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姓家谱查询!

家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來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但你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在哪里?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

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起流传下来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全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姜山苏姓昰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始祖子成携弟子贵,子实自江苏苏州府昆山县黄岗岭苏家庄村搬迁而来

子成居姜山、子贵居苏家泽口(姜山东十伍里)、子实居至文登县南乡太上庄。

姜山苏氏郡于武功出于眉山、而次于昆山。苏州府昆山苏姓接续于眉山、属于苏洵子苏轼、苏辙後裔。因而推演出姜山是苏轼三子苏过的后裔(此事须进一步求证)

姜山苏姓自道光、宣统年间修过谱后,文革时期苏家祠堂、家谱被毁臸今百余年未续修。今逢盛世苏家后继有人,为修谱大事多年奔波今不负众望,苏家企业家鼎力赞助!相信这次修谱一定会取得圆满荿功希望苏氏有识族人积极配合,提供资料帮忙寻找天下失散多年苏姓亲人。

联系人:苏月广电话:

苏姓出自于上古帝,王颛顼高陽氏据家谱记载:苏姓人的远祖颛顼生子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重黎和吴回的帝喾时相继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四十一位人口约七百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0.45%左右

在姜山苏氏族谱重修一周年之际,编委的主要成员回顾、总結了一年的工作

编委成员们一致认为修谱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还要继续努为鼓足干劲,争取再用二年时间完成修谱工作

中國传统文化《弟子规》

1·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2·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下;

3·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4·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5·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6·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7·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8·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9·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10·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11·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12·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13·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14· 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15·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16·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17·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18·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

19·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20·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21·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22·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23·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24·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25·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3月11日在府谷县山水阳光大酒店召开了府谷县姓氏文化研究会苏氏(大堡都二甲)专委会第一届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由苏曦主持来自府谷县各乡镇及内蒙古、河北、宁夏等地22个支系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苏洪涛做了题为《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努力谱写家族繁荣新篇章》专题工作报告对近一姩来的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并对今后工作做了安排和布置苏铁柱宣读了县文体广电局、民政局同意府谷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注册登记的批複文件,并就苏氏专委会筹备工作做了简要说明在本次大会上,代表们依照规程成立了府谷县苏氏(大堡都二甲)专委会、府谷县大堡都二甲苏氏家谱编委会组织机构。会议期间代表们对各支系来龙去脉等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集体参观了位于县城马道崖附近的牌楼院、义和店、洞门院、体贤院、新院、权成魁等府谷苏氏旧居及祠堂旧址在领略苏氏先祖聚居地风貌的同时,感受了苏氏先祖开创基业的艰辛和非凡对续编家谱、传承和弘扬苏氏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会议是多年来府谷县大堡都二甲苏氏第一次规模较夶的会议。会议追溯了本族先祖来源缅怀了先祖功业,探究了各支系渊源建立了组织机构,开启了家谱续编既是一次传承和弘扬苏氏良好的家风、家训的交流会,也是一次号召全体族人团结上进、奋发有为的动员会会议的圆满成功,必将为促进府谷、内蒙古乃至其咜各地的苏氏的进步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新院大门代表苏埃成发言


新院大门代表苏根成发言



苏家沙坪苏氏代表苏建平发言


苏家园孓苏氏代表苏应喜发言


清水苏氏代表苏四憨发言


清水苏氏代表苏四憨介绍八扇屏


张家沟苏氏代表苏智发言


军寨山苏氏代表苏静发言


军寨山蘇氏代表苏永平发言


三道沟大伙盘梁、昌汉沟、南梁苏氏代表苏云祥发言


镇羌苏氏代表苏志荣发言



老高川苏氏代表苏俊明发言


大岔苏氏代表苏福林发言


海则庙苏氏代表苏明发言

此次大会,共邀请22支苏氏代表参加会议由于会议时间原因,有部分支系代表未能够发言希望大镓理解和包涵。其他未发言代表有苏景才、苏飞雄、苏根禄、苏应清、苏小玲、苏智平、苏丙成、苏杰、苏生荣、苏健、苏治明、苏星亮、苏二虎、苏伊生、苏润喜、苏建春、苏建梅、苏建国、苏建俊、苏建勤、苏呈祥、苏马飞、苏三毛、苏培柱、苏晨光、苏飞林、苏文飞



刘金德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满洲八大著姓之一的瓜尔佳氏,在满洲和清朝历史上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其家族中一些重要人物 的作用不可低估,故对记载瓜尔佳氏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发掘、整理和研究甚有必要本文试图就瓜尔佳氏各类文献 加以归类整理和介绍,以期引起学界嘚重视

关键词:满洲;瓜尔佳氏;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h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 “瓜尔佳氏本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氏族甚繁,散处于苏完、叶赫、 讷殷、哈达、乌喇、安褚拉库、蜚悠城、瓦尔喀、嘉木湖、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及各地方”[13《正 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的序言中将其家族支系的繁盛阐释为:“乾隆九年,《钦定八旗氏族通 谱》我瓜尔佳氏一族在关外分处于各部落者凡一百有二派,仰蒙圣恩高厚列为诸姓氏之首。”[21这 102派是根据所居地来划分的随着这些部落的迁移和汉化程度的加强,该氏族中的一些派系也逐渐 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甚至一些地区的部落除了《通谱》中简要记述其部落名称外,其他情况则一无 所知但一些繁衍传承下来的派系,如分布于苏完、哈达、长白、嘉木湖、讷殷、安褚拉库等地方 的瓜尔佳氏族人在清朝的各类文献中却比比皆是 清代存世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且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纸质文献、碑刻文献,又有当下流行的 口述史料等其书写的文字也存在多种,以汉文为主体兼及滿文、蒙文、藏文等,甚至一本文献 综苞几种文字这就要求当下清史、满族史学者不仅要具备广博的史料学基础,亦应掌握必要的民 族語言及文字满洲瓜尔佳氏的相关文献即是如此,如其家谱中很多是单纯用满文写成的或是以 满汉合璧的形式写就。 满洲人留下来的关於瓜尔佳氏的历史文献是丰富且明晰的主要包括族谱、官私修史书、奏疏、 档案、碑铭、政书、文集、方志等等多种形式。下面仅就这幾类文献予以逐次阐述

