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韧带重建后康复检查肌肉力量测试

吕铮大夫关于力量练习的语录,十分有用_前交叉韧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583贴子:
吕铮大夫关于力量练习的语录,十分有用收藏
1、综述走路没必要特地练习,走多了关节会肿胀。步态练习可以但是不要过量,是否过量,以练习时关节不痛不肿、练习后关节不痛不肿、练后第二天仍然没有不适感为标准。初期较长时间步行后可以用冰敷控制肿胀和不适感,随着力量逐渐恢复再慢慢恢复正常行走的运动量。韧带损伤的修复时间不能少于半年,在半年内开始剧烈运动是不合适的。我经历的后叉重建术后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点松弛,非常少见一点不松弛的病例,但是通过力量练习能够代偿这一点功能缺失。膝关节功能中,灵活和稳定有时会存在一点点冲突,需要平衡各种功能,注意&木桶效应&的道理。至少要能够患肢金鸡独立超过1分钟还能保持稳定,是脱拐要条件。金鸡独立主要练习平衡感、本体感觉,并不直接有强化力量的作用,这个能够做好只是力量好的一个佐证。合理的恢复顺序:静力性练习--基础力量练习--跳跃练习--慢跑练习--加速跑--专项动作到健身房练习,建议先做基础力量训练,抗阻屈伸膝、静蹲等,后做踏步机、自行车等项目,自行车和踏步机选择一项即可,力量好的话也可以踏步,不好的话还是自行车更安全。健身房的动感单车是屈伸两群肌肉的主动练习,对关节周围力量要求比较高,如果力量基础很差的话有一定危险性;关节功能能够保证安全的话,是练习有氧运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普通静态功率自行车一般比较自由,运动强度较小,功能差一些的比较适宜。本体感觉以稳定性为主,注意各种力量练习中对关节稳定的控制,比如抗阻伸膝的慢放动作、跳跃落地瞬间的柔和控制。当在一般强度的跑跳动作中,感觉患腿能够像弹簧一样有力、柔和、有足够弹性的时候,说明力量和本体感觉已达到较好水平。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大腿肌肉负责,所以练习大腿力量就是练习膝关节的稳定性。该负重就放心负重,少量负重不代表一定要完全悬空,总不负重对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害,会加重其退化。不建议练习力量后进行重手法按摩肌腹,可能造成肌肉痉挛;柔和的手法可以尝试;关节和疼痛部位不可以进行按摩。一般先练力量后做屈曲,先做伸直后练力量。屈曲和伸直角度练习之间需要间隔3小时以上,各种力量练习之间只需要稍作休息、间隔15分钟即可。伸直角度+伸膝力量、屈膝力量+屈曲角度,这两组可以一起练习,中间间隔时间只需要半小时左右;两个方向的角度练习要间隔3小时以上。屈伸力量同时练习也是可以的,每两项力量练习之间间隔15分钟左右。力量练习动作标准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负荷的大小;力量练习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在每组练习过后都能够感觉充分疲劳。力量练习不能忍痛做,因为应该无痛所以就不需要冰敷,冰敷会影响力量练习效果。冰敷也不要直接冰到肌肉,冰敷肌肉不利于力量的增长。髌骨上缘以上10厘米的位置测量围度,如果差距在3-4厘米,还是前群肌肉影响大,后群肌肉在这个位置尚未到达最粗大的肌腹位置,故影响较小。无论如何,前后群肌肉都要协调练习,抗阻屈膝和前群练习间隔十五分钟。各种力量练习后关节应无不适感,肌肉发胀发热属于正常现象,是肌肉充分运动的表现。体重大,力量要格外重视,角度不必保守按照正常计划即可,负重要少,拐杖要使用充分且使用时间长一些,日常步行也要尽量减少。 本话题已被管理员设置为精华 回复 引用 举报janneygong
