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作二号是转基因禾田4号玉米种子子

转基因玉米种子生物学特性分析--《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转基因玉米种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摘要】:玉米是我国非常主要的粮食作物和优质的饲料来源,在我国日益崛起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异常重要地位。玉米对盐分是中度敏感的,而我国有着大面积的盐碱土壤,每年因盐碱化耕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产量损失。土壤盐碱化成为制约我国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已迫在眉睫。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日趋成熟,转入外源基因提高玉米的抗逆性符合我国的切实需求,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土壤盐碱化、病虫害等问题,从而显著提玉米的产量。虽然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在我国,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玉米品系在萌发特性、生理生化和农艺性状等方面与对照品系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报道很少。因此,本实验主要从萌发特性和农艺性状方面对比转基因品系与非转基因品系的差异,从而明确转基因玉米品系的生产潜力。
本实验选取以下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系,分别为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玉米品系:BADH-3-13、BADH-4-20、BADH-5-2、BADH-5-4和BADH-6-13;转酸性蛋白酶玉米品系:pepB-1-11、pepB-7-1、pepB-7-3、pepB-26-13和pepB-28-19;转防御素基因玉米品系:防卫素-35-10、防卫素-36-10、防卫素-36-12、防卫素-37-15和防卫素-44-8。
转基因玉米品系的萌发特性主要通过标准的发芽实验和测定电导率方法鉴定。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日数、活力指数和电导率方面与受体对照进行比较,通过上述指标比较转基因玉米品系与非转基因玉米的种子萌发特性上的差异;对农艺性状的鉴定,实验采用裂区实验设计,3次重复,2行区,行长5米,行距0.65米。调查田间农艺性状,成熟时全区收获,测量株高、小区产量。室内拷种,测量行中间10株的果穗的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型、轴色、粒型、秃尖及百粒重,采用DP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转基因玉米品系的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实验结果:
1、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转入并整合到玉米基因组当中,且已能够在植物体中表达并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其中,转BADH基因玉米品系即被批准参加中间试验。
2、转基因玉米品系的萌发特性表明:同一品系内种子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日数和电导率方面与受体对照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定向的改变玉米基因,没有改变玉米的萌发特性。其中,BADH-5-2、BADH-4-20、酸性蛋白酶7-1、酸性蛋白酶7-3、酸性蛋白酶26-13、防卫素36-10和防卫素36-12的种子活力较高。加速老化试验表明转基因玉米品系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中BADH4-2、酸性蛋白酶7-1、酸性蛋白酶7-3、防卫素36-10和防卫素36-12的种子活力较高,生产潜力较高。与标准发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3、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转BADH-5-2、BADH-4-20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抗逆境胁迫能力达到差异显著;防卫素-36-10和防卫素-36-12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抗逆境胁迫能力达到差异显著。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的改变玉米的基因型,提高了抗逆境胁迫能力。
4、转基因玉米品系的物候期和生育期表明:转BADH基因的玉米品系、转酸性蛋白酶基因的玉米品系和转防卫素基因玉米品系都是晚熟。其中转BADH基因的玉米品系中,BADH-3-13、BADH-4-20和BADH-5-4的生育期缩短了1天,而BADH-5-2和BADH-6-13的生育期与对照相比无差异;转酸性蛋白酶基因玉米品系的生育期差异不明显。其中转酸性蛋白酶-1-11、转酸性蛋白酶-7-3、转酸性蛋白酶-26-13和转酸性蛋白酶-28-19的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缩短了1天,其余品系与对照无差异;转防卫素基因玉米品系防卫素-35-15、防卫素37-15和防卫素44-18品系的生育期比对照缩短了1天,其余品系与对照无差异。综上所述,转基因玉米品系的物候期和生育期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定向的改变玉米的基因型对物候期和生育其均未造成严重影响。
5、对转基因品系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品系的粒型、粒色、穗型、轴色、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茎粗和平均秃尖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平均倒伏率都高。同一转基因玉米品系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转基因玉米品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转基因玉米品系的百粒重无显著差异,但转BADH基因玉米品系的百粒重与转酸性蛋白酶基因、防卫素基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转酸性蛋白酶基因与防卫素基因无显著差异。
6、小区产量测定结果表明:15份转基因玉米品系中,9个转基因玉米品系增产,增产幅度为:BADH-4-20增产0.65%、BADH-5-2增产1.57%、BADH-6-13增产0.4%、酸性蛋白酶7-3增产0.51%、酸性蛋白酶-28-19增产0.5%、防卫素-35-15增产0.6%、防卫素-36-10增产1.3%、防卫素-36-12增产0.4%和防卫素-37-15增产1.12%。在转BADH基因品系中,BADH-3-13和BADH-5-4的产量略有下降,分别减产0.64%和0.4%。转酸性蛋白酶基因5个品系中酸性蛋白酶-1-11、酸性蛋白酶-7-11、酸性蛋白酶-26-13减产在0.9%、1.3%和1.5%。在2012年试验的5-6月期间,吉林省多次发生黏虫等病虫害,8月份遇到台风灾害,导致试验材料倒伏,而转防卫素基因的玉米品系抗病虫害能力强。因此,转防卫素基因5个品系中,只有防卫素-44-18产量略有下降1.3%,防卫素-35-15增产0.6%,防卫素-36-10增产1.3%,防卫素-36-12增产0.4%和防卫素-37-15增产1.12%。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S513【目录】:
Abstract6-9
第一篇 文献综述14-21
第一章 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14-19
1.1 种子活力的概念14-15
1.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15-16
1.3 种子活力的鉴定方法16-17
1.4 种子活力的作用和意义17-19
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来源19-21
2.1 转BADH基因玉米品系19
2.2 转酸性蛋白酶基因玉米品系19-20
2.3 转发防卫素基因玉米品系20
2.4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20-21
