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软件可以查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书原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43页6.7.8题怎么写_六年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675贴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43页6.7.8题怎么写
哪位高手如果知道是请告诉我一下,谢谢!
第一个,第二个不要   ...
能借我么 卖给我也行啊 ...
我不会啊,
求这个阴影部分面积,看...
收数学渣和书呆
现在不看了, 有没有人...
一楼给度娘
我也要做这三题。。。
楼主既然红旗镇楼,就顶一下,虽然我也不知道。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报班咨询:400-888-3456
小升初试题:
基础知识:
计算专题:
数学迷专题:
您当前位置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五、百分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
  (第85~89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种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这是因为,分数和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求常见的百分率的思路和方法与用分数解决问题大致相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为此,教材首先说明,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沟通了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的联系。
  例1包括两个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第(1)题是求达标率的问题,教材通过小精灵的话说明达标率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求达标率就是求&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用除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了求达标率的计算公式,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第(2)题是求发芽率的问题,与第(1)题相比编排更为开放。教材在用统计表给出了三种种子的种子数和发芽数后,让学生求发芽率&想一想,发芽率的含义是什么?算一算,自己填完上面的表。&然后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概括求发芽率的计算公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知识。接着用一段文字说明了发芽率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百分数的应用,教材还在例1之后列举了其他的一些常用的百分率,并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求百分率的例子,组织学生通过&做一做&讨论&怎样求出我们所知道的百分率&。这样既扩大了学生所学知识的范围,又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建议
教学例1前,可以先复习一些有关百分数意义的知识。然后可以向学生说明,由于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接着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选择&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解答后可以提问&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百分数表述出来吗?&然后指出: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达标率,与&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一样,用除法计算,再让学生总结出达标率的计算公式。这样既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对求百分率问题的理解。教学时应注意下面的几点:
  ①公式&达标率
=(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100%中,要弄清为什么要乘100%的道理。因为达标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公式本身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如果公式单写成&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只是分数形式,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达标率
=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的后面添上&&100%&(相当于&1),就可以既使数值不变,而又是百分数的形式。
  ②百分率是表示两个数的比,是没有单位名称的。如果有的学生在百分号后面加上单位名称,那就说明这个学生对百分率的意义还不明白,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教学例1的第(2)个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发芽率的含义是什么?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求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再提出问题:&率&指什么?让学生理解&率&是两个数相除的商所化成的百分数,即百分比或百分率。
  教学例1后向学生指出:生活中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的还很多,例如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等。并提出问题&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你了解它们的含义吗?&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练习。&做一做&第1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教学时可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列举的公式多而且合理。
  3. 供教师编题参考的有关数据。
  稻谷出米率 约72%
  小麦出粉率 约85%
  花生仁出油率 约40%
  油菜子出油率 约38%
  芝麻出油率 约45%
  棉子出油率 约14%
  蓖麻子出油率 约45%
  4. 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二十注意沟通百分数与日常生产、生活、科学知识的联系。
  第1、5、8题都是需要实际调查(记录)、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巩固百分率的计算的同时感受到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应很好地组织学生调查。为了使学生对百分率的实际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完成第1题后,可提出&我们班某天的出勤率为100%,说明了什么?&还可设计&&&预测我们班明天的出勤率为120%,可能吗?&引发学生思考,继而讨论&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超过100%?哪些可能超过100%?说明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深入理解百分率的实际意义。
  第2题,给出四次小麦种子发芽试验的结果,要求分别算出发芽率。学生计算后,可以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说说发芽率的变化情况,以此渗透概率统计思想,体会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第4题是拔河比赛背景下的几个相关联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析清楚单位&1&,进而确定合理的算式。
  第6题,求未达标率,先要求出未达标的人数,即100-96=4(人),再求未达标率,即(4/100)&100%=4%
也可在计算出达标率为96%的基础上,用1-96%=4%。第7题与第6题类似,但计算难度更大些,学生更易感觉&求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几&,用整体1减去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数更简便。
  第10*题,因为订阅《少年》的人数最少,为60%,即便这60%的同学全部订阅另两种杂志,三种杂志都订阅的人数也最多只能占全班的60%。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
  (第90~92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例2,以求实际比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为例,教学这类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然后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减少的幅度。使学生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述,以加强对这类百分数问题的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画出线段图直观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先求出实际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即14-12=2(公顷);再求出增加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即2&12&16.7%。(2)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100%)。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这样安排,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教学例2时,可通过课件或挂图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然后请学生解决跟例1相类似的问题,如&实际造林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公顷数占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接着提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请学生说说它的含义,在学生尝试,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线段图使学生弄清,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明确了求&增加百分之几&
