都雅典。
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被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是他们最神圣的奖品,能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据传说,用于编织桂冠的橄榄枝必须得由一个双亲健在的12岁少年,用纯金刀子从神树上割下来,然后精心编制。
奥运优胜者不但会得到大会的奖励,在自己的城邦也会得到许多荣誉和奖赏。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悠久的奖励方式,还是授予橄榄枝花冠。
古代奥运会的授奖仪式是庄严而隆重的。授奖台一般都设在宙斯像前,橄榄冠放在一个特制的三脚台上。授奖时,先由报道官宣布运动员的姓名、比赛成绩、所属的城邦及运动员父母的名字。然后由司仪把优胜者领到主持人面前,主持人起身,将橄榄冠从三脚台上取下来, 给优胜者戴上。此时台下的人们唱歌、诵诗、奏乐、欢呼,并向运动员投掷鲜花,以示庆贺。
作为奖品,橄榄枝环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取消,它的神圣象征性意义延续了两千余年。在1900年举行的第2届现代奥运会闭幕式上,第一次为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分别颁发金、银、铜质奖章,这种奖励一直沿用至今。
获奖者除了获得橄榄枝编成的花冠之外,他们在奥林匹亚举行的授奖仪式结束后,还可免去优胜者赋役。此外,各城邦还将为他们的优胜者凯旋归来而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后来希腊还规定免去优胜运动员对国家的义务,在剧场或节日盛会上为他们设置荣誉席位,有的城邦还会发给有功绩的运动员终身津贴。
图文:女神雅典娜手执橄榄枝编成的“绿色之环”
雅典娜是希腊神话里奥林匹斯山的12位主神之一,她是天神宙斯最有爱心的女儿。最早,在荷马的史诗《伊里昂纪》中,雅典娜被描述成凶残的女战神,到了其后的诗篇,雅典娜逐渐演变为主司文明、艺术、手工艺的女神。她之所以好战,只是为了要保护国家与家庭。雅典娜是奥林匹斯3位处女神之首(另外两位是狩猎女神狄安娜及灶神海丝蒂雅)她有着灰色闪亮的眼睛,是智慧、公理、贞洁的化身。
图文:海神波塞冬
波塞冬是克洛诺斯与瑞亚之子,宙斯之兄。当初宙斯三兄弟抓阄划分势力范围,宙斯获得了天空,哈得斯屈尊地下,波塞冬就成了大海和湖泊的君主。尽管他在奥林匹斯山有一席之地,但是大部分时间他都住在海洋深处他的灿烂夺目的金色宫殿里。后来,由于波塞冬野心勃勃,而且好战,不满足于他所拥有的权力,他密谋想把宙斯从他的宝座上赶下来。最后阴谋没有得逞,他被赶往人间服侍一位凡人。
  古奥运会在召开之前,依照宗教规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火炬就像一道严格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即使是在激烈厮杀的城邦也要停止战争,神圣休战开始了,希腊又恢复了和平的生活,人们忘记了仇恨, 忘记了战争, 都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奥运会执法官的责任
古代奥运会中,执法官负责管理奥运会参赛者的最初训练,收集参赛者信息,对他们的参赛资格进行审查。因为开始规定只有纯希腊血统的公民和自由人才能参赛,还必须是从未受过刑罚,道德上没有污点的男子。对这项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绝不容任何人忽视。
奥林匹亚竞技会在夏至(6月22日)后第一个望月日开幕。盛会开始前的几个月,由埃利斯城邦选派3名纯希腊血统的使者(他们被称为“季节传令兵、宙斯的休战信使”离开埃利斯,四处奔波。
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欢迎,各地官员热情接待他们,并在圣火坛前抛洒奠酒,宣布“奥林匹克神圣休战”的开始。从这时开始,整个埃利斯城邦国土便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境内任何人不准携带武器。其他城邦也务必休战,派出使节和体育代表团提前一周赶往奥林匹亚,竖起一个个帐篷,形成一个热闹的帐篷城。各城邦的官方代表要参加各种外交活动,运动员则要登记、审查。从第30届(前660年)开始,希腊大陆全体居民都可参赛奥运会;从第40届开始,希腊殖民地的居民也可以参赛奥运会。
奥运会开始前,由埃利斯城邦选派3名纯希腊血统的使者,在宙斯神殿前举行宗教仪式,点燃圣火,然后分赴希腊各地通知竞技会的日期和注意事项。最后火炬回到奥林匹亚村时正式点燃宙斯神殿前的“圣火”圣火熊熊燃烧,竞技赛会在“圣火”中宣布开幕,希腊人认为按照神示,“圣火”必须要到运动会结束时才能熄灭。
在开幕前,参赛的运动员需要提前一个月将自己的名单交上,并在执法官的监督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极其严格的训练。运动员要严格遵守训练规则,以示对神的遵从。如果有不合格者,就会被淘汰。执法官还要进一步证实其出身及参赛权。比赛被视为对众神的一种奉献,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尽善尽美,以求神的恩宠。
古奥运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要向万神之首——宙斯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会场上放着祭祀宙斯的圣坛,宙斯手握霹雳,以示对作恶者的警告。所有参赛运动员以及他们的父兄和教练都伫立在宙斯的神像前,将一头猪作为献祭,并举手宣誓,保证在将要举行的比赛中不采用任何不公正手段,还要进一步保证在十个月训练期间自己严格遵守了训练规则。随后,裁判员宣誓,保证将比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经过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后,再对各竞赛项目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后,将名单贴在白色布告板上。
配图:古代奥运会运动员
配图:古奥运会奥林匹亚运动场出口
  古奥运会最初的比赛项目大多数为现代运动项目的原始雏形,比赛规则简单,任意性很大。场地跑是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最早设立的竞赛项目,是从第1届到第13届运动会上的唯一竞赛项目,也是当时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后来有了往返跑和长跑。
古代奥运会最初每届只举行1天,因为刚开始时比赛项目不是很多。到了公元前6世纪,竞赛项目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达到了20多项,且大多与军事技术和军事训练有关。
古代奥运会的赛跑分为短跑、中跑、长跑。后期又增加了武装赛跑。
短跑是古奥运会上最初的唯一比赛项目。跑距为一个斯泰德(约为192米)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运动员抽签决定组次和起跑位置。
中跑是在公元前724年第14届古奥运会上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中跑的长度是两个跑道长(384米)在终点线折回处,有转向石柱,运动员绕过石柱,再返身往回跑,跑法与往返跑相似。
长跑在公元前720年第15届古奥运会时被列为正式项目,距离为7~24个斯泰德。在当时,起跑的姿势为站立式。运动员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在起跑线的条石槽沟上,两脚尖分别放八沟内,身体前倾,传令官一声令下、便向前冲出。
