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hololens宣传片 和 Google Glass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当前位置:&>&&>&
HoloLens不一定能改变世界 但微软和游戏业需要它改变
16:29:19共阅读来源:电科技作者:张倩
&&微软的HoloLens会改变世界吗?
不会,因为它既不是出自Google也不是出自Apple。&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微软在Windows&10发布会上展示出秘密武器HoloLens时,赢得外界阵阵喝彩的场景还犹在眼前。
10月6日晚间,微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HoloLens开发者版将在明年一季度推出,售价3000美元(约18000元人民币),此时外界对HoloLens未来的命运众说纷纭。
HoloLens又有新玩法了
说道HoloLens的应用,最先能够想到的应当是今年E3上微软通过HoloLens展示出《我的世界》如何&凭空搭建&的场面,燃起了玩家对于游戏新玩法的无尽想象。
此次,微软发布HoloLens平台上的新游戏,内部代号为&X-ray&。通过现场演示视频可以得知,玩家在佩戴HoloLens头盔以及对应的手持设备后,可以进行真人版FPS游戏。
&X-ray&游戏演示
游戏中,HoloLens系统会自动扫描周边环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将虚拟怪物以及实景显示在头戴设备中,玩家利用手持设备映射出的武器进行&打怪&。除射击攻击外,玩家还可以进行怪物捕捉以及盾牌防御等游戏动作使游戏过程更加真实。
&X-ray&游戏演示
了解了&X-ray&的演示,你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微软去年推出的RoomAlive概念,通过投影仪和Kinect的组合将游戏与实体场景相融合。HoloLens则更加简单,将投影、动作捕捉设备转化为一个头戴设备,但离电影《HER》中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全息游戏还有一定差距,毕竟HoloLens还需要一个手持设备。
RoomAlive演示
无论最终效果如何,微软总算是为HoloLens开发出了新的游戏,虽然游戏形式还比较简单,但将虚拟现实和全息技术应用于游戏的趋势已经显现。
微软和游戏业需要HoloLens
微软曾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将会有许多用户和行业利用微软的HoloLens,全息计算技术需要带来各方面的发展,而游戏是一个重大机会。&
外界公认的HoloLens可被应用的领域包括电影(爱情动作片)、设计、公共展览、智能家居、游戏。其中游戏的呼声最高,也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游戏技术虽然经历了几代的发展,画面、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游戏玩法始终没有变革性突破。
目前,AR技术最大的难点之一在于针对现实环境的实时的渲染交互,据HoloLens体验者描述,全息图像和周围环境融合得非常和谐,这为AR技术应用于游戏提供了可能。它让游戏不仅仅拘泥于屏幕,而追求沉浸式体验一直是游戏界重要的宗旨。
但微软能否将HoloLens用好,还不好说,回到文章开始时那个玩笑,微软近年来的确需缺少爆款产品。臃肿的微软,并不缺少好的技术和概念,但始终没有把技术推广到市场的恒心,很多新技术研究两年左右就夭折了,常常给外界的感觉是微软的创新能力在下降。
面对全息技术的趋势,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微软,不一定是最会吃螃蟹的人,也不一定是将吃螃蟹推广的人。HoloLens之于微软最大的问题依旧是时间成本。市场的好奇心是有限的,拖得越长,消费者的耐心就越少,死在时间上的概念产品数不胜数。同样做出开发者版本的&Google&Glass&问世已有三年,从目前的情况看,产品仍然不被消费者接受,相同的例子还有OculusRift。
作为微软近十年来推出的最黑科技的一款产品,HoloLens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预计2016年,Oculus、&Valve、索尼都相应会在游戏领域推出新技术,微软想要凭借HoloLens实现超车,必须加紧研发的步伐。
相关报道: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关于微软黑科技 HoloLens ,你不可不知的 9 件事
摘要相比Google Glass,HoloLens的工作环境是室内,以提供新的交互方式来帮助人更加高效地工作,或者展示新的娱乐方式。相比Oculus Rift,HoloLens不会把人封闭在全新的虚拟世界里,所以并不妨碍人们面对面交流。
