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刀的那两根刀柄和刀的连接处用的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轴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能买到啊?

携带户外用刀坐车需要注意了!
日,也就是上个周末我从外面结束行程返回上海,途中经过杭州转车,我在杭州仿古街的刀店里买了一把户外用的小刀,总长大概只有30cm左右,做工很精美晚上8点15分左右,我 进入杭州城站火车站乘坐9点多的5192次杭州到上海的火车。安监时,安监处一位个子很小的警察将我的刀索要过去,可能是怕被他的同事看见,就迅速藏在显示器下面。我解释几句,他就要我的身份证和火车票,威胁要罚款500元为了避免进一步被敲诈,我只能忍痛失去买到不足2个小时的户外刀,连包装都没拆开。该警察没开任何没收的证据,从种种现象来看,是他“依法”夺走了属于我的财产-户外刀,结果应该落入了他的腰包了事后我打上海铁路局路风监督电话,想让这位警察受到惩戒,结果被推到杭州那边。自觉解决无望,于是作罢。毕竟在强权下面,多事只能自取其辱很多人都有户外用刀,威力实际上比菜刀小多了,在大街上卖的时候也是公开合法的,但是买回来就“非法”了(可参见火车站对管制刀具的定义) 在此提醒一下户外的朋友,以免更多的人上当。拼途网友回复:加一点,我同时带在身上的,还有另一把刀,比较长一点,估计这把的独特设计使得安监仪识别不了,因此逃过一劫。以前多次带着这把过安监都没事。 另外还有一只跟被没收的那把长度相当的小水果刀也没事,可能是带套子就看不出来了。拼途网友回复:管制刀具最近比较严, 以前松的时候会好点 管制刀具这东西限制太死了! 反正这东西的执法裁量权在警察手里, 没办法的, 自己随身收好, 再就看运气了拼途网友回复:带刀最好别在行李里面,在身上是监测不出来的拼途网友回复:记住他的警号了没?空下来就继续投诉,不能让他这么容易就贪到便宜,否则下次他还习惯了。拼途网友回复:警号没记住,但是应该是可以查到的。因为时间,相貌特征都是十分具体。我当时是受到了他的罚款威胁,不想进一步受损失就离开了。后来我回到前台试图投诉,同样担心(他们如果较真还真能罚款),于是我就离开了杭州。 到上海后,因为他们属于上海铁路局, 我打上海铁路局的路风监察电话,这边踢倒杭州那边,并给了我一个电话。我查了一下,是杭州的报警电话,自觉无望,只好做罢。既然属于管制品,我也不想收回了,只要能让乱来的警察受罚就好,看来是不能了。拼途网友回复:去年五一期间,从神农架无人区成功穿越返回武汉逗留几天便回沪。 一日,在户部巷过早时(当地意思是早餐),插在裤子口袋里的折刀被一持枪警察看到并要求验看。我解释说才从神农架无人区回来,不带刀是不可能的,他把玩了一会,说这是带锁的管制刀具,叫我以后放放好,便归还给我了。 现在到处都是公安路收缴管制刀具的告示,大家旅行时刀具可要随身携带了。 刀是旅行者的最好工具之一,如果只有一样工具可以选择,那就是一把合适的刀子了。 收缴管制刀具的理由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事实上,社会上杀人用的最多的是菜刀和水果刀还有西瓜刀。另外,死于拳头的人也不少。拼途网友回复:根据我的经验,我在安徽带杀猪刀回上海,在杭州坐大巴回上海,我刀插身上过了检查拼途网友回复:google了一把 四川省公安厅关于管制刀具的定义 管制刀具:1、匕首,带有刀格的单刃、双刃、三棱刀,且刀身长度超过100毫米(包括100毫米);2、三棱刀,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刀;3、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且刀身长度超过100毫米(包括100毫米);4、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刀身长度超过120毫米(包括120毫米),且刀刃与刀背(或另一侧刀刃)上距离刀尖顶点1厘米的点与刀尖顶点形成的角度小于60度的双刃或单刃刀。拼途网友回复:按这个标准,大部分功能性刀具都是可以排除的拼途网友回复:楼主应该是行走江湖的"沪上刀客了",身上同时带三把刀!!!~~~ 不过,男人都爱刀,尤其是喜欢行走江湖独来独往的DX! 要是回到从前就好了,捕快是不会没收侠客的武器的...拼途网友回复:你强的,插在哪里?进去多少?回到上海一共流了多少升的血?拼途网友回复:幽默的 哈哈拼途网友回复:还是杀猪刀哦拼途网友回复:呵呵,你碰到的是保安吧。现在保安或其它警卫制服和警察没有多大区别。远看我们都分辨不出。拼途网友回复:30CM的绝对是管制刀具了。拼途网友回复:现在对刀管得越来越严格了,还好上次从拉萨买的4把藏刀是寄回来的,不然也是在劫难逃啊。拼途网友回复:那如果带瑞士军刀可以坐飞机或火车吗?拼途网友回复:瑞士军刀最小号的都不可以坐飞机的~~除非放行李托运~~拼途网友回复:我上次从内蒙回上海,瑞士军刀就没托运,放在包包里,带上了上航的飞机,不过就一次拼途网友回复:说到这个,我上次从上海飞深圳. 过安检的时候说我有把刀.我当时超级奇怪来着.就说我没有带.他们说没有关系,不会没收的,就是登记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印象中自己确实没有带.当然不会承认.于是他们就说要开箱检查.我同意了.最后在我的化妆包里找到一把我自以为丢失很久的小型瑞士军刀. 然后就登记了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然后保证不会在飞机上使用.就可以了. 不过那把刀,估计修修指甲还可以,杀人估计很难. 对了,顺便提一句,从深圳飞回来的时候安检就什么都没有说.拼途网友回复:刚买把瑞士军刀,本想十一出去的时候派用处呢 现在看来只能放在家里看了拼途网友回复:行李托运啊,又不是说不让你带。 你非随身带干吗??飞机上....... 是你打算当恐怖分子啊,还是准备和恐怖分之搏斗拼途网友回复:为啥不带?当然要带 托运就是了 。你会发现在户外很有用处的说拼途网友回复:哈哈哈,晕翻
本人酷爱刀具,一直想自己设计一把刀子,但是想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有那位高人可以指点迷津谢谢啦||你自己做把好刀不如去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就算你买到好钢材(这个可能性很小,好的刃作钢都是大的名牌刀具工厂订购才能订到货的,每种钢材我们的工业体系都会根据用途进行专业炼制,但像刀用不锈钢都属于特种钢都是按吨销售给一些大的刀具工厂。你想搞个几公斤不现实,而且这种钢材也不是你随便找个铁匠可以加工的。车床不难找到,就算你要线切割也不难实现,但热处理呢?刀用钢不是买来就那么硬的要经过热处理,热处理怎么均匀呢?要求高的还要锻造,阳江上千个刀具厂有几个有锻造设备和工艺的?这些都是需要很专业的工厂来实现,新疆人的英吉沙号称60度以上硬度的手工小刀,可做出来拿到南方锈得一塌糊涂,锈蚀后还脆,切个木头也崩口。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别自己做了,真要做把好刀,单一把的话你花的成本绝对超过你买一把世界名牌,刀子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要做好没有工业加工基础根本很难实现。)||找好点的钢材!车床!!||找好点的钢材!车床!!||真正酷爱刀具的人一定知道一把好刀的价格是多少,更应该知道价格的缘由。||拿你去设计的图纸,去找好的打铁铺,或者好的铁匠师傅,只要你肯出价钱,应该可以打出好刀。||同意六楼,制作刀具(好刀)是很专业的。||||去浙江龙泉||去刀友论坛看帖三个月一切就明白了!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成品,还有可以找国内刀匠定做不过时间长一点。
(一)户外用刀类型及选择前提 户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活动性质、场所时间、个人角色不尽相同。活动从普通健行、登山、穿越、野营、探路、不一而足;难度和户外环境不同、道路的状况不同;当然,从当日往返到露营过夜与多日穿越、从随团登山到作为领队,户外活动的概念不同,野外用刀的选择也旨趣各异。 结合户外用刀情况简炼起见,大致分为轻度与重度用刀两类: 1.轻度用刀所谓轻度用刀主要是普通随众登山及穿越,以单日、低难度为特征。由于国内很少原始密林,且成熟驴团皆深以呵护生态为念,不鼓励不必要的砍伐,轻度用刀的主要目的为剪除挡路的乱藤细竹等灌木、草本植物,并作为个人生活甚至腐败用刀等。 2.重度用刀所谓重度用刀主要见于难度登山、野营、多日穿越及野外生存,主要作为必要情况下的开路工具、公用或领队装备和生活用刀,并应对野外生存、对抗野兽歹人及不可预见需要。 3.选择前提选择户外刀具,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用刀干什么。在不同的户外活动和个人角色中选择不同的刀具。如果只是随团进行一般难度的登山、野营,一把大点的折刀或一把瑞士军刀足矣;如果担任领队、先锋、小组长,或是参加多日穿越、新线探勘,尤其在荒僻山路或不可预知环境,一把大型直刀必不可少(参见下述轻重度刀具选择)。 (二)户外好刀特质 1.优良钢材与热处理钢材选择与热处理工艺决定了刀具的硬度、保持度,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到刀具的锋利度。在户外我们没有充足的条件与时间打磨刀具,良好的户外刀具可以在多日的使用中始终锋利。当然,在军队生存用刀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即降低刀具的硬度,换取打磨的便利,但我们不是拿刀去杀人或撬弹药箱,所以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带保持度良好的刀具。 2.不易锈蚀户外天气与环境多变,当然不希望出门时锃亮的钢刀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就锈痕累累。相对来说,含铬等元素的合金钢相对防锈度较高,而一些硬度较好的高碳钢刀如果没有表面涂层的保护就易于锈蚀而不是最适合户外。 3.结构简单驴圈普遍认为折刀不如直刀,我想对于高难度、长时间的活动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另外,就直刀和折刀而言,因为野外有气候变化、泥浆沾染等不确定因素,有复杂刀盒(如户外圈很多人提起的奥托丛林王)、中空螺盖盒的直刀;锁定和保险机构复杂、带自动开刀功能的折刀就变得不适合,何况户外装备要的就是复杂多变情况下的绝对可靠性。 4.刀体牢固对于直刀而言,户外刀具应材料过硬、各部件安装牢靠,全龙骨(简单地说即刀身原钢条延伸至刀柄全部)的刀被认为更为可靠,而中空柄(如奥托丛林王系列刀具)相对来说不够可靠,当然这种比较的前提是做工在近似水平。 对于折刀而言,户外用刀应锁定可靠、有保险装置或刀鞘,至少在劈砍和切削时折刀不会解体、不会意外解除锁定或意外展开刀身。 5.