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谁老

中国人比谁都怕老_—康健人生
中国人比谁都怕老_
导读:一项针对全球12.562万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最怕老,在45—54岁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与此相悖的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老”因此成了令很多国人害怕的字眼
  最近,由刘德华、叶德娴主演的电影《桃姐》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引发了人们对养老话题的关注。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光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1亿,占世界的1/5。
  一项由英国保险机构组织对全球12.562万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最怕老,在45&54岁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认为自己已经老了。
  与此相悖的是,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不断瓦解,&未富先老&的困境还没有找到解决之道,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老&因此成了令很多国人害怕的字眼。调查显示,28%的中国受访者承认会感到沮丧,同时还会联想到孤独、疾病等消极字眼。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怕老
  4月14日,周六。灿烂的阳光透过开得艳丽的桃花洒了下来,在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区内,75岁的刘奶奶和其他老人坐在树下晒太阳,看着年轻人匆匆走过。&你们听说了没,李家的那位昨晚走了,82岁。&一位老人说到。刘奶奶耷拉着眼皮,头也没抬地接话到:&迟早都是要走的!早走不给子女添负担。我们老了,对这个社会早没什么用了。&
  生活在刘奶奶看来,就是消磨时间。她独自一人居住,虽然行动缓慢,但基本生活能自理。&我以前在单位是中层干部,退休了每天无所事事。到了这把年纪,身体也不行了,最害怕的就是上下楼,出去买个烧饼都得费半天劲。赶上太阳好的时候能出来晒晒太阳,跟这些老人们聊聊。天气不好的时候,只能独自一人窝在家里,感觉一天真长呀!&
  王女士2月份刚过完55岁生日,刚退休的她每天忧心忡忡,她的母亲已90岁高龄,不在一起生活。&每周有两个早上,我得坐几站公交车去看望母亲,为她买好菜,然后再回自己的家。想给母亲找个保姆,但一个月好几千,我根本承担不起。我和爱人也都老了,退休了,收入不高,要是再生个大病,这个家可能真就垮了。&
  28岁的刘小姐虽正值人生高峰期,却也开始担心衰老的问题。&我看过一部《我们正在老去》的记录片,里面呈现出来的景象让我泪流满面。&她告诉记者,在这部纪录片里,她看到空巢老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每个周末跟子女吃顿饭,她看到失能老人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只能通过将食物搅碎放入注射器的方式吃饭。&老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这种孤独和无助,让人心灰意冷。&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表示,从心理学上来说,过了青少年期后,人慢慢地就会开始恐惧衰老。害怕衰老和害怕死亡是紧密相连的,而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本能,老是生命的暮年,也就意味着离死亡越来越近。谁比我老?到底有谁?_百度知道
谁比我老?到底有谁?
十二肖鼠比论都称排名第位.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我舅姥爷医今86岁骑自行车班用车送都干说养难道比我姥爷
您多大岁数了,我姥姥80多
我说你啊?大姐
我是中学生,而且我是男的
爷爷!你到底有多老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烟儿煤、点儿背、家雀(qiao)儿、肝儿颤、坦儿哄、片儿汤话……这些北京话您都听得懂吗?这两天,一场别开生面的“选秀”在西城区语委办举行。不赛歌喉,不比煽情,93名 “老北京”拼的是谁更会说本地方言,最终选出的7人将成为北京地区方言和普通话的发音人,参加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的录制。
是“和平门儿”?还是“西便门儿”?
如果您以为北京话就是全部加上儿化音,那可就片面了。“售票员,买张票。”“您去哪儿?”“和平门儿。”这是昨天上午发生在一辆公交车上的对话。买票的是一个30岁出头的男子,旁边有位大妈笑着纠正他的发音,“不是和平门儿,而是和平门。”“不是说北京话都要加儿化音吗?”“有的地方不能加。”“可刚才我坐另外一路车,有个人买票说的就是西便门儿!为什么西便门能加,和平门却不能加?”男子搔搔脑袋,一脸迷茫。
上周六下午,在什刹海深处一个胡同内,一位大爷倚着大门,恨铁不成钢地教训着在墙角臊眉耷眼蹲着的儿子:“成天介游手好闲,就会玩幺蛾子,越活越抽儿抽儿,害我跟着吃瓜落儿。甭老跟这儿抖机灵,我嫌跌份。”一队外地旅游团正好路过,走在前面的两个人不禁好奇地问导游,“这位老先生说什么呢?怎么都听不懂。”
现在方言消失速度快于过去百年
