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羽毛球公开赛世青赛中国队员名字

王睁茗_百度百科
王睁茗,男子单打运动员,出身在体育世家,从小就显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在练习羽毛球前,这位广州帅小伙对足球和篮球都颇感兴趣,但身为保健医生的母亲却担心儿子出现外伤,最终让王睁茗选择了羽毛球。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头几年,王睁茗总爱在身体素质训练上“偷工减料”,幸好的“特别关照”很快打消了他的偷懒念头。作为队内的重点培养对象,王睁茗很快在青年组赛事中崭露头角。
王睁茗个人信息
姓名:王睁茗(Wang Zhengming,日-),广东广州人,中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
生日:日 身高:1.83米
偶像:、李宗伟
爱好:睡觉、玩电脑、听歌
最难忘的事:第一次拿世界冠军
就读高中:广东实验中学[1]
王睁茗主要成绩
2005年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双冠军
2006年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双冠军
2007年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7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8年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8年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9年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
2010年男单亚军
2010年中国大师赛男单四强
2011年韩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八强
2011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八强
2011年新加坡超级赛男单四强(首轮2:1爆冷淘汰陶菲克)
2011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男单16强
2011年澳门羽毛球公开赛男单8强
2012年韩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单32强
2012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单32强
2012年汤杯亚洲区预选赛团体冠军成员
2012年德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64强
2012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32强
2012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单8强
2012年印度羽毛球公开赛男单16强
2012年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12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男单8强
2012年丹麦羽毛球公开赛男单16强
2012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8强
2012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13年男单16强[2]
2013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男单冠军
2013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14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3]
2015年中国大师赛冠军[4]
2015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单4强[5]
201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6强[6]
王睁茗运动生涯
在2008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广州摩登百货羽毛球队的男单主力王睁茗勇夺冠军,他也成为广州有史以来首位在该赛事男单封王的选手。王睁茗昨天随队从印度返回北京,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最难忘的并不是决赛,而是半决赛险胜了东道主选手。王睁茗是一个幸运儿,既当过奥运火炬手,又与世界“一哥”林丹较量过,“跟林丹比赛,就像对墙打球,完全没有取胜的机会。但是,我的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为下一个林丹,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
在中国队参加本届的阵容中,广州选手占了3人,分别是男单的王睁茗、甘兆龙以及女双的钟倩欣。钟倩欣是上年世青赛的女双冠军,与北京小将配对,最终不敌新加坡组合伏明天/而摘得银牌。王睁茗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了来自辽宁的高欢,为自己18岁的美好年华送上一份大礼。
在广州羽毛球历史上,夺得世界冠军的多为女运动员,从上世纪80年代的、90年代的林燕芬,到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张洁雯、北京奥运会女单亚军。男选手方面,世界冠军有男双的,国手方面有与吴云勇,他们都曾经代表中国队参加过国际比赛。不过,在以上3人先后淡出国家队之后,广州籍男国手出现断层,至今仍然没有新人涌现,如今,王睁茗承载起这一希望。他于上年入选国家二队,先后在全国青年赛与亚洲青年赛中夺冠,而此次在世青赛上再下一城,为他将来入选国家一队增添了砝码。除了男单冠军之外,王睁茗还与队友们夺得了本届世青赛混合团体冠军。
外媒关注广东小将王睁茗会是下一个超级丹?
