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举你知道的例子,就是高中学霸寝室5千册书也爱好篮球的人,他为什么不选择受伤风险低的运动如跑步,他是怎么安

美式教育看重体育,所以在美高学校中,体育生往往比学霸更出风头。质疑者认为,这是美国学校中的“反智主义”倾向,但实际上如果你足够了解他们重视体育特长培养的原因,会觉得也许并不能这样简单地、非此即彼地理解。美国家长大多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锻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同时也通过体育活动为孩子创造吃苦和领会失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孩子大多会选择团队体育项目练习,而不是个人运动。在中国,学霸是最受学校老师喜爱的,同学和同学家长也以仰慕的眼光看着学霸,学霸就是男神,女神,受万千宠爱于一身, 无往而不利。而在美国,是哪类学生是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的呢? 不是学霸,而是橄榄球队队长。如果有学生考SAT拿到2400满分,被哈佛录取,不要说上学校网站头条,连新闻都没有。但是如果学生将在大学里参加体育队,那可是学校的特大光荣。学校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学生和未来就读的大学教练握手的照片和有关新闻,高中校长会亲自接见,有可能这所大学是排名50开外的大学,但学校对这个体育特长生的关注远远比那SAT满分的学生要多。体育好的学生在申请美国高中的道路上是非常有优势的。为什么体育对美国学校那么重要呢?归根结底是和钱有关。美国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有可能比校长的收入还要高,球队经常赢球,有钱校友就会支持校队,买票看球并每年不断捐钱给学校,学校的spirit和人气也会上扬。 学校的奥数再好也很难鼓舞学校spirit 精神。很多中国家长已经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常常问到孩子应该练哪项体育会帮助申请美高。首先,我先声明在美国人眼里,乒乓球和羽毛球不算体育。东部高中基本上没有这类校队,所以请不要再和美国招办说“我最棒的体育活动是乒乓和羽毛球。”加州华人越来越多,有些学校有羽毛球队,但东部我还没有碰到过。第二,如果学生每周练某项体育一周才一小时,我可以确定那项体育不是学生的特长,最多是兴趣而已。第三,如果学生到了13、14岁才想开始发展某项体育,已经太晚了。 要想让孩子体育好,需要从小学开始。美国一般老百姓觉得体育是一个锻炼人格的活动,不只是强身健体。美国各个小镇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项团体体育俱乐部,从幼儿园开始,教练都是爸爸们,无论他们多忙,但是永远都可以抽出时间做足球教练或橄榄球教练,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运动员。这些非职业教练教导队员不只是赢球,更多是?团队精神(teamwork)?体育精神(sports manship)?忍耐力和毅力(endurance and perseverance)?态度(attitude)?如何在球场上惨败后吸取教训(how to deal with failures)斗牛篮球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孩子打造最好的训练环境!我认识一个白人爸爸,因为投资银行工作原因,每周纽约和墨西哥市来回,再怎么累,周六早上六点一定出现在纽约冰球馆帮儿子的冰球队当教练。在美国亚裔多的地方,房价是涨了,但是镇上的团体体育活动就会减少。 白人慢慢搬走了,很难找到够资格的中国爸爸当教练,这也造成了亚裔多的学校体育队不好,大多数的学生只能拼钢琴,小提琴,奥数了。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吃苦,但是家长并没有提供孩子吃苦的机会,在美国人眼里,把高中四年里只去了贵州一周做支教的经历做为吃过苦的证明是个笑话。我觉得现在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上吃苦是有这个必要的。