长、厚度适中轻度用刀问题不大,毋需携带超过需要而过于沉重的刀即可。难度穿越或领队用直刀长度必须适中,过短则劈砍无力;过长则份量过重成为负担,携行也不方便。厚度也应适中,过厚则过重、锋利度也常会下降(还要参考打磨方式);过薄则劈砍力度降低且刀身强度可靠性不足。个人认为户外刀具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是要视活动性质难度而选择不同长度和厚度的刀具,通过个人的尝试及与前辈的沟通,重度使用刀具以全长32~38C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小直以全长25CM以内为宜、折刀以全长18~23CM为宜。厚度方面重度使用刀具以5~8M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含折刀)以2.5~4MM为宜。 6.刀具款型与重心位置由于户外刀具多用于劈砍和切削,刀头形制方面重度用刀以刨削型(类似博伊刀刀头,刀身自中部向刀尖渐趋尖细)、平头圆头型(刀头宽,重心略靠前)和勾型头(以前面有勾的柴刀为代表),轻度用刀含折刀以回型(刀尖较圆,优点是不易损毁和误伤)、水滴型(常见,刀尖较细,切割方便)、鸟嘴型(主要是折刀,刀尖成鹰喙形,切割挡路藤蔓非常顺手,但须小心挥舞)。刀刃形制方面,重度用刀多为平刃(平刃是平直的刃口,相对齿刃而言),用半齿(即部分刀刃为平刃、部分刀刃,绝大多数为前平刃后齿刃的形式)的亦可;轻度用刀可根据需要和喜欢选择,个人较推荐半齿或平刃,平刃切割线长,半齿可分别以平刃和齿刃应对不同的需要,全齿的折刀对付藤蔓非常拿手(尤其配合是鸟嘴型刀尖,如蜘蛛牌C12GPS折刀),但用途范围较小。刀具的重心位置对于户外用刀尤其是重型直刀的选择非常重要。户外的重型直刀选择方面,Timwang比较推荐BOWIE博伊款型,此种款型是美国拓荒时期被大量制作、应用的款型,就多数BOWIE刀来说应该说其重心控制(多数为略靠前)、厚度长度(长约33~40CM,厚约0.5~0.8CM),可谓同时兼顾了劈砍力度与安全操控,并以其常用打磨方式在户外重度使用的范畴内实现了挥刀力度、刀体强度与锋利度的平衡,形成了卓越的劈砍能力并兼顾切割、刺和拍、砸功能,个人认为是非常适用于户外的。需要指出的是,Timwang对在户外圈被奉为圭皋的冷钢狗腿或尼泊尔库克锐不持赞同态度,不是刀不好,而是不适合国内户外使用。跃进狂热和经济驱使已使国内原始森林毁伤惨重,国内山间鲜有阻路难行的乔木需要我们去砍伐何况森林资源已是匮乏,而此刀由于份量很重特别是重心过于前倾,使用中体能消耗极大,且要求操刀者有着很好的臂力和刀具操控技巧,否则可能给自己和队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7.刀柄选择户外用刀对柄材的第一要求是防滑。要在潮湿、带有手套等条件下仍能握持稳固,才能确保在劈砍等大力使用中不致脱手造成安全隐患或刀具遗失(Timwang有过带手套挥刀没抓稳,将价值数百元的刀具抛入山沟的经历);同时,要求刀柄不易在潮湿、寒冷条件下变形。综上所述,一些现代材料的柄材在户外环境下优势明显,推荐克拉通(一种有韧性的类橡胶柄)、Zytel(子托,一种表面常带有防滑花纹的类塑料材质)、G10(一种类玻璃纤维质材料,表面多有压花防滑纹)等,这些虽非贵重柄材,但在户外非常实用);而钢柄刀太滑、铝柄刀(包括做过阳极加硬电镀处理的)易于磕花、多数柄部表面光亮的刀不防滑,故不建议作为户外用刀。 8.刀鞘材料及做工刀具鞘材常见的为皮鞘、K鞘(Kydex克迪克斯,丙烯酸和聚氯乙烯合成的类塑料物质)和CORDURA鞘(科尔迪尤拉,一种高韧性、耐磨而轻便的尼龙纤维材料,亦多用于高档登山包)。Cordura鞘当然好但不是特别常见;K鞘不错但有些会在局部磨花刀具表面或涂层(不过户外刀具就是用的,应无所谓);皮鞘美观舒适,只是部分皮鞘会因遇水膨胀或脱线困扰大家,但刀厂或用刀人对其作过浸蜡处理后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刀鞘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纳刀稳定,无论是搭扣还是卡壳等形式,要确保刀具在鞘内不会意外掉出、滑下,当然刀鞘本身也要牢固无解体、开裂、松脱之虞。 9.折刀锁定与保险锁定是指折刀内在刀片完全打开后扣住刀片令其不会意外收回的机构。保险则是指在折回状态下可以扣住刀片不致意外打开的机构。户外用折刀可能会牵涉到一定的劈砍等使用,锁定一定要可靠。另外,户外折刀最好有保险或良好的收刀定位机构(靠定位珠使刀片轻易不会滑出),否则,建议装入折刀刀鞘携带。 (三)轻度用刀选择及举例 其实多数人登山为此种程度,个人建议折刀即可。折刀的优势方便、安全的携行;如果时间较长、变量较多、安全要求高或没有可靠、称手的折刀,建议选择25CM以内小型直刀。如果仅为削水果等生活之用,18CM以内小折刀足矣;如果要清除一些藤蔓,建议选择20~23CM的大型折刀,当然也可以备生活所需及应对意外情况。Timwang个人常用的为Benchmade(蝴蝶)630或MOD(防卫大师)MKI、瑞士军刀德军版。Benchmade630有著简洁的刀身和不易锈蚀的S30V钢材,在此类1~2天的活动中无须现场打理保养;S30V钢材、BM630的热处理和微距齿的开锋,可以轻松一刀斩下一根足以做临时登山杖的枝条。MODMKI锋利、锁定牢固且备有保险装置,是相对可靠的刀具,能在野外给我们以信心。我有一个原厂K鞘,可将折刀打开并插入K鞘稳妥卡住,所以可在野外将其视其为直刀,通过K鞘更方面的取纳。其锋利保持度欠佳,但也更易打磨,适合长期线路。瑞士军刀德军版其实我并不喜欢瑞士军刀,想仅为优质折刀十分之一价格的瑞士军刀却集成了诸多工具,其用材做工及可靠度当然较差,且很多工具不是为户外准备的而我们却要承载它的价格和重量。但德军版瑞士军刀是我专为户外使用而购置的,因其有锁定的波浪前齿型较薄刀刃在对付乱藤、切肉削果的工作中很好用,木锯等其它的工具也能应付户外生活及腐败的大部分需求。如果喜欢瑞士军刀的朋友要Timwang推荐户外用的款型,我想首选是德军版(因为其个性而实用的主刀),其次是猎手(不是猎人)、林中人等。Timwang现在最常户外使用的轻量级刀具为蝴蝶刀630,展开长度达23CM,切削劈砍功能皆备,有一定不可预见情况下的延展功能。 (四)重度用刀选择及案例 重度使用最好用的应该是折合十至数十元的柴刀,江浙之地的柴刀头部多有一个弯勾,重量匹配、刀型设计上最为好使(这也是实践中结晶的智慧),但对我辈登山爱好者来说,携行可能有点问题(江浙山民是在腰后别一个带孔的木槽,柄在下面刃在上面)。其实适合户外重度使用的直刀很多,很高端的不说,从FallknifenA系列、Camillpus的BK系列、Coldsteel(冷钢)的16CB、37C等。由于我个人的户外刀具是专门指定的,用过的不是很多(从价格、重量、携行鞘具等角度,有的刀不舍得或不方便拿到户外去)。Timwang在户外用过手工大马士革BOWIE、FallknivenA1、CammillpusBK1和ColdStell16CB、ColdSteel大黑狗腿(库克锐)等,手工大马士革BOWIE太贵及爱锈不舍得带、FallknivenA1作为个人轻度装备过长而作为重度装备略短,所以我近几次都是使用ColdSteel的16CB。ColdSteel的16CB刀很实用,已为南北资深玩家所赞许,携行鞘具可结合登山包及腿挂(不用腿挂也不会碍事)容易轻松固定,鞘扣较紧不易意外滑出,BOWIE造型和.79mm的厚度,在劈砍力度充沛的同时不会消耗过多的体能,碳V和涂层的组合使刀硬度、保持度很高的同时不易生锈。 虽说相对略大,但户外装备还是要留有余地。Timwang对一些被户外圈追捧的所谓多用途求生刀(多指刀盒及空心刀柄中装有各种求生配件的刀,以一度被奉为户外生存上选刀具的奥托丛林王系列为典型范例)不以为然,首先户外刀的质量、强度暨可靠性是至为关键的,质量一般的空心柄在大力劈砍时让人担心其承受力,复杂的鞘扣使用不便,且盒中及柄中所配求生配件也远不如自购的适用和可靠。 (五)用刀安全事项 刀是一种危险的工具。用刀要则就是安全、安全、安全,这包括用刀者本人及其队友。结合个人教训提出以下几条意见,欢迎诸位朋友补充。 1.只选择合适自己体能、臂长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刀,如果个人体能尤其是身体协调能力偏弱,请勿使用大型、沉重的刀具进行劈砍等大幅度动作。 2.没有可靠的刀鞘请不要带直刀,没有可靠的锁定和保险(或刀鞘等)请不要带折刀。刀具的意外滑出、打开或收回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3.无论是大刀还是小刀、是劈砍还是切削,用刀前请观察身边的人等情况,以免发生不测。 4.在完全保证挥刀的收止和掌控自己挥刀轨迹的前提下用刀,避免无法收住刀或控制刀行轨迹的情况下伤及自己和队友。Timwang自己就曾因挥刀不慎造成切伤大腿并大量出血,并险些割断股动脉(仅差0.5厘米)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否在野外,切忌任刀身随重量、惯性而挥砍,每一次挥刀都看着要劈砍的目标,并在臂力能保证刀在斩过目标物后及时收住刀前行的轨迹下劈砍,否则请把开路等劈砍工作交给有经验的老驴来完成。 5.一般来说,以右手操刀则右腿前跨,并略倾斜身体将右腿藏在身后,反之亦然。因为右手操刀失控最易伤及左腿,反之亦然,Timwang本人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6.在劈砍或切削时,请确认刀可能划过的范围没有自己或别人的肢体。除了因没看清队员跟上而误伤,最易受忽视的隐患是比如我们把一段树枝或竹节抵在腿上切削,结果刀锋不小心滑开切到自己的身体。 7.行进中要确保直刀在刀鞘内稳妥安放,不会因前进、跳跃等意外跃出。折刀最好有保险或装入刀鞘,原则就是在活动过程中不会意外滑出或打开。我们在开路及行进的过程中经常会嫌麻烦,因为前面可能还要用刀而不把直刀入鞘或不把折刀刀片收回并妥存,野外道路不平情况莫测,这都是危险的习惯。 8.作为危险和私有的装备(大型直刀既使作为公共装备,也应有指定的使用者),无论是否在户外,刀具切不要随便借给缺乏用刀经验的人。另外,将刀转交给别人时,直刀入鞘、折刀收回,不要把刀锋赤裸的刀递给他人,更切忌将刀尖或刀锋面对着对方递交过去。 以上是我的一点用刀心得,因为很多驴友对刀具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文中尽可能避免刀具术语并对一些概念作出解释,【转贴】如何选择刀具或万用工具 如何选择刀具或万用工具当您在户外从事各项活动的时候,一把可以随身携带的万用刀或万用工具是一件非常好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料理食物,整理营地,或是修理装备。万用工具根据功能设计有分为很多款式,您知道如何选择一把适用的工具吗?以下的说明或许可以解答您的疑惑:首先决定你个人的需求,以下有几种型式的工具介绍: 固定刀—常见的刀具,刀刃跟刀柄采固定式结合,刀刃必须放进另外附加之刀鞘中,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如果要携带,必须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免不小心伤到其它东西。