武装赛跑是从公元前520年第65届古代奥运会开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武装赛跑者身着铠甲,头戴盔帽,腿裹护胫,左手执圆形盾牌。虽然只进行一次往返跑,但全身披挂,负担很重。因此,少年运动员不参加这个项目。
拳击是古希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但直到公元前688年第23届古代奥运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拳击比赛没有时间限制,没有重量级之分,直打到选手主动举手投降或者一方被打得无法继续比赛;选手没有拳击手套,只是在手上胡乱缠一些兽皮;除了不能用牙咬、挖眼睛,其他攻击手段随便使用;如掐脖子、踢肚子、扳手指……裁判手持鞭子监督比赛。
摔跤是古希腊人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摔跤比赛分为立姿和卧姿。进行摔跤比赛之前,抽签决定对手。比赛中,只要肩、胸、膝等部位触地,即被判为失去1分,如失去3分便被判为失败。取胜的人再抽签分组,继续比赛,直到场上只剩下一人为止,这就是最后的优胜者。
混斗是由摔跤和拳击混合而成的一个竞技项目,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届古奥运会上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比赛时,竞技者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是进攻武器,可以用各种动作和方法打击对手,但禁止咬对手和用手指伤害对手眼睛。混斗比赛是很危险的,比赛要一直进行到使对手丧失抵抗力或承认失败为止。
五项竞技是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奥运会上被定为比赛项目,其五项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其中短跑和摔跤既是五项竞技的内容,又是古代奥运会单独的竞赛项目,而最具特色的则是跳远项目。五项竞技是古代奥运会中最受人尊重的项目,正如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评论的:五项竞技的运动员是最出色的,因为他们既有力量又有速度。
跳远分为立定跳远和助跑跳远两种。助跑跳远技术与现代很不相同。运动员必须手持1.5~4.5千克的石制或金属制哑铃。据说,这样可以准确掌握两臂摆动的幅度,加大推力,增加跳远的距离,还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使双脚平稳落地。按当时规定两脚落地不平行,成绩无效。跳远用的沙坑叫做“斯卡玛”坑长约15米,同时它还兼做摔跤场之用。跳远比赛是在笛声伴奏下进行的,以激发起竞技者的情绪,配合跳远的节奏。
人们最早投掷的是薄且圆的光滑卵石,后来逐渐发展成灌铸而成的铁饼,因为后者既具有相当的重量,又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由于各城邦运动会对铁饼的直径、重量未做统一规定,因此,在奥运会上使用的铁饼也不统一。竞技者先在手上沾满沙子或泥土,然后持饼前后摆动,用上一步或上三步法投出。
标枪有掷准和掷远两种。枪长约1.6米,与食指粗细相同。投远时,标枪上需置一个无锋刃的金属矛头,用以增加力量并保持平衡;掷准时,则改用一个有锋刃的金属矛头,以掷准目标来确定最后的优胜者。在标枪的中前部,用细皮条缠绕,皮条尾端结成一个圈,投掷时将食指和中指插入皮套中,古希腊人认为这样做有助于保持飞行方向和投得更远。
战车赛在公元前680年第25届古代奥运会时被列为竞技项目。比赛时分为4马拉车赛和2马拉车赛,在长800米宽320米的赛马场举行。战车赛在竞技场里举行,起点设标志柱,终点设转向柱,以一个来回为一圈。战车赛十分激烈,竞技者赤身扬鞭,催马向前,车翻人伤的事故常有发生,跑完全程者通常不及半数。一般情况下,车主并不亲自驾车比赛,而是雇人替他比赛,但是一旦获胜,被宣布为获胜者的是车主,而不是实际的驾车人。
赛马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届古奥运会上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称做“奥林匹克大赛马”马匹无鞍、无镫,全凭竞技者的技艺比赛。与赛车一样,赛马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骑手也是雇来的,马主人不亲自参赛。一些竞技者在比赛中从马上摔下受伤甚至当场死亡。车和马的主人往往是最富有的奴隶主,他们既想夺冠军,又担心受伤身亡,所以常让奴隶代为驾车和骑马,如果得胜,橄榄花冠要戴在主人头上,而真正的竞技者只能得到主人微薄的赏赐。
传令比赛和笛手比赛
从公元前396年第96届古奥运会起,传令比赛和笛手比赛也列入了正式项目,并被作为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两项比赛要求运动员有洪亮的嗓音和很大的肺活量,当然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获胜者在古代奥运会上高声地介绍参赛者、宣布成绩。
总之,在奥运会历史上,主要竞技项目有十多项,大部分项目与军事有关。因此,比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有的项目甚至出现伤亡事故,但奥运会是以这些竞技体现勇敢、强壮和健美,体现古希腊人的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因而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体育遗产。
从公元前632年的第37届古奥运会开始,逐渐出现少年竞技项目,如少年赛跑、摔跤、拳击等,其规则要求和动作难度均低于成年人。参加少年比赛项目的竞技者年龄限定为17~20岁。在设立的比赛项目中,大多数与成年人的比赛项目相同,形式和内容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规则的要求、动作的难度方面要低于成年人。而拳击、混斗等项目,在有些城邦国家,如斯巴达等地是严禁青少年参加的。也有一些专门为少年选手设立的比赛项目。少年比赛的优胜者同样以橄榄枝头冠作为奖励。
  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第1届运动会,在此同时,希腊人就在比赛中设立了裁判员,但因为只有短跑一个项目,因此也就设立了一个裁判。
最早的奥运会赛跑场道
最早的奥运会赛跑场道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希腊的奥林匹亚跑场。奥林匹亚赛跑场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是一个矩形建筑,跑道宽32米,长192.27米,加上终点冲刺的缓冲地段共计212米,全道程是笔直的,不像现在的弧形跑道。每次可供20名运动员同时比赛。两边的斜坡是观众席。
古代奥运会的裁判员荣誉高、权力大,通常只有王宫贵族才有资格担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奥运会第一个裁判员是由埃利斯国王伊菲图斯亲自来担任的。由于这个原因,此后各届奥运会的裁判员都是由埃利斯人继承。到了公元前580年,才改为2名裁判员。公元前480年,裁判员增加为9名,并从中选出1名裁判长,开始出现了比较明确的分工:3人负责五项竞技,3人负责车马赛,另外3人负责其他比赛。
随着奥运会的发展,到公元前348年第108届奥运会,裁判员最终确定为10人,人选也由伊利斯扩展至其他城邦有良好声望的贵族人士担任。?