2010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不仅成就了林丹的赛季首冠,更成为广东小将王睁茗的成名之战。虽然王睁茗决赛中不敌师兄,但是他的表现已经引起世界羽坛的关注。有媒体以《王睁茗-下一个羽坛超级丹》为题,关注这位羽坛新星。
林丹在结束亚锦赛决赛的争夺后,点评师弟“中国男单非常有希望的新星。”而国外媒体则送了一个更高的赞誉给这位小将--“下一个羽坛超级丹”:
身体条件极佳的王睁茗出生于体育世家,爸爸王福贤是湛江体育界有名的篮球教练,叔叔王志权曾是打遍西粤无敌手的羽球好手。王睁茗年幼时足球、篮球、羽球样样精通,最终他选择了最为热爱的羽毛球。
从技术特点来看,王睁茗身高臂长、体力充沛,后场杀伤力大,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新生代球员基本功普遍不够扎实的大背景下,王睁茗却有着令人艳羡的灵活步伐和手上感觉,无论是脚底下还是手上,都足够细腻灵巧。
王睁茗曾坦言:“跟林丹比赛就像对墙打球,完全没有机会取胜。但我的目标是有朝一日成为下一个林丹,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现在看来,王睁茗正一步步逼近自己的梦想。
就像著名羽球网上杂志Badzine夏实达所言:“当今世界90后的羽球小将,中国的王睁茗和日本的田儿贤一最值得看好,5、6年后他俩可能主宰羽坛!”在亚锦赛半决赛,王睁茗曾击败田儿贤一。[7]
王睁茗梦想夺金
王睁茗是1999年入选广州队的,当时他的任务就是备战2002年省运会。年纪轻轻的他早有鸿鹄之志,广州摩登百货羽毛球队男队主教练张新广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王睁茗12岁的时候,我让他报名参加广东省或者广州市的业余比赛,尽量给他增加实战机会。有一次,他打进了决赛,面对成年的对手,他一点都不畏惧,还与前去采访他的记者说,自己的目标就是参加奥运会,夺得金牌。12岁的小孩就有这样的大志,我们教练组当时都笑他‘人细鬼大’。”
王睁茗的羽毛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进入广州队之后,尽管在省运会上夺得团体以及单项冠军,但是他的父母担心儿子因为羽毛球而荒废学业,一度希望他退队。张新广透露,作为篮球教练的王睁茗父亲连学校都找好了,就等着儿子退队。教练组一致认为王睁茗是难得的人才,三番四次找他的父母做思想工作,终于劝服了他的父母。小时候练过足球和篮球的王睁茗也对羽毛球情有独钟,凭借过人的天赋与刻苦的训练,他每年都给广州队带来冠军荣誉,也彻底打消了父母的顾虑。
王睁茗火炬手
不问还不知道,王睁茗原来还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广州地区的火炬手。副主任谢有明告诉记者,当时广州队有一个名额,为了鼓励男队员奋发向上,他特地建议要把名额给男队员。结果,大家一致推举王睁茗。得知自己成为火炬手,王睁茗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完成了火炬接力之后,他回到队中,顿时成为队友眼中的英雄,大家争相与火炬手合影。
广州市摩登百货羽毛球队总教练告诉记者,王睁茗当时觉得自己的成绩还不够资格当选火炬手,后来教练们以此鼓励他:“要对得起火炬手的身份,以前拿不到的成绩,今后补上。”王睁茗果然“补上”成绩,“”火炬不仅成为他奋斗的动力,也激励着整支广州队。
王睁茗如今已是身高1.83米的帅哥了,他的突击能力强,在比赛中沉着应战,技术与心态均居同龄选手前列。王睁茗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锦标赛上以广州队头号男单身份曾经与林丹交锋,面对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得主、自己的偶像,王睁茗不仅没有怯场,反而敢于放手一搏。虽然最终还是以0比2败北,但是他在赛后更多的是总结自己的收获,“跟林丹比赛就好像对墙打球,他还不是尽了全力,否则我更加没得打,不过,他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跟他打了一场球,收获很大。”