  这曾是科学幻想,微软把它带入科学现实。
  上周Windows10的发布会上,前Xbox孵化项目总经理,被誉为Kinect之父的Alex Kipman发布了令人震撼HoloLens,以及被称为Holograms的技术,成功引爆了微软发布会的气氛。
  HoloLens是增强现实眼镜,戴上它之后,就好像微软现场所演示的,会在现实的世界里混入虚拟物体或信息,从而进入到一个混合空间中去。它会将人的头部移动虚拟成指针,将手势用作动作开关,而将声音指令作为辅助,帮助切换不同的动作指令。
  相比Google Glass,HoloLens的工作环境是室内,以提供新的交互方式来帮助人更加高效地工作,或者展示新的娱乐方式。相比Oculus Rift,HoloLens不会把人封闭在全新的虚拟世界里,所以并不妨碍人们面对面交流。
  HoloLens以及Holograms被视为微软的Next big thing,许多人给该设备很高的评价。ArsTechnica、The Verge、CNET、在上手体验文分别评价:
  “微软的HoloLens完全是魔法来的。2015年,科幻变成现实。”
  “一项真正的创新,是微软着迷于保护Windows时所缺乏的。它同样复杂技术手段运用的一个例子,让你体验真正重要的。“
  “HoloLens提供了可靠的,效果夸张的增强现实,令虚拟现实技术怀疑论者目瞪口呆。”
  即便如此,关于HoloLens,你仍然需要了解以下说到的9件事。
  HoloLens是个独立的电脑,但关键在深度摄像头和HPU
  HoloLens具备CPU、GPU,因此是独立的电脑。不过,真正让它变得犹如“魔法”一般的关键是自带的深度摄像头以及HPU。
  如果你熟悉Kinect,就会知道它的技术关键是源自被苹果收购的PrimeSense,后者通过随机的激光散班对空间进行“光编码”(light coding),对整个空间进行标记,以此来检测人体的运动。
  HoloLens的深度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也同样如此,在它正式运作之前,需要对整个空间进行编码,然后才会显出虚拟图形。这一点,可以看HoloLens的官方视频,演员用眼镜玩Minecraft之前,视频里展现了一个编码化的过程——或许在一个新环境使用HoloLens,会有一个初始化的过程。
  而记者们在实验室里体验HoloLens时,被要求不能移动室内的任何物体,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在知乎上,一些熟悉计算机图形的人指出,HoloLens这种反向3D建模,并进行动态定位的方式,即便对于游戏显卡来说都是负担不轻的计算量,专门处理该任务的HPU就变得非常重要——它的性能要足以承担这么高的计算量,另外,又不能有明显的发热。否则用户就相当于将一个烤炉戴在头上了。
  HoloLens的CPU可能是Atom,HPU可能是Xeon Phi
  PC World的匿名消息源称,HoloLens的CPU采用的是版本为Cherry Trail的Atom处理器。这是最新一代Atom处理器,英特尔本月才刚在CES上宣布出片。
  基于Cherry Trail的Atom处理器采用最新14nm制程的工艺,功耗控制在2W以内。相比上一代,它的CPU性能提升了30%到40%,而且功耗不变,此外还提升了GPU的性能表现,采用与Broadwell相同的GPU架构。
  PC World由该消息出发进而猜测,HPU很有可能采用的是英特尔的Xeon Phi——这是多用于超级电脑里,辅助复杂3D建模、数学运算性能强大的协处理器,可提供1 TeraFLOPS (每秒一兆次浮点运算)的性能。当然,如果微软真的采用了Xeon Phi,也肯定是某种简化的版本。
  不过,HPU是用于增强某方面性能协处理器的猜测,并非没有根据。
  HoloLens现在只有工程原型机,戴上后会自动校正
  而根据到实验室体验的记者回忆,他们所测试的HoloLens是早期工程原型机,和微软在大会上展出的酷酷的设备完全不同,具备一切原型机应该有的粗糙、笨重。
  HoloLens的原型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是绕在脖子上的计算单元,它上面甚至拖着一根电源线,另一部分是套在头上的部分,会自动测量瞳孔间的距离而且自动校正,以适应人眼。
  关于HoloLens的硬件结构,有人画了一张图
  实时对环境进行3D建模,对于微软来说似乎不是难事
  早在2011年,微软研究院启动了名为&KinectFusion的项目,目标是围绕着移动的物体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3D建模。——现在来看,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至少是部分的研究成果),已经运用在HoloLens上了。