折叠刀—外型跟一般固定刀相近,但是刀刃可以折叠收进刀柄之中,携带方便,安全性高,选择时必须注意刀柄是否抓握顺手,是否附有卡榫可以固定刀刃不会任意移动。 万用刀—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瑞士刀了!刀刃可以折叠收起,根据功能的不同拥有不同款式,重量轻盈,方便携带。万用工具—功能跟万用刀相近,但是设计倾向于适用粗重的工作或是较复杂的修理工作。重量较万用刀来的重,而且拥有比较大型的工具例如钳子、螺丝起子跟锯子。 选择真正需要用到的功能,一般来说,市面上销售的万用刀或万用工具都能适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刀具适用的功能越多,重量跟体积也会相形增加,因此考虑自身的需求,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刀具,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先试用一下, 确定刀具操作是否顺手,顺手的工具,用起来才会好用。如何照顾您的心爱刀具或万用工具先用温水清洗可以在温水中加入一些洗洁剂或肥皂粉,细心的将刀具上的盐份、油脂、污垢清洁干净,在刀具旋转轴的部份尤其要特别清理干净,可以用不要用的牙刷来做清理,之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布擦拭用软布将刀具拭干;可以将小布块缠在细竹签或棉花棒上,伸入细部擦拭残余水分。最后还可以用吹风机或电风扇用冷风吹出残余水分,一定要保持刀具之完全干燥。 以润滑油注入旋转轴最后就是上润滑油了;原则上以用于精密机械的润滑油较适合,一般市面上最常见的WD-40除锈润滑剂亦可。上油的时候切忌过量,若沾染到非转轴部位的话务必将其擦拭干净,避免处理食物时沾到油渍。每次使用刀具前记得事先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再行使用。 《转贴》野外刀的选择! 在野外旅行探险一般应带两种刀,一种是小刀,一种是大刀。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这种多功能的小刀从一种功能到30多种功能不等。有主刀、开瓶器、小镊子、猎人镰刀、锯子等十多种功能,方便实用。从林生存刀从林王,是一种多用途的刀具,很适应野外探险旅行。它除主刀外,还有弹弓、小鱼叉、哨子、指南针、手术刀、铅笔、火柴、鱼钩及少量的钓线、钢丝锯、创可贴、磨刀石、缝针、别针、开罐器、反光镜、净水药片,另外刀背上有锯齿,并可组合为钳刀等。大刀应选择匕首或弯月型大而重的短刀,刀锋全长30厘米左右,重量不超过1公斤,末端深入木制柄把中。 这种到适于砍柴,并且在危险时刻还可以猎杀动物、剥皮用。 1.折叠刀 多锋折叠刀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如果你仅带一把刀,应选择那种适于通常用途、锋利且结实的刀具,从砍柴到挖野菜或给动物剥皮都用得着。有些刀柄上嵌有指南针,还有的刀柄中空,以便内放一些救命之物。但问题是,中空型刀柄可能不那么结实,刀柄上的指南针在经历几次奋力砍柴之后也失去可靠性。如果丢了这把刀,那些救命之物也就随之失去了。所以最好还是把其他救生物品放入救生箱系在腰带上。切记锋刀利刃代表着你的力量。刀在你的所有生存装备中举足轻重,应保持刀锋锐利以便随时可用,但不要误用。千万不要将刀口向树上或地下扔。保持刀锋清洁。如果有段时间不用,应擦油后放回刀鞘保存。 当历险于封闭偏远之地时,要养成经常检查刀具的习惯。这应形成条件反射,尤其是过了艰难危险之后。随时注意察看所有兜袋和物品应为探险者的第二天性。考虑到便于携带,折叠刀就很有驾驭性。木柄折叠刀给你的感觉会相对舒服一些,手上有汗时也不易打滑,而且如果刀柄由单块整木制成,就更不易把手磨得起泡了。理想的刀把是由单块圆木构成,刀柄脚横穿刀柄并于末端封紧固定。如果圆木刀柄破裂了,可以用布或麻线缠绕柄脚。而由两片木柄铆接在圆木上的刀把,容易使手起泡。且刀把容易在铆接处断裂,特别是用于干重活时。这种情况下短小的柄脚会导致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新把。 另外刀把应该固定牢固并且有一个能穿在腰带上的环。 2.月牙型弯式砍刀 这是一种马来人惯用的弯月型大而重的短刀,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过于笨重,不便携带,但对于野外生活或工作来说是很理想的。最好用的砍刀以刀锋全长约30厘米,整刀重量不超过750克为宜。刀锋面最宽处约5厘米,末端深入木制柄把中。弯月型刀刃最适于砍柴,并且刀锋前伸有利于保护握刀的手。即使相当粗的圆木它也能砍断,这对于盖棚子或扎筏都有很大的好处。弯月型砍刀的刀刃可分为三部分:A部分适于劈柴砍骨头之类的重活;B部分刀刃利薄,适于给动物剥皮;C部分刀刃也很锋利,用于材料的局部加工。B和C部分刀口不易损坏,A部分尽管锋利,但由于常干重活,所以还是容易卷曲或形成缺口。刀鞘必须带有能固定砍刀、使之安全的绊扣,还应有一扣环以便穿在腰带上。有些刀鞘在正面还有一个能装小块磨刀石的口袋。切记,砍刀刀刃划破刀鞘露出来的危险是存在的。拔刀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握刀刃所对刀鞘的那一边,这样会有危险。养成总是握刀背所对那一边的习惯。刀刃轮廓类型的选择,若过于锐尖,会很快用损;而过于精细,则容易产生缺口。 《转贴》瑞士军刀各品种 “攀登者”是瑞士军刀中最受中国朋友欢迎的款式,配备的工具都是最常用的,日常居家生活配备一把,各种工具恰到好处,一般强度不高的外出旅游活动也能适用。规格:14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8厘米,重85克。 “瑞士冠军”是功能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型号。最适合野外考察、旅行探险、旅游渡假、宿营驻扎等情况。由于功能全面、设计精巧,一刀在手令您仿佛拥有一个真正的万能工具箱,需要时象变魔术一样组合出各种应用来,是理想的装备。 它还是瑞士军刀的经典代表,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慕尼黑应用艺术博物馆、世界设计经典、收藏。不用的时候,摆在您书架上、酒柜里,浓郁的刀具文化、精湛的制作工艺,一定会吸引每一位到访的客人。规格:32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3.3厘米,重185克。 “猎人”比攀登者增加了木锯。木锯是旅行郊游工具中的最基本配置,可以对付直径5厘米的树枝,不论是锯木生篝火还是做手杖都离不开它。迷彩装与传统军刀款式的红色风格不同,更显独特的野战魅力。规格:15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重100克。 “猎手”上的曲齿小镰刀是专门设计来对付各种质地柔韧的绳索、植物的茎枝的,它能自动咬紧被削物,避免刀刃打滑,这使猎手成为正宗瑞士军刀中独一无二地专业级狩猎探险刀。因此它的刀柄上印着其独有的雄鹿头的猎手标志。因为简洁,所以更专业--欢迎您也来加入猎鹿者的行列!规格:12项功能,长11.1厘米,宽3厘米,厚1.8厘米,重100克。 “新工作冠军”是维氏正宗瑞士专业系列的极品。9厘米长的可锁定的大刀、典雅的黑色磨砂工艺波浪形手柄,配合各款强劲有力的工具,尽显王者风范。能够胜任各种超强度的使用。规格:22项功能,长11.1厘米,宽3厘米,厚2.8厘米,重208克。 “工匠名匠”是功能仅次于瑞士冠军的款式,在常规工具外备有5件特种工具:钳子不仅可以剪铁线、弯铁皮、拧螺帽,还能用来拉琴弦、弯鱼钩等等,再配合木锯、钢锯等趁手的工具,不仅能为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不时之需,还能用来完成一定强度的专业工作。所以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期间也选择这个款式作为随身工具,您也试试吧。名匠用十字改锥代替工匠的拔木塞钻,其余工具一样。规格:24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2.7厘米,重120克。 “标准”是常规工具的精装版,轻巧纤薄、携带方便。若您正想找一把较为经济但精美耐用的常规多功能工具刀,这是值得考虑的不错选择。红色标准除刀面外其余与运动标准一样。规格:12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重65克。 “登山家”最大的特色是它装备的特种工具钢锯(锉)。不仅可以用来锉平金属的披锋、棱角,锯掉螺丝、铆钉超长的部分,还能与顶端附带的指甲除垢器配合使用,随时清洁修整您的指甲,令您仪态得体、时时充满自信。 规格:18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9厘米,重100克。 “超级口袋冠军”是精致系列中功能最全面的款式。不仅有常规的生活化工具,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特种工具,别具特色。 新改进的伸缩式圆珠笔加上小发光管,替您省下再单独带笔与电筒的麻烦。规格:16项功能,长5.8厘米,宽1.7厘米,厚1.3厘米,重45克。 “典范SD”本身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精致系列,与普通典范不同的是用小改锥代替了指甲除垢器。精致系列的军刀体积特别小巧,与一把大钥匙差不多,最方便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修剪指甲、拧一下螺丝等都难不倒您。方便的生活真潇洒。规格:7项功能,长5.8厘米,宽1.7厘米,厚0.9厘米,重25克。 “野战军”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标准系列。它拥有非常适合野外使用的特种工具双排利齿木锯,直径5厘米的树枝可以轻松锯断,名符其实的野战军。规格:13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重65克。 “服务员”本身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轻便系列。功能配备简洁、轻巧,所谓工具不在多,够用正好。随身带一把,到处灵活方便。规格:9项功能,长8.4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重35克。 “新兵”本身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轻便系列。适合学生朋友日常学习、生活使用。削铅笔、裁纸、做手工、开汽水瓶、郊游野餐等全部可以用得上。