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太极拳教学不动膝盖

(22)(103)(63)(11)(12)(0)(29)(2)(6)(7)(2)
国内 (48篇)
国外 (53篇)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陈中华大师说过:“练套路是跟自己分阴阳,推手是跟人家分阴阳。”这就把阴阳法则在太极拳的关系说明白了。愚下于学有限,觉得如果从这个论断出发,必能以全新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太极推手的规律,对练习和提高推手的水平必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临近农历新年,单位依然有忙不完的事、开不
两人推手,甲大力推挤乙胸,乙身已后仰,似乎抵不住来力,这很少见,不知道怎么甲却朝一侧踉跄而出。这里头,乙先使了横轴,再换斜轴,所以能够取胜。
我们练太极拳有个大的说法叫做”身手两忘”,也有的说是“身心合一”,更直接的说是练用统一。陈发科、洪均生两位老前辈都说“怎么练就怎么用”。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高手了,走到这一点,太难了!
我们先看看身心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太极推手中有两个并行的过程,一个发生在大脑,另一个发生在身体。发生在大脑的是“想”,发生在身体的是“做”。
这两个过程如果能够统一了,那就是自身(指的是自己,不是和对手之间)的身心合一,就是自身的炉火纯青。
达到这种境
一次跟人交手,抓住来拳的腕子把对方扔跌丈远的情况,满意的是那壮汉才仰面摔倒,愚下已拿右手管住他的右手并且拿右臂尺骨压住了他的咽喉,谁知他一改凶暴蛮横的态度干脆不动了,愚下说了他几句就饶了他。一回跟陈中华大师说起这事,他笑着说:“你上步了吧?”还问是什么时候交的手。愚下交手之后仔细回想过,能把人抛起来关键就
有缘从师洪均生、冯志强两位大师学拳,深爱此艺,以至废寝忘食、几近抛家舍业。25年漂泊世界。现落叶归根,从零做起。自有语不达意处。誓不做鹦鹉学舌之人。从实避虚,多用动词不用、少用形容词。练拳不练嘴。“严守规矩,老实做人!”出生地:中国师承:洪均生、冯志强大学:山东大学,加拿大里加纳大学专业:英国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学位:学士、硕士曾任:加拿大西诺灵有限公司总裁&#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西诺灵贸易公司总裁加拿大中国商会理事
埃德蒙顿哈尔滨友协副会长埃德蒙顿沈阳友协会副会长加拿大国务院翻译局翻译加拿大萨省文化协会理事加拿大萨省翻译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会员加拿大维多利亚艺校教师夜校校长加拿大埃德蒙顿市政首席中文翻译加拿大加华报编辑加拿大国术联合总会理事加拿大萨省道家武术会理事美国佛基尼亚太极锦标赛裁判 (5届)济南国际武术节裁判、副总裁判长美国戴拉斯中国瑰宝裁判(5届)加拿大西部公开赛裁判中国第一届、第二届国际混元会
议翻译部主任现任:国际混元太极学院院长大青山旅游风景区总裁讲学的地方和学生的城市:加拿大:温哥华、埃德蒙顿、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维多利亚、温尼伯、卡尔加里、里加纳、乖尔府。美国:&纽约、洛杉矶、康州西泊市、亚特兰大、凤凰城、戴拉斯、乔治亚州雅典市、乔治亚州赫伦市、威士康星州米尔瓦基市、爱荷华州费而佛来德、阿肯色州奔腾维尔、菲亚特维尔、俄克拉荷马州吐尔撒、堪萨司、佛罗里达州滩帕、新汉母州。中美洲:波德里哥南美州:巴西。欧洲:& 意大利、法国、爱尔兰、荷兰、捷克、芬兰、德国、英国、比利时、罗马尼亚。澳洲:& 澳大利亚亚洲:& 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 山东日照大青山,北京、临沂、潍坊、烟台。&&&&&&&&&&&&&&&&住址:&&&&加拿大、中国。陈中华实用太极拳视频_中华视频大全
时长:02:45
时长:00:36
时长:02:36
时长:06:33
时长:01:44
时长:48:10
时长:06:32
时长:63:42
时长:01:17
时长:00:36功夫达人,免费授徒传武艺太极拳爱好者王琳练拳10余年,在“太极之美”中收获快乐日期:&&&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动如行云流水,静如山川矗立。在墨河公园活跃着一支太极拳队,他们每天在广场上认真习练太极拳,积极健身的热情感染着周围很多市民。近日,记者来到墨河公园,看到了这支队伍的教练―― 王琳,她正在为队员进行动作指导。王琳练拳10余年,不仅治好了多年的颈椎病,而如今她已是60余人的“师傅”,义务教授实用拳法,传承武艺、健体防身,并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锻炼队伍中来。&&&&一招一式都有窍门&&&&早上六点多,天刚蒙蒙亮,在墨河公园广场上一位身着白色太极服的教练正在免费教授队员习练太极拳,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呼吸、吐纳、练功打拳,教练动作稳健,气定神闲。这位教练名叫王琳,严厉地规范着“徒弟们”的拳法,强调一招一式都注重技击实用,在她看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做到“无过不及”。