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第一届公司羽毛球赛新闻稿在那城市举行

奥运会羽毛球赛_百度百科
奥运会羽毛球赛
1873年,在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Badminton)庄园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几个从印度退役回来的军官,用球拍和球(香槟酒的软木瓶塞插上鹅羽毛的)隔着宴会桌对击。此游戏很快被英国人广为接受并流传开来。因此,人们以伯明顿(Badminton)这一地名为此项运动命名。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诞生于印度的普那。
1878年,英国制定了统一和渐趋完善的羽毛球比赛规则。
1899年,举行了第1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1903年,在都柏林举行了世界最早的由和英格兰参加的羽毛球国际比赛。最早的羽毛球场地两端宽,中间网处窄小,形状类似古代的计时器—沙漏。
1934年,由加拿大、丹麦、英格兰、法国、爱尔兰、荷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创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当年,第一任主席汤姆斯爵士捐资制作了一座奖杯,该奖杯作为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赛的流动奖杯颁发,所以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赛又称汤姆斯杯赛(Thomas Cup)。
1948年,举行了第1届比赛,每3年举行一次,每场比赛有5场单打、4场双打,共9场比赛,比赛两天完成。1984年改为每逢偶数年举行,并将9场制的比赛改为5场制,分别是3场单打,2场双打。
1956年,由世界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尤伯夫人捐赠的奖杯,作为世界羽毛球女子团体赛的流动奖杯。1956年举行第1届尤伯杯赛(Uber Cup),每场比赛由3场单打、4场双打,共7场比赛组成。1984年改为与汤姆斯杯同时同地举行,采用同样的5场制比赛方法。
1977年,在瑞典的马尔摩举行了首届(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设5个单项比赛,原为每逢奇数年举行,现改为每年举行一届。
1989年,在印尼举行第1届苏迪曼杯比赛(Sudirman Cup)。印度尼西亚向国际羽联捐赠了以印度尼西亚人苏迪曼名字命名的奖杯,作为世界羽毛球男女混合团体赛的流动奖杯。苏迪曼杯赛由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5场比赛组成。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每年组织的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World Grand Pris)总决赛始于1983年。前3届只设男女单打2个项目;1986年开始设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5个项目。该项大奖赛分成若干站,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举行。根据赞助商提供比赛奖金的数量,将比赛分成6个星级。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根据参赛者各站比赛累计的成绩积分作为每站比赛选手的依据。自2001年起,总决赛停办。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简称世界羽联。[1]
奥运竞赛规则
赛前,采用挑边的方法(抛硬币)来决定发球方和场区。挑边赢者将优先选择是发球或接发球,还是在一个半场区或另一个半场区比赛。输者在余下的一项中选择。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于2006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年度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实行二十一分的新赛制。2006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汤姆斯杯和上率先试行三局二十一分的赛制。这一赛制将成为今后所有羽毛球国际大赛的通用赛制,第29届奥运会也将采用这一赛制。二十一分的赛制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减少运动员受伤以及电视转播等方面较十五分制有更大的优势。
