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0本书显示不到1.7.10附魔台书架摆放上

> 【答案带解析】把10本书任意地放在书架上,其中指定的3本书彼此相邻的概率为( ) A. B. ...
把10本书任意地放在书架上,其中指定的3本书彼此相邻的概率为( )A.B.C.D.
先求出10本书随意放置的排列方法,再计算出指定三本书彼此相邻的排法总数,代入古典概型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10本书随意放共有10!=10×9×8×7×6×5×4×3×2×1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将3本书看作一整体(这3本书之间有3!种)与其他7本(即共8个元素)在一起排列共3!o8!=(3×2×1)×(8×7×6×5×4×3×2×1)种不同的排法
故满足条件的概率P==
考点分析:
考点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相关试题推荐
(2)6的展开式中的第三项系数是( )A.160B.240C.C63D.C62
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和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90&B.60&C.45&D.30&
不等式3x+y≤15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图中的( )A.B.C.D.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椭圆上且=0,则△PF1F2的面积是( )A.B.C.D.1
如果互相垂直,则实数x等于( )&&&&&&&&( )A.B.C.或D.或-2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Hi~亲,欢迎来到题谷网,新用户注册7天内每天完成登录送积分一个,7天后赠积分33个,购买课程服务可抵相同金额现金哦~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受力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A.压力为,压强为B.压力为F,压强为C.压力为,压强为pD.压力为F,压强为p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在水平桌面上,并排立放着10本同样的书,如果取走5本,则桌面受到的(  )A.压力和压强都减小一半B.压力减小一半,压强不变C.压力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一倍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一倍
主讲:王莹
【思路分析】
(1)书本对水平放置的书架的压力就是其本身的重力;(2)取走4本后,其压力变为原来的,受力面积也变为原来的,,所以其对书架的压强不会改变.
【解析过程】
解:(1)原来书对书架的压力为F,受力面积为S,压强为;(2)取走4本后,剩余6本,对书架的压力为,受力面积变为,∴对书架的压强故选D.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通过解答此题可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压力与受力面积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倍数,其压强不变.
给视频打分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答案:解析:
(1)(要点)因为房间四壁的书架上排满书籍,使我感到莫测高深(或:在知识渊博的老爷爷面前,“我”自觉轻浅)。
(2)(要点)①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②学习是无止境的,表明作者对书(知识)的渴求。
(3)(要点)①失去的书重新购买。②“碗架”又回到“我”的房间成为书架。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一课一练(开明版)第二册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书店只有一位小镇上人称呼为“卖书的”,就是她。
  她卖了多久书了?没有人说得清。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这里有书店就有了她,也只有她。老年人记得:她刚卖书那阵儿还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娃,撅着一双羊角小辫,斯斯文文,见了谁都是笑模笑样。
  她很忙。书店里的事全由她一个人办理:进书、卖书,下乡送书、卖画,预订书,包括每日一次的结账,店堂里的内外清扫……她忙得过来吗?不知道。也没有人认真想过。反正她是忙过来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忙过来了。怎样忙过来的?说不清,也没人注意。像地上的草,绿了,黄了,黄了,绿了,“一岁一枯荣”吧。除了诗人们,一般人是不大注意到这些小草的变化的。
  岁月流逝。如今,读过她卖出的小人书的小姑娘早已当了妈妈,连她们的孩子也已不大喜欢小人书而喜爱抱着厚厚的小说看了。书架上的书,也如同变幻的人生,经历了不少坎坷,但毕竟是越来越丰实,光看看那些五花八门的书名,看看那各具风格的封面,就知道书是越来越多了。
  人爱书了,生意能不红火么?
  岁月无情,我们的主人公看去五十上下了,额际和眼角已隐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如秋日潭水般清明。那传神的眸子中有的是单纯、真诚。看她一眼,像看一座平原:一目尽收,一览无余,坦坦荡荡。大概也正因此,那些素来拘谨、甚至怯懦的卖鸡蛋的老婆婆们敢于不买书走进店来,坐在店堂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当然,她们也一反生活拮据的家庭主妇的锱铢必较,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她们以自己的直感信任了她。她虽是个挣钱的女人,但不傲世欺民。她是个好人。
  有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客人。
  这时辰正是书店里的冷清时刻。我们的主人公正倚靠在柜台上看刚刚收到的报纸。见有客人,她站起来:“您要买书?”