王睁茗在夺冠后收到了来自父母与队友的很多祝贺短信,稚气未脱的他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那就是父母答应了送一部游戏机作为奖品。“这两天我就坐火车回广州,教练跟我说了放假期间等待集训的消息。”王睁茗决心,假期之后重返国家二队训练时将更加刻苦,争取早日挺进一队。
王睁茗恋情
世界最大的羽毛球论坛BADZINE在上年爆出“猛料”:继“神雕侠侣”林丹与谢杏芳之后,中国羽毛球队再产生两对姐弟恋,他们分别是张楠/赵云蕾以及王睁茗/蒋燕皎。王睁茗是2008年青少年世锦赛的冠军,也是国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24岁的蒋燕皎的世界排名已经攀升到前十位,在刚刚结束的日本超级赛中,她击败了自己的队友、世界排名第一的汪鑫赢得女单的冠军。
.中羽在线网
.bwf - 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
.搜狐体育.[引用日期]
.中羽在线网.[引用日期]
.东方网.[引用日期]
.网易体育[引用日期]韩国、马来西亚、印尼、丹麦——解密四大羽毛球强国 - 爱羽客羽毛球网
韩国、马来西亚、印尼、丹麦——解密四大羽毛球强国
从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和丹麦这四个国家的培训体制、球员、教练的训练生活环境、国内联赛等方面,分析这四个国家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队,以及繁荣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际羽坛涌现出日本、泰国、印度、西班牙等众多新生势力。不过,世界羽坛的格局依然被中国、印尼、韩国、丹麦和马来西亚这传统五强所主导。这里,我们主要从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和丹麦这四个国家的培训体制、球员、教练的训练生活环境、国内联赛等方面,分析这四个国家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队,以及繁荣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
马来西亚:下一个李宗伟在哪儿?
与印尼一样,马来西亚羽毛球协会归政府直接领导。马来西亚羽毛球的普及同样是由华人推广开来,马来西亚人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大民族构成,而羽毛球选手主要是华人和马来人。印度、马来人更爱踢足球,从事羽毛球的印度裔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仅前世界羽联副主席古纳兰(Punch Gunalan)是一个例外。
在马来西亚,羽毛球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自然也得到了中央政府和三星、马来亚银行(Maybank)等大企业的全力支持。马来西亚队曾经获得过5次汤姆斯杯冠军。1992年汤杯,马来西亚队夺回了阔别25年的冠军奖杯,举国欢腾,时任首相马哈迪尔宣布全国休假一日,冠军球员也一夜之间跻身富豪阶层,衣锦还乡,之后在皇宫受到苏丹的亲自接见。
在过去6届奥运会中,马来西亚获得过3银、2铜、共5枚奖牌。贡献最大的当属前世界第一李宗伟,他在2008年、2012年连续两届奥运会获得男子单打亚军。2008年奥运会后,马来西亚王室授予李宗伟“拿督”的封号。此外,马来西亚政府还将向李宗伟发放每月3000马币的终身养老金。而李宗伟的夫人黄妙珠现在则享有“拿汀”的称号。
在马来西亚国内,李宗伟的曝光率仅次于国家首相。各种商业、慈善活动争相邀他当嘉宾,他代言的商业广告无数,从吃的大米、喝的饮料咖啡、用的铅笔、计算机防毒软件、手机通讯配套到看的卫星电视、住的豪华度假村,他的广告遍布各个领域。据李宗伟的哥哥李宗颖介绍,李宗伟现在还涉足房地产开发,并投资在马六甲建了自己的羽毛球馆。
马来西亚队的训练基地在吉隆坡的国家训练中心,每周练习6天、每天5个小时。国家队的大部分选手住宿在这里,比赛奖金100%归球员个人所有。据马来西亚《星报》记者拉杰斯介绍,像李宗伟、古健杰等已婚球员可以选择住在自己家中,并开跑车去国家队训练。