我认识在美国的一些孩子小学时候在一项体育每周花5个小时,很多孩子同时玩两项体育,到初中后,每周体育运动少的每周10小时,多的每周20小时,完全没有夸大。练冰球的周末早上5点起床,游泳队的早上上课前游泳训练,下课后再回到泳池训练,这样的训练下学生才能算有特长,在顶尖高中体育队才能拿到一席之位。不少美高学生参加体育队训练后,体力都撑不住,很难和美国孩子一较长短。家长常问练哪些体育含金量比较高,对申学有帮助?大多数团体类的运动含金量比较高,但往往中国家长更喜欢个人运动,觉得个人时间好安排,所以一窝蜂的去游泳,网球,击剑,高尔夫,到最后又是和亚洲人竞争。现在冰球在国内很火,我一个练冰球的学生5岁开始练冰球,周末早上6点起床。他申美高非常好,虽然标化不高。但和招办面试时讲练球的辛苦远比废寝忘食背单词更有趣 。现在我帮家长规划体育活动也比较多,家长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才会愿意起早贪黑的去参加训练。家长不要太介意一开始体育成绩好与不好,是不是有名次,随着身体的变化,成绩会有改变, 重要的是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坚持。其实最难的是家长的坚持,送孩子上补习班远比练体育要轻松。在冷气房里背单词要比在烈日下晒的像非洲难民要舒服很多。但正因为这样,招办觉得体育棒的学生有更有趣的人生故事。中国妈妈在9月1日前忙着破腹产,希望孩子能够早读书。而美国家长普遍让男孩子晚读书,这其实是和体育有关的。很多美国私校申请幼儿园设定的男孩和女孩生日的截止日期是不同的,很多男生会晚一年读书,因为男孩女孩成熟度有很大差别。如果学生是全年级里体育活动能力强,进校队比赛得名次机会多,学校受欢迎程度高,和队友之间的友情较深,自然就会慢慢有领导力。学生会主席全校只有一个位置,但每个体育队都需要队长。每年很多中国家长纠结于要不要复读这个问题,复读不只是因为英文能力问题,也不是智商的问题,美国学校更看重学生的交际能力 (social skill)。所以中国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如果不复读,不单单是比中国复读的学生年龄小,比美国孩子年龄也小,中国孩子长的年轻 (美国当地高中生已经长的像二十几岁了),课堂发言气场不够,更不要讲进体育队或竞选学生会主席了。体育特长对申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这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我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喜爱运动,不是单单为了申学,而是能有健壮的体格。我接触到的不少学生都是吃货,但运动不够。不少学校体育教练和我讲过 “Chinese students quit easily.”中国学生遇到挑战,很快就想到放弃。 体育不仅锻炼人的意志力,也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要把时间都花在补习课上,每天花一个小时好好运动吧。(文转)如果你觉得这则内容还不错,就快分享给你的好友吧!世界这么大,你不想扫扫二维码来看看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在国内,青少年的学业很繁重,学习压力很大,很多青少年因此放弃了运动,身体并不健康。很多人羡慕美国的青少年,称声势浩大!前些日子在斗牛篮球中心结束的京津晋大学生篮球对抗赛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有数十家媒体打篮球能减肥吗?某个网站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个调查,超过96%的人认为可以减肥,只有不到4%的朋友对此有怀疑。领悟篮球,感受文化。”CC卡美珠宝杯“京津晋大学生篮球对抗赛今日在太原斗牛篮球中心闭幕。本次比赛有北京大学、今日,由斗牛篮球中心与山西晋跃体育活动策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CC卡美珠宝杯”京津晋大学生篮球对抗赛Day1明后两天(12月26日与27日),”CC卡美珠宝杯“京津晋大学生篮球对抗赛将在太原斗牛篮球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将来的我如果有孩子,热爱体育的我一定会让他去学习体育,因这是漫漫旅途人生宝贵的一节课。