世界羽联21分制实行每球得分制,所有单项的每局获胜分皆为21分,最高不超过30分。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先到21分的一方赢得当局比赛。如果双方比分为20比20时,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直至双方比分打成29比29时,那么先到第30分的一方获胜。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先发球。
:当发球员得分数为0或偶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在各自的发球或接发球;当发球方的分数为奇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双打:比赛中,当比分为0或偶数时,球由右发球区对角发向对方场地的右接发球区;当比分为奇数时,球由左发球区对角发向对方场地的左接发球区。比赛中,只有当一方连续得分时,发球员必须在右或左交替发球,而接发球方队员的位置不变。其它情况下,选手应站在上一回合的各自发球区不变,以此保证发球员的交替。
双打比赛无论是在开始还是在赛中,皆为单发球权,也就是说每次一方只有一次发球权。发球方失误不仅丢失发球权也将丢失1分,如果这时得发球权的一方得分为奇数时,则必须是位于左发球区的选手发球,如果此时得发球权的一方得分为偶数时,则必须是位于右发球区的选手发球。
双打比赛只有接发球队员才能接发球,若其同伴接发球或被球触及则“违例”,判发球方得分,当发球被回击后,球可由二人中任一人击回,不得连击,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双打比赛发球时,发球队员和接发球队员必须站在规定的发球区和接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他们的同伴站位可以不受限制,但不得妨碍对方。运动员发球和接发球顺序有误,已得比分有效,纠正方位或顺序。
赛中间歇方式
每场比赛均采用三局两胜制。当任一方在比赛中得到11分后,比赛将间歇1分钟;两局比赛之间的间歇时间为2分钟。
比赛中常见的违例
过手违例——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发球员的拍杆应指向下方。否则,将判违例。
过腰违例——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员的腰部。否则,将判违例。
挥拍有停顿——发球开始后,挥拍动作不连贯,将判违例。
脚移动、触线或不在发球区内——自发球开始至发球结束,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两脚都必须有一部分与球场地面接触,不得移动,且都必须站在斜对面的发球区内,脚不得触及发球区或接发球区的界线。否则,将判违例。
最初击球点不在球托上或发球时未能击中球,将判违例。最初击球点不在球托上是指发球时,球拍先触及羽毛或同时击中羽毛和球托。
发球时,球没有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将判违例。如:发出的球没有落于对角的场区内或不过网,或挂在网上、停在网顶等。 球从网下或网孔穿过或触及或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将判违例。
球触及球场或其他物体或人,将判违例。 击球点超过网的向上延伸面,即在对方场区上空击球,将判违例。
运动员的球拍从网上、网下侵入对方场区导致妨碍对方或分散对方注意力或妨碍对方、阻挡对方靠近球网的合法击球,将判违例。
同一运动员连续两次挥拍击中球,或双打的同方两名队员连续各击中球一次,将判违例。
球停在球拍上,紧接着被拖带抛出,将判违例。
运动员严重违反或屡次违反比赛的连续性的规定或运动员行为不端,将判违例。如:擅自离开比赛场地喝水、擦汗、换球拍、接受场外指导等,或故意改变球形或破坏羽毛球或举止无礼等。
重发球时,原回合无效,由原发球员重新发球。
除发球外,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判重发球。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被判违例,将重发球。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将球发出,判重发球。
球在飞行时,球托与球的其它部分完全分离,判重发球。
对该回合不能做出判决时,将判重发球。
出现意外情况,判重发球。
第一局比赛结束时,双方应交换场地。
若局数为1∶1时,在第三局比赛开始前,双方应交换场地。
在第三局比赛中,领先一方比分达到11分时,双方应交换场地。
若应交换场地而未交换时,一旦发现应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2]