&&&&面色红润、步履轻盈、神采奕奕、皮肤紧致,这是记者见到王琳的第一印象,让人很难相信她已经50岁了。王琳说,自己习练的是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实用拳法既健身又实用,注重开肩开胯,打开韧带,吻合上下关节。练拳走架时,全身的肌肉不断地拧转和抻拔,必然牵动骨骼,促使在后天不良习惯下畸变的骨骼结构,如间盘突出、颈椎病变,可逐渐恢复到其自然状态。”王琳介绍,实用拳法对膝盖也有良好作用,经常锻练的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盖,练太极拳的更是如此,“由于很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伤了膝盖,以至社会上有‘太极膝’、‘太极拳是膝盖杀手’的说法,因为实用拳法的动作,完全符合运动生理学的要求,故此不会伤到膝盖。”&&&&练拳治好了多年的毛病&&&&说起和太极拳结缘,王琳告诉记者,自己读小学时,因为身体条件好,曾被选入校武术队。但真正开始接触太极拳,是由于身体原因。“我一直从事财务工作,长年累月坚守在电脑前,一手翻材料,一手点鼠标,颈椎慢慢出现问题。有时候一上午一动不动,一站起来就恶心,感觉随时会晕倒。”王琳介绍说,最初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颈椎出现问题,在一次单位体检中意外发现颈椎钙化,严重缺血,甚至严重到要做手术。&&&&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不仅打乱了她的正常生活,更让她心烦意乱。此时,身边的朋友纷纷劝她习练太极拳,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的态度选择了打太极拳。这一练,就练了10余年。“之前我习练的是国家竞赛类拳种,今年4月我和朋友到日照五莲县大青山风景区旅游,恰巧赶上陈中华老师在太极拳训练基地做训练,于是意外开始学习实用拳法。”谈起实用拳法,王琳滔滔不绝,“习练太极拳后,我的身体慢慢有所改观,学习实用拳法至今,我的颈椎病已经基本痊愈。”&&&&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身体好了,心情也好,出来看看什么都是美的。”王琳说,10余年的太极拳锻炼,让她领悟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如今,王琳已是60余人的“师傅”,免费教授实用拳法,推广实用拳法,其中既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有一些甚至还是她曾经的“师傅”。&&&&“我愿意把我的健身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做公益心中会很快乐。通过一种正确的健身方式,也增长了内在的力量。”王琳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上班都对着电脑,长期坐在电脑桌前不活动,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也渐渐缠上身。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广,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锻炼队伍中来。 文/图 记者 王静
&本版主要新闻
半岛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半岛网()是由半岛都市报所创建的大型综合性网站,所提的供新闻具有权威、真实、快捷特点,本网站所刊登的半岛都市报各类新闻p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半岛都市报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2、所有与半岛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半岛网对非本网站所属服务器上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极少量内容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以及根据中国有关规定合法转载、摘编获得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法律妥善处理。半岛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4、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洪均生的太极人生-访陈式太极拳家陈中华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洪均生的太极人生-访陈式太极拳家陈中华
&&&热&&&&&★★★
【字体: 】
洪均生的太极人生-访陈式太极拳家陈中华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14489&&&&更新时间:&&&&
美国孟亚伦
&&& 说明:孟亚伦是陈中华的徒弟,现居住美国康州,是一位中医大夫。研习中国功夫和太极拳十几年,颇有心得和建树。在美国太极拳等杂志上经常发表文章。
问:洪老师是谁?