  “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有一股文气。光那一副眼镜也足以证明他读了不少的书。
  “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着书架正中的一册36开本的小书。那是一本诗集,装帧精美,雅致。书名是《孩子和书》
  “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她赧然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太多,多得无数。但她读过的书太少,少得屈指可数。这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把每次新进的书翻一翻: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也是为了向客人们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们——她的小主顾,小客人。她知道他们手中的一把镍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来的。
  那年轻人并未注意她的窘态,继续问道:“这本书买的人多吗?”
  “不少。进了50本,已快完了。”这她心中有数,答得挺爽快。“主要是中学生和老师买。听说报纸上有介绍,向学生推荐。”她补充说。
  “您,认识我吗?”他突然一句,两眼盯住了她。
  她愣了。仔细观察他,希望能记得起来。可是回忆带给她的是一片空白。
  客人笑了,笑得很轻,很动人。“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身边的提包里取出一本书,送到她的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
  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他见她不接,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打他……你自己付了书钱把书送给他……还给他取了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那时他很饿,很可怜……他的爸爸、妈妈都死了……他受人欺侮……”
  他的话终于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是的,十五六年前,对,那时正是“大革命”的时代,书遭殃了,她店里的书被封,只留下些红皮书。不少封存的书放在拒台后面,贴上了封条。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先以为是老鼠,但老鼠不会有那样大的声音。她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他正从一个书捆里掏出一本书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他静止了,一动不动,尔后又抬起头。于是她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倔犟中带着粗野的眼睛……后来,像他所说的,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自己付了钱,她记得那本书好像是《牛虻》。他被感动了,哭了,告诉她,他的父母不久前都被“革了命”……他无依无靠,四处流浪,没有钱,没有吃的,可是他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吃食。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从那以后,他就失踪了。她虽然不时想到,但十几年过去了,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他?
  当她从回忆中醒来,发现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她赶紧走出店门,想把他找回来,问问他现在的情况,可是,一眼可以望尽的小街上,没有他的影子。她走回来,翻看年轻人留给她的那本书,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她打开扉页,上面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您也许还记得一个偷书的孩子?
  送这本书给您——是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您教我成了一个人。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证明您的崇高:
  崇高的人不记得自己的善举,那正是她的伟大。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她惊诧了。“天哪,他是诗人了!”诗人在她,在小镇人的心目中如同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而且,使人惊诧的是这诗人的成就竟和她有关,她不敢相信。
  “我要买书……”一声嘤嘤细声从柜面下发出,惊醒了她。
  她弯下身体,看到一个不盈三尺的小女孩,一只胖胖的小手中攥着几枚分币。另一只手隔玻璃指着一本小人书。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兴许,她将来会成为诗人的。不写诗,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也好嘛!”她心里好高兴。她的客人中出了诗人,而且和她相关,她感到欣慰,就像自己当了诗人一样。
  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这是信号:放学了,成群的小客人们来了。小书店的“高峰”到了。她又要忙起来了。
  忙中,可以看出她满脸满心的兴奋和喜悦。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坎坷(  ):
拮据(  ):
倔犟(  ):
眸子(  ):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卖书阿姨的平凡而崇高的品质?
3.阅读文中的一段内容,回答问题。
①您也许还记得一个偷书的孩子?
②送这本书给您——是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③我,是一个诗人。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④您教我成了一个人。
⑤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证明您的崇高:
⑥崇高的人不记得自己的善举,那正是她的伟大。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1)如何理解第④句话的含义?