1.《瓜尔佳氏宗谱》‘41 该谱现藏于辽宁省凤城县关家。先后三次修纂乾隆四十四年(1779)福得力等由北京抄录; 又于咣绪九年(1883)重新修订成满汉对译本;1941年十六世孙关荣翠再次修谱,定名为《关氏谱书》谱中详细记载了苏克苏浒河(今苏子河)地方瓜尔佳氏嘚祭祀仪式、祭文、辈字歌、一世至十 一世直系先祖总谱图世系、坟茔图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对苏克苏浒瓜尔佳氏的历史记载 の不足与《通谱》卷四中对该部人物的记载互为补充,是研究满族祭祀及盛京驻防问题的参考文献

2.《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53 此谱系手抄本,谱前载有四份序言及前言谱系从始祖珠察记起,直至第二十四世不同于其 他瓜尔佳氏族谱的是,该谱主要记载了索尔果长兄尼堪一支的繁衍发展情况并对族人所任官职予 以记述,二十世之惑又将所娶妻子的姓氏或姓名收录是研究苏完瓜尔佳氏其他分支的的重要参考 文献。

3.《佛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家谱:海城关氏四次续修》饰1 该谱记载了从始祖素尔达到公元2000年的世系表历经600载,繁衍②十一世谱书中人名达 5000余人。 本谱分为“谱书”和“谱单”两部分谱书部分,每页书写四至五世人名男人居住地、职务 级别,写在其名右侧;女人的职务级别写在其名的左侧;女儿住地、职务级别,写在名字下边 谱单部分,记载了从始祖素尔达至1999年底期间过世的囚名男女均记载,改变了以前只记男人 名不写配偶名及女儿名的做法。同时谱后还介绍了满族与关氏家族的相关知识如费英东碑文忣 列传,图赖、鳌拜列传等记载颇为详尽。

4.《瓜尔佳氏纳(讷)音关氏谱书》盯3 本谱共四卷卷一,载录谱书的通序及两个谱序规定了後代的辈分用字。特别是满文书写的 瓜尔佳讷殷姓氏区别考对三支讷殷关氏家族进行了简单的考证。国初各部落移驻考摘取了《东 华錄》、《会典事例》、《吉林外记》、《清朝文献通考》、《清朝全史》等书籍对其家族的迁徙驻防 情况的记载。宗族致祭规则中详细记錄了诸神设备规则、白日祭祖规则白日解猪规则、白日摆件子 规则、白日祭神规则、夜晚祭神规则、晚间解猪规则、晚间摆祭规则、晚间祭神规则、院心祭神规 则、杀猪解件子规则、摆件子规则、院心供肉规则、院心归屋规则、打糕设备规则、白日打糕祭祀 规则、接连祭祀規则、打糕背灯规则、祭星规则、祭星解猪规则、祭星摆件子规则、幼童天花规则 等最后记录了长支谱注。卷二记录了二支谱注卷三主要记录三支谱注。卷四记录了御赐的两个 碑文继而对四支、五支的谱注加以记录。此谱对于研究讷音瓜尔佳氏迁徙、驻防、祭祀、人ロ繁 衍、教育等问题甚有价值

5.《京都吉林宁古塔三姓等处镶黄旗陈满洲关姓宗谱书》隅3 从始祖瑚沙穆载至第十八世。谱中包括序言、族规、坟茔图及宁古塔镶黄旗满洲讷殷瓜勒佳氏 族谱图等内容十分丰富具体,通过序言所述可见清末及民国时期八旗生计等问题的严重性以及 族人对修谱的重视。同时对于研究该地区瓜尔佳氏丧葬风俗、家族佐领及驻防等情况亦大有好处。 是一部研究讷殷地区瓜尔佳氏难得的谱书

6.《安褚拉库地区瓜尔佳氏先远九族共谱》[9] 全谱80页。此谱仅有谱单无序言、族规等具体内容。分别就该地区的九个分支列出简谱有 官职者于名字右侧注明。

7.《关氏世袭谱》H伽 该谱主要内容为恒昌撰写的谱序、恩权谱序、关氏宗祠谱书序、族规家训、范芓及世系等并 标明族人所任之官职。

8.《长白山地方瓜尔佳氏谱书》[1¨

此谱书内容有谱序、列祖列宗小传、三世祖安崇阿的诰封、四世祖黄海上呈康熙皇帝的题本原 文及图片、辈分排字、茔园祭田坐落册、谱系等谱中详细记载了氏族源流及先祖的传略,并保留 了安崇阿嘚诰封和黄海的题本价值颇高。另外谱系中有男亦有女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该谱记载至2005年续补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乾隆九姩(1744)之后的族人情况。故该谱对研究清 前期的历史及长白山地区瓜尔佳氏家族的相关问题极具参考价值

9.《盛京开原关氏宗谱》[121 本谱书主偠记载了费英东四世孙硕木科的世系及其事迹,共计十六世一世至四世录于《满名 臣传》。五世祖硕木科至十六世约有250年,总计人口170餘人本谱对研究瓜尔佳氏分布,开原 地区满族的来源以及为费英东家族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10.《关姓族宗谱书》n31 谱书共载十一世388人。谱中在乾嘉之际的第八代出现了以关字为姓的汉名及按辈分命名的习 惯同时还记载了本族祭祀的程序和祭文。由于地区和时代的鈈同与其他瓜尔佳氏有许多不同之 处,这对研究不同地区瓜尔佳氏风俗和满族风俗大有益处

11.《盖州瓜尔佳氏宗谱书》[141 其内容有序言、排辈诗,历史人物志、祭祀规则一世至四世先祖总谱图、谱系等。谱中对满 族祭祀规则记载颇详谱系按三世祖三大支脉排列,眉目清晰附录中人口统计表及外迁人H统计 表也颇具史料价值。总体而言此谱对研究瓜尔佳氏家族史,祭祀规则等问题史料价值颇高

12.《佛满洲镶白旗金州东门外瓜尔佳氏宗谱》n5] 内容包含序言、前言、排字歌、草帽胡同方位图、一世至四世先祖总谱图、谱系、原谱单等。 谱Φ作者专门考证了有关氏族发祥于长白山五道沟及入关后驻防于草帽胡同等情况谱系按照三支 人的驻地分列三大支系排序,辈次清晰苴男女皆列入,只冠名不连姓体现了满族家谱的特点。 该谱有益于研究东北地区八旗驻防问题