国家队共有30名男选手、18名女选手以及12名教练,国家队名单主要通过选拔青年比赛成绩优异的选手和教练推荐产生。马来西亚队常聘请外籍教练,但是比赛成绩不理想,也时有提前解约的情况发生。李宗颖说:“马来西亚主要请印尼教练,因为中国教练比较贵。”马来西亚人大多通晓英语、汉语、广东话、马来语等多种语言,使得他们的教练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国家队的陪练通常会随队一起参加奥运会、汤尤杯等大赛。
选手和教练的奖金由马来西亚羽协支付,而外国聘来的教练则会支付高额的薪酬,根据国际比赛的表现,还能得到额外的奖金。韩国的朴柱奉、中国的李矛、丹麦的弗罗斯特等名教头都曾在马来西亚任教,近期,弗罗斯特又重返马来西亚队,担任国家队的技术总监。目前,他主要负责提升武吉加里尔体校(国家体育学院)球员的水平。
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马来西亚首次举办了羽毛球紫色联赛,总奖金达200万马币,共有国内12支球队参赛,比赛还吸引了13个国家的4名奥运会冠军、9名世锦赛冠军和10名前世青赛冠军参加。最终,戴资颖、李炫一领衔的麻坡市BC队获得优胜,冠军队可以独得100万马币的奖金。
在马来西亚,很多父母因为喜欢打羽毛球,所以把子女送去练习,有的孩子甚至是被逼去的。去年9月,记者曾在雪兰莪的李宗伟体育中心&学院(SPORTS CENTRE&ACADEMY)采访李宗伟的哥哥李宗颖。李宗颖身材清廋,他与邹俊英是同一时代的选手,都来自槟城,开始练单打,之后改双打。李宗颖说:“这所俱乐部去年1月从槟城搬过来,场地是租赁的,现在有90多名学生。”
李宗颖介绍,马来西亚的球员在进入武吉加里尔体校之前都是靠自己承担一切费用。他这里有一名13岁的女球员吴堇微,9岁开始练球,练了4年便打败过18岁的对手。她曾经想进新加坡羽毛球学院,不过学费一年要1万新币,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免费的武吉加里尔体校。
李宗颖说:“现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比以往好,但是孩子却变得懒惰,不愿意吃苦,忍受不了枯燥的训练,很难教,喜欢拿脚痛来推脱。现在的孩子还喜欢挑剔球拍 ,而他打球的时候就只有一把球拍。”他还说:“李宗伟则是勤奋过头,每天早上5点开始训练,7点到操场去跑步,大年初一也坚持锻炼。2012年汤姆斯杯,李宗伟脚踝受伤退赛。住院期间,他让医院方面帮他找礼堂进行上半身的力量训练。”
旅行圣经《孤独的星球》马来西亚篇中有一段话,描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炎热,人因而容易变得懈怠,用在马来西亚的一部分选手身上正好合适。从2003年全英赛夺冠的哈菲兹到天才少年古健杰、刘国伦,这些选手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处于媒体的光环笼罩之下迷失自我,不愿吃苦,荒废了大好时光,从此一蹶不振。
随着李宗伟被世界羽联临时禁赛、古健杰/陈文宏退出国家队、加上早前黄妙珠 陈仪慧/黄佩蒂等选手的退役,目前的马来西亚队显得有些青黄不接。李宗颖说:“马来西亚主要是人才少。练得人多,但是愿意受苦的人不多。女选手就更少,马来西亚国内的青年比赛,女子组一般也就10多人,女选手的比赛机会非常少。吴堇微曾经在12岁男生组拿了冠军。”
记者观察到这座球馆有20片塑胶场地,采用国际比赛的照明标准。采访当天来球馆打球的人并不多。李宗颖介绍说,相比平常,周末来这里锻炼的人非常多。记者询问一位正在练习的华人少年莫渊程,他说自己从11岁开始打球,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主要以锻炼为主,并不想走职业选手的道路。
在马来西亚,国家队无疑是最好的发展平台。不过,国家队的待遇较差。世界第一,一个月才3000马币,打不出成绩的选手,一个月只有 2000马币。许多成绩欠佳的国家队选手最终选择加入吉隆坡的KLRC俱乐部,成为一名职业选手,一个月能拿5000马币。不过,离开国家队的高水平训练环境,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往往都是第一轮、第二轮出局。前世青赛男单冠军祖发里离开国家队后,便再没有打出像样的成绩。得到企业赞助的个人球员,同样可以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国际比赛,表现优秀的个人选手,还能进入国家队。
