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ure one怎么用分屏

CaptureOne7色彩编辑器——打造透彻影像
CaptureOne7的色彩编辑器功能,在处理图片色彩上有很多奇特的效果。
利用色彩编辑器功能的特点,可以凸显图片上的主角,得到透彻,的视觉效果。
如果说上面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上面一张除了增加对比饱和之外,最大的不同是失绿色。
原本绿油油的草地和树叶,变得不那么鲜艳,这样看起来图片确实没有那么鲜艳。但是凸显的画面中穿红衣的人物变得更加突出。
在调整白平衡,把色温降低到5600K后,把绿色的饱和度降低,画面看起来干净清透。
首先在白平衡处调整色温数值
继续下面的操作:
用过CaptureOne色彩编辑器的朋友们可能会留意到“高级”选项旁边有一个“肤色”选项,这个选项是针对皮肤调色和均匀肤色用的。
先用吸管选中肤色,调节亮度、均匀度等。
下图中红色圈内,可以查看颜色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对比色块。
调节肤色后的细节对比图
得到第一张处理好的照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探索Capture&One&Pro&7改进的降噪功能
重要的深度功能:降噪
&Capture One Pro
7带来最大的改进及提升,可立即使用的降噪功能 - 尤其是对于更高的ISO图像。每一个相机都有专属的配置文件用于优化降噪功能,自定义个性化的图像质量专家,默认情况下,所有图像的色彩噪点和亮度噪点将被移除。
&Capture One Pro
7还可以通过两个易于使用的滑块微调降噪效果,这两个进阶调整选项是:细节和良好的细节。
在本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这个神奇的工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phase one capture one pro安装问题_百度知道
phase one capture one pro安装问题
BITS又是怎么装的,叫我先装BITS,我装phase one capture one pro中段的时候为什么会弹出个错误框框请教下大家
在控制台打开时,请单击 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对话框中的“详细信息”,选择“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如果安装进程需要其他文件; BITS&lt。向导完成安装;TOOLS”目录,然后单击“添加&#47?2000 的平台 SDK 分发在 Windows,可能需要使用 Windows Server.exe,您必须是本地计算机上 Administrators 组的成员?2003 家族光盘,然后单击“详细信息”。有关使用 IIS 5 的帮助。在“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对话框中选择“后台智能传送服务 (BITS) 服务器扩展”;B&&#47,或者您必须被委派适当的凭据;。作为安全性的最佳操作?2000 Server 上安装&lt。Windows 2000 Server 使用 IIS 5,请打开位于 Windows。如果要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在正在使用的服务器上。在“应用程序服务器”对话框中。注意要安装 BITS 服务器扩展,开始以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部分来安装BITS 服务器扩展,或转到 WB&gt,然后单击“控制面板”。有关 Windows 2000 Server 家族的产品,可以考虑使用 runas 来执行该过程安装 BITS 服务器扩展单击“开始”,将该计算机添加到“连接到计算机”对话框中;删除 Windows 组件”。BITS 工具文件是 Bitsadmin,则请右键单击控制台树中的“Internet 信息服务”然后选择“连接”?XP Professional 光盘、磁盘映像或网络目录上的“SUPPORT&#92,请参阅联机帮助。