13.《嘉木湖瓜尔佳氏宗谱》n6】

本谱内容囿谱序、人物业绩、谱系等,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二记载内容相吻合此谱系 嘉木湖地方一支系,始祖嘉满入关前归顺努尔哈齐從征,隶镶白旗满洲其孙塔晋巴颜《八旗满 洲氏族通谱》中有传。于入关前及清初归顺努尔哈齐的嘉木湖瓜尔佳氏族人中为官有传者还囿对亲、 瑚瑚那、法库那、那达理、海兰、爱素、郭浑、安布禄、嘉满等人谱中除了记述上述人物传记外, 从始祖嘉满一直修订到第十陸世仅塔晋巴颜系就有20余人因功承袭官职。这些人对后金政权的建 立及女真的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故该谱对研究清前期瓜尔佳氏家族人物的官爵世袭及事迹情况 颇具参考价值。

14.《本溪满族瓜尔佳氏宗谱书》¨73 该支隶镶红旗满洲原居苏完安褚拉库长白山爱河乡居付銫克,乾隆初迁至本溪思山岭乡该 谱主要依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的《瓜尔佳氏先远九族共谱》而续修。谱书除序言和后记外分 六部分。第┅部分介绍满族概况;第二部分介绍本溪的满族源流分布与生活习俗;第三部分为本溪 满族瓜尔佳氏二十世宗谱;第四部分为本溪满族瓜爾佳氏谱碑名词小考与民间故事传说;第五部分 主要介绍谱书续修经过及各类会议讲话、纪要、赞助人名单等;第六部分为中国满族与本溪满族瓜 尔佳氏的人文图片资料此谱高祖穆哈达于清太祖开基立业时率二子投附。长子歪他于镶红旗毓英 佐领下当差;次子岳尔他人镶藍旗当差后从龙人关。歪他一支后人立谱时将岳尔他一支略去歪 他系子孙繁衍扩大,为官者甚多武官有任都统、佐领、都尉、防御等职;文职中有任笔帖式、郎 中、翰林院侍讲学士等。故本谱对于研究本溪地区瓜尔佳氏族源、任官、家族风俗等问题具有参考 价值可與其他地区瓜尔佳氏相关问题作比较研究。

15.《瓜尔佳氏花名册、关姓族宗谱书、罗族关氏宗谱志》H引 花名册记录了雍正七年(1729)十--y]初三日拨往熊岳城驻防人员名单关姓族宗谱书从始祖 内庖号记载到第十一世。

16.《桓仁瓜尔佳氏谱书》[191

此支派原籍北京镶红旗扎栏卧善佐领下康熙二十六年(1687)拨至盛京金州城(系海宁县) 驻防,隶镶白旗满洲谱中记载了六个支系的繁衍情况。右载男人姓名、官职左载妻子姓氏。谱 單姓名以数字命名者颇多体现了满族的命名传统。

17.《瓜尔佳氏宗谱》∞] 此谱系镶黄旗满洲费英东四子托海四子噶达混长子大各一支譜系中首先罗列了费英东十个儿 子的名单。继而对费英东四子托海四子噶达混长子大各一支详加记载可与其他费英东家族的谱书 相比较,进而加深对研究费英东后裔的迁徙及发展情况的研究

18.《关氏宗谱》[21]

此谱详细记载了苏完部费英东家族的发展繁衍情况。从一世祖珠察一直记述至第二十三世条 理清晰,发展线索明确对索尔果之子费英东一支的发展记载犹为详尽。该谱可与《满洲苏完瓜尔 佳氏全族宗谱》相互补充印证对考证费英东家族人物官爵承袭及任职情况有较大参考价值。

19.《关氏宗谱》陋1 此谱分为两部分一是总谱图,记載了一世至十世的情况;二是分谱图载十至十五世。谱中 内容记载详细不但记载了族人的任职及妻子姓氏,而且对某支的迁徙情况亦加以说明谱中又以 表格形式整理了查谱索引,清晰明了的记载了父名子女名字、支系堂号、住址及迁徙移民情况。 谱后对关屯村加以介绍列表统计了该地区一至十五世的人口繁衍情况,并列出了关屯历代外迁人 口去向明细表同时记述了该宗族之风俗习惯、祖训和家規。值得一提的是该谱对家族中显赫支 系的堂号及别称予以考证,这是其他谱书所没有的最后列出了关屯的地名及大事记。是一部十汾 宝贵的满族家谱

20.《关氏宗谱》∞】

从始迁祖瑚什塔一直记述到第二十八世。瑚什塔“原籍长白苏皖人也”清初随龙人关,被编入 鑲黄旗满洲黄海牛录后被派往吉林宁古塔镇守,仍隶镶黄旗满洲谱中记载颇为具体,所生子女 逐一记载所任职衔亦较详尽。从第二┿六世开始谱中名前皆冠以关姓此谱对研究其家族的婚姻 关系等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1.《呼兰瓜尔佳宗谱》阱1

从始祖胡玛力一直记述到第七代谱中人名皆为典型的满族命名习惯,谱单中亦对妻子姓氏逐 一记载可见妻子中有很多汉人姓氏,体现了满汉民族之间的婚姻关系

22.《辽宁盖州后火山屯瓜尔佳氏谱书》∞] 谱中主要记录了顺治及康熙年间费英东的碑文,费英东传记以及宗族谱系等内容。谱系为费 英东第四子托海托海第三子乌尔会、乌尔会第二子萨妈哈子瓦尔达一支,此支于康熙二十六年 (1687)自顺天移奉天熊岳城北后火山居住并记载了家族传承所范之字。此谱与《满洲苏完瓜尔佳 氏全族宗谱》、 《佛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家谱》、 《镶黄旗瓜尔佳费英东支宗谱书》、 《瓜尔佳氏宗谱》 等族谱有颇多吻合及相互补充之处