规格:10项功能,长8.4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重50克 利刃偏锋-野外用刀的选择(转载) 确切的说,在野外,选择一把真正适用的刀,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和打算的用途,不要指望你的刀既能砍树又能切肉,更不要指望所有环境都只用一种刀。用途,我们在野外拿刀做什么,大致列举一下:粗活方面,砍柴,开路,砍削木头制作各种物件等,细活方面,开包装切肉隔绳子等。前者侧重于结实粗壮和合适的刀型使之有足够的劈砍力度,后者需要的是锋利灵活。两者基本是矛盾对立的。如果有把刀宣称两样活都能干,那么实际就意味着它两样活都干不好。这样看来,如果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需时间较长的野外活动,前者是必须拥有的。如果只是比较小资的露营徒步连篝火都不用生,有后者也就够了。 大体上野外用刀无非是这三类:砍刀,匕首,折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使用范围。构成基本完整的一个体系,互相补充。 一:砍刀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山民的最基本装备都有砍刀,不光是用来砍柴开路,更主要的是,和绳子塑料布相配合,它可以制造棚子,筏子,梯子,担架,背架,便桥,床,风雨衣,甚至和野兽搏斗,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大部分情况下可能用不着它,但是,一旦需要,它将成为你最得力的野外工具。一把好的砍刀需要考虑的就是优秀的刀型和坚实的刀身,它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和重量,前端必须略有下弯,重心尽量靠前,这样在劈砍的时候更有力度,这是砍刀最强调的,一把优秀的砍刀比一般的斧子更具威力,10CM直径的松木,掌握了要领,几刀就可以解决。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价值十多元的山民自制的砍刀和千元左右的冷钢狗腿(库克锐)用起来是差不多的,当然后者更锋利,不易上锈,手感更好。 对于一般的野外活动来说,考虑到砍刀相对的不便携和使用几率不多,一个5人左右的团队,带一把就可以,超过10人的话,带两把就足够了,它是最理想的团队用刀。 二:折刀折刀既是砍刀的补充,也是每个户外旅行者最常用的刀,一把合适的野外用小折刀考虑到它主要担负切削的用途,必须足够锋利,简单可靠,能够单手打开。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实在不推荐瑞士军刀这样的绣花枕头,没有刀锁,难以保养,无法单手打开,冬天戴手套更是无法使用,大部分功能在野外只具有装饰作用。所以,刀就是刀,只要能切削,就足够了。它必须放置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单手开的折刀有很多种,TANTO的刃型更方便切割,有锯齿方便割绳子和削树枝,刀把必须有足够的防滑力,必须有皮带夹可以夹在腰带上,锁定机构坚固无松动。对刀具所用钢材本身要求有足够的刀刃保持性,锋利,不易生绣。由于这么多苛刻的要求,和砍刀不同,国产的折刀似乎难以胜任,对进口刀具来说,BUCK186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当然,冷钢,蝴蝶等众多优秀刀具厂商的很多折刀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根据个人的喜欢来选择了。还有些小的直刀实际上也能担负这些任务,例如哨刀和靴刀,它们排除了折刀构造复杂重量较大的弊端,也很方便取用,但需要留神的是它们特殊的携带方式在复杂的野外有丢失的可能。 三:匕首合适的野外匕首有一定的砍的能力,尽管很有限,切割能力是必须的,相对砍刀来说它易于携带,相对折刀来说它更具有杀伤力,所以,很多情况下,只带一把匕首是不错的主意,特别是在侧重防身的情况下,毕竟它是最适合搏斗的,尽管实际上在野外它给人带来的更主要是心理上的安全感。既然指望它是有威力的刀,那么,合适的长度和重量,坚固结实,有血槽,优秀的利于手握的刀把是我们需要的,其他的则是多余的。典型的代表是CAMILLUS5684mk,皮革鞣制的握把不易打滑,恰倒好处的长度和重量,坚固耐用,有血槽,锯齿刃利于割绳子,磷化刀刃远比一般的涂层牢靠耐用,握柄端可以当锤子重击,方便的皮革刀鞘比塑料成型刀鞘更有利于在沙尘多的环境使用,也比尼龙刀鞘耐磨。市场上还有两种典型的匕首代表——M9系列和丛林王系列,前者似乎过于厚重,有点抵消了匕首相对便携的优势,后者则显得过于全能,砍的能力不如砍刀,方便性不如折刀,灵活性和杀伤力不如一般的匕首,而且结构不是很坚固,个人感觉是最华而不实的野外用刀。 四:搭配前面已经说过,一般的休闲露营带把小折刀就足够了,对于有一定危险的登山穿越,考虑到一般是团队活动,建议刀具如下配置使用,以穿越可能有小型猛兽的丛林地带为例,一个人独行,建议同时带上砍刀和折刀。两个人结伴,一个人带砍刀,一个人带匕首。六个人的团队,一个人携带砍刀,两个人携带匕首,另外三个人带折刀。当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刀具的搭配是很灵活的,我的意思是,刀具的选择,从团队的角度来考虑,会更合理一些。考虑到长途旅行某些刀具无法通过火车和飞机的安检建议自行妥善包装,用汽车快捷货运,发到目的地城市,收货人写自己的名字,留自己的手机号,人到了目的地直接去取就可以了。快捷货运效率高(一般三天到),便宜,而且从来不检查,运火箭筒都没事装备是必要地。我现在不会像原贴那样穿普通的衣裤鞋登山。装备是不是关键不重要,关键是装备好能更安全省力地活动 。因为不断有事,一直米紧,我没有钱买帐篷、冲锋衣等,但我还是买了千元左右的登山鞋、3百多元的头灯,买了快干衣、排汗衫等,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零散装备,一次高强度的活动,让我感受到装备对我的支持。对于刀方面,我现在想必须要有分情况组合配刀的概念。一、折刀我们通常去的都是一些中等以内难度的,对于队员来说,一把折刀足矣。我不当领队时,我通常拿MODMKI或BM630或德版瑞士军刀,您拿别的瑞士军刀也行。我个人认为在看了很多好刀之后,觉得相对于其盛名,瑞士军刀不是我这个刀友眼目中的好刀,但户外用,够了。德版功能偏少,但做工相对更好一些。户外折刀保持性很重要,我的德版瑞士军刀未经考验尚难评价应对不良状况时的表现。MODMKI和BM630很不错,有时候我宁愿带这两把而不是德版瑞士军刀,原因除了骚包外,还在于他们良好的保持性和锋利度让我放心,在于当折刀达到了MODMKI和BM630的尺寸,还是具有了一定的劈砍能力,我用BM630给同行MM削过临时登山杖,一刀基本就断了,很方便,对付细竹乱藤也没问题,你可以说折刀没有直刀可靠,但是它们有时比小直刀方便和安全。二、直刀在我玩过的两三个俱乐部里,通常直刀(姑且不包括FB用的小直)是公共装备,也就是说我通常在担任领队时才会带直刀。户外和野营概念里,直刀永远存在着劈砍能力与便携的矛盾,因为前者永远与长度成正比而后者恰好相反。经过与几位户外老刀友的沟通和自己的实践,通常我会推荐28~33CM全长的直刀,但是我自己却很喜欢37CM的16CB,因为它的劈砍能力是很强的。先说个总则,即使在28~33CM的概念里,我们通常需要根据野营路径的植被情况来评估选择(我自己在这区间里有明显不止1、2把的直刀),而个人认为最好带比需要更猛一点的刀,野外从来都有意外。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我一直没有FALLKNIVEN的A1,虽然我很喜欢(实用角度),我想如果我有了,也只会在路径不是很荒的情况下带它,不是怀疑它的性能,原因只是长度,28CM的力臂肯定不如33或37的(当然,我的臂力也不行,臂力好的朋友可以选择短一点的),一寸长一寸强的概念同样适用于野外劈砍。拿冷钢来说吧,SRK我不够放心,16CB又嫌太长太笨重,那么37C或许是个好选择。再说款型。至少以我很一遍的体能,我感觉能适应野外劈砍的刀不多。正如前段我驳斥其户外应用的狗腿,我在健身房认识的某肌肉男拿着我送的一把精仿狗腿,在户外一顿猛劈觉得很爽。但身上没太多肉疙瘩的同俱乐部强驴却觉得这刀太累。言归正传,在诸款型中,我认为BOWIE刀型是很适合户外应用的。此种款型是美国拓荒时期被大量应用的刀种,应该说以其重心控制注意刀脊线、刃线设计及可调控握持方法指握持位置与手指控制、微锯化刀刃,形成了卓越的劈砍能力并兼顾切割、刺和拍、砸功能,个人认为是非常适用于户外、野营的。具体推荐呢?暴有米的去拿ABSMS手工BOWIE(可以操的,刀匠考出MS都经过严格的作品测试的,平时也爱惜自己的品牌,不行了贴点邮费还能返修);稍有米的,去拿OVB、去拿冷钢的16CC、16JSM;米少可以去拿冷钢16CB、37C、CAMILLUS的BK系列(BK1的设计其实很有意思,也适用于野外,但样子我不喜欢);没米的兄弟建议是先别下手拿仿,多赚多等。在野外旅行探险一般应带两种刀,一种是小刀,一种是大刀。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丛林生存刀(有名丛林王),是一种多用途的刀具,很适合野外探险旅行。它除主刀外,另还有弹弓.小鱼叉.指南针.手术刀.铅笔.火柴.鱼钩及少量钓线.创可贴.磨石.缝衣针.别针.开瓶器等工具,另外刀背上有锯,并可组合为钳刀等。大刀应选择匕首或弯刀,刀锋全长30厘米左右,重量不超过1Kg,穿心刀柄。这种刀适于砍柴,并且在危险时刻还可以猎杀动物.剥皮用。但如果你仅能带一把刀,应选择那种适于通常用途,锋利且结实耐用的刀具,从砍柴到挖野菜或给动物剥皮都用得着。有些刀柄上嵌有指南针,还有的刀柄中空,以便内放一些救命之物。但问题是,中空型刀柄可能不那么结实,刀柄上的指南针在经历几次奋力砍柴之后也失去可靠性。如果丢失了这把刀,那些救命之物也就随之而去了。所以最好还是把其它救生物品放入救生包系在腰带上。切记:锋刀利刃代表着你得力量。刀在你的所有生存装备中举足轻重,应保持刀锋锐利以便随时可用,但不要误用。千万不要将刀口向树杈或地上扔。保持刀锋清洁。如果有段时间不用,应擦油后放回刀鞘保存。当历险与封闭偏远之地时,要养成经常检查刀具的习惯。这应形成条件反射,尤其是过了艰难危险之后。随时注意察看所有兜袋和物品应成为探险者的第二天性。考虑到便于携带,折叠刀就很有驾驭性。折叠刀给您的感觉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应选择轻便.开启顺畅,刀刃锋利的折刀,选择半齿刃可以帮助你非常轻松的切割绳索,尽量选择刀柄材料轻便的,如铝材,木材,聚酯,合成塑料等,另外刀把应该固定牢固并且有一个能穿在腰带上的孔。||这样多的知识啊学习了||有把好刀是必须的。||学习了……||学习了谢谢分享||学习了~~||好文啊!随身带小三!呵呵!||学习了谢谢分享||学习了~~||学习俺有几把三刃木
户外需要携带哪些必需品?这个要看具体那种户外而定,每种户外运动所需的物品都不一样。但是有共同用品,我每次户外的时候带了这些:帐篷、睡袋、背包、水壶、刀、药品、相机、我自己制作的求生《小荷、里面有火柴、蜡烛、纱布、刀片、放大镜、镜子、针线、鱼钩、高锰酸钾。》还有食品、炊具因为还在读书不能玩大型的户外,没有许多专业装备。基本就这些,只要你户外几次就知道自己要带哪些东西了。||多谢指教!