可以通过安装用于 Windows,Internet 信息服务安装&lt,然后单击“详细信息”;B&gt?2000 产品文档;&#47,然后双击“SUPTOOLS。要取消选择任何一个.EXE”,然后选择合适产品的帮助。然后单击“下一步”。要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BITS。当您安装 BITS 服务器扩展时,请参阅 Internet 信息服务的 Windows 2000 Server 文档;&#47,打开“后台智能传送服务 (BITS) 服务器扩展”对话框。 默认情况下将会安装 BITS 服务器扩展 ISAPI 和 BITS 管理控制台管理单元,则 Domain Admins 组的成员可能会执行该过程。如果计算机已加入某个域,返回到“Windows 组件向导”。关闭“IIS”和“应用程序服务器”对话框。从“Windows 组件向导”中选择“应用程序服务器”。选择“添加或删除程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今日: 0|昨日: 0|帖子: 2757|会员: 59619|欢迎新会员:
前天&13:22
Powered by&主题:我摄影,我快乐!——飞思 Capture One 学习笔记——兼谈如何消除转接时发生的红移
&[ 主题管理员: 天漠虎峪 ]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重要说明:
和其他软件相比,Capture One(以下简称C1)的界面绝对属于粗制滥造,学习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相关资料,既没有教程一类的图书可买,帮助文件又语焉不详,加上飞思本地化做得极差,不知是哪个龟儿子翻译的,用词古怪,经常胡说八道,有时候必须切换到英文界面才能恍然大悟,因此整个学习过程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
俺发本帖的目的有二,一是梳理一下思路,便于深入学习,二是把自己摸索的结果告诉大家,希望能帮助其他朋友少走些弯路。另外,本文不涉及软件下载、安装、破解等问题。另外,本文所述调整均针对RAW而言,不涉及JPG或TIFF修图。
俺用的是PC版的C1,截止到2015年4月,用的是飞思Capture One 8,Build8.2.0.124版,俺支持俺手里除适马外的所有机型。打开本软件后,有四个选项,俺永远使用其中的第一个,即“专业”,因此本帖所述的全部内容均已专业版为准。至于里面的索尼基础版,本帖不做任何讨论,因为专业版已经涵盖了基础版的全部内容,只是拿掉了专业版里诸如“本地调整”一类的工具模块而已。另外,俺非常讨厌修图软件必须以导入开始,比如LR的导入就成为了俺能不用LR就不用LR的主要原因。
C1的主界面自上而下共有三行,以文件开始的菜单栏、以导入按钮开始的工具栏,以及以图库开始的调整模块按钮,本文的顺序按第三行模块按钮的顺序展开。
一、图库——目录与会话
打开C1,必须首先创建至少一个目录或会话,否则无法使用。习惯使用CS的人往往会被这个选项搞得不知所从,而帮助文件亦无明确说明。因此,本文先从这个问题开始。
1. 创建目录
点击创建目录后会让你选择创建位置和目录名称。下面以俺的情况为例。目录位置选在俺专门用于存放照片的硬盘F:\上,名称取为“飞思目录”。该文件夹中有几个子文件夹,Adjustments用于存放对图片所进行的调整;Cache用于存放缓存小图和预览图;Originals用于存放原图,*.cocatalogdb是目录的主文件。目录创建后的下一步是导入,选择需导入的文件夹和RAW文件,导入完成后,在图库界面会出现以导入日期和时间命名的最近导入项(也可先建立相册,导入到相册里,鉴于篇幅所限,故略)。在文件夹一项里可以按硬盘上文件的实际位置打开导入的图像,如需删除导入的图库,在上面点击右键即可。
注意:导入时有一个重要选项,即选择导入到“当前位置”还是导入到“内部目录”。前者相当于LR导入中的添加,后者相当于LR导入中的复制,为了节省硬盘空间,俺选择前者,因为选择后者时,会将所有计划导入的文件全部复制到“飞思目录”的Originals子文件夹中,硬盘空间浪费太大。