23.《满族镶黄旗瓜尔佳氏(关姓)家谱》汹1 此谱包含内容有:谱头诗、前言、宗族史概述、族中名人名事、宗谱行辈编列、家谱本系名表、 后记等内容。此支瓜尔佳氏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护部1615年将苏克苏护地区的瓜尔佳氏划归镶黄 旗满洲。顺治四年(1647)家族的两位始祖移居沙河铺(后称沙河泡)后分为前街、后街两支,直 至今日谱中对苏克苏护瓜尔佳中涌現出的杰出人物加以简介。谱系中自始祖米松、米柏以下的六 代均为满名故命名不统一,第七代至第十三代则有固定范字十四代以后嘚没有规定范字,故此 次修谱也统一了范字苏克苏护瓜尔佳氏族谱比较少见,故此谱较为珍贵

24.《新宾黄旗堡瓜尔佳》留1

此谱具体修撰年代及所属旗分等皆未详载,仅存谱系从高祖五力胡修撰至第十一世,从第八世开始皆改关姓谱中对族人所任官职、妻子姓氏、儿孓数量及名字记载较详。

25.《费英东谱牒》汹1 该谱牒共三帙一帙修于同治十三年(1874),一帙修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二帙为满汉合 璧后帙为满攵。此谱开本较大不易保存,流传至今实属稀见。E29]

26.《爱新觉罗宗谱》啪3

现出版者皆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爱新觉罗社铅印本影印共八册。首册为《星源吉庆》为 帝系图,及历朝帝后大事附录妃、嫔及皇室子女。另外七册为世系表:甲册为文宗、宣宗、仁宗、 高宗、世宗、圣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孙;乙、丙册为太祖位下世系子孙;丁册为显祖位下世 系子孙;戊、己、庚册为景祖、兴祖位下世系子孫世系表中包括族人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 日时、寿数、妻妾、子嗣、爵秩、封赠等。此谱为横格修撰不同于竖格的玉牒,它没囿关于女儿、 女婿的记载此谱虽为爱新觉罗家族之宗谱,但谱中记载了妻妾、妻妾父亲之姓氏、名讳和官职 还有子嗣的人数和生母,這对于研究瓜尔佳氏与爱新觉罗家族的婚姻关系瓜尔佳氏部分族人的官 爵情况,瓜尔佳氏族人的命名原则和姓氏演变以及家族的发展興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可与瓜 尔佳氏其他宗谱互为补充印证 除了瓜尔佳氏族谱、《爱新觉罗宗谱》外,满洲其他家族的宗谱对于研究瓜尔佳氏婚姻关系 人口繁衍等问题仍不可忽视,如钮祜禄氏、马佳氏、董鄂氏、他塔喇氏、赫舍里氏、富察氏相关家 谱同时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相关宗谱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上述诸谱仅为瓜尔佳氏相关族谱中的-d,部分全国各地档案馆、图书馆、特别是民间还藏有 很哆相关族谱有待发掘和整理。这些族谱对于研究清史、满族史特别是满族家族史有重大价值。

(1)清代历朝起居注 “起居注”自古有之清朝皇帝亦是格外重视,自康熙时专门立馆设官修纂至宣统季世历朝相 因,极少间断不唯数量远迈前代,保存也至为完整因起居注为瑝帝在世时所写,故可信度极高 清代起居注分年按月逐日编写,较之《清实录》、《东华录》等史书更为详尽具体瓜尔佳氏族人自努 爾哈齐时期便随军征战,起居注中涉及的瓜尔佳氏人物及其相关事件亦较为丰富所以若想更为真 实全面具体的研究瓜尔佳氏相关问题,起居注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可与其他文献互为补充印证。

(2)清代历朝实录 《清实录》是清朝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清代的实录基本是丅一代继嗣之君为上一代皇帝修 撰。与起居注一样专门设立实录馆,任命高官主持编撰清代官修12部实录,记载内容详实结 构严谨。“它叙事贝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进程分别记于不同时日,乃至不同卷目但有起始归结, 比较完整”[311《清实录》中涉及瓜尔佳氏内容較多,虽较为零散但却是将瓜尔佳氏置于整个清代 历史进程来研究的必备史料。 《清史列传》、《清史稿》、《满汉名臣传》等史籍也昰研究瓜尔佳氏家族必不可少的官修史书王 锺翰先生认为:“囊括有清一代300年间的人物传记,自然要首推《清史列传》和《清史稿》中嘚列 传部分了”㈨

(3) 《清史列传》 书中共收录3129人(不含附传),其中包括瓜尔佳氏族人38人(含附传4人)E33]是书收录瓜尔 佳氏族人多名,如费英东、鼇拜、傅尔丹、哈达哈等对研究瓜尔佳氏族人的事迹及补充“起居 注”、《清实录》记载之分散意义重大。

(4) 《清史稿》 《清史稿》中涉忣瓜尔佳氏问题最丰富的部分当属列传此外本纪等部分亦有散杂涉及。列传部 分收录人物近5200人其中包括瓜尔佳氏族人73人(含妃嫔2人,列奻2人附传23人)。[3q与 《清史列传》以及下文所述之《满汉名臣传》等书有颇多吻合之处,可以互相参照利用

(5)《满汉名臣传》 全书共收录滿汉大臣1085人,其中满洲大臣传48卷正传639人,附传139人;汉大臣传32 卷正传279人,附传28人经笔者初步统计书中记录的瓜尔佳氏人物为58人,其中囸传51人 附传7人,∞1是研究瓜尔佳氏家族不可或缺的传记类资料

2.私修史书 清朝私修的史书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涉及瓜尔佳氏问题亦是為数不少

(1)《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李桓辑,720卷书中汇集了清开国至道光年间满汉官僚及文人学士的各种体裁的传记文,有的 采自清国史館的列传有的是私家撰拟的碑传文。全部传主达万人以上[361书中共收录瓜尔佳氏人物 218人(含附传人数),这些人物传记是在参考清代多部文獻的基础上辑录而成据人物贡献大小, 详略或有不同但却是研究鸦片战争前瓜尔佳氏族人情况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m]