古奥运会裁判员具有这样几条职责:奥运会开始前,提前到伊里斯学习比赛规则;按规定对运动员进行资格审查;监督运动员训练、讲解运动道德;向希腊各城邦下达“神圣休战”命令;带领运动员宣誓;组织比赛、决定优胜者和执行判罚。
在比赛前,裁判员要在宙斯神像前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他们决不接受任何贿赂,一定要光明正大地履行裁判员的职责。在奥运会上,如对裁判的判决不服,可以提出上诉,如果确实是误判,裁判将被处以重罚,但判决不能被推翻。
古代奥运会的处罚规则很严厉,尤其是对弄虚作假者深恶痛绝。第90届古代奥运会上,有一个自称是斯巴达人名叫利哈斯的选手获得了冠军,但经过核实,他是另一个城邦的人,于是被取了名次。古奥运会对于行贿受贿者更是严惩不贷,不仅要剥夺冠军的称号,还要罚重金以警世人,罚金则用于雕刻宙斯像。在第98届古代奥运会上, 一名拳击运动员买通了另外3名敌手并取得胜利,结果被查出来了,这4个人都被罚以重金。并将这4个人的罚金雕刻了4尊宙斯像,其中一尊还刻上以下警句: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可用金钱买来的,而需依靠飞快的两脚和健壮的体魄。?
  最初,古希腊奥运会的规则规定:禁止女子参加和参观比赛,违反者要受到极刑处置。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古代奥运会的大部分比赛项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求运动员赤身裸体进行比赛,妇女上场有伤风化;二是古希腊的体育竞技,是宗教庆典内容之一,是不允许妇女出席的。
古代奥运会上第一个女冠军
古代奥运会禁止女人参加或观看比赛,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违规者,将处以极刑。可也有不怕死的人。公元前369年的奥运会上就发生了一起令人惊奇的事件:斯巴达王的妹妹库尼斯卡,就蔑视了不准女人参赛的禁令,勇敢的冲进了由男人占领多年的竞技场,参加了四马战车赛,并一举取胜。裁判慑于斯巴达王的威势,违心地把桂冠授给了这位公主。这样,库斯尼卡就成了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女冠军。
所有希腊的男性自由人都有资格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于女人,严格地说,是不允许参加。不过有个同级的“赫拉运动会”是允许所有女人参加的。“赫拉运动会”为女性参加运动会开创了先河。
据传说,赫拉运动会是佩罗普斯的妻子希波达弥亚于公元前6世纪创办的。希波达弥亚为自己婚姻的幸福,在酬谢天后赫拉女神时,曾从16个城邦挑选出16名女子在奥林匹亚举办了首次女子竞技比赛,从那以后便逐渐成为定制。
与古代奥运会一样,“赫拉运动会”也是每4年在奥林匹亚圣地举行一次,举办日期约在6月底和7月初,参加者依年龄次序分3组。“赫拉运动会”的主要项目是女子赛跑,赛跑的距离较男子短。年龄最小的女子组赛跑的距离约合32米。
“赫拉运动会”的优胜者也会被授予一顶用神圣的橄榄枝做成的花冠,并能得到一块祭神的牛肉。此外,获胜者还可在奥林匹亚留下自己的画像。据有关史料记载,“赫拉运动会”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入侵希腊之后才被中断,前后历史长达450余年。
赫拉是希腊奥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她是宙斯的姐姐,在宙斯取得统治权后成为宙斯妻子,与宙斯结合生下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和青春女神赫拍。赫拉也是奥林波斯山的天后。是掌管婚姻的女神,是生育及婚姻的保护者,她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严。
  公元前5至4世纪前期,希腊的奴隶制经济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奴隶为希腊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使希腊各城邦积累了不同程度的财富,于是各个城邦开始出现了吞并现象,从而不可避免地给战争带来了危机。另外,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也导致了城邦之间内部的纷争,战争频繁发生。战争结束后各城邦的财力物力均已消耗殆尽,致使古希腊从繁荣慢慢地走向了衰亡。
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146年,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古代奥运会开始走向衰落。虽然仍是每4年举行一次,但规模越来越小,人们对它的关心和热情也远不如昔。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了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使古代奥运会更加衰落。起初虽然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再是唯一的竞赛地了。城邦为了在奥运会上争取好名次,便出高价收买运动员,有的城邦甚至赋予冠军以特权,保证抚养终生。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所有的这一切,使得古代奥运会面目全非,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
但是,古代奥运会的悲惨命运并没有结束。公元394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古奥运会的历史写完了最后的一章。他认为古代奥运会来源于古希腊,是一种异教活动,是不虔诚的表现,为了禁止“异教”活动,他下令禁止再举行奥运会。这使得原来有名无实的古奥运会在公元前394年举行过第293届之后便沉寂下来了。就连威严的宙斯神像也被运往君士坦丁堡。
公元前395年,拜占庭人和斯各特人在阿尔菲斯附近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遭受到一次大规模的洗劫,古代奥运会会址受到极大的破坏。公元426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斯二世又下令烧毁了奥林匹亚庙宇的残存部分。公元522年和551年,接连发生特大洪水和两次强烈的地震,把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完全淹没了。就这样延续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随着古代奴隶制的衰亡而销声匿迹了。
古希腊运动会因城邦之间的战争、宗教统治、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舞弊现象,逐渐使古代奥运会这朵奇葩慢慢凋谢。
尽管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变成了一片废墟,但古代奥运会所留下的奥林匹克精神,上千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的盛衰反映了一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如今,在衰落了的古希腊文明中,那早已被人淡忘了的古代奥运会精神,在沉睡一千多年之后又复活了。二千多年后的,随着奥运历史的一步步的发展,现代奥运会在保持和继承古代奥运会的优良传统思想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思想内涵和内容体系的国际体育盛会。
图文:古奥运会遗址
遗址里除了建筑的地基,台阶和圆柱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剩下的东西了。尽管如此,这些遗迹还是十分令人惊讶的,这里被叫做宙斯圣所。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体育发展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和发展,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两大阶段,公元1896年开始至今举办的奥运会被统称为现代奥运会。
在14至18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大思想文化运动。运动的主旨是认为人应该“把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而这正符合古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精神。因此,一些著名人士,如意大利国务活动家马泰奥提出,应将古奥运会精神贯穿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意识中。这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思想需求。
18世纪开始,怀着对古代奥运会的崇敬和探索,英、法、德等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进行遗址的发掘工作。1776年英国人理查德?钱德尔首次发现了宙斯神庙的遗址,并发掘出许多有关古代奥运会的珍贵文物,这些发现引起了各国社会的极大关注。
进入19世纪,随着欧洲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体育组织,尤其是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有些国家举行了某些项目的竞赛,德国、瑞典、英国还形成了各自的体育制度或竞技运动。正当人们进而要求组织国际比赛时,第一批国际体育联合会成立了,如1881年建立的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的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
此外,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新的强大的威廉德国欲发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市场。法国与德国邻近,如果德国人开始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到法国人民头上。因此,法国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复象征过和平和友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
1832年,希腊独立,国王是德国人。1871年德国统一后与希腊签约,只允许德国对古代奥运会遗址进行发掘。1875年,一支以德国考古学者柏林大学教授埃库贝季斯为首的考察队对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考察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古代奥运会遗址从此得以重见天日。