现在,随着各地交流越来越频繁,北京话逐渐让位给普通话,很多老北京话使用得越来越少。面试组专家、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副教授黄晓东说:“过去流传数百年的方言,还没有现在几十年消失得速度快。”他透露,上海市已编写了沪语地方教材,发放给小学生习读,北京还没有此类教材。希望将来能建设一个语言博物馆,系统留存、展示北京话。
多年来,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呼吁研究、整理、保护、传承北京话。为此,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今年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项目,通过对北京各区县方言发音人进行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全面调查采集北京话原始数据,并予以科学整理、开发。
市语委副主任、市教委委员曹秀云说,抢救、保护北京的语言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好语言文化资源,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语言文化工程。据介绍,北京库建设已进入发音人招募、遴选阶段,西城区作为城区调查试点,将招募、遴选4名方言发音人和3名地方普通话发音人,参加包括声韵调、词汇、短句、短文等内容的方言音视频录制。西城区语委主任、副区长陈宁说:“‘寻找正宗老北京,保护地道北京话’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父母为本地人”成入选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当北京话的“代言人”呢?这个遴选标准近乎“苛刻”:老年发音人须出生在1941年至1950年之间,最好具有小学或中学文化程度;青年发音人出生在1971年至1980年之间,文化程度不限。20岁之前均在城区生活,之后没有去外地(包括北京郊区)连续生活、学习、工作达到2年,近5年才搬迁到郊区县的老年人也符合标准。发音人不仅自己能说熟练的城区北京话,父母和配偶也要求是城区人,说城区方言。
黄晓东解释,对发音人的年龄和父母籍贯的要求是全国通用标准,因为语言在当代不断地变化,青年发音人和老年发音人最好相差30年(一代);父母的口音也会影响子女。“80后接触外界更频繁,语音可能更不地道,所以不考虑。”
郊区(县)调查点发音人的遴选标准与城区基本相同,只是要求20岁之前在本地城关镇生活,之后也没有去外地(包括北京市区和其他郊区、县)连续生活2年;具有1980年前的“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自己能说熟练的本地城关镇方言,父母、配偶也是本地城关镇人,说镇上方言。
即兴说话环节最考验方言“功底”
本次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语音测试和即兴说话三部分,要求选手必须使用北京城区方言完成。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哭着嚷着要媳妇儿……”即兴说话环节最能考验方言“功底”。
93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是76岁高龄的李金海老人。回忆起童年在胡同玩耍的趣事,家住魏染胡同、今年61岁的尹树昌两眼放光,“我从出生就住胡同里,至今有61年了。小时候玩的游戏可多了,弹球儿、抖空竹(音‘折’)儿、推铁环……真是无限怀念呀。这项保护工作早就应该做了,如果我能选上,随叫随到。”
74岁老人路联达祖籍河北,原本不符合要求,但他一辈子都在北京皮影剧团演出,深谙皮影戏的掌故,即兴环节说的就是幼年学皮影戏挨打的故事。路老喜欢北京,喜欢北京话,“这次报名,希望能为北京话出份力。”
据了解,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项目共在本市设11个采录点,其中西城、平谷作为先期试点,年内将完成采录工作;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密云、延庆等9个区县的采录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本报记者 任 洁 文/摄黄飞鸿比邦德还老 李连杰彭于晏谁在造神|黄飞鸿之英雄有梦|过度解读|黄飞鸿_新浪娱乐_新浪网
黄飞鸿比邦德还老 李连杰彭于晏谁在造神
过度解读Vol.25黄飞鸿比邦德还老!
  世界上被拍成最多电影的人是谁?不是007詹姆斯-邦德,而是中国的黄飞鸿。从1949年起至今已经有100多部黄飞鸿电影问世,仅关德兴一人就演过77部之多。从关德兴到后来的刘家良、李连杰、赵文卓、成龙、谭咏麟、释小龙等十余人,再到今天的彭于晏,一代代黄飞鸿个性迥异,也被安置在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里。关德兴有救国儒侠的凛然正气,李连杰有民族英雄的人格魅力,成龙发挥优势展现机智灵巧,谭咏麟拍笑传玩起偷懒耍滑,彭于晏则被改造成智勇双全的黑帮卧底,有高颜值和大胸肌……
  习武之人那么多,美名永传的为何偏偏是黄飞鸿?究竟谁的版本更接近历史上的真实黄飞鸿?最新的《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打破二十年没有黄飞鸿电影的“空窗期”,导演周显扬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与目前最广为人知的李连杰版相比,彭于晏版都有哪些继承和创新?本期过度解读,我们将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首映当天带您透析这位英雄人物真真假假的传奇人生。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主笔:何小沁
  编辑:梵一
  电影编辑:赵欣
彭于晏版《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时代背景&人物经历