  2013年,微软研究院发布了名为IllumiRoom的项目,通过Kinect和一部投影仪结合,将电视中的游戏画面扩展到电视外,让人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在这里,Kinect的作用是迅速捕捉房间内部的几何形状,以配合投影,而且无需任何图像的预处理。
  显然,微软在结合Kinect进行快速的3D建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来自游戏界的两种声音
  《GTA5》的公司Take-Two CEO Strauss Zelnick认为HoloLens激动人心:在微软的总部,他们演示了这项技术,你得把沉浸式的头戴式设备戴上,然后那些角色开始变得栩栩如生,而且可以与他们交互尽管他们并非真实,那体验,非同凡响。
  《神鬼寓言》的创造者Peter Molyneux却警告微软不要过度承诺,他看过Kinect和HoloLens的早期版本。他说:
  (HoloLens)让我想起了Kinect。我想高声说,“在这些东西上,不要过度承诺。”它们的概念视频感觉是如此的流畅,而且看上去所有东西都是可用的。但实际上,就好像我们在Kinect所发现的那样,如果你拥有完美的环境,以及完美的距离,它就会表现得非常的好,你就是好像指挥官一样。但如果这些东西并没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技术将会收到非常大的挑战。微软在HoloLens所展示的技术是令人惊叹的。如果demo部分仅仅是告诉别人可以在任何物体的表面看电视,我会非常的敬佩,但他们把HoloLens放在过于遥远的将来。你可以将整个房间变化成Mindcraft的场景,但却没有告诉别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以上两个相互对立的评价正好表明了HoloLens在游戏方面也拥有不错的潜力。
  HoloLens也许会改变我们的客厅
  HoloLens发布后,Vox&写了一篇评论《3D眼镜如何令电视淘汰》,讨论了HoloLens这类增强现实眼镜如何改变人的客厅环境。
  相比传统的电视,存在于HoloLens镜片上的虚拟电视有几大优势:
  ·&直接显示3D视频;
  ·&虚拟电视尺寸可大可小,而且基本不受室内环境限制;
  ·&在享受电影的同时,HoloLens不会阻碍用户与家人之间交流;
  ·&用户可以自己选择选择观看点。
  HoloLens的将来
  搜狗CEO&王小川认为,HoloLens会取代手机:
  Phone之后,一个技术的热点趋势便是穿戴式设备,这个可以做到比手机更便携,更丰富的交互方式(比如能持续地采集手机采集不到的数据)。有预期到2020年,穿戴式设备的技术将会大量成熟并成为手机之外的智能辅助设备。而在这些穿戴式设备中,其他设备只是处于配角来辅助手机,而Glass才有超越手机的交互信息获取优势。
  知乎用户闫展逸认为,增强现实的未来很可观:
  一切视觉的东西都可以产生,一些以前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都会实现,它将会带来的是十足的颠覆;所有现在现有的物理现实实体都会被替代掉;所有的手机、电脑、电视等“有显示局限性”又有“显示拓展需求”的现有产品都会被颠覆掉;所有的实体广告牌、公交站都会被颠覆掉;所有的装修风格、大楼表面、路面、墙面、家具都会被颠覆掉;物联网会因此突破“没人愿意乱加传感器”的尴尬瓶颈;人工智能会因此获得更加足量的大数据支持;所有的线下服务都将进入增强现实时代,所有的游戏都不再局限于屏幕都会带入真实世界!
  Twitter用户&@CJ调侃,HoloLens让人有新的装逼方式:
  以后会有HoloLens专属的游戏吧,以前晒游戏截图时「不经意」显示高分辩率屏幕,高帧数显卡的晒法又要过时了,以后就是硬碰硬的家居环境,高消费场所,豪车内景….的晒法了。
  HoloLens的疑点
  Alex Kipman在发布会上不停地强调HoloLens还处于非常早期的版本,尽管他也承诺2015年,眼镜将正式上市。所以,在这一年内,微软需要克服几大难关:
  ·&设备的发热要控制在人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前文所提,普通3D游戏都可以令GPU的温度上升至90度,HPU这块特别的核心是否可以令HoloLens不会发热呢?当然,Wired上手文中提到,HoloLens的设计是运用设备的两侧进行散热,尽量避免人的头部感受到热量;
  ·&微软没有提HoloLens的分辨率,这可是关于增强现实体验的核心指标。作为用户,当然希望分辨率越高越好,最好能够达到Retina的程度,但分辨率过高或许会影响到耗电量与发热;
  ·&HoloLens的续航时间有多长?这也是微软发布会上没有提的。尽管不可能要求HoloLens续航高达24个小时,但也希望至少能够使用5个小时,也就是至少能够支撑半天使用,而且充电速度可以再快一点,1小时内充满;
  ·&微软没有透露HoloLens的显示方式,由于Oculus Rift实际体验当中存在不小的问题,所以人眼长时间聚焦在距离较近的屏幕上,是否会令人眼感到不舒服?