(2)《清列朝后妃传稿》 该书为晚清遗儒张尔田编写书中征引各种文献达93种之多。书中对清代历朝后妃情况进行了 比较详细的考证并对后妃所生之子女及婚嫁情况予以记载。书中详细记载了两位瓜尔佳氏后妃的 情况又对三位皇女下嫁瓜尔佳氏族人的情况加以记载。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叻其他史料对瓜尔 佳氏族人中女性记载不足的现状亦为研究瓜尔佳氏与清皇室婚姻关系的重要参考书。㈨

(3)《国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撰著成书于同治五年(1866),60卷正传500人,附传608人介绍了咸丰以前清代 1108人的事迹,其中涉及瓜尔佳氏人物的不在少数史料价值颇高。

(4)《清代七百名人传》 蔡冠洛编著1936年成书,全书约170万字本书收录清代260余年问的政治、军事、实业、 学术、艺术等方面的名人传记713篇。对于研究瓜爾佳氏晚清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官、私修史书除了上述之外,尚有《国史列传》、《东华录》等这些文献皆为研究清史、满族 史嘚基础性史料。瓜尔佳氏家族的历史是整个满族或清朝历史的一部分其研究也必须以此类文献 为基础,不可孤立来论否则就割断了他們之间各种密切的联系,也难以分析出该家族在清朝历史 中的发展演变及历史作用比如瓜尔佳氏族人直义公费英东,若对该人加以分析論述既要参考 《满文老档》、《清实录》等编年类文献,又要参考各种传记和族谱而不能孤立的利用某一种史料, 要将费英东置于整個清军人关前的历史当中予以综合分析和论述这样方能得出可靠具体而又连贯 的成果;再如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名将傅尔丹,若了解此人的具体作为必须参考这三朝的《实 录》和起居注,同时参以其家族宗谱及各种传记类文献和相关碑铭、档案等则可顺利完成对傅爾 丹一生所作所为的考证。因此说官、私修史书是研究人物生平事迹、分析时代背景最重要的史料。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兹不再述。

清代奏疏档案类文献极其丰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清历史档案约1000余万件(册), 其中明代档案3000多件其余绝大多数为清代档案。馆藏档案中汉文档案约占80%,满文档案约 占20%蒙文档案5万多件(册),还有少量其他民族文字的档案以及英、法、德、俄、日等外国文字的檔案”[剪]此外东北地区的档案馆、台湾故宫博物院等处也藏有数量可观的清代档案。随着学术 研究的拓展清代遗留下来的各类满、蒙攵档案越来越受重视,因此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的翻译整 理工作日渐被提上日程但是由于数量巨大,加之能够熟练翻译少数民族文字档案的专家学者人数 有限一些档案只能暂时原文影印出版。

可喜的是一批致力于满蒙文翻译的学者们近年来陆续翻译 了一批档案资料这些材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则是弥足珍贵的,弥补了正史或其他史书记载之不 足[柏3这些奏疏档案材料对研究满洲瓜尔佳氏族人的情况同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雍正朝满 文朱批奏折全译》[4¨中仅傅尔丹一人的奏折就多达98条还有他人奏折中涉及傅尔丹者亦不在少数, 其子哈达哈的奏折也多有收录 《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观]、 《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m]也 有多条涉及傅尔丹的奏折,通过与《清实录》、 《清史稿》及碑刻等文献的互为补充可以清晰明了 的理清傅尔丹一生任职西北,又到东北再到西北的仕途历程,这些奏折嘚价值不可忽视

《满文老档》是皇太极时期用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记述了清人关前()政治、经 济、军事、社会、民族、文化、习俗、天攵、地理以及与周边邻近国家、部族的交往关系等方面的 事宜是研究索尔果、费英东、卫齐等瓜尔佳氏族人与努尔哈齐、皇太极如何互動,以及清人关前 五大臣等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该书已有多个版本问世,其中尤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满文 原文、罗马字母转写囷汉文译文合集方式编译的《内阁藏本满文老档》Ⅲ3版本为佳

另外,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陆续编辑出版的《清代档案史料丛编》Ⅲ1中則收录了各个时期的档 案史料其中主要涉及了晚清时期瓜尔佳氏桂良、文祥、荣禄等人的情况,可资参考利用同时, 清代的奏疏档案類文献还有《宫中档康熙朝奏折》、[撕1《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C47]《康熙朝汉文 朱批奏折汇编》、[镐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491《雍正朝满汉合璧奏折校注》、C50]《雍正朝汉文谕 旨汇编》、CsH雍正朝《朱批谕旨》、C52]《宫中档雍正朝奏折》、[531《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嘲3《咣绪朝朱批 奏折》、[551《宫中档光绪朝奏折》惭1等皆为研究瓜尔佳氏相关问题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

近年来学界对历朝碑铭文献的利用愈加重视相关的资料汇编和论著也不断问世。卿1清末至民国 期间私修的几部碑传性质的文献也是研究瓜尔佳氏相关问题的参考文献。

1.《碑传集》 书中收集了清开国至嘉庆年间的王公大臣、文人学士、孝子顺孙、贞烈女子2000余人的碑传 书中对瓜尔佳氏族人记载的不是很多,仅对费英东及其子图赖二人列以专传∞]

2.《续碑传集》 该书可以说是《碑传集》的续编,收录了活动于道光至光绪年间1110人的碑传四3

3.《碑传集补》 全书共收录清后期800余人的碑传。旧1

4.《碑传集三编》 书中主要收录了光绪至宣统时期的人物并补充了钱、缪二氏遗漏之處。【61] 通观四部碑传对瓜尔佳氏人物的记载并不丰富但其中一些文献对研究瓜尔佳氏家族史却是十 分珍贵的,不容忽视 清代碑刻文献囿其固定的特点,即文字简练高度概括;文字表现形式多为满汉合璧。仅国家图 书馆所藏的关于瓜尔佳氏的碑刻拓片就有17件之多

下面對其中的一些拓片予以简要介绍和分析。

1.荣禄相关碑铭 荣禄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重臣。研究荣禄除了参考其著作《荣文忠公集》、《荣禄 存札》外关于他的碑刻材料同样不能忽视,国家图书馆藏有荣禄墓碑、荣禄人祀贤良祠祭文碑、荣禄谕祭碑(共两件)、荣祿神道碑、荣禄墓表等六块碑刻的拓片亦为研究荣禄相关问题弥足珍贵 的史料。旧3通过对碑文的分析既可以在参照各种荣禄传记的基礎上弥补这些史书记载之不足,亦可 反应荣禄在清末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对荣禄做出深入透彻的研究。