一、  发球不受对方干扰,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球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发到对方接球区的任何一点。采用变化多端的发球战术,常常能起到先发制人、取得主动的作用。因此,发球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采用发球战术时,眼睛不要只看自己的球和球拍,应用余光注视对方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发各种球的准备姿势和动作要注意一致性,给对方的判断带来困难,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发球后应立即把球拍举至胸前,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位置,两脚开立,身体重心居中,但一定注意重心不要站死。眼睛紧盯对方,观察对方的任何变化,积极准备还击。
(1)发  这是单打中常用的发球,要求把球发到对方端线处,迫使对方后退还击,给对方进攻制造难度。虽然弧线高,飞行时间长,但由于离网距离远,球从高处垂直下落,后场进攻技术差的对手较难下压进攻。把球发到对方左、右发球区的底线外角处,能调动对方至底线边角,便于下一拍打对方对角网前,拉开对方的站位。特别是左场区的底线外角位是对方反手区,更是主要攻击的目标。但发右场区的底线外角时要提防对方以直线平高球攻击自己的后场反手区。如把球发到对方接发球区底线的左、右半区的内角位,能避免对方以快速的直线攻击自己的两边。
(2)  发平高球,球的飞行弧线较低,但对方仍然必须退到后场才能还击。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对方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对策,回球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球队飞行弧线的控制,应看对方站位的前后和人的高矮及弹跳能力而定,以恰好不给对方半途拦截机会为宜。落点的选择基本与发高远球相同。
(3)  发平快球(或者平高球)和网前球配合,争取创造第三拍的主动进攻机会,著称了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发球,球速很快,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性发球,球速很快,作为突袭手段如运用得当,往往能取得主动。但当接球方有所准备时,也能半途拦截,以快制快,发球方反会处于被动。发平快球时球的落点一般应在对方反手区,或直接对准接发球的身体,使对手措手不及
(4)  发网前球能减少对方把球往下压的机会,发球后立即进入互相抢攻的橘。把球发到前发球内角,球飞行的路线较短,容易封住对方攻击自己后场的角度。发球到前发球线外角位能起到调离对方中心为止的作用。特别是在右场区发前发球线外角位,能使对方反手区出现大片空档。但对方也能以直线推平球攻击发球者的后场反手。如果预先提防,可用头顶球还击。发网前球也可以发对方的,造成对方被动。最好发网前球时配合发底线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二、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虽然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但由于发球时受到规则诸多的限制,使发球不能给接发球者带来太大的威胁。发球者发球只能发到对角线的接发球区内,而接发球者只需防守半个不到区域,却可还击到对方整个场区。所以,接发球者若能处理好这一拍,也可取得主动。
(1)接发高远球、平高球  一般可用平高球、吊球或杀球还击。但如对方发球后站位适中,进攻时要注意落点的准确性。若用杀球、吊球还击,自己的速度要跟上;如果对方发球质量很好就不要盲目重杀,可用高远球、平高球还击,伺机再攻,或者用点杀、劈杀、劈吊下压先抑制对方。
(2)  可用平推球、放网前或挑高球还击。当对方发球过网较高时,要抢先上网扑杀。接发网前球的击球点应尽量抢高。
(3)  要观察对方的发球意图,随时要做好准备。借用对方的发球力量快杀空档或追身都能奏效,也可借助反弹力拦吊对角网前。
三、反手球  就所有的运动员而言,后场的反手击球总是或多或少地弱于正手击球,相对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有的运动员还不能在后场用反手把球打到对方端线,所以对于对方的反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1)  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档,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
(2)对反手较差的对手  后场反手较差的人,经常使用头顶击球、侧身击球、侧身弓击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由于头顶、侧身击反手区时,身体重心、身体位置要偏向左场区的边线,因而可以重复攻击对方的反手区,使其身体为止远离中心。这样本来是对方优点的正手区就出现大片的空档,成了被攻击的目标。当对方打来半场高球的时,扣杀落点的选择应是∶如对方移动慢,扣杀落点应在他刚离开的为止。因为在快速移动中要马上停住再回转身来接杀球是很困难的。迫使对方在后场用反拍击球时,要主动向前移动位置,封住网前,当对方在后场用反手吊直线或对角网前球时,就可以很快上前扑杀或搓、勾,为下一拍创造主动的机会。