在这期间,希腊人复兴古代奥运会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他们渴望借此机会重现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古希腊文明。年间从希腊国王奥托一世发布《奥林匹克令》之后,一个名叫扎帕斯的希腊人在国王奥托的支持下于日在雅典组织召开了第1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在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又先后举行了4次泛希腊奥运会。
但是这几届奥运会遵照古代奥运会传统,规定运动员必须具有希腊血统,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跨越障碍、撑杆跳高、掷铁饼和抛高、投标枪、赛马、马车赛、游泳、爬杆、划船、技巧和平衡练习等。不过,由于这几次比赛都是泛希腊性的,且仅限于希腊血统的运动员参赛,所以没有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由于组织不善,这些复兴古代奥运会的尝试都没有得到继续的发展。直到1883年,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代奥运会的比赛,并把它扩大到世界范围。
为了筹办奥运会,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还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并于日至15日在希腊的雅典成功地举办了第1届现代奥运会。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虽然这届奥运会组织的不正规,但他却是现代奥林匹克诞生的标志,在世界体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到此为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掀开了人类文明史又一页新的篇章。
总而言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是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长期孕育的结果。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兴起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类社会团结友谊的象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步事业,从而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和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奥运史上有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事情,那就是开始了现代奥运会诞生地希腊雅典引燃奥林匹克火炬,之后以接力方式传递至奥运会举办地,并在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的仪式。从1924年开始,现代奥运会又分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两种。当时在巴黎举行的是第8届夏季奥运会,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的是第1届冬季奥运会。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
顾拜旦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拥有男爵称号。他从小喜欢如击剑、赛艇、骑马,拳击等各项运动。他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入学后,顾拜旦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缘故,对文史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饶有兴味地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中学毕业后,他先入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为求继续深造,他又前往英国留学。在英国留学期间,顾拜旦通过深入研究,使自己对古希腊体育和奥运会有了深厚的了解。
后来他在的回忆录中写道:在古希腊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事物给我的触动比奥林匹克更为强烈。大学毕业后,顾拜旦没有听从其父母的规劝,涉足军界、法律界,他决心要恢复已经消失了15个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后来,顾拜旦于1883年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并把它扩大到世界范围。1887年,他作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人教育内容寄予了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解决过分劳累唯一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当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第二年,在圣克莱的推动下,成立了“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同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顾拜旦纪念币
在很多的体育题材纪念币中,反映顾拜旦的有很多,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1982年第13届欧洲杯体操锦标赛在雅典举行,希腊为此发行2组纪念币。其中第二组一枚金币为顾拜旦头像,该枚金币重12.5克,成色90%,直径25毫米,面值5000德拉马。1992年第16届冬季奥运会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办,法国人特发行了顾拜旦纪念金币1枚。这枚纪念金币重1/2盎司,成色92%,直径31毫米,面值500法郎;背面图案为顾拜旦头像、姓名、生卒年月;背景为古代奥林匹亚遗址石柱及跑道。
在1892年,顾拜旦还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思想,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同年,在巴黎运动联合会成立10周年会议上,倡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1894年1月,他致函各国的奥林匹克组织,建议于同年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同年6月16日至24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上,15国代表决议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并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1924年,由于顾拜旦年事已高,于是他主动辞去担任28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生名誉主席。
顾拜旦,这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导演,在1937年去世后,人们按着他遗愿把他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而把心脏葬在了奥林匹克的发源地。他的用意很明显:只要奥林匹克存在一天,他那颗为奥林匹克运动而生的伟大的心就会追随一天。
没有矫健的身手,也没有闪闪的金牌,可顾拜旦的身上却集中了奥运会所能显示的所有精神。他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呵护着现代奥林匹克圣火,他用一颗慈爱之心关心着天下的每一个人,他更以一颗远大之心,昭示着人类的无限前途。
顾拜旦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国际体育活动家,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历史学家。他一生著有《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英国教育学》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体育颂》等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他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发表的《体育颂》并因此而获得该届奥运会金质奖章。在法国,有以顾拜旦命名的街道、体育场馆。在法国国家奥委会的大厅里,矗立着顾拜旦的铜像。日,他获得由《奥林匹克杂志》评选的“世纪体育领导人”称号。
图文:皮埃尔·德·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Baron de Pierre Coubertin(),法国教育家、思想家。他最早提出恢复希腊古代奥运会,发表过“复兴奥林匹克”的著名演说,是现代奥林匹克的主要组织者。
图文: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珍藏品——顾拜旦文物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虽然是一位真正的体育家,但他也是一个真正的沙文主义者。他这样说:妇女参加体育活动有失体统,违反所有自然法则。受历史局限,顾拜旦当时认为:女人的荣耀来自她生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体育方面,她们最大的贡献应该是鼓励自己的儿子创造好成绩,而不是自己去破纪录。
在经历了近1200年的古代奥运会明文规定妇女就连参观的资格也没有。然而,妇女也为自己能走进奥运赛场在努力。上面我们提到了赫拉运动会,便是当时人们在祭祀希腊妇女的保护神——赫拉女神时创立的。赫拉运动会是只有老少女子参加的运动会,男子则不得参加。
现代奥运会第1届在雅典举行时,仍旧沿袭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规定,311名选手中没有女性。然而,奥林匹克运动还是向前发展了一步,允许妇女观看比赛。直到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女性勇敢地走进了奥运赛场。在这届奥运会上共有12名女选手参加比赛,她们分别来自英国、瑞士、美国、波希米亚和东道主的法国。
在当时,关于妇女能否参加奥运会比赛还引发了国际奥委会的争论。然而,主办国法国人却不管这一套,他们率先打破了古代奥运会和现代第1届奥运会不许女子参加的禁令。他们专门为女选手设立了网球和高尔夫球两个项目。在网球的比赛中来自英国夏洛特·库珀虽然穿着长裙,但她很机灵,球速很快,她以6:1、6:4击败了东道主法国队的普利沃斯,夺得了现代奥运史上第1个女子冠军。之后,夏洛特·库珀还与同胞雷金纳德合作取得了男女混合双打冠军。另一个女子项目是高尔夫球,参加者6名,美国的埃波特赢得了胜利。