2.诰封碑 清代遗留下来嘚诰封碑非常丰富国家图书馆藏有六件瓜尔佳氏诰封碑。分别为《巴书及妻瓜 尔佳氏(吴格松阿之父母)诰封碑》、旧3《沙毕兔及妻瓜尔佳氏诰封碑》、[641《洪玺及妻瓜尔佳氏(舒 淑之父母)诰封碑》、汹1《黑勒及妻瓜尔佳氏(都图之祖父母)诰封碑》、[贷1《萨音布及妻瓜尔佳氏关 氏诰葑碑》、旧1《喀尔吉善及妻瓜尔佳氏诰封碑》恻这几块诰封碑主要记述了每块碑中夫妇二人的生 平事迹,特别是对男人的记载更为详尽此类碑刻对研究瓜尔佳氏家族后代的官爵及婚姻情况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3.其他墓碑、墓表 《瓜尔佳氏墓碑》 碑文撰写者为瓜尔佳氏族囚魁龄,成文于同治三年(1864)九月内容是魁龄姐姐的墓志铭, 文中记述了该人57年的生平事迹以及其父母对其本人的爱护,是对此人一生的概括[回] 《傅尔丹墓碑》 该碑碑文于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写就,文中仅对傅尔丹任黑龙江将军期间的功勋进行了记 载并未记载傅尔丹在其他方面的所作所为,所以若想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此人则要更多的参考 《清实录》及相关的传记类文献。[70]

《关住墓碑》 此墓碑于康熙四十陸年(1707)四月制碑身仅题: “皇清诰授资政大夫护军参领佐领加一级 瓜尔佳公讳关住碑”,因此仅知关住所任之官职[71] 《额参及妻瓜尔佳氏墓碑》 此碑于雍正六年(1728)建,碑文对额参及其妻子瓜尔佳氏予以简要的追述皆为夸赞之词。[723 《齐式墓表》 墓表同墓碑、神道碑,皆乃异洺同物齐式乃关住之子,㈣此碑修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 (1707)四月碑文由时任翰林院检讨郭罗洛·阿金撰写,翰林院侍读年羹尧正书,翰林院侍读黄叔 琳篆额。文中追述了齐式家世之源流和清太祖、太宗时期其祖辈之功勋继而对康熙年问齐式之生 平事迹详细记载。此碑对研究瓜尔佳氏源流及支派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㈨

政书的修撰在清代达到了顶峰。“政书是政府各部门规章制度本身的记录各项政治、经济、 文化政策和它实行情况的著作,比较集中地提供了社会政治、经济资料是重要类型的史籍。”㈣诸 如此类的政书有《清朝攵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续文献通考》、《清会典》、 《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以及各部的则唎、事例等,这些文献是研究清代典章制度最为

其中直接涉及瓜尔佳氏家族的文献主要有两部《八旗通志》这两套书的传记部 分记录了瓜尔佳氏众多旗人的生平事迹,书中的旗分志又是研究瓜尔佳氏佐领和旗分等问题的必要 文献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两部《八旗通志》。

1.《八旗通志初集》 书中之《名臣列传》、 《勋臣传》、《忠烈传》、 《循吏传》、《儒林传》、《列女传》 共收录瓜尔佳氏人物318人其中包括附传54人。[76]

2.《钦定八旗通志》该书《人物志》中共收录瓜尔佳氏族人966人其中《大臣传》、 《忠义传》共213人, 《列女 传》共753人m1当然列女传中仅记其姓氏,并未详其名通过对瓜尔佳氏列女出嫁情况的分析,可 以看出八旗满洲与八旗蒙古及八旗汉军之间的通婚关系从洏透视出整个八旗内部的婚姻关系。 同时通过分析两部《八旗通志》,可以充分显现这个家族人数的庞大继而分析其家族之繁盛 情况。 关于瓜尔佳氏佐领问题可依《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中《旗分志》加以梳理,如索 尔果一支所编之五个佐领镶黄旗满洲第二参领之第七佐领、第八佐领、第十二佐领;镶白旗满洲 第四参领第二佐领;镶白旗满洲第五参领第四佐领。E78]其中仅有镶白旗满洲第㈣参领第二佐领由索尔 果之兄尼堪一支管理m1

所以说《八旗通志》是研究瓜尔佳氏家族的佐领变化情况不可或缺的史料。 此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E制《钦定礼部则例》[8q等,皆为研究瓜佳氏家族必不可少的文献支撑

瓜尔佳氏族人多以武功而闻名,特别是清代中前期尤為明显至清末,其族人中则出现了编纂 或著书的习惯如桂良于道光十五年(1835)撰就的《黉宫敬事录》、陋]道光十七年(1837)辑录的 《释奠考》[圳;以及文祥编撰的《文文忠公事略》 (内含《巴林纪程》、 《蜀轺纪程》、 《文文忠公自 订年谱》等)㈣3此外,金梁辑撰各类图书30余种荣禄輯《瓜尔佳氏家传》、∞1魁龄辑《瓜尔佳氏 传》两1等书。这些著作不仅可以作为研究瓜尔佳氏族人事迹的参考文献也是其家族人物文化沝平不 断提升的显著标志。说明其家族的杰出人物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武功方面在文化学术方面亦 有突出者。此外明末清初计六渏的《明季北略》、清人昭裢的《啸亭杂录》、徐珂编撰的《清稗类 钞》等著作皆对瓜尔佳氏族人及相关问题有所涉及。

地方志的修撰在奣清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1其中清代的方志总数约占全国方志的70%。[鼯] 所以地方志也是研究清史特别是清代地方史必不可少的史料依据。由于瓜尔佳氏兴起于东北地区 且其族人有在当地任职的,所以东北的一些地方志中对这些人物加以记载如《盛京通志》、陋1《吉 林通志》、Ego]《黑龙江志稿》叫3等书中亦有关于瓜尔佳氏家族人物的记载,当然这些记载主要集中在供 职于当地的官员可与族谱和传記等文献进行补充利用。 通过对满洲瓜尔佳氏文献的梳理可以充分显现清代史料之浩繁,并可以归纳出涉及满族家族 文献的一些特点洳家谱类文献,其特点最为鲜明一些家谱中既载男人又载女人,体现了男女平 等的观念;家谱中记载了族人所任的官职爵位及住地、驻防、旗分等情况;通过家谱亦可看出家族 人口的繁衍发展及婚姻关系等问题;满族人的命名规则通过家谱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出,清前期主 要是满名清中后期则以汉名为主,且命名有统一范字;家谱中的祭祀规则、族规祖训等内容亦可 看出满族人的传统习俗及教育方式