四、  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打到对方后场两角,在对方不能拦截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球的飞行弧线,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使用平高球压底线时,如配合劈吊和劈杀可增加平高球的战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平高球的落点和杀、吊的落点拉得越开效果越好。
五、拉、吊结合杀球  此战术是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上来回奔跑。使用这种战术时,对不同特点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拉、吊方法。对后退步法慢的可以多打前、后场;对盲目跑动满场飞的可使用重复球和假动作;对灵活性差的应多打对角线,尽量使对方多转身;对后场反手差的仍通过拉开后攻反手;对体力不好的可用多拍拉、吊来消耗其体力,然后战胜之。
如能熟练地使用平高球、劈吊和网前搓、推、勾技术,快速拉开对方,伺机突击扣杀,则这一战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由于一体成型(jointless)很难使羽拍的重量分布合理而且扭力较差所以很少采用据我所知仅有低档carbonex8000采用,而拍框和拍杆分开制造再用内置T型接头(Built-in T-joint)技术连接的羽拍其各方面性能都要好的多。
六、吊、杀上网  先在后场以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对方还击网前球时,迅速上网以贴网的搓球,或勾对角,或快速平推创造半场扣杀机会;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向后退的过程中把球直接杀向他的身上。
七、  首先要明确过渡球是为了摆脱被动,为下一拍的反攻积极创造条件。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是比赛中的重要一环。被动时要做到∶首先争取时间调整好自己的位址和控制住身体的重心。从网前或后场底线击出高远球是被动时常用的手段。当处于不停地跑动追球的状态时,或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时,都可以打出高远球,以赢得时间,恢复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处境。其次,利用球路变化打乱对方的进攻步骤。在接杀球或接吊球时要把球还击到远离对方的地方,以破坏对方吊、杀上网的连续快速进攻。如果对方吊、杀球后盲目上网,而自己的位址较好时,则可把球还击到对方底线。
八、  这一战术是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了自己的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这种开始固守、乘虚而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有时效果也较好。
羽毛球双打比单打每方增加一名队员,而场地宽度仅增加92厘米,接发球区还比单打缩短了76厘米。因此双打从发球开始就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由于进攻和防守都加强了,这就更加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攻善守,反应灵敏。特别是对发球、接发球、平抽、挡、封网、扑、连续扣杀、接杀挑高球及防守反击等诸多技术,要求更高。两名队员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打法上攻守衔接及站位轮转协调一致,是打好双打的关键。
由于双打的后发球线比单打短,在双打中若发高远球,接发球方可以大力扣杀,直接争取主动,同时又较少有后顾之忧。因此站位往往压在靠近前发球线处,对发球者造成很大的心理上和技术上的威胁。所以,发球质量、路线的配合、弧线的制造、落点的变化对整个双打比赛的胜负意义极其重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比赛的双方若水平差不多则胜负取决于发球质量。
1.  发球的站位不同,对发球的飞行路线、弧线、落点和第三拍的击球都有关系。  A、发球者紧靠前发球线和中线  这种站位始于反手发网前内角,球过网后球托向下,不易被对方扑击。由于站位靠前,也便于第三拍封网。但站位靠前不利于发平快球,一般是发往前内角位球配合发双打后发球线的外交位平高球。  B、发球者站位离前发球线半米,靠中线  这种站位发球的选择面较广,正、反手都可发网前球、平快球、平高球,并且各种路线都可以发。缺点是球的飞行时间长,对方有较多时间判断处理,发球后如果抢网较慢也容易失去网前主动权。  C、发球者站在离中线较远处  这种站位主要用于在右场区以正手和左场区以反手发平快球攻对方双打后发球线的内角位,配合发网前外角。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发球只能作为一种变换手段。