答:我的老师洪公均生。是陈氏太极拳十七代嫡传宗师陈发科的早期入门弟子之一。祖籍浙江省宁波鄞县,一九零七年生于河南省禹县,一九九六年卒于山东省济南市。 按照中国的传统算法他享年九十岁。 在世时曾任山东省武术协会顾问、济南市武术协会主席、山东大学武术协会顾问、济南武术馆高级顾问、美国华林派顾问、美国传统武术协会高级顾问等。他自幼多病,从一九三零年到一九四四年他在北京跟陈发科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是陈发科宗师的唯一的一位从学十五年的嫡传弟子。颇得陈发科公真传正宗之三 昧。他一生毫无保留地投入了对陈氏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直到一九九六年去世为止,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毕生对太极拳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完整的太极的一 生。他的武功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太极拳传遍包括济南市、山东省、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在内的近三十个地区。从一个普通的药罐子成为了世界 著名的陈式太极拳一代明师。
洪均生的一生是一个普通的人的一生。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人,一生中大多数的时间(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五年)都生活在济南市一间七十二平方尺的陋室里,与世无争。用了六十六年的时间学习、练习和研究陈式太极拳,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下了太极拳巨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这种普通其实是一种传奇、是一种非凡。他是一位极其平常的非凡人物。为什么说他既平常又非凡呢?因为他的一生是极其平常和普通的一生,没有做官,没有发财,没有成名,更没有什么艳史。其实,他的一生比这个还要平常。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凌晨起床去公园教拳,中午回到家吃完饭又有学生登门求教。晚上也有学生来学习。尽管如此,他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这是基于他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他走后,给我们学习陈式太极拳的人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丰富的遗产。这笔遗产是无形的,是他做出的那些常人所做不出的事情。他终生默默无闻,与世无争,时刻遵循着他的老师的教导,严守着那几百年的先哲定下的陈式太极拳的规矩。他从不说教,完全用他自己的一举一动来教导、指引他的学生们。这样简单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已经找不到。所以,他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做到了知难行易、删繁就简。达到了道家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境界。另外,他的陈式太极拳的功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非常人能及。这是他非凡的另一个原因。
问:他跟谁学的陈式太极拳?
答:上面已经提到了,他是跟陈氏太极拳十七代嫡传宗师陈发科先生学的拳。陈发科先生是陈家十七代的衣钵传人,也就是传拳给杨露禅的大名鼎鼎的陈氏太极拳十四代宗师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先生于一九二八年被邀来北京授拳。 第一个正式将陈式太极拳传出陈家沟外。 洪均生老师就是他的开山的大弟子之一。他追随授业恩师十五年之久。是陈发科公弟子中唯一的一个随学如此长久的门徒。另外,洪老师还以幽默故事给我讲过他的另外一位神秘的老师。有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漆黑的小巷。正走着,突然被一位“太极拳高手”一下子打倒在地上。他爬起来后,对这巷子里说到,“请问高人尊名大姓?你的功夫,只在我师父陈发科之上,不在他之下。” 不见回音,他开始在被打倒的地方四处摸索。摸来摸去,摸到了一块水淋淋、滑溜溜的西瓜皮。他立即对西瓜皮做个揖,说道 “西瓜皮老师,我一定会去好好练习你今天教我的跌法,不辜负你的教诲!”这虽然是一个洪老师常给我们学生们讲的笑话,可是这里面包含了很深刻的太极拳的理论。人要去轻轻地碰那西瓜皮,西瓜皮不会受伤,人也没有问题。可是,要是人将全身的重力和速度都用到了那西瓜皮上,人就一定会摔倒。力量越大,摔得越重。那西瓜皮其实什么也没有做。这个故事使我们窥视到洪老师研究、学习的方法。洪老师还常说,太极拳是由陈家沟的先辈创造的,这只能是一个比喻,不是绝对的。一种像陈式太极拳这样高深、奥妙的拳种,是不可能由一个人在真空里想象出来的,它一定是成千上万的人在漫长的生活中慢慢总结和积累的结果。它源于生活。所以,洪老师同样的每时每刻都从现实生活中摸索、寻找有关太极拳的答案。他总是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他的老师。
问: 能不能粗略讲一下洪老师的太极拳年谱?
