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图,怎么样能把word字体突然变成宋体变成竖体字

倩体字是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享有的字体。倩体由书法爱好者齐立为化妆品等女性用品而创作,其名称来源于该字体优雅、柔美和华丽的特点,如少女亭亭玉立的倩影。
字体设计师创作了814个倩体字,北大方正在此基础上按照字体国标经拼字等程序生产完成了6763个字。
1998年9月,方正集团已从齐立手中“买断”这一字体,并将其扩充为6000多字,后经创造完成了倩体的数字化和字库化转化。
2008年4月,方正就倩体字库字体著作权向国家版权局提出申请,并取得了《著作权登记证书》。
倩体字设计草稿
&创作理念: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文字的种类不多,尤其是在字的笔道中带有女性柔美成分的字体更少,在宣传个人用品、化装品、食品、家居等领域的用字上缺乏表现力。因此,开始尝试设计“倩体系列”字体。这一系列字体包容了过去排版文字里所没有的亲切、幽雅、柔美和华丽。如少女亭亭玉立的倩影似的,给人以美的享受,故取字体名为“&倩&”。 设计字体的基本框架结构:根据字体的设计理念,确定了字体的基本框架结构特征为:方正、端庄、饱满。
设计字体的不同粗细:根据的不同用途,确定同一风格字体的不同粗细。 细倩:纤细的笔致显得文静、清雅,衬上了柔软的弧线,更显轻盈活泼。 中倩:笔划粗细对比适中,婉转妩媚,温顺乖巧,看似平淡无奇,却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粗倩:笔划粗细对比强烈。精致、华贵、大气、端庄,笔形富于变化,浪漫而又温馨。
倩体字字母符号
规范字体的基本笔形、部件:确定了字体的结构、粗细后,要对字体的基本笔形、部件进行规范,倩体的笔形设计以扁平硬笔()的书写轨迹为基础,使字体有横细竖粗的效果,让视觉对比强烈,清晰醒目。并且,在撇捺、点、钩、折等笔型塑造上,融入了柔和的弧线,使柔润舒展。同时,运用对称等表现手法,使字体图形化,抽象展现花儿、舞裙以及垂柳的丰姿。这也是这款字体设计的核心之一。通过这些笔形、部件的设计赋予字体 柔美的感觉。以倩体笔画组成的少女亭亭玉立的身姿。
设计全库字体:设计制作一款可以在中国大陆实用的中文字库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3008个;&GB2312-80标准定义了6763个汉字及符号的基本字形与可以通过计算机传输的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它所收录的汉字已经覆盖99.75%的使用频率。
设计西文符号:GB2312同时收录了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在内的682个全形字符。
倩体字2008年,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向海淀法院提起诉讼,将广州宝洁公司告上了法庭。方正电子公司说,他们在家乐福中关村广场店购买了宝洁公司生产的“”、牙膏和等24款产品,发现这些产品包装和标识上使用的字体是倩体字。方正电子以此指责宝洁公司以侵犯倩体字电子字库作品的著作权为由,将生产商广州宝洁连同销售商北京家乐福一起告上法庭,索赔150万元。 海淀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由于这起案件是两个行业巨头的碰撞,因此备受媒体的关注。海淀法院的审理也是比较慎重的,直到2010年12月才做出了一审判决。法院认为,虽然方正电子的倩体字库字体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也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美术作品的要点,但是只能对字库进行整体保护,字库中的单字由于不具有独创性,不能作为作品给予权利保护。也就是说,法院认为倩体字库受保护,但单独的“飘柔”两个字不被保护。一审判决后,方正公司不服,提起了上诉。 二审在日开庭,双方都委托了代理人出庭阐述了观点。二审中,双方主要围绕着单独字体“”两字究竟算不算美术作品展开了辩论。 方正电子坚持认为,“飘柔”两个倩体字属于“以线条或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造型艺术作品”,应当按照一般美术作品标准来判定其独创性。 