发表于: 09:452楼用户积分: 640分咨询点: 12点了解积分(咨询点)详情所在分组:吕铮大夫小组 2、直抬腿直抬腿首先要保证伸直,不直的话加多重的负荷也没有意义,如果确实需要加重,需要增加到“在要求的次数范围内达到充分疲劳”这个程度就可以了。直腿抬高能练到阔筋膜张肌,其下延伸的髂胫束能够代偿LCL功能。直抬腿用力时膝盖下垫个小枕头,腘窝用力向下压紧枕头,同时小腿尽量向上抬,能抬直就是股内侧肌成功收缩。内侧肌只对20°至充分伸直位范围内的伸膝动作负责,所以要想强化内侧,要练小范围,不是越大越好。 回复 引用 举报janneygong
发表于: 09:463楼用户积分: 640分咨询点: 12点了解积分(咨询点)详情所在分组:吕铮大夫小组 3、股四头肌被动能直主动不直还是力量问题,好好练习股四头肌,尤其是内侧肌,也就是髌骨上方内侧的那一小块肌肉,一定要让这部分肌肉充分收缩。韧带不是动力源,无所谓力量不够。不能完全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中的内侧肌力量不足造成的。一定要尽量保证每次抬腿时充分伸直膝关节,才能逐渐恢复这个部位的力量。要领是:在抬起小腿的同时保证膝关节腘窝处有充分的下压力才能保证股内侧肌充分收缩,此时应该能够看到髌骨充分的运动轨迹。打软腿还是和股四头肌关系更大,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前后群协调发展力量,感觉会更好。肌肉的功能不完全由形态决定,长的够丰厚,也有可能力量不足,因为力量还包括速度力量、速度耐力、耐力、协调性和本体感觉等一些隐性的指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日后的体育锻炼中慢慢恢复。用手放在腘窝下体会练习时腘窝下压的感觉,腘窝下压就是股四头肌用力,足跟下压就是腘绳肌用力,就差了这么点,发力的部位全变了。 回复 引用 举报janneygong
发表于: 09:474楼用户积分: 640分咨询点: 12点了解积分(咨询点)详情所在分组:吕铮大夫小组 4、靠墙静蹲适度的、无痛的静蹲对韧带几乎没有影响。从理论上解释:静蹲靠墙时,后背和墙壁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在墙壁的支持下,可以认为腰部及髋关节处于放松状态,此时身体绝大部分的重量处于膝关节处,即在此体位下股四头肌获得最大的阻力。静蹲不靠墙(马步)时,由于对身体平衡的要求,避免身体向后摔倒,必然需要身体稍微前倾,维持重心中立,此时髋关节需要力量维持稳定(主要是髂腰肌),腰部也需要一定力量维持躯干的体位,这样一来必然有一部分体力被分散,所以说靠墙静蹲练习效果要好于不靠墙静蹲。静蹲时膝盖位置不能超过脚尖,在这个原则下,通过调整下蹲角度调整强度。靠墙静蹲,主要练习前群,后群靠抗阻屈膝练习。静蹲建议靠墙,那样效率更高。如果实在不想靠墙,可以手中拿俩哑铃,前平举90度,重心置于足跟,这样哑铃可以平衡重心后坐时整个身体姿态的稳定。静蹲严格上讲不能练习到整个股四头肌,起码不能练到内侧肌,通过从下蹲30°到90°,可以使练习的目标逐渐从内侧过度到股外侧肌,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设定合理的下蹲角度。通常需要下蹲到40-60°。静蹲练习对整个大腿肌肉的刺激是不同的,有可能长时间在一个固定角度练习静蹲,对肌肉刺激不够全面,也会造成练习后看上去肌肉增粗并不明显。这样调整一下静蹲幅度就可以尽可能刺激充分了。靠墙静蹲作为力量练习方式不敢说对关节一点影响没有,但至少影响相对较小;自行车对消除健患侧力量差距没有效果,而且对关节稳定性作用不大;蹬车时间长了,反复屈伸的刺激还对关节有损害。所以术后时间不及半年、力量没有一定基础的,我个人不建议以自行车的方式进行锻炼。 回复 引用 举报janneygong