表示哪两部分相比后,让学生独立解决例2,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全班汇报。如无学生采用第二种解法,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如,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根据题里的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什么?(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求出了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能不能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样利用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就可以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接着,可以改变例2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为防止负迁移,可以提出问题:能不能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6.7%?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是谁和谁比?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实际是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那么列式就是(14-12)&14&14.3%。或者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12&14&85.7%,再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100%),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100%-85.7%=14.3%。这两种解法都应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算出结果后,再与原题加以比较,让学生弄清,由于题目的问题变了,单位&1&就有了变化,列式也就不同了。条件好的班级也可适当放手直接让学生解答,进行订正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析过程和解题思路。
  最后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练习。要注意使学生理解&节约百分之几&的含义表示的是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每月用水少百分之几。
  2. 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填空先求出做的红旗比黄旗多的面数,育新小学的图书比新风小学少的本数,再求红旗比黄旗多百分之几,育新小学的图书比新风小学少百分之几。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解决这类问题,应该先求出多的或少的部分。
  第4题意在使学生经历一个统计的过程,感受百分数在统计中的作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在学生调查统计、交流评议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指导和组织工作。
  第7题包含了两个有关联的问题,由于单位&1&不同,列式也就不同,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单位&1&。学生解答完后,可以让他们说说两道小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问题的认识。
  第8题,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锯成的最大的正方体的边长应该是3
cm。它的体积就是3&3&3=27(cm3),长方体的体积是5&4&3=60(cm3),所以正方体的体积要比原来减少(60-27)&60=55%。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
  (第93~96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类问题实际上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于有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所以这里只通过例3教学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其他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等问题则安排在习题中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3教学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由于有了相关的分数乘法的基础,例题没有画出线段图,只是提示学生思考应以谁作为单位&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以体现学生的不同思路,促进交流。
  &做一做&第2题是有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把它和解决求一个数增加了或减少了百分之几后是多少的问题放在一起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百分数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学例3前,可以先复习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12%&的含义,是把谁看作单位&1&?使学生明确今年增加的册数相当于原有册数的12%,现在的册数相当于原有册数的1+12%,即112%。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全班汇报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解答以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百分数应用题和相应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5题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计算火车票价及汇费。练习前要让学生理解&上浮&、&汇费&等术语的意思,再计算。
  第3题的问题(1)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练习时应让学生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明确数量关系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此题既可以直接用除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
  第6题,关于&哪个学校男生多?&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通过分析来比较:城关一小的男生人数是800&52%,城关二小男生人数是750&52%,800的52%肯定比750的52%多。
  第7、11题,都是根据信息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再解答的练习,开放性较大,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后,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评互议或互相解答。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应在全班交流。
  第8题将表格补充完整,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的人数&应先求出什么?纠正学生直接用391&15%计算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人数的错误。
  第12题,要提醒学生注意给出的孵化率是一个范围:40%~60%,因此计算可以孵多少只小绿海龟,结果也应该是一个范围。
  第13、14题都是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统计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百分数的应用性。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并注意做好指导。
  折扣、纳税及利率
  (第97~103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包括折扣、纳税和利率,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折扣是本套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是商品经济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本册教材把它和纳税、利率一起安排在百分数的应用中。教材通过设置商场店庆,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引入&折扣&,说明打折的含义,并指出: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通过例4教学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这种问题的解答方法,因此教材在这里没做过多的分析和说明,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折扣&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因此教材在百分数的应用中安排了纳税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纳税的意义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
  教材首先说明纳税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主要的几个纳税的种类。接着解释什么叫应纳税额。由于税收的种类较多,税率各不相同,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在例5中以营业税为例教学了具体算法。
  利率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教材先说明储蓄的意义及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并给出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以及利息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实例,计算奶奶存1000元的一年定期,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说明如何计算利息以及应纳的利息税。为了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在&做一做&中给出一张银行用的存款凭证,请学生根据凭证上的信息计算本金和税后利息。
  教学建议
折扣、纳税和利率三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和收集有关折扣、纳税和利率等方面的信息资料。这样做,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认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可以丰富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把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折扣时,可以利用课件或挂图创设商场店庆,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提出问题&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让学生结合从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请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提问&五折表示什么?七五折表示什么?&接着出示例4,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学纳税的意义,可以让学生结合收集到的信息,说说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使学生认识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及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纳税制度,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和财力来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然后再进一步了解什么叫做税率、纳税的种类和应纳税额。教师说明应纳税额一般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计算的,收入包括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工厂销售产品所得收入,商店、饭店、旅店的营业收入,等等。税率、纳税的种类和应纳税额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教学例5时,可以让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解答。