有时身体生病,伤病疼痛本周末(12月26日与27日),京津晋大学生篮球对抗赛将在太原斗牛篮球中心(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云路街凯旋大地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每个儿子年幼时都曾梦想自己能够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那时的父亲是自己偶像、英雄,可是长大后去发现老爹懂得好少、有一种劲旅,称为最强阵容;有一种激情,叫做无篮球不兄弟;有一种对抗,承载着满满的快乐与回忆。 上个周末,太昔日的球场英雄近日纷纷重出“江湖”!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可能不像年轻时那样看重胜负,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他们不这不是最后的疯狂,而是永远的坚持,也是深入骨髓的热爱。12月12日,本周六,斗牛篮球中心首届60后70后篮球
连续数日重度雾霾,清新的空气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和课间操。太原市很多中小学取消了室整场比赛下来,紧张、焦虑、怒吼、激情、兴奋、难过,不知道他又被哪一种汗水或泪水所“侵袭”,他可能赛后被队员抛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每个人都会变老,当年的护腕会变成手表,球衣会变成西装,篮球会变成公文包。总有一天,我们老强强联合!ND美式篮球训练营现已加入斗牛篮球中心青训部!未来,斗牛篮球中心在青少年培训板块将会更加强大!①为篮球这个项目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热爱,除竞技体育给人带来的刺激感和篮球本身的趣味性以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队友的打篮球真的能长高吗?这个疑问困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们。斗牛君咨询过有关医学专家,该医学专家表示:“个子的高矮,一直以来,许多关注斗牛篮球中心的朋友们经常私信斗牛君,询问包场的时间还有价格,还有周边如何停车等问题。在此,11月的太原,温度骤降至零下。12月,温度将继续下降。但是在太原一个篮球爱好者的聚集地,温度却不断上升,12北京时间11月30日,在职业生涯的第20个赛季,洛杉矶湖人队当家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正式宣布他将在本赛季结束之记得一个傍晚,我下班回家走在小区楼下,迎面走过来一姑娘。姑娘身材高挑一头长长的秀发,两只手捧手机低头在看,手斯蒂芬-库里“准到没朋友”的投篮,已经成为NBA的一道风景线,微笑刺客伊塞亚--托马斯甚至说出了“他打铁都是如果我有个儿子,碰巧他也喜欢篮球。我会带他去打篮球。我会给他买篮球让他能够和小伙伴分享。我会和他穿一样的球鞋当我问到你这个问题时,也许你有上百个理由在心中浮现,但在嘴边却说不出来,你可能不仅想反问自己一句:“是啊,我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新闻播出有人经常被“假教练”欺骗的事实。对于求学者来说,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学到东西甚至由斗牛篮球中心主办的以#勿忘青春,唤醒激情#为主题专属于60后70后的篮球赛事正在火爆报名中,目前已经报名的近日,太原地区连续降温,甚至出现了第一场雪。这对一些篮球爱好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户外打球实在冷,转战室内场,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的、最复杂的关节,它传递载荷,参与运动,受力大易损伤,因此运动过程中合理的防护必不可少。篮草根平台搭建启动,在斗牛篮球中心,你就说万众瞩目的明星!