虽然这次女子参加奥运会比赛并没有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认可,但是却开创了女子走向世界体坛的先例。后来,经过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了奥运会的优胜者。
在第2届奥运会上,尽管顾拜旦执意反对女子参加,女运动员还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属于男子的体育场。但性别歧视并未就此了结,田径运动直到1928年第9届奥运会才对女子开放。1928年第9届奥运会前夕,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奥运会增设女子田径项目的决议。第二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设有女子100米、800米、跳高、铁饼和4×100米接力共5个单项。奥运会的前80年间,女子项目的增加一直很缓慢。从第14届奥运会到第19届奥运会,整整20年,女子比赛的大项只增加了两项、小项也不过增加20项。1964年,女子排球进入第18届奥运会,共6支队伍参加,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子集体项目。1976年的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正式成为比赛项目。过了20年后,女子足球才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绿茵场上出现。
图文:亚洲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人见绢枝
亚洲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来自日本。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首次列入了女子田径项目,日本21岁的女运动员人见绢枝参加了800米的比赛,并以2分17秒的比赛成绩获得银牌,成为亚洲第一个参加奥运会并获奖牌的女运动员。
  奥林匹克强调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竞技体育作为它的主要活动内容。竞技体育具有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对抗性。在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公德可以得到良好的锻炼,观众也可得到健康的娱乐享受。但是这些功能的发挥的前提条件就是公平竞争。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竞争,才具有真正意义,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这样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实现它的神圣目标。
《奥林匹克宪章》中的“基本原则”部分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从此,“团结、和平、友谊”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的高度概括。这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基本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日顾拜旦在巴黎发表著名演说,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我们要恢复的应该是这样的运动会——它要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它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
于是在顾拜旦的倡导下,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遵循这一宗旨相聚在奥运会上,增进友谊、交流技艺、共同提高运动水平,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试图以富有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作为实现自己宗旨的途径,在世界各国青年间建立起友谊的纽带。正如国际奥委会第4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说: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国际社会的需要,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它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定了它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人类希望和平,但是人类的和平不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能维护的。和平的实现,离不开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追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军事武器力量的增强,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核战争的巨大威胁,这就使得世界和平的局面尤为宝贵,世界人民需要和平、反对战争的要求愈加迫切。奥林匹克运动力图通过沟通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以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的发生。
图文:奥林匹克宪章》的早期版本
《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法律文件。宪章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宗旨、原则、成员资格、机构及其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奥林匹克各种活动的基本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这个法律文件是约束所有奥林匹克活动参与者行为的最基本标准和各方进行合作的基础。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国际奥委会对一切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鼓励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进。
这“6字格言”出自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迪东具备演说的天才,常在巴黎天主教堂慷慨陈词,曾因发表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演讲涉及社会时弊而遭流放。1895年,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之后,还将这句话刻在他所办的学校的门楣上。
顾拜旦对此大加赞赏,并将这句话运用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中,1920年在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定为奥林匹克格言。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正式使用了“更快、更高、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作为奥林匹克格言。此后奥林匹克格言的拉丁“Citius,Altius,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
“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充分地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还提出这样一句名言是“更团结、更干净、更人性”这句名言刚刚开始是作为一种倡导,并成为了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团结”是人类对奥林匹克和平理想的深切呼唤,寄予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在新世纪以更加空前的团结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更干净”体现了人类弘扬体育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的决心;“更人性”是对至高无上的人性理想的执著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将得到完美的体现。奥林匹克新格言代表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本,公平竞争和文明、团结、进步的前进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格言的灵魂。
  奥林匹克保护法规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为了加强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和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保障和维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人和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号发布)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5号发布)
奥林匹克标志最早是根据1913年顾拜旦的提议设计的,起初国际奥委会采用蓝、黄、黑、绿、红色作为五环的颜色,因为它能代表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国旗的颜色。
191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运会会旗,长3米,宽2米,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
1913年,奥运会会旗在顾拜旦建议下确定的,并在1914年为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举办的巴黎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飘扬在空中。会旗的图案是在白色无边的绸布上绣上奥林匹克五环,旗为长方形,环的颜色由左到右为蓝、黄、黑、绿、红。