第二篇 研究内容21-58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检测21-36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21-31
1.2 结果31-35
1.3 讨论35
1.4 小结35-36
第二章 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和理化指标分析36-49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36-42
2.2 结果42-47
2.3 讨论47-48
2.4 小结48-49
第三章 转基因玉米主要特征特性分析49-58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49-51
3.2 结果51-56
3.3 讨论56-57
3.4 小结57-58
参考文献59-63
作者简介63-6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长青;白石;史磊;孙甲;;[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蒋作甫,崔志华;[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谈建中;承建平;孙丙耀;张国英;李新梅;;[J];蚕业科学;2005年04期
孟祥栋;[J];大豆科学;1993年03期
张守润;[J];甘肃农业科技;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檀方,段友臣,刘爱峰;[J];山东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徐文玲;汪隆植;张传坤;;[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刘迪;金忠华;王娜;;[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于天祥;段乃彬;王建成;李群;颜廷进;张文兰;戴双;刘素梅;;[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于天祥;王建成;段乃彬;汪宝卿;李群;戴双;颜廷进;张文兰;;[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汪有元;李维江;董合忠;;[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桑浩;[J];安徽化工;1995年03期
钱森和;杨超英;魏明;;[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傅开斌,刘红权,董召荣;[J];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李兰芳,吴树勋,张魁,张杰;[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年03期
许卉;赵丽萍;;[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王岩;张宝玺;张国裕;徐有明;王晓武;;[J];长江蔬菜;2006年08期
张国英,谈建中,吴志平,李新梅;[J];蚕业科学;2005年02期
周思军,李希臣,刘昭军,刘丽艳,杨庆凯;[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陈云昭,王玉国;[J];大豆科学;1984年04期
周思君,尹光初,雷勃钧,何志鸿;[J];大豆科学;1989年01期
於丙军,刘友良;[J];大豆科学;2000年02期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徐文静,李海龙;[J];大豆科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种子世界;2002年05期
冯俊扬;;[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13期
程焉平;[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王庆祥,吕桂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陈颖,徐宝梁,苏宁,葛毅强,王曙光;[J];作物学报;2004年06期
龙昕;[J];农村新技术;2005年08期
田地;;[J];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11期
;[J];北京农业;2007年08期
;[J];农化新世纪;2007年06期
;[J];中国家禽;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悦冰;郎志宏;黄大昉;;[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韩庚辰;;[A];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0海峡两岸重大生物技术产业化论坛会刊[C];2010年
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曹修岭;路银贵;邸垫平;张志燕;刘贺;田兰芝;张爱红;张艳敬;石林丹;徐进;段西飞;韩成贵;苗洪芹;李大伟;于嘉林;;[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陈威;王坤;王学永;刘丽;番兴明;;[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张红伟;谭振波;刘欣洁;杨华;;[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张红伟;刘欣洁;谭振波;;[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徐海滨;张晓霞;李芳;王国英;刘允军;;[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7年第1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柴世宽、熊思浩;[N];人民日报;2002年
王艳红;[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卢苏燕;[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张桂敏;[N];农资导报;2006年
张之简;[N];经济参考报;2008年
胡军华;[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李禾;[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室
孙炜琳;[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李学梅;[N];中国食品报;2009年
李学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路兴波;[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赫福霞;[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王柏凤;[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马金霞;[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李京;[D];浙江大学;2013年
孙鹤;[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白云凤;[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雨萌;[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郭燕风;[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黄卓;[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徐晓露;[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贾俊香;[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张志燕;[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程涛;[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党辉;[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王铭;[D];山西大学;2011年
董灵艳;[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转基因玉米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