印尼:走向新生仍需时日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素有“羽球王国”的美誉,据说,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华人中开展,并逐渐向其他民族普及开来。1951年,印尼羽协在万隆成立。正是通过印尼羽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举办各种比赛,羽毛球才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羽毛球和足球是印尼国内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印尼也是东南亚诸国中最先赢得奥运会金牌的国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魏仁芳、王莲香这对金童玉女摘得男女单打金牌被传为羽坛佳话。回国后,印尼政府更是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花车游行,可谓全国人民普天同庆。1997年初,魏仁芳、王莲香在雅加达喜结连理,更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可见两人在中国的影响力也非同一般。
年连续5届奥运会,印尼获得6金、6银、6铜的成绩,合计18枚奖牌。印尼的男子项目实力十分突出,尤其是男子双打,从1992年至2008年连续五届奥运会都有奖牌入账。印尼队曾13次夺得汤姆斯杯,并在1994年至2002年实现五连冠,也曾赢得3次尤伯杯和1次苏迪曼杯。不过,印尼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颗粒无收。2013年苏迪曼杯,印尼队以2比3输给中国队,也创造了本队征战苏杯的最差战绩——自苏迪曼杯1989年创办以来,第一次没有进入四强。
印尼是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练习羽毛球的女选手一直较少。另一方面,近年,印尼羽毛球水平的下降与打球的华人减少有很大的关系。以往,魏仁芳、陈甲亮、吴俊明等华人选手占据印尼队的半壁江山,而现在的印尼队几乎都是非华人球员。《羽毛球》杂志2009年曾报道,华人现在的生存环境大为改观。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许多华人选择从商,有了更广的选择面。加上如今的孩子不愿意吃苦等原因,使得印尼羽毛球的整体水平一降再降。
不过,男双选手亨德拉/阿山在近年连夺世锦赛、全英赛和亚运会冠军,成为印尼队冲击2016年奥运会桂冠的王牌选手。而前混双世界冠军阿玛德/纳西尔、亚运会女双冠军波莉/马赫斯瓦丽也是印尼在里约奥运会上摘取金牌的希望。
强化体制,集训为主联赛为辅
印尼的国家羽毛球训练中心(Pelatnas)位于雅加达,其中选手40名、教练10名、陪练和工作人员10名,共60名人员组成。主教练作为国家队的核心,每个单项配置有分管教练,其国家队规模仅次于中国队。
印尼的国家队选手选拔有其独特的标准,主要参照世界排名、国内比赛的排名积分以及国内的俱乐部联赛、青年比赛成绩,之后再经教练筛选推荐产生国家队名单。国家羽毛球训练中心虽然属于政府管理,但也向那些对羽毛球感兴趣、有热情的球员开放,并允许他们前来训练。
印尼国家队的教练多是世界级选手,并且精通外语,很多人还有在外国执教的经验。像中国队的前功勋教练汤仙虎早年曾执教印尼队,并带出过魏仁芳等名将。印尼队的领队迈纳基曾是1996年奥运会男双冠军,曾经在英格兰、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队执教。因为没有语言障碍,教练可以在比赛进程中收集各种情报。比赛期间,参加领队会议也不需要翻译陪同。国家队的陪练员并不是每次比赛都随队出征,通常只有奥运会、汤尤杯等大型比赛才随队前往。