答:我可以就我所知道的谈一谈。他的一生,就是太极拳的一生。只为了这么一个追求,别无它事。我把他的太极人生分为六个阶段:(一)、入门太极。这是一九三零年到一九四四年间他随师陈发科在北京学拳的年代。(二)、勤学苦练。这是他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六年间在济南刻苦练拳,悟道、证道和得道得年代。(三)、播种人间。一九五七年陈发科师去世开始,他独立门户,在济南开馆设教。这个“馆”一无名称,二无馆址,只是在大明湖公园附近、趵突泉和黑虎泉附近的共公场地而已。在这段时间内,洪老师只能算是一位地方民间的太极拳家。仅限于武林中间。在外界, 他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老人。洪老师不懈地耕耘,按照陈公的教诲刻苦地练功, 不断地提高, 他和学生们朝夕相处,忘记了社会,忘记了家庭,似乎是吃的、喝的、呼吸的和心想的都是太极拳。按照他自己的说法, 这是“教学相长”的阶段。终于教授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陈式太极拳门人。如孟宪彬、许贵成、李储功、韩保礼、张联恩、李恩久、王宗宪、蒋家骏、何淑淦、李学刚、詹定国、李宗庆、庞玉柱、傅景振、黄东芝、等等。这一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四)、一鸣惊人。到了八十年代开始, 陈式太极拳在国内及国际上都开始受到重视。他的门徒们开始在国家的比赛上出露头角。李恩久任济南武术馆馆长,洪老师任总顾问。李恩久的徒弟们先后在国家比赛和国际比赛上囊括总计一百零六枚金、银、铜等奖牌。他们是:徒孙黄康辉、谢业雷、杜林功、王洪平、丁明业、武丰田、鞠泽鹏、赵民、赵为民、李禄、郝平、方杰、于树刚、王天宇、葛学军、龚兆芹、陈慧、陈玉忠、许秉建、张洋、侯德宇、赵璇璇、任昂琳、傅景梅、崔波、陈强和王玉忠等。(五)、著述立说。洪老师写书从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八八年,历时二十七年之久。在这之间曾经三易其稿,由于生活所迫几次缀笔。但他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书定稿在一九八八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愿“误己误人”。他认为很多太极拳的书,包括经典作品都是在作者的功夫和认识不很成熟的时候写的,很有“差之分毫,谬之千里”的意味,他要继续完善他的书。等到不能再改的时候(也就是说他要去世的时候)才能出版。这样他就不会“愧对后人。” 我在八十年代在黑虎泉学拳的时候有好几次遇见一个出版社的人来跟他约稿。每次他都婉言拒绝。这本书的写作还有另外的故事。在他那简易的陋室里,晚上的床白天就变成了吃饭的饭桌和写字的办公桌。他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这本几十万字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六)、老骥伏枥。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洪老师仍然想到的只有是陈式太极拳。九十年代命运又一次向他挑战。他中风了。后遗症是下肢半身不遂。从腰带以下的部分不再听从他的指挥。八十四岁的老人仍然不服气。他又一次接受了命运的挑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又能练拳了!但是那只不过是他多年练拳的习惯性的作用,除去练拳之外,他还不能自由走动。即使这样,他还坚持每天练拳。我一九九一年带徒弟余永安回到济南看他的时候,见到这个情景,很难过。于是不愿意再去多打扰他老人家。晚上和严其淼去看他的时候,他抱怨我白天不去他那儿练拳。我偷偷地找借口到别的师兄那里练拳去了。他告诉我那个时候他还是每天在拳上花费六个小时的功夫。每天早上韩保礼、许贵成、李学刚、李储功、刘秀文等都去练拳。他们一边练、一边按照拳理去分析研究。按照陈发科传的规矩做最后的改动。一九九五年洪老师的九十大寿的时候,学生们坚持给他过生日。在这个几百个徒弟、徒孙参加的活动上,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走下轮椅和徒孙们推手。由学生扶着他的腰,他还继续用手将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们推出。这一历史的镜头由韩保礼的学生们拍摄下来。对一个九十岁的老人来说,这个时候己经不是一个功夫的高低的问题,而纯粹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展现。洪老师的一生, 自始至终都是表面如一的, 太极拳对他来说, 不是一个职业, 不是一个赚钱的方式, 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好, 而是他的一切, 是他的生命。这一历史一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后学的心中。
问:你是怎么开始跟洪老师学拳的?