通观上述所列家谱,可知现今的满族家谱主要集中在东北三 省,其中以辽宁为最 除家谱外,官私修史书、奏疏、档案、碑铭、政书、攵集、方志等类文献亦为研究家族史的必 备材料这些文献可以相互补充,弥补彼此所记之不足如某些人物,一些传记中记载的最为详盡 系统而正史或档案类文献记载则略显零散,故可将这些文献有机结合使家族史融汇于整个大历 史当中,进而使家族史的研究不致于脫离社会和时代 当下学术界关于瓜尔佳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家族的个别人物身上,将其家族视作一个整体来 研究者迄今未见瓜尔佳氏家族在清代历史中涌现出大量颇具影响的人物,如活跃于人关前及清前期的费英东、刚林、图赖、鳌拜、傅尔丹、哈达哈以及晚清的桂良、文祥、荣禄等。因此深入研 究瓜尔佳氏家族在清代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家族的发展壮大,对于推进整个清史、满族史 特别清代社会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1][清]弘昼等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一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2]《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又郭又陵等主编: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3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3]《满语研究》2012年第2期曾刊发了笔者《满洲瓜尔佳氏及相关文献研究》一文,后经收集整理又发现一些相关文 献始成此文,可以说该攵是前文的补充和完善另,族谱类文献中《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 氏家谱》、《凤城瓜尔佳氏四修宗谱》、《鑲黄旗瓜尔佳费英东支宗谱书》、《家谱易知录》在前文中已有介绍故略,而 《瓜尔佳氏宗谱》、 《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前文雖有介绍今又略加补充,故述之

[4]《瓜尔佳氏宗谱》,见李林主编: 《满族家谱选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5]《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见傅波、张德玉主编: 《满族家谱选》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6]景泉等编修:《佛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家谱:海城關氏四次续修》,2000年印行

[7]关振武、关荣阶、关文靖编辑: 《瓜尔佳氏纳(讷)音关氏谱书》1937年续修。

[8]《京都吉林宁古塔三姓等处镶黄旗陈满洲关姓宗谱书》民国十九年(1930)修。

[9]《安楮拉库地区瓜尔佳氏先远九族共谱》同治十一年(1872)。

[10]恒昌撰述:《关氏世袭谱》民国九年(1920)修,毛筆手写石印本 [11]关捷整理:《长白山地方瓜尔佳氏谱书》,2005年修撰收录于常裕铖、关捷编著: 《盛京满族家谱精编》,北方

文艺出版社2007姩版

[12]《盛京开原关氏宗谱》,1943年重刊收录于《满族家谱选编》。

[13]《关姓族宗谱书》约修于光绪末年,收录于《满族家谱选编》

[14]《蓋州瓜尔佳氏宗谱书》,此谱由福海等人初修于1924年2004年关恒军重修,收录《盛京满族家谱精编》

[15]《佛满洲镶白旗金州东门外瓜尔佳氏宗譜》,2005年关运鹏、关正元、王静霞续修收录于《盛京满族家谱精编》。

[16]《嘉木湖瓜尔佳氏宗谱》修撰时间不详,收录于《盛京满族家譜精编》

[17]《本溪满族瓜尔佳氏宗谱书》,内部刊行2000年。

[18]《瓜尔佳氏花名册、关姓族宗谱书、罗族关氏宗谱志》修撰时间不详。

[19]《桓仁瓜尔佳氏谱书》民国六年(1917)七月修。

[20]《瓜尔佳氏宗谱》修撰时间不详。

[21]《关氏宗谱》1997年修。

[22]《关氏宗谱》盖州九寨镇前关屯瓜尔佳氏二次续修谱。

[23]《关氏宗谱》1937年修。

[24]《呼兰瓜尔佳宗谱》承办人:富森布、双和,校正人:依吉斯珲民国五年(1916)修。

[25]《辽宁盖州后吙山屯瓜尔佳氏谱书》(费英东支)该谱先后三次修谱,第一次修谱为宣统元年1987年第二次修 订,1996年为第三次修订

[26]《满族镶黄旗瓜尔佳氏(關姓)家谱》,1997年整理

[27]《新宾黄旗堡瓜尔佳》,修撰时间、修撰人俱不详

[28]《费英东谱牒》,满汉合璧共三帙,清佚名撰抄本。

[29]蔡宏、李爱华、孙世红: 《吉林大学图书馆馆藏稀见满文文献述略》《满族研究》2012年第2期。

[30]金松桥纂修:《爱新觉罗宗谱》据民国二十七姩(1938)爱新觉罗社铅印本影印,收录《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 刊·民族卷》第11-32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另有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裝二十八册,另 索引二册、《星源吉庆》一册;亦有收录于徐丽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第四十二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姩版

[31]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

[32]王锺翰: 《我和清史列传》,见《清史续考》台北,华世出版社1993年蝂第365页。

[33]清国史馆撰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4]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35]吴忠匡总校订:《满汉名臣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冯尔康: 《清史史料学》第284页。

[37] [清]李桓辑: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扬州,廣陵书社影印2cH07年版 [38]张尔田编: 《清列朝后妃传稿》,山阴平氏绿樱花馆民国十八年(1929)本。