上海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代表方正公司一方认为,这些字体都是由人一笔一划设计的,包含着设计者的想象和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应该受到保护:“飘柔”和其他字体不一样,有独特表达风格。创造的是亲切幽默、柔美华丽,如同少女亭亭玉立的倩影,每个字都是这样完全具备创新,从无到有,具有独创性的,应该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是宝洁一方坚持认为,方正的“倩体”是一个整体性的创作,但单独落到两个字上面,就不具有独创性。宝洁公司的代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如果认定单个字享有著作权,将会天下大乱。张玉瑞:方正发行的是软件,铅字的铸字发展到今天是软件,这些都有保护。但是计算机打出的一个字不是美术作品,它没有版权保护。就像你采访一个公司,递出的名片名片上打出的字要是算美术作品,那就天下大乱了,而且在法律上没有支持。 如果每个字都有版权,中国人就没有免费的字。经营的企业都活在阴影了,哪天它认为不免费了,开始收费了,那你现在有没有刑事责任。我们广大企业不可能在字库企业怜悯下生活。&
方正字库维权
方正的字库维权行动始于2002年起诉潍坊文星公司,历时两年获赔30万元。这也是我国首例计算机字库著作权侵权案。
2007年8月,方正宣布对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提起亿元侵权诉讼。起因源于,美国暴雪开发的游戏未经许可,“大量复制、使用了方正电子自主研发、编写、集合而成的方正字库中的方正北魏、、方正细黑等5款”,侵犯了方正字库的著作权。该案被称作“2007年中国法院受理的IT行业第一案”。
2008年9月,方正再以广州生产的等产品使用了方正倩体字为由索赔近150万元。
方正通过媒体向社会传达,字库的字体设计是一个复杂而辛劳的创造过程其生产过程蕴含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字体好比汉字的衣裳汉字永远是固定的类型比如、书刊所应用的字体类似西装而方正倩体则更像一件漂亮的裙子。对于一再进行的字库维权,方正的说法是,“由于字库被侵权严重,造成字体厂商生存艰难,无法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字体,造成社会用字混乱、低质。方正希望通过行动,提高中国字体设计的水平,发扬汉字文化,同时也希望向社会传递这样一个观念:‘字库是有版权的,受到国家著作权法的保护’”。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电子知识产权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日用化学品科学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47:0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儿童智力开发从汉字游戏开始(二):趣味教学案例篇_childrenknow_新浪博客
声音变汉字,汉字变声音
目的:加深亲子关系,满足幼儿练习性游戏需要,充实视听觉,促进视听觉平衡发展;用汉字的读音与字形同时作用于幼儿大脑,开发左右大脑功能;让幼儿建立汉字读音与字形之间的联系。
适用对象:1、3岁以内的幼儿。2、未学认的汉字。
游戏形式:亲子游戏。
字卡制作:选择双声、迭韵的汉字词(双声迭韵词对幼儿听觉更有吸引力),或者字形结构比较有特征性的汉字。字卡正反两面各一个词,可打印成不同的色彩,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字卡大小适合幼儿视野范围。
玩法:父亲或母亲用逗幼儿玩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拿出字卡并读出字音。可以是先呈现字卡再读音,也可以先读出声音再呈现字卡。
注意事项:1、正反两面字卡轮流变化,声调或语气上应有一定变化。2、大人在变字的过程中,目光一定要紧随幼儿的视点,要通过目光与幼儿交流,使幼儿能一同游戏。
倒认汉字游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别人看书阅读,但想知道他人所读的内容则常常要凑到他人的身旁才能知道。这对人获取外部信息不利。如果一个人在看物体或文字的倒