2. 创建会话
中文“会话”一词貌似不好理解,查看英文界面发现乃session一词,即人机通信或人机会话之意,就是允许用户直接访问硬盘上的图像文件并对其直接操作的意思。这个功能是C1与LR的最大不同之一,用LR时,不导入就无法对图像进行编辑调整,而C1用户则可在会话的方式下,直接查看硬盘的目录树,在任意位置上打开图像文件。会话创建完毕并打开后,图库界面下方会出现类似资源管理器目录树结构的“系统文件夹”,点击计算机三个字可将其展开,进入具体文件夹,找到自己想要编辑的图像。
3. 目录和会话图库的区别及利弊
对于喜欢用LR或C1一类软件管理图像文件者,目录无疑是首选,并且C1目录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备份方法和LR基本一样,毋庸赘言。对于不想导入而用类似佳能DPP、尼康NW2、索尼IDC以及适马SPP的方式,从目录树里直接选择图像文件并打开编辑的人来说,会话是首选。不过,当用此法查看图像(即使是不编辑)时,也会在图像所在的文件夹里同时生成一个CaptureOne子文件夹,里面分别是用于存储显示所用的缓存文件、用于保存每个文件调整参数的子文件夹,以及用于保存删除文件的Trash垃圾文件夹。每点击一个有图像文件的文件夹都会自动生成这样一个子文件夹。有人不喜欢这种做法,觉得过于凌乱,但删除了这个子文件夹,以前对图像所做的调整也同时消失。究竟是利是弊,属见仁见智,不过,俺宁可忍受那一大堆文件夹,也不愿意导入,明白了如何导入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
尽管用目录还是用会话建立的图库,均可在每个图像上点击鼠标右键进行删除,但有重要的区别。删除目录图库中的图,只是不让其显示,不对硬盘上的物理文件产生影响,但删除会话图库中的图,图像消失的同时,硬盘上的图像文件也改变了其存放位置,但进入的不是windows的回收站,而是被移动到会话文件夹里的trash垃圾文件夹中。如果用资源管理器将给文件夹里的图像删除,才会进入windows的回收站。想恢复删除,需用资源管理器将文件重新移动到原来的位置方可。
主界面上的第二个处理模块是“捕捉”,用相机图标表示。本人无联机拍摄需求,故略。提示:可以在此按钮上点击右键,选择“删除捕捉栏”将该按钮删除。
第三个处理模块为颜色模块,用三个圆环的图标表示,是C1的重要模块,内容选项远比LR丰富,有些选项是其他软件中所没有或因翻译之故不好理解,下面逐一说明。
ICC配置:这个功能LR没有,可谓另辟蹊径,可以让一种机身用别家的色彩出片,不是总有尼康黄一类的抱怨吗?那就换上佳能的ICC试试吧。
曲线:里面的“胶片额外阴影”可按增加暗部细节理解。
白平衡:里面的“灰”中的色彩相当于LR中的色调,而肤色里的9个预置差别不是很大。
色彩平衡:这个也是LR没有的功能,由于经常用适马的SPP调色,觉得很方便,因此很高兴在C1看到了这个色盘。
黑&白:这里的分裂色调应该和LR中的分离色调意思相同,不过仅限于黑白,希望以后C1升级之后能将其扩充到彩色上。
颜色编辑器:尽管看上去很复杂,但效果和LR中的HSL差不多,都有类似吸管的选色功能。里面的色调旋转相当于HSL中的色相。LR中没有平滑度和一致两个选项可用于提高或降低某种颜色的均匀性。
第四个是曝光模块,用类似直方图模样的图标表示,里面的曝光、高动态范围以及曲线三项的功能和用法与其他后期软件相同。
锐度选项中的“冲压”一词有些古怪,英文是punch,是边缘锐利之意。清晰度与LR中的同名选项效果相同,左右移动滑块时,不仅是清晰度,还会同时降低或提高对比度。“构造”应该是纯粹对边缘加锐或减锐,左右滑动时对比度不变。
Grade翻译成了“等级”,说明译者不了解其他后期软件中的惯用说法,按“色阶”理解即可。
五、镜头——消除紫边和暗角
第五个是镜头校正模块,用一个镜片代表,主要功能是消除紫边和暗角。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有镜头和移动两个选项卡。在镜头选项卡中“曲线”二字英文的是Profile一词,在其他软件中翻译成配置文件。C1中的单反镜头配置文件不是很多,佳能最多,也就22种。C1中有配置文件的镜头,会自动在旁边的下工具拉条里,否则就会出现通用的Generic字样。该选项卡里有三个选项,选择前两项可消除照片的色散和紫边,而是否选择隐藏变形区域,效果不明。至于“移动”选项卡的具体待考。三个滑块的功能很好理解,第一个是校正畸变,第调整锐利度。第三个用于消除暗角。