192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结束后,东道主比利时国家奥委会将大会使用的那面旗赠送给了国际奥委会,这面旗就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
以后在所举行的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都进行奥运会旗交接仪式,并由上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代表将会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主席再将会旗交给此届主办城市的市长。会旗在该市市政府保存4年,再送交下届主办城市。每届奥运会期间飘扬在主体育场上空的会旗是一面代用品。冬季奥运会使用的会旗是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市举行第6届冬奥会时赠送的,其交接和使用与夏季奥运会会旗相同。
会旗上的五个环分别代表着五大洲,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五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蓝、黑、红环在上,黄、绿环在下。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五环上的五种颜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这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说起五环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有关故事。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从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境内。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卡尔?迪姆及其同事是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此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奥运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奥运运动场上。但是由于很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作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972年5月,这个假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配图:五环之舞——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前的雕塑
  奥运会会徽是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徽记,也称奥运会会标。它是奥运会最权威的形象标志。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各主办国所设计的奥运会会徽是把奥林匹克标志与另一独特的成分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整体设计。任何奥林匹克徽记的设计图样必须提交给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批准。这一批准是使用该徽记的先决条件。
自1924年巴黎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均由主办国设计出奥运会会徽。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上半部由一点和两个弯曲的线条组成,颜色是蓝、黄、红三色。蓝为蔚蓝的地中海,黄是常年普照西班牙大地的太阳,而红则是血气方刚的生命。图案代表巴塞罗那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命活力。“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天空,又构成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好像是在跑或跳,这象征巴塞罗那人积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同时,这个图案还可理解为巴塞罗那人正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各世界各地的客人。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各届奥运会的会徽,未经奥运会组委会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和为商业服务,从而保证了奥运会会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与夏季奥运会一样的是,冬季奥运会同样也有自己的会徽。这些会徽多以奥林匹克会旗或举办国奥委会会旗为背景,并配以冬季景色或冬季项目图案。如1968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的第10届冬季奥运会的会徽,背景是冬季奥运会会旗,会旗中间是一朵洁白的雪花,雪花周围有3朵玫瑰,这象征着法国的工业、文化教育、旅游及冬季运动。
  从收藏角度来看,历届奥运会老海报是全世界体育迷和奥运博物馆的十分珍贵的收藏品。这些海报都异常清晰地记录着每届奥运会真实的历史镜头,无一不蕴藏着赛事的精彩瞬间。
从第1届奥运会开始就诞生的官方海报,这同时也见证了奥运这一出“大戏”中的悲欢离合。虽然每届奥运会的海报都各有特点,但奥运的精神却是恒久不变的。
奥运会海报向人们传递着奥运的信息。海报主要是奥运火炬、吉祥物、图片资料以及具体的运动项目、比赛场地、奥运村、文化节,还有奥运会志愿者选拔等。奥运会海报由奥组委选定,是奥运会具体“视听”的一部分。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并没有宣传此届运动会的正式海报。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直到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才正式规划和运作奥运海报。从那时起,主办城市还要负责本届会议的推广和宣传工作。
如今,当我们欣赏这些奥运会海报时,依然能感受到会场上的风流竞逐和热火朝天。历届奥运海报都透出浓郁的本土气息和时代特点。奥运海报就像是一面旗帜,将奥运会的理念传达给每一位参与者,以期达到最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当今的奥运海报更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科学理念。奥运海报的内容时而以人为表现的特定对象,反映人类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同时也更关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
随着奥运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热潮越来越壮观,奥运会海报也是精品迭出,成为了诸多体育爱好者追逐与收藏的对象。同时,每个主办国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海报的设计和选择上力争极具文化含量和欣赏价值。这些海报既是奥运会的宣传品,同时也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即将举行的北京2008奥运会海报遴选则更是创下了新的纪录,共有2900多幅作品参加了官方海报的角逐,公众通过发短信的方式评选最受欢迎的海报,以此最终确定官方海报式样。海报成为向人们展示2008年中国的一个绝佳窗口。
  历届奥运会的歌曲就是一首首象征着和平与希望的圣歌,每一首奥运会歌曲都是精心创作的,都代表着人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与崇尚,所以,每一首奥运会的主题歌都被人们广为传唱。
2004雅典奥运会主题曲——Oceania(海洋)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题歌《海洋》的演唱者是冰岛歌手比约克。她被称作世界乐坛最另类的前卫歌手、拥有“天籁之音”冰岛的国宝,无论曲风,还是行为,她都以怪诞和特立独行著称。2000年,比约克因主演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成为戛纳电影节的影后。
在1896年第l届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奥运会开幕以后,合唱队唱起了一首庄严而动听的歌曲《奥林匹克圣歌》这是一首古希腊歌曲,由希腊人萨马拉斯作曲,帕拉马斯作词,但当时并未被确定为奥运会会歌。
在此之后的历届奥运会均由东道主确定会歌,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歌是施特劳斯特意为这届奥运会所作的《奥林匹克之歌》1948年奥运会则选用奎尔特作曲、基普林作词的《不为自己而为主》作为会歌……
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经过多次尝试都没能实现愿望。直到1958年,国际奥委会在日本的东京举行的第55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确定将《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并明确写到《奥林匹克宪章》当中。
从这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奥林匹克圣歌》歌词译文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配图:刻有奥林匹克圣歌的石碑
  吉祥物是奥运会的一个独特标志,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和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在奥运会吉祥物的发展上,每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设计都强调了创新和个性,如动物、人像和抽象等奇特的造型。这些吉祥物可以称得上是奥运史上的“明星”下面就让我们领略一下这些“明星”的风采。
吉祥物最早始于1968年格勒诺布尔第10届冬季奥运会。这个称为雪士的半人半物的卡通型滑雪小人儿形象的吉祥物叫“舒斯”有着夸张的硕大脑袋和细巧而坚硬的身体,象征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小精灵。虽说“舒斯”是第一个诞生的,但是由夏季奥运会的影响力远胜冬奥会,所以人们通常认为最早诞生的奥会吉祥物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的“瓦尔迪”
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第12届慕尼黑奥运会,是只被称为“瓦尔迪”的装饰性德国纯种小猎狗。这个大耳朵、身长腿短的小精灵敏捷、坚韧、有耐性,体现出竞技场上运动员特有的品格。它周身从头到尾对称地涂着蓝、绿、橙、淡紫等颜色,象征着德意志多姿多彩的大地和天空,也表达了一种热闹和谐的气氛。