答:我进入陈式太极拳的殿堂完全是偶然的。一九七九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我们外语系那时是在东郊洪家楼的山大老校内。生物、物理系都在那里。我跟物理系讲师李敦银老师学习弹腿、飞子拳、吴氏太极拳和查拳。当时有李老师的儿子李崇亮、物理系的学生李怀中,还有郊区政府的秦建生等,别的师兄弟的名字现在都已经忘记了。有一天,我的师兄秦建生说,黑虎泉那里有一个了不起的老人。那人头发都白了,但在济南这个界内无人是他的敌手。那时我年小不懂事,对太极拳没有了解。根本就不相信慢腾腾的太极拳能打过长拳?就跟他们一起去起哄。 我们这伙跑到了黑虎泉,只是装着学习的样子去查看这个老人。所以只是随便的跟着在那里比划,并没有和老师打招呼。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去“挑他”的念头就不知不觉地无影无踪了。但始终没有见识到什幺高超的功夫。反而开始规规矩矩地跟着老师画起圈来了。老师说练拳要先练基本功,那正反两圈是最重要的。我对那些慢悠悠的拳法实在不是很感兴趣,只不过就是硬挺在那里等着看真功夫罢了。可能是在八零年后的时候吧,有一个春天的星期天的早上我没有一早就来练拳,而是在八点多的时候和我的查拳师弟李崇亮来到了黑虎泉,主要是让他看看我每天一早都干了些什幺。正巧碰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三、四十来岁的年轻人(后来才知道他的名字是蒋家骏)表演的二路炮锤。他那虎虎生风的拳架使我很佩服。只见他练拳时,一会东、一会西,一会快、一会慢,一会轻如猫,一会猛如虎。那黑虎泉上的石头板子都给他跺得轰轰的响。我还特别注意到他练拳时前面的右手明显发黑,像是很有内功的样子。尔后,有一个日本人向洪老师请教用法。其实,就是变相的挑战。在场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老师面带笑容的回答他可以随便试验。那日本人一连试了三次都被洪老师弹了回去。我看不懂是怎么一回事儿。不知道他用的是什妖法,不见他动,只见那日本人每每被打得双脚离地,然后向外飞出。虽然不动,但是觉得很奇妙、很神秘,但又不像是装出来的样子。 等大家都走完了的时候,我在黑虎泉通往北边的解放阁的那架小石头拱桥上拦住了洪老师。我向他正式提出了要跟着他学拳。 可惜那个时候他没有答应我,但是也没有真正地拒绝我。 他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 我还管得了你学拳吗?”我回到了山大,把这个情况和几个同学说了,好朋友刘建出主意说,既然他没有正式拒绝,那就算是接受了。打那以后,我再去黑虎泉学拳的时候就内心里以为是真正地跟着洪老师学拳了。当时有李宗庆、李恩久、山大的一位老师[1]&&&&&&
文章录入:太极蚂蚁&&&&责任编辑:太极蚂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 电话: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陈式洪派太极拳 实用拳法系列 50DVD
开&&&&&&本:
页&&&&&&数:
字&&&&&&数:
I&&S&&B&&N:
售&&&&&&价:1200.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普通包裹、快递&&&&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999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01_实用拳法基本功(38分钟)&&&1).2011陈中华_“基本功”&&&2).大青山基本功训练201402_陈中华一路详解(上部)03_陈中华一路详解(下部)04_碟_“陈中华无锡讲课”05_碟_“无锡2014讲座:竖踝”(46分钟)06_碟_太极拳理论(一)(58分钟)&&&1).“太极理论-1”&&&2).“太极拳基本理论-2”07碟_太极拳理论(二)(56分钟)08碟_大青山推手训练(51分钟)&&&1).“陈旭大青山推手训练2013”&&&2).开门、关门、腰不动-大青山2014&&&3).手肩分离-大青山201409碟_实用拳法改拳(45分钟)&&&1).“赵晓宁13式改拳-无锡2014”&&&2).“魏孝秋13式改拳-无锡2014”&&&3).“陈旭改拳”&&&4).“不顶不丢间接力”&&&5).『三』的道理10碟_“陈中华2014年六月10日邯郸学院讲座”(上部50分钟)11碟_“陈中华2014年六月10日邯郸学院讲座”(下部50分钟)12碟_北京讲座(一)(45分钟)13碟_北京讲座(二)(48分钟)14碟_蔡生业大师六把擒拿2012(70分钟)15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一)(56分钟)&&&1).“正圈1、2、3”&&&2).“正圈中的两脚”&&&3).“正反圈的劲路”&&&4).“里边和外边”16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二)(31分钟)&&&1).“脚踏板和胯”&&&2).