LCC一项用于自己建立镜头校正文件,其中曲线两字的英文也是Profile,具体用法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渐晕比较简单,可以三种形状令四角逐渐变亮或变暗。
六、成分——后期二次构图
第六个模块是“成分”,用剪裁图案的图标表示,不过“成份”二字实在令人莫名其妙。进入英文界面,发现所用之词乃Composition,严重错译,正确的译法应为“构图”,指的是通过后期剪裁等对照片进行二次构图。
该模块共有四个部分,其中剪裁、旋转与翻转、梯形校正均好理解,用法简单,无需多说。唯有第四部分“覆盖”不好搞定。从字面上看看应该是两图叠加的意思,用于模拟二次曝光。俺试了试,确实可在RAW上叠加另外一张JPG,而且主窗口也照显无误,但无法输出。后来查看帮助,得知此功能通常(恐怕是只能)用于联机拍摄。
七、详细信息——对图片细节进行调整
第七个模块是“详细信息”,用放大镜表示。查其英文为Details,又一处错译,正确的说法应为“图像细节”。里面的各项调整均很实用,如加锐、降噪、污点去除等,用法简单。值得一提的是“莫尔条纹”去除一项,LR中没有这个滑块,需要用画笔实现。
八、本地调整——用模板和笔刷实现局部调整
第八个模块是“本地调整”,图标上用笔刷表示。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要解释一下C1中的几个另类说法。(1)乍一看本地二字,还以为C1支持云呢,其实不然,这里的“本地调整”就是“局部调整”的意思;(2)“遮罩”在其他图像处理软件中称为“蒙版”;(3)“坡度”的英文是Gradient,纯属望文生义,应为“渐变”;(4)遮罩设定选项中的“硬度”指画笔的硬度。
实现局部调整的方法很简单,把握住两点即可。一是进行任何局部调整之前,必须至少要建立一个图层。感觉这里的图层只是一个步骤,而且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因为它和photoshop里的图层有本质上的区别,C1无法将有图层的文件存为类似PSD那样的文件。第二要注意鼠标右键的使用,因为画质选项和遮罩选项都要通过鼠标右键调用。
第九个模块是“调整”,图标是一个方框三条横线。C1把这个模块的名称取名为调整很不恰当,前面一个叫做“本地调整”,这个又叫做“调整”,初学者不被搞晕才怪。从里面的内容看,包括样式和预置以及复制粘贴当前的调整参数。俺觉得C1在这里有些叠床架屋,从用法上看,俺看不出内置样式和内置预置有啥不同,从效果上看,就是两者加在一起也就是相当于LR中的预设而已。而且用户的调整只能保存为样式。
十、元数据
第十个模块是“元数据”,图标是一个圆圈里面一个字母i。打开这个选项,里面包括两方面的元数据,GPS以上部分是照片的Exif信息,本以为会像LR那样,能在这个模块里修改拍摄日期,但发现均为只读。第二部分是可填写的IPTC以及盖蒂图片一类的数据,这些自己填写的信息通过点击元数据右边第四个按钮可以保存为用户预置,应用到其他图像文件上,用帮助里的话说就是“可以将任意数量的预置应用到任意数量的图像,称为堆栈预置。”
十一、输出
第十一个模块是“输出”,图标上面有一个齿轮。说实在的,在C1中能遇到一个无需琢磨就能看懂的模块真是太难得了,此模块可以算上一个。里面的设置无非是文件大小、另存位置等常用选项,只要有LR一类的基础均可无障碍通过。这里仅提示一件事,即ICC配置文件。有人可能遇到过输出后的文件和调整时看到的色彩不一样的问题,其实奥妙就在这里,比如,俺的显示器用爱色丽进行过校准,因此这里俺就要使用爱色丽的校准文件,这样调整时看到的颜色和输出后看到的颜色就一致了。
十二、批处理
俺搞不清这个模块到底有啥存在的必要。在LR中,如果想导出多个文件,将需要导出的文件选定,然后点击导出即可。C1其实也一样,选定文件,然后输出,只不过当输出多个文件时,点击这个带有三个圆圈的图标,即可进入批处理模块,从队列中看到正在等待处理的文件,顶多就是在历史记录中重新选择几个文件,然后点击下面的“已选择重新处理”按钮重新输出一下,不过如此而已。
十三、什么是变体、如何比较文件以及最后几个模块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变体,然后搞清什么是多视图和主视图,最后是如何进行图与图之间的比较。