国家队的教练、选手都住在塞纳扬国家训练中心,每周训练6天,每天6小时的高强度训练。选手的工资主要从中央政府的拨款和企业赞助而来,其工资依据国际比赛的表现分成不同的级别。如果选手的世界排名不能进入前16名,更是无法获得工资。
最近几年,奥运会冠军马基斯、亨德拉和世锦赛冠军阿山等因教练和奖金分配的原因,相继离开国家队。尤其在2009年,印尼队改革,队员参赛费用由各自俱乐部或个人承担,马基斯三兄妹更是同时退出国家队,可以看出选手与羽协之间矛盾重重。
今年年初,小苏吉亚托也因为对教练和训练环境不满离开国家队,跟随父亲一起训练。不过,离开国家队的印尼选手只要世界排名靠前,同样可以代表印尼参加奥运会、汤尤杯等国际大赛。
在印尼,羽毛球选手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奥运会金牌选手能从国家获得巨额的奖金,并代言商业广告,时常在电视或电影中出现。陶菲克是世界羽坛男单运动员中第一位集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汤姆斯杯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球员,2013年,陶菲克曾牵手中国某电视品牌,成为其在印尼的形象大使。之前,陶菲克还为日本某电器品牌拍过商业广告。国家队教练的地位也非常高,被列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
印尼国内的超级联赛开始于2007年,每年有男、女各10支队伍参加。最近几年,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和中华台北等国家和地区更是派出整支球队参赛,总奖金在16万美金以上,在印尼属于非常受欢迎的比赛,包括日本好手田児贤一、韩国名将李龙大、李炫一和越南的阮天明等人都参加过本项比赛。据印尼媒体透露,各俱乐部为应邀前往参赛的外援开出的基本待遇是3000美元。像马来西亚的李宗伟参加本项比赛,赢一场便进账3万美元。而印尼国家队选手虽然优先参加国际比赛,但为了调整状态,也会积极参加联赛。
韩国:崛起,强化训练是关键
韩国开展羽毛球运动的历史并不长。1945年,羽毛球被YMCA(基督教青年会)带到韩国。1957年,韩国羽毛球协会成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选手还不是日本队的对手。进入上世纪90年代,韩国队取得了飞速进步。韩国队的成功,主要还是借鉴了中国、印尼队那样封闭性的集中训练。
1991年、1993年,韩国队连续两届夺得苏迪曼杯冠军。2003年,韩国队在苏杯决赛中击败中国队,第三次夺冠。从1992年至2012年6届奥运会,韩国队取得了6金、7银、5铜的成绩,韩国队是中国队以外唯一连续6届奥运会都有奖牌进账的球队。过去,获得奥运会冠军对于韩国选手来说是极大的荣誉。1992年,朴柱奉在奥运会夺冠后,曾经被时任总统接见,还参加了花车巡游。现在,韩国选手在奥运会夺冠更多是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环境。像李龙大在2008年奥运会夺金后,为父母重新购置了新房。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韩国羽协注册的球员仅有500名,之后几年增加到3500名。羽毛球在韩国远远不如足球、棒球、篮球等项目受欢迎,2014年,韩国队击败中国队夺得亚运会男团冠军,可男团决赛韩国的三大电视台KBS、SBS、MBC均没有对比赛进行直播,很多韩国球迷甚至只能在网络上看中国电视台的转播。
韩国队十分注重体能训练,这或许是他们的选手大多数是牛皮糖风格的原因之一。而在首尔的泰陵选手村,选手更多是进行技术方面的强化。国家队由5名教练和41名球员组成,参加超级赛级别的球员大约在20名左右,剩下的选手主要是青年队选手和陪练。
与日本类似,韩国属于国家队与企业协商制,选手、教练同时是企业的员工。韩国羽毛球协会通常是组织球员集训,国家队的选拔通常由国内的青年比赛成绩以及教练推荐决定。由于韩国的羽毛球竞技人口较少,有时教练也会从一些身体能力强、柔韧性好的其他项目中找来一些球员。