我选了这个刀刀,大家都用什么样的工具?||杀猪都够了~~~~||只要你不去深山没问题的,防身,做饭够用拉,就是不知道硬度是多少!||不是吧,怕怕~||呵呵,我一般都用掌刀的……||再加一把瑞士军刀就足够了。||好东西。。杀猪用。多少米,哪买的||可以捅死人了||管制刀具||用不上,还的提防JC
最近入的一把刀:SCHRADAEXTREMESCHF3Ⅱ未开锋喜欢户外的开阔,喜欢钢铁的锋芒。作为一个刀友,随着驴行活动的增加,自然会更多地考虑户外刀具的选择和应用。此前也写过几篇户外刀具选择的贴子,但以前写的贴子后来看总不成熟,但一直无暇梳理,今日夜深人静,终于整理了一些东西出来,拿出来和大家讨论。 (一)户外用刀类型及选择前提 户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活动性质、场所时间、个人角色不尽相同。活动从普通健行、登山、穿越、野营、探路、不一而足;难度和户外环境不同、道路的状况不同;当然,从当日往返到露营过夜与多日穿越、从随团登山到作为领队,户外活动的概念不同,野外用刀的选择也旨趣各异。 结合户外用刀情况简炼起见,大致分为轻度与重度用刀两类: 1.轻度用刀所谓轻度用刀主要是普通随众登山及穿越,以单日、低难度为特征。由于国内很少原始密林,且成熟驴团皆深以呵护生态为念,不鼓励不必要的砍伐,轻度用刀的主要目的为剪除挡路的乱藤细竹等灌木、草本植物,并作为个人生活甚至腐败用刀等。 2.重度用刀所谓重度用刀主要见于难度登山、野营、多日穿越及野外生存,主要作为必要情况下的开路工具、公用或领队装备和生活用刀,并应对野外生存、对抗野兽歹人及不可预见需要。 3.选择前提选择户外刀具,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用刀干什么。在不同的户外活动和个人角色中选择不同的刀具。如果只是随团进行一般难度的登山、野营,一把大点的折刀或一把瑞士军刀足矣;如果担任领队、先锋、小组长,或是参加多日穿越、新线探勘,尤其在荒僻山路或不可预知环境,一把大型直刀必不可少(参见下述轻重度刀具选择)。 (二)户外好刀特质 1.优良钢材与热处理钢材选择与热处理工艺决定了刀具的硬度、保持度,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到刀具的锋利度。在户外我们没有充足的条件与时间打磨刀具,良好的户外刀具可以在多日的使用中始终锋利。当然,在军队生存用刀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即降低刀具的硬度,换取打磨的便利,但我们不是拿刀去杀人或撬弹药箱,所以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带保持度良好的刀具。 2.不易锈蚀户外天气与环境多变,当然不希望出门时锃亮的钢刀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就锈痕累累。相对来说,含铬等元素的合金钢相对防锈度较高,而一些硬度较好的高碳钢刀如果没有表面涂层的保护就易于锈蚀而不是最适合户外。 3.结构简单驴圈普遍认为折刀不如直刀,我想对于高难度、长时间的活动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另外,就直刀和折刀而言,因为野外有气候变化、泥浆沾染等不确定因素,有复杂刀盒(如户外圈很多人提起的奥托丛林王)、中空螺盖盒的直刀;锁定和保险机构复杂、带自动开刀功能的折刀就变得不适合,何况户外装备要的就是复杂多变情况下的绝对可靠性。 4.刀体牢固对于直刀而言,户外刀具应材料过硬、各部件安装牢靠,全龙骨(简单地说即刀身原钢条延伸至刀柄全部)的刀被认为更为可靠,而中空柄(如奥托丛林王系列刀具)相对来说不够可靠,当然这种比较的前提是做工在近似水平。 对于折刀而言,户外用刀应锁定可靠、有保险装置或刀鞘,至少在劈砍和切削时折刀不会解体、不会意外解除锁定或意外展开刀身。 5.长、厚度适中轻度用刀问题不大,毋需携带超过需要而过于沉重的刀即可。难度穿越或领队用直刀长度必须适中,过短则劈砍无力;过长则份量过重成为负担,携行也不方便。厚度也应适中,过厚则过重、锋利度也常会下降(还要参考打磨方式);过薄则劈砍力度降低且刀身强度可靠性不足。个人认为户外刀具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是要视活动性质难度而选择不同长度和厚度的刀具,通过个人的尝试及与前辈的沟通,重度使用刀具以全长32~38C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小直以全长25CM以内为宜、折刀以全长18~23CM为宜。厚度方面重度使用刀具以5~8M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含折刀)以2.5~4MM为宜。 6.刀具款型与重心位置由于户外刀具多用于劈砍和切削,刀头形制方面重度用刀以刨削型(类似博伊刀刀头,刀身自中部向刀尖渐趋尖细)、平头圆头型(刀头宽,重心略靠前)和勾型头(以前面有勾的柴刀为代表),轻度用刀含折刀以回型(刀尖较圆,优点是不易损毁和误伤)、水滴型(常见,刀尖较细,切割方便)、鸟嘴型(主要是折刀,刀尖成鹰喙形,切割挡路藤蔓非常顺手,但须小心挥舞)。刀刃形制方面,重度用刀多为平刃(平刃是平直的刃口,相对齿刃而言),用半齿(即部分刀刃为平刃、部分刀刃,绝大多数为前平刃后齿刃的形式)的亦可;轻度用刀可根据需要和喜欢选择,个人较推荐半齿或平刃,平刃切割线长,半齿可分别以平刃和齿刃应对不同的需要,全齿的折刀对付藤蔓非常拿手(尤其配合是鸟嘴型刀尖,如蜘蛛牌C12GPS折刀),但用途范围较小。刀具的重心位置对于户外用刀尤其是重型直刀的选择非常重要。户外的重型直刀选择方面,Timwang比较推荐BOWIE博伊款型,此种款型是美国拓荒时期被大量制作、应用的款型,就多数BOWIE刀来说应该说其重心控制(多数为略靠前)、厚度长度(长约33~40CM,厚约0.5~0.8CM),可谓同时兼顾了劈砍力度与安全操控,并以其常用打磨方式在户外重度使用的范畴内实现了挥刀力度、刀体强度与锋利度的平衡,形成了卓越的劈砍能力并兼顾切割、刺和拍、砸功能,个人认为是非常适用于户外的。需要指出的是,Timwang对在户外圈被奉为圭皋的冷钢狗腿或尼泊尔库克锐不持赞同态度,不是刀不好,而是不适合国内户外使用。跃进狂热和经济驱使已使国内原始森林毁伤惨重,国内山间鲜有阻路难行的乔木需要我们去砍伐何况森林资源已是匮乏,而此刀由于份量很重特别是重心过于前倾,使用中体能消耗极大,且要求操刀者有着很好的臂力和刀具操控技巧,否则可能给自己和队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7.刀柄选择户外用刀对柄材的第一要求是防滑。要在潮湿、带有手套等条件下仍能握持稳固,才能确保在劈砍等大力使用中不致脱手造成安全隐患或刀具遗失(Timwang有过带手套挥刀没抓稳,将价值数百元的刀具抛入山沟的经历);同时,要求刀柄不易在潮湿、寒冷条件下变形。综上所述,一些现代材料的柄材在户外环境下优势明显,推荐克拉通(一种有韧性的类橡胶柄)、Zytel(子托,一种表面常带有防滑花纹的类塑料材质)、G10(一种类玻璃纤维质材料,表面多有压花防滑纹)等,这些虽非贵重柄材,但在户外非常实用);而钢柄刀太滑、铝柄刀(包括做过阳极加硬电镀处理的)易于磕花、多数柄部表面光亮的刀不防滑,故不建议作为户外用刀。 8.刀鞘材料及做工刀具鞘材常见的为皮鞘、K鞘(Kydex克迪克斯,丙烯酸和聚氯乙烯合成的类塑料物质)和Cordura鞘(科尔迪尤拉,一种高韧性、耐磨而轻便的尼龙纤维材料,亦多用于高档登山包)。Cordura鞘当然好但不是特别常见;K鞘不错但有些会在局部磨花刀具表面或涂层(不过户外刀具就是用的,应无所谓);皮鞘美观舒适,只是部分皮鞘会因遇水膨胀或脱线困扰大家,但刀厂或用刀人对其作过浸蜡处理后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刀鞘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纳刀稳定,无论是搭扣还是卡壳等形式,要确保刀具在鞘内不会意外掉出、滑下,当然刀鞘本身也要牢固无解体、开裂、松脱之虞。 9.折刀锁定与保险锁定是指折刀内在刀片完全打开后扣住刀片令其不会意外收回的机构。保险则是指在折回状态下可以扣住刀片不致意外打开的机构。户外用折刀可能会牵涉到一定的劈砍等使用,锁定一定要可靠。另外,户外折刀最好有保险或良好的收刀定位机构(靠定位珠使刀片轻易不会滑出),否则,建议装入折刀刀鞘携带。 (三)轻度用刀选择及举例 其实多数人登山为此种程度,个人建议折刀即可。折刀的优势方便、安全的携行;如果时间较长、变量较多、安全要求高或没有可靠、称手的折刀,建议选择25CM以内小型直刀。如果仅为削水果等生活之用,18CM以内小折刀足矣;如果要清除一些藤蔓,建议选择20~23CM的大型折刀,当然也可以备生活所需及应对意外情况。Timwang个人常用的为Benchmade(蝴蝶)630或MOD(防卫大师)MKI、瑞士军刀德军版。Benchmade630有著简洁的刀身和不易锈蚀的S30V钢材,在此类1~2天的活动中无须现场打理保养;S30V钢材、BM630的热处理和微距齿的开锋,可以轻松一刀斩下一根足以做临时登山杖的枝条。MODMKI锋利、锁定牢固且备有保险装置,是相对可靠的刀具,能在野外给我们以信心。我有一个原厂K鞘,可将折刀打开并插入K鞘稳妥卡住,所以可在野外将其视其为直刀,通过K鞘更方面的取纳。其锋利保持度欠佳,但也更易打磨,适合长期线路。瑞士军刀德军版其实我并不喜欢瑞士军刀,想仅为优质折刀十分之一价格的瑞士军刀却集成了诸多工具,其用材做工及可靠度当然较差,且很多工具不是为户外准备的而我们却要承载它的价格和重量。但德军版瑞士军刀是我专为户外使用而购置的,因其有锁定的波浪前齿型较薄刀刃在对付乱藤、切肉削果的工作中很好用,木锯等其它的工具也能应付户外生活及腐败的大部分需求。如果喜欢瑞士军刀的朋友要Timwang推荐户外用的款型,我想首选是德军版(因为其个性而实用的主刀),其次是猎手(不是猎人)、林中人等。Timwang现在最常户外使用的轻量级刀具为蝴蝶刀630,展开长度达23CM,切削劈砍功能皆备,有一定不可预见情况下的延展功能。 (四)重度用刀选择及案例 重度使用最好用的应该是折合十至数十元的柴刀,江浙之地的柴刀头部多有一个弯勾,重量匹配、刀型设计上最为好使(这也是实践中结晶的智慧),但对我辈登山爱好者来说,携行可能有点问题(江浙山民是在腰后别一个带孔的木槽,柄在下面刃在上面)。其实适合户外重度使用的直刀很多,很高端的不说,从FallknifenA系列、Camillpus的BK系列、Coldsteel(冷钢)的16CB、37C等。由于我个人的户外刀具是专门指定的,用过的不是很多(从价格、重量、携行鞘具等角度,有的刀不舍得或不方便拿到户外去)。Timwang在户外用过手工大马士革BOWIE、FallknivenA1、CammillpusBK1和ColdStell16CB、ColdSteel大黑狗腿(库克锐)等,手工大马士革BOWIE太贵及爱锈不舍得带、FallknivenA1作为个人轻度装备过长而作为重度装备略短,所以我近几次都是使用ColdSteel的16CB。