7846゜15179゜22855゜3504゜4501゜5480゜6425゜7243゜8
20095゜115043゜213119゜311619゜49460゜59441゜67846゜77777゜87054゜96054゜10
二次元文化兴起,互联网内容的日益丰富以及技术的进步,使得虚拟与现实之间能产生更多的连接与互动,人们可以...
“2016年,我们不会再大规模做团购了。”2016年伊始,和各地和一些餐饮业内人聊...
最穷剧组,自带鼓风机效果是大多数人对《太子妃》的第一印象,虽然辛酸,但是一开始的“坦诚相见”让观众充满...我为什么不喜欢HoloLens?因为连微软都没想清它是什么
微软的发布会上终于公布了HoloLens的售价:3000美元,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是开发者版本,与普通消费者无缘。那么,作为可能是今年消费电子业界最“黑科技”的产品,HoloLens真的会达到微软,以及大众对他的期望吗?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雷锋网编辑很早就与我聊过这个话题,正好借助这篇文章来谈谈HoloLens——这个售价3000美元的产品,为什么我不会买?
HoloLens所在的领域,是“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与目前大火的虚拟现实产业不同,它所要达成的并非将用户带到另一个世界,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的元素。在HoloLens之前,Google所推出的Google&Glass就是增强现实设备,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HoloLens是否会获得成功,可能受限于以下几条因素。一、增强现实所需要的技术并不成熟。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都并不是新的创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但是将其变成现实,仍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虚拟现实需要解决的技术障碍到目前来说,已经大多解决,或者说到了一个最低可用的产品(Minimum&Viable&Product)即:虚拟现实需要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消费级器件所能支持的定位技术也足以能够精确地跟踪用户的头动,从而营造出沉浸感;头显所需要的高分辨率显示屏也随着目前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而达到可用状态。虽然有计算认为,想要达到人眼彻底看不到像素点的程度,虚拟现实头显的显示屏需要的分辨率是16K,但是目前使用2K已经能够“以假乱真”了。所以到了明年,我们将迎来虚拟现实的元年:Oculus&Rift&CV1的发售将会让虚拟现实产业正式起飞。而增强现实所需要的技术要比虚拟现实复杂得多。它除了要处理图像与人眼的关系,还需要处理虚拟图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要比虚拟现实复杂很多倍的问题。增强现实设备首先需要知道设备自己的位置,还需要知道周围环境的位置,才能正确地渲染出图像,让用户有沉浸的感觉。这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当下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所十分热门的SLAM(Simultaneous&Localization&And&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谓SLAM,就是如何通过计算机视觉成像技术,让设备自身能够即时的定位自身,并且建立起周围环境的计算机模型,这样设备才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空间。Google也发起了Project&Tango,专注于这个领域,他们收购的MagicLeap也是专注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如果没有解决SLAM,那么增强现实设备就无法满足移动性的要求,它只能在有限的场景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HoloLens可能就采用了这种方式,需要在使用之前首先扫描空间。这样的话增强现实眼镜就没有办法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能够戴着四处走。这也就引来了第二个问题:增强现实眼镜必然是一个一体化的设备,那么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和电池也同样成了障碍。如果增强现实眼镜只能使用两个小时,或者需要牵着一根线,那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二、 HoloLens并没有达到期望目前体验过HoloLens的用户都普遍反应HoloLens的最大问题是视场太小。HoloLens有沉浸感的部分,只有视野中央一小块区域,而且分辨率不高。分辨率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计算能力和电池性能的限制,但是视场太小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HoloLens的显示系统并非在眼前放一块显示屏那么简单。增强现实需要解决的显示问题就是,如何将虚拟元素叠加在真实的世界中。