像与正像是一样的容易,对于我们多截获外部信息和知识将十分有利。所以引导幼儿玩倒认汉字游戏,可以训练倒字阅读的适应能力,提高幼儿空间识别能力和守衡
性,强化右脑的图形思维功能,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逆向思维。
玩法:将幼儿已经认识的字卡反向摆放,再让幼儿认读。也可以将一些字卡正放,一些字卡倒放,混合后再给幼儿认读。有经验的幼儿,也可以用书画倒放,让幼儿阅读。
注意事项:1、这种游戏方法不适用于,未养成认字和阅读习惯的幼儿,以免赞成日后反向阅读的习惯。2、每次游戏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使幼儿过度疲劳而影响
幼儿视力发育。3、字卡倒的角度可以是90度或180度。4、有些字卡不宜用作游戏,如“甲、由”、“上、下”、“回”等。
筷子夹字卡游戏
吃饭用筷子,是汉民族的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当我们赴宴时,面对餐桌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品种繁多的菜肴,特别是那些颗粒小、表面滑的如花生、粉条等
等,用筷子很难夹起来,筷子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听自己的使唤。特别是面对那些会用筷子的高手,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笨拙。海外一个著名的华人科学家
曾说过:筷子是手功能的延伸,用筷子吃饭能使人聪明。吃饭中,筷子的各种动作,需要眼、手指及腕肌肉的精细运动与协调,有些还涉及人的平衡功能,这些都能
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
基本玩法:幼儿用筷子夹字卡,每夹出一个字卡,读出字音后再放下。字卡可以用纸制,也可以小石子等园形物做。纸字卡,可以设计成厚薄和大小不一的系列字卡,对刚玩的幼儿,用厚和大的,逐步改用薄和小的以增加难度。训练用右手为主,右手和左手交替玩。
玩法一:吃自助餐,适合于集体幼儿游戏,选择食物名称字卡,每种食物字卡若干张,用盘子装好。幼儿按顺序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将字卡用筷子夹入手上的盘中,然后回到座位上,再用筷子夹起来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玩法二:团圆饭:每8人围座一桌,每桌上放10到16个字卡盘,每盘中装入相同字卡若干。幼儿用筷子夹起一个字卡,说出名称后,再放入自己手中的盘中。
玩法三:夹字卡比赛。每组两个幼儿,面前放一个盘子,里面装有幼儿已经认识的各种字卡。幼儿同时开始用筷子夹字卡。每夹出一个字卡,要读出字音,然后放回到自己的面前。看谁夹的字卡多。
玩法四:上厨房,为爸妈做菜。适用于单个幼儿游戏。让幼儿选择在厨房用的食物原料和所做菜名称字卡。然后,用筷子做工具,将字卡夹入锅中(用一个盘子代
替),再用筷了夹出来(表示菜做好了)。然后将所有菜搬到一起。让幼儿一一说出每个菜的名称,用什么做的,加了什么调味品。
玩法五:抢字卡。两个幼儿夹同一个字卡,看谁能抢到,抢到后再认读,方为胜。
筷子夹字卡游戏也可安排在吃饭前玩,将要吃的菜先用字卡表示,告诉幼儿:“中午吃什么,游戏中知道”,或者“中午想吃什么,游戏告诉我”。到真的吃饭时,游戏变成真。
快速闪现汉字游戏
目的:锻炼瞬时记忆能力和集中注意能力
玩法一:字卡中有。
给出一个字卡,以闪现的方式呈现,然后让幼儿找字卡中找出来。
玩法二:字卡中无。
给出一个字卡,以闪现的方式呈现,然后让幼儿在字卡中找,说“无”者胜,这种玩法可与玩法一交替进行,但不能让幼儿找到交替的规律。
玩法三:字卡中有无。
一次连续闪现若干字卡,然后将这些字卡混放在其它字卡中,让幼儿在字卡中找出有的和没有的。
注意事项:1、闪现的速度和呈现是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别有所不同,年龄小的幼儿速度要慢一些,呈现时间停顿长一些。2、所闪现的字卡的大小要适宜。集体
游戏的字卡要比亲子游戏的字卡大,以照顾离教师远的幼儿。3、呈现字卡前,一定要使所有幼儿都集中了注意力,以免损伤未看到字卡幼儿的积极性,而降低对游
戏的兴趣。
汉字手套游戏
手套制作:将普通幼儿手套正反两面改成可以插放或粘放字卡。
游戏功用:训练幼儿戴手套;练习翻手动作;锻炼幼儿反应敏捷性。