岁月没有永远停驻的港湾,在最美好的年纪做最美好的事情Where amazing happens!不服就是“闹”!真正属于平民篮球,草根的舞台!历时三个周末,斗牛Wow!Show Time!首届斗牛篮球中心限高篮球赛已经进入尾声啦!这个周末,半决赛和决赛如约举行。经过小在NBA中,马刺队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愈战愈勇,除了球员一直保持很好的状态外,战术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窒息!残酷!挑战!今天的斗牛篮球中心限高篮球赛小组赛的最后一天,比赛过后,8强球队火爆出炉!他们分别是A组:绝杀!血拼!激情!斗牛篮球中心限高篮球赛时隔一周后即将战火重燃,明日继续开闹!上周,12支球队悉数亮相,共上在一些体育运动中,弹跳尤为重要,特别是篮球,那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腿部爆发力呢?两脚分开比肩部略宽,半蹲同时平篮球作为中国“三大球”之一,一直以来备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无论是在哪里的篮球场,每天都有一群热爱篮球的人在球场寒冬来袭,热情不变!就在明天!12支激情的队伍将在斗牛篮球中心打响激情战!在这里,我们只允许身高不超过190DNA-CENTER您身边的篮球训练营。热门文章最新文章DNA-CENTER您身边的篮球训练营。学霸讲述高中内容与高中竞赛都是小儿科
93回复/5亮 3248浏览
刚看到又在讨论03江苏数学让很多数学天才倒下了,想起昨天在知乎看到一回答被震撼了一下,估计在能称数学天才的学霸眼里这种程度完全不值一提。我们还是眼界太浅,周围环境都水平不高,当我们高中还在为能偶尔做出最后一道大题而沾沾自喜时,学霸已经在刷新交卷时间记录了。 看到好多人说原答主在装逼,试问我们天赋没人家高,人家还比你努力百倍,我们有什么资格说人家,这只是人家习以为常的表述而已。转自知乎王力乐的答案那些东西,如果都叫“难题”,那么,你就真的不要考虑搞科研的问题了。与他一样,作为竞赛党(而且是各科竞赛都掺和过一脚的那种),我们大都是在高一自学完全部高中内容的。比如,敝人的节奏是,高一上学期干掉高中物理(效率受到了“适应住校生活”这一过程的影响),高一下学期干掉数学、化学和生物(我自己的进度略快于同学,因为我是从初三开始看高中化学书的;我的一个基友,则是为了准备生物竞赛,从初二开始系统地学习高中生物)。与此同时,语文和英语当然也不能落下(我自己倒是没有英语方面的问题,语文则还是得花点儿时间):学校会让我们在高二下参加一次高考模拟考,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靠着竞赛上大学啊,万一考砸了呢,是吧。然后,我们开始拼命看大学教材、刷竞赛习题集(三千道算少的――被复旦新版数学分析前言里“苏步青先生的一万道题”给打了鸡血的;苏步青先生可是正经的“民国大师”哟)。于是,高二上学期那个“赛季”,我们就能参加三科竞赛的省赛了。我自己的运气比较好,高二上学期的那个“赛季”,拿了两个省队(也就是省一前五),省队的结果则是一个国二(化学)和一个国三(物理;犯了一个巨蠢的错误);高二下,则是一个生物省队(国赛就丢人了,以全国倒数第七的成绩弄了个国三),高考模拟考 652/750。高三那次成绩会更好一些,但就不多说了,因为我说那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高中理科课程(甚至竞赛)中的那些题目本身,实在是离“难题”差得太远太远;稍好的学生,可以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尺度内分别(如果去掉竞赛,则是“全部”)干掉,然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我只是一个来自教育相当落后的省份的还算可以的学生而已,也就是&&以前说过的“小县城学霸”(虽然是省城,可我们那儿的省城,在教学方面,还真未必比某些给力的小县城好多少)。到清华之后,立即“泯然众人矣”,不带商量的那种。你觉得这样挺不容易?可我只是千千万万的竞赛党之一。北京的竞赛圈里的孩子们,也许听说过搞了“五个一工程”(数理化生信息五个省一,至少物理进了省队)的李泽昊、物理化学两门国一的安雨吧(好像挺暴露年龄的)?