所谓变体就是副本的意思。C1和LR一样,都不对RAW文件本身进行修改,我们在调整界面看到的图像都是根据RAW生成的预览图,即主变体。一般来说,在主变体上直接调整即可,调整满意后直接输出。但在有些情况下,一张图(即一个主变体)可能无法满足要求。例如,我们修图的时也许想和原图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效果,如果是LR,只要点击一下双视图的图标即可。但在C1中,则需首先选择图片,然后按F7,创建一个新变体(即增加一个副本)。这时一个文件名下会出现两张图像,分别为经过修改和未经修改的原图。选择这两张图,然后点击一下那个有四个小方框的多视图图标,即可在主视图中观察修改后和修改前的效果。如果只想看一张图,选择好之后,点击那个一个方框的主视图图标即可恢复为单图效果。
除了用于对比之外,变体还有其他用途。比如,如果我们想在一张图的基础上,创造出几张不同效果的图片,有彩色的、有黑白的、还有仿旧的,等等,此时我们就可根据需要多按几次F7,创建多个新变体,然后在不同的变体上调整出不同的效果,分别输出。
注意:当我们在缩略图上点击右键时会发现有两个创建变体的选项,一个是按F7新建变体,一个是按F8复制变体。两者的区别在于,按F7创建的是未经任何修改的原图变体,而按F8则是对修改过的图创建变体。比如你已把图修改为单色,这时按F8就会创建一张一模一样的单色图的变体。
十四、用C1消除A7R转接旁轴超广镜头产生的严重红移
目前玩转接党仅限于在半幅奶昔或全幅A7上转接超广旁轴镜头,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发现在A7R转接旁轴超广镜头红移太严重,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所以为了转接而不敢买A7R。这难道真是一步死棋吗?其实不然,用C1这个软件五分钟即可将A7R上的严重红移全部搞定,并且效果完美。具体步骤如下:
1. 正式拍摄之前,将机身转接好相应镜头,对着一面光线均匀和干净的白墙拍一张红移参照图,尽量脱焦,不要拍出墙上的污点或其他细节。俺的参照图就是这样对着家里的白墙拍摄的。如果找不到白墙,用上面没有任何字样的乳白色半透明材料或大号白平衡镜头盖一类的东西,把镜头挡起来拍摄。
2. 红移参照图拍完之后,正式拍摄你想拍的所有其他片子。注意:所有必须使用RAW或RAW+JPG拍摄,包括刚才说的红移参照图。
3. 拍摄结束后将照片的RAW文件复制到电脑里,打开C1进入照片RAW的存放目录。
4. 在C1界面上点击镜头图标,也就是那个画着一片镜片的那个。然后在下面选择第一张拍摄的红移参照图、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5. 点击创建LCC。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6. LCC创建完毕后“保存用户预置”。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7. 把“保存用户预置”里的四个选项全部打上对勾。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8. 点击保存后给文件取个文件名,建议以镜头的名称命名。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9. 在下面的缩略图里选择你要消除红移的照片。然后应用你刚才保存的“用户预置”,你会发现严重的红移瞬间消失。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10. 如果你不需要进行其他调整,则可点击齿轮图标,输出你需要的JPG或TIF。大功告成。
(点击小图放大观看)
这是消除红移之前的原片:
这是消除红移之后的效果:
十五、其他
1. 经常点击鼠标右键会有惊喜
C1的很多功能隐藏得非常隐蔽,帮助文件中又不仔细介绍。其实,很多功能无需进入菜单即可实现,经常在不同地方随时点击鼠标右键有时会出现惊喜。比如在工具栏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会出现自定义三个字,将你认为常用的功能以按钮的型式显示出来。又如,这些工具按钮有些带有下箭头,这是有更多选项的意思,此时必须在这些按钮上点击鼠标右键,才能看到隐藏的选项。