想要让人感受到虚拟元素就在真实空间里,就得解决眼睛的对焦问题,这也是HoloLens名字里Holo的来源:它采用了全息成像原理,微型投影系统通过一块波导晶体将图像投射到人眼中。根据虚拟现实界名人Doc_OK分析,HoloLens的视场的大小实际上是受到了全息系统的波导晶体的折射率限制,这是一个物理上的限制,并非设计上的,所以它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在近期内,我们可能看不到像微软在宣传片里所描绘的那样,虚拟元素和物品环绕在我们周围,而只能通过一个小“窗口”来体验增强现实。如果是这样的增强现实体验,用户很可能会很失望。三、 微软对于HoloLens如何定位?事实上,微软自己对于HoloLens都定位不清。这一点从微软对于HoloLens的定价上就可以显现出来——毫无疑问3000美元并非一个能够让普通消费者承受的价格;这个价格意味着HoloLens实际上是面对企业的生产力工具,这也符合微软一贯的生产力工具提供者的形象。但是,微软在宣传HoloLens,包括在发布会上展示HoloLens的时候,使用的却是游戏和各种消费级应用来进行展示,很少提到生产力工具。这种宣传和实际定位上的冲突会让开发者和用户都感到迷惑,无所适从:如果微软真的打算将HoloLens推向消费级市场,那么定价肯定会下降;如果微软还是打算把它作为生产力工具,那么在宣传上应该更加偏重生产力工具应用,而不是在展会上演示如何打游戏。根据国外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机构普遍认为,增强现实要在2020年之后才会真正进入消费市场。HoloLens的发布毫无疑问是突破性的,但是它并不是一款成熟的产品,还有太多技术上的门槛需要一个个克服。在整个产业和技术都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强行推出产品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Google&Glass的失败,以及更加遥远的,九十年代的虚拟现实的失败都可做借鉴。它不光是产品本身的失败,还会消耗大众对于这这个产业的热情。在此,作为一个虚拟现实从业者,我们衷心希望HoloLens能够成功,但是,它可能出现得太早了。
[责任编辑:teikaei ]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热门推荐:
  微软HoloLens,“一不小心”成为今年最好的硬件产品,同时也是AR(增强现实)领域最强的代表作,被奉为微软未来业务的支柱。但有趣的是,现在HoloLens还不是普及大众的“玩意”,即便设计者当初只是想把HoloLens当成游戏配件来弥补鼠标或者键盘的操控不足,然而当前最佳角色竟然是扮演研究人员的生产工具。
  HoloLens更像是Oculus+Kinect+JetsonTK1所集成在一起的嵌入式“怪物”,显然不是单一的AR或者VR所能简单概括的,其实HoloLens具有“互补性&。
  HoloLens是非常强大的生产工具(没错,它的定位非民用),首先应用于商业、科学和教育方向,沃尔沃汽车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正在利用HoloLens开展实验。微软为展示其全新的HoloLens开发人员体验,在其第五大道店面中公开演示,让民众更近距离的感知这一增强/拓展现实的设备。
  对AR设备最有感知的印象是通过 HoloLens等增强现实设备来玩WOW。AR的魅力在于把原本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声音、味觉、触觉等),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例如,需要操作开关水龙头的手势,使用AR技术就能让人隔空操作,保持手指直立和点击动作……
  早前的AR交互其实是比较糟糕的,使用了”可穿戴式“腕带式激光对焦,伴随一个魔术棒状的手执遥控器,来玩Xbox的游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HoloLens可使用语音和手势操控大部分全息透镜的应用程序,可见未来的交互方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微软逐渐在渗透HoloLens的应用,我们发现Minercraft和Halo 5已经有了全息透镜的版本。但更令人兴奋的是,微软将AR技术开放给各大软件厂商。用户可以通过HoloStudio制作全息影像,既可用语学术研究,也适合娱乐把玩。毫不夸张的说,HoloStudio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工具箱。
  微软研制HoloLens的过程中,考虑到如何更好的混合增强现实,其中一个关键点便是音频。HoloLens采取了“非封堵”的音频系统,让用户既能舒适地听到HoloLens增强地方的提示音,也能聆听到真实世界的声音;还要求带着这个产品,不能让大脑感觉犯晕,也不能觉得一眼看去就是假的。这就需要强大的扫描、计算和渲染能力,HoloLens的表现似乎还不错。
  与VR和Google Glass比起来,HoloLens的渲染能力相当的强大。它不只是简单的在眼前贴了一个显示屏。例如,你可以在桌面上渲染一副画板,在墙上渲染出工具箱和素材库,用手势来选取来应用到画板上。
  微软CEO纳德拉曾承诺过,HoloLens这一产品将应用在消费者和企业用途上,只不过现在面向消费者还言之尚早。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人工智能好机友,与你分享人工智能方向、前沿科技进展、产品市...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软全息眼镜hololen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