然后,进了大学,还接着被这帮家伙摁得抬不起头来:当然,我们一直觉得,高中的课程和考试习题,为使得所谓“区分度”得到保证,做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准确性的事情;有时,甚至是在非常奇怪的方向上设置所谓的“难度”。可还有人记得――山东省卷物理中的那道飞不出盒子的带电粒子的错题,把 1e-2 mol/L 和 1e-7 mol/L 相减得到 0.0099999 mol/L 当成“不由水电离出来的 OH- 浓度”,某省模拟题中往小白鼠静脉里头打盐酸――这些题目么?对了,你说实验啊,我就给你讲个实验的事儿。我参加化学的全国决赛时,在同屋进行实验部分测试的一个香港队的姑娘,因为理论基础不足(当时香港队是在一所中学内部选拔的,而他们没有对应的教学),不明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比如可乐瓶儿;的确良也是它)水解之后会有什么东西(即便赛方给她提供了繁体中文和英文试卷),不知道为什么不做蒸馏还要在烧瓶上插一根回流冷凝管,而一直无法展开实验,只能在那儿消磨时间。除此之外,她因为没有学过相关规程,一进实验室就放了个大招:拧开煤气灯几秒种(还好不是几十秒)之后才去划火柴点燃它,弄出了一场小火灾,差点搞出大新闻。你要是觉得高中那点儿课程和题目难,那么你的实验也根本做不动――还很有可能成为毁灭者。二搞了竞赛过后,我还是有点儿自得(当然,我当时就知道,这个成绩比起李泽昊、赵立毅之类的人,还是差得远):据说高中竞赛就是大学内容嘛,那么,我们这不就是把大学的内容自学了个差不多嘛,于是剩下的就是走上人生癫疯的节奏了,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然后,不出意外地,在大学里头,我被分分钟教做人了。我还记得,某年 IPhO 中的一道“太空人在电场磁场交界附近扔带电棒球”的题目。高中时,这题真是做得我一佛出世二佛涅。在本科的电磁学课下,我们跟老师闲聊时提起过那道题,老师却说,此等雕虫小技不足道哉,我们下节课学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协变形式吧――然后一节课讲完。《物理学难题集萃》上有过一道一维单原子链的问题(也是以前 IPhO 的题),把晶格振动的很多事情,全都交代了一遍:色散关系、布里渊区、声子、波恩―卡门边界条件、禁带,如是等等。高中做到这题时,真是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学会了好多好多东西;可上了固体物理课才发现,这玩意儿又是一节课的事儿;考试时,这也算简单题目。高中化学里头,晶体学原本是要讲一个月的,还只讲一丁点儿基本内容。到了本科,对,你仍然只有一节课的时间,讲的东西可比高中多多了,起点也高不少:没看过晶体点群?自己回家琢磨去。为了物理竞赛,我算是把同济大学出的《高等数学》消灭过两遍的。本科第一周,老师大致说了这么一番话:在座的一些同学是学过高等数学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那个东西没有用。我们这套东西,是从滤子基极限和实数的公理化构造开始讲的;实数公理化体系只讲两周,因为太简单,但是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因为太重要。还有吴文虎的程序设计,还有很多很多。多少次,我看着那惨淡的成绩,脑子里一片空白。空白完了便想,[哔――],既然知道自己要来这里,我当初为什么不多花点儿时间提前学习这些东西,而不是去折腾高考那些劳什子货色呢?所以,上了大学之后,我一直痛苦地认为,我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甚至高中三年都是被愚蠢地浪费掉了:九年义务教育,直至大学之前的十二年教育中的理科内容,按信息量计,顶不上大学里的两周。三等我接触了科研,我又发现,大学课程里教的东西,统统都是毛毛雨。曾经,为了算一个广义相对论下的复合流体的微扰,我在两周内耗掉了一百张草稿纸(我自认打草稿时俭省得有些抠门)。常人只看到老爱那句“这个理论是如此优美,如果它竟然是错的,我将对全能的上帝感到遗憾”,不知这形式的优美背后,是一个原则上最多涉及 256 个分量(最起码也是 (16+4) / 2 = 10 个分量)的张量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做起微扰来都够你喝一壶的。