因为这种发球只对反应慢、攻击力差的对手有一定威胁,但对方有了准备时作用就不大了,而且还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2.  发球路线和落点的选择需注意如下几点∶  A、调动对方站位,破坏对方打法  如对方甲、乙两名队员站成甲在后、乙在前的进攻队形,在发球给乙时可以后场为主结合  网前,而发球给甲时却要以发网前为主结合后场,这样,从发球起就阻挠了对方。  B、避实就虚,抓住对方弱点发球抢攻  首先要看接发球者的站位,如果他紧压网前站在网前内角位,可用发网前与后场动作的一致性发球到对方后场外角位;如对方离中线较远,则可发平快球突袭后场内角位;对接发球路线呆板、变化少的,可针对这种情况发球后抢度突击。  C、发球要有变  发球时,网前要和后场配合,网前的内角、外角,底线的内角、外交位的配合,使对方首尾难于兼顾,多点设防,疲于应付;在发球的弧线上也要有变化。这样,接球方就难以摸到发球方的规律了。
3.发球时间的变化  接发球方在准备接发球时,思想虽然高度集中,但因受到发球方的牵制,他要等球发出后才能判断、启动、还击。所以,发球动作的快、慢也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变化,不要给接球方掌握规律。
4.发球时心理的影响
在双打比赛中,有时会出现发球失常。其原因,一个是发球技术不过硬;另一个原因则是受接发球者的影响。由于接球者站位逼前,扑、杀凶狠且命中率较高,加之比分正出于关键时,心情紧张,造成手软从而影响了发球质量。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沉住气,观察接发球者的动向,心理意图,接发球的路线和规律,提高发球质量,增强还击第三板的信心。另,发球的路线要善变且无规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发球质量也会稳定下来。
二、接发球
接发球虽然受发球方的牵制,属于被动等待,但由于规则对发球作了击球点不能过腰、球拍上沿须明显低于手、动作必须连续向前挥动(不许做假动作)、不能迟迟不发等等的诸多限制  ,所以使发球者发出的球不能具有太大的威胁。接发球方如果判断准确,启动快、还击及时,就能在对方发球质量稍差时杀、扑得手或取得主动;反之,也会接发球失误或还击不利使自己陷入被动。  1.  以扑或轻压对方两边中场及发球者身体为主要攻击点,配合网前搓、勾等其他线路。  2.  除了以上打的点外,还可以平推对方底线两角以调动对方一名队员至边角,扩大对方另一队员的防守范围。  3.接发内角、外角位后场球  应以发球者为攻击点,力争扣杀追身球。如启动慢了,可用平高球打到对方底线两角。一般发球者在后场球发出后,后退准备接杀的情况居多,这时可用拦截吊球,落点可选择在发球者的对角。
这是双打中常用的一种战术,就是以人为攻击目标。对付两名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的对手时,一般都采用这种战术。对付两名队员实力相当也可采用这一战术。它几种攻势于对方一名队员,常能起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用;在另一队员过来协助时,又会暴露出空档,可在其仓促接应、立足不稳时偷袭他。
四、  1.守方左右站位时把球打在俩人的中间  这种战术可以造成守方两人抢接一球或同时让球,彼此难于协调;限制对手在接杀球时挑大角度高球调动攻方;有利于攻方的封网,由于打对方中路,对方回球的角度也小,网前队员封网的难度就小了。  2.守方前后站位时把球下压或轻推在边线半场处  这种战术多半是在接发网前球和守中反攻抢网时运用。这种球守方前场队员拦截不到,后场队员又只能以下手击球放网或挑高球,后场两角便会露出很大空档,因而有隙可乘,攻击他的空档或身体位。
这种战术常用来对付后场扣杀能力较差的对手,把对方弱者调动到后场后也可以使用。此战术多采用平高球、平推球、挑底线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使其在底线两角移动击球,在其还击出半场高球或网前高球时即可大力扣杀,取得该球的胜利或主动。如在逼底线两角时对方同伴要后退支援,则可攻击网前空档或打后退者的追身球。
后场队员积极大力扣杀创造机会,在对方接杀放网、挑高球或企图反击抽球时,前场队员以扑、搓、勾、推控制网前,或拦截吊、点封住前半场,使整个进攻连贯而又有节奏变化,使对方防不胜防。
1.调整站位  为了摆脱被动,伺机转入反攻,首先要调整好防守时的站位。如果是网前挑高球,那么击球者应该直线后退,切忌对角后退。直线后退路线短、站位快、对角后退路线长,也容易被对方打追身球。另一名队员应根据同伴移动后的情况补到空档位。双打防守时的站位调整,都是一名队员在跑动击球时,另一名队员根据同伴的移动情况填补空档。  2.  A、攻方杀球者和封网队员在半边场前后一条直线上,接杀球应打到另半边前场或后场。  B、攻方杀球者和封网者在前后对角位上,接杀球可还击到杀球者的网前或封网者的后场。  C、攻方杀球者杀对角后,另一名队员想要退到后场去助攻时,接杀球时可以还击到网前中路或直线网前。  D、把攻方杀来的直线球挑对角,杀来的对角球挑直线以调动杀球者。
关于防守的方法还有许多,但目的都是为了破坏攻方的进攻节奏和进攻的势头,在攻方进攻势头一减时即可平抽或蹲挡,若攻方站位混乱出现空档时,守方即可抓住战机转守为攻取得主动。[3]