2. 自动调节主变体
预览图像生成之后即可开始调整,但有时不知从何入手,因为调整选项太多。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即点击一下工具栏中那个大写字母A的按钮(自动调节主变体)。这时图片会变得焕然一新,然后对自动调整结果仔细观察,针对不满意的方面加以修正。
3. 注意减锐
很多人都称赞用C1解RAW如何如何出色,其实给人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C1的默认锐度设定比较高。对此,俺不但不认为它C1的优点,反而认为它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正如俺在LR的笔记贴中说过的那样,三高的片子(即锐度过高、对比度过高、饱和度过高)的片子往往不耐看,尤其是过锐的片子,貌似醒目,但实际上损失了质感。好的片子讲究油润,而油润的片子绝对不过锐。因此,用C1解RAW时,一定不要矫枉过正。
4. 显示对焦标记框
右边工具栏按钮中的第一个是“显示对焦标记框”,开始以为是原厂RAW解析软件显示对焦点或对焦区域一类的功能。点击之后发现,显示的焦内清晰的范围。其默认色彩、阈值和不透明度最按钮上点击右键无用,需进入首选项进行设定。
在图像上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一个包括“输出”选项在内的右键菜单。C1所谓的“输出”就是LR中的“导出”,也就是将调整好的照片另存为JPG或TIFF一类的图像。输出时应选择变体,如果选择原件,导出的图像就是原图,因为就是将原图复制过去而已。
十六、软件缺憾
以下功能俺没有在C1中找到:
1. 分离色调功能不完善。这个功能在LR中叫做分离色调,在C1里叫做分裂色调,但仅限于黑白。
2. 没有自然饱和度。俺经常使用LR中的自然饱和度选项,但在C1中,尽管饱和度选择项很多,但就是没有自然饱和度。
3. 局部调整功能不够给力。局部调整在C1中称为本地调整,该模块问题较多。一是必须首先增加无法用于存储的图层,二是调整范围仅限于模块默认的几项。例如,打开本地调整模块时发现没有高动态范围,点击右键添加该工具, 但里面的阴影高光调整仅对全局有效,无法用于坡度(渐变)和遮罩(蒙版)。局部调整阴影高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因此和LR相比,这是C1中的一大败笔。
4. 没有历史记录。C1可以通过Ctrl+Z撤销上一步的调整,但缺少记录每一处理步骤的历史记录。找了半天只看到一个与批处理有关的冲洗历史记录。这个问题对于习惯使用其他图像处理软件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
5. 和LR不一样的是,C1里没有白色色阶和黑色色阶的滑块,但可以通过调整色阶(即C1中所谓的“等级”)的两端实现。
6. 每用C1打开一个图片目录,就会自动生成一个CaptureOne文件夹,占用你的大量硬盘空间,非常讨厌,这一点不如DXO好,后者仅为每张调整过的RAW增加一个dop后缀文件。
欢迎加入“我摄影,我快乐!QQ摄影群”,群号: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08:30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40011&&回帖:256 &&
泡网分: 51.572
帖子: 7261
注册: 2002年12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菜单——首选项——常规——语言——英语擦。。。好简单。谢了。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虎目寸光 发表于
今天有9.0 for sony了,开放下载。
菜单中文翻译还是一样的操蛋,谁知道怎样改成英文菜单?菜单——首选项——常规——语言——英语
泡网分: 51.572
帖子: 7261
注册: 2002年12月
今天有9.0 for sony了,开放下载。
菜单中文翻译还是一样的操蛋,谁知道怎样改成英文菜单?