“肩膀动作(间接力)花絮”17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三)(46分钟)&&&1).“上步时上下左右不动”&&&2).“六封四闭用法解释”&&&3).“一点不变其它不管”&&&4).“给吴绍志讲守中”&&&5).“自转加公转”18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四)“如何让手不动?”(43分钟)&&&1).“套路中的发劲练法”&&&2).“领劲”&&&3).“对称”&&&4).“主要动作和协调动作”19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五)(56分钟)&&&1).“大青山讲座150405”-1&&&2).“大青山讲座150405”-2&&&3).“大青山讲座150405”-3&&&4).“大青山讲座150405”-4&&&5).“大青山讲座150405”-5&&&6).“大青山讲座150405”-620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六)(43分钟)&&&1).“体悟双重”&&&2).“捋挒练习”21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七)(43分钟)&&&1).“全身固定旋转”&&&2).“如何转出劲来?”&&&3).“如何转出劲来2-大青山”&&&4).“间接力收肘”22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八)(41分钟)&&&1).“拉伸动作调整”&&&2).“松紧的问题”&&&3).“雨伞里的太极道理”&&&4).“塌、填、合、占”&&&5).“六封四闭动与不动”23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九)(50分钟)&&&1).“煞腰压肘和结构力”&&&2).“聚力:大力、小力-大青山2014”&&&3).“捋、转、推”24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十)(53分钟)&&&1).“提水-日照2013”&&&2).“採劲练习法”&&&3).“肩腰胯发力”&&&4).“五条线”25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十一)(53分钟)&&&1).“多点劲路相合-大青山2013”&&&2).“功夫上身-新加坡2013”&&&3).“学拳漫谈&2014年六月七日”26碟_技术动作分解(之十二)(46分钟)&&&1).“2014年新加坡公开讲座”&&&2).“看不见的东西”&&&3).“单鞭到云手的四个动作”&&&4).“关节里的碾劲_2014大青山”&&&5).“不要动花絮”27碟_技术动作套路(之十三)(47分钟)&&&1).“铲出式上步-2014北京”&&&2).“如何保持中轴不动”&&&3).“苏州2014年08月公开课”28碟_技术动作((之十四)(40分钟)&&&1).“不起伏不晃”&&&2).“掌握腰裆转换&手要合住不要用力”&&&3).“对称花絮”&&&4).“腰裆转换花絮”&&&5).“日大青山太极拳培训班晨练花絮”&&&6).“日大青山第七届太极拳讲座”29碟_技术动作(之十五)(41分钟)&&&1).“如何练好太极内功-不斗劲&找劲”&&&2).“开裆和相对不动1”&&&3).“陈中华教推手2015大青山”&&&4).“2012年布鲁斯&勺波从师陈中华私课2花絮”&&&5).“煞腰压肘动作用法练习花絮”30碟_技术动作(之十六)(44分钟)&&&1).“不动和分离-2014大青山”&&&2).“坐腕”&&&3).“套路中的发劲练法”&&&4).“带轴的化法”31碟_技术动作(之十七)(42分钟)&&&1).“螺旋缠丝&”&&&2).“部位、支点、满大青山”32碟_技术动作套路改拳(之十八)(36分钟)&&&1).“日董炎欣大青山一路改拳”&&&2).“高泉植一路改拳-新加坡2013”33碟_卫平2012年十一月一路改拳前21式(54分钟)34碟_文伟光2012年9月一路改拳(54分钟)35碟_收肘关系-日照2013(46分钟)36碟_肖永亮一路改拳-新加坡2013(41分钟)37碟_“大青山2012年10月讲座12卷学员套路展示”(66分钟)38碟_剑练习-大青山2013(23分钟)39碟_大青山讲座13-8花絮(58分钟)40碟_大青山2012年夏季培训班花絮(总时长50分钟)41碟_“推手训练”(80分钟)42碟_“如何让手不动?”(43分钟)43碟_筋拉骨推空转-北京2014(42分钟)44碟_正好日大青山”(42分钟)45碟-“陈中华北京讲座&1-2集”(47分钟)46碟-“陈中华北京讲座&3-4集”(47分钟)47碟-“陈中华北京讲座&5-6集”(43分钟)48碟-“陈中华北京讲座&7-8集”(49分钟)49碟-“陈中华2015格子大全10个基本动作”(43分钟)50碟-“陈中华2015一路详解(国语版)带格子背景”(92分钟)
挂号印刷品
一公斤起价!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中华太极拳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