场地及净空高度——羽毛球场地呈长方形,长13.4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6.10米。奥运会羽毛球场地净空高度必须在12米以上,场地必须是铺在有弹性的木地板上面的塑胶羽毛球场地。
灯光——场地灯光需来自场地边线1米以外12米以上的高度,亮度至少平均为1200勒克斯(Lux)。
墙壁颜色——场地四周墙的颜色必须是深色的。 场地风力的控制——场地风力不大于0.2米/秒。比赛时,比赛场地应尽量无风。
场地布局——在一个馆内同时有两块或两块以上场地进行比赛时,场地需平行安置,端线朝向主席台,并编号。
球网——球网的材料为拉伸性较小的尼龙绳。网孔为边长15~20毫米的方形且均匀分布。球网的上沿由75毫米宽的白布条对折覆盖。球网的两端与网柱之间没有空隙。
北京奥运会设项
第29届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
北京奥运会比赛信息
第29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将于日~17日在举行。
中国羽毛球国家队成员
男单一队:林丹 鲍春来 陈宏 陈郁 夏渲泽 陈金 龚伟杰 李煜  男单二队:游昊 史宏 陈天宇 杜鹏宇 文凯谢鑫 吕轶
男双一队:蔡云付海峰 郑波桑洋 徐晨孙君杰 谢中博郭振东 陆健张军 沈烨张伟  男双二队:魏大中李锐张瀛东李田 何汉斌
女单一队:周密 谢杏芳 张宁 蒋艳皎 卢兰 朱琳 陈莉 王琳  女单二队:王仪涵 李雯 邰艺 陈珏露 荣博 陈王荣
女双一队:杨维张洁雯 高凌黄穗 张丹张亚雯 魏轶力赵婷婷 杜婧于洋  女双二队:田卿赵云蕾 冯晨潘攀 成淑廖婧梅 张健
葛菲 (FEI GE) (羽毛球 中国)
球网保护者
出生地:江苏,中国
国籍: 中国
项目: 羽毛球
参加奥运会时间: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
世界锦标赛
金牌 3枚 1997年 1999年
铜牌 2枚 1995年 1999年
葛菲和顾俊都来自中国,她们从小就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九岁的时候,她们就开始配合羽毛球女子双打。12年后,她们搭档在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上参加女子羽毛球双打比赛。在前四场比赛中,她们以总比分120比39获胜,并顺利进入决赛,对决当时的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吉永雅和张惠玉组合。在此之前双方的十次交手中,葛菲和顾俊以6-4的优势暂时领先。在,葛菲和顾俊不停向对手发起攻击,在她们强大的攻击力面前,吉永雅和张惠玉完全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这场冠亚军决赛仅仅在36分钟后,就以葛菲和顾俊的获胜结束。奥运会后,她们延续了自己在这个项目上的世界统治地位。先后夺取了1997年世界锦标赛,1998年亚洲运动会和1999年世界锦标赛的冠军,事实上,他们在这四年半中,未输一场。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上,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仍然延续自己的强劲势头,在开始的四场比赛中,以120-45的总比分晋级决赛,只是在半决赛中的一局比赛中失分达到7分,但最终仍然卫冕成功。此外,葛菲还与刘永的配合参加羽毛球混双比赛,并在1997年夺取世界锦标赛冠军。
历届世锦赛冠军
届数 年份 地点 项目 姓名 国家/地区  第一届 1978年 泰国曼谷 男子单打 庾耀东 中国  男子双打 庾耀东/侯加昌 中国  女子单打 张爱玲 中国  女子双打 张爱玲/李方 中国  混合双打 比才/比芝隆 泰国  第二届 1979年 中国杭州 男子单打 韩健
中国  男子双打 孙志安/中国  女子单打 韩爱平 中国  女子双打 巴达马/素莉蓬 泰国  混合双打 吴俊盛/陈念慈 中国香港  注: 以上两届为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举办  第一届 1977年 瑞典马尔默 男子单打 德尔夫斯 丹麦  男子双打/洪跃龙 印尼  女子单打 科彭
丹麦  女子双打 梅野尾悦子/上野惠美子 日本  混合双打 斯科夫加尔德/科彭 丹麦  第二届 1980年 印尼雅加达 男子单打 梁海量 印尼  男子双打 张鑫源/纪明发 印尼  女子单打 维拉瓦蒂 印尼  女子双打 佩里/韦伯斯特 英国  混合双打 纪明发/印尼  注: 以上两届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  第三届 1983年 丹麦哥本哈根 男子单打 苏吉亚托 印尼  男子双打 弗拉特伯格/希里迪 丹麦  女子单打 李玲蔚 中国  女子双打 林瑛/吴迪西 中国  混合双打 吉尔斯特罗姆/佩里 瑞典/英格兰  注: 1981年世界
羽联与国际羽联合并,中国首次参加世锦赛  第四届 1985年 加拿大卡尔加里 男子单打 韩健 中国  男子双打 朴柱奉/金文秀 韩国  女子单打 韩爱平 中国  女子双打 韩爱平/李玲蔚 中国  混合双打 朴柱奉/柳尚希 韩国  第五届 1987年 中国北京 男子单打 杨阳