(2)第⑤⑥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章最后一部分写卖书阿姨更加忙碌、更加兴奋,对突出人物形象和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北京课改版七年级语文下 北京课改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己。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情。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本文有删节)
1.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8岁时________;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________;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
2.在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
3.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4.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5.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就《背影》的写作技巧或《海燕》的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做1-5题。
&&& ①小学到大学,是人生的基本成长期。那种读书是强制性阅读,每每有惩罚跟在后边。考试是一根鞭子,轰羊一般,赶你从一个圈进另一个圈,一层层往所谓高处去。那时的读书,只为充饥,难甘其味,是“苦读”,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折磨。小时候每一次升级后,要做的第一件快事是烧旧课本,以释心恨。
②参加工作之后,才真正体验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急忙忙地翻书,为实用而读居多,既不系统,又难集中。半世编辑生涯,乱七八糟读了一肚子书,世上事物,人间道理,也都知道一些,但比不得学者们,业有专修,学有专攻。
&&& ③但若问起此生还有什么抱负,有什么兴趣,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万卷”、“万里”,只是言其无尽。这“读”与“行”,乐趣也专在“自由”二字。成名成家,治国平天下,已非我辈所能,早不在念中。
&&& ④两年前,终于熬到退休,心愿遂矣。
&&& ⑤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买来中华书局新版《二十四史》。把书架上那些读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书,一并弃了,给这厚厚的《二十四史》挤出铺位。买《二十四史》,并非要当史学家,也非是要钻故纸堆,是将其视为工具书。过去看书看报每有谈史的,一扫而过,现在偏要较较真。有许多章段过去也读过,这回只是“补读”、“查读”。
&&& ⑥还要做的一件事,重读经典著作,包括国外的经典。上大学时读书,多当“仰读”。以为作家写的,必好;以为书上的,必对。几十年人生经验、写作经历之后,再读经典作品,多当“俯读”,也能以挑剔的目光视之,偶尔,还能读出一些欠缺来。另外,更懂得了经典著作,何以为“经典”,拿自己的作品与之相较,知道缺了些什么,这叫“重读”,是“验读”,验证也。
&&& ⑦所谓“自由”读书,即一切随心。读有趣的书,读有益的书,读曾经想读未找到的书,读友人写出的书,读敌人的书。
&&& ⑧如此读书,难免书桌凌乱,各类书呈各种姿态。有读到几章,因故停读的,夹一纸条,伺机再读;有读了几页,又有另一书需翻,信手覆在那里的;也有正摊开桌上,觉得其中几句使人醒悟,需要随手摘出的。枕边有书,是送人入梦,或让人清醒的;厕中有书,是有益轻松排泄的。乱家中风景、乱我生活秩序者,唯书而已!每有家人清扫房间,总叮咛其凡物皆可动,只书不能动,乱就乱着,我知其乱中之治。如别人胡乱收拾整齐了,其实,反倒是乱了我的思绪。
&&& ⑨乱翻书,乐趣在以我为主,书为我使。有书做伴,随心所欲,保持一种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一如李白之看山:相看两不厌。
&&& ⑩清人不敢说:“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我则说:人生惬意处,恰在乱翻书。
1.阅读全文,按要求作答。
①题目“乱翻书”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读第⑥自然段,请用三个词概括作者读经典著作的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学生时代的阅读是“苦读”,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惬意处,恰在乱翻书”,这里的“惬意”在文中指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当前我们可以“乱翻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 &&&读书的真正乐趣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读科学之书可以求真,使知识完真;读道德之书可以求善,使思想完善;读文艺之书可以求美,使心灵完美。读书之乐就在于追这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
这段文字表达“读书的乐趣在于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而上文《乱翻书》也道出“读书的乐趣在于‘自由读书’”,请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书的乐趣又是什么?(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②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一一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一一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 &&④时间是从来不会逆转的。于是,曹孟德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晏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生命的页码?
&&& ⑤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问。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 ⑥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 &&⑦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问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一一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一一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l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中kè gǔ míng xīn的珍藏了。
& &&⑧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改变的。
&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镶嵌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⑩所以我写过:“生命就是创造每一天。”
⑾所以我说过:“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却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⑿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1.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喜欢日历,不用月历”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下文,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 &&&&①一刹那(&&& )&&& ②嵌入(&&& )
& &&&&③kè gǔ míng xīn (&&& )&&&
3.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说说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好处?
4.联系上下文,仿照第④段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5.第⑦段详细记下“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
6.文中作者说“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也思考“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充实这空间。联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经或者打算拿什么把自己的日子填满?请写一段话表述出来。(不少于30字)&&问题详情
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有150本书上层有六十本书从下层拿多少本书到上城嘉诚
您的回答过短,请将答案描述得更清楚一些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A.压力为3F/5,压强为3p/5B.压力为F,压强为3p/5 C.压力为3F/5,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p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林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1)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轿车车身质量为1725kg.当车上载有195kg的人和物品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试求轿车对地面的压强(g取10N/kg).(2)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汽车的启动原理图连接完整.说明:当钥匙插入仪表板上的钥匙孔并转动(相当于闭合开关),电动机工作,启动轿车;电磁铁的工作电压小于电动机的工作电压(3)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0—5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做功多少焦?轿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牛?
速度/(km·h—1)
制动距离/m
(4)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的规律可知,当轿车为80km/h时对应的制动距离为多少米?
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房子,图9乙是房子的墙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晾葡萄干的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B.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C.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慢葡萄中水份蒸发
D.如图乙所示,晾葡萄干的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小刚为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用完全相同的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各两个进行实验。(1)实验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A、B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相等。 (2)给两种液体加热,记录两种液体的初温和末温,当
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液体其比热容较
。(3)在实验过程中,小刚发现两液体温度都升高20℃时,A液体需加热5min,B液体需加热10min,则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书架共有372本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