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年味哈萨克足球赛天山论坛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 梁淑芳 郝玉 邓仕林 史漓莎 贾梦妍 盖煜报道)听年俗典故,欣赏专业剧团的节目,收春联窗花。随着春节临近,乌鲁木齐市各社区纷纷开启过年模式,组织各种迎新春活动,将“年味”送到居民家门口。
弘扬传统文化过春节
大红纸,小剪子,“咔嚓”几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初具雏形。乌鲁木齐市居民杜小娟带着7岁的女儿杜青玉一起制作台历,跟着老师的步骤学起来。
2月3日,在苏州路立交桥社区,36个孩子一起剪纸、绘画,动手制作年画台历,用自己的方式办一份年礼,迎接猴年春节。“这次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也希望娃娃能感受年味,体会其中乐趣。”杜青玉说。
2月2日,沙区平顶山片区管委会锦福苑社区开展了“迎新春,知民俗,话家风”活动,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家风家训相结合,让小朋友们体会民俗的魅力。
专业剧团进基层
2月3日,在黑甲山片区管委会大湾北路西社区,保洁员艾赛提?艾力与百余名居民欣赏到了新疆民族乐团带来的演出。演出的20多位演员,一半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专业演员。
10种乐器演奏了维吾尔族经典曲目《塔什瓦依》、喜庆曲目《喜洋洋》。艾赛提说:“第一次现场听到这样的音乐,好听。”
2月3日,达坂城区乌拉泊街道同心路南社区举办了迎新春联欢会,沙依巴克区平顶山片区管委会汇嘉园社区的20多位居民自办了迎新晚会。
春联送给贫困人群
“两边竹篾刷上浆糊,再贴上彩纸……”2月3日,仓房沟片区管委会仓祥社区工作人员杨晓彤拿着一个灯笼骨架,一边讲解做法,一边演示如何做灯笼。
由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的30多个大红灯笼就挂在了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家里。82岁的许继路老人说,灯笼上的“祝您长寿共度佳节”的话语很暖心。
当日,在天山区四道巷社区,70岁独居老人马奋存收到了社区及天山区委宣传部住社区“访惠聚”工作组送来的春联、慰问金,还收到了到社区吃年夜饭的邀请。
马奋存的孩子都住得远,平日一个人居住,他说,社区就是自己第二个家,包户干部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了亲人,我啥都不怕。”
书香伴着孩子过节
2月3日16时,后泉路北社区内传来孩子的阵阵读书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送来的800册图书,将伴着孩子们过个书香节。
古丽皮亚?吾布力是辖区一名11岁的孩子,放假后她只能到同学家里借书看。当日,她得知能够在社区免费看书,吃完午饭就赶过来,先挑了本科普书看。
后泉路北社区有5758人,流动人口占91%,大多数孩子放假无处可去。这次社区专门开设了一间图书室,获赠的图书全部免费提供给辖区居民看。
社区还开设了少儿声乐辅导班,并聘请市文化馆的声乐老师为辖区40多名孩子教课。
军民联欢共叙鱼水情
1月29日,杭州路街道军民共建迎新春文艺演出在市委党校举行。
“每到年关,社区干部都会送文化进部队,还给战士们送保暖衣,一起包饺子,让远离家乡的战士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驻乌某部队战士李宇金说。
1月29日,天山区湖东社区和中环路北社区共同邀请新疆歌剧团分驻地某部举办“喜迎新春?文化惠民”慰问演出,280名官兵参加了活动。
湖东社区社工委书记万山说,春节期间,社区还将联合驻地部队开展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等活动。
[责任编辑:莱莉]  天山网讯(通讯员高文轩报道)近日,在沙湾县第三中学体育馆内,由四道河子镇100余位各村村民组成的秧歌队伍正在这里伴着明快的旋律,踩着欢庆的鼓点,紧张地排练着秧歌。队员们整齐划一的步伐、载歌载舞的姿态、怡然自乐的神情,展示着新农村新农民的快乐生活。
  四道河子镇八分地村妇代主任邓香玲欣喜的说:“感谢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农村带来了幸福生活,很多村民都在县城买了房子,冬闲了就在县城居住,也一样过着城里人的生活。这不,我们排练秧歌都已经到县上排练了!”。
  据了解,为能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上为全县各族群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四道河子镇1月份就早做准备,开始紧张的秧歌社火排练。随着近些年来四道河子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很多村民都在县城购买了楼房居住,两栖农民数量随之增多。为照顾爱好文艺的两栖农民,今年四道河子镇特意在县城联系场地,供大家排练。
[责任编辑:翟文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乡年味春节习俗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