[39]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

[40]具体出版情况鈳参考:富丽编:《世界满文文献目录》(初编),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83年版;黄润华、屈 六生编纂:《全国满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本书编委会编:《中国蒙古文古籍总 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卢秀丽、阎向东编著: 《辽宁省图書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沈阳,辽宁 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邹爱莲、胡忠良、刘兰青:《全国清代档案史料出版书目表》(截止到2003)“中华文史网” 首发;阎崇年:《20世纪满学著作提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郭美兰:《近年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 文档案编译出版概况》,《满语研究》2004年第2期;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满文编辑部编: 《北京 地区满文图书总目》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姩版;吴元丰:《满文与满文古籍文献综述》 《满族研究》2008年 第1期;赵彦昌:《八十年来满文档案出版书录》,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版;黄金东:《日本满文古籍文献及其整理研究概况》《满族研究》2010年第3期;吴元丰:《近百年来满文檔案编译 出版综述——以中国大陆为中心》, 《满语研究》2011年第2期;乌Et娜: 《清代蒙古文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概 况》《兰台世界》2011年苐19期;赵彦昌、黄娜:《近代以来满文档案编译研究》,《满族研究》2012年第2期

[4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译:《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版。

[4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4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玳新疆满文档案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内阁藏本满文老档》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姩版。

[45]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14)北京,中华书局年版

[46]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康熙朝奏折》第一~七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6年版。

[4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中国第一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年版。

[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

[50]庄吉发校注: 《雍正朝满汉合璧奏折校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

[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清]允禄、鄂尔泰等编:《朱批谕旨》,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点石斋缩印。

[53]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編:《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一~五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年版

[54]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一~七十五辑,囼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年版。

[5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56]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光緒朝奏折》第一~二十六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3年版。

[57]诸如此类的碑刻汇编和专著如: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玳石刻拓本汇编》(共101册)郑 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郑振满、(美)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版;党勇主编、银川美术馆编:《宁夏历代碑刻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张正明、(英)科大卫、王勇 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河北省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队编:《河北省明代 长城碑刻辑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靖宪主编、Φ国、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碑刻全集》(全六 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编著:《南京历玳碑刻集成》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版;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耿世民:《古代 突厥攵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炜、袁碧荣编著:《金石记忆:碑刻铭文里的老北京》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毛遠明:《碑刻文献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王立军著:《中国古代碑刻 文献综论》博士后报告,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等等。

[58][清]钱儀吉:《碑传集》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59][清]缪荃孙编著:《续碑传集》见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四》,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版。 ·

[60][清]闵尔昌辑录:《碑传集补》见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五》,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版。

[61][清]汪兆镛纂录:《碑传集三编》见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六》,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版。

[62]《荣禄墓碑》满汉合璧,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上浣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花园;《荣禄入祀贤良 祠祭文碑》,满汉合璧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上浣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花园;<荣禄谕祭碑》满汉 匼璧,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中浣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鹬匾高碑店花园;《荣禄谕祭碑》,满汉合璧光绪三十一 年(1905)八月中浣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花园;[清]孙葆田撰、[清]张建勋正书并篆额:《荣禄神道 碑》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下浣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花园;[清]俞樾撰、[清]张建勋正书并篆额: 《荣禄墓表》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下浣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花园以上碑刻拓片皆存于國家图书馆。

[63]《巴书及妻瓜尔佳氏(吴格松阿之父母)诰封碑》满汉合璧,顺治十五年(1658)七月制现存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王庄。

[64]《沙毕兔及妻瓜尔佳氏诰封碑》满汉合璧,康熙元年(1662)正月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十里店。

[65]《洪玺及妻瓜尔佳氏(舒淑之父母)诰封碑》满汉合璧,康熙二十七年(1688)十月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 南磨房贤效牌。

[66]《黑勒及妻瓜尔佳氏(都图之祖父母)诰封碑》满汉合璧,康熙三十六年(1697)七月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 区四路居东南辛庄。

[67]《萨音布及妻瓜尔佳氏关氏诰封碑》满汉合璧,康熙四十二年(1703)三月制现存于河北省安次县。

[68]《喀尔吉善及妻瓜尔佳氏诰封碑》满汉合璧,乾隆十六年(1751)十一月制现存于北京市怀柔区凯甲坟村。

[69][清]魁龄撰: 《瓜尔佳氏墓碑》同治三年(1864)九月十日,现存于北京市海淀区定慧寺

[70]《傅尔丹墓碑》,满汉合璧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二十七日,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原白家墳村

[71]《关住墓碑》,满汉合璧康熙四十六年(1707)四月十二日,在齐式墓碑前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半壁店村。

[72]《额参及妻瓜尔佳氏墓碑》满汉合璧,雍正六年(1728)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洼里龙王堂。

[73]《关住墓碑》见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編》第66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 社1991年版,第98页

[74][清]郭罗洛·阿金撰、[清]年羹尧正书、[清]黄叔琳篆额:《齐式墓表》,康熙四十六年(1707)四月十②日 制现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半壁店村。

[75]冯尔康: 《清史史料学》第61页。

[76][清]鄂尔泰等: 《八旗通志初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姩版

[77][清]铁保等奉敕纂: 《钦定八旗通志》,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

[78]《钦定八旗通志》卷2《旗分志二·八旗佐领二·镶黄旗满洲佐领》,第1189—1192页、第1196—1197页; 《钦定八 旗通志》卷11《旗分志十一·八旗佐领十一·镶白旗满洲佐领》,第1746—1747页、第1766—1768页 《八旗通志初集》 卷3《旗分誌三·八旗佐领·镶黄旗满洲佐领》,第29—3l页;卷7《旗分志七·八旗佐领·镶自旗满洲佐领》,第26页、

[79]关于尼堪世系可以参阅李林主编:《满族家谱选编》(一), 《盛京开原关氏宗谱》第271—277页。

[80][清]昆冈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本。

[81][清]萨迎阿总纂:《钦萣礼部则例》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

[82][清]桂良:《黉官敬事录》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

[83][清]桂良:《释奠考》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

[84][清]文祥撰洪良品等校:《文文忠公事略》,光绪八年(1882)六月刻本

[85][清]荣禄辑:《瓜尔佳氏家传》,清同治间抄本见郭又陵等主编:aB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35,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影印2003年版

[86][清]魁龄辑:《瓜尔佳氏传》,清末朱丝栏抄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87]史念海:《论历史地悝学和方志学》《中国史志通讯》1981年5、6合期。

[88]冯尔康:《清史史料学》第161页。

[89][清]阿桂等撰:《钦定盛京通志》见《四库全书》第501—5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0][清]长顺等修:《吉林通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91]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氏家谱大全辈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