玩法一:单手翻游戏:幼儿左手或右手戴上两面插上字卡的手套,共有两个字卡。教师(父母)轮流念手套上的两个字,幼儿将手迅速地翻转。可以是听到的字与翻的字相同,也可以是相反。
玩法二:双手翻字游戏。幼儿双手戴上手套,共有四个字卡。基本玩法与单手玩法相同。但这四个字卡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鱼”“咬”“狗”“笑”。教师可以
有以下念法:“狗咬鱼笑”、“鱼咬狗笑”、“鱼咬狗”、“狗咬狗”等等。这种无规律的汉字意义组合,不但锻炼了幼儿反映敏捷性,还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游戏规则:戴手套者每翻错一个字,则取不那个字卡,然后继续游戏,直到剩下一个字卡时,交换游戏角色,由教师(父母)戴手套,幼儿念字卡。
空中画字游戏
用手指在空中画字,让幼儿在大脑中产生立体形象,从而训练幼儿右脑对立体形象的认知与形象思维能力。
玩法一:老师在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用手在空中慢慢地画上一个幼儿认识过的汉字,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字。
空中画字游戏应由简单汉字开始,逐渐到笔画多或结构复杂的汉字。可以是画一个字,也可以是连续画几个字,或一首短的儿歌。手的动作也应由慢到快,使幼儿逐渐适应。待幼儿适应后,逐渐提高速度,提高幼儿的反应敏捷性。
玩法二:对抗游戏。两个幼儿一组。其中一个幼儿在空中画一个字,让另一幼儿猜,猜对者再用手在空中画字。这样轮流交替进行。
玩法三:亲子游戏。三人或更多的家庭成员参加。采用淘汰赛的方法。从父母双方开始,孩子做裁判,家长之一在空中画字,限定时间,让对方猜。猜错者下,换幼儿上。文字样轮流交替进行。
玩法四:宝宝画字游戏。由幼儿充当画字者,让家庭其他成员猜。
走汉字迷宫游戏
走迷宫游戏是让幼儿在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难度较大的游戏形式。汉字按其结构和性质特点,可以有许多分类方法。如汉字的结构就有上下结
构,有左右结构,有杂合结构等几十种;在读音上有同音字,同形字,还有双声迭韵等形式;在意义上,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汉字组合书面成语言,词序
要求十分严格,其字的组合不同,语意就不一样。这就为我们制造汉字迷宫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如句子重复迷宫、汉字接龙迷宫、汉字归类迷宫、笔画迷宫、同
音字迷宫等等。
在背上画字,通过人体的触觉来识别图形,以训练幼儿的右脑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机体的触觉功能。
玩法一:家长在宝宝背上画字。夏秋季节,天气暖和时,或与孩子一同睡觉时,可以用手指在孩子背上画幼儿学过的汉字。让孩子猜。孩子猜不着时,告诉孩子是什么字,反复几次后孩子会掌握背上画字的识别方法。
玩法二:对抗游戏。两个幼儿一组。由其中一个幼儿先用手在另一个幼儿背上画字,让对方猜,猜中后交换。
讲故事游戏
玩法一:看图讲故事。如给幼儿四幅图画,分别是幼儿园、花、飞机、小猫。同时给一些与图相关的字词卡。先要孩子把四幅图的名称字卡找出来,贴至有关图的下
面。再让幼儿从字卡中找出与这些画有对应关连关系的汉字词,分别按顺序排列在有关图画的下方,并一一念出来。这个过程的作用就是刺激幼儿大脑产生联想,产
生与这四幅画和那些汉字相关的信息。然后幼儿看这四幅图画,让孩子随心所欲拓展联想思维,讲出充满童趣的故事来。
玩法二:看字卡讲故事。会识字的幼儿也可以只给字卡,不给图画。如上述幼儿园、花、飞机、小猫四幅图画。让孩子闭上眼睛想像字卡所代表的图像。要让幼儿联
想与这个字卡的各种形象性想像。如给“小猫”字卡,就要诱导幼儿讲出更多的与小猫有关的形象,譬如孩子可能会说:“我想到了一只黑色的小猫”,“我想到的
那只小猫挺懒”、“小猫要吃糖果”。这样才能发挥联想汉字开发右脑的功能和幼儿的语言能力。
进一步的过程与看图讲故事是一样的。
汉字字卡联想游戏的作用
这两种玩法可以交替进行,字卡与图画是两种不同又相互联系的刺激物,都是幼儿进行右脑开发不可缺少的学习与游戏的材料。
用汉字联想开发幼儿右脑,关键是给出字卡后,这种诱导孩子根据字卡讲大脑中想象到与字卡意义相关的形象(物、动作、表情或情节等)的训练,是对幼儿从看图
讲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看图讲故事是幼儿根据图画,用幼儿自己的言语来的描述图画及其意义,这是幼儿从图形到词的联想过程。如果让幼儿看所给字卡(关键词)