ColdSteel的16CB刀很实用,已为南北资深玩家所赞许,携行鞘具可结合登山包及腿挂(不用腿挂也不会碍事)容易轻松固定,鞘扣较紧不易意外滑出,BOWIE造型和.79mm的厚度,在劈砍力度充沛的同时不会消耗过多的体能,碳V和涂层的组合使刀硬度、保持度很高的同时不易生锈。 虽说相对略大,但户外装备还是要留有余地。Timwang对一些被户外圈追捧的所谓多用途求生刀(多指刀盒及空心刀柄中装有各种求生配件的刀,以一度被奉为户外生存上选刀具的奥托丛林王系列为典型范例)不以为然,首先户外刀的质量、强度暨可靠性是至为关键的,质量一般的空心柄在大力劈砍时让人担心其承受力,复杂的鞘扣使用不便,且盒中及柄中所配求生配件也远不如自购的适用和可靠。 (五)用刀安全事项 刀是一种危险的工具。用刀要则就是安全、安全、安全,这包括用刀者本人及其队友。结合个人教训提出以下几条意见,欢迎诸位朋友补充。 1.只选择合适自己体能、臂长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刀,如果个人体能尤其是身体协调能力偏弱,请勿使用大型、沉重的刀具进行劈砍等大幅度动作。 2.没有可靠的刀鞘请不要带直刀,没有可靠的锁定和保险(或刀鞘等)请不要带折刀。刀具的意外滑出、打开或收回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3.无论是大刀还是小刀、是劈砍还是切削,用刀前请观察身边的人等情况,以免发生不测。 4.在完全保证挥刀的收止和掌控自己挥刀轨迹的前提下用刀,避免无法收住刀或控制刀行轨迹的情况下伤及自己和队友。Timwang自己就曾因挥刀不慎造成切伤大腿并大量出血,并险些割断股动脉(仅差0.5厘米)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否在野外,切忌任刀身随重量、惯性而挥砍,每一次挥刀都看着要劈砍的目标,并在臂力能保证刀在斩过目标物后及时收住刀前行的轨迹下劈砍,否则请把开路等劈砍工作交给有经验的老驴来完成。 5.一般来说,以右手操刀则右腿前跨,并略倾斜身体将右腿藏在身后,反之亦然。因为右手操刀失控最易伤及左腿,反之亦然,Timwang本人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6.在劈砍或切削时,请确认刀可能划过的范围没有自己或别人的肢体。除了因没看清队员跟上而误伤,最易受忽视的隐患是比如我们把一段树枝或竹节抵在腿上切削,结果刀锋不小心滑开切到自己的身体。 7.行进中要确保直刀在刀鞘内稳妥安放,不会因前进、跳跃等意外跃出。折刀最好有保险或装入刀鞘,原则就是在活动过程中不会意外滑出或打开。我们在开路及行进的过程中经常会嫌麻烦,因为前面可能还要用刀而不把直刀入鞘或不把折刀刀片收回并妥存,野外道路不平情况莫测,这都是危险的习惯。 8.作为危险和私有的装备(大型直刀既使作为公共装备,也应有指定的使用者),无论是否在户外,刀具切不要随便借给缺乏用刀经验的人。另外,将刀转交给别人时,直刀入鞘、折刀收回,不要把刀锋赤裸的刀递给他人,更切忌将刀尖或刀锋面对着对方递交过去。 以上是我的一点用刀心得,因为很多驴友对刀具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文中尽可能避免刀具术语并对一些概念作出解释,【转贴】如何选择刀具或万用工具 如何选择刀具或万用工具当您在户外从事各项活动的时候,一把可以随身携带的万用刀或万用工具是一件非常好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料理食物,整理营地,或是修理装备。万用工具根据功能设计有分为很多款式,您知道如何选择一把适用的工具吗?以下的说明或许可以解答您的疑惑:首先决定你个人的需求,以下有几种型式的工具介绍: 固定刀—常见的刀具,刀刃跟刀柄采固定式结合,刀刃必须放进另外附加之刀鞘中,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如果要携带,必须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免不小心伤到其它东西。折叠刀—外型跟一般固定刀相近,但是刀刃可以折叠收进刀柄之中,携带方便,安全性高,选择时必须注意刀柄是否抓握顺手,是否附有卡榫可以固定刀刃不会任意移动。 万用刀—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瑞士刀了!刀刃可以折叠收起,根据功能的不同拥有不同款式,重量轻盈,方便携带。万用工具—功能跟万用刀相近,但是设计倾向于适用粗重的工作或是较复杂的修理工作。重量较万用刀来的重,而且拥有比较大型的工具例如钳子、螺丝起子跟锯子。 选择真正需要用到的功能,一般来说,市面上销售的万用刀或万用工具都能适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刀具适用的功能越多,重量跟体积也会相形增加,因此考虑自身的需求,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刀具,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先试用一下, 确定刀具操作是否顺手,顺手的工具,用起来才会好用。如何照顾您的心爱刀具或万用工具先用温水清洗可以在温水中加入一些洗洁剂或肥皂粉,细心的将刀具上的盐份、油脂、污垢清洁干净,在刀具旋转轴的部份尤其要特别清理干净,可以用不要用的牙刷来做清理,之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布擦拭用软布将刀具拭干;可以将小布块缠在细竹签或棉花棒上,伸入细部擦拭残余水分。最后还可以用吹风机或电风扇用冷风吹出残余水分,一定要保持刀具之完全干燥。 以润滑油注入旋转轴最后就是上润滑油了;原则上以用于精密机械的润滑油较适合,一般市面上最常见的WD-40除锈润滑剂亦可。上油的时候切忌过量,若沾染到非转轴部位的话务必将其擦拭干净,避免处理食物时沾到油渍。每次使用刀具前记得事先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再行使用。 《转贴》野外刀的选择! 在野外旅行探险一般应带两种刀,一种是小刀,一种是大刀。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这种多功能的小刀从一种功能到30多种功能不等。有主刀、开瓶器、小镊子、猎人镰刀、锯子等十多种功能,方便实用。从林生存刀从林王,是一种多用途的刀具,很适应野外探险旅行。它除主刀外,还有弹弓、小鱼叉、哨子、指南针、手术刀、铅笔、火柴、鱼钩及少量的钓线、钢丝锯、创可贴、磨刀石、缝针、别针、开罐器、反光镜、净水药片,另外刀背上有锯齿,并可组合为钳刀等。大刀应选择匕首或弯月型大而重的短刀,刀锋全长30厘米左右,重量不超过1公斤,末端深入木制柄把中。 这种到适于砍柴,并且在危险时刻还可以猎杀动物、剥皮用。 1.折叠刀 多锋折叠刀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如果你仅带一把刀,应选择那种适于通常用途、锋利且结实的刀具,从砍柴到挖野菜或给动物剥皮都用得着。有些刀柄上嵌有指南针,还有的刀柄中空,以便内放一些救命之物。但问题是,中空型刀柄可能不那么结实,刀柄上的指南针在经历几次奋力砍柴之后也失去可靠性。如果丢了这把刀,那些救命之物也就随之失去了。所以最好还是把其他救生物品放入救生箱系在腰带上。切记锋刀利刃代表着你的力量。刀在你的所有生存装备中举足轻重,应保持刀锋锐利以便随时可用,但不要误用。千万不要将刀口向树上或地下扔。保持刀锋清洁。如果有段时间不用,应擦油后放回刀鞘保存。 当历险于封闭偏远之地时,要养成经常检查刀具的习惯。这应形成条件反射,尤其是过了艰难危险之后。随时注意察看所有兜袋和物品应为探险者的第二天性。考虑到便于携带,折叠刀就很有驾驭性。木柄折叠刀给你的感觉会相对舒服一些,手上有汗时也不易打滑,而且如果刀柄由单块整木制成,就更不易把手磨得起泡了。理想的刀把是由单块圆木构成,刀柄脚横穿刀柄并于末端封紧固定。如果圆木刀柄破裂了,可以用布或麻线缠绕柄脚。而由两片木柄铆接在圆木上的刀把,容易使手起泡。且刀把容易在铆接处断裂,特别是用于干重活时。这种情况下短小的柄脚会导致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新把。 另外刀把应该固定牢固并且有一个能穿在腰带上的环。 2.月牙型弯式砍刀 这是一种马来人惯用的弯月型大而重的短刀,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过于笨重,不便携带,但对于野外生活或工作来说是很理想的。最好用的砍刀以刀锋全长约30厘米,整刀重量不超过750克为宜。刀锋面最宽处约5厘米,末端深入木制柄把中。弯月型刀刃最适于砍柴,并且刀锋前伸有利于保护握刀的手。即使相当粗的圆木它也能砍断,这对于盖棚子或扎筏都有很大的好处。弯月型砍刀的刀刃可分为三部分:A部分适于劈柴砍骨头之类的重活;B部分刀刃利薄,适于给动物剥皮;C部分刀刃也很锋利,用于材料的局部加工。B和C部分刀口不易损坏,A部分尽管锋利,但由于常干重活,所以还是容易卷曲或形成缺口。刀鞘必须带有能固定砍刀、使之安全的绊扣,还应有一扣环以便穿在腰带上。有些刀鞘在正面还有一个能装小块磨刀石的口袋。切记,砍刀刀刃划破刀鞘露出来的危险是存在的。拔刀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握刀刃所对刀鞘的那一边,这样会有危险。养成总是握刀背所对那一边的习惯。刀刃轮廓类型的选择,若过于锐尖,会很快用损;而过于精细,则容易产生缺口。 《转贴》瑞士军刀各品种 “攀登者”是瑞士军刀中最受中国朋友欢迎的款式,配备的工具都是最常用的,日常居家生活配备一把,各种工具恰到好处,一般强度不高的外出旅游活动也能适用。规格:14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8厘米,重85克。 “瑞士冠军”是功能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型号。最适合野外考察、旅行探险、旅游渡假、宿营驻扎等情况。由于功能全面、设计精巧,一刀在手令您仿佛拥有一个真正的万能工具箱,需要时象变魔术一样组合出各种应用来,是理想的装备。 它还是瑞士军刀的经典代表,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慕尼黑应用艺术博物馆、世界设计经典、收藏。不用的时候,摆在您书架上、酒柜里,浓郁的刀具文化、精湛的制作工艺,一定会吸引每一位到访的客人。规格:32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3.3厘米,重185克。 “猎人”比攀登者增加了木锯。