  彭于晏版:抽离历史背景,聚焦码头风云&
  世外高人栽培,黑帮打拼上位
  彭于晏版黄飞鸿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几乎是最少的,仅以开头几行字幕简要注明。片中的主要矛盾也集中在广州码头两大帮派之争上,是同一阶层的内部矛盾,既没反封建帝制,也没反侵华洋人。码头像是被抽离出来的封闭空间,外面的社会样貌是模糊的,仅有个别镜头(如宝芝林揭牌)向历史及老版电影致敬。作为片中最关键的场景,团队耗时四个月建造出这一风云聚变之地――黄埔港,该港口占地三千多平米,三层木质仓库细节考究。总体而言,《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更像是一部拥有青春爱情元素的黑帮动作片,男女演员无不靓丽,服化道无不华美,宣传物料无不精良。视觉享受为上,主题不再沉重,符合以90后为主体的新时代观影群体的审美口味。
  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里,黄飞鸿出生于武术世家,与孤儿赤火情同手足,有一天其父遭人算计丧身火海,因此黄飞鸿从小便发誓要为父报仇。一位老和尚将黄飞鸿和赤火捉到深山洞穴里,教他们武功,并让他们明白报仇不意味着赶尽杀绝。对于这位老和尚的来历,片中并没作什么说明。而后黄飞鸿进入黑虎帮卧底,多少沾染了点奸邪气,也不拒绝风尘气,蛰伏数年后才开始与赤火实施里应外合的复仇计划。对于这一黑帮片路数的养成设定,有人质疑称,“黄飞鸿16岁就开武馆了,哪来的时间混黑帮?”对此导演表示,艺术不等同于真实,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片中故事的发生是合理的。更何况,最受推崇的李连杰版也有相当多与历史不符的地方,只不过大家先认同了那个版本。
李连杰版黄飞鸿
  李连杰版:清末乱世,胸怀家国
  年纪轻轻就是一代宗师,接近完美人格
  年间,徐克一连导演或监制了6部黄飞鸿电影,其中4部由李连杰主演。相比之前关德兴时代的版本,徐克将黄飞鸿拔到率众抗击洋人的民族英雄的高度,甚至超越史实让黄飞鸿跳出岭南文化,跟孙中山、李鸿章等历史人物见了面,在不断开拓视野的过程中变得胸怀天下。在历史上的黄飞鸿一生几乎从未离开广东的情况下,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却来到了皇城根下,《狮王争霸》、《王者之风》两部的故事发生地都在北京。
  时代背景在徐克李连杰版中占据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是黄飞鸿“胸襟百千丈”的原因:19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清朝内外交困,摇摇欲坠。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外国势力步步紧逼,东南沿海逐渐形成了中西混杂的社会氛围。李连杰版黄飞鸿受此感染,逐渐走上了率众抗敌的道路。徐克设置的反派也空前多,不仅有清官和洋人,还有红灯照等鬼魅民间组织。
  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是众多版本中比较接近完美人格的。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谦逊有礼、宅心仁厚,在行侠仗义的同时又能做到宽宏大量、点到为止,年纪轻轻就显示出一代宗师风范。比起关德兴的儒道,又多了些丰满血肉。在他的带领下,周围群众也爆发出昂扬向上、愈挫愈勇、自强不息的精神,尽管徐克也多次在片中暗示,他们的力量在大时代车轮的碾压下多少显得有些孤立与无奈。
  在影片风格上,徐克也一扫关德兴时代的舞台杂耍痕迹(关德兴是粤剧名伶,修过武生训练),以气势磅礴的视听语言将黄飞鸿捧上神坛,比如频繁仰拍主角,比如声势浩大的群演场面,比如那首传唱不息的《男儿当自强》。李连杰虽是练家子出身,但打的也不是南拳。据说《黄飞鸿》放映时,关德兴和刘家良看演员们在电影里夸张地飞来飞去,观众却都鼓掌喝彩,两位老派习武人都震惊了。
左图为真实黄飞鸿,右图为早年港片的宣传资料
  真实黄飞鸿:生于沿海多事之地,父亲是著名拳师
  曾开武馆、医馆,随刘永福抗倭寇
  历史上的真实黄飞鸿资料档案少得可怜,和他现在的名气无法相比。黄飞鸿几乎没留下什么遗物,经历也都不完全可信。甚至有考据说广为流传的那张遗照,也是当年遗孀莫桂兰递给媒体的一张与黄飞鸿本人最相像的第十个儿子的照片,黄飞鸿本人的照片早已在大火中被悉数烧毁。
  据记载,黄飞鸿出生于1850年(也有说1847年、1856年)广东南海县西樵镇官山圩禄舟村,大部分人生都在广东度过,他的父亲黄麟英是著名拳师,被封为清末明初“广东十虎”之一,一开始并不希望儿子走上自己的道路。黄飞鸿6岁起随父亲卖艺,12岁起随父亲辗转于广州和佛山两地,卖武贩药,小有名气。那个年代的广东是外国势力率先侵入的地区,自然地势平坦,军队积贫积弱,抵御能力低下,因此民间习武之风开始盛行。
  黄飞鸿16岁时,广州铜铁行慕名请他出任教头,并筹钱为他开设武馆“务本山房”。30岁时,黄飞鸿开设主治跌打的“宝芝林”医馆,因治好了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的腿伤而扬名四方,被聘为黑旗军武术教头,随刘永福驻台参加抗倭寇战争,后来战败,又回到了广州。1924年广州商团暴乱导致他的医馆和武馆被焚毁,他心灰意冷,次年抑郁病逝。
  这样看来,黄飞鸿的真实履历上并没太多民族英雄的荣光。黄飞鸿究竟有没有打过洋人?打是打过,比如黄飞鸿曾在香港短暂停留,看见一位牵着狼狗的英国人叫嚣着欺负中国人,便挺身而出教训了他。当然,这与李连杰版中的救国大义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责编: Edward)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老毕胆都大 他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