讲故事。由是让幼儿从字卡联想图形(与字卡字相关的物体、动作、表情等),再根据脑中形成的图画,用幼儿的言语讲出来。即从字卡到图形再到词的联想过程。
看起来比看图讲故事复杂,其实不然。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理论与方法,幼儿所认识的汉字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习得,认识的字,大脑中已经贮存了代表这个字的形象
(物像、动作、表情等)。
对于已认识这些汉字的幼儿,并没有增加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给字卡与给图画的结果其实一样。要说难,是那些还没有认识这些字卡的幼儿。如果给的字卡是幼
儿所认识的,那么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给字卡比给图画更能发挥幼儿的想像空间。譬如上述“幼儿园、花、飞机、小猫”四个字卡,与所给图画比,字卡的想像空
间更大。图像上的花,对于集体看这个图画的所有幼儿来说是同一种花,对于正在看这幅画的幼儿来说,是他所见的一种花。而给字卡“花”,不同的幼儿可以讲出
不同的花,同一个幼儿可以想像到他最喜欢的那种花,这种联想与想像对幼儿的心理与情绪无疑是有利的。另外,看图说话最终要用到词,出示字卡可以帮助幼儿由
图到词的联想,是一种联想提示方法,可以降低看图说话的难度。
汉字联想游戏
目的:培养幼儿的思维及反应的敏捷性;巩固幼儿掌握的汉字、词汇或成语等;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记忆再现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与参与意识。
玩法一:接龙。前一句尾字和后一句首字相同,用此方法游戏称为接龙。游戏时可先定范围(事物名称、成语、动画片名等)、规则(等字接龙、增字接龙、减字接
龙;顺接龙,嵌入接龙、接混龙、循环龙)。也可以不定范围、不定规则,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接龙可短可长,随幼儿的年龄和语言掌握情况而定。一般由短到
长,由简单到复杂。
玩法二:汉字组词。给一个汉字,任意组成词语,右可以是两字词、多字词或成语。
玩法三:同类扩展游戏。给一个概括性较强的汉字或词语,让参与游戏的幼儿逐级说出它们的下级字或词。如:给出“鸟”字,幼儿应先说出各种具体的鸟,然后再选择中的一种或多种,说出它们下一级的属性。
玩法四:说相同与相反。给一字或词,要说相反或相同意义的词,如“好”与“坏”是相反。
词序变位游戏
同样的一句话,由于词语排列次序不同,意义也大不一样。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句话,演变成多层意义的多句话,从而产生妙趣,达到让幼儿游戏的目的。这种
游戏一方面丰富了幼儿的汉字组合能力、也加深了对汉语意义的理解,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能力。如:“小羊上山吃草”利用词序颠倒的方法并附以标点符号,最后演
变成28句话。
小羊上山吃草
小羊山上吃草
小羊吃山上草
小羊吃草上山
小山上羊吃草
羊上小山吃草
羊上山吃小草
羊吃山上小草
羊吃小山上草
羊小山上吃草
羊山上吃小草
上山小羊吃草
上山羊吃小草
上山羊小吃草
山上小羊吃草
山上羊吃小草
山上吃草羊小
山上小草羊吃
山上草小羊吃
吃草山羊上山
吃小草羊上山
吃草羊上小山
吃山上草羊小
草小羊上山吃
草小羊山上吃
草小山上羊吃
草上山小羊吃
可以让幼儿自己组合,再讲出句子的意思。
笔顺游戏及其作用
汉字最基本的结构是笔划,不同的笔划组成汉字有笔划顺序的要求。因而在
书写汉字十分讲究笔顺。幼儿玩笔顺游戏,有助于对汉字内部运动的规则和书写顺序的了解,也能使幼儿准确掌握汉字的笔划数,为将来的汉字书写和查字典打下基
础。笔顺游戏还可以训练幼儿眼球的肌肉运动,眼手运动的协调。培养幼儿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和分析性思维,及操作的程序化,便于幼儿养成自觉
遵守规则的习惯,从而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对于各个不同的汉字,汉字笔顺的顺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汉字的笔顺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从内到外”的基本原则。