利率的教学,可以布置学生课前了解、记录:(1)家里一般怎么处理暂时不用的钱。(2)把钱存入银行的好处。(3)家人或自己某一次储蓄的情况。上课时提问:通过课前调查你对储蓄有什么认识?还想了解什么问题?结合学生的认识补充说明,人们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结合学生了解到的实际例子,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及利率。还可以说明根据存款的时间长短、定期还是活期,利率是不一样的;银行存款的利息要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等情况。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列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说明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利息,并让学生实际计算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一年后奶奶可以取回多少钱?&。最后再让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习题,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存款凭证每栏的作用,从中获取信息,再解决问题。
  有关储蓄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就行了。一般来说,计算利息的基本关系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掌握了这个基本关系式,在实际应用时,就便于了解各种储蓄的利息计算方法。
  5. 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以说成&半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第2题,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它与八折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第5题,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和实例,可以让学生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并鼓励学生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
  第6题,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可让学生比较教育储蓄与普通存款有什么不同,从而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性支持。
  第7题是联系实际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设计储蓄方案,可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再进行比较,选出较佳的方案在班上交流,互评互议,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特点与利弊。一般来说,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长利率就比较高,如存三年期、两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样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国债因不用交纳利息税,获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此外教师可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节约用钱,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练习二十三的最后,介绍了&成数&的有关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介绍自己对&成数&的认识,还可让学生介绍自己在哪见到过成数。有关&成数&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要求掌握。
  整理和复习
  (第104~105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对百分数这一单元进行较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第1题的目的在于巩固对百分数的认识。教材创设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与分数的对比中复习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主要是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关系;再通过对第(2)小题的讨论深化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第2题把小数、分数、百分数放在一起进行互化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这几种数之间联系的认识。第3题以计算出米率为例复习有关百分率的求法。第4题复习有关纳税的计算问题。
  教学建议
进行整理和复习时,可以先简要地复习一下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它与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联系。对于百分数的概念及应用知识,可以综合练习,如果有学生不清楚的,要及时加以补救。
  2. 关于整理和复习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的第(1)小题,鼓励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点,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第(2)小题可采用交流、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对问题逐步达成一致的认识,应让学生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判断,不必进行抽象概括。通过分析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灵活掌握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来说,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等最多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等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能超过100%。
  第2题,学生解答后可以让他们说说是怎样进行互化的,以及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关于练习三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是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问题,可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讲评、订正时着重使学生明确两次都是降低了10%,但两次降低的钱数不一样,第一次降了7600元的10%,降低了760元;第二次是降了6840元的10%,降了684元。
  第4题旨在通过调查巩固有关纳税的知识,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调查,并记录有关情况,要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如展示学生的调查日记或开小组交流会等。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心情怎样?
重点中学介绍
奥数网站内搜索
小 升 初:
重点中学:
奥数解析:
教学资源:
奥数题库:
课内学习:
小 升 初:
重点中学:
奥数解析:
教学资源:
奥数题库:
课内学习:
资讯点击排行
试题点击排行
2014年的小升初战役已经过去,2015即将打响,告…
导语:巨人奥数网小编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这道数学脑筋…
导语:巨人奥数网小编整理了教师节演讲稿,希望同学们…
每日一题周汇总
Copyright&(C)2013&&All&Rights&Reserved&北京启迪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六年级上册数学书_搜索_中华文本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原题集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整合现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和习题。人教...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练习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应用题练习题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 8 页)例 1 人跑一步的跳离相当于袋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书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非常实用,欢迎共享! 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 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教师:侯宇 本教材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所有计算题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所有操作题,课本练习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题(所有计算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目录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014年新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目录()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二...
六年级数学书答案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六年级数学书答案 六 年级 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班级: 姓名:一、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 2 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练习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应用题练习题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 8 页)例 1 人跑一步的跳离相当于袋鼠...
2013教育部审定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014 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张扬博 分数乘整数 知识与技能 年级 第 1 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书上册全部与圆有关的应用题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1.一辆汽车备份中行驶 1200 米, 如果车轮半径为 28.5 米, 那么车轮...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 5—8单元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12、淡水湖因水土流失引起泥沙沉积等原因,面积 已由原来的大约 4350KM 缩小为 2700KM,淡水湖 1、有蛀牙...2014六年级上数学书上78页第1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4六年级上数学书上78页第1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9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14版六年级数学书上分数重要的应用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4版六年级数学书上分数重要的应用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