韩国的教练和选手通常每年有250天左后在训练中心集训,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6至7小时。韩国受中国的儒教文化影响极深,队内十分讲究长幼有序。曾有媒体报道,2001年,女双名将郑在喜因不尊重教练和队友,在当打之年被国家队除名。
韩国队的主教练从协会领工资,而单项教练通常从协会、企业两方获得收入。在韩国队中,会英语的教练较少,通常国际比赛时需要带翻译一同前往。比起日本,韩国的国际裁判数量较少。通常,国际比赛期间,裁判还会参加球队的队内会议。据说,所有国家中,韩国的裁判与球队的关系最为紧密。
许多世界级的韩国选手在退役后都会选择前往海外留学,并积累教练经验,如日本国家队的主教练朴柱奉、男双好手金东文、前女单选手李英淑、金志贤等。像金东文,更是获得了博士学位,现在在韩国的圆光大学任教。同时,韩国的教练还活跃在新西兰、加拿大、英国以及出任世界羽联训练营的教练。当然,更多的选手是留在国内的俱乐部从事教练工作。比如,前奥运会混双冠军吉永雅、男双世界第一郑在成目前在韩国国内的三星公司担任教练。
韩国也有自己的全国运动会,比赛为每年一届。选手将代表自己的家乡参赛。此外,韩国国内还有自己的联赛以及全国锦标赛,每年的比赛时间通常在30天左右。韩国的联赛分为企业和大学生组。国家队选手优先参加国际比赛,国内比赛需要为国际比赛让路。
丹麦:全民体育的典范
丹麦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训练体制有很大的不同,属于国家队与俱乐部协商制。而丹麦一直与中国、韩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并称为羽毛球强国,主要原因是丹麦国内的羽毛球俱乐部众多,有650家以上。丹麦虽从未染指过汤尤杯和苏迪曼杯,却在历届奥运会中获得过1金、2银、3铜共6枚奖牌。
丹麦的国土面积约为中国重庆市的二分之一(43000平方公里),人口相当于北京的一半(525万)。然而,丹麦75%的孩子和年轻人,在空闲时间都会从事体育活动。成年人中,有50%的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丹麦奥委会及体育联盟(DIF)推出了全民体育(sports for all)的理念,提出运动与阶级、年龄、性别无关的口号。
2006年,在丹麦羽协注册的人数到达了12万3千人。羽毛球在丹麦排在足球、手球、体操和游泳之后,是第五大运动,定期打羽毛球的人在40万以上,占丹麦总人口525万人的8%。
丹麦国家队的训练基地位于哥本哈根近郊的布隆德比,国家队有一名主教练。像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前,国家队选手在一起集训。而平常的训练,选手大多是在所属的俱乐部进行,这也符合DIF尊重自主性的原则。
国家队的选手被分成3个级别。在国际大赛中有希望获得奖牌的选手,一切费用由羽毛球协会承担,不过这部分选手的数量非常少。而最低级别的选手,需要自己承担前往国外参赛的所有费用。
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是世界羽联首要超级赛中第3站,可谓是星光闪耀!谌龙能否卫冕成功,东道主李宗伟能否杀出一条“血路”再夺冠,还是林丹强势抢分首夺大马冠军?而约根森、安赛龙,以及桃田贤斗也是不可忽略的劲敌。在球星悉数参赛的大马赛,你最想看男单谁与谁“大战”,快来投票吧!
林李大战(林丹VS李宗伟)
谌李大战(谌龙VS李宗伟)
林谌大战(林丹VS谌龙)
只要排名前10的选手PK都想看
双龙会(谌龙VS安赛龙)
精选观点论
约根森总得分跟林丹一样
如果和林丹相遇会是怎样的结局?宗伟厉害!
吴柳莹的控球能力没想到这么好
柴彪打球容易急躁,跟我似的,这样不行啊,以后要学着稳一点
感觉李吃了火药的样,有仇式的打法。
保持好心态,用实力赢球!!!
林丹一定要硬起来
看看伟哥多牛,再看看林丹那懒散的态度,伟哥告诉林丹只有进攻才可以把约跟森士气打掉,别总玩控球。
羽毛球赛事
羽毛球明星
羽毛球技术
爱羽客官方群:
合作媒体、网站
广告、合作
2011 - 2015
爱羽客羽毛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丹麦羽毛球运动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