为了研究黑洞最内稳定轨道内吸积流的辐射,我不得不在一个月内自学如下内容:克尔黑洞附近的光子追踪(啃 Kip Throne 的论文们――他就是给《Interstellar》算黑洞形貌的那个家伙,而这些论文可以算是该电影中黑洞形象的基础)、克尔黑洞附近的厚吸积盘模型、气体对软 X 射线的吸收和再辐射过程、刚性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C++ 设计模式(这是有点儿学着玩的意味),等等,然后写出程序,算出结果。我就不说现在手头这个从原子光谱和辐射转移到类星体性质再到大规模并行计算都要用上的研究项目了,琐碎而重要的细节,实在太多了。聪明的你,告诉我,高中哪些“难题”有这样的麻烦,有这样的复杂度,甚至是系统性的复杂度?你以为科研是什么呢,是高中课程课后实验里的那些小破烂儿,还是在家造个小小的衰变堆或者熔盐堆,然后被跑得比谁都快的记者搞个大新闻赞扬一番?何况,就算给你材料和方案,你都未必能照方抓药抓出来,因为从你对科研和技术的想象来看,你根本没有组织(哪怕是小规模的)系统工程的能力――这才是那个美国小伙儿最牛的地方。那些东西太简单,太简单。对,哪怕是英语。你对中国的教育系统那么不满,觉得国内的种种束缚了你的想象力,那么,漂洋过海来美帝试试吧。别急,你先得把托福 GRE 考了,然后开始写文书,套磁,海外实习,推荐信,如是等等。真的不要以为高中那一丁点儿英语――哪怕你能考满分――是够用的。连高中词汇都搞不定,你确认你说的英文人家能听懂、你写的文书人家会看、带你实习的海外教授不会抓狂?至于“国内的外语教学都是胡搞”,嗯,连高中那点儿东西都受不了,跑这儿来抱怨外语教学胡搞?Princeton 的德语课,每天一大节,每天课上都得拼了老命一般地弄上近百个单词――没有办法,死记硬背虽然蠢,但大概也是短时间内获取对某一门外语的“原始积累”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吧。你说实验动手能力?我在本科期间,做过两个不算太小的实验项目,都得到了不错的赞许;有一个教授还希望我去他组里干活儿。可是,我在实验中,做的都是什么呢?连续八个小时坐在实验台前做焊接、零件修补和组装,饿到胃疼得快晕,还得硬撑。仪器组装调试完毕,开始测数据――一百个点,每个点花掉五分钟,工作到凌晨一点半离开实验室,只见得理学院大楼仍然灯火通明。高中生不妨来玩玩这个?就不说曾在另一个实验项目中被一台 800 毫瓦的小破激光器灼伤过手(还好不是眼睛)的事儿了;若是不小心击穿了液氮瓶,你便可以交代在里头了。对了,为了论证其中一个实验的方法和解释相应现象,我又跑了个简单的数值模拟。没错,高中“难题”,甚至是竞赛“难题”、实验“难题”,对科研确实没什么用――它们实在是太简单了。四我知道,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中国特色的填鸭教育,“此国之所以不昌也”。呵呵呵。我倒是要问问那些人:你们见过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西方哪个国家来的学生我没见过?我有个美国的师弟姓华莱士的(真的),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跟他对弈,杀得血流成河……啊不,是谈笑风生!呵,不冒充长者了,说正经的。RMS(理查德?斯托曼)。Math 55 高分飞过一事,成为一代传奇的发端――涉足过开源软件的,都知道这是一尊怎样的神。我在 Caltech 跟 Chris Hirata(当年的 IPhO 美国队成员、金牌,门萨之中智商仅次于陶哲轩的“世界第二”,Caltech 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扯淡时,专门问过他,美国的竞赛大牛们去向如何。他答道,他们那届,大都在学界,做着最好的研究――比如,他的一个基友就在 Princeton 当教授来着。名人的例子就不再举了,说身边事儿。我在做助教时,也深切感到,“高分低能”的说法,实在是廉价麻醉剂:在美国,最好的学校里,做科研做得最好的学生,与课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交集非常大。举个具体的例子。(又是)AST 303,那门课的作业偏多,也有难题,有些题目麻烦到我自己上手做都要花掉一个小时的地步。