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是海狸形象,称为“亚米克”“亚米克”在加拿大印第安语中就是海狸,它代表友谊、耐心、宽容及勤奋工作。它有着圆圆、壮硕的身体,明亮的眼睛专注地注视着正前方,仿佛一名积蓄了无穷力量、随时等待发令枪响的参赛者;佩挂在阿米柯身上的红色的腰带代表奥运会奖牌上的缎带,表示争取奥运会奖牌靠的是勤奋训练。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熊的形象,称为“米莎”。“米莎”亮相的机会大大多于前两届的大哥哥。这是一个可爱、活泼的俄罗斯小棕熊。它有着白色的嘴巴、圆圆的眼镜、白色的胸脯、棕色的四肢;面部总是挂着微笑,天真、活泼、调皮、友好。“米莎”被赋予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到世界各地使命,甚至还和两个太空人上了太空,这展现了俄罗斯人民对高科技的不断追求。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一个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鹰的形象,称为“山姆”奥运会组委会自然要充分借用迪斯尼卡通的巨大影响力来扩大宣传。迪斯尼设计的吉祥物“山姆”身穿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摆出美国味十足的造型,是一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鹰。据说,奥运会期间,组织者制作、公开出售的各种各样的“山姆”复制品,达到了上千万个。洛杉矶奥运会能够开奥运会赢利之先河,吉祥物也功不可没。
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的一些民间传说认为,虎是智者和猛侠的化身。结果,他们推出了吉祥物“虎多里”它的脖子上挂着奥林匹克五环、头上戴着朝鲜传统圆顶小帽的小老虎。奥运会未曾开幕,可爱、友善的“虎多里”便成了人见人喜欢的大宠物。
1992年,当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时,该国的艺术家们煞费苦心,设计出的吉祥物叫“科比”它是一个抽象化了的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的形象。科比”的卡通造型特别的可爱,它那小巧的嘴和鼻子再加上那双斜视的细眼睛,透着一股顽皮相,和蔼可亲、又充满灵气和智慧。在这届奥运会中凭借着“科比”独特的魅力赢得西班牙人一片赞誉,它为主办者带来了洛杉矶和汉城奥运会吉祥物2倍的盈利。
如果说巴塞罗那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以创新见长,那么,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就更加大胆。这届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被电脑科技所替代,它是由美国克劳弗通讯公司亚特兰大子公司设计的,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定位”的异类,以至于最初的名字只能叫“它是什么”后来经过多次修改,为这个异类加上了一张嘴;原来细长的腿部增加了肌肉,脸上也长出了鼻子。在采纳了亚特兰大32位儿童的建议后,总算得名“依奇”。
2000年澳大利亚奥运会的吉祥物改变了以往奥运会单个吉祥物的惯例,推出了3种动物造型:鸭嘴兽、针鼹和笑翠鸟,分别取名为“悉德”米莉”和“澳利”据说,在一场突然降临的风暴中,当树林中的动物都被迫离四散逃离时,鸭嘴兽、针鼹猬和笑翠鸟则相互帮助、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千僖公园。人们发现了这3个不屈不挠的小动物,并从它们的行动中,感受到了团结、友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品格。这3个吉祥物被称为千禧年奥运会的“完美吉祥物”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吉祥物,是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的两个被命名为雅典娜和费沃斯的娃娃。他们俩均长着一双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黄色衣服,一个身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黄色,十分招人喜欢。雅典娜和费沃斯代表了希腊,同时也代表了公平竞争、友谊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体现了雅典奥运会的4个核心价值:遗产、参与、庆典和人类本身。
和平、友谊,这是奥运吉祥物传达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不要小看了这些近似于孩子玩具一般的个体,他们身上凝聚了太多人类的智慧与心血,也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与乞求。虽然现在的人们有点把吉祥物当成”摇钱树的趋向,但我们宁愿相信这正是吉祥物的魅力。希望北京奥运会的“福娃”们能更好地完成他们的使命。
吉祥物,是指能带来吉祥和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吉祥物已经成为奥运会一个独特的标志,这些吉祥物以可爱的形象及巧妙的构思,常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国际奥委会对吉祥物没作具体规定,但是吉祥物事实上已经成为奥运会的象征,具有祝愿大会顺利、圆满成功的含义。吉祥物的选定都是由奥运会举办城市根据本国或本地的特色而设计的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动物形象。吉祥物被做成各种实物形象或图案印在奥运会各种纪念品上,一定要经过国际奥委会或举办国奥委会同意。这也是一种筹集奥运会资金的专利。
  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一直深受人们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是对运动员顽强拼搏精神的最高奖赏,同时也体现了主办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包含了对本国民族文化的展示。
希腊举办第1届奥运会的时候,为了向获奖冠军表示祝贺,大会升起了获胜者国家的国旗并由乐队演奏国歌,这成为奥运会的惯例。不过那时颁发给冠军的奖牌是一枚银牌和一顶橄榄花冠。这样做是因为当时希腊人认为“金子显得庸俗”而橄榄花冠源自古老的希腊神话,代表了和平与荣耀。
到了现代,《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奖牌直径至少为60毫米,厚3厘米;金牌是由纯度92.5%的银制成的,表面镀金至少为纯金6克;银牌和铜牌则是按其名称用银和铜制成。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不同;冬季奥运会的奖牌至今尚无固定的图案,而夏季奥运会的奖牌自1928年第9届奥运会起,开始采用统一的图案:正面为胜利女神奈基,右手举花,左手抱橄榄枝,象征友爱,和平和团结;左上侧是届数、地点和年代字样;背面为黑人,白人,亚洲人和拉丁美洲运动员抬起一位招手致意的获胜男运动员,表示多民族欢庆胜利的景象。1968年起还标出获得奖的项目名称,1972年开始刻上获奖者的姓名。
从1928年到1968年,奥运会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奥运会,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这个经过了76年,在17届奥运会上使用过的奖牌图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走下了历史舞台,被全新设计的图案所代替。
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奖牌正面重新进行了设计,奖牌上的胜利女神奈基站了起来,而且插上翅膀,飞向体育场,把胜利带给最优秀的运动员。此届奥运会的组委会选择的奖牌图案是潘那辛纳科体育场,那里是1896年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又是什么样的呢?也许这是很多国人关注的问题。日,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方案在首都博物馆终于尘埃落定。
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直径是70毫米,厚度是6毫米。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的材质组合而成。
第1届奥运会的冠军奖牌
1896年,第1届雅典奥运会的冠军被授予银质奖牌、橄榄枝花环和一张奖状,亚军被授予铜质奖牌、月桂花冠和一张奖状。奖牌正面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的头像。宙斯的手上托着一个地球,球上立着希腊胜利女神,图注为希腊语“奥林匹亚”奖牌背面为雅典卫城遗址,印有希腊文“1896年雅典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字样。
第2届奥运会的冠军奖牌
1900年,第2届巴黎奥运会金牌为是现代奥运会唯一个方形的奖牌。奖牌正面为张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双臂上举,双手托着月桂花冠。背景图案为巴黎景色和世界博览会纪念物。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右臂高高举起,手上握着月桂花冠。背景图案为体育场和雅典卫城。
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金牌
本届奖牌的图案是:正面为一名女运动员,右手举花,左手抱橄榄枝,象征友爱,和平和团结;左上侧是届数、地点和年代字样;背面为黑人,白人,亚洲人和拉丁美洲运动员抬起一位招手致意的获胜男运动员,表示多民族欢庆胜利的景象。
1972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金牌
奖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以来一直沿用的胜利女神,上面刻有“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字样。奖牌背面是宙斯和勒达的孪生子,代表体育比赛和友谊的赞助者。奖牌的设计者是德国人格哈德·玛克斯。
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金牌
奖牌背面由3部分内容组成:第一是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第二是在圣火上面刻着“奥林匹克颂”的歌词,第三是在上方的雅典奥运会的标志。
2008年北京29届奥运会金牌