不面一首笔顺五字歌有助于幼儿形象记忆:汉字是条河,水从河中过;从上走到下,水往低处流;从左走到右,弯弯无尽头;从外走到内,见门再封喉;河上有笔划,笔划有优先;横出竖随后,撇捺紧跟随;点前折来见,六笔变万千。汉字玩笔顺,游戏字中求。
汉字描红游戏
游戏准备:
1.& 描红写字本。
2.& 水彩笔
玩法:让幼儿在汉字笔顺练习本上用水彩笔延汉字的笔画涂红。对幼儿的握笔不作硬性要求。
参考教材:学与玩丛书《绵绵羊描红写字》
拼笔划游戏
拼件制作:
1.统一的笔划拼件:用无毒硬纸片或塑料剪成笔划拼件,每种笔划拼件规格一样,分别用不同的盒子装。这种拼件让孩子体会汉字笔划组字的无穷魅力,增强孩子的游戏兴趣。
2.汉字笔划拼件,按照不同的汉字制作笔划拼件。让孩子拼字过程中欣赏汉字的构架美,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
玩法一:跟着爸妈或老师玩拼字。家长拿一个大字卡,并拿出笔划拼件,按这个汉字的笔划顺序在桌上一字形排开,对幼儿说:“老师或‘妈妈’用积木拼出这个汉
字,你看我拼得对不对,好不好”,然后依次用积木按汉字摆出这个个汉字,并让幼儿在旁观看。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拼这个字。幼儿每玩对一个步骤给予鼓励,笔
划拼错了不要立即指出,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或影响幼儿的兴趣。对拼错的可以带幼儿再重玩,直到幼儿玩对或幼儿兴趣转移。
玩法二:看图玩拼字。年龄稍大的幼儿,可提供汉字笔顺表,让幼儿照图自己拼字。
玩法三:照字玩拼字:大班幼儿或已经玩过的汉字,则只给汉字大字卡,不提供笔顺表,让幼儿拼字。
玩法四:拼个字难倒你:让孩子自由地、凭自己的想像拼字,每拼出一个字,家长告诉孩子是什么字。如果不是汉字,可以让孩子想像它的意义。如果是孩子认识的字,则可由父母来拼,让孩子告诉父母是什么字。
玩法五:朦眼拼字:汉字笔划拼件盒一字排开,桌上再放置一个特制的拼字框,先让幼儿闭眼或朦眼。熟悉各种拼件的触觉,再玩闭眼取笔划拼件到拼字框中。由家
长发出口令,幼儿拿拼件,随着孩子对拼件位置的熟悉,逐步提高速度和变化拼件名称。闭眼拿拼件还可训练幼儿的抗心理定势和反映的敏捷性。最后让幼儿闭眼把
字拼出来。这种玩法还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三人同时玩,其中一人当裁判。
注意事项:
拼字先选笔划少和简单的汉字,逐步过渡到笔划多和复杂的汉字。
只要孩子不问,不要教孩子认所玩的汉字。
让孩子选自己喜爱的汉字玩拼字游戏。可以按笔划多少和复杂程度编相应的字表供幼儿选字。 玩拼字游戏可以放幼儿喜欢听的音乐歌曲。
笔划拆字游戏
目的:训练幼儿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律;培养对汉字局部进行顺序观察分析的习惯与能力。
玩具:笔划拼件
规则:用已经拼好的字按一定顺序拆开。
玩法一:顺江而下,从头开始。按汉字笔划书写的顺序拆开然后再拼好。拆错了就从头再来。
玩法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按笔划书写的反向顺序拆开,然后反向拼好,拆错了退回去再拆。
玩法三:剪字。根据幼儿园年龄和汉字的复杂程序,将字打印成不同大小的规格。可找印成实心或空心字。让幼儿按照汉字的笔顺将笔划剪下来,并按顺序排列。剪
字游戏时好有大人在旁监护,注意幼儿的安全。这个游戏难度较大,且有安全隐患,不适宜在中、小班幼儿中使用。大斑幼儿使用也不适宜集体游戏,可以分组进
行,以确保幼儿在老师的安全防范下进行游戏。为了延伸游戏,可以将幼儿剪彩下的笔划再按笔顺贴到纸上,组成原来的字。
汉字结构游戏
·训练字形分类
·发展观察与分析
·培养结构性思维
·中心并字游戏
汉字字形结构游戏的作用
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三个层次。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最低层次。第三级才是汉字。婴幼儿识别汉字首先是整体识
记,即识别整体的汉字,这对于掌握书面语言和阅读汉语文学作品打下了基础。随着幼儿对汉字的深入接触和思维的发展,幼儿会自觉地对汉字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