在班上,做得最好――从不拖欠、卷面清晰得如同印刷或者干脆就用 LaTeX 写、解答思路清晰,有时会问我有否更多类似习题――的五六个人,大都正在或即将发表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篇科研论文。至于连作业都做得不好的人,就真要差得远了――你指望一个张量(矩阵)运算的推导都推不利索、只写十行 python 代码就能蹦出俩语法错误的人去写 MCMC 拟合的程序,或者指望一个没做过留数定理习题的人去算欧拉流体力学方程的传播子?他们虽然敢于挑战这些,但反正我看,他们没有一个算出什么东西来的,能在教授的文章里挂个名便已经不错了。当然,我倒是见过一个做题很牛但是科研不行的人――他与我同年入学研究生,是我的好朋友,是东京大学整个理学部的 GPA 第一名,得到过东京大学校长的推荐。可是,他最近被退学了,原因有二:一则,教授们认为,他的表现说明他不能在科研中独挡一面;二则,他挂掉了他的 General Exam(大致相当于国内直博生的资格考试)。说好的“发达国家的不做题考试而重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呢?下了“民粹主义”瘾药的鸡汤,骗骗一般人也就罢了。身在其中的学生,要真的干了这碗热翔,吃亏的,是自己。五至于管那些高中题目叫“难题”,以为自己解决不了那些东西却可以做科研的人,我只能送上这么一句话:咱就不说那些关于老爱的谣言了。只说鲜有鸡汤提起的曾经实实在在地到过挂科和退学边缘的诺贝尔奖得主施温格。他当年,是靠着“尖锐的语言结束了这场(关于量子电动力学的)争论”,而得到 Rabi(他后来的老板,1944 年诺贝尔奖)的青睐,才被 Rabi 从 CCNY 弄到哥伦比亚来的。骚年,你也来尖锐一发呗?[ 此帖被v9-06-04 15:26修改 ]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这些回帖亮了
卤煮你这个比装的可以啊
这个真没吹牛逼。。。
这个题我自己还答过,如果不建立在原题主问的问题上,当然看答案就是装逼。
可是原问题是这样的:高中物理、化学、数学那些难题对搞科研的人来说有用吗?
所以答案蛮切题的。后来科研做得好的人,确实高中时候都不觉得那些题有什么难,就是基本功而已。
这个题目,如果不结合原提问者的问题,当然看上去像强行装逼。
可是原题目问题是“高中物理、化学、数学那些难题对搞科研的人来说有用吗?”
那么他这个答法很切题,实话说,从科研人员的眼中去看,高中竞赛层面的题目确实是小儿科,绝大多数知识只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另外,楼上有人提到IMO。IMO本身对于选拔数学天赋优秀的学生是很有效果的,但我个人觉得,国内IMO培训的路子不对。国内由于有考纲限制,导致很多选手沉溺于初等数学的技巧中,然后技巧登峰造极,但却缺乏对高等数学思想的引导。这本身对激发数学研究兴趣是不利的。
谢谢楼主,这篇文字我会收藏下来。以后发呆犯傻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告诉自己:你还差的远。发自手机虎扑
卤煮你这个比装的可以啊
引用1楼 @ 发表的:
卤煮你这个比装的可以啊
不是我在装啊,我能装这个b我不要太开心
bxj卧虎藏龙……………………………………发自手机虎扑
谢谢楼主,这篇文字我会收藏下来。以后发呆犯傻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告诉自己:你还差的远。发自手机虎扑
这个真没吹牛逼。。。
不能否认牛逼的人存在
人丑逼不丑, 就当日牲口。
这个王力乐真心木有装逼的资本,高中竞赛成绩二三流水平啊,但是说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此帖被库里超越乔丹在 22:07修改 ]
万里挑一,甚至百万挑一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吗?楼主转这个贴不就是想嘲讽一下芸芸众生吗?楼主如果是985,我直播门特,看楼主的气量估计二本以下吧
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
高一高二解决那些问题的应该是 尖子班和临川一中的那种人[ 此帖被Crazy的小强在 22:06修改 ]
实话,学校有一个逼,现在山大数学系,不管什么数学考试,有多难,从来140 以上,提前15分钟交卷。。。。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8楼 @ 发表的:
万里挑一,甚至百万挑一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吗?楼主转这个贴不就是想嘲讽一下芸芸众生吗?楼主如果是985,我直播门特,看楼主的气量估计二本以下吧
bxj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玻璃心,我有资格嘲讽吗,说的好像我转发这个贴子就是我在装b一样,请看清帖子前面我写的东西再发言好吗?我转发这个帖子的原因是想让jrs看看真正懂学习的人跟我们这种学渣的差距,人有时候就是被周边环境束缚了自己的眼界。
高中内容确实不难,但高中竞赛是小儿科?这太扯了,你问问参加IMO的人敢不敢这么说,数学竞赛绝对是个纯粹的智商比拼
去做竞赛辅导吧 ,年薪50万
学霸的世界我不懂0 0
有时候想破脑袋也解不出来的题目人家做起来简直是轻松加愉快
引用12楼 @ 发表的:
高中内容确实难度有限,但高中竞赛是小儿科?这太扯了,你问问参加IMO的人敢不敢这么说
这个和帖子里说的是不矛盾的,别的学科竞赛,主要都是考察的大学往后知识之类的东西。。。
但是中学的数学竞赛,就是初等数学的知识,考察的是解题的思维能力。。。
但是话说回来了,如果真的是因为数学竞赛去读了数学专业,进一步想搞数学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解题能力一样的是没什么卵用。。。
引用15楼 @ 发表的:
这个和帖子里说的是不矛盾的,别的学科竞赛,主要都是考察的大学往后知识之类的东西。。。
但是中学的数学竞赛,就是初等数学的知识,考察的是解题的思维能力。。。
但是话说回来了,如果真的是因为数学竞赛去读了数学专业,进一步想搞数学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解题能力一样的是没什么卵用。。。
确实没什么用,但是能在这收获好成绩,起码能说明比其他人有更高的数学天赋
引用11楼 @ 发表的:
bxj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玻璃心,我有资格嘲讽吗,说的好像我转发这个贴子就是我在装b一样,请看清帖子前面我写的东西再发言好吗?我转发这个帖子的原因是想让jrs看看真正懂学习的人跟我们这种学渣的差距,人有时候就是被周边环境束缚了自己的眼界。
不要代表别人,说03年高考数学难就是学渣?那大部分中国人也不要活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毕竟是少数,整天去和高考状元之类的比差距累不累啊?我想大部分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你不会认为JR真的都是985吧?
引用17楼 @ 发表的:
不要代表别人,说03年高考数学难就是学渣?那大部分中国人也不要活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毕竟是少数,整天去和高考状元之类的比差距累不累啊?我想大部分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你不会认为JR真的都是985吧?
承认是学渣有那么难吗,还不要活了,那个学霸人家这么厉害了还说自己笨,在清华被各类佼佼者碾压。坚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真的好吗
引用16楼 @ 发表的:
确实没什么用,但是能在这收获好成绩,起码能说明比其他人有更高的数学天赋
真不一定,当初和我一起进冬令营的那群人,本科虽然大多数读的还都是数学专业,但是到了再往后,转到什么经济,计算机,生物,密码之类各种专业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去美帝挣了大钱的也不在少数。。。
像我这样读了十来年基础数学还在继续念的,也有,但是真的不是很多了。。。
毕竟这是一个相当清苦的职业,而且做一个有益于的问题的周期最起码都是好几年,再加上现在教职实际上过饱和的,而且数学也不像其他实验性专业那样,需要大量的博士或者博士后去做低层次的劳动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霸寝室5千册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