木锯是旅行郊游工具中的最基本配置,可以对付直径5厘米的树枝,不论是锯木生篝火还是做手杖都离不开它。迷彩装与传统军刀款式的红色风格不同,更显独特的野战魅力。规格:15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重100克。 “猎手”上的曲齿小镰刀是专门设计来对付各种质地柔韧的绳索、植物的茎枝的,它能自动咬紧被削物,避免刀刃打滑,这使猎手成为正宗瑞士军刀中独一无二地专业级狩猎探险刀。因此它的刀柄上印着其独有的雄鹿头的猎手标志。因为简洁,所以更专业--欢迎您也来加入猎鹿者的行列!规格:12项功能,长11.1厘米,宽3厘米,厚1.8厘米,重100克。 “新工作冠军”是维氏正宗瑞士专业系列的极品。9厘米长的可锁定的大刀、典雅的黑色磨砂工艺波浪形手柄,配合各款强劲有力的工具,尽显王者风范。能够胜任各种超强度的使用。规格:22项功能,长11.1厘米,宽3厘米,厚2.8厘米,重208克。 “工匠名匠”是功能仅次于瑞士冠军的款式,在常规工具外备有5件特种工具:钳子不仅可以剪铁线、弯铁皮、拧螺帽,还能用来拉琴弦、弯鱼钩等等,再配合木锯、钢锯等趁手的工具,不仅能为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不时之需,还能用来完成一定强度的专业工作。所以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期间也选择这个款式作为随身工具,您也试试吧。名匠用十字改锥代替工匠的拔木塞钻,其余工具一样。规格:24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2.7厘米,重120克。 “标准”是常规工具的精装版,轻巧纤薄、携带方便。若您正想找一把较为经济但精美耐用的常规多功能工具刀,这是值得考虑的不错选择。红色标准除刀面外其余与运动标准一样。规格:12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重65克。 “登山家”最大的特色是它装备的特种工具钢锯(锉)。不仅可以用来锉平金属的披锋、棱角,锯掉螺丝、铆钉超长的部分,还能与顶端附带的指甲除垢器配合使用,随时清洁修整您的指甲,令您仪态得体、时时充满自信。 规格:18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9厘米,重100克。 “超级口袋冠军”是精致系列中功能最全面的款式。不仅有常规的生活化工具,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特种工具,别具特色。 新改进的伸缩式圆珠笔加上小发光管,替您省下再单独带笔与电筒的麻烦。规格:16项功能,长5.8厘米,宽1.7厘米,厚1.3厘米,重45克。 “典范SD”本身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精致系列,与普通典范不同的是用小改锥代替了指甲除垢器。精致系列的军刀体积特别小巧,与一把大钥匙差不多,最方便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修剪指甲、拧一下螺丝等都难不倒您。方便的生活真潇洒。规格:7项功能,长5.8厘米,宽1.7厘米,厚0.9厘米,重25克。 “野战军”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标准系列。它拥有非常适合野外使用的特种工具双排利齿木锯,直径5厘米的树枝可以轻松锯断,名符其实的野战军。规格:13项功能,长9.1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重65克。 “服务员”本身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轻便系列。功能配备简洁、轻巧,所谓工具不在多,够用正好。随身带一把,到处灵活方便。规格:9项功能,长8.4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重35克。 “新兵”本身属于维氏正宗瑞士军刀中的轻便系列。适合学生朋友日常学习、生活使用。削铅笔、裁纸、做手工、开汽水瓶、郊游野餐等全部可以用得上。规格:10项功能,长8.4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重50克 利刃偏锋-野外用刀的选择(转载) 确切的说,在野外,选择一把真正适用的刀,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和打算的用途,不要指望你的刀既能砍树又能切肉,更不要指望所有环境都只用一种刀。用途,我们在野外拿刀做什么,大致列举一下:粗活方面,砍柴,开路,砍削木头制作各种物件等,细活方面,开包装切肉隔绳子等。前者侧重于结实粗壮和合适的刀型使之有足够的劈砍力度,后者需要的是锋利灵活。两者基本是矛盾对立的。如果有把刀宣称两样活都能干,那么实际就意味着它两样活都干不好。这样看来,如果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需时间较长的野外活动,前者是必须拥有的。如果只是比较小资的露营徒步连篝火都不用生,有后者也就够了。 大体上野外用刀无非是这三类:砍刀,匕首,折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使用范围。构成基本完整的一个体系,互相补充。 一:砍刀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山民的最基本装备都有砍刀,不光是用来砍柴开路,更主要的是,和绳子塑料布相配合,它可以制造棚子,筏子,梯子,担架,背架,便桥,床,风雨衣,甚至和野兽搏斗,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大部分情况下可能用不着它,但是,一旦需要,它将成为你最得力的野外工具。一把好的砍刀需要考虑的就是优秀的刀型和坚实的刀身,它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和重量,前端必须略有下弯,重心尽量靠前,这样在劈砍的时候更有力度,这是砍刀最强调的,一把优秀的砍刀比一般的斧子更具威力,10CM直径的松木,掌握了要领,几刀就可以解决。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价值十多元的山民自制的砍刀和千元左右的冷钢狗腿(库克锐)用起来是差不多的,当然后者更锋利,不易上锈,手感更好。 对于一般的野外活动来说,考虑到砍刀相对的不便携和使用几率不多,一个5人左右的团队,带一把就可以,超过10人的话,带两把就足够了,它是最理想的团队用刀。 二:折刀折刀既是砍刀的补充,也是每个户外旅行者最常用的刀,一把合适的野外用小折刀考虑到它主要担负切削的用途,必须足够锋利,简单可靠,能够单手打开。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实在不推荐瑞士军刀这样的绣花枕头,没有刀锁,难以保养,无法单手打开,冬天戴手套更是无法使用,大部分功能在野外只具有装饰作用。所以,刀就是刀,只要能切削,就足够了。它必须放置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单手开的折刀有很多种,TANTO的刃型更方便切割,有锯齿方便割绳子和削树枝,刀把必须有足够的防滑力,必须有皮带夹可以夹在腰带上,锁定机构坚固无松动。对刀具所用钢材本身要求有足够的刀刃保持性,锋利,不易生绣。由于这么多苛刻的要求,和砍刀不同,国产的折刀似乎难以胜任,对进口刀具来说,BUCK186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当然,冷钢,蝴蝶等众多优秀刀具厂商的很多折刀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根据个人的喜欢来选择了。还有些小的直刀实际上也能担负这些任务,例如哨刀和靴刀,它们排除了折刀构造复杂重量较大的弊端,也很方便取用,但需要留神的是它们特殊的携带方式在复杂的野外有丢失的可能。 三:匕首合适的野外匕首有一定的砍的能力,尽管很有限,切割能力是必须的,相对砍刀来说它易于携带,相对折刀来说它更具有杀伤力,所以,很多情况下,只带一把匕首是不错的主意,特别是在侧重防身的情况下,毕竟它是最适合搏斗的,尽管实际上在野外它给人带来的更主要是心理上的安全感。既然指望它是有威力的刀,那么,合适的长度和重量,坚固结实,有血槽,优秀的利于手握的刀把是我们需要的,其他的则是多余的。典型的代表是CAMILLUS5684mk,皮革鞣制的握把不易打滑,恰倒好处的长度和重量,坚固耐用,有血槽,锯齿刃利于割绳子,磷化刀刃远比一般的涂层牢靠耐用,握柄端可以当锤子重击,方便的皮革刀鞘比塑料成型刀鞘更有利于在沙尘多的环境使用,也比尼龙刀鞘耐磨。市场上还有两种典型的匕首代表——M9系列和丛林王系列,前者似乎过于厚重,有点抵消了匕首相对便携的优势,后者则显得过于全能,砍的能力不如砍刀,方便性不如折刀,灵活性和杀伤力不如一般的匕首,而且结构不是很坚固,个人感觉是最华而不实的野外用刀。 四:搭配前面已经说过,一般的休闲露营带把小折刀就足够了,对于有一定危险的登山穿越,考虑到一般是团队活动,建议刀具如下配置使用,以穿越可能有小型猛兽的丛林地带为例,一个人独行,建议同时带上砍刀和折刀。两个人结伴,一个人带砍刀,一个人带匕首。六个人的团队,一个人携带砍刀,两个人携带匕首,另外三个人带折刀。当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刀具的搭配是很灵活的,我的意思是,刀具的选择,从团队的角度来考虑,会更合理一些。考虑到长途旅行某些刀具无法通过火车和飞机的安检建议自行妥善包装,用汽车快捷货运,发到目的地城市,收货人写自己的名字,留自己的手机号,人到了目的地直接去取就可以了。快捷货运效率高(一般三天到),便宜,而且从来不检查,运火箭筒都没事装备是必要地。我现在不会像原贴那样穿普通的衣裤鞋登山。装备是不是关键不重要,关键是装备好能更安全省力地活动 。因为不断有事,一直米紧,我没有钱买帐篷、冲锋衣等,但我还是买了千元左右的登山鞋、3百多元的头灯,买了快干衣、排汗衫等,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零散装备,一次高强度的活动,让我感受到装备对我的支持。对于刀方面,我现在想必须要有分情况组合配刀的概念。一、折刀我们通常去的都是一些中等以内难度的,对于队员来说,一把折刀足矣。我不当领队时,我通常拿MODMKI或BM630或德版瑞士军刀,您拿别的瑞士军刀也行。我个人认为在看了很多好刀之后,觉得相对于其盛名,瑞士军刀不是我这个刀友眼目中的好刀,但户外用,够了。德版功能偏少,但做工相对更好一些。户外折刀保持性很重要,我的德版瑞士军刀未经考验尚难评价应对不良状况时的表现。