泡网分: 31.772
注册: 2002年06月
一般使用的话,打开c1后建立“新会话”,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资源管理器,然后可以打开图片出来调图了。我原来就导入目录,怎么都看不到图片。这个软件有个问题就是,文件夹特别烦人,很多个文件夹到处都是,调整过后的raw配置文件,不知道怎么保存。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walkman20
俺觉得把色彩空间统一起来即可,应该就是这么一回事。
泡网分: 25.249
帖子: 19827
注册: 2007年09月
如果我把生成的JPG文件,ICC强行改为A7M2的,则颜色怪异的要死。如下图:
泡网分: 25.249
帖子: 19827
注册: 2007年09月
如果我给RAW指定为srgb的ICC,则解析出来的RAW异常怪异,如下图:
泡网分: 25.249
帖子: 19827
注册: 2007年09月
今晚琢磨了一下,大概知道色彩空间的问题了。
Capture One 用RAW导出的jpg文件,在保存的时候如果选择了srgb。如果在nx中把色彩空间也选择成srgb,那么nx中的显示效果就和 Capture One 一致了(同时也和windows图片查看器的一致)。
capture nx 中色彩空间和色彩模式 是分离的。色彩空间是srgb/adobe rgb 等等,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是ICC的意思。而色彩模式是内置色彩风格,比如鲜艳/人像/风景等等。
但 Capture One 我就有些不理解了,感觉它把ICC和色彩模式给杂糅在一起了。@天漠虎峪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比如我打开一张A7M2的RAW,在颜色重选择ICC,A7M2通用,也就是说C1默认给它一个配置文件,不仅包含色彩空间X(不知道指定的到底是啥色彩空间)而且包含了色彩模式。然而在导出的时候,却没有X这个色彩模式可以给你选,我分别选择了后背和srgb但发现再重新打开这张jpg的时候,C1都按srgb给处理了(也就是所谓的jpg通用)。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RAW的色彩空间是X,而JPG的色彩空间是srgb。而我们调整raw的时候,白平衡,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等等都是基于X,而导出来的确是srgb。直观的来说,导出来的照片,看起来灰了不少。也就是说这俩色彩模式之间有误差。如下图:
本帖最后由 walkman20 于
23:25 编辑
泡网分: 2.315
帖子: 2345
注册: 2008年03月
泡网分: 25.249
帖子: 19827
注册: 2007年09月
请教一下大家关于 Capture One 打开RAW调整后导出JPG
原来我是用尼康的,我拍照选择jpg+NEF。处理RAW都是用Capture NX(以sRGB作为默认色彩空间)。用它打开NEF基本跟机内直出的JPG在色彩和白平衡上是一样的。也就是用Capture NX打开RAW跟机内直出是一样的,只不过质量更好。生成的JPG文件,无论是在NX中查看,还是在windows自带的图片查看器中查看,还是在PS中查看,都是一致的。
但最近用 Capture One 后就很困惑了。
问题1 :我下了楼主A7M2的帖子中样片,发现在C1中打开RAW和JPG看起来两者并不一致。C1能完全按照机身设置和色彩白平衡选择显示并导出JPG么?
问题2:导出JPG的时候,要如何设置,才能让C1中处理完的RAW效果,完完全全的输出成JPG,并且在不同软件中打开,看起来都是一致的?
问题3:C1导出的JPG,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质量有点差。在TN屏幕(IPS暗部一片黑,则被掩盖,亮度要调极高才看得出来)下看,暗部色块噪点非常严重,质量设为85之下的话,还有断层。如下图,我是用95还是100的质量导出JPG。A7RII的RAW,导出单张JPG大概9M左右。无论是在C1中打开导出的JPG,还是在NX中打开,都能明显看到这些问题。
我昨天是以Peak 老兄的A7RII RAW文件进行导出。
本帖最后由 walkman20 于
10:14 编辑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smclrh 发表于
天漠大师你好!我在用c1的时候发现好多镜头没有配置文件,包括fe55,请问这些文件该如何搜索呢?不知道。
泡网分: 0.18
注册: 2015年01月
天漠大师你好!我在用c1的时候发现好多镜头没有配置文件,包括fe55,请问这些文件该如何搜索呢?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Akinpoah 发表于