奖牌正面采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图案,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奥林匹克圣火是取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奥林匹亚的火种,经由火炬接力传递到奥运会会场,用此来点燃奥运会圣火。
奥林匹克圣火从古代奥运会一直流传至今,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据古希腊神话传说,万神之首宙斯为了永远统治大地,故意不给人类降火,使人类永远地生活在黑暗之中。这时,善良勇敢的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毅然决定去盗火。当他从天上飞过时,他用茴香枝从那里盗得了火种。从此人间变有了火,这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传递圣火的意义
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正义,和平、友谊、团结,同样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如今,在重大国际性运动会,甚至全国性的运动会,很多国家都在效仿奥运会的做法,先点燃火炬。但从奥林匹亚取得火种,似乎只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专利权”不过,由奥林匹亚点燃的火炬,尤其是从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起,每一届的火炬的制作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奥运会历史上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当熊熊的火焰升入天空时,宙斯大发雷霆,他命令火神赫维斯托斯把普罗米修斯吊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任凭风雨冲洗,烈日暴晒,兀鹫啄食肝脏,受尽折磨,但是普罗米修斯并未屈服。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制成火炬来传递火种,并将其视为光明和勇敢的象征。后来,古代奥运会便沿袭了这一古老的习俗。
古希腊在每届奥运会举行之前,人们都要高举着在赫拉神庙前点燃的火炬,然后奔赴各个城邦,去传递停战的神谕和奥运会召开的消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以后,最初并没有继承这个传统。直到1920年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上,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难者,主办者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但并没有进行火炬传递的活动,火种也不是从奥林匹亚采集的。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正式做出决定,在奥运会期间,从开幕到闭幕,主会场要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且火种必须采自奥林匹亚,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奥运会主办城市。自此,历届奥运会都要举行非常隆重、壮观的点燃圣火的仪式。
从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前仪式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奥林匹亚的希腊女神赫拉庙旁举行,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主办地和当地的官员都要出席。12名身穿古装的希腊少女用聚光镜采得火种,点燃火炬,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然后用火炬传到希腊,再由希腊传到主办城市开幕式现场。火炬接力的传递过程都是很隆重的,往往政界要员、著名运动员都亲自参加。
火炬传递沿途所经过的国家都要举行盛大的迎接火炬仪式,这种活动本身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和传递,参加者都视为最大的荣誉和神圣的使命。
在火炬传递途中,如遇高山峻岭或江河大海,则用飞机或轮船运送,火种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传到奥运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东道国的著名运动员接最后一棒,进入主体育场后慢跑一圈,然后点燃塔上火焰。火焰昼夜熊熊燃烧,象征着勇敢、光明、团结和友谊,直到奥运会闭幕时才熄灭。从此,奥运会“圣火”接力传送和开幕式上点燃主会场的火炬,就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圣火接力,喜欢标新立异的美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做法,出现了新招。日在希腊的奥林匹亚村举行传统点燃奥林匹克火炬仪式,而后通过大西洋海底电缆将火种接送到美国纽约。神圣的奥林匹克圣火,在美国经过28个州,76天,4000人,行程15000公里的传送,于7月28日将火炬送进洛杉矶奥运会会场“纪念体育场”美国人把奥运会圣火传到的时刻,看作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每到一地,都号笛长鸣,舞龙舟狮,欢腾庆祝。不少居民等待数小时,为的就是看圣火经过的几秒钟:圣火经过瓦达州雷诺小城的赌场中心,一些赌徒也暂停赌博争先恐后地涌出来,观者神圣的圣火。传递圣火的人把获得这个机会,看作是自己的荣耀。参加圣火传递的每个人都要跑1英里,还必须缴纳3000美元的资助费。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为国际奥委会,于日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在奥林匹克思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保证按期举办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的资金全部来源于私人捐助,并把资金 93%用于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不接受官方馈赠,通过出售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和市场营销来集资。
国际奥委会总部最初在法国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日总部迁入到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洛桑。数十年来,瑞士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洛桑誉为“奥林匹克城”
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刚成立时,顾拜旦自己选定了首批15位委员。起初奥委会一般只有14名成员,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00多位。另有终身名誉主席1人,名誉委员20人(2000年)。组委会具有法人身份,这些委员是各国国家体育运动组织派驻国际奥委会的大使。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1名奥委会委员。但是国际奥委会认为那些积极开展奥林匹克运动和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可拥有2名委员。但不是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都有国际奥委会委员。目前它共有174个会员国(地区)遍及世界,因此有“体育联合国”之称。
国际奥委会委员是由国际奥委会官方派到各国的代表,而不是由各个国家派到国际奥委会的代表。大部分委员是在各自国家奥委会任职以后才到国际奥委会的。过去委员的任期是终身的,自从1965年起,当选委员年满70岁时退休。任职10年的委员,退休后经执委会提名可以成为名誉委员。
享有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和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的权利,并可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要求提出建议。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选定、奥运政策的确定以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谈判等事物进行监督。国际奥委会与国家奥委会、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以及其他国际体育联合会密切合作共同筹划奥运会。国际体育联合会负责制定他们所管理项目的国际规则。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语言是法文和英文,因此要求国际奥委会委员必须会讲英语或法语。近年来,又增加了西班牙语、俄语和德语,这5种语言为公用语,在会议上同声传出。国际奥委会的文件包括奥林匹克宪章在内的重要文件,如发生违反上述规则或不履行协议义务的情况,国际奥委会有权撤销主办国家、奥运会组委会和国家奥委会举办奥运会的任务。
国际奥委会主席由奥委会全体会议选出,一届任期为8年,可以连任,连任每届4年。全体会议还要选出任期4年的4名副主席和6名委员,由他们与主席一起组成执行委员会。
下面是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的经费来源
国际奥委会作为一个非政府的民间组织,需要自筹经费以维持,国际奥委会曾长期资金拮据, 20世纪60年代后期曾一度出现赤字。
20世纪70 年代开始,随着电视转播收入的增长,情况开始好转,1975取消了每年300瑞士法郎的会员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奥林匹克商业开发措施的实施,国际奥委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经济上的独立使得国际奥委会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奥委会曾经是由社会上层人士组成的“贵族气息极为浓厚”的组织,因为参加奥林匹克活动必须自己承担全部费用。现在,具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国际奥委会可以对其成员提供经济支持,负担其参加会议的费用,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再是委员资格的制约因素,从而使国际奥委会成员的结构开始趋向合理。
第1任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首任主席泽麦特里乌·维·凯拉斯是希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经济管理基础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