中国  男子双打 李永波/田秉毅 中国  女子单打 韩爱平
中国  女子双打 林瑛/关渭贞 中国  混合双打 王朋仁/史方静 中国  第六届 1989年 印尼雅加达 男子单打 杨阳
中国  男子双打 李永波/田秉毅 中国  女子单打 李玲蔚 中国  女子双打 林瑛/关渭贞 中国  混合双打 朴柱奉/郑明熙 韩国  第七届 1991年 丹麦哥本哈根 男子单打 赵剑华 中国  男子双打 朴柱奉/金文秀 韩国  女子单打 唐九红 中国  女子双打 农群华/关渭贞 中国  混合双打 朴柱奉/郑明熙 韩国  第八届 1993年 英国伯明翰 男子单打印尼  男子双打/郭宏源 印尼  女子单打 王莲香 印尼  女子双打 农群华/周雷 中国  混合双打 伦德/丹麦/瑞典  第九届 1995年 瑞士洛桑 男子单打 阿尔比
印尼  男子双打 苏巴吉亚/印尼  女子单打 叶钊颖
中国  女子双打 吉永雅/张惠玉 韩国  混合双打 伦德/丹麦  第十届 1997年 英国格拉斯哥 男子单打 拉斯姆森 丹麦  男子双打 西吉特/亮 印尼  女子单打 叶钊颖 中国  女子双打 葛菲/顾俊 中国  混合双打 刘永/葛菲 中国  第11届 1999年 丹麦哥本哈根 男子单打 孙俊 中国  男子双打 金东文/河韩国  女子单打 马尔廷 丹麦  女子双打 葛菲/顾俊 中国  混合双打 金东文/罗景民 韩国  第12届 2001年 西班牙塞维利亚 男子单打印尼  男子双打 吴俊明/哈林 印尼  女子单打 龚睿那 中国  女子双打 高崚/黄穗 中国  混合双打 张军/高崚 中国  第13届 2003年 英国伯明翰 男子单打 夏煊泽 中国  男子双打 帕斯克/拉斯姆森 丹麦  女子单打 张宁
中国  女子双打 高崚/黄穗 中国  混合双打 金东文/罗景民 韩国  第14届 2005年 美国阿纳海姆 男子单打 陶菲克 印尼  男子双打 吴俊明/白国豪 美国  女子单打 谢杏芳 中国  女子双打 杨维/张洁雯 中国  混合双打 维迪安托/纳西尔 印尼
历届奥运冠军
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共设4枚金牌):
男子单打:魏仁芳(印度尼西亚)
女子单打:王莲香(印度尼西亚)
男子双打:金文秀/朴柱奉 (韩国)
女子双打:郑素英/黄惠英 (韩国)
  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设5枚金牌)
男子单打:拉尔森(丹麦)
女子单打:方铢贤(韩国)
男子双打:苏巴吉亚/迈纳基(印尼)
女子双打:葛菲/顾俊(中国)
混合双打:金东文/吉永雅(韩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共设5枚金牌)
男子单打:吉新鹏(中国)
女子单打:龚智超(中国)
男子双打:陈甲亮/吴俊明(印尼)
女子双打:葛菲/顾俊(中国)
混合双打:张军/高崚(中国)
  2004年雅典奥运会(共设5枚金牌)
男子单打:陶菲克(印度尼西亚)
女子单打:张宁(中国)
男子双打:金东文/河泰权(韩国)
女子双打:杨维/张洁雯(中国)
混合双打:张军/高崚(中国)
羽毛球运动从诞生到现在,始终是一项高雅的运动。尊重对手,尊重,女士优先,用语文明,讲究举止等等,都是羽毛球文化所倡导的。羽毛球是对声、光、色彩乃至室内空气条件要求最严格的球类项目之一,任何一方面不理想都会对比赛和运动员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在观看羽毛球比赛过程中,要相对保持安静,不要随意发出响声,场地背景要相对较暗等。因此,在羽毛球赛场中对观赛者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普遍的约束机制,以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羽毛球赛场礼仪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约束规范。其主要内容如下:
(1)观赛者应在赛前5分钟入座,观看比赛不应吸烟。若有贵宾观看比赛时,应礼貌地鼓掌表示欢迎。
(2)颁奖奏获奖队时,观赛者应肃立,不应谈笑或做其他事情。
(3)比赛中,观赛者尽量不要从坐位上站起来,更不要随意在看台上来回走动。
(4)赛中,观赛者应适时为双方鼓励加油。对精彩的表演可当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不应喝倒彩或者 起哄。
(5)观赛者要遵守赛场规定。
(8)观赛者不应提前退场。
(7)比赛结束时,观赛者应热烈鼓掌。
(8)观赛者的服饰应得体大方。
观赛禁忌:
(1)观赛者不得使用粗鲁的、不文明的、带有敌意的、攻击性的或侮辱性的语言刺激。
(2)观赛者在观看比赛时不得燃放烟火,不得向场内抛掷物品。
(3)观赛者不得破坏公物,不得做不文明手势。
(4)观赛者在观看比赛拍照时,不得使用闪光灯。
(5)观赛者在观看比赛时,不允许吸烟。
(6)观赛时应将手机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7)观赛者不得将锣鼓、等响器带入比赛场内。
.腾讯[引用日期]
.搜狐体育[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