MODMKI和BM630很不错,有时候我宁愿带这两把而不是德版瑞士军刀,原因除了骚包外,还在于他们良好的保持性和锋利度让我放心,在于当折刀达到了MODMKI和BM630的尺寸,还是具有了一定的劈砍能力,我用BM630给同行MM削过临时登山杖,一刀基本就断了,很方便,对付细竹乱藤也没问题,你可以说折刀没有直刀可靠,但是它们有时比小直刀方便和安全。二、直刀在我玩过的两三个俱乐部里,通常直刀(姑且不包括FB用的小直)是公共装备,也就是说我通常在担任领队时才会带直刀。户外和野营概念里,直刀永远存在着劈砍能力与便携的矛盾,因为前者永远与长度成正比而后者恰好相反。经过与几位户外老刀友的沟通和自己的实践,通常我会推荐28~33CM全长的直刀,但是我自己却很喜欢37CM的16CB,因为它的劈砍能力是很强的。先说个总则,即使在28~33CM的概念里,我们通常需要根据野营路径的植被情况来评估选择(我自己在这区间里有明显不止1、2把的直刀),而个人认为最好带比需要更猛一点的刀,野外从来都有意外。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我一直没有FALLKNIVEN的A1,虽然我很喜欢(实用角度),我想如果我有了,也只会在路径不是很荒的情况下带它,不是怀疑它的性能,原因只是长度,28CM的力臂肯定不如33或37的(当然,我的臂力也不行,臂力好的朋友可以选择短一点的),一寸长一寸强的概念同样适用于野外劈砍。拿冷钢来说吧,SRK我不够放心,16CB又嫌太长太笨重,那么37C或许是个好选择。再说款型。至少以我很一遍的体能,我感觉能适应野外劈砍的刀不多。正如前段我驳斥其户外应用的狗腿,我在健身房认识的某肌肉男拿着我送的一把精仿狗腿,在户外一顿猛劈觉得很爽。但身上没太多肉疙瘩的同俱乐部强驴却觉得这刀太累。言归正传,在诸款型中,我认为BOWIE刀型是很适合户外应用的。此种款型是美国拓荒时期被大量应用的刀种,应该说以其重心控制注意刀脊线、刃线设计及可调控握持方法指握持位置与手指控制、微锯化刀刃,形成了卓越的劈砍能力并兼顾切割、刺和拍、砸功能,个人认为是非常适用于户外、野营的。具体推荐呢?暴有米的去拿ABSMS手工BOWIE(可以操的,刀匠考出MS都经过严格的作品测试的,平时也爱惜自己的品牌,不行了贴点邮费还能返修);稍有米的,去拿OVB、去拿冷钢的16CC、16JSM;米少可以去拿冷钢16CB、37C、CAMILLUS的BK系列(BK1的设计其实很有意思,也适用于野外,但样子我不喜欢);没米的兄弟建议是先别下手拿仿,多赚多等。在野外旅行探险一般应带两种刀,一种是小刀,一种是大刀。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丛林生存刀(有名丛林王),是一种多用途的刀具,很适合野外探险旅行。它除主刀外,另还有弹弓.小鱼叉.指南针.手术刀.铅笔.火柴.鱼钩及少量钓线.创可贴.磨石.缝衣针.别针.开瓶器等工具,另外刀背上有锯,并可组合为钳刀等。大刀应选择匕首或弯刀,刀锋全长30厘米左右,重量不超过1Kg,穿心刀柄。这种刀适于砍柴,并且在危险时刻还可以猎杀动物.剥皮用。但如果你仅能带一把刀,应选择那种适于通常用途,锋利且结实耐用的刀具,从砍柴到挖野菜或给动物剥皮都用得着。有些刀柄上嵌有指南针,还有的刀柄中空,以便内放一些救命之物。但问题是,中空型刀柄可能不那么结实,刀柄上的指南针在经历几次奋力砍柴之后也失去可靠性。如果丢失了这把刀,那些救命之物也就随之而去了。所以最好还是把其它救生物品放入救生包系在腰带上。切记:锋刀利刃代表着你得力量。刀在你的所有生存装备中举足轻重,应保持刀锋锐利以便随时可用,但不要误用。千万不要将刀口向树杈或地上扔。保持刀锋清洁。如果有段时间不用,应擦油后放回刀鞘保存。当历险与封闭偏远之地时,要养成经常检查刀具的习惯。这应形成条件反射,尤其是过了艰难危险之后。随时注意察看所有兜袋和物品应成为探险者的第二天性。考虑到便于携带,折叠刀就很有驾驭性。折叠刀给您的感觉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应选择轻便.开启顺畅,刀刃锋利的折刀,选择半齿刃可以帮助你非常轻松的切割绳索,尽量选择刀柄材料轻便的,如铝材,木材,聚酯,合成塑料等,另外刀把应该固定牢固并且有一个能穿在腰带上的孔。 [转帖]给刀友的几条忠告 此帖是别人的原创,转到这里与大家共勉,以下是原文: 曾经有一个爱好者论坛,不过不是刀的,他们对爱好者有一些比较中肯的忠告,我觉得写的不错,但是处于对原作者的尊重,我不便贴过来,干脆自己稍微借鉴改编一下,以示刀友的兄弟们.改的不好,大家看懂意思就行. 1.别为了买刀而买刀.要买你真正想要的刀 2.买自己喜欢的刀,而不是别人喜欢的刀 3.选择尺寸合适的刀 4.多一点耐心等待,可能会省下一些钱 5.锋利度是一种相对概念 6.我们玩的刀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 7.基本不要考虑为了增值而买某把刀 8.世上没有一把完全适合你的刀,也没有所谓的终极目标 9.你懂得越多,你就会对你的刀要求越多,同时,抱怨也越多. 10.所谓限量有时只是市场需要的一种叫法. 11.不要在意他人的评价 12.不要用刀的价值来衡量人 13.好好保养你的刀-----(这一点,我认为是精华)||关于刀的帖子要顶起来||帮主:许久不见你的踪影,原来在世外桃园研究刀去了!佩服!||介绍下从哪入的,转几个连接。||萧大哥,我服你了。我看着都晕,你还写出来!||帮主丢棍耍刀,下次带我们出去见识哈你的牛刀送分||我能记住一点,就是大的收获!||好贴,用力顶一个||真是好帖!学到好多!建议:对我们非刀友的门外汉,要是能配上图片就好了......||刀~~~详细.可是看得辛苦||详细有见解。。厉害||以上相关资料是我从喜好户外运动的刀友处汇编而来的,对于有过玩刀经历的同学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但对于那些还没有入门的同学,因为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所以很有必要针对这个群体做一些建设性、实用性的指导。专业刀友可飘过。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用刀概况一起无非三类:一、居住地周边的短期驴行、成熟路线。【A建议用刀】折刀(最好半齿)【B理由】1、一般不用开路,路线也是按事先计划中行进,大直刀没有很大用处。带上也是增加背负、加大行进难度。开辟营地还不如带个便携式工兵铲,我在乳源大峡谷穿越的时候就是这样带的,当时峡谷内没有现成的平坦营地来搭建帐篷,工兵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铺平地面,清除砾石。2、带瑞士军刀的话,说实话有点重,主刀还有点略显单薄。而且功能虽多,但短期居所周边驴行也用不上。价钱还有点小贵,丢失了可惜。3、一般地清除藤蔓、切个小树枝做杖、炊事用刀以及防身、紧急状况下救援用刀等,折刀都可以完全胜任。半齿可以加大切割效率。【C选购建议】国产主打。说实话,不是专业的刀迷,用原装进口的折刀去户外的有点浪费,而且价格不菲。这些年,国产品牌的保持性、可操作性、安全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如果不差钱的话,人民币300以下的进口刀建议不要入。一些国内网购商店往往打着进口刀具的名号,价格在几十元的千万不要买。不小心买了,也不要用了,都是一些很粗糙的仿品,小心手指。以下是几个国产品牌折刀具使用心得,同学们可以参考:1、三刃木:国产第一个量产的折刀成熟品牌,品质很稳定,价格大众化(一般在RMB50以内)。男同学可以选9系列,女同学选7系列。缺点是款式单一。2、NAVY:国产品牌的后期之秀,曾经给著名的蜘蛛刀做过代工。款式新颖,样子凶悍,刃材用料比较扎实,适合男同学以及个性人士。但价格一般在RMB100左右,产量比不上三刃木,成本价就上去了。3、BEE,SUN:这两个是新兴国产品牌,性价比有一定优势,可作尝试。(三刃木907A)(三刃木710)(NAVY大老鼠)||二、长假远行【A建议用刀】瑞士军刀,最好带锯条。【B理由】1、直刀和折刀很难经过车船飞机的安检。2、小瑞的多功能和稳定性可以提供长假远行可靠的保障【C选购建议】男同学最好选111系列,女同学选91系列。购买最好到TB的商城,亚马逊等正规的网购店选购,几十元的仿品请远离,就是一堆废铁。至于选哪种型号的,我觉得猎手也好,德军也可以,其实其他的型号也行,关键在于要带锯条,这才是户外必须的。小瑞德军小瑞猎手||三、探路、不确定路线的丛林穿越等。【A建议用刀】直刀,弯刀(劈砍能力突出)【B理由】1、开路过程中砍荆棘、砍藤蔓,砍灌木、砍竹子非大型直刀、弯刀不可。2、开辟安全营地,伐木取火,防野生动物袭击,防歹徒袭击等。3、领队尽可能带上,协作至少一人带。【C选购建议】因为国内刃长超过10CM都属于管制刀具,一般国内正牌厂家都不生产长刀(三刃木9系列折刀刀刃都是9.9CM)。那么国内网购商店长刀都是什么情况呢?根据相关资料,总结如下:1、小作坊和所谓的名家专门为刀迷设计制造的。这些刀具基本上没有开锋,价钱昂贵,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当然不适合户外。2、少量通过不同渠道从国外进来的正品刀,也是天价,基本上都是千元以上。3、国内某些厂家给国外品牌代工的长刀后,有些所谓的尾单。4、国内小厂家的精仿进口刀。以上3、4可以考虑作为户外长刀。3的话是要靠机遇的,相当于检漏,性价比极高,但不熟悉的很容易被JS忽悠。4我觉得值得推荐,注意是精仿,不是高仿或者粗仿。因为精仿的进口刀,无论从刃材上,结构上都和正品相差无几,甚至某些方面有超出(这不是妄言,是刀友测评结果),但价格大众化(RMB100-300)。比如精仿的冷钢16CB精仿的RAMO4精仿的狗腿||声明:以上图片和刀的型号是应驴友要求举例说明内容而已,请广大驴友不要缘木求鱼。||漂亮!||支持分享驴友里带刀的不多了解刀的更少有兴趣了解刀的知识可以到刀友论坛去看看资料库里好东西太多了,对装备知识和了解更多一些我想对驴行是有益而无害的||很漂亮的到,学习一下||又爱又怕,小狗腿...||柴刀,确实是开道利器,农村千百年来实践应用产生的东西到了今天还是有他的应用价值。缺点就是刀型设计不利于放包里携带。||一切都是瞎扯,农村用的毛镰刀在户外最好用||看来超哥很有心得体会,大家多交流交流。但个人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在户外毛镰刀在斩割茅草类时有优势,优势在于轻巧,节省体力,效率高,易携带,劣势是粗一些(比如手臂粗)的灌木树枝等很难砍断;砍刀在砍比较粗的灌木藤树枝时会很好用,优势是效率高;劣势是重,消耗体力,不易携带。||LZ萧大侠N年未见,原来练刀去了||一个问题,这些刀都怎么带呀?安检怕都是要被没收了||磨好刀准备进山是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速箱卸油螺丝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