发表于: 11:275楼用户积分: 640分咨询点: 12点了解积分(咨询点)详情所在分组:吕铮大夫小组 5、抗阻伸屈膝股内侧肌,位于大腿前方偏内侧下方,这个部位的力量通过抗阻伸膝(20°-充分伸直范围)来练习,这个动作需要内侧肌发挥整个大腿前群肌肉超过六成的力量,所以效果最好。抗阻伸膝时动作要始终有控制,伸到最直时应该是在后群力量的协同下快速停止,而不是在大小腿之间的撞击力下实现伸直动作,这两种动作看似差别不大,实质上具有显著不同。无论何种抗阻练习,放下那一下都要慢速,慢慢放下时,相关肌肉处于一种我们专业称之为&离心收缩&的状态,也就是在肌纤维主动收缩时又被被动拉长,这种运动模式对肌肉功能要求更高,而且对运动中维护身体姿态的工作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按照准确的方式进行练习。下楼和上楼都是股四头肌用力,但是发力的模式不一样,可以简单认为下楼时股四头肌的发力控制难度更高,这也是在练习抗阻伸膝等力量练习时强调快上--慢下,这种慢慢的放下动作其实就是类似于下楼时肌肉的运动模式。这个运动模式有个专业名词:肌肉的离心收缩运动。下楼需要股四头肌具备好的离心收缩力量,也就是控制力,这一点需要靠半蹲起、抗阻伸膝一类方法实现。抗阻伸膝时要求一定要慢慢放下,放下的过程就是股四头肌离心收缩的过程。前叉重建术后6-8周,练习抗阻伸膝比较合理,练习时要求必须完全伸直。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约15cm的枕头,将关节垫起屈曲30度的体位,尽量伸膝,只抬小腿,用手放在大腿正面,体会做动作时肌肉的收缩,当能充分收缩时,可以尝试去掉枕头,大腿抬起,最终要做到充分伸直直抬腿。还可以通过拍打相关肌肉,提高其兴奋性,促其收缩。股内侧肌需要靠小范围的抗阻伸膝(20-0°)来练习,股二头肌靠抗阻屈膝来练习。前后群力量有合理比例(前群肌力对比后群肌力正常比例约为1:0.8左右),步态才可能完全正常。抗阻伸膝要求只做从屈膝45°——充分伸直这一区间的动作,强调内侧萎缩的肌肉。抗阻屈膝要求最大范围。 回复 引用 举报janneygong
发表于: 11:286楼用户积分: 640分咨询点: 12点了解积分(咨询点)详情所在分组:吕铮大夫小组 6、韧带稳定代偿内侧副韧带稳定性的肌肉--缝匠肌,练习方法:坐在椅子上,双脚分开约等肩宽着地,膝关节约屈曲90度,在患侧膝关节处拉一条皮筋,向外侧牵拉提供阻力,患腿用力使腿内收,动作幅度可以自行掌握,注意练习时,脚部不许挪动位置,数量与抗阻伸膝相同。内侧副韧带松弛,主要靠后群肌肉实现代偿。主要动作是抗阻屈膝,还有抗阻夹腿,动作:标准坐位,双腿分开两肩宽,屈膝约90°,找一条(单侧)或者两条(健患两侧),套在膝关节处,远端固定,脚固定,双膝向内侧用力牵
6、韧带稳定代偿内侧副韧带稳定性的肌肉--缝匠肌,练习方法:坐在椅子上,双脚分开约等肩宽着地,膝关节约屈曲90度,在患侧膝关节处拉一条皮筋,向外侧牵拉提供阻力,患腿用力使腿内收,动作幅度可以自行掌握,注意练习时,脚部不许挪动位置,数量与抗阻伸膝相同。内侧副韧带松弛,主要靠后群肌肉实现代偿。主要动作是抗阻屈膝,还有抗阻夹腿,动作:标准坐位,双腿分开两肩宽,屈膝约90°,找一条(单侧)或者两条(健患两侧),套在膝关节处,远端固定,脚固定,双膝向内侧用力牵拉(夹腿),并反复,数量同抗阻屈伸膝。外侧副韧带松弛一点,靠练习抗阻伸膝是能够有所改善的,文章中叙述的抗阻伸膝动作可以改为躺着做,效果可能更好。不要担心韧带强度问题,即使强度差一点,力量是完全可以代偿功能的,谁做这个手术都如此,不论运动员还是普通人群。第六条补
又见皮蛋兄
学习了!很多我之前的疑问都在这里得到解答了。回头试试。
不错,很实用!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前叉韧带术后恢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前叉韧带术后恢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前​叉​韧​带​术​后​恢​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小:7.54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取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