析。幼儿通过游戏对汉字的结构进行探索性学习与联想,能使幼儿了解汉字的意义及其文化信息,培养幼儿对图形细节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幼儿的分类识别能
力,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和思维,同时也为幼儿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打基础。
汉字的结构种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部件的分析和称说是识记汉字的关键。汉字除了一部分笔画单间的独体字外,大部分汉字都可以分在两个或几个小部分。这些小部分在汉字的结
构中起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统称为部件。它是组成现代汉字的能够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部件比笔画完整,又比汉字本身简单灵活,在汉字形体结构的三个层次
中,部件是本枢纽性的一环,是汉字形体结构的核心。
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来分,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五类14种。
一.& 左右结构
如:“明、林、阳、姐”
二.& 左中右结构
如:“湖、树、狮、脚”
三.& 上下结构
如:“星、雪、春、花”
四.& 上中下结构
如:“蓝、草、鱼、燕”
五.& 右上包结构
如:“岛、句、可、勺”
六.& 左上包结构
如:“庙、民、后、右”
七.& 左下包结构
如:“爬、毯、迁、建”
八.& 右下包结构
如:“斗”
九.& 上三包结构
如:“同、问、周、闹”
十.下三包结构
如:“画、凶、函、击”
十一.左三包结构
如:“区、巨、匝、匣”
十二.& 全包围结构
如:“国、团、囚、因”
十三.单体结构
如:“甲、且、我、无”
十三.& 嵌套结构
? 如:“坐、爽、夹、噩”
像这种字结构是对称的。
汉字拆分遵循分级拆分的原则,先把它拆成两部件,再把这两个部件分别进行下级拆分,一直拆到末级部件为止。如:“潺”字的拆分过程为:
上述14各结构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容结构、独体字和嵌套结构五大类。
汉字结构游戏玩法
玩法一:用汉字套尺将汉字
将前述结构图制成六种汉字结构套尺,套尺中间的线框制成可移动的。另外将汉字打印成特大字号,让幼儿去测量汉字的14种结构。
玩法二:剪汉字
将汉字按部件剪下来,然后再拼回去。也可将多个汉字剪成部件,部件分类存放,然后要幼儿按原剪汉字拼字。
玩法三:字中找字,如“囚”可找出“人、口” 用字中的字拼词:如“囚”字可组成“人口”或“一口人”。
玩法四:变字,可给一个基本字,让幼儿加上不同的部件,而组成新字,每组一个新字,家长就将这个字读出来。
玩法五:认残缺字
将幼儿认识字的某一部件遮住,再让幼儿认。根据对人脑识别汉字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大脑识别汉字并不是将汉字的每一个部分都与记忆中的模式进行比较,而是
与大脑中记忆该汉字的主要部位进行比较,只有当主要部位进行比较仍不能得出判断时,才对余下部位进行比较。通过认残缺字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与模式识别能
力,即对事物有重点的观察与认识。
玩法六:找不同。从相似字形中找不同。如戊戌戍成;马乌鸟岛凫。
玩法七:部件拼字。将部件制成拼件,让幼儿玩拼字,每拼出一个字家长告诉幼儿是什么字。部件可用不同的颜色
目的:了解汉字的上下左右结构;培养对汉字的形象思维能力。
玩法:给出4个汉字,分别按上下左右排列成三行三列,要在4字中间填上一字,分别与4字组成新的4个字。
答案:1、虫;2、田;3、木;4、白。未完,上网上阅读其他部分。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7-18 07:4807-18 07:4807-18 07:4807-18 07:5107-18 08:2107-18 08:4007-18 08:4907-18 08:4907-18 08:4907-18 08:49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ord字体怎么变成竖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