謝謝分享,現有問題如下。前天拍攝煙火,用的是Canon 5DsR,拍攝Raw檔案。於Capture One Pro 8轉換檔案時發現於軟件上看到的影像和輸出後的檔案有很大的差別。希望能得到指導是那裡出了問題,謝謝。不知您说的输出是身份么,如果是就是导出处理过的JPG,色彩空间一样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如果是输出为硬拷贝,如打印出照片,则要同时校正一下显示器和打印机。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ppchris 发表于
虎资我问下,c1的8.2版本没法导入arw是什么原因?导入文件夹是认不到arw文件,导入目录是显示从lightroom导入时什么一堆废话,按继续显示不能读取lightroom目录项目。俺没用过导入,不太懂这些。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踩花客 发表于
安装了mac版的8.3.3后,每次打开软件都会跳出无法启动capture 服务器的提示,要如何关掉这个?看了很烦,谢谢了~
抱歉,不懂,没用过MAC。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syzz 发表于
请教天师,安装了mac版的8.3.3后索尼的ARW图片不能处理了浏览小图上都带一个小眼睛,调整滑块都是灰白色的,该如何处理?谢谢!抱歉,俺没用过苹果系统。
泡网分: 0.082
注册: 2015年07月
非常感谢楼主的入门贴,我也是从楼主这里开始慢慢熟悉c1的。
后来在youtube上看官方的各种视频教学,觉得用处也非常大,特别是本地调整那里添加各种图层。
需要吐槽的就是c1的中文翻译真的是太烂了。。。各种对比着找功能选项都要找半天。。。 本帖最后由 burningwing 于
15:57 编辑
泡网分: 128.931
精华: 6帖子: 24061
注册: 2004年05月
请教天师,安装了mac版的8.3.3后索尼的ARW图片不能处理了浏览小图上都带一个小眼睛,调整滑块都是灰白色的,该如何处理?谢谢!
泡网分: 4.954
注册: 2010年09月
乐禾千 发表于
打扰虎资一下。我装的飞思 Capture One 8.2怎么找不到“本地调整”啊?EXPRESS版本没有本地调整。
泡网分: 4.954
注册: 2010年09月
看完了,学习了。 谢谢虎资!
泡网分: 31.646
注册: 2002年08月
安装了mac版的8.3.3后,每次打开软件都会跳出无法启动capture 服务器的提示,要如何关掉这个?看了很烦,谢谢了~
泡网分: 0.015
注册: 2015年10月
謝謝分享,現有問題如下。前天拍攝煙火,用的是Canon 5DsR,拍攝Raw檔案。於Capture One Pro 8轉換檔案時發現於軟件上看到的影像和輸出後的檔案有很大的差別。希望能得到指導是那裡出了問題,謝謝。
泡网分: 2.626
帖子: 2644
注册: 2008年04月
虎资我问下,c1的8.2版本没法导入arw是什么原因?导入文件夹是认不到arw文件,导入目录是显示从lightroom导入时什么一堆废话,按继续显示不能读取lightroom目录项目。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宝岛情缘 发表于
天师好,能给发一个飞思8.1破解板的软件吗?我入了索尼A7R2。多谢!
QQ&&俺也没有啊。
泡网分: 21.598
帖子: 4954
注册: 2007年01月
天师好,能给发一个飞思8.1破解板的软件吗?我入了索尼A7R2。多谢!
泡网分: 1.253
注册: 2013年04月
认真学习下,为了索尼,改用C1了~
泡网分: 0.013
注册: 2012年08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4.111
精华: 16帖子: 28837
注册: 2006年06月
jtxin 发表于
请教虎资一个问题,我用C1 8.3,打开RAW格式照片,在噪点抑制选项中,默认数值是50,拖到100,照片的噪点都可以减少,但是打开JPG照片,噪点抑制默认值是0,拖动到50就有了明显效果,那么这个选项是对RAW无用吗?还是我的操作有问题。谢谢!不知道,俺从来没有用过C1打开过RAW以外的文件。
泡网分: 33.138
帖子: 1885
注册: 2004年12月
请教虎资一个问题,我用C1 8.3,打开RAW格式照片,在噪点抑制选项中,默认数值是50,拖到100,照片的噪点都可以减少,但是打开JPG照片,噪点抑制默认值是0,拖动到50就有了明显效果,那么这个选项是对RAW无用吗?还是我的操作有问题。谢谢!
泡网分: 0.008
注册: 2010年03月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pture one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